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小蜗牛》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98777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e.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认识字词:“蜗牛”,“壳”–能够听懂、读懂并朗读《小蜗牛》这篇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心性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字词:“蜗牛”,“壳”2.熟悉并朗读课文《小蜗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蜗牛的特点三、教学准备1.课文《小蜗牛》2.课堂PPT3.教学图片:蜗牛图片4.板书内容:“蜗牛”,“壳”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蜗牛图片,让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学习课文《小蜗牛》(15分钟)1.师生齐读《小蜗牛》,并解释词语生词。
2.逐段解释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蜗牛的特点。
3.教师示范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3. 活动与讨论(20分钟)1.学生小组讨论并描述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课堂展示学生的描述,鼓励分享。
4. 操练与巩固(10分钟)1.学生读课文《小蜗牛》,并回答问题。
2.师生一同朗读课文。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用简短语言描述自己理解的蜗牛的特点和习性。
五、板书设计•生字词:蜗牛、壳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频、图文结合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描述,培养了学生对蜗牛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在巩固环节,通过师生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内容为教案草稿,具体教学以实际情况为准。
)。
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小蜗牛》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小蜗牛》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5539d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7.png)
3.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4.审美素养: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5.道德素养: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蜗牛》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生字词学习和句子理解。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将课文内容分解为若干部分,采用分段背诵、循序渐进的方式,降低背诵难度。
(4)拓展练习:拓展练习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但学生在完成练习时可能遇到困难。
举例:教师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小蜗牛》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觉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生字词的学习兴趣较高,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游戏中。这让我意识到,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句子理解和课文背诵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克服难点。例如,可以多设计一些句子理解和课文背诵的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加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14《小蜗牛》精品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14《小蜗牛》精品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5014ee3186bceb19e8bbcb.png)
课文14《小蜗牛》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
2.学生反馈后,教师设疑过渡:你们见过蜗牛吗?可爱的小蜗牛,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3.师板书——小蜗牛(学生齐读课文题目)4.指导书写“牛”字,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住、孩、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一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够说出四季特定的景象,感受故事中妈妈与孩子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猜读识字,建立文字与实物联系;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感受小蜗牛的特点和四季的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体会各个季节的美丽。
三、字词运用1.认r èn 识shi 偏pi ān 旁p án ɡ朋p én ɡ友you。
(王字旁) ——玩2.词c í语y ǔ认r èn 读d ú。
住处 孩子 玩具 发现 发芽爬行 好久 回家 完全 变化3.看k àn 图t ú识sh í词c í。
蜗.牛 发芽. 草莓. 蘑菇..4.形x ín ɡ近j ìn 字z ì组z ǔ词c í。
久(好久) 芽(发芽) 回(回家) 发(发明)文(文化) 呀(是呀) 四(四个) 友(朋友)5.反f ǎn 义y ì词c í。
多——少 快——慢四、示范朗读五、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 (1)本文与前面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你能想办法读好课文吗?(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讲了小蜗牛的什么故事?2.学习提示:(1)学生借助拼音、图画、请教他人等方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一语上)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4课小蜗牛学案
![(一语上)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4课小蜗牛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39acbb998fcc22bcd10d69.png)
课题14 小蜗牛主备:课型精读共2课时第1课时辅备:导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1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1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
导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方法引导法导学准备PPT课件导学过程学生活动(含时间)教师导学二次备课一、谜语导入(5分)学生猜谜语齐读课题“小蜗牛”二、读文识字(15分)1、学生读文,圈出生字。
2、学生领读,大家跟读。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
三、对照图文,读课文1、师:小朋友们,来猜一个谜语吧。
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谜底:蜗牛)2、教师板书课题:小蜗牛。
3、引导学生认识“牛”。
1、出示12个生字,读课文,圈出这些生字。
2、小老师领读,尝试读一读。
3、教师强调:“吧”是语气词,要读轻声。
“芽”和“呀”要区分开。
1、指导学生数数共有几幅图。
2、小组合作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
(15分)1、学生数图。
2、同桌交流,小组讨论。
3、评议。
4、进行识字游戏。
四、课堂小结(5分)3、比比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完整。
4、识字游戏。
(1)在多媒体上玩玩“摘苹果”的游戏。
(2)利用卡片玩“猜一猜”的游戏。
5、说一说图画对应的自然段。
6、找一找四季的特点板书设计14 小蜗牛对妈教后反思课题14小蜗牛主备:课型精读共2课时第2课时辅备: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够对照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感悟四季的变化和不同特点。
导学重点能够对照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感悟四季的变化和不同特点。
导学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悟四季的变化和不同特点。
导学方法引导法导学准备PPT课件导学过程学生活动(含时间)教师导学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5分)1、看课件,读生字。
2、说一说四季的特点。
二、熟读课文(10分)1、认真听老师范读。
2、自由读课文,同桌、小组内说一说哪里还读得不好,指点,纠正。
3、配乐朗读。
4、全班交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51b1c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2.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小蜗牛》。
2.能理解课文《小蜗牛》的内容,体会小蜗牛的生活。
3.能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能书写正确的生字“蜗牛”、“壳”、“慢”、“爬”。
二、教学重点
1.熟练朗读课文《小蜗牛》。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蜗牛的特点。
3.书写生字“蜗牛”、“壳”、“慢”、“爬”。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和小蜗牛的特点。
2.书写生字“蜗牛”、“壳”、“慢”、“爬”。
四、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2.教具:图片、小黑板、彩色粉笔、教案。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学习课文(15分钟)
1.教师朗读课文《小蜗牛》,学生跟读。
2.回答问题:蜗牛有什么特点?蜗牛为什么爬得慢?
