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模板施工专项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长春中海·寰宇天下南地块项目二标段施工方案名称:模板施工方案
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
编制人:
编制日期:2017年8月10日
审批:总工程师:
生产经理:
目录
1、工程概况 (3)
2、编制依据 (3)
3、施工准备 (3)
4、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4)
5、注意事项 (18)
6、成品保护 (19)
7、安全、环保、文明施工 (19)
附:模板计算书 (21)
设计计算 (21)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 计算书 (21)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长春中海·寰宇天下南地块项目二标段,项目位于长春市经开区乙一街以东,北区丙二十二路以南,北区丙三街以西,北区丙十二路以北,总建筑面积126038.9㎡,由2栋18层住宅、1栋9层住宅、11栋8层住宅、地下车库、幼儿园、换热站及垃圾转运站组成。

其中R1#、R2#、R6#、R7#、R10#、R11#、R15#位于地下室上,R16#与地下室相连。

8层建筑高度24m(R1#、R2#、R3#、R5#、R6#、R7#、R8#、R9#、R10#、R11#、R12#),9层建筑高度27m (R13#),18层小高层建筑高度54.1m (R15#、R16#),建筑层高均为2.9m。

该群体工程建筑物主要功能为住宅、商铺及地下车位,出入口设于西侧(临时路)。

2、编制依据
1、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
2、各类参考规范、图书:
《建筑施工手册》;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建筑施工承插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2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项目经理组织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图纸会审、设计变更的内容、要求及特点,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制定模板初步设计方案。

3.1.2编制模板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1.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班组的技术素质。

3.2材料准备
3.2.1梁板模板材料选用黑漆面板,十八层小高层模板周转次数为6次,八层、九层多层模板周转3次。

3.2.2 模板加工及堆放:本工程木模板由现场加工,依据图纸、方案、交底、现场实际尺寸等进行下料施工。

4、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4.1施工区域
RK1#地下室;R15#、R16#十八层小高层;R1#、R2#、R3#、R5#、R6#、R7#、R8#、R9#、R10#、R11#、R12#八层多层;R13#九层多层及各公建。

4.2模板配置数量及支撑体系选择
4.2.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小高层梁板周转次数为6次,多层梁板周转次数为3次,水平结构为保证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现场最少需配有三层梁板的模板。

支撑体系为:承插式模板快拆盘扣脚手架支撑
4.2.2模板搭设与拆除施工工艺流程
4.3模板设计
4.3.1模板制作:按图纸设计构件尺寸制作模板。

全部采用12㎜厚黑漆面板,现场进行加工制作。

4.3.2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4.3.2.1梁、板模板安装流程:承插式模板快拆盘扣脚手架支撑→单块模板就位→支梁底模→调整梁底位置标高→梁侧模安装→板龙骨安装就位→调整板底龙骨标高→安装板模板→调整固定。

4.3.2.2墙柱模板安装流程:弹出边线→焊接底部定位钢筋→调整模板标高→柱底脚互相固定、墙安装穿墙螺栓→固定→找正吊直→检查验收
材料准备
按工程量准备模板(各种规格齐备),楞木、支撑架料及各种所需附件,操作 模板安装
熟悉图纸,了解各构件的几何尺寸、位置,按图拼出各后间的模板
交接检
下一工序应认真检查工程质量,保证构件满足设计要求
抄平、放线
抄平水平基准线,放出各条轴线及墙、柱、梁边线 支撑体系
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及强度,保证构件的垂直度、水平度及截面几何尺寸
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间应满足规范要求,先拆支撑后拆模板,拆除时不应损伤砼表面
基层处理
砼表面清洗干净,模板应有牢固的支撑点。

墙柱脚模板下口作水泥砂浆找平带。

钢筋做好隐蔽验收
自检
检查各构件的轴线、边线垂直度、水平度、平整度、几何尺寸等
保养
拆除模板后应对模板进行表面清理和几何尺寸的修理,涂刷脱模剂。

按规格堆放
4.3.3地下室模板施工方法:
4.3.3.1地下室底板侧模使用240厚砖模。

(如下图)
4.3.3.2地下室外墙采用对拉止水穿墙螺栓、40×70mm木方背方、ф48钢管等配合进行加固。

因为地下防水要求,地下室墙体使用对拉止水穿墙螺栓,两端拉锚,外墙模板对拉螺栓为防水螺栓,内墙采用普通螺栓。

外墙模板外侧用木方、48钢管配合加固,地下室外墙模板安装见下示意图:
4.3.3.3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方法。

