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混凝土覆盖在钢筋外表面的混凝土厚度,主要用于保护钢筋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物理损伤。
正确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下面是关于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规范:1. 检测方法(1)无损检测:通过使用超声波测厚仪等无损检测设备,对钢筋保护层进行测量,并得出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完工的混凝土结构。
(2)破坏性检测:通过钻孔或者剥离混凝土的方法,直接观察和测量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
2. 检测标准(1)国家标准:根据《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4-2015)中的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不应小于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70%。
(2)现场施工标准:在混凝土浇筑时,应使用钢筋保护层检测模板,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混凝土施工。
3. 检测频率(1)现浇混凝土: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需要每天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并记录在施工日志中。
(2)预制混凝土:对于预制混凝土构件,需要每次取样时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量,并记录在相关的检测记录中。
4. 检测结果及处理(1)测量结果应记录在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报告中,并附上相应的检测设备校准证书。
(2)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修复方法可以是重新浇筑混凝土,或者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覆盖层。
5. 监督检测(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并派遣专职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监督检测。
(2)监理工程师应持有国家认可的检测设备,并对施工现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监督检测。
(3)监理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报告检测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是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1. 引言钢筋保护层厚度是衡量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防腐蚀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规范旨在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方法和要求,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2. 检测方法2.1 面积法将待检测构件表面分割成一定面积的小方格,然后随机选择若干个小方格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值计算出平均值,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2 超声波法使用超声波测量仪器,将传感器放置在待检测的构件表面,通过超声波的传导速度和衰减程度来计算出钢筋保护层厚度。
2.3 电磁感应法使用电磁感应仪器,将传感器靠近待测区域,通过感应到的电磁信号来计算出钢筋保护层厚度。
3. 检测要求3.1 构件表面准备在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之前,应对构件表面进行清理,确保没有杂物和积尘。
3.2 测量点的选择测量点应随机选择,并应覆盖整个构件表面。
对于柱子等立体构件,应在不同方向上选择测量点。
3.3 测量精度检测仪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检测精度要求,并应进行定期检定。
3.4 工程记录检测过程中应记录检测点的位置、测量数值和检测日期等信息,并保存到工程档案中。
4. 结果评定4.1 平均值判定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平均值,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如果平均值在规定范围内,则判定为合格。
4.2 单个测量点判定对于超声波法和电磁感应法,可以通过单个测量点的数值来判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合格。
单个测量点的数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5. 质量控制5.1 检测仪器校准检测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并有相应的校准记录。
5.2 检测人员培训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检测方法和操作规程。
5.3 质量管理控制工程施工单位应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进行质量管理,包括定期检查和记录。
6. 结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提高工程质量。
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标准

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标准钢筋保护层是混凝土构件中保护钢筋不被腐蚀的一层混凝土,其厚度的合格标准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标准说明。
一、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保护要求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若被腐蚀,会导致钢筋截面积减少、载荷能力下降、结构变形增大等问题,最终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结构的失效。
为了防止钢筋被腐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必须设置保护层。
保护层的厚度应足以防止碱性混凝土环境中的氯离子、水分和氧气等有害物质侵蚀钢筋表面的保护层。
二、保护层厚度合格标准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少于以下数值之一:(1)普通混凝土工程结构中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2)混凝土结构防水绝缘层下方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3)当混凝土中使用了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时,其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混凝土保护层最大骨料粒径的3倍。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海洋建筑、化工厂房等有腐蚀环境的混凝土构件,建议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40mm。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在验收时,应使用检测工具来检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测工具可以采用金属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等。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应进行修复或重建。
保护层的质量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三、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在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对保护层的厚度和品质起着关键作用。
(2)注意钢筋的施工质量。
钢筋的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钢筋保护层的品质。
钢筋的弯曲、连接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且使用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
(3)施工前进行结构造型与保护层厚度的相关计算,以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措施得当。
(4)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使用包含高品质水泥、高品质河砂和优质石子等的混凝土。
对于使用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构件,保护层应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设计厚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标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标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标定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保护层厚度的标定直接关系到钢筋的防腐性能和工程质量。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钢筋保护层厚度标定的方法、标准和注意事项。
一、方法1. 使用超声波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仪器,通过测量超声波在钢筋和混凝土间传播的时间,从而计算出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准确且效率高,适用于不同直径和不同布置方式的钢筋。
2. 使用钢尺和刻度尺:对于较为简单的工程,可以通过将钢尺放在钢筋上,使用刻度尺测量钢筋上方的混凝土厚度,并从总高度中减去钢筋直径,即可得到保护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简单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小型项目和现场快速测量。
二、标准1. 建筑设计规范:在建筑设计中,通常会规定钢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这个最小厚度会有所变化。
因此,在进行保护层厚度标定时,需要遵循所在地区的建筑设计规范要求。
2. 行业标准:在建筑行业中,也有相关的标准规定了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求。
例如,国家标准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了不同钢筋直径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
这些行业标准是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参考依据。
三、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在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标定时,应选择多个代表性的测量位置,涵盖整个工程的不同部位和结构。
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注意钢筋直径变化:钢筋直径在混凝土构件中通常会有一定变化,因此在进行保护层厚度标定时,需要对每个测量位置的钢筋直径进行测量,并计算出实际保护层厚度。
3. 考虑混凝土材料的不均匀性:混凝土材料的密实度和成分在不同位置和不同深度可能会有差别。
因此,在进行保护层厚度标定时,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以减小测量误差,并对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4. 注意环境因素:在进行保护层厚度标定时,应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应尽量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测量。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合格判定标准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合格判定标准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合格判定标准是指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的钢筋保护层进行检验时,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保护层厚度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的要求和规定,从而确定其是否合格的标准。
具体来说,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合格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检验方法: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主要采用无损检测和破坏性检测两种方法,其中无损检测主要包括超声波、电磁感应、雷达等方法,破坏性检测主要是通过钢筋穿透试验来进行。
二、检验标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标准通常是根据相关的规范和要求来制定的,例如《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GB5020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等。
通常情况下,保护层厚度应该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数值,同时还要满足一定的容差范围。
例如,GB50010规定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容差要求等。
三、检验结果: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果应该以实测数值为准,同时还要将检验结果与相应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比对,如果符合要求,则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总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合格判定标准是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应该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 1 -。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

