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0: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1.(2019·河南省示范性高中适应性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以R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C.溶酶体只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产生的CO 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解析 溶酶体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还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以R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是RNA 病毒,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

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答案 A
2.(2019·吉林长春一模)对某细胞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

据此推测,该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 )
A.CO 2+H 2O ――→光能叶绿体(CH 2O )+O 2
B.丙氨酸+甘氨酸――→酶丙甘二肽+H 2O
C.C 6H 12O 6+6H 2O +6O 2――→酶6CO 2+12H 2O +能量
D.ADP +Pi +能量――→酶ATP
解析 葡萄糖有氧呼吸第一个阶段分解成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答案 C
3.(2019·周口市摸底考试)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蛋白质的产生不一定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参与
C.细胞膜上的磷脂和大部分蛋白质都可运动,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
D.核孔为蛋白质复合体,对通过的物质既有大小限制,也有选择透过性
解析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而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器,A 错误;分泌蛋白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参与,
B正确;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大都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C正确;核孔为蛋白质复合体,对通过的物质既有大小限制,也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

答案 A
4.(2019·中山市质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图为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动物细胞结构图
B.外界溶液浓度大于③内液体浓度时,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C.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是⑤、⑥、⑨和⑩
D.该细胞可能取自茎尖分生区或根尖成熟区
解析该图是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A错误;该细胞中含有中央大液泡,为成熟植物细胞,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正确;该细胞能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对应⑩、⑨和⑤,C错误;此细胞有叶绿体,不可能是根尖细胞,D错误。

答案 B
5.(2019·江西上饶一模)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纤维素组成的植物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其内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和各种色素
C.若把人的成熟红细胞离体培养在无氧环境中,将会影响红细胞对离子的吸收
D.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解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结构,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而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A错误;液泡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但不是含“各种”糖类、无机盐、蛋白质、色素,B错误;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无线粒体,进行的细胞呼吸是无氧呼吸,因此在无氧环境中不会影响离体培养的红细胞对离子的吸收,C错
误;溶酶体通过与囊泡的融合等发挥作用,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因此二者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D正确。

答案 D
6.(2019·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如图表示细胞核的核膜及与其相关的部分结构,下列对各结构的判断及描述,正确的是()
A.①为核膜:具选择透过性,在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的消失和重现
B.②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通过其大小限制进出细胞核的大分子物质种类
C.③为内质网:具有双层膜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的“车间”,其上附着有核糖体
D.④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图中该处的核糖体主要合成胞内蛋白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①是核膜,核膜与其他生物膜一样,具有选择透过性,核膜与核仁在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的消失和重现,A正确;②是核孔,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如mRNA、蛋白质等)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核孔通过核孔复合体控制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与核孔大小无关,例如,DNA分子就不能通过核孔,B错误;③是内质网,内质网是单层膜结构,C错误;④是核糖体,核糖体在真核细胞内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主要合成胞内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分泌蛋白,D错误。

答案 A
7.(2019·河北张家口市期中)如图表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内膜上
B.图b表示叶绿体,其具有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合成体系
C.图c所示结构中的孔道是大分子进出该结构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D.图a、b、c所示结构中内、外膜化学成分差异最大的是a
解析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图b 表示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合成体系,B正确;图c表示细胞核,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C错误;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所以可以从其功能去判断结构的特点;线粒体内膜上含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与叶绿体和细胞核相比,线粒体内、外膜化学成分差异最大,D正确。

答案 C
8.(2019·河北唐山市模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基本单位。

细胞内各部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细胞内的活动。

下面是某一细胞内各结构的对话,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代表的结构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胰岛细胞、浆细胞中a都很发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被称为细胞内“消化车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破坏单个该种细胞,释放出里面的细胞结构,可将该细胞放在(填一种物质)中使细胞涨破。

该细胞不适合用于制备细胞膜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d代表的结构是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因
而胰岛细胞、浆细胞中内质网都很发达。

(3)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故被称为细胞内的“消化车间”。

(4)此图中没有标出细胞壁,那么最简单的破坏细胞膜释放出内容物的方法是“低渗涨破”,即放入蒸馏水中搅拌,使其吸水涨破。

该细胞是真核细胞,有许多具膜结构,如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所以不适合用于制备细胞膜。