(如下图)
4.3.3.4地下室侧墙后浇带施工方法(如下图)
4.3.3.5 电梯井模板
电梯井模板采用12mm 厚模板按坑大小加工成定型模板。

模板固定要牢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上浮。

为防止模板整体位移,在电梯基坑四周,利用底板钢筋做依托,以钢筋头焊接,上下口顶死模板,不得有缝隙。

电梯井模板拼装示意图如下:
350
350
穿墙螺杆
大样1
沉头螺丝
预留洞口
大样1
定型大模板
定型阴角模
4.3.3.6地下室梁、板采用整体支模的方法进行施工。

梁、板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上配U托及40mm*70mm木方做为支撑系统,楼板模板的次肋间距200mm,主肋间距800mm~1200mm,在距立杆底部200mm和顶部500mm位置设置水平拉杆各一道:梁底的主肋采用ф48钢架管,间距1000mm。

所有板缝用厚的透明胶带粘贴密封,防止漏浆,检查板的平整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板模板和梁侧模的位置关系为板模压在梁侧模上。

4.3.4标准层及标准层以上墙体模板
1、施工流程
放线→墙、暗柱钢筋绑扎→钢筋隐蔽→支第一步模板→穿套管、螺杆、固定→支第二步模板→穿套管、螺杆、固定(重复第二步,直到完成)→模板紧固校正→模板验收→浇砼→拆模养护砼→模板修复、保养
2、标准层净高为2.9m,墙模板采用12mm厚黑漆胶合板, 内楞(竖向背楞)用木方,外楞(横向背楞)为2Φ48钢管,用Φ12对拉螺杆加固,间距450,其中木方中心间距<200mm。

外墙接槎做法(如下图)
3、特殊部位施工方法:
短肢剪力墙转角柱及端部模板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端部及转角等特殊部位模板的加固,是模板工程的重点。

模板支设和加固方式参见插图所示。

短肢剪力墙局部模板支设示意图
4、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工艺流程:立平台支柱→安装平台桁架→立梯板支柱→安装梯板桁架→铺木模板→贴胶带纸→刷脱模剂。

①楼梯的角度及长度受平台位置的控制,所以平台的梯高及位置要绝对准确,楼梯间墙上要弹出梯板位置线,以便校对。

②楼梯梁在墙上相应位置处应事先下盒子,留出梁豁,注意不能用苯板。

③当模板出现毛边、劈裂等情况时,必须贴胶带纸时,注意要把楼梯梁、阳角、梯板立帮阴角都贴上。

④踏步板用木模板,在绑完楼梯筋之后吊上。

施工时要注意保护钢筋。

⑤楼梯梁靠向上楼梯跑一侧要在吊完踏步板后再吊帮,便于吊帮之前清扫
梁内杂物。

5、模板加工
5.1 模板加工要求
模板加工必须满足截面尺寸,两对角线误差小于3mm,尺寸过大的模板需进行刨边,否则禁止使用。

翘曲、变形的方木不得作为龙骨使用。

5.2 模板加工管理
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经理部技术人员、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于周转使用的模板,如果有飞边、破损模板必须进行更换。

5.3模板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
1 标高±2、-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2 梁截面尺寸+2、-5 尺量检查
3 相临两板表面高低差 1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4 表面平整度 3 用2m靠尺检查
5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3 拉线尺量检查
6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拉线尺量检查
7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 2 拉线尺量检查
8 预埋螺栓外漏长度+10、0 拉线尺量检查
9 预留洞口中心线位置10 拉线尺量检查
10 预留洞口截面内部尺寸+10、0 拉线尺量检查
6模板拆除
6.1顶板模板拆除
1、顶板模板拆除参考每层顶板砼同条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通知后方可拆模。

悬挑梁及跨度大于8m的梁、板当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其余顶板、梁模板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强度后方可拆除。

拆顶模板时从房间一端开始,防止坠落人或物造成质量
事故。

项次结构类型结构跨度
(m)
按设计强度的
百分率计%
1 板
≤2
>2, ≤8
>8
≥50
≥75
≥100
2 梁≤8
>8
≥75
≥100
3 悬臂构件——≥100
2、顶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

拆除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

3、顶模拆除时注意保护顶板模板,不能硬撬模板接缝处,以防损坏模板。

拆除的模板、龙骨及脚手架要码放整齐,并注意不要集中堆料。

拆掉的钉子要回收再利用,将作业面上的钉子清理干净,以防扎脚伤人。

4、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5、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

