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铺嘴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铺嘴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滴在锌片上:Zn+ 2H+= Zn2+ + H2↑
B.稀硫酸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SO42—+ Ba2+= BaSO4↓
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2H+ + CaCO3 = Ca2+ + H2CO3
D.氧化铜与稀硝酸混合:CuO + 2H+= H2O + Cu2+
参考答案:
BD
略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的形成与PM2.5有直接关系
B.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
C.用加热的方法杀死H7N9禽流感病毒是采用了蛋白质变性原理
D.人类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过程中,扫描隧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先后得到了使用
参考答案:
D
3. 以下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Si→SiO2→H2SiO3→Na2SiO3 B.Na→Na2O2→Na2CO3→NaHCO3
C.HCl →Cl2→HClO→NaClO D.Al→NaAlO2→Al(OH)3→Al2O3
参考答案:
A
略
4.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溶液仍分层,且上层溶液颜色变为无色
B.实验Ⅱ:铁片最终完全溶解,且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
C.实验Ⅲ:微热稀硝酸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Ⅳ: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参考答案:
AD
略
5. 将SO2通入CuSO-4-和NaCl的浓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浅,析出白色沉淀,取该沉淀分析,知其中含Cl:35.7%,Cu:64.3%,SO2在上述反应中作用是
A.酸性 B.漂白剂 C.还原剂 D.氧化剂
参考答案:
C
6. 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金属Al放入NaOH 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B.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气体变为无色,有液体进入试管:
3NO2 + H2O = 2HNO3 + NO
C.淀粉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溶液变蓝:
2 I- + H2O2 + 2 H+ =2 H2O + I2
D.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明矾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
Al3+ +2 SO42- + 2Ba2+ + 4OH—= 2BaSO4↓ + Al(OH)3↓ +H2O
参考答案:
D
略
7.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 mol·L-1,该溶液可能是()。
A.二氧化硫水溶液
B.氯化铵水溶液
C.硝酸钠水溶液
D.氢氧化钠水溶液
参考答案:
AD
略
8. 将7.28gFe溶于过量的稀H2SO4中,在加热的条件下,用2.02gKNO3去氧化溶液中Fe2+,待反应完全后,剩余Fe2+还需0.4mol/LKMnO4溶液25mL才能完全氧化,已知其反应方程式为: 5Fe2++MnO4-+8H+=Mn2++5Fe3++4H2O。
则KNO3的还原产物是
A.NO B.NO2 C.N2O D.N2O3
参考答案:
C 略
9. 生产和生话中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氯气和二氧化硫均可做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它们去漂白某一湿润的有色物质,漂白效果会明显增强
B.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卫生部规定食盐中加碘,这里的碘是指单质碘
C.苯酚有杀菌和止痛作用,所以常用苯酚溶液进行环境消毒,在药皂掺入少量苯酚,此外也可以直接涂抹苯酚在皮肤上进行消毒
D.工业酒精不能加水当饮料饮用,原因是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虽然具有酒香味,但饮后会导致中毒失明,甚至死亡
参考答案:
答案:D
10. 含有MgCl2、NaCl、Na2SO4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含有Cl﹣为1.8mol,Na+为2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A.0.6mol B.0.7mol C.1.2mol D.1.0mol
参考答案:
A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分析】溶液不显电性,则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的电荷总数,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含有Cl﹣为1.8mol,Na+为2mol,Mg2+为0.5mol,设硫酸根离子为xmol,
由电荷守恒可知,
2mol×1+0.5mol×2=1.8mol×1+x×2,
解得x=0.6mol,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把握溶液不显电性及电荷守恒式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1.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参考答案:
B
12. 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可能包括多步反应,其总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aClO 溶液中通入过量SO 2:ClO
–
+SO 2 + H 2O == HClO + HS03 –
B.甲醇、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 CH 3OH+H 2O -6e –
= CO 2↑+6H +
C. AlCl 3 溶液中投入过量Na :Al 3+
+ 4Na +2H 2O ==AlO 2–
+4Na +
+ 2H 2↑ D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 ,恰好使SO 42–
沉淀完全: 2Al 3+
+3SO 4 2-+ 3Ba 2+
+ 6OH - == 2Al(OH)3↓+ 3BaSO 4↓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10 mL 0.01 mol /L NaHC2O4溶液中
滴加0.01 mol /L NaOH 溶液,随着NaOH 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V (NaOH )== 0时,c (W )== 1 × 10-2 mol /L
B .V (NaOH )< 10 mL 时,不可能存在c (Na +)== 2 c (C2O )+ c (HC2O )
C .V (NaOH )== 10 mL 时,c (W )== 1 × 10-7mol /L
D .V (NaOH )> 10 mL 时,c (Na +)> c (C2O )>c (HC2O )
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草酸属弱电解质,当V (NaOH )=0时,HC2O4-部分电离,c (H+)<1×10-2mol/L ,故A 错误。
当V (NaOH )=0时溶液呈酸性,当V (NaOH )=10ml 时,恰好生成Na2C2O4,此时由于C2O4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故当V (NaOH )<10ml 时,有可能呈中性c (H+)=c (OH-),此时由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c (Na+)=2c (C2O42-)+c (HC2O4-)成立,所以B 、C 均错误。
当V (NaOH )>10ml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2O4和NaOH ,C2O42-可发生水解,故D 项正确。
高考考点:本题是对电解质溶液以及溶液的酸碱性的综合考查 易错提醒:对溶液中的几个守恒不清楚而错选B
备考提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及物料守恒,电荷守恒,水的电离守恒的应用
15. 在100mL 某混合溶液中,c (HNO 3)=0.4mol/L ,c (H 2SO 4)=0.1mol/L ,向其中加入1.92g 铜粉,微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u 2+
)为( )
A .0.15mol/L
B .0.225mol/L
C .0.3mol/L
D .无法计算
参考答案: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浓硫酸与金属锌的反应进行探究。
首先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然后取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Zn充分反应,微热试管A,实验过程中先观察到C、D中均有气泡产生,D中开始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随后气泡量逐渐减少,品红溶液褪色,反应较长时间后,C、D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试回答:
(1)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接b,c接、接d;
(2)D、E试管中CCl4溶液的作用是防止溶液倒吸,该实验中起到同样作用的装置是_____;
(3)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
为;
(4)反应较长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
是;
(5)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方程式
为。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2010·广东卷)31.(16分)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
(1)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 + 6H2O=2H3BO3 +________。
(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3BO3 +3CH3OH B(OCH3)3 +3H2O中,H3BO 3的转化率()在不同温度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见图12,由此图可得出:
①温度对应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___ ___
②该反应的_____0(填“<”、“=”或“>”).
