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鲁教版高中地理复习(山东第十七单元 中国地理单元闯关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闯关检测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19山东烟台期中)图中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最突出的石化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2.(2019山东烟台期中)关于四地所在工业区的正确说法是( )
A.①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②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
B.①地工业区重点发展钢铁、石化、海洋化学、高档轻纺等技术密集型工业
C.能源和矿产缺乏是③地工业区发展的限制因素
D.④地工业区电子等新兴工业和轻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区
答案 C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
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读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9山东烟台期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4.(2019山东烟台期中)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B.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
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
D.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域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业
答案 A
下图示意2018年1月29日至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
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18山西太原二模)该时段内,图示区域低温凝冻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 )
A.藏南
B.青海C川西D.滇东
答案 D 由图可知,四川、云南东部地区气温低于平均气温较多,说明低温凝冻灾害较严重,故D 正确。
6.(2018山西太原二模)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行政区此时段( )
A.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
B.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
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
D.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
答案 D 图示甲行政区气温距平大于0℃,说明该时段其气温高于平均气温,则积雪量少于平均状况;因积雪能增大地面反射率,则因积雪量少而地面反射量少。
2017年8月7日为立秋日,下图为2017年8月7日我国各地季节状况图(海南岛、台湾岛资料暂缺),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7.(2018甘肃天水一中二模)引起图中“秋”“冬”分界线西段向南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降水
D.洋流
答案 B 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分布规律。
图示我国由南向北呈现了不同的季节特征,季节划分的依据是温度,“秋”“冬”分界线西段向南弯曲,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温度低,故B项正确。
8.(2018甘肃天水一中二模)该日华南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华北高,主要原因是华南( )
①冬季风势力较弱②纬度较低
③受海洋影响较大④地势低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本题考查我国气温的影响因素。
华南较华北纬度低,受冬季风影响较小,①②正确;华南距离海洋近,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温慢,③正确;华南地区多丘陵,华北地区多平原,④错误。
故选A 项。
9.(2018甘肃天水一中二模)此日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出现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受副高活动影响
B.受锋面活动影响
C.山地抬升偏北风
D.受台风登陆影响
答案 B 本题考查我国降水特点。
此日为8月7日,该日我国形成的大范围降雨应是锋面活动的结果,B项正确;副高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项错误;地形雨影响范围较小,C项错误;台风只影响沿海地区,对内陆影响很小,D项错误。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耕地天然状态下作物需水量和亏水量的平衡状态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图中亏水量7—8月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积雪的融化
B.降水量的增大
C.冰川融水增多
D.湖水补给河水
答案 B 图示该地在4—6月(春季及夏初)作物亏水量大,说明此时水分补给少;若有积雪或冰川融水补给,因气温高而补给量应较大,与图示信息不符,则可能是该地以降水补给为主,而此时降水少。
而7—8月亏水量减少,必然是降水补充所致;故B正确。
11.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
A.东北平原
B.河西走廊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C 根据4—6月亏水量大,7—8月为雨季,可判断为华北地区。
2016年国务院1号文件强调支持粮食生产优势区建设。
读我国水稻优势区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2.(2018吉林榆树一中三模)我国水稻优势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劳动力丰富
答案 A 东北平原优势区、长江流域优势区、东南沿海优势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共同的区位条件是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东南沿海为丘陵地形,土壤为贫瘠的红壤;东北平原地广人稀。
13.(2018吉林榆树一中三模)东北逐步成为我国稻米优势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条件改善
B.机械化水平提高
C.农业技术革新
D.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答案 C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成为水稻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通过农业技术革新,可适应热量不足的状况。
二、综合题(共24分)
14.(2019山东烟台期中)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为进一步发挥兰州对西部发展的带动作用,2012年8月兰州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
新区位于距兰州市区北部38.5千米的秦王川盆地,该盆地是兰州周边地区最大的一块高原盆地,盆地内整体地势平坦,引大(大通河)入秦工程初步解决了新区的用水问题。
下图为兰州在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
(1)说出黄河水量包头段与兰州段相比的水量差异,并分析原因。
(4分)
(2)分析兰州新区选址的优势条件。
(3分)
(3)说出图中甲、乙两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并就其中一个地区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5分)
答案(1)差异:兰州段水量大于包头段。
(1分)
原因: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分)兰州到包头无大的支流汇入;(1分)流经宁夏平原,农业引水灌溉和生活用水量大。
(1分)
(2)盆地地形,地势平坦;有引水工程,城区用水充足;靠近机场并与兰州城区有高速公路相连,交通便捷;未利用土地资源充足,发展空间大;地价比较便宜。
(任答三点即可得3分)
(3)甲地区:河谷农业;(1分)乙地区:灌溉农业。
(1分)
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
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且地形相对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称为河谷农业。
(3分)
或乙地区:位于河西走廊,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是水分。
该地区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源充足,故发展了灌溉农业。
(3分)
15.(2019山东烟台期中)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
材料三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淡水养殖业发达,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粮食作物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2分)
(2)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6分)
(3)简述上海市建立我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区位条件。
(4分)
答案(1)河湖水面广(水域面积宽广或河网密布) 夏季高温多雨
(2)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3)优惠的国家政策;区域经济发达;商业贸易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