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姜片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第三节 布氏姜片吸虫-
二、生活史
成虫
人、猪等小肠
卵 粪 毛蚴
胞
入水
侵入扁 蚴
3~7周
卷螺
成虫
人、猪食入 1~3月
囊蚴
水生植 物表面
1~2月
母子尾 雷雷蚴 蚴蚴
逸 出 螺 体
1~3小时
生活史特点
中间宿主: 扁卷螺:第一中间宿主 菱角、荸荠、茭白:第二中间宿主 。 终宿主: 人,猪(保虫宿主) 寄生部位:人或猪的小肠 感染阶段及途径:囊蚴经口误食
布氏姜片虫
布氏姜片虫简称姜片虫,也叫肠吸 虫,是寄生人体小肠中的大型吸虫, 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寄生虫之一。主 要分布于亚洲,又称亚洲大型吸虫。
一、形 态
子宫 卵巢
口吸盘 腹吸盘
肠支 睾丸
硕大,肉红色,长椭圆形,肥厚,背腹扁平,似姜片。 长20-75mm,宽8-20mm。
卵盖 卵细胞 卵黄细胞 卵壳
三、致 病
机制:发达的吸盘吸附于肠粘膜,致粘膜坏死、脱落,发
生炎症、点状充血、水肿,形成局部溃疡和脓肿,影响消 化、吸收功能。
症状:轻度--间或有轻度腹痛、腹泻。
中度--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肠梗阻。 重度--精神萎靡、低热、消瘦、贫血、腹水,死亡。 儿童--智力减退和发育障碍,侏儒症。
四、诊 断
病原学检查 : 检查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 要方法。 一般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对涂 片检查阴性者,再用浓集法检查以提高 检出率。
五、流行及防治
传染源: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猪) 原因:1)粪便污染水体
2)生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预防:加强粪管+不食生+不用含活囊蚴的饲
寄生虫03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
中间宿主:扁卷螺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1 二、生活史
水生植物媒介 1
荸荠 菱角 茭白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2 二、生活史 布氏姜片吸虫活囊蚴 请观看“姜片虫活囊蚴”视频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4 四、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找虫卵。 直接涂片法,因虫卵大,产卵量大,故检出率高,易诊断。 改良加藤法可作定性检查。 免疫学方法可作为辅助诊断。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5
五、流行与防治
地理分布
内含卵细胞 1 个,卵黄细胞 20~40 个。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8 二、生活史 姜片虫生活史图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9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来自主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如茭白、菱角和荸荠等;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因生食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4 年半; 保虫宿主:猪。
1 布氏姜片吸虫成虫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5 一、形态 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姜片状;活体为肉红色,体表有皮棘; 长 20~75 mm,宽 8~20 mm,厚为 0.5~3 mm。 腹吸盘呈漏斗状,较口吸盘大 4~5 倍,肠支分 2 支。 睾丸 2 个,高度分支。子宫盘曲在卵巢和腹吸盘之间。
1 系从水生植物表面刷洗、沉淀获取的活动虫体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3 三、致病
图2-1布氏姜片吸虫
3. 灭螺 扁卷螺是姜片虫 的中间宿主, 在习惯用 水生植物喂猪的地方, 灭螺具有十分重要的 预防作用
图2-2
布氏姜 片吸虫 发育史
• 临床诊断
本病分布于长江流域和 华南地区如江苏、浙江、 福建、广东、湖南等地。 一般秋季发病多,有的绵 延至冬季。习惯用水生植 物喂猪的猪场,大多有本 病发生。幼猪断奶后1~2 个月就会受到感染。