3.教师解释生字:蜗牛、壳、慢、爬。
3. 分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每组派代表发言。
4. 书写(10分钟)
学生打开课本,书写生字“蜗牛”、“壳”、“慢”、“爬”。
5. 温故知新(5分钟)
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是否掌握。
六、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课文《小蜗牛》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在教学中应更注重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以上为本次教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小蜗牛》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小蜗牛》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66760426fff705cd170a1c.png)
二、互帮互助,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 1.教师范读。
2.出示学习小助手,
引导学生自由读课
文:
(1)边读边画出不认
识的字词,想办法记
住它们。
(2)读准字音,读通
课文。
(3)标出自然段的序
号。
1.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和停顿。
2.学生围绕“学习小
助手”开展自学:
自山放声朗读课文,标
出自然段,圈画不认识
的生字,通过请教同学
或教师反复认读和识记
生字,练习把课文读正
确、读通顺。
2.我能读准下面的词语。
孩子发芽爬呀爬
很久回来全对
变化玩吧
3.检查生字新词的学
习情况:
(1)出示带有拼音的
课文中的词语,指导
认读。
(2)引导学生运用学
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
字。
4.检查学生课文朗
读情况。
采用指名
读、按自然段读的方
式,指导学生将课文
读正确读通顺。
3•师牛耳动、牛牛互
动,交流自学情况:
(1)在教师的指导下认
读生字和新词,重点关
注:“住”是翘舌音;
“呀”是轻声。
(2)根据已有经验交流
对字形的识记。
4.学生按照要求朗读
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
5.学生在教师指名的
情况下回答问题。
3.我能说出我是怎么记住
下面的生字的。
住孩玩芽回
4.课文主要写的是
( )的故事。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4课《小蜗牛》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4课《小蜗牛》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10b17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c.png)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4课《小蜗牛》导学案一、课题内容概述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的第14课,题目为《小蜗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特点以及小蜗牛的生长环境等内容。
通过阅读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及动漫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小蜗牛的生活特点,了解小蜗牛的生长环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小蜗牛的生长环境及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相关小蜗牛的图片或者视频进行展示。
2.实验器材:准备观察显微镜等器材,以便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小蜗牛。
3.教具:准备相关小蜗牛的图书或者故事书。
五、教学过程1. 情感渲染(5分钟)老师通过课前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小蜗牛的可爱和神奇之处,引发学生对小蜗牛的兴趣。
2. 知识传授(1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了解小蜗牛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等知识。
3. 实践操作(20分钟)让学生使用显微镜等器材近距离观察小蜗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小蜗牛。
4. 讨论分享(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分享自己对小蜗牛的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情感回顾(5分钟)让学生再次感受小蜗牛的魅力,加深对小动物的爱护和保护意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蜗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小动物保护的意识。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有些学生对显微镜等器材不够熟悉,需要加强对器材的使用说明。
七、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周围的小动物,并记录下观察到的情况。
八、课程点评本节课通过小蜗牛这个具体的生物,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关爱周围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上是关于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4课《小蜗牛》导学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4课《小蜗牛》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4课《小蜗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021b7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9.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4课《小蜗牛》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小蜗牛》。
2.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说出小蜗牛的特点。
3.能正确表达自己对小蜗牛的喜爱之情。
能力目标1.能听、说、读、写《小蜗牛》。
2.能发表自己对小蜗牛的看法。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增强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朗读课文《小蜗牛》。
2.能说出小蜗牛的特点。
教学难点1.能正确表达对小蜗牛的喜爱之情。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小蜗牛》教材2.小蜗牛的图片或实物3.礼品奖励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教学(5分钟)老师出示小蜗牛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发表感想。
引出课文《小蜗牛》。
2. 学习课文(1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小蜗牛》。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小蜗牛的故事。
3. 情感教育(10分钟)老师与学生分享对小蜗牛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小蜗牛的喜爱之情。
4. 情感表达(15分钟)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绘制小蜗牛的图片,展示并向大家表达自己对小蜗牛的情感。
5. 写作练习(10分钟)学生以“我最喜欢的动物”为题目,撰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鼓励表达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蜗牛的故事,感受到对动物的爱与关怀,希望大家能继续热爱生命,热爱自然。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
2.在家里找一本关于小动物的图书,写一份读后感。