答案(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答出内质网的功能即可)
(3)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答出“含有多种水解酶”即可)
(4)蒸馏水(或清水)该细胞有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具膜结构
9.(2019·武汉市摸底考试)下图A、B、C、D表示细胞内几种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细胞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①结构上发生的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B.B物质可能为RNA聚合酶
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酶、ATP合成酶属于A类物质,胃蛋白酶属于D类物质
D.③和④结构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蛋白质每次进出均需要穿过一层生物膜
解析①结构是核糖体,可以发生翻译过程.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A错误;B物质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可能是细胞核需要的RNA聚合酶,B正确;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酶应该属于C类物质,胃蛋白酶是分泌蛋白,属于D类物质,C错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穿过0层生物膜,D错误。

答案 B
10.(2019·保定市一模)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核仁的细胞不能合成RNA
B.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丢失的结果
C.小球藻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
D.离子进入细胞时不一定消耗能量
解析原核细胞无核仁但能合成RNA;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小球藻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答案 D
11.(2019·江西省宜春市六校联考)如图所示某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①~④表示该细胞内的某些细胞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细胞是动物细胞,不是植物细胞
B.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该视野
C.结构③不能直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③和④中均存在碱基A与T配对的现象
解析图示细胞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A错误;图中核糖体、中心体等属于亚显微结构,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B错误;结构③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场所,其能将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但不能直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C正确;结构④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其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不存在碱基A 与T配对的现象,D错误。

答案 C
12.(2019·河北衡水金卷)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推测,正确的是()
A.观察到细胞内线粒体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说明线粒体活性正常
B.观察到动物细胞悬液中有被台盼蓝染色的细胞说明此细胞功能正常
C.观察到酵母菌培养液产生CO2气泡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D.观察到某组织样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说明该样液中含氨基酸
解析健那绿是活体染色剂,能专一地将活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死亡的线粒体不被染色,A正确;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性,台盼蓝不会被活细胞吸收,死亡的细胞丧失了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控制,可被台盼蓝染色,B错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时均产生CO2,因此检测到产生了CO2并不能证明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C错误;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氨基酸不能,D错误。

答案 A
13.(2019·广州市调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肽键既可以在叶绿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
B.氢键既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断裂
C.高能磷酸键既可以在类囊体上形成,也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
D.磷酸二酯键既可以存在于DNA分子中,也可以存在于RNA分子中
解析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产生ATP,而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消耗ATP不能形成高能磷酸键。

答案 C
14.(2019·太原市期中)核糖体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器;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序列;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 组成,可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据此分析,下列有关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三者完全水解的产物中都有糖类
B.三者都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
C.端粒和端粒酶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关
D.三者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解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普遍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端粒是一段DNA序列,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端粒酶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都含有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
中有核糖或脱氧核糖,A正确;由A项分析知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都含有核酸,因此都有C、H、O、N、P等化学元素,B正确;由题意可知,端粒存在于染色体的末端,端粒酶可催化端粒DNA的合成,二者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关,C 正确;核糖体广泛分布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D错误。

答案 D
15.某高等动物线粒体的形态、数量以及在细胞内的分布经常发生变化,线粒体的“融合/分裂率”能精确地调控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和形态。

请回答下列问题:(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内膜折叠形成嵴,从而可以,有利于酶的附着。

(2)代谢旺盛的肌细胞内存在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其生理意义是。

其细胞内一些衰老的线粒体会被(填细胞器名)消化清除。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成成分时,先涨破线粒体外膜,后将外膜与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进行如图实验:
①据图分析,在适宜溶液中,含F0-F1内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阶段的反应。

②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

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 的合成。

若处理之前,含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含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说明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

(4)研究发现,内质网与线粒体的分裂有关,过程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形成细管状结构缠绕线粒体,使线粒体局部收缩,同时利用细胞质中游离的,在收缩部位形成蛋白复合物,从而使线粒体断开。

解析(1)线粒体的内膜折叠形成嵴,从而可以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2)代谢旺盛的肌细胞消耗的能量多,与此功能相适应,该肌细胞内存在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可为肌肉细胞提供大量能量。

溶酶体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细胞内一些衰老的线粒体会被溶酶体消化清除。

(3)①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可见线粒体含F0-F1内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

②若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则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前,含F0-F1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含F0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

(4)题图显示:内质网形成细管状结构缠绕线粒体,使线粒体局部收缩,同时利用细胞质中游离的D蛋白和M蛋白,在收缩部位形成蛋白复合物,从而使线粒体断开。

答案(1)增大膜面积(2)为肌肉细胞提供大量能量溶酶体(3)①三②F0-F1F0(4)内质网D蛋白和M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