一般对人危害严重,对 猪危害较轻。寄生少量时 一般不显症状。虫体大多 数寄生于小肠上段。吸盘 吸着之处由于机械刺激和 毒素的作用而引起肠粘膜 发炎。腹胀,腹痛,下痢, 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虫体寄生过多时, 往往发 生肠堵塞 (可多至数百条 ),如不及时治疗,可能 发生死亡。对儿童可引 起营养不良, 发育障碍, 病人有面部和下肢浮肿 等症状。
• 实验室诊断
取粪便用水洗沉淀法 检查。如发现虫卵,或 剖检时发现虫体即可确 诊。
• 防治
治疗可用 1.敌百虫 按100毫克/千克
内服,或拌入饲料中喂 服 (大猪总量不超过8克) 硫双二氯酚 100毫克/千 2.克, 用于体重50~100千 克以下的猪; 体重100~ 150千克以上的猪,用50 ~60毫克/千克
第三节 姜片吸虫病
由姜片吸虫寄生于猪和 人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吸 虫病,偶见于犬。病猪有 消瘦、发育不良和肠炎片吸虫, 吸虫中较大的一种,长 30毫米~75毫米,宽8 毫米~20毫米。整个轮 廊大体呈长卵圆形,像 一个斜切的厚姜片,故 称姜片吸虫。
胞蚴→雷蚴→子雷蚴→尾 蚴。尾蚴离开螺体,游入 水中,遇到水浮莲、水葫 芦、菱角、荸荠、慈菇一 类的水生植物,即在其上 变为囊蚴。
当囊蚴随着水生植物被猪 食入时,进入猪消化道, 囊蚴的壁在消化酶和胆汁 的作用下崩解,幼虫在小 肠内游离出来,吸着在肠 粘膜上,逐渐长大至性成 熟期。在猪小肠内,由幼 虫长为成虫,一般需90~ 103天,生存时间为9~13 个月。
布氏姜片吸虫(一)改
布氏姜片吸虫形态、生活史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简 介肠道寄生大型吸虫俗称姜片虫或肠吸虫,古书称“肉虫、赤虫”成虫寄生在人或猪的小肠,引起姜片虫病(fasciolopsiasis)一、形 态1. 成虫•长椭圆形,背腹扁平,肥厚硕大, 活体肉红色,死后灰白色,似生姜片,长2-7cm, 宽1-2cm,厚0.5-3mm;•腹吸盘靠近口吸盘,漏斗状,肌肉发达,较口吸盘大4~5倍;•一对珊瑚状分支睾丸;•卵黄腺发达。
2. 虫卵 大小:最大蠕虫卵,130~140 µm × 80~85 µm ;形状:椭圆形 ;颜色:淡黄色;卵壳:卵壳薄,均匀,卵盖较小;卵内含物:内含卵细胞1个,卵黄细胞20~40个 。
卵盖卵细胞二、生活史• 1. 虫卵随着粪便从人或猪(猪不用做动画,把猪去掉)的体内排出体外。
• 2. 虫卵在水中胚胎化。
• 3. 毛蚴孵化并钻入淡水螺体内。
• 4. 毛蚴在螺体内变成胞蚴(4a),雷蚴(4b)和尾蚴(4c)。
• 5. 尾蚴逸出,粘附在水生植物上面,变成囊蚴。
• 6. 人类食入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7. 囊蚴在小肠脱囊,变成童虫。
•8. 童虫在小肠发育为成虫,成虫产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生活史小结小肠上段寄生部位中间宿主扁卷螺植物媒介猪经口,人或猪因生食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感染方式成虫寿命一般1-4年;保虫宿主水红菱、茭白、荸荠等中间宿主:扁卷螺菱角荸荠水生植物为植物媒介茭白浮萍水花生布氏姜片吸虫囊蚴和扁卷螺从水生植物表面刷洗、沉淀,取沉淀中的囊蚴。
茭白根部扁卷螺。
第八节布氏姜片吸虫
本病的传染源除病人外,染病的猪 也为重要传染源。感染方式为经口感 染,因生食带有囊蚴的菱角、荸荠等 而感染,或饮用有囊蚴污染的生水而
感染。囊蚴在干燥环境中不易存活。
感染者以5~20岁的青少年儿童多见。
6.防治
1) 中药槟榔和广木香,水煎剂。 2) (1) (2)加强人畜粪便管理: (3) (4)普查普治: ,
1、形态
成虫
虫体硕大肥厚,肉红色,背腹扁平, 前尖后钝,近椭圆形,大小约为20~ 75×8~20×0.5~3mm,体表有棘。 口吸盘在体前端,腹吸盘紧靠口吸盘 之后,其肌肉发达呈漏斗状,约为口 吸盘4~5倍。两肠支呈波浪状沿虫体 两侧下行至虫体后端,末端盲管状。 雌雄同体,两个睾丸高度分支呈珊瑚 状,前后排列于体后半部。卵巢呈分 支状,子宫管状,盘曲在卵巢与腹吸 盘间,无受精囊,有劳氏管,卵黄腺 发达,广泛分布于虫体两侧。
3. 致 病
成虫: 机械性刺激、过敏反应,炎症、 水肿、点状出血及形成溃疡和脓 肿,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 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重度感染 者可出现消瘦、贫血、甚至出现 腹水等症状。儿童患者常出现程 度不同的智力减退,生长发育迟 缓。
4.实验诊断: 1) 病原学诊断 检查虫卵可确诊。 由于姜片虫产卵多且卵大,一 般生理盐水涂片多可查见虫卵, 也可用沉淀法集卵,要注意和 肝片形吸虫卵相鉴别,后者人 体感染较少见。如呕吐物或粪 便中排出姜片虫者也可确诊。
由于姜片虫产卵多且卵大一由于姜片虫产卵多且卵大一般生理盐水涂片多可查见虫卵般生理盐水涂片多可查见虫卵也可用沉淀法集卵要注意和也可用沉淀法集卵要注意和肝片形吸虫卵相鉴别后者人肝片形吸虫卵相鉴别后者人体感染较少见
第八节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布氏姜片吸虫
姜片虫卵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感染方式—经口
