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重点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顷.刻(qǐng)混.沌(hún) 狩.猎(shòu)悬崖勒.马(lè)B.干.系(gān )横.祸(hèng) 地壳.(qiào) 朝暾.夕晖(tūn)C.颤.栗(zhàn)酩酊.(dīng)叨.扰(tāo )甘之若醴.(lǐ)D.泠.然(líng)鸿鹄.( hú ) 叱咤.(zhà ) 爱憎.分明(zè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鞭笞蛾眉礼上往来得垄望蜀B.璀璨馨香长嘘短叹杯盘狼藉C.寒暄渡难关书生意气不计其数D.就序辐射迫不及待拾人牙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动....,端掉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大批赌具赌资。
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吸引住了。
C.文理科知识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泾渭..分明..的。
D.芦山地震发生后,“加多宝”公司立刻向灾区捐款1亿元人民币,充分显示了大方之家....的作风。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记述既毕,自己起了疑问:我这《云霓》能不空空地给人玩赏吗,能满足大旱时代的渴望吗,自己都知道不能。
B.一语未毕,只听见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C.白的像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
一串串,饱满、挺括、璀璨琳琅。
D.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语言表达运用(21分)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徇.私殉.情篡.权编纂.缧.绁果实累累.股肱.气势宏.大B.践祚.愧怍.撇.开瞥.见淡.泊啖.以重利巨贾.余勇可贾.C.瞋.目缜.密会.稽会.计扛.枪力能扛.鼎绷.带绷.着脸D.漂.洗漂.泊间.道离间.刈.旗自怨自艾.盗跖.开拓.进取【答案】1。
B(A.xùn,cuàn\zuǎn,léi,gōng\hóng;B.zuò,piē,dàn,gǔ;C.chēn\zhěn,kuài,káng\gāng,bēng\běng;D.piǎo\piāo,jiàn,yì,zhí\tuò。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窥知词阙因源永葆青春B.锱重瞳孔碟血触目惊心C.牵惹调剂社稷老羞成怒D.提挈敕免仓檁心灰意懒【答案】2。
C(A.阙——阕,源——缘; B.锱——辎,碟——喋; D.敕——赦,檩——廪)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地方政府在某些重大项目上如果觉得没有把握,就应该敬谢不敏....,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强拉一些企业进驻当地,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B.关于课堂教学改革,教育专家认为,始终静悄悄的“一言堂”式的课堂固然不正常,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无法体现,闹得沸反盈天....的课堂也不应该成为样板。
C.新版《天龙八部》以大胆出奇的叙事结构、纵横捭阖....的战争场面以及令人荡气回肠的煽情表演征服了那些未看过原作的新潮观众的心。
D.县委书记和百姓拼车坐出租、一起吃大排档,市长请农民工吃羊肉泡馍,一些政府官员的新政举措如雨后春笋....,纷纷现身舆论醒目位置,引得民众一片质疑。
【答案】3。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独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的复杂关联。
除了自然界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的影响之外,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
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
”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
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方面,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使人产生或悲或喜之情;另一方面,人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本无情感知觉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
②对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生命共感现象,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自然变化、草木荣枯使古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察到自己的生命,并联想到万物与人的生死。
因此,在古人的诗文中,纯粹的自然现象是没有的,流动的水,吹过的风,开落的花,都与人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
③生命的共感帮助我们理解了自然物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却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自然物可以引起人的快感,有的则引起人的悲感。
这就需要探讨自然与人之间异构与同质的问题。
④异构,指二者之间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同质,指两种物质之间本质的相同。
前者将两种物体区别开来,后者则将两种物体联系在一起。
人类和自然,无论形式差异多大,都遵循生命的规律,如生老病死、兴衰荣枯。
只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具有更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介入,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都是人赋予它的。
但久而久之,这种内涵脱离了人的主观赋予而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了。
比如,人愤怒的时候就像江海中翻滚的波涛,于是有人便赋予波涛以愤怒的含义;在悲伤的时候泪如雨下,于是有人便赋予雨以悲伤的含义。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3 题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3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1.(原创)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渐.染/渐.变干涸./和.稀泥秕.谷/如丧考妣.B.雾霾./埋.怨辑.录/缉.鞋口巷.子/沆.瀣一气C.眼睑./入殓.一摞./落.脚点楔.子/雕阑玉砌.D.弓弦./船舷.坼.裂/开小差.包庇./刚愎.自用2.(原创)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诀窍/夜宵博弈/终身制熨帖/集腋成裘B. 拖沓/平添蛊惑/摄像机笼络/标炳史册C. 慈祥/影牒摩挲/万金油戏谑/凤毛麟角D. 峰会/对峙修葺/结骨眼贻误/班师回朝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用法恰当..的一项是()A.李教授对网络语言不仅不赞一词....,反而苛评有加,他认为这不仅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汉语的规范发展也极为不利。
