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且介亭杂文》中的杂文多为艺术性的评价具有短小精悍、幽默讽刺的特点《拿来主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鲁迅看了1934年报纸上的一篇报道写下了这篇文章报道涉及徐悲鸿、刘海粟去欧洲一些国家举办美术展览梅兰芳去苏联演出京剧等活动
B.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道” 是“道理”的意思其文化内涵包含“仁”“义”等内容即儒家的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课文中的“六艺经传” 惑就是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C. 《故都的秋》一文作者以“秋味”为中心通过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等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抓住各种感官来写出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并在文章中通过对比南北国不同的风物说明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各具特色各具风味
D. 《我与地坛》文中除了有对生命的思考还有一条线索是对母亲的怀念通过这条线索表现出作者怀有的痛彻心扉的悔恨和对母亲深深的歉意史铁生的思考发自内心深处执着而坦诚而这正是这篇散文的感人之处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能力
C.“并在文章中通过对比南北国不同的风物说明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各具特色各具风味”错误不是为了说明各有特色而是
为了衬托北国之秋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shà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underset\cdot悄然!
①shà________②悄________
【答案】霎, qiǎo
【解析】“一霎间” 指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悄然” 形容寂静无声注意“霎”的写法和“悄”的读音
3.(1)远处的山铃长漫了青青的小草()()
3.(2)榛树叶子红了红得象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然烧起来()()
3.(3)小英在大家的住视下中于一遥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答案】(1)铃, 漫 , 岭, 满
【解析】(1)“山铃”应写作“山岭” “长漫”应写作“长满”
【答案】(2)象, 然, 像, 燃
【解析】(2)“象”应写作“像” “然”应写作“燃”
【答案】(3)住, 中, 遥, 注, 终, 摇
【解析】(3)“住视”应写作“注视” “中于”应写作“终于” “一遥一晃”应写作“一摇一晃”
4.(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
烟mái()雄浑()棱角()
4. (2)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
()改为()
()改为()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
5.(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5.(2)如果将下列诗句填到材料一第三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5.(3)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青睐(lài) 曾出不穷
B. 菡萏(dàn)皎若芙蓉
C. 混淆(hǔn) 文人骚客
D. 谐音(xié) 美艳绝纶
【答案】B
【解析】(1)该题将字音和字形合二为一考查形声字里的易错读音字形多为同音异形字或同音形近字需平时分类识记辅以练习建议大家做好笔记整理将自己记错平时练
习和考试中出错的字音字形分类整理下来 A项“曾出不穷”的“曾”应为“层” 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C项混淆(hǔn) 应该是hùn 混淆指迷惑将什么误
认为什么 D项“美艳绝纶”的“纶”应为“伦” 美艳绝伦容貌美好艳丽超越群伦无可相比【答案】A
【解析】(2)该题既考查学生语言的衔接能力又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语段整体理解把握语段的内容考虑空格处想表达的内容然后仔细理解所给的诗句确定选项空格以芙蓉花比喻仪态万方的美女 A项以芙蓉花作比采莲女符合语境 B项
只是写木芙蓉花开的时间及艳丽并没有以花喻人之意 C项是写野芙蓉在溪水边开放的样子很美好水花相映 D项主要表现了芙蓉的傲寒耐霜特点
【答案】B
【解析】(3)A项“芙蓉花的得名是因其花皎若芙蓉(这里指荷花)出水艳似菡萏展
瓣与荷花相似便以荷花的别名为名” 表明芙蓉花一般是指木芙蓉而非荷花 C项“只是”曲解文意“芙蓉花之美艳及风骨自然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 表明芙蓉还有别的内涵让人喜欢 D项“其诗可为证” 张冠李戴原文“赵昌曾画过芙蓉花因苏轼曾写诗提及此事但赵昌画的是水边芙蓉” 表明是苏轼的诗为证
6.(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6.(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6.(3)请结合材料谈谈文题“陈佩斯 30岁已是中年”的内涵
A. 陈佩斯是一个能让全国上下乐开怀的角色他的小品是20世纪80年代最受欢迎的春晚喜剧节目虽然他已离开春晩舞台多年但每年央视春晚过后人们都还很怀念他
B. 《卖拐》是“赵本山时代”的基石可观众认为它有“挖苦残疾人”的嫌疑而“陈佩斯时代”
连秃顶人群都没有说陈故意丑化他们可见人们对陈佩斯的认可
C. 随着岁月的流逝陈佩斯因为落寞太久而定格在了30岁赵本山也须发花白成了城府深不可测的商人蔡明、宋丹丹一个个却在舞台上当起了大妈
D. “还要拼搏后半辈子”的陈佩斯仅仅因为“和这个舞台理念不合” 在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版权官司中拿到了33万元的赔偿后就再也没有上过央视春晚舞台
【答案】D
【解析】(1)D项退出春晚舞台还有客观原因选项只讲了主观原因
【答案】B
【解析】
(2)A项“VCD销量很好”无中生有
C项“让人看了觉得无聊可怜”曲解文意原文是“看多了觉得无聊演真了抱着光脑袋哀哀求饶又显得可怜”
D项《胡椒面》是作者加以批评的作品
故选B
【答案】(3)①陈佩斯认为自己刚好30岁可以演那个“中年农民”了②30岁的陈佩斯的表演艺术达到了顶峰③30岁以后的陈佩斯难以突破障碍超越自我
