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落实
1.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实践为主导的活动,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比如,学生组织义工活动,参观法庭、公安局等,参加模拟法庭、模拟立法等活动,都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运行机制,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2.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具象化。
比如,在社会综合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参观社区,了解社会安全、基层社会治理、法律援助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加深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3.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通过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感受更为深刻,能够了解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特别是一些涉及到违法、犯罪行为的活动,在学生参加后,加深了他们对罪恶行为的认识,使得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应有行为规范和应有的法律观念。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阶段是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学科知识外,更需要提高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成长平台,通过各项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而综合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制定完整的计划安排。
教师应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方向和类型。
同时,教师应该将综合实践活动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确保活动内容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相一致。
2.选取真实生活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以真实的案例和情境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深刻认识道德和法治。
因此,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身边的、具体的案例,挖掘其中的道德和法治内涵,帮助学生思考由此引发的道德和法治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强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估与反思
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评估与反思也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综合
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参与度、实践成果、道德表现等方
面进行评估,并帮助学生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
三、建立完善的综合实践活动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常态化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结合需要建立完善的常态化机制。
教师可以开
设综合实践活动俱乐部,每周选定不同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加深他们对
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结合,不但能有助于解决学生知识缺乏、道德
观念不清等问题,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道德和法治方面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
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将其与道德与法治
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