式中
l S�
n S——钢筋平均间距�精确至 1mm� l——n 个钢筋间距的总长度�精确至 1mm。
(3.5.3)
4 检测结果判定
4.0.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7m�� 对板类构件为 +8m��-5mm。 4.0.2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4.0.3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5 必要的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 6 检测原因。 3.1.5 根据钢筋设计资料�确定检测区域钢筋的可能分布状况�并选择适当的检测面。检测面宜为混凝土 表面�应清洁、平整�并避开金属预埋件。
3.1.6 对于具有饰面层的构件�其饰面层应清洁、平整�并与基体混凝土结合良好。饰面层主体材料以及 夹层均不得含有金属。对于含有金属材质的饰面层�应进行清除。对于厚度超过 50mm 的饰面层�宜清除
行表面的垂直距离差应在 0.5mm 之内。试件的尺寸、钢筋埋深可根据仪器的量程设定。宜选择直径为 16mm�25mm 的钢筋�其埋置深度的变动幅度宜在 10mm�60mm 之间。试件尺寸可参考图 A.1。
25
45
10
1
2
直径16mm钢筋
60
图 A.1 校准用试件尺寸示意图
1�直径 16mm 钢筋
2�校准试件
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从与混凝土中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反射回来�并再次由混凝 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反射体的情况。 2.1.3 实际钢筋保护层厚度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与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其值如图 2.1.3 所示。
C1 C2
钢筋保护层检测规范

钢筋保护层检测规范钢筋保护层是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钢筋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损坏。
钢筋保护层检测的目的是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和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以下是钢筋保护层检测的规范。
1. 检测方法1.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可使用非破坏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法、电磁法等。
检测应覆盖整个结构,并包括主要构件和关键部位。
1.2 钢筋保护层质量检测可通过观察外观、进行劈裂试验等方法进行。
2. 检测人员2.1 进行钢筋保护层检测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熟悉检测方法和要求。
2.2 检测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保持专业技术的更新和进步。
3. 检测设备3.1 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进行钢筋保护层质量检测的设备应能满足检测的要求,如裂缝检测设备等。
4. 检测步骤4.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应先在结构表面标定测量基准点,并记录下来。
4.2 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
4.3 钢筋保护层质量检测可通过观察外观进行初步判断,如有裂缝或剥落等问题应进一步检测。
4.4 对于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质量有问题的部位,应及时进行修复或加固。
5. 检测记录5.1 钢筋保护层检测的结果应记录下来,包括结构的名称、位置、检测日期等信息。
5.2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记录应包括基准点的位置、测量结果以及允许偏差等。
5.3 钢筋保护层质量检测的记录应包括问题的描述、检测方法和结果等。
以上就是钢筋保护层检测的规范,通过合理的检测方法和操作,可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质量和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在进行检测时,需要注意遵守相关安全规范,确保检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对于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以确保结构的长期使用性能。
钢筋保护层厚度规范

