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优质学案10: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基础知识】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1.“繁荣”:
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汽车工业、电器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商品充足,物资丰富。

2.隐藏的危机
(1) 依然存在。

(2)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相对贫困,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的增长。

(3)市场的虚假繁荣:毫无顾忌的,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

(4)市场上供大于求: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

(5)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人们醉心于投机活动,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3.幻灭:1929年10月,爆发。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特点
(1)范围广:从美国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持续时间相当长:从1929年直到1933年。

(3) :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2.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示威游行、罢工不断;德国乘机造势,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

(2)加剧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它们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激烈的反抗。

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2.具体措施: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3.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重点诠释】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启示
1.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与时俱进。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3.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4.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一旦危机发生,共同采取遏制危机的措施,防止危机的恶化。

5.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

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密切相关,所以危机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

【图解历史】
全面理解经济大危机
课堂练习
【基础达标】
1.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2.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美国大萧条期间,一直销售平平的口红等低端消费品不仅销量未减,反而有所增加。

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低迷时部分行业逆势上扬的特殊经济现象称为“口红经济”。

这一现象A.表明胡佛政府的对策已经失败
B.体现女性危机中还能淡定应对
C.反映人们寻求慰藉的心理需求
D.说明新政刺激消费已初见成效
4.富豪的闪亮生活以及飙升的股价为这个时代定下了基调。

它给人这样的印象,快速致富是20世纪20年代另一个激动人心的特征,一向辛勤诚实的美国中产阶级突然沉迷于这祥的想法“只要投资一点点,他们也可以成为大富翁”,投机也将佛罗里达州的地价提升到难以置信的高度。

这表明
A.投机加剧了市场风险,从而加速经济危机的到来
B.美国民众收入持续增长,实际消费能力显著提高
C.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稳定,贫富差距缩小
D.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5.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从侧面反映了A.经济危机来势汹涌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D.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6.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

事实上,他两者兼具。

”材料反映了当时
A.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B.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C.胡佛对危机做出了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应对
D.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
【能力提升】
1.下图框中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的《申报月刊》。

它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
A.欧美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展开
D.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2.有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

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

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B.胡佛政府的不干预政策导致经济危机更加严重
C.胡佛政府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D.胡佛政府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500部电影中,有大量的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

这些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电影的
A.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
B.诙谐和幽默给战争中的人们以抚思
C.夸张和想象给富足的人们以鼓舞
D.历史和冒险给革命中的人们以引领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答案』A
『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汽车业“繁荣”,而1929~1933年则严重下滑。

联系教材知识可知,1929年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这次危机使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购买力下降,这场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大,时间特别长,一直持续到1933年,故正确『答案』为A项。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材料未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工人的工资与生产增长比例失调,导致工人购买力下降,出现了生产的相对过剩,故B项正确;C项是信贷发展导致,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口红经济”是指经济低迷时,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理安慰和满足感的“廉价的小奢侈品”行业反而会逆势增长的经济现象。

大萧条期间,人们仍有潜在消费欲望,即使买不起住房、汽车,还是有能力去买一些廉价商品,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口红作为一种低价商品,能使人的心理需求获得很大的满足,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4.『答案』A
『解析』根据“飙升的股价为这个时代定下了基调”“20世纪20年代”“只要投资一点点,他们也可以成为大富翁”“投机也将佛罗里达州的地价提升到难以置信的高度”,结合所学,20世纪20年代,商业投机、股票投机盛行,这些投机加剧了市场风险,加速经济危机的到来,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出现虚假繁荣,潜伏着经济危机,B、C错误;D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5.『答案』B
『解析』题干中时间是1933年3月,这是美国经济危机时期。

由材料中“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说明市场不景气;“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说明工业企业危机深重;“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反映出农业出现危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说明家庭生活困难。

经济危机涉及到了金融、工业、农业、家庭等各个领域,说明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
性强。

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破坏性特别大,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失业人数更是高达3000万以上。

甚至在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一蹶不振。

材料并未涉及时间长这一特征,故B 项正确,排除D项。

A、C两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故排除A、C项。

6.『答案』C
『解析』材料认为胡佛的一些做法带有先导和启迪作用,胡佛的做法既指明复兴的道路,也使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走向终结,故C正确;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排除A;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没有取得明显效果,排除B;胡佛经济哲学属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排除D。

【能力提升】
1.『答案』D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

由于A、C属于主观因素,故排除;B项虽属客观因素,但它出现于抗战胜利后,是由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造成的。

因此从时间上(“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可将其排除。

从材料“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已经影响到中国。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据材料“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可知B项错误;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干预,为罗斯福全面干预经济提供借鉴,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D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材料提及此类影片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流行,可见此时经济危机影响下电影业想通过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A项符合题意,正确;战争发生在1939年,B项与题意不符合,排除;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受危机的影响人民并不富足,此时也未出现革命,C、D两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