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
.....,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步反应的转化):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
..,B含量过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写出一个符合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若B为密度最小的气体,A、C的化学式可以是_____(填序号)
①HCl、H2O ②H2SO4、NaOH ③H2O2、H2CO3
(3)若A、B、C是不同类别
....的化合物,B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B→C发生中和反应,则A 可以是__________,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 H2O = H2CO3(合理答案均可)①CaO Ca(OH)2 + 2HCl=CaCl2 + H2O (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含量过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则B是二氧化碳,A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H2O=H2CO3;(2)B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B是氢气,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能转化为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能转化为水,故选①;(3)B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则B是氢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A是CaO;又B→C发生中和反应,则C可以是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2HCl=CaCl2 + H2O。
2.有一固体混合物A,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四种物质中的几种物质。
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下图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恰好都完全迸行)。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
(2)滤液F中的溶质为_____。
(3)混合物A的可能组成情况有_____种。
(4)写出生成沉淀D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O2 Mg(OH)2硫酸钠、氯化钠(或Na2SO4、NaCl)3
【解析】
【分析】
有一固体混合物A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气体B为二氧化碳),说明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钠,则白色沉淀E为碳酸钙;滤液C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G(G为氢氧化镁),说明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或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氢氧化镁和氯化镁同时存在,沉淀D加稀硝酸不溶解,说明生成了硫酸钡,则混合物一定含有氯化钡。
【详解】
(1)由分析知,气体B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沉淀G为氢氧化镁,化学式为:Mg(OH)2;
(2)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氢,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故滤液F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氯化钠(或Na2SO4、NaCl);
(3)由分析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一定含有氢氧化镁和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都含有,故混合物A的组成情况有3种;
(4)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图所示,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为两种黑色粉末,D与E反应后的生成物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C、E、F均含有三种元素,且分别为酸碱盐中的一种。
用两圆.间的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反应均在初中范围内)
A请写出C和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_____,D_____;
B写出D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C写出A转化为B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答案】Cu(NO3)2 CuO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物质,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溶液
【解析】
【分析】
根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为两种黑色粉末,D与E反应后的生成物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C、E、F均含有三种元素,且分别为酸碱盐中的一种;结合图框,则推测A可能为铁,B可能为铜,C可能为硝酸铜,D可能为CuO,E可能为稀硫酸,F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带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
A、根据分析,C和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Cu(NO3)2;CuO;故填:Cu(NO3)2;CuO
B、D和E发生反应,即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故填:CuO+H2SO4==CuSO4+H2O
C、A转化为B反应,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故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物质,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溶液。
故填:黑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物质,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溶液
【点睛】
在解决此类推断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带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4.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G是一种白色浑浊,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与A反应放出大量热.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写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
(4)点燃B、D之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①、②、③、④共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种。
【答案】食品干燥剂检验纯度3
【解析】
【分析】
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 A通电生成B和C,A是水,B和C分别是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C和D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A,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是甲烷,故C是氧气,B是氢气,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与A反应
放出大量热,生成F,二氧化碳和F生成G是一种白色浑浊,则F是氢氧化钙,E是氧化钙。
【详解】
(1)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 A通电生成B和C,A是水,物质的化学式为。
(2)C和D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A,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是甲烷,故C是氧气,反
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F生成G是一种白色浑浊,则F是氢氧化钙,E是氧化钙,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3)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与A反应放出大量热,生成F,二氧化碳和F生成G是一种白色浑浊,则F是氢氧化钙,E是氧化钙,E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做食品干燥剂。
(4)B是氢气,D是甲烷,是易燃气体,点燃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5)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反应①是水的电解,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②是甲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④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共涉及到3种基本反应类型。
【点睛】
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通电,则A是水,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是甲烷,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与A反应放出大量热,生成F,二氧化碳和F生成G是一种白色浑浊,则F是氢氧化钙,E是氧化钙。
5.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碳、铜、氧气、氧化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用它们进行击鼓传球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最后一位将球投篮.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篮球能从A传到G.其中A在常温下是液体,固体B的俗称为干冰.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碳应放在位置_____上.
