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MHC(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HLA-I 类抗原的主要功能是( ) A.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B、向Tc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C、向TH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D、向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E、向γδ+Tc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6、多次接纳同一血液供体输血的病人发生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 哪种抗体有关( ) A、 A、ABO血型抗体;B、抗Ig抗体;C、Rh血型抗体; D、抗白细胞和血小板HLA抗体;E、抗核抗体; 7、HLA抗原多态性的原因是( ) A、HLA基因重组 B、HLA基因的突变; C、HLA的基因转换; D、HLA基因呈共显性 E.以上均对 二、多项选择题: 1、经典的HLA-II类基因包括( ) A、DR B、DN C、DQ D、DP E、DO
MHC的生物学功能 1. 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2. 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抗原呈递作用
无论外源性抗原还是内源性抗原都必须经APC加工 处理后形成抗原肽,与MHC-I、II类分子结合形成MHC抗原肽复合物,该复合物经转运表达于APC表面,才能 被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T细胞所识别,从而启动免疫应 答。
具体来说,MHC-I类分子作为Tc细胞识别标志之一, 参与内源性抗原的递呈;MHC-II类分子作为Th细胞识 别标志之一,参与外源性抗原的递呈。
外源性抗原的提呈
内源性抗原的提呈
MHC限制性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之间及免疫细 胞与靶细胞之间相互作用,除识别特异性抗原外, 还必须识别特定类别的自身MHC分子。 1. 具有同一MHC表型的免疫细胞才能相互作用。 2.
• HLA与疾病关联的机制
一、单选题: 1、人类中能引起强而迅速的,针对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的 抗原是( ) A、组织相容性抗原 B、移植抗原 C、白细胞抗原 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E、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人类HLA-I类抗原β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 ) A、第15号染色体短臂 B、第6号染色体长臂 C、第9号染色体长臂 D、第2号染色体短臂 E、第6号染色体短臂 3、TNF的编码基因位于( ) A、HLA-I区; B、HLA-B区 C、HLA-II区 D、HLA-III区 E、HLA-DR区 4、对人而言,HLA抗原属于( ) A、异种抗原 B、改变的自身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隐蔽抗原 E、异嗜性抗原
1.MHC分子接纳与递呈抗原肽有一定的选择性 小袋可选择性结合抗原肽(锚定残基)。 这种选择性可导致不同个体对同一抗原出 现免疫应答强弱的差异。
2.MHC分子接纳和递呈抗原肽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一种MHC分子可以识别并结合带有特征性共同 基序一群肽段,由此显示两者相互作用的灵活性。
这种灵活性可导致某一个体对不同抗原均出现 免疫应答。
2.根据HLA的单体型遗传方式,在器官移植供者的选择、法医的亲 子鉴定中应用,机制是( ) A、HLA单体型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B、同胞之间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机率各占25% C、孪生兄弟的HLA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 D、亲代与子代之间必然有一个单体型相同 E、同胞之间一个单体型相同或不相同机率各为50%
3.MHC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抗原肽结合具有低亲和性
二者结合与解离均很缓慢,一旦结合,可维 持数小时甚至数天,这将确保被T细胞识别。
第五节 MHC的生物学功能
1、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MHC 分子是参与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的 关键分子。 MHC限制性:TCR在识别抗原决定簇的时候 还必须识别MHC分子。 作为共受体的CD4、CD8分子还要分别于Ⅱ 类分子α2β2和Ⅰ类分子的α3结合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MHC复合体 2. 问答题: 1)比较HLA-I类和HLA-2类分子在结构、组织分布和提呈抗 原肽方面的特点。 2)试述MHC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HLA抗原
MHC的多态性
• 多态性(polymorphism) 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 • 对某一个基因座位,一个个体最多只能 有两个等位基因,分别来自父母的同源 染色体。 • 因而MHC的多态性一个群体概念,指群体 中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 差别。
Expression of MHC alleles is co-dominant
2、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Ir,Is基因 MHC分子决定个体疾病易感性的差异。
3、参与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分化以及中 枢性自身耐受的建立
4、 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经典的Ⅲ类基因编码补体成分
非经典Ⅰ类和MIC基因产物编码配体分子以不同亲 和力结合激活和抑制性受体,调节NK细胞和部分 CTL活性 炎症相关基因参与启动和控制炎症反应
原理
主要应用
第四节 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1、 MHC分子抗原结合凹槽与抗原肽结合的物质基础
与MHC结合成复合物的抗原肽往往带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专司和MHC分子肽结合槽相结合的部位,称为锚着 位。 该位置的氨基酸残基称为锚着残基。
MHC-I类分子 凹槽接纳8~10个 氨基酸残基
MHC-II类分子 凹槽接纳13~17个 氨基酸残基。
多态性机制2:共显性遗传
多态性机制3:多基因性
2、连锁不平衡和单元型
单元型(haplotype):同一条染色体上HLA等位 基因的组合。 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 HLA复合体等位基因在人群中有各自的基因频率。
由于HLA复合体各座位的等位基因紧密连锁,使得 某些等位基因经常(或很少)连锁在一起,从而出现 连锁不平衡。


a
b
c
d
a c
a
d
b
c
b
d
完全配合 (25%)
部分配 合(50%)
完全不配合 (25%)
HLA 家系遗传示意图
HLA多态性的生物学意义:
1. 赋予种群遗传多变的环境条件; 2. MHC是每一个体的终身遗传标志; 3. 实现对机体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4. 增加了寻找合适同种器官遗传供体的难度。
三、 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一、HLA分子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 ——锚定位(锚定残基)和小袋
结合
任一抗原肽 锚定位 (锚定残基)
MHC Ⅰ/Ⅱ类分子 小袋 (多态性残基构成)
与同一型别MHC分子相结合的不同抗原肽, 其锚定位和锚定残基往往相同或相似。
二、 HLA分子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的特点与意义
Th细胞与APC间的相互作用受MHC-II类分 子约束 Tc细胞与APC或靶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I 类分子约束
第六节 HLA与临床医学
HLA与器官移植
HLA分子的异常表达和临床疾病
HLA与疾病的关联 HLA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
• HLA是人体对疾病易感的主要免疫遗传成分
• 与疾病关联的原发成分
HLA分型法原理及应用
血清学 实验方法 补体介导的微 量细胞毒试验 细胞学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技术 比较供、受 者编码HLA 抗原基因的 DNA序列, 判定供、受 者间的相似 程度。 混合淋巴细 胞培养法 (MLC) 抗体(HLA分型) 单向法 + 淋巴细胞(受 双向法 者) + 补体 淋巴细胞受损 判定结果 (细胞死亡百 分率) 检测HLA-A、B、 检测DR抗原 C抗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