B.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公款消费,经常山珍海味,含英咀华....,奢侈浪费。
C.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的行为,但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这是令行禁止....的。
D.遵照上级指示,今天我在会议上对上一年度的财政支出情况作了汇报,以上总结可能挂一漏万....,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宜昌市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宜昌市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个人数据滥用和泄露事件层出不穷,触动了公众对于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的深切关注,信息社会急需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共同构建个人信息利用和共享的信任机制,增加公众对个人信息流动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美国学者杰克·巴尔金说,权力和权利不对称是信息社会的核心特征。
用户授权互联网平台收集、分析和利用个人信息,以获取平台提供的免费服务,而数据的非消耗性特征决定了互联网平台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反复利用以及将其和第三方共享,但这个过程在通知用户时往往语焉不详。
“必要时,我们可能会收集您的信息,并将其共享给其他企业”之类的模糊语言随处可见。
作为用户,很难了解“必要”是什么时候,“可能”是多大概率,“其他企业”的范围究竟为何。
因此,增加数据主体对自身数据的控制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种控制力应当集中在赋予用户权利尤其是更多选择权上。
比如在数据收集环节,赋予用户对于附加服务是否授权使用个人数据的选择权;为用户提供“隐私控制面板”,以选择向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的范围、目的和对象;当服务结束时,赋予用户撒回授权和删除个人信息的权利;赋予用户对自身权益受到不利影响的自动化决策结果的拒绝权等。
同时,互联网平台还应该增强数据收集和处理方式的透明度,近期,多款手机应用被曝光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使人们对大数据算法的中立性产生了质疑。
大数据算法对个人权益会产生直接影响,而算法本身可能存在歧视、错误和恶意使用。
因此,互联网平台需要向用户解释大数据算法的逻辑和合理性,通过增加透明度,加强用户对算法应用的信任感。
比如,欧盟就在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中规定,数据控制者应当确保算法可被用户所理解。
此外,加强互联网平台的问责性必不可少,作为互联网平台,对于在其平台上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应用应当承担审核监督责任,对第三方应用收集、利用、存储和流转个人信息的行为实施必要的审计和跟踪管理,确保其共享的个人数据在用户授权的范围内合法使用。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经典成为通识周国平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
所谓提高素质,就是要使我们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优秀的人。
人类的精神能力在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生物学的基础,又在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发展。
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种族遗传即已具备这些精神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禀赋。
然而,唯有在文化的环境中,潜在禀赋才能生长为现实能力。
对文化环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
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传统,它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
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它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
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
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
这方面,经典作家尤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虽然价值观正是最充满争议的领域,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我的理解,“绝对经典”就是要选目精当,不够格的绝不选,够格的绝不遗漏,同时应适合不同人群的接受能力。
“轻松好读”则是要求选人得当,专家也必须够格,对相关的著作确有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能把导读做得既准确又深入浅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于经典著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典著作是承载人类几千年来在精神探索中所形成了伟大传统的最重要载体。
B.经典著作是人类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能使人类的潜在禀赋转化为现实能力。
C.经典著作在智育、美育、德育等方面都是极好的素材,阅读经典可以提高国民素质。
D.阅读经典能够引领人们自觉地思考价值观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2019-2020学年宜昌市名校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宜昌市名校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市内涝防治成了汛期防灾减灾的“新课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5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损失相比江河洪水的损失要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然而,自2010年以来,5年中有4年城市内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1998年。
