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广东省天河区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项检测试题11 细胞学说与多种多样的细胞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学说与多种多样的细胞02
1.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黏菌②酵母菌③蓝细菌④大肠杆菌⑤乳酸杆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C
【解析】酵母菌为常见单细胞真菌,A和B错;C和D的区别在于①和③,蓝细菌也叫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故C正确。
黏菌是介于原生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真核生物,故D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多样性,涉及到不同细胞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的判定,基础性强,难度不大。
2.相对真细菌而言,古细菌对某些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原因是古细菌
①往往生活在极端条件下②转录不受利福平抑制
③细胞壁合成不受青霉素干扰④某些菌种的蛋白质耐高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利福平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了依赖DNA的RNA聚合酶,使此酶失去活性,从而影响了细菌的RNA合成,起到抑菌和杀菌作用;青霉素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而古细菌还不具有真细菌的这些生理功能。
古细菌生活在极端条件和蛋白质耐高温与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无关。
【试题点评】本题以古细菌耐药性为背景,考查抗生素抑菌的原理及古细菌与真细菌的区别,情景较新颖有一定的难度。
3.相对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关注培养基的渗透压,这是因为动物细胞
A.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压更敏感
B.渗透压远高于细菌或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C.没有成熟大液泡,渗透压调节能力差
D.生长缓慢,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渗透压要求不同
【答案】A
【解析】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培养液渗透压较低,动物细胞会吸水涨破,而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含有细胞壁,则不会出现涨破的情况,所以动物细胞培养基要特别关注渗透压,选A。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不同细胞结构的比较,涉及到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原核的细菌细胞结构的比较等内容,难度不大。
4.小杨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
【答案】BC
【解析】胚胎干细胞进行的分裂为有丝分裂,所以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成形细胞核,所以也无核仁。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叶绿体、原核生物的结构、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和分裂方式等知识,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5.某研究组对籼稻开展了组织培养及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2,4-D常用于籼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对形态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为促进愈伤组织再分化,在配制分化培养基时需(填“ 升高”、“保持”或“降低”) 2,4-D的浓度。
(2)当籼稻愈伤组织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但不能继续出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以促进幼苗形成。
(3)研究中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填下列序号)。
①绿色芽点细胞排列松散②刚融合的籼稻和稗草杂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③胚状体细胞中有叶绿体④分化的愈伤组织内各细胞的形态大小一致
(4)经组织培养筛选获得的籼稻叶绿素突变体,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叶绿素总量不变。
某同学用(填序号:①绿色②红色③蓝紫色④黄色)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检测到两者光合放氧速率差异不大。
若取等量色素提取液进行层析,会发现突变体第条色素带(自上而下)窄于对照组。
(5)胚乳(3n)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发育而成。
若用籼稻种子的胚乳诱导愈伤组织,培育三倍体,需适时剔除胚,以免胚的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的,还可避免再生苗中有。
【答案】(1) 降低 (2) 适量的生长素
(3) ③ (4) ①④ 4 (5)增殖和分化二倍体幼苗
【解析】(1)2,4-D常用于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但它趋向于抑制植物形态的发生,当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新的植株个体时,要减小2,4-D抑制植物形态发生的作用。
所以在配制分化培养基时需降低2,4-D的浓度。
(2)根据题意,此时已经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但不能继续出芽。
由于生长素有促进再分化过程中芽的生长,所以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生长素,以促进幼苗形成。
(3)绿色芽点细胞为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刚融合的杂种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无规则;再分化产生胚状体,需要光照刺激,会促进叶绿体的形成,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
(4)色素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叶绿素a、b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
而对绿光和黄光吸收很少。
在本题中,通过光合放氧速率反映出二者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自变量是叶绿素a、b比例上的差异。
从结果来看,二者放氧速率差异不大,而突变体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说明该同学用的光不是红色和蓝紫色,所以是绿色和黄色。
通过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b分布于第3、4条(自上而下)。
因为突变体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所以会发现突变体第4条色素带窄于对照组。
(5)利用胚乳诱导愈伤组织,由于胚中含有植物激素,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所以需适时剔除胚。