感染阶段—囊蚴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胞蚴、母雷蚴、子 雷蚴、尾蚴)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
最重要的保虫宿主—猪
三、致病性
机理:成虫机械性刺激、过敏反应 病理:炎症、溃疡、出血、脓肿 症状: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 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
感染动物:吡喹酮
布 氏 姜 (片 扁吸 卷虫 螺中 )间 宿 主
传播媒介-茭白、菱角、荸荠来自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俗称姜片吸虫、肠吸虫、大型肠吸虫、亚 洲大型肠吸虫。 是寄生人体最大的吸虫。 引起的慢性腹泻、消化道功能紊乱及营养 不良等症称之为姜片吸虫病 (fasiolopsiasis)。
一、形态
成虫
人体最大的吸虫
口吸盘、腹吸盘
肠支呈波浪状弯曲
• 中度感染: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
• 重度感染者:消瘦、贫血、发育障碍
• 可合并肠梗阻、阑尾炎;儿童常出现智 力减退,发育迟缓。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或成虫。 虫卵浓集法检查:水洗沉淀法等,检出 率高。 2、免疫学诊断
五、防治
粪便管理/水源管理 饮食卫生
治疗患者和带虫者:吡喹酮/中药
睾丸高度分支,前 后排列 卵巢呈佛手状分支
肉眼所见姜片虫成虫
20~75×8~20×0.5~3mm
姜 片 虫 成 虫 ( 活 体 形 态 )
赤虫、肉虫
虫卵 人体最大的寄生虫卵 130~140×80~85m 淡黄色,卵壳薄,卵 盖小,不明显 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许 多卵黄细胞
布氏姜片吸虫PPT课件
经验教训与展望
经验教训
布氏姜片吸虫感染的病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应该重视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加强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要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防止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 的发生。
展望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布氏姜片吸虫感染的研究和防治工作。通过深入了解布氏姜片吸虫的生态 学和生物学特性,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技术。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 验和做法,共同推进全球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促进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形成
03
教育公众养成勤洗手、不生食未经处理的水生植物等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
04 布氏姜片吸虫的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
01
02
03
流行病学调查
对布氏姜片吸虫的流行病 学进行调查,了解其分布 范围、传播途径和感染人 群。
宿主范围
研究布氏姜片吸虫的宿主 范围,包括感染的动物种 类和感染程度。
案例分析与启示
病例1分析
患者李某感染布氏姜片吸虫可能是由于生食淡水鱼时未彻底煮熟或处理不当所致。这提示 我们在食用淡水鱼时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病例2分析
患者张某感染肺吸虫病可能是由于生食虾蟹时未彻底煮熟或处理不当所致。这提示我们要 注意食品卫生和安全,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海鲜。
启示
布氏姜片吸虫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我们应该 加强食品卫生和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卫生和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同时,要加强 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防止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推广使用安全饮用水
