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课后习题 第一单元 理论的价值 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文章语言表达准确、严密,请据此对下面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2.分析论点论据
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以下诗句中最能有
...
力支撑
...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这个比喻说的是,只有依靠扎实的学习来引
导,( ①)。
学与才的辩证法,正是青年最应该思考的。
一些人认为才能源于天赋,不用依赖后天的学习;另一些人认为学习源于实践,( ②),这都是割裂了二者的联系。
正如这句古语所说,学习是才能的引导,才能是学习的发挥。
只有当学习的弓弩弯如满月,才能的箭镞才能飞似流星。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可见,( ③),不可能一蹴而就。
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更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3.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①
②
③
4.下列选项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逻辑关系最接近的一项是( )
A.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B.我们如果承认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迁移,那么就能很好地理解许多有关生物分布上的重要事实。
C.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有些动物甚至还以某种方式掩埋它们死去的同类。
D.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
5.请简述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武昌红巷,位于长江之滨、黄鹤楼下,武汉革命博物馆就坐落在这条小巷里。
武汉革命博物馆下辖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等革命旧址和红色场馆,是武汉最负盛名的红色文化圣地。
走进红巷,青砖灰瓦的檐墙、苔藓青石的路面、光影摇曳的大树,仿佛都在诉说那段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亲自倡议由国共两党共同筹办,1927年3月7日开始
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6月19日毕业,共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800多人。
讲课最多的是毛泽东,据学员回忆,毛泽东讲课通俗易懂,往往用浅显的例子道出深刻的含义,很受大家欢迎。
学员们听了他形象生动的阐述之后,农民运动中的许多重要问题有了准确的理解,一些混乱思想得以解决。
在武汉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两张珍贵的照片。
其中一张照片下方用俄文标记着“1927年4—5月中共五次代表大会”,另一张照片则是与会代表们
聚精会神地听取大会报告。
这两张中共五大现场照片,是从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复制而来,填补了国内党史档案的空白。
农讲所的作息生活完全军事化,半天理论课半天军事训练,学员们要
到野外进行作战演习和实弹射击,还要学习炸弹制作等技能。
可惜,好景不长。
1927年7月,国民党宣布与共产党决裂,武昌农讲所也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而停办。
而对于这800多名学员来说,他们的革命之路才刚刚开始。
他们奔赴全国各地“农运”一线,像星星之火撒向神州大地,形成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7.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B组能力素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材料一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毛泽东在江西寻乌进行社会调查时,创作了闪耀着唯实求真精神的经典之作《寻乌调查》,并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也强调:“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根本遵循。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在工作中身体力行不断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
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刚到宁德任职,就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我六月到闽东上任,七月初至八月初,偕同地区几位领导同志,走了闽东九个县,还顺带走了毗邻的浙南温州、苍南、乐清等地”。
也正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提出了闽东发展的具体思路,并针对区县乡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发展思路。
如在闽东发展思
路上提出“弱鸟先飞”,在发展耐力上提出“滴水穿石”,在农业发展上
提出“大农业”的路径,在经济发展着力点上提出闽东振兴在“林”的思路,在畲族经济发展上提出要“更开放些”,指出闽东经济发展要处理好
六个关系等,在调查分析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为闽东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摘自王立胜《调查研究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方法》) 材料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坚持人民
至上的认识路线。
只有深入基层、身入群众、心入群众,得民情而治,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办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难心事,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无论是做决策、抓工作,
还是促落实,都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群众观,深入群众、摸清民情、找准问题、提实对策。
要树牢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去开展调查研究。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瞎说一气、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熟视无睹”“臆想”而自动消失。
我们要调整工作思维、转变角色,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想问题、提对策,不要“纸上谈兵”、高高在上,而
要身入、心至基层,了解、掌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不要嫌弃人民开出的“土方”。
实践方出真知,高手往往在民间。
党员干部要透过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总结客观规律,获得正确认识,充分集中并运用人民智慧。
调查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调查研究中,必须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要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对上负责、对下负责,推动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传好党的“传家宝”。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功。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人们容易束手无策,而通过调查研究,全面地、客观地把握现状后,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方案便会呼之欲出。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只要走出办公室,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在工作中就能实现从“都是问题”向“全是办法”转变。
大兴调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突出的是“求实”“为民”的政治品格,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
调查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式,更是创造人民满意政绩的“金钥匙”。
只有把“造福人民”贯串调查研究的全过程,
办人民需要的实事,求人民满意的实绩,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求真务实、久久为功,才能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大兴调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政绩观。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我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
