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2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的故事2000字
1.风雨磨练三十年,专业树上结硕果
——————我的专业成长故事
我是米良学区的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至今已有三十年,曾先后在叭仁小学、夯都小学、米良小学、吉乐小学及米良中心完小任教过。
曾先后担任过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教学工作。
我所教过的学生虽不足以喻为桃李遍天下,但也遍满了社会上的很多行业。
三十年的耕耘,三十年的磨练,三十年的探讨与求索,使我自身的专业知识在耕耘中得到收获,在磨练中得到发展,在探讨与求索中得到创新,而三十年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走向教坛,一切都是一无所知,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三十年来的路是那样的曲折与漫长……
一、参加函授,奋发不息学专业
1981年,18岁的我毕业于凤凰县第一民族中学。
当时,对于那些比较偏僻、边远以及落后的地区来说,高中毕业生简直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两年后,在当时教育战线迈着两条腿走路的形式下,我被招为本乡的民办教师。
我怀着满腔热血与激情踏上了三尺讲台,像孙悟空当了一群猴子王,开始迈向了我的教坛生涯路。
那时候我一无专业知识,二没教学经验,走入教室,拿着教材简直是照本宣科,一堂课要讲授的的知识,十多分钟的时间就讲完了,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能掌握,我都毫不在乎,我以为这样做自己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
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查看我的教学经过,课后为我的教学方法、重点难点等作出指导,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耐心的为我传授教育教学方法。
尽管如此,对于一个刚踏上讲台而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来说,一时也记不了那么多,即使课前记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一但上了讲台慌了手脚便什么也记不清了。
学校领导看着我们这些刚踏上讲台的年轻人,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恨不得让我们马上能胜任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恨不得我们尽快成为一个合格的民办教师。
为此,学校领导强力要求我们多向老教师学习,向典型经验学习,积极
参加学区举办各种教改教研活动,参加各种教学公开课、优秀课、观摩课等活动,便于及时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我们除了积极参加学区举行的各种教学活动外、学区领导还要求我们参加县教育局和县教师的进修学校共同举办的函授班学习。
当时,我们腊尔山地区五个乡镇学区的函授点设在腊尔山学区。
进修学校的授课老师每三周或每四周一次来到点上为我们授课,授课时间为星期
六、星期天两天,授课内容除了文化补习外还有专业知识方面的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法等。
为了能更早地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为了能尽快胜任小学教学工作。
我们下定决定积极参加函授学习。
冬天,我们不畏严寒,夏天,我们不惧酷暑,按时参加学习,除了偶尔迟到外,从无迟到早退和缺席现象,有时赶不上班车就凭着自己的毅力走到点上。
授课老师们看到我们米良、柳薄的教师因路途遥远,搭车不太方便,难免有迟到现象,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此,他们经过研究后,为米良、柳薄、禾库的教师单独开设了一个函授点,地点就在禾库完小,这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更大的方便,使我们更加安心参加函授学习了。
通过一两年的函授学习,我们的收获很大,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尤其是专业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全面,从朦朦胧胧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通过学习,我明确了要当好一个人民教师只有扎实的知识水平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
二、进修深造,学识水平再提高
由于我本人时时本着一种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及函授老师们的热情辅导,我的学习成绩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
1985年9月,经学区领导推荐,我考入了县进修学校举办的两年制中师班进行脱产学习。
我的学习天地由此更为广阔,学习知识更为广泛。
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算数基本理论》这两门功课,使我对小学语数两门主课加深了认识和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得到提高。
学
