高中地理课件-3.2.4 传统工业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世纪50年代后)
• 3.整治阶段
• (20世纪60年代后)
优越的区位条件 衰落的原因 整治的措施
1、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 质储量是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3/4
(2)铁矿来源方便
鹿特丹港运进铁矿 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
莱茵河
(3)充足的水源
(1)辽中南的区位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主导因素) 2、交通运输的便利 3、消费市场广阔
(2)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工业区的异同
相同点: 煤炭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不同点: 辽中南: 铁矿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 鲁尔区: 铁矿资源不丰富,水资源充足
(3)鲁尔区对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重振有何启发意义?
❖2.衰落阶段
❖ (20世纪50年代后)
❖3.整治阶段
❖ (20世纪60年代后)
衰落的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
煤 炭
煤炭所占比重减少。 ②新技术炼钢使耗煤量逐渐降低。
③鲁尔区的煤炭产量也逐步减少
的
能
衰落阶段 (衰落原因)
整治阶段 (整治措施)
繁荣阶段 (区位优势)
煤炭资源丰富 铁矿来源方便 水源充沛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衰落阶段 (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煤炭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环境污染
整治阶段 (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改善交通 4.发展第三产业 5.美化环境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__石__油___取代 __煤__炭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煤__炭___工业迅速衰退。
3、鲁尔区的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B )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
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明显的工业部是( A)
A.煤炭、钢铁 B.电力、化学 C.机械、电力 D.钢铁、化学
D 5.关于鲁尔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连成一体 B.这里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C.高速公路交织成网 D.空运和管道运输四通八达
D 6.调整后的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布局日益集中到西部,是为了( )
A.便于产品出口
更充分地利用莱茵河运钢材
B.东部地区已达饱和 D.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7.下列工业城市位于鲁尔区的是: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严重
综合整治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改善交通 4、发展第三产业 5、美化环境
繁荣阶段 (区位优势)
煤炭资源丰富 铁矿来源方便 水源充沛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练习
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 A)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B)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
B.①②③④
C.②
D.②③④
闻名世界的德国鲁尔工业区是德国的煤炭与钢铁之都,被选为2010 年的“欧洲文化首都”。从没落的工业区转型为现代文化都市的 努力,使得鲁尔区在申请“欧洲文化首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世界闻名的煤炭与钢铁之都,凭 借的是当地的_煤_炭____、_水__源____、__市__场___和__交_通____等优越的 条件。
一、传统工业区
1.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 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 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英国中部
德国鲁尔区世界工业区分布
我国辽中南
美国东北部
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鲁尔区包括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 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 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鲁尔区的工业有近200年的历史。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 书中多次提到的钢铁康采恩克虏伯公司1811年建于埃森市。蒂森公司、鲁尔煤矿开 采和钢铁生产,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区的重工业和资源对德国发动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克 虏伯公司在二战中积极从事军火生产,为纳粹制造武器。蒂森公司在二战中成为希 特勒政府的财政支柱。
B
A.柏林 B.杜伊斯堡 C.慕尼黑 D.汉堡
8.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便利的交通
B.丰富的煤、铁资源
B
C.科技实力雄厚 D.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9. 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在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的过程中,新建的企业
有( )
A
①钢铁工业 ②汽车工业 ③石油工业 ④机械工业
A.②③
源
地
位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0年
下
焦煤
4吨
降
2吨
0.75吨
每练一吨钢所需焦煤的变化
世界性钢铁过剩
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国兴起, 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使钢的需求减少
环境污染严重
2. 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
内因
衰落原因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利珀河
鲁尔河
(4)广阔的市场: 德国、西欧
(5) 便捷的水陆交通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铁矿来源方便 (3)充足的水源 (4)广阔的市场 (5)便捷的水陆交通
案例: 德国鲁尔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发展三阶段
❖1.繁荣阶段
❖ (19世纪中叶)
三、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
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
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图4.13 鲁尔区某矿区的环境整治
旧煤矿已经被修复还原为自然 状态。图片分别摄于1958年和 1985年
三. 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历程
煤、铁资源丰富
繁荣 (资源)
能耗大.污染严重
衰落 (科技)
整治
重振 (科技)
辽中南重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
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接近市场,交通便利。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 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 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 条件的异同。
主导因素:资源条件
相同点:煤炭资源、交通、 市场条件都很优越
不同点:辽中南的铁矿丰富, 水资源不足;鲁尔区铁矿不丰 富,水资源充足
战后这一地区进行了重建,鲁尔区年产煤约占德国西部总产煤量的90%。鲁尔的钢 产量占德国西部总量的70%。鲁尔区密集着炼钢、轧钢、制铁、炼油、汽车、造船、 机器和电气设备制造等工厂。
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案例: 德国鲁尔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发展三阶段
• 1.繁荣阶段
• (19世纪中叶)
• 2.衰落阶段
• 3.整治阶段
• (20世纪60年代后)
优越的区位条件 衰落的原因 整治的措施
1、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 质储量是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3/4
(2)铁矿来源方便
鹿特丹港运进铁矿 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
莱茵河
(3)充足的水源
(1)辽中南的区位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主导因素) 2、交通运输的便利 3、消费市场广阔
(2)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工业区的异同
相同点: 煤炭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不同点: 辽中南: 铁矿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 鲁尔区: 铁矿资源不丰富,水资源充足
(3)鲁尔区对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重振有何启发意义?