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大幅上升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媒体报道也随之跟进。
城市内涝的“病根”主要源于内外两个方面。
从全球气候大环境来看,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的极端性强降雨频次呈现上升趋势。
加之往年受厄尔尼诺等各类极端天气现象影响,越来越大的降水量也带给城市更大的挑战。
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来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山林湖泊等生态系统被肆意破坏。
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大范围地被柏油路、水泥路等硬化路面取代,用来蓄水的低洼地被填平,湿地和湖泊变成了住宅,下凹式立交桥越建越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如地下车库、地铁等),种种做法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从而直接导致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市政管网来排走雨水已是杯水车薪。
(摘编自新华网《雨季总“看海”,城市内涝之困如何解?》)材料二: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
建设一个“海绵城市”,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根本办法。
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示意图我国自2015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截至2017年4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
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
评委会指出,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借此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
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
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8年10月8日)材料二:2018诺贝尔奖得主学术背景大揭秘(摘编自“新浪看点”2018年10月9日)材料三: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
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存在、时空等哲学位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
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宜昌市重点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情与国情相连。
面对震古烁今的史诗性变化,把握时代脉动,深入现实生活,创作中华民族“新史诗”,是诗人的使命与责任。
作为人类早期的精神产品,史诗是集体编撰、反映人类童年时期英雄传说、历史事件的古代叙事长诗。
根据描写对象,分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前者称神话史诗,充满幻想和神奇色彩,如印度《摩诃婆罗多》;后者讲述英雄人物事迹,如《伊里亚特》史诗界定标准是西方提供的,在他们看来,中国没有史诗。
美国学者海涛华武断地认为,在中国文学中可以看到欧洲文学中除了史诗之外的所有重要文类。
这种说法缺乏依据,也不符合中国的文学实践事实上,自中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以来,中国就在文体和观念上建立了与西方不同的史诗范式中国史诗的主角不是个人而是人民,题材不是神话而是现实,内涵上是一种建立在历史事件、人物基础之上,弘扬国家主体文化和精神的文学样式。
改革开放以后,不少诗人创作史诗,但“史诗”仅限于篇幅的“长”,缺少精神的“重”,在文体和思想高度上并未实现对《诗经》杜甫诗实质意义的超越。
当代诗人在新史诗创作中,应坚持什么原则呢?坚持民族性。
民俗学家钟敬文说:“一部民族史诗,往往就是该民族在特定时期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
”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在特定时代创造的艺术范本吉狄马加的我,雪豹》就是立足族“小传统”、面向中华“大传统”抒发个人情怀的、具有史诗气质的典范之作。
民族既是史诗创作的对象,也是史诗激励的目标。
当代诗人的史诗创作,必须坚持本土的、民族的精神特质,使史诗彰显民族精神气魄、美学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坚持时代性。
时代是文艺的灵魂,文艺是时代的先声,诗歌特别是史诗更应因时而兴,乘势而变。
如果说郭沫若面对的时代主题是启蒙,艾青、贺敬之面对的是救亡、解放,李瑛面对的是建设,今天我们面对的则是发展。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火热的社会实践、恢宏的时代旋律是史诗的底色。
因此,史诗创作必须反映时代、观照时代,立足解决时代问题、回应时代课题,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达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吟咏好。
坚持人民性。
关注人民生活、感受人民喜悲、传递人民心声、描绘人民梦想,是中国气派的文艺的核心法则,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史诗既需要把人民作为创作的源泉,也需要把人民作为服务的源头,一个诗人只有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生活在一个价值层面上、一个精神共同体中,才能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作品,才能称得上“人民诗人,比如梁平的《重庆书》是近年来颂唱现实主义的长篇佳作。
扎根民族,立足时代,面向人民,拿出积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的优秀作品,是史诗创作必然取向,也是主体自觉、文化自信在人民诗人创作上的应有体现。
诗人一旦对当下“史诗般的实践”有正确的体验和认知,个人历史意识和家国天下精神共振,为时代写作、为人民写作和为个人写作就会完美地统一诗人通过抒写大时代,会由“小我”升华为“大我”,由个体诗人转变为人民诗人。
(摘编自李瑾《新时代呼唤中华民族新史诗》,219年5月22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入现实生活,创作出反映时代脉动的中华民族“新史诗”,是中国诗人的使命与责任。
B.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史诗是集体编撰、反映人类所有英雄传说与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C.诗人要做民族诗人、坚持民族性,民族既是史诗创作的对象,也是史诗激励的目标。