(2)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
(3)写出A~G传递过程中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2O C C+CO2高温
2CO 化合 2Fe2O3+3C
高温
4Fe+3CO2↑
【解析】
【分析】
A在常温下是液体,固体B的俗称为干冰,因此A是水,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和碳反应,则C是碳;碳能够和氧化铁反应,氧化铁能和一氧化碳反应,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氧气能和铜,带入验证符合要求。
【详解】
(1)由上分析可知A是水,碳在C位置上。
(2)B和C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CO2高温
2CO,
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
(3)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因此只有碳和氧化铁反应产
生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2Fe2O3+3C 高温
4Fe+3CO2↑。
6.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Mn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X和Y反应生成A和Z,其中Y、Z常作灭火剂,X中含3种元素,Z的化学式为
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
(3)向D中逐滴加入C,会生成一种生命必须的气体,C和Z含有相同种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①②③④
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H 2O Ca (OH )2 222
22MnO 2H O 2H O+O ↑
HCl H 2O 2 H 2O H 2O CaCO 3 MnO 2 CaO NaOH
【解析】
【分析】
【详解】 (1)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 为碳酸钙,能与碳酸钙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应为六种元素中H 、Cl 元素组成的盐酸,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2)X 和Y 反应生成碳酸钙和Z ,其中Y 、Z 常作灭火剂,X 中含3种元素,所以Z 是水,Y 是二氧化碳,X 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Z 的化学式为H 2O ,X 的化学式为Ca (OH )2;
(3)向X 溶液中加入Y 会生成Z 和W ,其中X 、Z 组成元素相同,且四种物质均为六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因此可推测物质X 为过氧化氢,而物质Z 为水、W 为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2222MnO 2H O 2H O+O ↑;
(4)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 处水面降低,b 处水面升高,说明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气体或有大量热量放出,在以上物质中,固体碳酸钙可与液体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锰能催化液体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固体氧化钙遇液体水能放出大量的热而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所以
① ② ③ ④ 液体
HCl H 2O 2 H 2O H 2O 固体 CaCO 3 MnO 2 CaO NaOH
7.A ~E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
已知A 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 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 属于碱;E 属于盐。
则C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A 与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E 转化为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CuSO4 Fe+2HCl=FeCl2+H2↑ Na2CO3+Ca(OH)2=2NaOH+CaCO3↓
【解析】
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A是铁;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B是盐酸;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C是硫酸铜;D属于碱,E属于盐,且E、D能与HCl反应,D能与CuSO4反应,并且常见,则D可能是NaOH,E可能是Na2CO3。
C的化学式为CuSO4;A与B的反应是铁与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E转化为D是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8.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C是Na2CO3,E中含有钙元素,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注: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D_________,F _________.