通过过滤、消毒等手段,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减少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疫水
尽量避免在可能存在布氏姜片吸虫的水域中游泳、嬉戏或从事其他活 动。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布氏姜片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布氏姜片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要点解析――布氏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buski,姜片虫)
【要点解析】
1.生活史
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
2.要点
(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
(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
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注意事项】
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
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布氏姜片吸虫
13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四、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找虫卵。 直接涂片法,因虫卵大,产卵量大,故检出率高,易诊断。 改良加藤法可作定性检查。 免疫学方法可作为辅助诊断。
14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五、流行与防治
1. 地理分布
姜片虫病是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流行于亚洲的印度、孟加拉国和 缅甸等。我国除东北、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和宁夏外,17个省、市、 自治区有报道。
人体寄生虫学
概论 一、形态 二、生活史 三、致病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3
概述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属肠道寄生大 型吸虫,俗称姜片虫或肠吸虫。人感染是因生食水生 植物(茭白、荸荠和菱角等)所致,可致姜片虫病 (fasciolopsiasis)。
4
布氏姜片吸虫成虫
7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二、生活史
姜片虫生活史图
8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宿主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如茭白、菱角和荸荠等;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asciolopsis buski)
一、形态
成虫
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姜片状;活体为肉红色, 体表有皮棘; 长20~75 mm,宽8~20 mm,厚为0.5~3 mm。
子宫 口吸盘 腹吸盘
1
腹吸盘呈漏斗状,较口吸盘大4~5倍,肠支分
2支。 睾丸2个,高度分支。子宫盘曲在卵巢和腹吸 盘之间。
15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布氏姜片吸虫
子宫 卵巢
口吸盘 腹吸盘
肠支 睾丸
2.虫卵:最大的蠕虫卵
淡黄色,长椭圆形,卵盖小而不明显;卵壳薄 而均匀,内含卵细胞及多个卵黄细胞。
生活史
1.在外界发育
3-7周 1-2月
➢ 中间宿主是扁卷螺(淋巴间隙)。 ➢ 传播媒介:尾蚴在水生植物表面发育为囊蚴,
如菱角、荸荠、浮萍等。
水芹菜
菱角
中间宿主
扁卷螺
性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 ➢ 重度感染者:贫血、消瘦,眼睑、面部浮肿,
甚至全身性浮肿;甚至致死。
诊断
➢虫卵大且多 ➢粪检虫卵或成虫即可诊断。
防治原则
1.普查普治病人和病猪,治疗首选吡喹 酮。
2.不食生的或不洁的水生植物。 3.加强人畜粪便管理,防止污染水体。 4. 不用青饲料养猪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成虫寄生于人或 猪的小肠,也称肠吸虫,可引起姜片虫病 (fasiolopsiasis)。
形态
(一)成虫—小肠内最大的吸虫 虫体硕大肥厚,背腹扁平,形似姜片,约2-7.5cm; 腹吸盘是口吸盘4-5倍大小,居亚顶位; 雌雄同体,两个睾丸高度分
生活史
➢2.在人体内发育
后尾蚴
1-3月
(7月-4.5年)
➢终宿主为人;猪是重要的保虫宿主。
