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解析版)-高三名校物理试题解析分项汇编(新课标Ⅱ版)(第01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新课标Ⅱ卷有其特定的命题模板,无论是命题题型、考点分布、模型情景等,还是命题思路和发展趋向方面都不同于其他省市的地方卷。

为了给全国新课标Ⅱ卷考区广大师生提供一套专属自己的复习备考资料,学科网物理解析团队的名校名师们精心编写了本系列资料。

本资料以全国新课标Ⅱ卷考区的最新名校试题为主,借鉴并吸收了其他省市最新模拟题中对全国新课标Ⅱ卷考区具有借鉴价值的典型题,优化组合,合
2.【20xx·广××区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
的讨论,正确的是( )
A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 .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C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2.D
解析: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
动和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都是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蹦床运动员
在空中上升,做减速运动,下落过程中,做加速运动,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因
此,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正确选项为D 。

考点:本题考查了平衡状态、超重状态和失重状态。

3.【20xx•吉林省××市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F =6N 的恒力,水平作用在质量为2kg 的质点上,使其由
静止开始运动。

试比较经过5s 的时间或经过5m 的位移时,突然撤去拉力,得到
的结论不正确是
A .撤力时,前种情况的末速度大于后种情况的末速度
B .撤力时,前种情况的末速度小于后种情况的末速度
C .撤力前,前种情况比后种情况滑行的路程长
D .撤力前,前种情况比后种情况滑行的时间长
3.B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撤力前,加速度
23/F a m s m =
=,经过5s 时间,末速度115/v at m s ==,位移21137.52s at m ==,经过5m 的位移,末速度
222230v as ==,
21v v <,答案A 对B 错。

前者位移37.5m,后者位移
5m,所以答案C 对。

由于加速度相同,前者情况末速度大,所以滑行时间长,答
案D 对。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4.【20xx·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三月考】直升机悬停在很高的空中向地面
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

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
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

在箱
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 .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 .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 .若下落距离是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5.【20xx·辽宁五校协作体高三冲刺考试】
如图所示,物体A 的质量为2m ,物体B 的质量为m ,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B 与地面间的摩擦不计,用水平力F 向右推A 使A 、B 一起加速运动,则B 对
A 的作用力大小为
A .3F mg
μ- B .23F mg μ- C .33F mg μ- D .243F mg μ-
6.【20xx·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由粗糙程度不同的AB、BC两部分组成,且AB=BC,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滑上桌面,最后恰好停在C点,已知物块经过AB与BC两部分的时间之比为1:4,则物块P与桌面上AB、BC部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μ、2μ
之比为(P物块在AB、BC上所做的运动均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A.1:1 B.1:4 C.4:1 D.8:1
6.D
解析:设AB、BC两部分:长度为L,在B点的速度为V,受摩擦力F1=μ1mg、F2=μ2mg,加速度a1=μ1g、a2=μ2g,时间t1=t、t2=4t。

逆向研究BC,
L
t
v
t
a=
=
2
2
2
22
2
1
,逆向研究BA,L
t a
vt=
+2
1
1
12
1
解得:μ1:μ2=8:1。

考点:本题考查动力学规律的运用。

7.【20xx·甘肃省高三第三次模拟】如图所示,滑轮A可沿倾角为θ的足够长光滑轨道下滑,滑轮下用轻绳挂着一个重为G的物体B,下滑时,物体B相对于A静止,则下滑过程中
θ
B
A
A.B的加速度为g sinθ B.绳的拉力为G/cosθ
C.绳的方向保持竖直 D.绳的拉力为G
8.【20xx·吉林省通化一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23
3
g
B. 0 C.g D.
3
3
g
8.A
解析:撤离木板之前,小球处于三力平衡状态,木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等于
23 3mg。

当突然撤离的瞬间,木板的弹力消失,但重力不变,弹簧的弹力也不
变,重力与弹簧的弹力的合力大小依旧等于木板对小球的弹力
23 3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3
3
mg ma
,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弹簧是渐变模型等知识。

