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二
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教案(通用11篇)

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教案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练习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巩固1m的实际长度观念。
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难点:巩固1m的实际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米尺、卷尺等教学过程:一、量一量1、练习十二第3题。
量一量,比一比。
⑴小组活动。
连续作5次立定跳远,并把每次跳的距离记录在书上的表中⑵小组交流。
跳得最远的一次是多少?跳得最近的一次是多少?2、练习十二第4题。
⑴同桌活动。
把两臂伸直,用卷尺量一量,两臂间的距离和身高,然后比一比。
⑵反馈。
你发现了什么?二、议一议1、练习十二第5题。
⑴、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⑵、小组交流。
蜗牛赛跑的距离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⑶、反馈。
全班交流2、练习十二第6题。
⑴、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⑵、小组交流。
绳子原来有多长?你是怎么想的?⑶、反馈。
全班交流3、练习十二第7题。
可以用哪些办法量出树干一周的长度?全班交流三、家庭作业:练习十二第8题。
四、课堂小结。
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加减口算,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正确选用条件计算所求问题。
教学过程:一、计算练习。
1、练习四5。
1)先估计一下下面每题的得数各是几十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口算出结果并与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集体订正2 、练习四4。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补充六道题,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再计算。
【精选】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 练习十二|苏教版(2014秋)

《练习十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练习,促进学生对乘法口决的记忆和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从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重点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进一步掌握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独立自主与小组讨论中,完成练习,进一步掌握运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所学乘法口诀计算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运用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8的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8的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整理回顾,揭示课题。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学习乘法口诀的作用是什么?①(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乘除法的计算②(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抢答比赛规则:每组组长进行抢答,获得答题权后,指定小组内任一名同学回答。
(课件显示)卡片上的数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来的?只需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
36、35、24、42、32、9、16、21、56、12、30、20[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作用,从“宏观”上体会到学习乘法口诀的必要性;再通过抢答比赛,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巩固乘法口诀,增强学生学好乘法口诀的信心。
]二、尝试解决,体验快乐1. 讲解<<练习十二>>第2题(课件动态显示:关于8的乘法口诀的转盘)教师:屏幕上的转盘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回答,当转盘指针停止时对应的数乘或除以8.要求:找到<<练习十二>>类似的题目,并认真完成第2题[设计说明:第2题以转盘游戏的形式练习有关8的表内乘、除法的计算,课件动态显示、操作,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转盘的作用,并快速的掌握、筑固用8的乘法口决求积和求商的方法,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堂配套练习

时间:月日教学内容:连加、连减(P1—2)第一次一、列竖式计算。
26+38+19= 85-36-27= 91-45-17= 二、文具商店有90本笔记本,上午卖了19本,下午卖了26本,还有多少本?时间:月日教学内容:加减混合运算(P3—4)第二次一、列竖式计算。
47+9-20= 40-9+30= 78-39+20=二、小明和小红各有40张明信片,他们把明信片共送给小丽15张。
现在他们一共剩下多少张?时间:月日练习一(1)(P5) 第三次一、用竖式计算??22+28-35=???62-39+25= 84-28+19=二、公共汽车上有25人,到站后上来12人,又下去19人,这时公共汽车上有多少人??一、看图填空。
○○○○○○○○○○○○第一行○比第二行○多()个。
第一行○拿走()个就和第二行○一样多。
第二行○添上()个就和第一行○一样多。
第一行拿()个○给第二行,两行就一样多。
二、张大爷家有公鸡18只,母鸡35只。
(1)一共多少只鸡?(2)卖掉多少只母鸡,公鸡和母鸡一样多?1、在横线上画多3)个。
--------------------------□○□=□( )2、小明写了26个字,小芳比小明多写了6个字,小芳写了多少个字?□○□=□( )3、红红做了32朵花,宁宁做的花比红红少18朵,宁宁做了多少朵花?□○□=□( )时间:月日练习二(P11)第六次1、53+8+12 = 87-9-34= 65-27+26=□○□=□( ) □○□=□( )时间:月 日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七次1、在五边形下面的(”。
( ) ( ) ( ) ( ) ( ) ( )2、写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 ) ( ) ( ) ( )时间:月 日 认识平行四边形(P14、15) 第八次平行四边形有( )。
(填序号)比月季花少8朵判断题。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 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3.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时间:月日练习三(P16—17)第九次1、把下面的图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六单元第7课《练习十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六单元第7课《练习十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十二》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练习,巩固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况,如连续的加减法或者含有未知数的加减法,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运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2.难点: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加减法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教学素材:练习题、游戏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学故事或者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小明买东西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找出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加减法来解决。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加减法的运算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在呈现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如“先乘除后加减”、“进位和借位”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
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注意观察学生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情境,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加减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运用。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加减法的运算定律理解不深,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深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和运用加减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张购物清单,上面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分别标价2元和3元。
教师问学生:“如果我要买2个苹果和3个香蕉,我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更多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7《练习十二》教案