❖2.衰落阶段
❖ (20世纪50年代后)
❖3.整治阶段
❖ (20世纪60年代后)
衰落的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
煤 炭
煤炭所占比重减少。 ②新技术炼钢使耗煤量逐渐降低。
③鲁尔区的煤炭产量也逐步减少
的
能
衰落阶段 (衰落原因)
整治阶段 (整治措施)
繁荣阶段 (区位优势)
煤炭资源丰富 铁矿来源方便 水源充沛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衰落阶段 (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煤炭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环境污染
整治阶段 (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改善交通 4.发展第三产业 5.美化环境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__石__油___取代 __煤__炭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煤__炭___工业迅速衰退。
3、鲁尔区的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B )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
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明显的工业部是( A)
A.煤炭、钢铁 B.电力、化学 C.机械、电力 D.钢铁、化学
D 5.关于鲁尔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连成一体 B.这里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C.高速公路交织成网 D.空运和管道运输四通八达
D 6.调整后的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布局日益集中到西部,是为了( )
A.便于产品出口
更充分地利用莱茵河运钢材
B.东部地区已达饱和 D.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7.下列工业城市位于鲁尔区的是: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严重
综合整治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改善交通 4、发展第三产业 5、美化环境
繁荣阶段 (区位优势)
煤炭资源丰富 铁矿来源方便 水源充沛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练习
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 A)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B)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
B.①②③④
C.②
D.②③④
闻名世界的德国鲁尔工业区是德国的煤炭与钢铁之都,被选为2010 年的“欧洲文化首都”。从没落的工业区转型为现代文化都市的 努力,使得鲁尔区在申请“欧洲文化首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世界闻名的煤炭与钢铁之都,凭 借的是当地的_煤_炭____、_水__源____、__市__场___和__交_通____等优越的 条件。
一、传统工业区
1.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 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 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英国中部
德国鲁尔区世界工业区分布
我国辽中南
美国东北部
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鲁尔区包括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 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 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鲁尔区的工业有近200年的历史。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 书中多次提到的钢铁康采恩克虏伯公司1811年建于埃森市。蒂森公司、鲁尔煤矿开 采和钢铁生产,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区的重工业和资源对德国发动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克 虏伯公司在二战中积极从事军火生产,为纳粹制造武器。蒂森公司在二战中成为希 特勒政府的财政支柱。
B
A.柏林 B.杜伊斯堡 C.慕尼黑 D.汉堡
8.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便利的交通
B.丰富的煤、铁资源
B
C.科技实力雄厚 D.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9. 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在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的过程中,新建的企业
有( )
A
①钢铁工业 ②汽车工业 ③石油工业 ④机械工业
A.②③
源
地
位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0年
下
焦煤
4吨
降
2吨
0.75吨
每练一吨钢所需焦煤的变化
世界性钢铁过剩
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国兴起, 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使钢的需求减少
环境污染严重
2. 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
内因
衰落原因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利珀河
鲁尔河
(4)广阔的市场: 德国、西欧
(5) 便捷的水陆交通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铁矿来源方便 (3)充足的水源 (4)广阔的市场 (5)便捷的水陆交通
案例: 德国鲁尔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发展三阶段
❖1.繁荣阶段
❖ (19世纪中叶)
三、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
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
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图4.13 鲁尔区某矿区的环境整治
旧煤矿已经被修复还原为自然 状态。图片分别摄于1958年和 1985年
三. 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历程
煤、铁资源丰富
繁荣 (资源)
能耗大.污染严重
衰落 (科技)
整治
重振 (科技)
辽中南重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
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接近市场,交通便利。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 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 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 条件的异同。
主导因素:资源条件
相同点:煤炭资源、交通、 市场条件都很优越
不同点:辽中南的铁矿丰富, 水资源不足;鲁尔区铁矿不丰 富,水资源充足
战后这一地区进行了重建,鲁尔区年产煤约占德国西部总产煤量的90%。鲁尔的钢 产量占德国西部总量的70%。鲁尔区密集着炼钢、轧钢、制铁、炼油、汽车、造船、 机器和电气设备制造等工厂。
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案例: 德国鲁尔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发展三阶段
• 1.繁荣阶段
• (19世纪中叶)
• 2.衰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