【解析】(3)由文中“陈佩斯立刻眉飞色舞‘我今年正好30岁’”可知陈佩斯认为自己刚好30岁可以演那个“中年农民”了由文中“他30岁时达到的辉煌被存入了金色的集体记忆而后来的事则已证明那也是他无路可走的峰顶”可知 30岁的陈佩斯的表演艺术达到了顶峰由文中“陈佩斯的表演是倾向于国际化的受众比本土化的赵本山更广可这又恰成了他难以突破的障碍”可知 30岁以后的陈佩斯难以突破障碍超越自我
7.(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7.(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7.(3)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做法或主张与墨子的思想相矛盾的一项是()
7.(4)结合材料内容简述墨子的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7.(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A.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 他缅怀与追思无等级的氏族时代他的大同理想堪称绝唱
B. 墨子在《法仪》中指出因为“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所以我们应遵循“天志” 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
C. 墨子推崇“兼” 反对“别” 他主张“以兼为正” “别非而兼是” 认为“兼以易别”是实现人格平等地位的途径
D. 陈独秀认为墨家的思想如果不废止将改变中国的历史墨子的思想是人类的最高理想是我国的国粹
【答案】C
【解析】A.“他的大同理想堪称绝唱”错原文是“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 可见大同理想不是墨子提出的文中为兼爱学说是大同理想的绝唱
B.“因为……所以”强加因果原文是“《法仪》篇说得更明确……‘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兼而爱之兼而利之’ 从而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 可见原句没有因果关系D.“墨子的思想”扩大范围原文是“墨子兼爱庄子在宥许行并耕此三者诚人类最高之理想而吾国之国粹也” 被陈独秀成为“国粹”的是墨子的“兼爱”而非墨子的思想
故选C
【答案】C
【解析】C.“论证了墨家的‘兼爱’思想更符合社会要求更有进步意义”错结合原文“儒家
的爱重‘别’……而在墨子看来‘别’是祸乱之源……隐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意味这是一个涉及人的平等性问题的概念” 对比的目的在于证明墨子的兼爱思想隐含着平等的意识不是为了证明其更具有进步意义
故选C
【答案】A
【解析】A.秦始皇大兴土木兴建阿房宫违背了墨子的节用思想
B.体现了李白追求人格平等的理想与“兼爱”思想中隐含的平等思想相合
C.杜甫对天下寒士的关爱符合“兼爱思想”
D.林觉民对天下人的爱符合“兼爱”思想
故选A
【答案】墨子的“兼爱”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相爱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兼爱”思想蕴含着平等意识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法治观念墨子的“非攻” 有助于形成热爱和平的思想墨子的“节用”思想对于厉行节约有教育意义墨子的忘我的牺牲精神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参加劳动对于劳动教育有意义
【解析】首先看墨子的“兼爱”思想材料一中“‘兼尽也尽莫不然也’ 兼爱谓尽人而爱之” 这种思想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从当前现实来看墨子的“兼爱”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相爱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材料一中墨子主张爱无等差“‘兼相爱’要求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无分亲疏、贵贱与贫富” 主张兼以易别“以‘爱无差等’为原则主张‘远施周遍’ 不分亲疏厚薄” “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 “兼爱”思想蕴含着平等意识“墨翟所讲的兼爱含有反抗压迫和等级歧视的意义” 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法治观念
材料一中墨子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 这种“非攻”思想有助于形成热爱和平的思想
材料二中李大钊赞同墨家“节用”的经济主张认识到“《墨子》《节葬》《节用》《非乐》等篇均以节用去奢侈为主旨” 墨子的“节用”思想对于厉行节约有教育意义
材料二中萧楚女非常推崇墨家那种裂裳裹足、摩顶放踵的牺牲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潜、李白” 他还认为“墨子的伟大人格与列宁相同学习墨子有助于革命者去除自身潜藏的种种个人主义” 墨子的忘我的牺牲精神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材料二中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大力倡导墨子之道他说“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一个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子椅子” 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参加劳动对于劳动教育有意义
【答案】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墨子的兼爱思想隐含着平等观接着结合兼爱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论证其隐含着平等观第三从“爱无等差”“兼以易别”两个方面论证“兼爱”思想隐含的平等观
【解析】第一段先说墨子自立门户聚徒讲学热衷游说然后说他的政治主张有十项最后突出“‘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可见材料一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墨子的兼爱思想隐含着平等观
接着引用德国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和《淮南子•要略》对墨子的评价论述“兼爱”思想的内涵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隐含着平等观“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然后先总说墨子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这种天真背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跃然纸上而隐含的平等观也呼之欲出因为兼爱之说所包括的两方面内容都沁润着平等意识” 接着分别论述“其一爱无等差”“其二兼以易别” 从“爱无等差”“兼以易别”两个方面论证“兼爱”思想隐含的平等观
