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2019 年 1 月
60
浅析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孟 妮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五里铺小学 陕西渭南 714000)
摘 要: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核心,灵活运用专业素养和教育机制,合理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是提高班集体
凝聚力的必要保障。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究和实践,提出适应当代小学生的教学管理方法。

本文阐述了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现状,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班主任 和谐关系 具体策略
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下,环境氛围和个人内在因素,都成为了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也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人格的保障。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纽带,引导学生观察和自我认识。

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是否积极都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本文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的不同,提出具体策略。

[1]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现状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在爱恨分明、情绪起伏大、注意力不集中和模仿能力强等,班主任在其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班主任端正自身的品行,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可以为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影响深远。

对此,人们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习惯和身心发展特点都有所不同,班主任应当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发展性的策略研究。

目前,我国小学班主任在与学生的关系处理中,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主要原因是当代小学生受到现代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发展速度加快,在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学生形成两个极端,要么极其叛逆,要么极其内向,班主任在沟通中难以机智回答学生问题,沟通也受到了阻碍;班主任对学生不够了解,没有深入学生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家庭环境不了解,也就谈不上贴近学生内心了。

例如班主任了解学生家庭的方式大多是家访或者家长会,部分学生由于家长长期不在身边,大多是外婆外公一手带大,这样的学生非常调皮,很容易被班主任“请家长”,这种带有逼迫性的语言很容易给学生带来长久性的心理损伤。

由此可见,对学生家庭和生活不了解,很容易在交流过程中产生误解,和谐关系难以构成。

[2]
二、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具体策略
1.用耐心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班集体是综合性、多元化的存在,正是因为多个性格不相同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才让班级变的丰富和充实。

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遇到的社会环境不同,导致学生在其中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这是很难改变的。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具有模仿性,小学生的注意力、感知力和想象思维能力都是发展迅速,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所以班主任要用耐心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积极看待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我们强调班主任要主动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贴近学生生活,只有关注和了解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包容与爱,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还表现在个人爱好、学习状态和生活实践中。

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小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也有所不同,有的喜欢跳皮筋、打篮球、画画,或者喜欢玩电子游戏,这些都是展现个人风采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是班主任加深与学生关系的切入点。

我们强调,班主任需认可和赞扬学生在爱好方面的努力和成果,积极主动的为同学们举办风采大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注重学生阶段性发展,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
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了解,直接了解是通过面对面沟通、对话而产生的,间接了解包括书面作业、活动中的行为和课堂表现等。

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促进班主任和学生关系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传统的交流和沟通是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例如“今天过的怎么样?”“今天学习到了什么?”,不可否认,这样的方式能够直接表达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但大多班主任往往是想起来,就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问答”,这并不能称为交流和沟通。

有效的交流是建立在思想的碰撞下,一来一回,双方都有发展和收获。

所以我们强调,其一,班主任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用积极、友善的态度,用真心去关爱学生。

小学生保持着一颗赤字真心,最能感受到善意或恶意,所以调整心态,不要把坏情绪带到学校,是保障沟通质量的有效方法。

其二,注重小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一、二年级学生才算是正式步入学校,心智发展和学习方式还停留在幼儿园,所以班主任尽量采用和煦的语言、平等的视线来减少成人与小孩之间的差距。

五、六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较为成熟,部分学生还可能产生反叛心理,所以教师要用耐心教化,适时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去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3.规范管理与人性管理相适应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并不代表需要放弃一些原则性的东西。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要自行把握分寸,什么场合能开玩笑什么场合不能,这些都需要班主任自我把握的。

例如在班会中,别的同学在发表看法时,打断别人说话就是种不好的行为,班主任应当及时教育;在娱乐活动中,欢乐的氛围下适时的打断说话,打破舒适空间是营造气氛、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手段。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对和谐关系的构建也是有效的。

班规的制定和约束大多都是指在课上的表现,在课下,学生和教师可以是朋友关系、球友关系。

由于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窗外的花草飞禽、同学的聊天都会影响学习质量和效果,所以教师保持课堂纪律也是和谐关系的重要一环,所以在课上就要有明确的“规”和“矩”,在保障班主任的权威下,扩展和谐关系的发展空间。

结语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在良好的环境下,不仅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学生还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构建良好的教学环节,让小学生快乐的氛围中成长和学习,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玉珠.略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26+45.
[2]杨兆霞.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对策[J].甘肃教育,2018(20):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