9.【20xx·吉林省××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

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θ,滑块将下滑
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滑块将减速下滑
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
2mgsinθ
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θ
10.【20xx·吉林省××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物体ABC 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m B、m C,与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 、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F的关系图线如图,对应的直线甲、乙、丙所示,甲、乙直线平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μA<μB,m A=m B②μB>μC,m B>m C③μB=μC,m B>m C④μA<μC,m A<m C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1.【20xx·吉林省××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在拉力F作用下,AB共同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时A和B的加速度为a1和a2,A、B质量分别为m1、m2则()
A.a1=0,a2=0
B.a1=a,a2=0
C.a1=
2
1
1
m
m
m
+
a,
2
1
2
2m
m
m
a
+
=a D.a1=a a2=-2
1
m
m
a
11.D 解析:拉力撤去前,AB作为一个整体,加速度
12
F
a
m m
=
+,对A分析合力即弹簧弹力有
1
'F m a
=,拉力撤去瞬间,弹簧形变量不变,弹力不变,对A分析受到的弹簧弹力不变加速度不变1
a a
=,对B分析合力只剩下弹簧弹力加速度
1
2
22
'm a
F
a
m m
==
方向向左,减速,答案D对。

考点:整体法隔离法
12.【20xx·吉林省××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将金属块用压缩的轻弹簧卡在一个矩形箱子中,如图所示,在箱子的上顶板和下底板装有压力传感器,能随时显示出金属块和弹簧对箱子上顶板和下底板的压力大小。

将箱子置于电梯中,随电梯沿竖直方向运动。

当箱子随电梯以a=4.0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上顶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4.0N,下底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10.0N。

取g=10m/s2,若上顶板传感器的示数是下底板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则升降机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5m/s 2
B.匀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5m/s 2
C.匀速上升
D.静止状态
13.【20xx·广××区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用3
N 的水平恒力,使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 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在2
s 内通过的位移是2
m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 )
A .0.5 m/s 2 2 N
B .1 m/s 2 1 N
C .2 m/s 2 0.5 N
D .1.5
m/s 2 0
13.B 解析: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位移—时间公式
221at x =,解得物体的加速度2s m 1=a ;由牛顿第二定律 ma f F =-,解得
N 1=f ,正确选项为B 。

考点: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

14.【20xx·宁夏银川一中高三月考】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
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 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 —
t 图象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3 s 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
B .在1-2 s 内,物体正向左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
C .在1-3 s 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在0-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
15.【20xx·云南省部分名校(玉溪一中昆明三中
楚雄一中)高三第二次统考】】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2
=
m
v/
s
的速度匀速运行,t=0时,在最左端轻放一个小滑块,t=2s时,传送带突然制动停下。

已知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0.2,
2
g=。

在图乙中,关于滑块相对地面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
m
10s
16.【20xx·云南省昆明一中20xx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下列图中v、a、F
和x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位移.其中正确的是( f
)
16.D
解析:物体沿斜面和水平面滑动时受到的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都是恒力,所
以下滑的加速度a1、水平面滑动的加速度a2都是恒定的,所以A选项错误;由于
a1、a2恒定,所以两个过程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B、C选项错误;斜面上的
摩擦力F f1=μmg cosθ,水平面的摩擦力F f2=μmg,所以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滑动摩擦力和图象问
题。

17.【20xx·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等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v = 2 m/s的速度向右运行,现将一质量为m = 1
kg的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左端与右端
相距4m,则小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需时间及此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分别为
(g10m/s2)
A. 2s 2J
B.2s 8J
C. 2.5s 2J
D. 2.5s 8J
17.C 解析:物体刚开始做初速度为0
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µg=2m/s2,当物体的速度达到2m/s时,所经过的时间为t1=v/a=1s
,这段时间内物体所运动的位移为x1=vt/2=1m;距离右端还有x2=L-
x1=3m,此过程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时间为t2=
x2/v=2.5s;整个过程所产生的热量为Q=fΔx,而Δx=x带- x1- x2=vt- x1-
x2=1m,而f=µmg=2N,所以产生的热量为Q=2J。

所以C选项正确。

18.【20xx·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毕业班阶段性测试】
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小木块轻轻地放在逆时针匀速转动的传送带上端。

则乙图中描述小木
块在传送带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不可能的是
v
19.【20xx·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5月模拟考试】
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

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a ,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
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如图所示。


A.x1一定等于x2 B.x1一定大于x2 C.若m1>m2,则x1>x2
D.若m1<m2,则x1<x2
20.【20xx·江西省新余一中、宜春中学高三9月联考】
如图A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

现对甲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通过传感器可测得甲的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

