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湿疹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治疗湿疹的体会
摘要】目的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于湿疹进行治疗,对于治疗体会进行总结,以提高患者治愈率。
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湿疹患者
52例,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有48例患者病情有不同成程度的好转,治疗
总有效率达到92.31%。
结论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于湿疹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
良反应较少,复发率低,治疗成本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临床治体会中医辨证疗法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性疾病,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在发病时容易出
现剧烈瘙痒现象,且容易反复发作,在全身各处都有可能出现湿疹[1]。
根据现代
医学分类方法,将其分成急性、亚急性、慢性3种类型。
我院采用中医辨证疗法
对于湿疹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类型采用具有针对性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
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为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湿疹患者52例,其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23-56岁,平均34.5岁,病程1.2月至7.3月,平
均4.1月,所有患者均符合湿疹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湿热浸淫型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湿疹一样,患者皮肤会出现潮红肿胀
现象,表皮损坏严重,有少量患者出现水疱渗出液。
主要临床症状有口干舌燥,
大便干结,尿短赤等。
对于该类患者中医上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药用黄芩、
黄连、龙胆草、当归、车前子、山桅、生石膏、柴胡、生地、泽泻、苦参、白藓皮、甘草[2]。
该药方主要作用为让患者肝火外泄,清热除湿,使肝胆循环道路通畅,同时对于患者还有补血功效。
1.2.2脾虚湿盛型与现代医学中的亚急性湿疹一样,一般来说该类患者病情
不是太严重,皮损现象相对而言较轻,患者皮肤呈淡红色,也时常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症状。
对于该类患者中医上用除湿胃苓汤加减内服。
药用苍白术、陈皮、白芍、川朴、猪茯苓、薏苡仁、泽泻、滑石、白藓皮、霍香、甘草。
该药
方主要作用改变患者脾脏虚弱现象,湿润肌肤,同时达到止痒的目的。
1.2.3血虚风燥型与现代医学中的慢性湿疹一样,该类患者主要特点为病情
反复,不易彻底治愈,皮肤较为粗糙,肤色呈暗紫色,舌苔呈淡白色,患者时常
伴有剧痒现象,皮肤表面易出现鳞屑伴抓痕。
对于该类患者中医上用消风散加减。
药用荆芥、蝉蜕、牛蒡子、苦参、当归、生地、川芎、白芍、白藓皮、地肤子、
白蒺藜、甘草。
该药方主要作用为改善患者应长期慢性疾病而引起的血虚现象,
清热燥湿,对于瘙痒现象进行缓解,最终达到血液调和的目的。
1.3疗效评判标准愈合:患者经治疗后瘙痒和湿疹完全消失,脱痂和疹痕消失,且在治疗1年以后没有出现复发现象。
好转:患者经治疗后瘙痒和湿疹明显
好转,脱痂和疹痕大部分消失。
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瘙痒和湿疹依然存在,治疗
后没有任何好转[3]。
2 结果
通过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有27例患者已经完全愈合,21例患者病情出
现明显好转,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31%。
3 讨论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形成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
其发病部位遍布身体
各处,且每个季节都易发生,具有渗出性、瘙痒性、复发性等特点[4]。
冬天是该
类疾病最易复发的一个季节,目前对于该类疾病一般采用镇定剂、激素类药物等
进行治疗,但患者治疗效果不是太明显,而且治疗后易出现复发现象。
我院采用
中医辨证疗法对于湿疹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湿疹类型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中医治
疗方法,且在不同时期用药各有侧重,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得总治疗率达
到了92.31%。
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我院医生总结出以下注意要点:(1)患者在
进行治疗过程中禁止食用辛辣类食物,特别是鱼虾。
(2)患者在出现剧痒情况下,尽量不要用自己的手对于皮肤进行抓痒动作,防止出现在此感染的现象。
(3)患者在进行洗澡禁止使用肥皂、盐水和热水,保持衣服清洁干燥,同时患
者要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病情恢复。
采用中药疗法与西医疗法相比毒副作用少,治疗费用相对较低,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担。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
于湿疹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低,治疗成本较低,值得临床
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吕继军, 宋建波.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导报,2007,4( 22): 86-87.
[2] 邹艳红,朱素云,李艺华.益气通络疏肝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
息,2010,12(14):1123-1124.
[3] 王晓华,闵仲生,张璐璐. 黄芩油膏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79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药,2008,
12(12):178-179.
[4] 徐文彬,顾荻青,李斌. 除湿止痒软膏治疗阴囊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
性病学杂志,2009,16(11)1234-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