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7《练习十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十二》是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第七单元的练习册。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够正确进行验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为后续学习更高难度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他们对于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在进位和退位的处理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地进行笔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够正确进行验算。
3.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够正确进行验算。
2.教学难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运算过程中,学生的计算错误和逻辑错误。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自主地学习和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同时,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PPT,内容包括例题、练习题和答案解析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练习题,用于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3.教学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公开课课件

2×3+2=8 4×3-2=10
练习题 4.
一共有多少人? 4×5+4=24(人) 答:一共有24人。
一共有多少人? 4×5-3=17(人) 答:一共有17人。
练习题 5.哪个图形中 的个数多?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答:左边图形中 的个数多,我是用数一数的 方法比较的。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4 表内乘法(一)
练习十二
优 翼
练习题
1.计算。 5×3-5= 10 5×2= 10
5×3+5=20 5×4= 20
2.
一共浇多少棵树? 3×4=12(棵)
答:一共浇12棵树。
练习题
3. 4×2+25=33 2×2-4= 0
4×3+12= 24 3×3-7= 2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2.认定学习目标。
二、分层练习,巩固内化。
(一)基础练习。
1.口算练习:练习十二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得数,评定。
口算时要提醒学生看清数目,然后竖着逐组进行计算。
师生小结:通过对比,我们要体会到口算时要认真审题。
练习十二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教本90页第6~10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解决不同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认真倾听的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与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读题,独立列式解答。
指名板演。
(如果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只要符合解题思路应予以肯定)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几个已知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板书:要修800米,修了7天,每天修84米,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指名读题。独立列式解答。评讲,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十二第10题。
提问:这两题都要先算出什么?(楼上有多少个座位)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集体交流。
三、小结。
2.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教师分别读题。全班同时练习(教师巡视)。做完后提问,学生回答。①第一小题有几种计算方法?(加减两步计算或连减计算)②第一种方法第一步求出什么?(已经看的页数)③第二种方法先求出什么?(第一天看后还剩多少页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这两种方法的第二步都是求什么?(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师:刚才我们讨论了这道题有两种计算方法,在算法上你认为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方法算。师:第二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运算定律的理解。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加减法的运算定律,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但对于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运算定律的理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运用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实践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算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情境图、操作材料、计数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学习用品,如笔、本子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图中有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呈现练习题目,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题目中的信息,思考解题思路。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4表内乘法(一)练习十二课件(14张ppt)

4 表内乘法(一)
练习十二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一、复习导入
1、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乘加、乘减算式? 只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叫乘加算式, 只有乘法和减法的算式叫乘减算式。
(2)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顺序是什么? 计算乘加、乘减算式时,先算乘法, 再算加、减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一、复习导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三、强化练习
2、哪个图形中的 的个数多?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P59做一做第5题)
左边:5×5-2=23(个)
或 5×4+3=23(个)
右边: 6×4-2=22(个)
或 6×2+10=23(个)
答:左边图形中的
多。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四、课堂总结
练习十二
通过本节课的练 习,你有什么收 获,和大家分享 一下。
4×2+25= 33 4×3+12= 24 2×3+2= 8
2×2-4= 0 3×3-7= 2
4×3-2= 1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三、提高练习
2、看图解决问题。
(P59第4题)
一共有多少人?
你发现了什么 数学信息,要 解决什么问题?
一共有5列同学,前 4列每列有5人,第5 列有4人,问一共有 多少人?
2、看图列式计算
(1)
(2)
( 5 )×( 4 )+( 4 )=(24) ( 5 )×( 5 )-( 1 )=(24 )
( 4 )×( 3 )+( 2 )=(14 ) ( 4 )×( 4 )- ( 2 )=(14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二、基础练习
1、计算,比较上下2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P59第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乘法,两道除法算式。
思考题:
课作:
完成《补充练习》P43 第1、3、4、5题。
提高题: 在□里填数。
3×□+2=20 24÷□=12÷4 2×□2÷6
导学单:
1. 完成第3题。思考:你能说出几种不同的填 法?说说用了哪句口诀?是怎么想的? 2. 完成第5题,想一想: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 求参加义务劳动的一共有多少人?要求分成 了几组又要根据哪两个条件才能解答?
3. 独立完成第6题,友情提示:要根据不同的 问题选准条件。
交流内容:
1.第3题,你有几种不同的列法?
2.第5题的两个问题分别需要根据哪两 个条件来解答?
3.第6题,你是怎样根据问题条件的?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同学们解答?
补充练习:
1.写出6个商是8的算式。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补充练习:
2. 用4、32、8三个数编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