D.诗人创作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作品,就要与人民生活在一个价值层面、精神共同体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反驳美国学者的说法,指出中国早已在文体观念上建立了与西方不同的史诗范式。
B.文章采用例证法,论述了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在特定时代创造的艺术范本。
C.作者引用鲁迅的话,论证了坚持人民性、描绘人民梦想是中国气派的文艺的唯一法则。
D.文章论证结构严密,分别从民族性、时代性与人民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史诗创作的原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史诗排斥个人、拒绝神话,必须建立在历史事件、人物基础之上,弘扬国家主体文化与精神。
B.中国史诗创作诗人多、篇幅长,但没有精神实质,没有实现对《诗经》的实质意义的完全超越C.当代史诗激励着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不断前行,进而形成了其本土的、民族的精神特质。
D.诗人个人历史意识与家国天下精神共振,通过抒写大时代,会由个体诗人转变为人民诗人。
【答案】1.B2.C3.D【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B项,“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错误。
原文中说“作为人类早期的精神产品,史诗是集体编撰、反映人类童年时期英雄传说、历史事件的古代叙事长诗”。
故选B。
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项,“唯一法则”说法错,结合“坚持人民性。
关注人民生活、感受人民喜悲、传递人民心声、描绘人民梦想,是中国气派的文艺的核心法则”分析,原文中为“核心法则”。
故选C。
3.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
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
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A项,“排斥个人、拒绝神话”说法错,原文中“中国史诗的主角不是个人而是人民,题材不是神话而是现实”。
B项,“没有精神实质”错,原文中是“缺少精神之重”。
C项,颠倒因果。
原文为“当代诗人的史诗创作,必须坚持本土的、民族的精神特质,使史诗彰显民族精神气魄、美学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故选D。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率先掌握铜冶炼技术之后,华夏民族逐渐发展出闪烁着民族文化精神和鲜明美学特质的金属艺术。
金属艺术熔炼着民族历史。
《左传》记述,夏朝君主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刻以各州形胜之地和奇异之物,以一鼎象征一州,于是九州定鼎成为夏王问鼎天下的标志。
金属艺术凝聚着技术进步。
汉代长信宫灯不仅外观精美雅致,更是一件科学性、艺术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的艺术作品:灯壁可开合转向,以调节灯光的强弱和方向;灯烟经执灯宫女铜像右臂进入中空的体内,再进入盛水的灯座中,避免污染空气。
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令人叹为观止。
金属艺术也承载着文化交流。
唐代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物证。
汉代丝绸之路带来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与中原的技法交流融合,在唐代达到新的高度。
得益于精湛的捶揲技法,银壶上骏马的细节才能表现清晰,口鼻眼的轮廓、躯干的肌肉线条都历历可见,形象呼之欲出。
而皮囊形的壶身,显然是借鉴了游牧民族的器物形制。
能工巧匠们萃取了各民族的艺术精华,创造出国宝级艺术珍品。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工艺技巧日趋精湛,作品更加注重装饰性,强调复杂的手工技法,艺术风格越来越华丽繁复。
加之金属属于贵重材质,特别是黄金和白银是古代稀有的材料,用金银等加工制成的金属艺术品,更是华美珍贵的质料与精致繁复的技艺的结晶,具有市场和艺术的双重价值。
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科技的飞速进步、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使得各类金属制品进入寻常百姓家,通信的发达和国际交往的频繁使得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流碰撞,追求简洁、几何化的现代审美风格逐渐风靡。
而对于传统手工艺价值的反思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随之兴起,当代金属艺术在手工艺与机械工艺的碰撞之下应运而生。
当代金属艺术一方面重视体现传统手工艺的审美价值,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对非完美的宽容、对过程的展示和对感性的释放;另一方面不断汲取机械工艺的优长,将新材料、新技术引入金属艺术创作,使金属艺术创作的材质从传统拓展到各类合金乃至综合材料,金属艺术工艺从传统发展到先进机械工艺乃至3D打印等。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代金属艺术上承民族传统工艺的精神,下启独立审美表达、先进工艺技术与国际融合创新的未来。
(节选自王晓昕《熔古铸今话金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夏启命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于是一鼎象征九州就成为夏王统治天下的标志。
B.汉代长信宫灯外观精美雅致,它的制作工艺和独特艺术构思至今仍然无法企及。
C.唐代鎏金舞马衔杯银壶萃取各个民族的艺术精华,它属于我国国宝级艺术珍品。
D.古代只有用金银加工制成的艺术品,才算质料华美珍贵与技艺精致繁复的结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阐明了金属艺术发展意义,即熔炼民族历史、凝聚技术进步与承载文化交流。
B.文章概括了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特征,指出工业革命兴起促进当代金属艺术的诞生。
C.文章分析了当代金属艺术的两大特征,既体现传统工艺价值又汲取机械工艺优长。
D.文章先举例论证,继而对比论述古今金属艺术,最后进一步地论述当代金属艺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没有率先掌握铜冶炼技术,华夏民族发展独特的金属艺术就无从谈起。
B.如果没有丝绸之路带来文化交流融合,唐代金属艺术就很难达到新的高度。
C.我国古代金属艺术追求作品装饰与技法复杂精湛,所以风格始终华丽繁复。
D.当代金属艺术创作因引入新材料与新技术,所以它的发展突破了传统限制。
【答案】1. C2. D3. D【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于是一鼎象征九州……”错,属于偷换概念,用“一鼎象征九州”偷换了原文“以一鼎象征一州,九州定鼎”;B项,“至今仍然无法企及”错,属于曲解文意,将原文“令人叹为观止”曲解为“至今仍然无法企及”;D项,“古代只有用金银加工制成的艺术品”错,改变范围,原文“用金银等”缩小为“只有用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