已知重力加速度g = 10 m/s2,由图线可知
A .甲的质量是2kg
B .甲的质量是6kg
C .甲、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3
D .甲、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6
二、多项选择题
21.【20xx·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固定的斜面B 上,在A 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A 原来是静止的,则施加力F 后,A 将加速下滑
B .若A 原来是静止的,则施加力F 后,A 仍保持静止
C .若A 原来是加速下滑,则施加力F 后,A 的加速度不变
D .若A 原来是加速下滑,则施加力F 后,A 的加速度将增大
21.BD 解析: 若A 原来静止,则有sin cos mg mg θμθ=,加上F 后仍有()sin ()cos mg F mg F θμθ+=+,因此物体仍静止不动,B 正确;A 错误;若A 原来是加速下滑,有1sin cos mg mg ma θμθ-=,施加力F 后,有
2()sin ()cos mg F mg F ma θμθ+-+=,这时
211a mg F a mg +=>,因此加速度增加,D 正确,C 错误。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共点力平衡
22.【20xx·吉林省××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 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长直杆上,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环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 0,同时对环加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 ,并使F 的大小随v 的大小变化,两者的关系为F =kv ,其中k 为常数,则环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
23.【20xx·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等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
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 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 ,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A .加速度从2m/s 2增加到6m/s 2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B .斜面的倾角
C .物体的质量
D .加速度为6m/s 2时物体的速度
23.BC 解析: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拉力F =0时加速度为-6m/s 2,此时有a=-gsinθ=-6m/s 2,sinθ=0.6;图象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当拉力为F =15N 时加速度a =0,则有Fcosθ-
mgsinθ=0,而cosθ=
21sin θ-=0.8,则m =1kg 。

正确选项为BC 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对图象问题的理解。

24.【20xx ·云南省昆明一中20xx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如图所示,质量为m 2的物体,放在沿平直轨道向左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 1的物体.当车向右加速运动时,与物体m 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m 2与车厢相对静止.则( )
A.车厢的加速度为g sin θ
B.绳对物体m 1的拉力为m 1g /cos θ
C.底板对物体m 2的支持力为(m 2-m 1)g
D.物体m 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 2g tan θ
24.BD 解析:当车厢向右加速时,加速度a 向右,对m 1有a=G/m = gtan θ,则A 选项错误;绳子对m 1的拉力T= m 1g/cos
θ,所以B 选项正确;对m 2有N ’+T ’=G ’, T ’= T 则m 2受到的支持力为N ’= m 2- m 1g/cos θ,则选项C 错误;m 2受到的摩擦力为f= m 2a= m 2g tan θ,则选项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受力分析。

25.【20xx·湖北省××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如图所示,长度L=10 m 的水平传送带以速率v0=4 m/s 沿顺时针方向运行,质量m=1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1=6
m/s 的初速度从右端滑上传送带。

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物块:AD
A .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5m
B .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0.5m
C .从滑上传送带到滑下传送带所用的时间2.5 s
D .从滑上传送带到滑下传送带所用的时间3.125 s
移' 2.5s s s m ∆=-=,时间
300.625s t s v ∆==,所以从滑上传送带到滑下传送带共用时
123 3.125t t t s
++=,答案D 对。

考点:相对运动
26.【20xx·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
如图甲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 推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
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 ,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sin370.6︒=)
A. 物体的质量
B. 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外力
C. 斜面的倾角
D. 加速度为6 m/s 2时物体的速度
26.解析:分析物体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cos sin F mg ma θθ-=,由F =0时,26m /s a =-,解得37.θ=︒ 由cos sin a F g m θθ=-和a F -图象知:图象斜率62cos373020m -︒=-,解得m =2 kg ,物体静止时的最小外力
min min cos sin ,tan 15N F mg F mg θθθ===,无法求出物体加速度为6
m/s 2时的速度,因物体的加速度的变化对应的时间未知,故选项A 、B 、C 正确,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和对图象问题的拓展应用。

三、非选择题
27.【20xx·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 的环在F =200N 的拉力作用下,沿固定在地面上的粗糙长直杆由静止开始运动,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拉力F 与杆的夹角为θ。

力F 作用0.5s 后撤去,环在杆上继续上滑了0.4s 后速度减为零。

(已知sin37°=0.6,cos37°=0.8,g =10m/s 2)求:
(1)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环沿杆向上运动的总距离s 。

28.【20xx·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高三第一次月考】
如图所示,一条上端固定的绳长l 1=7.5m ,质量m=60Kg 的特技演员从绳上端先沿绳从静止开始无摩擦下滑一段距离后,突然握紧绳子,与绳子之间产生f =1800 N 的摩擦阻力。

