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实验-液相反应平衡常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化学实验-液相反应平衡常数
【目的要求】
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2.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甲基红电离常数的基本原理。

3.掌握分光光度计及pH 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测定方法很多,如电导法、电位法、分光光度法等。

本实验测定电解质(甲基红)的电离常数,是根据甲基红在电离前后具有不同颜色和对单色光的吸收特性,借助于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测定其电离常数,甲基红在溶液中的电离可表示为:
简写为:HMR H ++MR -
酸式碱式
则其电离平衡常数K 表示为:
(1) 或(2)
[HMR]
]
][MR [H -+=
C K [HMR]
]
[MR log pH p --=K
由(2)式可知,通过测定甲基红溶液的pH值,再根据分光光度法(多组分测定方法)测得[MR-]和[HMR]值,即可求得p K值。

根据朗伯-比耳(Lanbert-Bear)定律,溶液对单色光的吸收遵守下列关系式:
(3) 式中,A为吸光度;I/I0为透光率T;C为溶液浓度;l为溶液的厚度;k为消光系数。

溶液中如含有一种组分,其对不同
波长的单色光的吸收程度,如以波
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
标可得一条曲线,如图2-12-1中
单组分a和单组分b的曲线均称为
吸收曲线,亦称吸收光谱曲线。


据公式(3),当吸收槽长度一定时,
则:
A a=k a C a(4)
A b=k b C b(5) 如在该波长时,溶液遵守朗伯-比耳定律,可选用此波长进行单组分的测定。

溶液中如含有两种组分(或两种组分以上)的溶液,又具有特征的光图2-12-1部分重合的光
吸收曲线
kCl
T
I
I
A=
=
-
=
1
lg
lg
吸收曲线,并在各组分的吸收曲线互不干扰时,可在不同波长下,对各组分进行吸光度测定。

当溶液中两种组分a 、b 各具有特征的光吸收曲线,且均遵守朗伯-比耳定律,但吸收曲线部分重合,如图2-12-1所示,则两组分(a+b)溶液的吸光度应等于各组分吸光度之和,即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当吸收槽长度一定时,则混合溶液在波长分别为λa 和λb 时的吸光度可表示为:
(6) (7) 由光谱曲线可知,组分a 代表[HMR ],组分b 代表[MR -
],根据(6)式可得到[MR -
]即:
(8)
将式(8)代入式(7)则可得[HMR ]即:
(9)
式中,分别表示单组分在波长为λa 和λb 时的k 值。

而λa 和
λb 可以通过测定单组分的光吸收曲线,分别求得其最大吸收波长。

如在该波长下,各组分均遵守朗伯-比耳定律,则其测得的吸光度与单组分浓度应为线性关系,直线的斜率即为k 值,再通过两组分的混合溶液可以测得,根据(8)、(9)两式可以求出[MR -
]和[HMR ]值。

【仪器试剂】
分光光度计1台;酸度计1台;饱和甘汞电极(217型,1支);玻璃电
b
a b a b
a
++λλA A 和b b a a b a b a a a a a a C k C k A A A λλλλλ+=+=+b b a a b a b a b
b b b b C k C k A A A λλλλλ+=+=+b
a
a
b a b a
a
a λλλk C k E C -=
+a
b b a b b a b b a a a
b a b b
a
a b λλλλλλλλk k k k k E k E C --=
++b a b a b
b
a
a
,,λλλλk k k k 和b a b a b
a
++λλA A 和
极1支;容量瓶(100mL ,5只、50mL ,2只、25mL ,6只);量筒(50mL ,1只);烧杯(50mL ,4只);移液管(10mL ,1支、5mL ,1支)。

95%乙醇(A.R.);HCl(0.1mol ·dm -3
);甲基红(A.R.);醋酸钠(0.05mol ·dm -3、0.01mol ·dm -3);醋酸(0.02mol ·dm -3
)。

【实验步骤】 1.制备溶液
(1)甲基红溶液称取0.400g 甲基红,加入300mL95%的乙醇,待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500mL 容量瓶中。

(2)甲基红标准溶液取10.00mL 上述溶液,加入50mL95%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容量瓶中。

(3)溶液a 取10.00mL 甲基红标准溶液,加入0.1mol ·dm -3
盐酸10mL ,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容量瓶中。

(4)溶液b 取10.00mL 甲基红标准溶液,加入0.05mol ·dm -3
醋酸钠20mL ,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容量瓶中。