因为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是二倍体。
剔除胚也可以避免再生苗中混有二倍体幼苗。
【试题点评】本题以植物组织培养为背景,主要考查组织培养过程激素的使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色素分离提取实验、染色体变异等内容。
本题考查点多、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体系和分析能力才能准确作答。
备考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6. 右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A.酵母细胞 B.原核细胞
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
7.具有细胞壁的选项是
A.花粉B.红细胞C.胰岛A细胞D.流感病毒
答案:A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有核膜,而固氮菌没有B.酵母菌有细胞膜,而固氮菌没有C.黑藻细胞有线粒体,而蓝藻细胞没有D.黑藻细胞有内质网,而蓝藻细胞没有答案:B
9、下列有关酿脓链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DNA或RNA,其中贮存着它的遗传信息
B.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可导致自身免疫病
C.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肉眼可见链状排列的球菌
D.侵入心脏瓣膜引起化脓性炎症,导致风湿性心脏病
答案:B
10.水华可因蓝藻爆发所致。
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藻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下。
图中①~⑥表示实验步骤。
请回答问题:
(1)从细胞结构的特点与复杂程度上看,蓝藻属于 ___________细胞;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蓝藻处于________________ ;蓝藻的代谢类型通常是 _______________。
(2)引发水华的蓝藻可产生蓝藻毒素。
蓝藻毒素 _________(是、不是)蓝藻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蓝藻毒素对人是一种致癌因子,可使原癌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3)图中②、⑤通常使用的是①、④中已培养至_____________ 期的蓝藻和溶藻细菌。
(4)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应增设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蓝藻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藻________ 。
【答案】(1)原核第一营养级自养需氧型
(2)不是从抑制状态变成激活状态
(3)对数
(4)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菌液
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溶藻细菌培养液
(5)被溶藻细菌裂解(死亡)
【解析】蓝藻(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生产者,在营养结构中是处于第一营养级。
蓝藻毒素是蓝藻的次级代谢产物,可使蓝藻在生存斗争中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原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是处于被抑制状态,当在致癌因子作用下原癌基因被激活,正常细胞分化成为癌细胞。
对数期的菌体形态和生理特征稳定,所以微生物培养中,通常选用对数期菌体作为菌种进行培养。
题干中已经提示,“在每个培养皿中”“做三个重复实验”,所以只能在一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且是重复实验,处理条件是完全相同的。
实验组是滴加含溶藻细菌的培养液,那么对照组就滴加不含溶藻细菌的培养液,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加的培养液的量、光照、培养的温度等)。
由于蓝藻先培养,先形成菌落(绿斑),后加入溶藻细菌的培养液,溶藻细菌分解绿斑里的蓝藻,最终会使蓝藻的菌落(绿斑)褪色成为空斑(蓝藻彻底被裂解死亡)。
11.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
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选运输到相应部位
【答案】C
【解析】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真正成型的细胞核,除了核糖体外,也没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的分化。
12.水绵、蓝藻、黑藻全部
A.是真核生物 B.含有叶绿体 C.是自养生物 D.能有丝分裂
【答案】C
【解析】水绵、黑藻是植物,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13. I、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__________;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_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____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
(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产生CO2。
答案:(12分)(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2)化能自养细菌(或硝化细菌等)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3)c a和b (4)微生物的分解
14.为研究“圆褐固氮菌对某植物枝条生根作用的影响”,设计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试管内基质为灭菌的珍珠岩(起固定、通气和吸水作用)。
请据图回答:
(1)为了排除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配制灭菌培养液在成分上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枝条的下端切口处______(有/无)生长素,A与C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综合分析表明,圆褐固氮菌能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
为进一步探究“圆褐固氮菌是否分泌了促生根物质”,请完成下列实验:
①用灭菌培养液培养圆褐固氮菌
②将培养物过滤,得到菌体和无菌滤过液
③实验分两组:甲组试管中加入基质和灭菌水;乙组取若干试管,加入相同基质,再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分别插入同类枝条,培养并观察。
结果分析: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圆褐固氮团分泌了促生根物质。
答案:(1)不含氮源(2)有只有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才能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
(3)③不同稀释浓度的等量滤过液④甲组枝条不生根,乙组部分枝条生根
15.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答案】D
【解析】结核杆菌为原核生物,无细胞核,A项错误;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应用抗生素”是起“自然选择”的作用,B项错误;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C项错误;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