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4例采取胸腔镜
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放置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
术后引流量及术后疼痛评分(VAS)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观察指标
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及VAS 评分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82%明显低于对照组25.0%(p<0.05)。

结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明显,快
速康复,并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腔镜;开胸手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肺癌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约80%肺癌新发病例为非小细胞肺癌,早
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指临床分期为I~Ⅱ期(T1~2N0,T1~2N1)的肺癌,其标准治疗是手术切除,主要采取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1]。

本文对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
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应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6月-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4例采
取胸腔镜手术治疗
观察组中,男性27 例,女性 17例;年龄47~ 77岁;平均年龄(53.5±3.5)岁;病情:腺癌19 例,鳞癌12例,腺鳞癌13例。

对照组中,男性26 例,女性18例;年龄46~ 78岁;平均年龄(53.0±4.0)岁;病情:腺癌20例,鳞癌12例,腺鳞癌12例。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给予气管插管做麻醉操作,采取健侧卧位;
切口于第5肋间;应用撑开器在切口处将肋骨撑开,同时确定病灶的性质后;对
其实施肺叶切除或者实施纵膈淋巴结系统清扫术;关闭胸腔。

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给予气管插管做麻醉操作,采取健侧卧位;切口为第7肋间腋中线作 1 cm 切口,置入胸腔镜,对肿瘤的区域、形态、浸润程度、组织病变情况进行分析。

操作孔选择腋前线第5 肋间,作 5 cm 左右切口,利用胸腔镜器械将纵膈胸膜打开后进行肺门解剖,将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游离
后切除病变肺叶,然后经观察孔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后缝合切口[2]。

以上两组病
患在手术治疗后,均进行常规抗感染等相关治疗。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放置时
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疼痛评分(VAS)进行对比,VAS 评分范围为
0 ~10 分,分值越低表示疼痛越轻[3]。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类型包括肺部感染、气胸、胸腔感染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

P<0.05 时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44例,手术时间
(120.5±11.5)min,术中出血量(85.0±15.5)mL,胸管留置时间(74.6±10.5)h,住院时间(6.2±1.3)d;术后胸腔引流量(223.59±18.2)mL,VAS 评分
(1.35±0.68)分;对照组患者44例,手术时间(156.3±10.7)min,术中出血量(168.9±19.8)mL,胸管留置时间(151.2±19.2)h,住院时间(9.5±1.1)d;术
后胸腔引流量(298.45±21.5)mL,VAS 评分(3.05±0.75)分;观察组观察指标中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及VAS
评分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44例,发生胸腔漏气
1例,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1例,并发症发生率6.82%;对照组患者44例,发
生胸腔漏气3例,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3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并发症发生
率2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82%明显低于对照组25.0%,两组差异明显,有
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般没有症状,且绝大多数可经手术切除治愈。

这些
肿瘤通常位于周边,常规胸片可发现。

这些周边“钱币样病灶”主要为腺癌,包括
细支气管肺泡癌。

偶尔,胸片有可能发现隐性肿瘤[4]。

不像肺周边病灶,隐性癌
主要是鳞癌,患者可能有咯血表现。

对有肺切除手术史者行筛选性支气管镜检查
或在对头、颈部或食管癌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发现隐性肺癌并不罕见。

在肺癌高
危人群瘤细胞学普查中,可发现更多隐性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技术开始应用于
肺癌疾病的手术治疗中,胸腔镜技术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较为成熟的
手段,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受到广泛推崇。

本研究中,观察组观察指标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放置时间、术后
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及VAS 评分明显短于对照组。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6.82%明显低于对照组25.0%,两组差异明显。

总之,胸腔镜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恢复。

恢复快,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王亚旗,王兴,阎石,等.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联合外科治疗的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7,20(5) :352 - 360
[2]徐卫华,陈勇兵,蒋堪秋,等 . 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 34(5):510-511.
[3]徐凯英,王思桦,王建军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淋巴结
清扫进展 [J]. 临床外科杂志,2017,25(7): 556-558.
[4]朱玉龙,马红霞,冯新海 . 单向式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
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7):
25-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