以上就是本节课《小蜗牛》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导学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56107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e.png)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导学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导学案【教学目标】1. 了解蜗牛的基本特点,培养对小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2. 听懂老师朗读和讲述的《小蜗牛》故事,提高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3. 根据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短的语言回答问题;4. 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感受蜗牛的生活环境和行为特点,提高其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
【教学重点】1. 能够听懂故事内容,并用简短的语言回答问题;2. 能够理解蜗牛的基本特点和生活方式;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用简短的语言回答问题;2. 在表达保护动物意识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画板、小黑板、图片、单词卡片【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 (5分钟)1. 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带着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2. 准备一个小黑板,上面写上“蜗牛”二字,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字。
Step 2 故事讲解 (10分钟)1. 教师用朗读的方式,讲述《小蜗牛》故事。
2.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加强对涉及到的生词的解释和语境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Step 3 问题回答 (15分钟)1. 教师将准备好的问题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2. 学生依次回答问题,可以用简短的语言或者画图来回答。
3.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辅助他们表达答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
Step 4 表达保护意识 (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蜗牛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呢?2.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记录下学生的回答,并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激励。
Step 5 练习 (10分钟)1. 教师将准备好的几个插图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插图中蜗牛的形象和动作。
2. 学生互相交换自己描述的插图,然后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4《小蜗牛》导学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4《小蜗牛》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71a7e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3.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4《小蜗牛》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理解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培养对小动物的关
爱之情;
2.能够朗读课文,体会其中情感,并用简短语言表达原文内容;
3.能够理解课文的情节,领会其中蕴含的美好品德。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内容,能够流畅朗读;
2.理解课文中蕴含的内容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1.领会课文中小蜗牛的感情和情感;
2.理解文章中的寓意和启示。
四、教学准备
1.课文《小蜗牛》原文;
2.课文相关的图片或素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个小游戏或者引入课文中的主题内容,激发学生对小动物关爱的情感。
2. 学习课文
请学生跟读课文,老师解释其中生字词语的意思,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分析
老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情节,探讨其中出现的小蜗牛在生活中的表现。
4. 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小蜗牛的情感,可以讨论小蜗牛的品质和可爱之处。
5. 启示与反思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启示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爱小动物,并鼓励他们在实践中践行爱心。
六、课后作业
1.用简短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想象自己是一只小蜗牛,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3.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启发,并养成关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良好习惯。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 《小蜗牛》学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 《小蜗牛》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e19f51a300a6c30c229fd2.png)
《小蜗牛》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住、孩”等12 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1.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自主学习】一、我的发现。
1、这篇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2、这篇课文分为几个部分?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二、说一说。
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是春天了!”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是夏天了!”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是秋天了!”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是冬天了!”三、画一画你喜欢的季节,并涂上颜色。
【学习评价】自评☆☆☆师评☆☆☆参考答案一、1、8个自然段,每段前面空两个字。
2、分为四个部分,因为每个部分之间有空行。
比如: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有空行。
二、_____妈妈__对___我_____说:“___花儿开了__。
已经是春天了!”____爸爸____对___我_____说:“____荷花开了______。
已经是夏天了!”_____奶奶___对__妈妈______说:“______树叶黄了____。
已经是秋天了!”______爷爷__对__我______说:“______下雪了_____。
已经是冬天了!”三、可以画一画季节里具有特征的事物,比如春天的绿叶,夏天的荷花等,秋天的落叶、果实,冬天的雨雪。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14小蜗牛导学案新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14小蜗牛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d7bc9b8e9951e79a892794.png)
三、朗读指 导,感悟四季(用时:9分钟)
1.引导学习第1自然段。说一说小蜗牛的家在哪儿?
