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ABO血型和血细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型:性情温和,老实稳妥,多疑虑,怕羞,顺从,常懊 丧追悔,依靠他人,感情易冲动。
• B型:感觉灵敏,不怕羞,不易受事物感动。擅长社交, 多言,好管闲事。
• O型:意志坚强,好胜霸道,不听指挥,爱支使别人,有 胆识,不愿吃亏。
问:血型真的决定人的性格吗?
血型是先天遗传的
性格是由遗传和后天习惯养成的
淋巴细胞:
胞体圆形或近 圆形,胞核圆 形而浓染, 偏于一侧,染 色质粗糙致密, 胞浆很少
中性粒细胞
圆形或椭圆形,胞 浆丰富,染粉红色, 含大量均匀的浅 紫红色中性颗粒, 细胞核大,染色质 粗糙不均,排列紧 密成小块状,染深 紫红色,细胞核变 化多
嗜酸性粒细胞
圆形或椭圆形,细 胞核分两叶, 胞浆中充满均匀 整齐、紧密排列 的圆形或椭圆形 桔红色嗜酸性颗 粒
O(30.86%) O(47.28%)
血型的意义
• 对临床输血的指导意义 • O型血是“万能血”吗? • 血型有多神秘?血型跟个人的性格、气质
关系很大吗?
血型决定人的性格?
•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1927年就提出了一种古川学说。他认为, 在血型和性格、气质之间明显地存在相关关系。他曾经发 表了《血型与性格学的研究》一文,他认为,不同血型的 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嗜碱性粒细胞
圆形或椭圆形, 数目稀少,核椭 圆形, 分叶不明显,被 嗜碱性颗粒遮盖, 胞浆中充满大小 不均,排列不整 齐的深色圆形, 菱角形及长米粒 形颗粒
血小板(blood platelets)
• 形态:椭圆形、梭形或不 规则形的小颗粒
• 成群分布于血细胞之间
• 数量:10~30万/mm3
• 功能:是来源于骨髓成熟 巨核细胞胞浆脱落下来 的小块胞质,在止血和 凝血系统中发挥重要作 用。
血型小结
• 人类有关血型的应用相当广泛,除输血外,还可在确认血 缘关系、辅助侦破案件、诊断遗传病以及进行器官移植时 应用。如白细胞血型(HLA)是由遗传来决定的,因此可用 于鉴定父子关系等。
• O型血不是万能血,而是“危险万能血”;AB血型者也不 是万能受血者。我们强调输同型血及成分输血。
• 血型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性格由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决 定,跟血型没有神秘的必然联系。
血细胞形态特点小结
我们可以从大小、形态、细胞核、细胞质4方面 来大致区分血细胞:
• 大小:单核细胞体积最大,嗜碱、嗜酸性细胞体积也较大; • 形态:多为圆形和椭圆形,血小板多梭形或不规则; • 细胞核:单核细胞的核多呈马蹄形或心形;
淋巴细胞的核多呈圆形且浓染; 中性粒细胞的核变化最多,且分多叶(一般3~5叶),
根据红细胞膜所含的凝集原(即血型抗原)的 不同或有无而分为四个基本类型
antibody A A
A
antibody B B
A
B
B
A
B
AB
A
B
O
血型分布
在不同的区域民族中是有差异的:
中欧地区: 40%以上是A型、稍低于40%是O型, 10%为B型、6%左右为AB型。
美洲土著民族中99%属O型
我国各民族血型分布不尽相同: 例如: 汉族:A(31.31%) B(28.06%) AB(9.77%) 壮族:A(21.25)观察
观察和分辨出红细胞、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 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
四、实验报告
• 1.记录自己的血型
• 2. 用文字和简图说明红细胞、中性粒细 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 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特 征以及功能。
五、下周实验
预习:植物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实验八
ABO血型的鉴定和血涂片的观察
目的和要求
• 了解和掌握ABO血型系统及ABO血型鉴定的原理 和方法。
• 通过对血涂片的观察,了解和掌握血液的组成, 并能分辨出各种不同血细胞的形态,在此基础上, 了解血液中各部分细胞的功能。
血液(blood):是在心、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着的液体,
是广义的结缔组织的一种,具有运输和防御等功能。 血细胞(blood cells) 血浆(blood plasma)
