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April 2021
2021年4月
第18卷第04期Vol.18No.04
读与写杂志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邵淑英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树仔镇上山锦小学
广东
茂名
525000)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孩子们成长的基础,更是素质教育的开端,
他们的学习能力强弱,取决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程度。
而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更是成了新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语言和思维;深度学习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4-0072-01
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教师去把握,尤其是实际教学中,
灵活运用。
其中语言的教学,更是穿插着思维的运用,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更是重
点。
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一些具体建议,期望能为教学尽点绵薄之力。
1创设教学情境,巧用提问,发散学生思维
小学语文的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具有层次性,连贯性。
它们往往随着小孩智力的逐步提升而逐步变动,尤其是在教学手段运用中,逐步提升小孩子的思维方式上,
更是如此。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新课程的标准,教
学的进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
教学方式也要灵活一点,尤其是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更是注重这些。
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在上课时,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
同时巧用提问,让学生分别回答,逐步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的智力。
例如《草船借箭》一课中,在学生掌握了基础后,教师讲解
课文时,可以根据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
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展示矛盾双方的人物对话,
神态动作等,增加课堂趣味,提升自我体验。
同时在教学时,
要巧妙地设计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本课中,
一问周瑜和诸葛亮为何一开始就展开了智慧对决,两人之前有何矛盾;二问借箭时,按照常人来看,明知道不可能完成任务,
为啥诸葛亮要答应;三问诸葛借箭时为啥不多带士兵,而自己两人在船舱喝酒助兴。
如此一来,教师通过层层提问,
逐步剖析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同时寻找问题答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对于孩子们来说,好奇正是天性,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正是对思维的一种锻炼,提
升了语文素养。
2打破思维定势,培养质疑习惯,提升思维广度小学教学中,思维的培养难点就在于孩子们。
毕竟从实际
来说,由于他们接受的知识少,见识广度和深度欠缺,往往一个问题出来时,他们总是以惯有的思维方式去看,
得出自认为的结论。
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这一点往往是个顽疾。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想平常未想到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质疑习惯,让他们知道有的答案没有对错,有的没有唯一标准答案。
这样一来,
思维的定向打破,质疑能力的培养,不但能树立了他们的提问意识,而且还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进一步提升了思维广度。
语文教学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这种情况还有很多,例如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穷人》一课中,邻居西蒙的画面不多,但是用两个孩子为切入点,展现了他家比桑娜更加贫困的情况。
另外桑娜家也是如此,尽管有丈夫常年累月在外冒着生命危险
捕鱼,但是收入依旧不行。
对孩子们来说,
一般提问贫穷的原因时,估计大多回答恶劣天气环境,
劳动力短缺,孩子众多,妻子无活计,但这些都是惯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时,
把这些先让孩子们说出来,再用相反的事例来打破,培养孩子们的质疑习惯,通过
反复诵读课本中的语言,来展开深层次的联想,提升思维广度,得出它们贫穷的根本原因在于腐朽堕落的社会,已经无法满足
人民的生存愿望。
3以教师为主导,开展深度学习,
提升思维深度任何语文教学中,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小学语文来说。
从低年级看,他们自觉性差,
自我规范性不强,教学过程中,往往不会那么顺利。
可能一个问题的展开,需要同学们的自
我注意力集中才行,而且中间不间断才行。
那么在整体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显重要,
尤其是语文学习中,不管是拼音的纠正,还是朗读的节奏、感情等,都是如此,更别说思维的发散和提升了。
而对于小学高段来说,更加需要发挥老师的主体作
用,同时以教材为基础,开展深度学习,
以问题为导向,以思维为突破点,逐步提升他们的思维深度。
当然,对于学生来说,深度学习就显得重要了,
不管是问题的增设,还是主题的深化,甚至更进一步对背景的理解,
思维的再提升,都离不开学习的深度。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深挖教材,启发学生进入深度学习,进而提升思维深度。
例如《两小儿辩日》中,一说日中近,一说日中远,而且都给出了自己的缘由。
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教师为主导,
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持有两个小孩的观点,进行相互辩论,深挖原因。
这样一来,通过相互
学习,讨论,不但让孩子们学习更加深入,
而且还提升了思维方式,尤其是这本来还结合了地理自然现象,对学生来说,既是难点,也是兴趣所在,增加了趣味性和专业性,培养了他们的思维
能力。
4结语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是关键,
也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语言和思维为抓手,展开深度学习,多途径多渠道培养孩子的思维能
力,则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探索了。
当然,思维的培养,最好从小学语文抓起,以语言为基础,以提问为导向,以深度学习为重要途径,逐步提升,达到语文素养和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玉红.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7):285.
[2]果乃玉.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训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1996(9):28-29.
[3]任燕燕.应用多维互动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神州,2020(4):186.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