➢人的感染方式是由于食入了附有活囊蚴的水 生植物。
➢寄生部位是小肠。
致病
致病机理: (1)成虫口、腹吸盘吸附于肠粘膜→机械损伤→炎症
(充血、水肿)、溃疡; (2)虫体较大,遮盖肠粘膜→影响消化和吸收; (3)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出血、水肿、炎症。 临床表现:取决于虫体数量和感染者的生理状态。 ➢ 轻度感染者:无明显症状或轻度的消化道不适; ➢ 中度感染者:虫数较多,消化功能紊乱,间歇
[寄生虫学]布氏姜片虫
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肉眼所见姜片虫成虫
布氏姜片虫
布氏姜片虫简称姜片虫,也叫 肠吸虫,是寄生人体小肠中的一种 大型吸虫。主要分布于亚洲,又称 亚洲大型吸虫。
形态
成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虫卵
口吸盘
腹吸盘 肠支 子宫 睾丸
姜 片 虫 成 虫 ( 活 体 形 态 )
赤虫、肉虫
口吸盘
姜 片 虫 成 虫 形 态
。
致 病
吸盘吸附 肠粘膜炎症(变性、坏 死、脱落),局部溃疡、脓肿、点状充血、 水肿,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临床表现: 轻度:症状轻。 中度: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或交替出现, 肠梗阻。 重度:精神萎靡、低热、消瘦、贫血、腹 水,甚至发生衰竭、死亡 儿童:智力减退、发育障碍(侏儒症)。
诊
断
病原学检查 : 查虫卵—确诊 。 粪便直接涂片法。 涂片检查阴性者,用浓集法提高检 出率。
生食茭白
采集和生吃水红菱
流行及防治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一些国家。在我国
分布广,多见于东南沿海及内陆的江河湖泊 等地区以及三角洲地区。 山东—微山湖区 传染源: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猪) 原因: 1)粪便污染水体 2)生食含囊蚴的水生植物
预防:加强粪管+不生食+不用含活 囊蚴的饲料喂猪+消灭扁卷螺 治疗:吡喹酮(首选药物)
腹吸盘 子宫
睾丸
姜片虫卵(镜下)
生活史过程
成 虫 虫3-7W 毛 胞 母 子 尾 囊 卵 入水 蚴 蚴 雷 雷 蚴 蚴 蚴 蚴
扁卷螺 (1~2个月) 终宿主 小肠 植物媒介
成 虫
生活史
生活史小结
中间宿主: 扁卷螺:第一中间宿主 菱角、荸荠、茭白:第二中间宿主 终宿主: 人、猪(保虫宿主)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及途径:囊蚴经口误食
布氏姜片吸虫(一)
布氏姜片吸虫(一)布氏姜片吸虫全称为布氏姜片吸虫病,是由姜片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一种疾病。
该病最早发现于1907年,而姜片吸虫也是在同一年被发现的。
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多个地区被发现,成为一种潜在的疾病威胁。
一、病因姜片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肝脏和胆管内。
人通过摄入感染了姜片吸虫的虫卵,当虫卵在小肠内孵化出幼虫后,幼虫通过肠壁进入肝脏,再进入胆管,发育成为成虫。
成虫会在胆管内产卵,虫卵随后排出体外,另一部分虫卵则随粪便排出体外,完成姜片吸虫病的生活史。
二、症状布氏姜片吸虫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至6个月。
在症状出现之前,感染者通常不会出现异常的症状。
症状通常发生在虫体在肝脏和胆管内发育成熟,或是阻塞胆管时。
症状主要包括:1. 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2. 上腹隐痛,肝区触痛、肝大。
3. 皮肤及黏膜黄染、腹水、肝功能损害。
4. 胆囊炎、胆绞痛等胆道症状。
5. 其他少见症状包括寒战、发热、头痛、腰痛等。
三、诊断诊断布氏姜片吸虫病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粪便检查姜片吸虫虫卵。
医生会收集患者的粪便样本,并进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是否存在虫卵。
四、治疗目前,治疗布氏姜片吸虫病的药物主要有普鲁本西林、氯霉素和替硫唑等。
其中,普鲁本西林是治疗布氏姜片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但该药物治疗病程较长,需反复治疗数次方能达到最佳疗效。
五、预防预防布氏姜片吸虫病的方法如下:1. 喝开水或烧开水后点烟。
2. 避免食用未彻底煮熟的蔬果和肉类。
3.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
4. 做好环境卫生,防止污水沟溢出和马桶堵塞等。
5. 鼓励孩子勤洗手、避免随地大小便、不擅长吃生的蔬果等。
总之,布氏姜片吸虫病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愈的传染病。