滑到绳子末端时速度刚好为零。

求:
(1)特技演员下滑所用的时间t .
(2)在水平面上有一辆长l 2=3m 平板车,其上表面与绳末端等高,车右端离绳末端s=4m ,平板车能一直以v 0=2
m/s 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为了要让该演员滑下后能留在车上,则车启动后演员应在多长时间范围内开始下滑?(把人看作质点,人与车之间动摩擦系数μ=0.2, g 取10m/s 2)
车的位移小于6m 大于4m ,车的运动时间462/2/m m t m s
m s ≤≤,即23s t s ≤≤,而演员下滑需要1.5s
所以车启动后演员要在 1.5t s -时间内开始下滑,0.5 1.5 1.5s t s s
≤-≤所以车启动后演员要在0.5s 到1.5s 时间内开始下滑。

考点:匀变速运动 相对运动
29.【20xx·湖北省××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如图所示,一细绳跨过装在天花板上的滑轮,细绳的一端悬挂一质量为M 的物
体,另一端悬挂一载人的梯子,人的质量为m,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不计摩擦及滑轮与细绳的质量,要使天花板受力为零,人应如何运动?
30.【20xx·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着一辆平板车,其质量为M(且M=3m),长为L,车右端(A点)有一块静止的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

金属块与车间有摩擦,以中点C为界,AC段与CB段摩擦因数不同。

现给车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恒力,使车向右运动,同时金属块在车上开始滑动,当金属块滑到中点C时,立即撤去这个力。

已知撤去力的瞬间,金属块的速度为v0,车的速度为2v0,最后金属块恰停在车的左端(B点)。

如果金属块与车的A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与C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2
μ=,m=1kg,求水平恒力F的大小;
(1)若10.3
(2)求1μ与2μ的比值。

31.【20xx·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等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
质量为3㎏的长木板A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木块B(可视为质点)置于木板A 的左端,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如图甲所示。

A、B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g取10m/s2)求
(1)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4s末A、B的速度。

(3)若6s末木板和木块刚好分离,则木板的长度为多少?
32.【20xx·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题】质量为1
kg 的木板B 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 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表面水平冲上木板,如图甲所示。

A 和B 经过1 s 达到同一速度,后共同减速直至静止,v-t 图象如图乙所示,g =10m /s 2,求:
(1)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A 的质量m 。

32.解析: (1)由图象可知,物块m 在 0~1 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212/a m s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1mg ma μ=, 得10.2μ=
木板M 在0~1 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为2
2a 2 m /s = 在1 s~3 s 内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减速运动,对整体分析
加速度大小为23a 1 m /s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3M m g M m a μ+=+()() 得20.1μ=
(2)隔离 B 分析,在 0~1 s 内有
121mg M m g Ma μμ-+=()
解得 A 的质量m 3 kg =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速度时间图象
33.【20xx·吉林省××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
置与水平面夹角为30°,轮半径R= 1
2π m,两轮轴心相距L=3.75m,A、B分别使
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轮缘与传送带之间不打滑。

一个质量为0.1kg的小物块与
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3
6。

g取10m/s
2。

(1)当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v1=3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将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A点后,它运动至B点需多长时间?(计算中可取10
99 )
(2)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运动时,会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

当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时,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A点,运动至B点飞出。

要想使小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最长,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v2至少多大?
设此时传送带速度为v 2,则
max S 2L 2R π=+,max 20S v t L =-,联立得2v 12.25m /s =
所以痕迹最长时传送带速度最小2v 12.25m /s =
考点:传送带与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34.【20xx·江西省新余一中、宜春中学高三9月联考】20xx 年11月23日上午,由来自东海舰队“海空雄鹰团”的飞行员戴明盟驾驶的中国航母舰载机歼-
15降落在“辽宁舰”甲板上,首降成功,随后舰载机通过滑跃式起飞成功。

滑跃起飞有点象高山滑雪,主要靠甲板前端的上翘来帮助战斗机起飞,其示意图如图所示,设某航母起飞跑道主要由长度为L 1=160m 的水平跑道和长度为L 2=20m 的倾斜跑道两部分组成,水平跑道与倾斜跑道末端的高度差0
.4=h m 。

一架质量为4
100.2⨯=m kg 的飞机,其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大小恒为5102.1⨯=F
N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在运动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飞机重力的0.1倍,假设航母处于静止状态,飞机质量视为不变并可看成质点,倾斜跑道看作斜面,不计拐角处的影响。

取10 g m/s 2。

(1) 求飞机在水平跑道运动的时间.
(2)求飞机到达倾斜跑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