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一些人认为做调查研究工作耗费时间、费心费力、难出实效,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对于调查研究,或避而不谈,或坐而论道,或浅尝辄止,或走马观花。
这种调查研究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是错误的政绩观。
大兴调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锤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调查研究不要装样子、搞形式主义。
如果调查研究只做表面文章、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热衷于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那么既浪费了资源,又贻误了工作,还寒了百姓的心。
因此,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深入实践、摸清实况、尊重实际、真抓实干。
(摘编自田鹏颖《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要具备唯实求真精神,尤其强调要为人民办实事,二者有相同的写作目的。
B.材料一以习近平在宁德的调研为例,论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这与毛泽东《寻乌调查》中的论断完全不同。
C.材料二认为,只有心中想着造福人民,才能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才能创造人们满意的政绩。
D.材料二指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式的伪调研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只会浪费资源、贻误工作,寒了百姓的心。
9.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群众的急难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熟视无睹”“臆想”而自动消失,唯有深入实际真抓实干才行。
B.如果只坐在办公室里想问题、提对策,势必脱离实际,落入主观主义、本本主义的窠臼,最终贻害党的事业。
C.要是不诚心实意地拜人民为师、为群众办实事,即便勉强去调查研究,也可能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主义。
D.虽然我们已经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消除绝对贫困,但坚持人民至上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能变。
10.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及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一将引证法与例证法有机结合,生动诠释了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C.材料二第4段,运用引证法阐述只要走出办公室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道理。
D.材料二从认识方法、工作态度和政绩观念等方面展开论述,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11.(本课特色突破——理解词语含义及作用)材料二中使用了“定心丸”“金钥匙”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12.(本课特色突破——分析概括不同)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求实”,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1.①运用限定成分,如“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暂时”等,明确比较的对象,说明情况的临时性,体现了表达的准确性。
②运用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但是”等,使上下句衔接紧密,体现了表达的严密性。
(或:结构上,“总有一天”与“暂时”相照应,体现了表达的严密性。
)
2.B 解析“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强调实践出真知。
A项,句意: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强调坚持探索。
B项,句意: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
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C项,句意: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强调勤奋、刻苦。
D项,句意: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强调不断学习。
故选B项。
3.①才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②无须考虑先天的才能③学习贵在坚持
4.D 解析文中“只有当学习的弓弩弯如满月,才能的箭镞才能飞似流星”,“只有……才……”表明句子的逻辑关系是条件关系。
A项,“然而”,表明句子的逻辑关系为转折关系。
B项,“如果……那么……”,表明句子的逻辑关系为假设关系。
C项,“甚至”,表明句子的逻辑关系为递进关系。
D项,“就”后面的内容是上句实现的前提,表明句子的逻辑关系为条件关系。
故选D项。
5.学习可以发挥才能,需要日积月累,因此青年人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
6.示例(1)听了他形象生动的阐述(之后),学员们对农民运动中的许多重要问题有了准确的理解,一些混乱思想得以厘清。
(2)学员们听了他形象生动的阐述(之后),对农民运动中的许多重要问题有了准确的理解,一些混乱思想得以厘清。
7.①句中把学员比作星星之火,把中国革命的前景比作可以燃烧起来的原野。
②这些学员,他们刚刚走上革命之路,和小火星相似,虽是新生事物,却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力量。
③当时中国的革命前途和燃烧的原野一样一片光明,革命力量一定会壮大。
④这体现了对中国革命形势的自信和乐观。
8.D 解析A项,“二者有相同的写作目的”错误。
两则材料的写作目的不完全相同,它们各有其侧重点。
材料一侧重论述调查研究是我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以及优良传统和作风。
材料二侧重论述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认识路线和政治品格。
B项,“完全不同”错误。
材料一以习近平在宁
德的调研为例,论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这与毛泽东《寻乌调查》中的论断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C项,“只有心中想着造福人民,才能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错误,原文说的是“只有把‘造福人民’贯串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办人民需要的实事,求人民满意的实绩,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求真务实、久久为功,才能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故选D项。
9.D 解析D项,“已经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实现乡村振兴”错误,材料二只是强调“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并没有提及“已经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相关内容。
10.C 解析“只要走出办公室……”错误,原文强调的是要“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诸多方法,“只要走出办公室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法绝对。
11.①“定心丸”比喻党对群众关切的问题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从而使群众放心的行为做法和言语指导,“金钥匙”比喻调查研究的方法。
这些词
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强调了我党大力倡导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这些词语简洁明了,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调查研究的作用和意义,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表现要走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的主题,增强了论述语言的生动性。
12.①材料一侧重论述调查研究是我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以及优良传统和作风。
②材料二侧重论述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认识路线和政治品格。
③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的总体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基层工作的具体方法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