将溶液a 、b 和空白液(蒸馏水)分别放入三个洁净的比色皿内。

2.吸收光谱曲线的测定
接通电压,预热仪器。

测定溶液a 和溶液b 的吸收光谱曲线,求出最大吸收峰的波长λa 和λb 。

波长从380nm 开始,每隔20nm 测定一次,在吸收高峰附近,每隔5nm 测定一次,每改变一次波长都要用空白溶液校正,直至波长为600nm 为止。

作A -λ曲线。

求出波长λa 和λb 值。

3.验证朗伯-比耳定律,并求出
(1)分别移取溶液a5.00mL 、10.00mL 、15.00mL 、20.00mL 分别于四个25mL 容量瓶中,然后用0.01mol ·dm -3
盐酸稀释至刻度,此时甲基红主
b b a a b
a
b
a
λλλλk k k k 和、、
要以[HMR ]形式存在。

(2)分别移取溶液b5.00mL 、10.00mL 、15.00mL 、20.00mL 分别于四个25mL 容量瓶中,用0.01mol ·dm -3
醋酸钠稀释至刻度,此时甲基红主要以[MR -
]形式存在。

(3)在波长为λa 、λb 处分别测定上述各溶液的吸光度A 。

如果在λa 、λb 处,上述溶液符合朗伯-比耳定律,则可得四条A -C 直线,由此可求出
值。

4.测定混合溶液的总吸光度及其pH 值。

(1)取4个100mL 容量瓶,分别配制含甲基红标准液、醋酸钠溶液和醋酸溶液的四种混合溶液,四种溶液的pH 值约为2、4、8和10,先计算所需的各溶液mL 数。

并列表:
(2)分别用λa 和λb 波长测定上述四个溶液的总吸光度。

(3)测定上述四个溶液的pH 值。

【注意事项】
使用分光光度计时,先接通电源,预热20min 。

为了延长光电管的寿命,在不测定时,应将暗盒盖打开。

使用酸度计前应预热半小时,使仪器稳定。

玻璃电极使用前需在蒸馏水中浸泡一昼夜。

b
b a a b
a b a λ
λλλk k k k 和、、
使用饱和甘汞电极时应将上面的小橡皮塞及下端橡皮套取下来,以保持液位压差。

【数据处理】
1.将实验步骤3和4中的数据分别列入以下二个表中:
2.根据实验步骤2测得的数据作A -λ图,绘制溶液a 和溶液b 的吸收光谱曲线,求出最大吸收峰的波长λa 和λb 。

3.实验步骤3中得到四组A -C 关系图,从图上可求得单组分溶液a 和溶液b 在波长各为λa 和λb 时的四个吸光系数
4.由实验步骤4所测得的混合溶液的总吸光度,根据(8)、(9)两式,求出各混合溶液中[MR -
]、[HMR ]值。

5.根据测得的pH 值,按(2)式求出各混合溶液中甲基红的电离平衡常数。

思考题
1.测定的溶液中为什么要加入盐酸、醋酸钠和醋酸?
2.在测定吸光度时,为什么每个波长都要用空白液校正零点?理论上
b b a a b
a
b
a
λλλλk k k k 和、、
应该用什么溶液作为空白溶液?本实验用的是什么溶液?
3.本实验应怎样选择比色皿?
【讨论】
1.分光光度法是建立在物质对辐射的选择性吸收的基础上,基于电子跃迁而产生的特征吸收光谱,因此在实际测定中,须将每一种单色光分别、依次地通过某一溶液,作出吸收光谱曲线图,从图上找出对应于某波长的最大吸收峰,用该波长的入射光通过该溶液不仅有着最佳的灵敏度,而且在该波长附近测定的吸光度有最小的误差,这是因为在该波长的最大吸收峰附近d A/dλ=0,而在其它波长时d A/dλ数据很大,波长稍有改变,会引入很大的误差。

2.本实验是利用分光光度法来研究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平衡问题,较传统的化学法、电动势法研究化学平衡更为简便。

它的应用不局限于可见光区,也可以扩大到紫外和红外区,所以对于一系列没有颜色的物质也可以应用。

此外,也可以在同一样品中对两种以上的物质同时进行测定,而不需要预先进行分离。

故在化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可测定解离常数、缔合常数、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还可研究化学动力学中的反应速率和机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