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工作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联系生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生:长方形。
生:长大约9米,宽大约6米。
生画师巡视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长方形长9厘米,宽6厘米。或者是长3厘米,宽2厘米。
观点一:都可以,因为这两个图的比都是3:2。
观点二:这两种画法一样,但画的大小不一样,一个面积是54平方厘米,一个是6平方厘米。生动脑想、动手写
以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让学生先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再尝试画出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图形的放缩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九.教学反思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觉得,这节课学生学的还是比较轻松的:无论从学生学习新知的状态,还是参与程度,都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一些概念性东西的总结环节,学生学的很主动,而且,比例尺的转化和有关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是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在教学中对于重点的把握还是可以的,只是在这节课中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感觉到对于教材的拓展方面还有一些欠缺,所以在这方面还需努力,而且对于一些后进生来说,知识点多,理解起来比较慢,掌握起来还有些难度.所以,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调有关注意事项,不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八、板书设计
比例尺
比例尺1:600000的意思:
就是图上1厘米的长度代表现实中的600000厘米。
比例尺1:230000是的意思:
就是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现实中的230000厘米的距离。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如果要给我们的教室画一张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
师:课前我们量过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
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
师:大家画的图是长9米,宽6米吗?(不是)谁来说说是怎么画的?
师:同样画的都是我们的教室,却不一样大,大家赞成谁的画法(故意)?为什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为了贯彻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
一、通过学生观察、测量、设计平面图的体验过程,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正确的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三、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进行了如下处理。
1、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比例尺的用途。2、通过观察、测量、设计平面图的体验过程,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丈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能力目标: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本校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特别感兴趣;2、学生已有初步书面表达能力,但也有不少很好4、大部分同学对研究比例尺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也有极个别同学完全不感兴趣;5、学生对有关比例尺的数学知识了解不多。
总结
学生进行总结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
A级
B级
C级
自己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认识比例尺。
如:师问比例尺1:600000是什么意思?
师:对,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引导学生汇报:
生:就是图上1厘米的长度代表现实中的600000厘米。
学生交流解答情况
在学生初步了解按比例画图的基础上加深对比例尺的认识。
三、实际应用比例尺的应用
课本练习题1、2.
学生列式计算
在教师讲解比例尺的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际距离的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工作案例
课题:
科目:数学
教学对象:小学
课时:1
提供者:xxx
单位:曲阳县灵山镇崔古庄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比例尺知识建立在学生已熟悉的比的知识上,教材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房屋平面图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