2.指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妈妈的话,说说春天小树林的特点。
(2)引导学生说一说春天还有哪些特点。
3.学习第3自然段。
(1)边读边画出小蜗牛看到的景象。
14《小蜗牛》导学案
课题
小蜗牛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住、孩”等12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插图、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生活经验,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及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头饰。(教师)
4.练习朗读。
(1)小声朗读,边读边想象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感受。
(2)小组内按人物分配角色,并安排一个读旁白的人,分配好角色之后练习分角色合作朗读,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不同的声音和语气。
(3)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朗读。
5.戴好头饰,一边看图一边根据板书进行表演。
1.勾画句子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说的话,强调“双引号”里的语句。
在汇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清楚、有条理地把话说完整。。
二、互帮互助,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
1.范读课文。
2.出示学习小助手,引导学生借助连环画独自读课文,并完成以下 任务: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3)读通句子,读通课文。
3.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小蜗牛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小蜗牛导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6a8bfeba1aa8114531d9b7.png)
14.小蜗牛
内容。
(用时:23分钟)
4.学生分角色朗读:注意
读出蜗牛和蜗牛妈妈说话的不
同的语气。
读后评议。
______、______,每个季
节的景色都很美。
三、
指导写字。
(用时:8分钟)
1.教会学生观察“对、
妈、全、回”几个字在田
字格中的位置。
(出示课
件)
2.利用课件演示字和
笔顺,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
视,纠正写字姿势。
1.学生观察“对、妈、全、
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课件演示字的笔顺,学
生书空。
3.看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
正写字姿势。
5.在田字格里工整
地写“对、妈、全、回”。
四、课外延
伸,激发想象。
(
鼓励学生说一说,你
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的?
并用相机拍下来。
学生说一说并拍摄照片。
三、总结
拓展。
(用时:6分钟)
1.引导学生总结,你
喜欢文中的小蜗牛吗?为
什么?
2.学习本课,你想对
你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
1.学生各抒己见。
2.学生总结:要珍惜时间,
时间是有限的,生命也一样,我
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无限
的好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KW14《小蜗牛》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KW14《小蜗牛》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c7eeceaeaad1f346933f31.png)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小蜗牛》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小蜗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2、会写4个字。
3、认识偏旁:王字旁“王”(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借助图画,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你知道蜗牛这种动物吗?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小蜗牛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板书课题《小蜗牛》,让我们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zhù hái wán bɑ fāyápáyɑ住孩玩吧发芽爬呀jiǔhuí quán biàn duìmā久回全变对妈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学习生字玩:音节:二拼音节,偏旁:王字旁“王”,认识偏旁王字旁“王”,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发:fā发芽;fà头发好:hǎo 好久;hào 爱好着: zhe盖着;zháo着急;说:shuō说话;shuì游说长:zhǎnɡ长大;chánɡ太长了:le来了;liǎo没完没了的:de好的;dì目的地:de 轻轻地;dì大地没:méi没有;mî淹没几:jǐ几颗;jī几乎反义词对——错大——小来——去里——外多——少空——满上——下这节课我们要记住王字旁“王”(三)我书中的组词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导学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29bc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d.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4个生字。
认识新的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变化与特点,知道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明白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全”等4个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1.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
2.出示小蜗牛的,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3.板书课文题目。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讲清要求。
2.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自主识字。
3.指导分自然段读文,读后说一说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4.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
三、指导写字1.学生观察“对、妈、全、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出示课件)2.利用课件演示字和笔顺,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四、课外延伸,激发想象鼓励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并用相机拍下来。
第二课时一、趣味复习,巩固生字学生比赛读:蜗牛大树发芽已经小草爬呀爬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1.指导学生读课文,思考(1)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2)第二次妈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3)小蜗牛采回草莓没有为什么(4)小蜗牛采回蘑菇没有为什么(5)一年有几个季节2.引导学生交流:在四个季节中蜗牛到底得到了什么为什么什么也没有得到应该怎么做3.正确朗读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三、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你喜欢文中的小蜗牛吗为什么四、布置作业抄写生字〖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导学案第【2】篇〗【课前解析】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
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下一个季节的风景。
课文通过小蜗牛三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指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1.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动笔书写。
(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观察教师范写,掌握书写要领,在田字格内临写。
(3)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0.扩词。
妈( )( )( )
7.根据课文第2、3自然段的内容填空。
小蜗牛没有看到________,他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
8.请你用你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对大自然变化的不同反应。
9.我会连一连。
: , 。 “”
引号 句号 逗号 冒号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6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对、妈”两个生字,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3.小组内自由练读—汇报读—指导读。
4.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朗读表演,可以加上一些手势或动作、表情等。
5.知道竖着的两个小点(:)叫冒号,像小蝌蚪一样的“”叫引号。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谈话就叫对话。
5.我知道小蜗牛的家住在______________。
6.根据第2自然段内容填空。
________我知道,春天来了。
(3)从书中的图画及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对话中你觉得他们感情怎么样?