习《教育学》《心理学》我明白了许多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增加了我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两年的学习。
我的学历达到了当时国家对小学教师学历具备的基本要求,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8年9月,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学区领导的关怀下,我考入了吉首民族师范学校。
这次学习我们着重以专业知识为主、专修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理论知识。
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我的收获再创新高。
教育教学理论更为充实。
学习小学各科教学法,让我懂得了小学教育中很多方法与技巧,懂得备课、上课、怎样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和教法的选择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的专业知识进而更加的成熟,更加丰富了。
三、在职培训,再塑教育新观念
1990年秋,我从吉首民师毕业后回到了我的本土———米良乡,重新执教。
用我所学到的知识为家乡教育服务,尽我的最大力量为家乡培养新一代的建设者和劳动者。
由于社会不断进步,形势不断发展,教育领域的知识层次也不断提高,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能跟随社会发展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因此我们每位教师积极响应这一要求,纷纷加入到各种形式的培训与学习。
从1995年到2001年,我先后参加了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普通话培训、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班主任培训等活动。
并以实际行动和成绩达到时代的要求。
学习普通话,我明确了普通话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语言。
我们不仅要会说,而且要说得好,讲得好,要贯穿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辅导老师的辅导,自身的学习以及反复的听觉训练,我纠正了很多方言语音错误,逐步掌握了汉字词的发音方法、要领、抑扬顿挫,逐步分辨清了音别、属性,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传授给学生。
通过上级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我的普通话水平基本达到上级部门的要求。
通过信息技术的培训,我认识到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走向课堂以为大势所趋。
作为当代的教育者,必须学会和掌握这门知识,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
效果。
参加复式教学培训,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复式教学在当今农村教育中重要性。
随着国家基本国策的开展,农村乡镇中的教育对象逐渐出现稀少,难以形成足够的班额,复式教学在农村中势在必行。
通过学习、培训,我的复式教学知识、方法得到较大的提高,为我的复式教学走向成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003年之后,随着教育形式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断提高,我积极参加小学教师的学历提升活动,参加吉首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举办的小教大专班学习。
从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中,我的文化知识水平再次得到提高,知识面更广、内容更丰富。
专业知识方面更为增强、更为成熟。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把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应用,贯穿于教学,教学效果逐步得到提高。
在此期间,我既参加小教大专班的学习又竭力腾出有余时间,参加全省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
自2002年至2004年,我先后完成了六个专题和新课程学科培训,专业水平再一次得到升级。
时代不断进步,世纪不断跨越。
“十一五”中又一轮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之风在全州大地泛起,我们又以新的姿态、新的阵容完成了“中小学教师非学历培训”“中小学班主任专题培训”“校本研修项目培训”等。
我们的专业知识如雨后春笋,一节更比一节高。
经过三十年的风雨熏陶,三十年的奋发努力,我们的专业知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浅到深,层层发展,步步提高。
1997年我的专业技术职务获得小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
2002年我的专业技术职务又获得了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
没有雨露,树木不能发芽,没有阳光,万物不能生长,没有上级教育部门各层领导的关怀及学区领导的栽培,也就没有我专业发展与成长的今天。
如今我已年过半百,如同午后斜阳,让我在有生之年尽力发挥自己的余热,再为家乡和社会培育新的花朵。
2.