(一) 材料和用具
1. 材料: • 人外周血 血涂片 标准A、B抗体
2. 用具: • 显微镜 载玻片 • 采血针 微量移液枪 • 75%酒精棉球 消毒干棉球 • 记号笔
(二)方法和步骤
ABO血型的鉴定
1. 标记载玻片两端 A、B 2. 采血 3. 取标准A、B抗体滴于载玻片上 4. 分别滴一滴血到抗体上 5. 混匀,观察凝集现象并判断血型
1901年,奥地利人Karl Landsteiner发现 了第一个在临床实践中有重要意义的血型系 统,即ABO系统,从而获得1930诺贝尔奖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 (凝集原)来确定的
膜蛋白与脂双层模型
抗原:能够诱导机体免疫应答并能与相 应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体:是体液应答的产物。它是一种糖 蛋白,存在于血清中
• 分类(根据胞质有无颗粒)
• • 单核细胞
4.6%
• 淋巴细胞
32.5%
• • 粒细胞
• 中性粒细胞 60%
• 嗜酸性粒细胞 2.6%
• 嗜碱性粒细胞 0.3%
Human T-lymphocyte
Neutrophilic granulocyte
单核细胞:
圆形或椭圆形, 体积最大,细 胞核形态多样、 不分叶
• 血型全部是由遗传而来,自受精卵形成时产生,是由基因 决定一个人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上的抗原,从而形 成独特血型。
• 性格、气质等是由遗传和后天习惯养成的。 • 在遗传因素上,决定性格的主要是神经类型,以及体内各
种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如肾上腺素、雄激素、雌激素 的多少所决定的。 • 后天的习惯主要是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所获得的行为 举止和性格特征,教育是使一个人形成良好性格和人格的 重要因素。 • 决定血型的基因决不可能等同于决定人的神经类型和各种 激素的基因,它们之间应该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且染色质呈深紫红色。 嗜酸性粒细胞核往往分两叶。 嗜碱性粒细胞核常被多而深染的嗜碱性颗粒所覆盖而不可见。
• 细胞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胞浆中无嗜色颗粒。
中性粒细胞的胞浆染成淡红色,其中也有小颗粒,但几乎不可见。 嗜酸性粒细胞核周胞浆分布有橘红色颗粒;而嗜碱性粒细胞胞浆中 充满着色很深的颗粒。
三、实验部分:
血型:通常指血细胞表面抗原的类型。根据血细胞所含凝
集原的不同分为多种血型系统。 ABO血型 Rh血型 MNSs血型 P血型 HLA血型系统等。
通过血型的选择,使临床输血成为比较有把握的、安全 的治疗方法。
一、血型
临床医学上最初试用输血疗法,发 现有些病人在接受输血后,输入的红细 胞可彼此凝集在一起,引起血管阻塞和 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有 些人在输血后效果良好,不出现上述凝 集反应
无粒细胞: 淋巴细胞33% 单核细胞3-7%
有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57-67% 嗜酸性粒细胞1-3% 嗜碱性粒细胞0-0.75%
血小板: 每立方毫米10-30万个
(二)血细胞的形态与功能
红细胞(erythrocytes) 白细胞(leucocytes) 血小板(blood platelets)
红细胞(erythrocytes)
• 血型的本质是红细胞膜蛋白寡糖链的不同,动植物可以皆 有血型,比如苹果是O型。血型是可变的,所以血型并不 神秘。
二、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人类血液组成:
血浆:由水(90%-91%),蛋白质(6.5%-8.5%) 和少部分低分子物质(2%)组成。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 及血小板
红细胞: 每立方毫米500万个 白细胞: 每立方毫米6000个
•形态:双凹或单凹圆盘型 数量:450~550万个/mm3(男)
380~450万个/mm3(女) •功能 1.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2. 缓冲酸碱物质 •成分:血红蛋白(hemoglobin)
红细胞
白细胞(leucocytes)
• 数量:4,000~10,000 /mm3
• 功能:保护机体、抵抗外来微 生物的侵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