支模前刷脱模剂。

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

7、模板的维修
模板需堆放整齐,防止雨淋水浸;严禁与硬物碰撞、橇棍敲打、钢筋在上
拖拉、振捣器振捣、任意抛掷等现象,以保证板面不受损坏;切割或钻孔后的模板侧边要涂刷,防止水浸后引起模板起层和变形;模板使用后应及时用清洁剂清理,严禁用坚硬物敲刮板面及裁平、磨光,并刷隔离剂,黑漆面板一般周转次数为6次,当拆下的模板四周破坏、四边板开裂分层时,将模板破损部分进行更换。

8、注意事项
8.1一般要求
8.1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放在工具箱内或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

8.2装拆施工时,上下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或抛掷。

8.3拆除承重模板,设临时支撑,防止突然整块塌落。

8.4吊装模板时,必须在模板放稳后放可脱钩。

并严格遵守吊装机械使用安全有关规定。

8.5拆除模板时由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操作人员配挂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拆模间歇时,将活动的模板、拦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8.6雨、雪及五级大风等天气禁止施工
8.7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安装时,先检查基坑土壁、壁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有滑坡、塌方危险时,必须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后方可施工。

8.8模板放置时不得压有电线、气焊管线等。

8.9模板拆除时严禁使用大杠或重锤敲击。

拆除后的模板及时清理砼渣块。

由专人负责校对模板几何尺寸,偏差过大及时修理。

9、成品保护
9.1上操作面前模板上的脱模剂不得流坠,以防污染结构成品。

9.2为防止破坏模板工序必须做到:不得重物冲击已支好模板、支撑;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在支好的顶板模板上焊接钢筋时,加垫薄钢板或或其他阻燃材料;在支好顶板模板上进行预埋管打弯走线时不得直接以模板为支点,需用木方作垫进行。

9.3拆下的模板,如有变形,及时进行修理。

9.4进场后的模板临时堆放时,要放稳垫平,必须用编织布临时遮盖,使用前,必须涂刷水性脱模剂,遇雨时,及时覆盖塑料布。

9.5模板拆除时,严禁用撬棍乱撬和高处向下抛掷,以防口角损坏并保证安全。

9.6施工过程中,严禁用利器或重物乱撞模板,以防模板损坏或变形。

10、安全、环保、文明施工
10.1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

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

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 50cm 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10.2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

10.3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见本工程脚手架方案)。

10.4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10.5尽量减少模板夜间施工,禁止扰民。

10.6现场模板加工垃圾及时清理,并存放进指定地点。

做到工完场清。

10.7整个模板堆放场地与施工现场要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声、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

附:模板计算书
设计计算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 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0.30;梁截面高度 D(m):0.5;
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 a(m):1.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
立杆步距h(m):1.2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 b(m):1.2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2.90;梁两侧立杆间距(m):0.60;
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 × 3.5;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1.00;
2.荷载参数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30;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7.8;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0;
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6.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
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20.00;
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6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80.0;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2;
5.梁侧模板参数
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4;
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4;
穿梁螺栓直径(mm):M12;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
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150mm,300mm,450mm,600mm;
主楞材料:木方;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主楞合并根数:2;
次楞材料:木方;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
0.75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分别计算得 17.848 kN/m2、18.000 kN/m2,取较小值17.848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三、梁底模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简支梁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0×20×20/6 = 6.67×104mm3;
I = 1000×20×20×20/12 = 6.67×105mm4
1.抗弯强度验算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σ = M/W<[f]
钢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设计值(kN/m):
q1=1.2×[(24.00+1.50)×0.75+0.30]×1.00=23.310kN/m;
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kN/m):
q2=1.4×(2.00+2.00)×1.00=5.600kN/m;
q=23.310+5.600=28.910kN/m;
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计算公式如下:
M max=ql2/8 = 1/8×28.91×3002=3.25×105N·mm;
R A=R B=0.5ql=0.5×28.91×0.3=4.336kN
σ =M max/W=3.25×105/6.67×104=4.9N/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σ =4.9 N/mm2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
载作用。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 5ql4/(384EI)≤[ν]=l/250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q =q1/1.2=19.425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30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6000.0N/mm2;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 =300.00/250 = 1.2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5×23.31×3004/(384×6000×6.67×
105)=0.615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615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 =1.2mm,满足要求!
四、梁底支撑的计算
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