答案(1)C(2)C(3)A(4)墨子的“兼爱”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相爱有利于形成和
谐的人际关系“兼爱”思想蕴含着平等意识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法治观念墨子的“非攻” 有助于形成热爱和平的思想墨子的“节用”思想对于厉行节约有教育意义墨子的忘我的牺牲精神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参加劳动对于劳动教育有意义(5)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墨子的兼爱思想隐含着平等观接着结合兼爱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论证其隐含着平等观第三从“爱无等差”“兼以易别”两个方面论证“兼爱”思想隐含的平等观
8.(1)下列关于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8.(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3)下列选项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8.(4)材料四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8.(5)根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实现互联网的无障碍建设
A. 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能从顶层设计上为网络盲道建设清扫障碍
B. 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为政府网站/App率先开展示范提供了准绳
C. 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的实行可以让超过千万的视障人士从中受益
D. 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帮助企业转变观念看到无障碍建设中的社会价值
【答案】D
【解析】
【答案】D
【解析】
【答案】A
【解析】
【答案】①引用人物话语来引出观点再进行分析②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解析】
【答案】①贯彻“互联网盲道”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立法②企业转变观念③在信息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完善
【解析】
9.(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9.(2)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9.(3)第⑦段中加点的词“一定”能否删除?为什么?
9.(4)第②段中划线句“事实果真如此吗?”与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中“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在结构和表达效果上有相似之处请具体分析
A. 有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为近视高发人群人数已超过4.5亿
B. 因眼轴过长而使光线折射到视网膜前的称“轴性近视”
C. 古方按摩对缓解近视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对真性近视无用
D. 一旦发现少儿近视应优先考虑佩戴对减少旁中心离焦的产品
【答案】A
【解析】A
【答案】作诠释、分类别“何为近视?即因某些原因如眼轴过长或角膜、晶状体折光异常将光线投射到视网膜前就产生了近视”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兵体说明了近视的本质特征使说明通俗易恒“近视可分为三种一是……二是……三是…”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根据近视的原因条理清晰地介绍了轴性近视、屈光性近视、调节性近视三种类别说明了造成近视的原因多
【解析】略
【答案】不能“一定”在这里是“部分、少数”的意思从范围上进行限制意思是坚持治疗
对调节性近视的缓解選免向轴性真性近视的发展也有部分或少数作用并非完全有作用如去掉后则表示避免向轴性真性近视的发展有很大作用这与实际不符定”一词的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略
【答案】
①结构上引出下文的具体说明②表达效果上采用问句的形式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解析】略
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0.(1)如果你是负责人你如何设计本次活动?
10.(2)请你简要介绍一位书法家
10.(3)你参观过书法艺术作品展览吗?你欣赏哪些人的作品?
10.(4)你学习过书法吗?在这一过程中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10.(5)写出两句关于书法的格言
【答案】(1)示例我会设计四个部分①讲书法家故事②欣赏书法作品③书法知识比赛④写关于书法的作文
【解析】(1)我会设计四个部分①讲书法家故事②欣赏书法作品③书法知识比赛④写关于书法的作文
【答案】(2)欧阳询(557—641)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频)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解析】(2)欧阳询(557—641)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频)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答案】(3)参观过我欣赏王羲之的作品.
【解析】(3)开放性题目没有硬性要求结合自己实际情况作答即可
【答案】(4)有学习过书法我认为学习书法能磨炼一个人的耐性和恒心又会使一个人的心态平和
【解析】(4)开放性题目结合自己实际情况作答即可
【答案】(5)①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②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解析】(5)这道题属于硬性要求一定要写关于书法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