预防措施的重点是加强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以及饮食卫生,切实做好自我防范,避免感染。
布氏姜片吸虫简介
布氏姜片吸虫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布氏姜片吸虫形态•4布氏姜片吸虫生活史•5布氏姜片吸虫致病•6布氏姜片吸虫实验诊断•7布氏姜片吸虫的流行与防治1拼音bù shì jiāng piàn xī chóng2英文参考fasciolopsis buski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Lankester,1857)Odhner,1902]简称姜片虫,是寄生于人体小肠中的大型吸虫,可致姜片虫病(fasciolopsiasis)。
祖国医书中早有“肉虫”,“赤虫”等记述。
姜片虫病的流行常常与种植水生植物和养猪业有密切关系。
本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故又称亚洲大型肠吸虫(giant asian intestinal fluke)。
3布氏姜片吸虫形态姜片虫成虫(图1)硕大、肉红色,虫体肥厚,椭圆形,背腹扁平,前窄后宽,长为20~75mm, 宽8~2mm,厚为0.5~3mm,体表有细皮棘。
两吸盘相距很近,口吸盘亚顶位,直径约0.5 mm,腹吸盘呈漏斗状,肌肉发达,较口吸盘大4~5倍,肉眼可见。
咽和食管短;肠支在腹吸盘前分叉,呈波浪状弯曲,向后延至体末端;睾丸两个,高度分支如珊瑚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半部的大半。
*** 袋为长袋状,内含贮精囊、 *** 管、前列腺和 *** 。
卵巢位于体中部稍前方,分三瓣,每瓣再分支。
无受精囊,有劳氏管。
子宫盘曲在腹吸盘和卵巢之间。
卵黄腺较发达,分布于虫体两侧。
两性生殖系统均开口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
虫卵呈椭圆形(图1),大小为130~140mm×80~85mm,淡黄色,卵壳薄而均匀,一端有一不明显的小盖。
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和约20~40个卵黄细胞。
图1 布氏姜片虫4布氏姜片吸虫生活史姜片虫需有两种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中间宿主是扁卷螺,终宿主是人和猪(或野猪)。
国内查见感染姜片虫幼虫期的扁卷螺类有:大脐圆扁螺(Hippeutis umbilicalis)、尖口圈扁螺(H.cantori)、半球多腺扁螺(Polypylis hemisphaerula)及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等。
布氏姜片吸虫
雷蚴、子雷蚴、尾蚴)。
二、生活史
5 . 水生媒介植物 菱角、荸荠、茭 白、水浮莲、水花生、浮萍等。 6 . 保虫宿主 猪,包括野猪。 7 . 从感染到粪中查到虫卵需1~3 月。 8. 成虫寿命 在人体内1年左右,长 的可达4年半。在猪体内,不超过2年。 9 . 生活史类型属世代交替型。
三、致病
1.带虫者 轻度感染可无症状。 2.消化道功能紊乱 中度感染。 原因:虫体硕大,吸盘发达,吸附 强。被吸附的粘膜可发生炎症、点状 出血、水肿,甚至形成溃疡、脓肿。 症状: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排 便量多,粪稀而臭,交替便泻及便秘。
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简称姜片虫
布氏姜片吸虫是寄生人体最大的吸虫,其 成虫寄生人体的小肠,引起布氏姜片吸虫 病(fasciolopsiasis),又称姜片虫病。
一、形态
1.成虫 2.虫卵
高倍 低倍
布氏姜片吸虫成虫大体标本
口吸盘
成虫 卡红染色标本。 新鲜标本肉红色,虫体 扁平,长圆形,甚肥厚, 腹吸盘大于口吸盘,肠 支分二支,在虫体两侧 呈波浪状弯曲,生殖系 统中睾丸两个,高度分 支,位于虫体后半部, 卵巢分支,卵膜+梅氏腺 明显。
扁卷螺
布氏姜片吸虫植物媒介
植物媒介: 水红菱、茭 白、荸荠。 尾蚴在水中游动, 遇水 生植物水红菱、茭白、 荸荠等, 或其它物体的 表面形成囊蚴。
布氏姜片吸虫活囊蚴
从水生植物表面刷洗、沉淀,取沉淀中的活动虫体
二、生活史
1. 成虫寄生部位 2. 感染期 3. 感染方式 蚴的水生植物。 4. 中间宿主 扁卷螺(胞蚴、母 囊蚴 经口生吃了含有囊 小肠上段
五、流行防治
1. 分布 亚洲东部、东南亚。我国20多省市 流行。安徽省也是重病区。 2. 流行原因 (1)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啃菱角的外皮而生 食。 有人在一个菱的外皮上检到688个囊蚴。猪的 感染率高(青饲料喂猪)。
医学课件:布氏姜片吸虫
尾蚴
囊蚴 后尾蚴
成虫
姜 片 虫 卵 与 受 精 蛔 虫 卵
活成虫
三、生活史
生活史特点:
1、成虫为人体最大吸虫,虫卵为最大蠕虫卵 2、中间宿主扁卷螺,两代雷蚴 3、媒介植物:尾蚴的结囊对附着物无严格的选择性。 4、感染期:囊蚴,感染途径:经口 5、猪为最重要的保虫宿主
四、致病
1、机理:
干线型纤维化
临床表现:
1、急性血吸虫病:高热,腹痛、腹泻、黏液血便,肝、 脾、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等。
2、慢性血吸虫病:无临床症状,占90%以上。 3、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 4、异位血吸虫病:肺、脑等多种器官和组织
巨
脾
恶液质
型
腹 水 型
安徽贵池县二十几岁血吸 虫病侏儒与同年龄健康人
江苏省武进县的晚期病人
腹 水 型 患 者
获得性免疫—伴随免疫
伴随免疫:宿主初次感染血吸虫后,对再次感染 的童虫有一定杀伤作用,而对宿主体内原有的成 虫并无影响。一旦清除了体内成虫,则宿主对再 感染的相对免疫力便逐渐消失。这种活动性感染 与免疫力并存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五、实验诊断
(一)病原诊断
保护易感者:青蒿琥酯
课 程 名: 姜片虫、血吸虫
教学目的: 1、掌握血吸虫、姜片虫的形态、生活史、 致病机理及实验诊断。
2、熟悉血吸虫流行与防治。
学 时: 3学时
第三节 布 氏 姜 片 吸 虫
Fasciolopsis buski
一、寄生部位及所致疾病 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内,导致姜片虫病。
二、形态
虫卵 毛蚴
胞蚴 母雷蚴 子雷蚴
江苏、浙江等。
山区丘陵型:我国南部,如四川、云
第八节 布氏姜片吸虫
虫卵 椭圆形, 椭圆形,大小为 (130~140)µm×(80~ ~ × ~ 85)µm,浅黄色,卵壳薄 µ ,浅黄色, 而均匀,一端有一不明 而均匀, 显的小卵盖, 显的小卵盖,内含一个 卵细胞和20~ 个卵黄 卵细胞和 ~40个卵黄 细胞。 细胞。
2 生 活 史
生活史要点: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 寄生部位:人体或猪的小肠内 中间宿主: 中间宿主:扁卷螺 媒介水生植物:水红菱、荸荠、 媒介水生植物:水红菱、荸荠、 茭白、 茭白、藕及多种水草等 感染阶段: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 感染方式:经口食入 终宿主: 终宿主: 人、家猪和野猪
3. 致 病
成虫: 机械性刺激、过敏反应,炎症、 成虫: 机械性刺激、过敏反应,炎症、 水肿、 水肿、点状出血及形成溃疡和脓 消化功能紊乱, 肿,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 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重度感染 者可出现消瘦、贫血、 者可出现消瘦、贫血、甚至出现 腹水等症状。 腹水等症状。儿童患者常出现程 度不同的智力减退, 度不同的智力减退,生长发育迟 缓。
4.实验诊断: 实验诊断: 1) 病原学诊断 检查虫卵可确诊。 检查虫卵可确诊。 由于姜片虫产卵多且卵大, 由于姜片虫产卵多且卵大,一 般生理盐水涂片多可查见虫卵, 般生理盐水涂片多可查见虫卵, 也可用沉淀法集卵, 也可用沉淀法集卵,要注意和 肝片形吸虫卵相鉴别, 肝片形吸虫卵相鉴别,后者人 体感染较少见。 体感染较少见。如呕吐物或粪 便中排出姜片虫者也可确诊。 便中排出姜片虫者也可确诊。
2. 免疫学诊断 免疫学检验很少应用。 免疫学检验很少应用。 可用成虫纯化抗原或分泌物抗原等 作皮内试验,或进行 试验, 作皮内试验,或进行ELISA试验, 试验 阳性符合率为91.7%~ %。 %~100%。 阳性符合率为 %~
寄生虫学布氏姜片吸虫课件
卵盖 卵壳
卵细胞 卵黄细 胞
(二)生活史
成虫
(肺) 胸腔
腹腔
童虫
入水
川卷螺
卵
毛蚴
胞蚴
3周
侵入
母雷蚴 子雷蚴
经口
溪蟹
后尾蚴
囊蚴
尾蚴
30-60分钟
蝲蛄
有些童虫可终生穿行于宿主组织间直至死亡
生活史要点:
1.寄生部位:肺;可累及全身 2.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肉食性哺乳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或蝲蛄 3.感染阶段:囊蚴 4.感染方式: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淡水蟹或蝲蛄
饮生水或生食半生食转续宿主肉 5.自囊蚴感染到成熟产卵,一般约需2个多月 6.成虫寿命:一般5-6年,长者20年
三、致病
1.致病机理 (1)机械性损伤 童虫在组织器官内移行、窜扰 成虫的定居或移行 (2)免疫病理反应:代谢物等引起 (3)病变特点:在器官或组织内形成互相沟
3.临床表现
(1)急性期 吃进囊蚴后数天到1个月左右出现。轻者仅
为食欲不振、乏力、消瘦、低热等非特异性症 状;重者发病急,毒性症状明显,如高热、腹 痛、胸痛等。
(2)慢性期与分型 1)胸肺型:患者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咳铁
锈色痰或烂桃样血痰,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 有明显改变, 易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
脓肿内容物浓缩为果酱样粘稠性液体。 囊壁因大量肉芽组织增生而肥厚,包裹整个病灶,
形成囊肿 X线:界线清楚的结节状虫囊。