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1.荷载的计算:
梁底支撑小楞的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4.336/1=4.336kN/m
2.方木的支撑力验算
方木计算简图
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6×8×8/6 = 64 cm3;
I=6×8×8×8/12 = 256 cm4;
方木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 M =0.1ql2= 0.1×4.336×12 = 0.434 kN·m;
最大应力σ= M / W = 0.434×106/64000 = 6.8 N/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3 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6.8 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
方木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 = 3V/(2bh0)
其中最大剪力: V =0.6×4.336×1 = 2.602 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 = 3×2.602×1000/(2×60×80) = 0.813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τ] = 1.7 N/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813 N/mm2小于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1.7
N/mm2,满足要求!
方木挠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ν = 0.677ql4/(100EI)≤[ν]=l/250
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677×4.336×10004 /(100×9000×256×104)=1.274mm;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ν]=1.000×1000/250=4.000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 1.274 mm 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ν]=4 mm,满足要求!
3.支撑小横杆的强度验算
梁底模板边支撑传递的集中力:
P1=R A=4.337kN
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及梁侧模板自重传递的集中力:
P2=(0.600-0.300)/4×1.000×(1.2×0.120×24.000+1.4×2.000)+1.2×2×1.000×(0.750-0.120)×0.300=0.923kN
简图(kN·m)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支座力:
N1=N2=5.259 kN;
最大弯矩 M max=0.789 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 V max=1.296 mm;
最大应力σ=0.789×106/5080=155.3 N/mm2;
支撑抗弯设计强度 [f]=205 N/mm2;
支撑小横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55.3 N/mm2小于支撑小横杆的抗弯设计强度 205 N/mm2,满足要求!
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1.00,该工程实际的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 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 R=5.259 kN;
R < 8.00 kN ,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 = N/(υA)≤[f]
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向支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5.259 kN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29×3.3=0.511 kN;
楼板混凝土、模板及钢筋的自重:
N3=1.2×[(1.50/2+(0.60-0.30)/4)×1.00×0.30+(1.50/2+(0.60-
0.30)/4)×1.00×0.120×(1.50+24.00)]=3.326 kN;
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N4=1.4×(2.000+2.000)×[1.500/2+(0.600-0.300)/4]×1.000=4.620 kN;
N =N1+N2+N3+N4=5.259+0.511+3.326+4.62=13.717 kN;
υ--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 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σ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 o -- 计算长度 (m);
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 o有两个计算公式l o=kμh和
l o=h+2a,
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
l o = Max[1.155×1.7×1.5,1.5+2×0.1]= 2.945 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
μ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μ=1.7;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m;
得到计算结果: 立杆的计算长度
l o/i = 2945.25 / 15.8 = 186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υ= 0.207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13716.636/(0.207×489) = 135.5
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 = 135.5 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
墙模板计算书
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

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当采用容量为0.2~0.8m3的运输器具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3.00kN/m2;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间距(mm):10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700;
主楞间距(mm):55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550;
对拉螺栓直径(mm):M14;
2.主楞信息
主楞材料:圆钢管;主楞合并根数:2;
直径(mm):48.00;壁厚(mm):3.00;
3.次楞信息
次楞材料:木方;次楞合并根数:2;
宽度(mm):50.00;高度(mm):10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v(N/mm2):1.50;钢楞弹性模量E(N/mm2):206000.00;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205.00;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分别计算得 17.031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17.031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17.031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3 kN/m2。

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次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q1l2+0.117q2l2
其中, M--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穖m);
l--计算跨度(次楞间距): l =100.0mm;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7.031?.550?.900=10.116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00?.55?.90=2.079kN/m;
其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面板的最大弯矩:M =0.1?0.116?00.02+0.117?.079?00.02= 1.25?04N穖m;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σ = M/W< f
其中,σ --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M --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穖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
W = bh2/6 = 550?8.0?8.0/6=2.97?04 mm3;
f --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13.000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W = 1.25?04/ 2.97?04= 0.4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0.4N/mm2小于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V=0.6q1l+0.617q2l
其中,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次楞间距): l =100.0mm;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7.031?.550?.900=10.116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00?.55?.90=2.079kN/m;
面板的最大剪力:V = 0.6?0.116?00.0 + 0.617?.079?00.0 = 735.3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 3V/(2bh n)≤f v
其中,τ--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V = 735.3N;
b--构件的截面宽度(mm):b = 550mm ;
h n--面板厚度(mm):h n = 18.0mm ;
f 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 v = 1.500 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3?35.3/(2?50?8.0)=0.111N/mm2;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 v]=1.500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τ=0.111N/mm2小于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τ]=1.5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ν=0.677ql4/(100EI)≤[ν]=l/250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 q = 17.03?.55 = 9.367N/mm;
l--计算跨度(次楞间距): l = 1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6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55?.8?.8?.8/12=26.73cm4;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 = 0.4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37?004/(100?000?.67?05) = 0.004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004mm 小于等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0.4mm,满足要求!
四、墙模板主次楞的计算
(一).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50mm,高度10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