(2)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H2SO4 H2O 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农药波尔多液等)
2H2O通电2H2↑+O2↑
【解析】
【分析】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是碳酸钠,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F是水,E中含有钙元素,由水转化生成,故E是氢氧化钙;A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氧气,氧气会转化成B,B和
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 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都会与D 反应,所以D 可以是硫酸,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由分析可知:
(1)B 是二氧化碳,D 是硫酸,F 是水,故填:CO 2;H 2SO 4;H 2O ;
(2)E 是氢氧化钙,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农药波尔多液等,故填: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农药波尔多液等);
(3)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2H 2O 通电2H 2↑+O 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9.图中A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俗称苏打;B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 可用作补钙剂;E 、F 的物质类别相同。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
(1)物质A 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条)。
(2)物质D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E 转化为B_________________,
②C 转化为F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只需回答其中一条) NaOH 22H O+CaO=Ca(OH) 3222CaCO +2HCl=CaCl +CO +H O ↑或
32CaCO CaO+CO 高温↑(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
【详解】
A 俗称苏打;
B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可用作补钙剂;故A 是碳酸钠,B 是氢氧化钙,C 是碳酸钙,碳酸钠能生成E ,E 能生成氢氧化钙,故E 是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
D 是氢氧化钠,碳酸钙能生成F ,F 和
E 是同类物质,
F 能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故F 是二氧化碳。
(1)碳酸钠的用途是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只需回答其中一条)。
(2)物质D 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
(3)①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为:22H O+CaO=Ca(OH)。
②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为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或碳酸钙高温煅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32CaCO CaO+CO ↑高温)。
10.A 、B 、C 、D 、E 、F 、G 、Y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 、E 、G 属于单质,Y 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D 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E 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 (3)X 是_____和_____(均写化学式)的混合溶液,当_____的情况下将没有E 生成。
(4)反应②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uO H 2 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 CO HCl CuCl 2 无HCl 时 Fe+CuCl 2=FeCl 2+Cu
【解析】
【分析】
由反应①是炼铁的主要反应,且Y 有毒,所以Y 是一氧化碳,则A 是氧化铁,生成的B 可能是二氧化碳,C 是铁;由G 是红色固体可知G 可能是铜,G 与氧气反应生成D ,则D 为氧化铜,D 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X ,则X 中有氯化铜和过量的稀盐酸,X 与C 反应生成E 是单质,G 是铜,F 为浅绿色溶液,所以F 中有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E 为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代入检验推断正确。
【详解】
(1)由分析知D 物质为氧化铜,化学式为CuO ,E 是氢气,化学式为H 2;
(2)反应①是炼铁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此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元素,所以一氧化碳被氧化,其化学式为CO ;
(3)由题意知,X 是氯化铜与稀盐酸的混合物,氯化铜的化学式为CuCl 2,稀盐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HCl ,当无稀盐酸时将没有氢气生成,即无HCl 时,无E 生成;
(4)反应②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反应是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所以化学方程式
为Fe+CuCl2=FeCl2+Cu。
1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该反应为高温下进行的置换反应,且A、C为黑色固体,A具有磁性,D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反应为A燃烧不充分的反应,且A由两种元素组成,质量比为3:1,B可供给动物呼吸,常温下C为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20℃时,将B溶于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通入适量A发生反应,且A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B为碱,C为纯碱,则在乙醇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时,B、C在水中和乙醇中的溶解度
物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中的溶解度
B109g17.3g
C21.8g<0.01g
【答案】Fe3O4+2C3Fe+2CO2↑ 2CH4+3O22CO+4H2O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若该反应为高温下进行的置换反应,且A、C为黑色固体,A具有磁性,D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A是四氧化三铁,C是铁,四氧化三铁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
铁和二氧化碳,属于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3O4+2C 高温
3Fe+2CO2↑;
(2)若该反应为A燃烧不充分的反应,且A由两种元素组成,质量比为3:1,B可供给动物
呼吸,常温下C为气体,所以A是甲烷,B是氧气,所以C是一氧化碳,甲烷和不充足的
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点燃
2CO+4H2O;
(3)若在20℃时,将B溶于乙醇中配成饱和溶液,通入适量A发生反应,且A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B为碱,C为纯碱,所以A是二氧化碳,C是碳酸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2.某校实验室有一无色澄清溶液,其中除了硝酸钠以外,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活动一“探究该废液的组成。
去一定量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无色废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操作l的名称为_______。
(2)生成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原无色澄清废液中一定没有(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_____________。
实验活动二:处理废液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钠溶液。
将溶液A和原无色废液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接下来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4)混合后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______,试剂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碱性过滤(2)CuSO4+Ba(NO3)2=Cu(NO3)2+BaSO4↓或其它合理答案
(3)硫酸钠、碳酸钠(4)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碳酸钠或碳酸钠溶液
【解析】
实验活动一“探究该废液的组成。
(1)原无色废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
操作l的名称为过滤。
(2)生成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NO3)2=Cu(NO3)2+BaSO4↓。
(3)原无色澄清废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钠、碳酸钠。
实验活动二:处理废液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钠溶液。
(4)混合后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试剂①是碳酸钠或
碳酸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