做为一个一线工作的老师,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能给我们带来深刻映像的事情确实并不是很多。
但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个学期开学初发生的一件处理学生的小事情。
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上午,我正在275班上课,班里挺安静的,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听着,突然有个后排的男生粗声的说了一声:“扔什么扔!”大家都转过去看着那个男生,我走到他的身边,他说:“田文标朝我扔橡皮!”田文标是班里个头最大,体重最重的一个男生,他体育非常好,平时在班里也挺有权威的,学习成绩虽然不怎么好,但是人却不错,下课经常会主动和我说话。
我走到他的桌旁,看见他的课桌上的确有一些切碎的橡皮,我不想终止我的课堂教学,我就轻轻的对他说:“田文标,你不要再扔橡皮了。
”可没想到他却态度强硬地说:“我没扔!”我就说:“扔没扔你心里总清楚吧。
”他没出声了。
我也没和他争辩,继续微笑着上历史课了。
没想到,下课后,我正整理着我的教学用书准备离开教室时,教室的后角落里一阵嘈杂声,原来田文标正把刚才那位同学摁在墙角使劲地揍他,我赶紧过去大声地喝住了他,田文标放开了手走开了,他情绪比较激动,我没有马上把他叫到办公室去,我暂时也不去找他谈话。
之后我也不和他说话,上课也不提问他,而他总是低着头,有时偷偷的看我的表情,这样持续了两天。
有一次,我去班里时,坐在他周围的女同学对我说:“田文标这几天可烦了,老是对我们说江老师不理他了”。
有一位男生也跑过来对我说:“江老师,田文标说你不理他了。
”我笑笑不答,我想该是找他谈话的时候了。
我就对那位同学说:“你帮我叫他到办公室来。
”田文标到办公室时,见到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我搬了个凳子让他坐下,我对他说:“田文标,我们今天就很随意的很平等的谈谈心,我觉得你平时也挺主持正义的,班里其他同学打架,都是你去把他们拉开的,我们就暂且不追究你那天到底有没有扔橡皮了,但是如果你觉得打架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你平时为什么还要去劝别人不要打架呢?”他说:“老师,这几天,我觉得过的挺不舒服的,我用打架处理问题是错的,对不起!”我笑着说,“你不用和我说对不起的,而应该对那位同学说才对。
”他点头答应了。
当我下午去教室上课时,他早就和那位同
学有说有笑了。
孩子毕竟是孩子!
反思:师生之间也经常会产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特别是刚从即将升上中学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个性和见识也随之增长,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且自尊心特别强。
学生犯了错误时,不能当着众人面对他们加以大声呵斥和责骂,这样只会招来反感和叛逆。
现代教育理念更推崇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教师更多的贴近学生,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环境下实现教育的目标。
那么,怎样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怎样达到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呢?从这次经历中我也得到了一些启发:
一、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在课堂上学生的违纪行为教师常采用“发火”的方法,想通过发火让学生心生敬畏,让学生加深印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可事实证明,这样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事实上如果大事小事都发火是在向学生传递一个信号:对这事你没有办法了。
本来,当学生违纪后,大多数同学内心充满了不安,如果你发火了,就抵消了学生的不安,学生也就无所谓了。
这次的事件是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虽然扔橡皮事件的人证物证也齐全,但如果我停止教学,非得让田文标当场承认橡皮是他扔的,非得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弄僵了也许会让自己下不了台,而且教师愤怒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全班学生,以至于这节课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其他学生也陪着浪费时间。
魏书生说:“无论课前我有什么烦恼和不快,一到上课,就得像川剧演员变脸一样,换作笑脸面对学生。
”在这件事中我始终能稳定自己的情绪,虽有生气但很快控制了,使课堂能平静的继续上课,学生们从老师身上也学到了沉稳的气质。
二、教师要把握时机及时与学生沟通
冲动时,有时会不太理智,这时谈话也许要费力,事情过后,冷静下来想想,学生自己也会反省到自己的错误,毕竟他是有一定的是非观念的。
事件中,我在课堂上采取了冷处理,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又使课堂教学正常进行,冷静后的谈话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师生的矛盾得到融解,师生心灵更加理解和信任。
孙云晓教授说“好的关系胜过很多教育”这一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是高度考验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耐心的,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否则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局面,不可一时激愤把师生关系搞僵,对以后的教学没有好处。
总之,在课堂上,遇到麻烦制造者,要把握教学的大原则,不要由于个别人的违纪或特特殊情况而影响整个教学过程。
因为“捣蛋分子”不怕你生气,他巴不得你生气呢,他不怕你斥责他,也不怕你管他罚他,就怕你不生气,冷静的研究他。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第一节课中去细心关注学生们的精神世界,让孩子们的精神生命在每节课上都得以成长。
最主要的还是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靠自己教学的吸引力扭转学生的注意力,靠自己教学的内在魅力抓住学生的目光与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