3.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
(要重读“发芽”“好久”;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时声音可以稍慢一些。小蜗牛的声音可以细一点,稚嫩一些,妈妈的声音可以粗一点,柔一些。)
4.引导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可以一边表演一边复述。
5.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冒号、引号,了解什么是对话。
对( )( )( )
11.在田字格里工整地书写“妈、对”。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巩固旧知(用时:4分钟)
1.复习课文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3.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对话。
4.导入新课。
1.学生朗读生字新词单回答对话是什么。
1.学生朗读时注意读准“旁”,不要读成pán,“住”和“树”不要读成平舌音。
2.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
(1)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交流自己了解的春天的特点:小草长出来了、冰雪融化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2)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以读代答。
(3)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说,小蜗牛和蜗牛妈妈感情很好,很亲密。
2.组织各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
1.画出文中的句子。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2.各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组长总结。
3.小组推荐代表发表意见。
(小蜗牛爬得很慢)
17.我知道蜗牛的爬行速度____________。
五、识字生字、指导书写(用时:6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全、回、两”,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头饰;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教师提问说说现在的季节及特点。
14 小蜗牛导学案
课题
小蜗牛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传统的科普知识大都是枯燥的文字叙述,“科普童话”是在科学知识的普及基础上加上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通过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科普教育。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本课就是一篇科普童话,本学案的设计抓住课文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练一练激发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12.读一读。
发芽 好久 小孩
对话 全是 住在
玩吧 爬呀爬
二、研读课文,深入感悟(用时:25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一共写了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几次对话?
2.教师指导学习第2、3次对话。
(1)快速读课文,说一说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2次对话?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第3次对话?
(2)小组合作交流,从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谈话中你知道小蜗牛哪个季节的特点,画一画,说一说。
7.一边看图一边根据板书进行复述。
13.课文一共写了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 )次对话。
14.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在课文的第( )和第( )自然段;第3次对话在在课文的第( )和第( )自然段。
15.我知道夏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的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能把小蜗牛的天真无邪及蜗牛妈妈的慈爱读出来。
四、小组合作,探究新知(用时:5分钟)
1.指导学生找到课文中的重复出现了三次的那句话,并想一想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互帮互助,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
1.教师范读。
2.出示学习小助手,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1)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1.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2.学生围绕“学习小助手”开展自学:
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不认识的生字,通过请教同学或教师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说一说你还知道这些季节有哪些特点。
(4)指导朗读这两次对话。
3.教师指导分角色朗读第2、3次对话。
4.引导学生看图复述这两次对话。
1.大声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探讨回答问题。(一共写了三次对话)
2.学生读文后汇报:课文第4、5自然段写的是第2次对话,第6~8自然段写的是第3次对话。
3.小组交流汇报。
三、朗读指导,感悟四季(用时:9分钟)
1.通过提问:小蜗牛的家在哪?引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
2.指导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讨论说一说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1)蜗牛妈妈是在什么季节让小蜗牛去树林里玩?春天小树林里有什么美丽的景色?你还知道春天的什么特点?
(2)小蜗牛看到了什么?它是怎么跟蜗牛妈妈说的?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扩充词汇。
2.(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观察教师范写并在田字格内临写。
(3)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8.我会扩词。
全( )( )( )
回( )( )( )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自学情况:
(1)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读生字和新词,重点关注:“住”是翘舌音;“呀”是轻声。
(2)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对字形的识记。
4.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学生在教师指名的情况下回答问题。
3.我能说出我是怎么记住下面的生字的。
住 孩 玩 芽 回
4.课文主要写的是( )的故事。
2.我能读准下面的词语。
孩子 发芽 爬呀爬
很久 回来 全对
变化 玩吧
3.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带有拼音的课文中的词语,指导认读。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4.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采用指名读、按自然段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故事?
2.引导学生说出一年四季的特点。
3.导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指导学生读准课文题目。
1.指名回答,同学补充。
2.学生交流回答。
3.学生读题,读准字音。
1.我知道现在是________季,因为______________。
我知道一年四季的特点,春天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秋天_______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_。
预设:
(1)秋天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2)冬天树叶全掉了,地上盖着雪。
(3)夏天树林里有草莓。
4.学生交流自己眼中的四季特点。
5.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1)小声朗读,边读边想象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感受。
(2)单独朗读,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不同的声音。
6.学生按人物分配角色,并安排一个读旁白的人,分配好角色之后进行练习,选出代表小组进行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