(3)H3BO 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
H3BO 3(aq)+H2O(l) [B(OH)4]-( aq)+H+(aq)已知0.70 mol·L-1 H3BO 3溶液中,上述反应于298K达到平衡时,c平衡(H+)=2. 0 × 10-5mol·L-1,c平衡(H3BO 3)≈c起始(H3BO 3),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2O的平衡浓度不列入K的表达式中,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 B2H6 + 6H2O=2H3BO3 +6H2
(2) ①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②△H>O
(3) 或1.43
(1)根据元素守恒,产物只能是H2,故方程式为B2H6 + 6H2O=2H3BO3 +6H2。
(2)由图像可知,温度升高,H3BO 3的转化率增大,故升高温度是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H>O。
(3) K===
18. (8分)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PAFC-聚合氯化铁铝[AlFe(OH)n Cl(6-n)]m,应用非常广泛。
为测定PAFC中Al的含量,采用如图所示流程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步骤I中的试剂A是(填“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②步骤III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实验室进行“灼烧”时所需的陶瓷仪器有
④溶液2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式为;向溶液2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则c(H2CO3)/c(CO32
-)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C和某一金属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此反应,反应结束后
将所得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该同学确定该固体混合物中无
Fe2O3,他的判断是否正确?(填“是”或“否”);其理由
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1)①NaOH溶液;②AlO2- + CO2+H2O=Al(OH)3↓+HCO3- ;③瓷坩埚,泥三角;④[Na+]+[H+]=[Cl-]+[OH-]+[HCO3-]+2[CO32-],变小;(2)2Al+Fe2O3 ==2Fe+Al2O3,否,Fe3++Fe=3Fe2+。
试题分析:(1)①根据流程图得到Fe(OH)3和溶液,而Al(OH)3溶解于NaOH,不溶于NH3·H2O,因此步骤I中试剂A是氢氧化钠溶液;②溶液1为NaAlO2和NaOH溶液,加入足量B后得到
Al(OH)3,Al(OH)3不溶于碳酸,因此B为CO2,OH-+CO2=HCO3-,AlO2-+CO2+H2O=Al(OH)3↓+HCO3-;③灼烧用到的仪器有坩埚、泥三角、三脚架、酒精灯等,属于陶瓷仪器有瓷坩埚、泥三角等;④溶液2中含有的溶质为NaHCO3、NaCl,溶液呈现电中性,即有c(Na+)+c(H+)=c(OH-)+c(Cl-)+c(HCO3-)+2c(CO32-),CO32-+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加入少量的NaOH,对水解起到抑制作用,因此c(H2CO3)/c(CO32-)变小;(2)C为Fe2O3,和金属铝反应来焊接钢轨,2Al+Fe2O3=Al2O3+2Fe,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溶液中不含Fe3+,很有可能Fe+2Fe3+=3Fe2+。
因此该同学的判断是错误的。
19. (1)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沉淀逐渐转变为红褐色,并产生无色气体。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
因。
(2)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一种单质,也会产生类似上述现象的反应,这种单质
是
A.磷 B.硫 C.镁
D.铜
(3)在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
出现的现象是: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其原因是,随后沉淀溶解,其离子方程式是。
(4)向物质的量之和为0.1mol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加入90mL4mol/L的NaOH溶液,使其充分反应。
假设原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与Al3+和Fe3+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X。
①当X=0.4时,溶液中产生的沉淀是,其物质的量为。
②当沉淀只有Fe(OH)3时,X的取值范围为。
参考答案:
(1)Fe3++3H2O Fe(OH)3+3H+ CaCO3+2H+===Ca2++CO2↑+H2O
(2)C
(3)HI是强电解质,使胶体聚沉;2Fe(OH)3+6H++2I-===2Fe2++I2+6H2O
(4)①Fe(OH)3, 0.06mol;②0<X≤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