(4)纤维瘢痕期 虫体死亡或转移至他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
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病灶形成瘢痕。 X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
猪姜片吸虫病的病原体是什么?用什么药好
猪姜片吸虫病的病原体是什么?用什么药好猪姜片吸虫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虫引发的吸虫病,可引发患猪贫血、腹痛、腹泻等,每年的年龄两季,是易发时期。
如果发觉有猪感染,应尽快对症医治,医治猪姜片吸虫病可用硝硫氰胺、六氯乙烷等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
猪姜片吸虫病的病原体是什么?本病的病原体是布氏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buski)是一种大型吸虫,外观似姜片,长24~75mm,宽8~20mm。
新鲜时呈暗红色,相当肥厚。
前端有一较小的口吸盘,紧靠它的后方是一个较大的腹吸盘。
睾丸2个,呈树枝状,前后排列于虫体的后半部。
子宫位于虫体的前半部,子宫和睾丸之间为一个多分支的卵巢,偏于虫体中部而稍偏后方。
发达的卵黄腺位于虫体两侧。
虫卵呈灰白色或黄褐色,卵圆形,卵内除胚细胞外,充满着卵黄细胞,有卵盖,其大小为130~150µm×85~97µm。
成虫在猪或人的小肠中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约经2~4周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动,钻人扁卷螺体内,脱去纤毛,变为胞蚴。
经13天形成**代雷蚴,再经20多天后形成第二代雷蚴,30多天后形成尾蚴。
尾蚴离开螺体,附在荸荠、水浮莲、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上,变为囊蚴。
以后随水生植物被猪生吃后,囊蚴进入消化道,包囊被消化溶解,幼虫立刻在小肠内(特别是十二指肠)发育为成虫。
自终末宿主感染囊蚴至虫卵从猪的大便排出,共需3个月。
虫体在猪体内的寿命为12~13个月。
猪姜片吸虫病用什么药好?1、硝硫氰胺幼猪每千克体重5 一6 毫克,成年母猪每头1 克,拌人饲料中自食,或清晨空腹喂后,隔一段时间再喂。
2、六氯乙烷每千克体重300 毫克,一次喂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流行
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国内除西北、 东北、西南地区外,19个省、区均有报 道。
六、防治
(一)预防: 1.开展普查普治,减少传染源。 2.加强人畜粪便管理,防止污染水体。 3.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二)治疗: 药物首选吡喹酮。
猪带绦虫 (猪肉绦虫、链状带
绦虫、有钩绦虫)
Taenia solium
掌握:猪带绦虫头节、妊娠节片、虫卵、 囊尾蚴的形态;猪带绦虫的生活 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囊虫病感染方式。
熟悉:猪带绦虫的流行因素、防治原则 和治疗药物。
了解:绦虫成虫的形态
一、形态
(一)成虫
头节: 颈节: 链体:
幼节 成节 孕节
头节
孕节
(二)虫卵
1.圆球形 2.棕黄色 3.中等偏小 4.卵壳很薄,多数
布氏姜片吸虫
一、形态
(一)成虫
(二)虫卵
1.椭圆形 2.淡黄色 3 .最大 4.卵壳薄、卵盖不明显 5.内含卵细胞和卵黄细胞
二、 生活史
卵
毛蚴 中间宿主扁卷螺
囊蚴 尾蚴
中间宿主 扁卷螺
植物媒介
媒介菱
茭白
荸荠
三、致病
(一)致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四、诊断
粪便检获虫卵可确诊,常用方法为 直接涂片法和水洗沉淀法。
脱落,胚膜上有放 射状条纹 5.内含六钩蚴
(三)囊尾蚴
二、生活史
三、致病
(一)成虫的致病作用 1.致病机理 2.临床表现 (1)排节片史 (2)消化道症状
(二)幼虫 的致病作用
3.囊虫病的分类: (1)皮下及肌肉囊虫病 (2)脑囊虫病 (3)眼囊尾蚴病
囊尾蚴寄生肌肉
囊尾蚴寄生在脑
囊尾蚴寄生在心脏
(二)治疗 1.绦虫病 治疗药物:南瓜子、槟榔合剂。 2.囊虫病 治疗药物:吡喹酮、阿苯哒唑
思考题
1.囊尾蚴病与绦虫病对人体危害较严重的 是哪个?为什么?
2.为什么吸虫的生活史需要有水的环境?
囊尾蚴寄生在眼
四、诊断
(一)猪肉绦虫病诊断 1.病史 2.粪便检查 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
(二)囊虫病诊断
1.皮下肌肉型 2.眼囊尾蚴病 3.脑囊虫病
五、流行
(一)分布
世界性,国内散发,以东北、华北及 西南病例较多。 (二)流行因素
1.猪的感染 2.人的感染
六、防治
(一)绦、囊虫病的预防 1.治疗病人 2.加强粪便管理 3.改进养猪方法 4.严格肉类检疫 5.加强卫生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