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管理者胜任素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其理论内涵仍然有待完善。

研究范式的局限阻止了管理者胜任素质的理论拓展,为此,本文以中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相关观点来突破现有研究范式,在拓展管理者胜任素质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的概念,并通过实证研究对相关理论观点进行实证和深化。

本文以人的内在属性与管理的本质内涵的综合作为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的核心内容,在对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中国儒家管理思想相关理论观点的比较研究中打开管理者的黑箱,对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进行全面深入剖析,提出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实证研究支持的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理论。

本文重点研究了6个方面的问题: 管理者胜任素质的问题是否值得重新研究?用什么研究框架来指导和分析管理者胜任素质的问题?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观察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是一个什么样的内部结构关系?不同管理层级、战略倾向的管理者,他们的战略胜任素质有何不同?本文在符合现有管理者胜任素质研究范式的理论推导规范和实证研究规范的前提下,展开本文所使用的研究路线。

在实证研究中注重人本主义思想与统计学思想的结合,根据具体研究问题的理论内涵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研究路径与研究策略。

本文以人的本真存在作为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理论的前科学假设,通过“哲学原理→概念内涵→概念模型→构件表现→题项描述”的逻辑路径逐步揭开管理者黑箱;在儒家管理思想中的“知行合一”论的启发下,将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作为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概念模型的顶层架构;通过分析海德格尔的存在-存在者关系理论,确定认知能力由自识能力和自知能力这2个构件组成;通过拓展Rollo May的“世界的三种模式”理论,确定执行能力由决策能力、互动能力、领导能力、社交能力、情绪能力、自效能力这6个构件组成;针对每个构件开发出3~4个构件表现作为构件的逻辑延展。

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根据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的理论内涵,参考Spencer等开发的胜任素质辞典,设计了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量表,采取“一严二宽”的量表检验与调整策略: 通过第一次预调研所得数据进行严格的分析,根据
分析结果对量表进行调整;通过第二次预调研所得数据的分析结果对量表进行确认。

通过对正式调研所得数据进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模型的拟合程度。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认知能力对执行能力的总体影响程度和在构件层面上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管理层级、战略倾向的管理者在战略胜任素质上的区别。

实证研究部分既支持本文基于人本主义思想所提出来的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的理论观点,又支持本文对所提理论进行纵深拓展。

本文研究得出了三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对管理者认知能力与执行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认知能力对执行能力有显著性影响的结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影响程度的结构关系: 自识能力和自知能力对执行能力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自识能力对执行能力的6个构件有显著性影响,自知能力对执行能力除决策能力之外的5个构件有显著性影响。

第二,对高层管理者与基层管理者在战略胜任素质上的分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高层管理者的认知能力对执行能力的正向增强程度要显著高于基层管理者,并且其自知能力、决策能力、互动能力、领导能力、情绪能力、自效能力显著高于基层管理者。

第三,通过管理者的战略管理职能倾向来揭示管理者的战略思维倾向,对两种类型管理者的分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战略倾向管理者在认知能力对执行能力的正向增强程度与非战略倾向管理者并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战略倾向管理者的认知能力(包括自识能力和自知能力)显著地强于非战略倾向管理者,决策能力和社交能力也显著地强非战略倾向管理者。

根据实证研究所得结论,对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理论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拓展,并且对管理者的自我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