钢筋保护层厚度规范钢筋保护层是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保护钢筋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损坏。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范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钢筋保护层厚度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保护层厚度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GB50204)规定,普通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 主要受弯构件、受弯和受剪构件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构件的最大钢筋直径的取下整数倍再加10mm。
例如,最大钢筋直径为16mm的构件,其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20mm。
2. 其他构件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构件的最大钢筋直径的2倍再加10mm。
例如,最大钢筋直径为12mm的构件,其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34mm。
3. 对于有凸出钢筋的构件,应在钢筋外表面凸出高度处增加一半直径的保护层厚度。
二、保护层材料和施工要求1. 保护层材料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和粘结剂,并经过充分拌和和均匀铺设。
保护层材料的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2.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保护层的厚度和质量。
施工人员应采用专用工具配合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防止保护层出现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
3. 在保护层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其进行养护。
养护期间,应保持保护层的湿润,并避免外力损坏。
三、保护层厚度设计注意事项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的使用和环境条件,合理确定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以下是相关的注意事项:1. 结构暴露在潮湿、高温、酸碱等腐蚀环境中时,应适当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2. 对于暴露在海洋环境中的结构,由于海水中的氯离子对混凝土具有较强的侵蚀作用,应进一步增加保护层厚度。
3. 对于地下工程中的结构,由于受到土壤湿度和地下水压力的影响,应增加保护层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能。
4. 在冷地区的结构设计中,应考虑保护层的保温性能,减少冷热交变引起的温度应力和冻融破坏。
综上所述,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因素。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

第二章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1 总则1.0.1 为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本省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提高各检测单位检测精度,制定本检测规程,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0.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1.0.3 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1 术语2.1.1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检测方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时,磁力线会变形。
金属所产生的干扰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
如果对所检测的钢筋尺寸和材料进行适当的标定,可以用于检测钢筋位置、直径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1.2雷达仪检测方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从与混凝土中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反射回来,并再次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反射体的情况。
2.1.3实际钢筋保护层厚度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与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其值如图2.1.3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2.1.3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C 。
2.1.5钢筋的示值直径检测时仪器指示的钢筋直径。
2.1.6钢筋位置的测试偏差仪器所指示的钢筋轴线与钢筋实际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2.2 符号C ti —— 第i 个测点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C t i m , —— 第i 个测点指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值; C 0 —— 探头垫块厚度;—— 修正系数;S —— 钢筋平均间距。
3 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检测3.1 一般规定3.1.1 应根据所测钢筋的规格、深度以及间距选择适当的仪器,并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钢筋是起着支撑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检测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技术规程。
二、检测原理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法,通过测量钢筋保护层与钢筋之间的电磁感应信号来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具体来说,是将一根测试针插入混凝土中,测试针内部有一个发射线圈和一个接收线圈,发射线圈发出一个电磁信号,当信号遇到钢筋时,会在钢筋周围产生一个磁场,接收线圈会接收到这个磁场信号,通过分析信号强度和时间来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三、检测仪器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需要使用专门的仪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测试针:测试针是用于插入混凝土中进行测试的部分,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2.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是测试针内部的核心部分,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信号。
3.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可以分析信号强度和时间来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四、检测准备在进行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选择测试位置:需要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测试,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清理测试表面:测试表面需要清理干净,确保测试针可以插入混凝土中。
3.测量深度:需要确定测试针需要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应该超过钢筋所在深度的50%。
4.调整测试仪器: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情况调整测试仪器的参数,例如发射电流、发射频率等。
五、检测步骤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具体步骤如下:1.插入测试针:将测试针插入混凝土中,确保测试针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且插入深度达到预定的深度。
2.发射电磁信号:启动测试仪器,发射一个电磁信号。
3.接收信号:接收测试针内部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电磁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信号处理器中。
4.处理信号: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分析信号强度和时间,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

第二章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1 总则1.0.1 为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本省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提高各检测单位检测精度,制定本检测规程,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0.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1.0.3 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106 2 术语2.1 术语2.1.1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检测方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时,磁力线会变形。
金属所产生的干扰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
如果对所检测的钢筋尺寸和材料进行适当的标定,可以用于检测钢筋位置、直径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1.2雷达仪检测方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从与混凝土中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反射回来,并再次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反射体的情况。
2.1.3实际钢筋保护层厚度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与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其值如图2.1.3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2.1.3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 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
2.1.5钢筋的示值直径检测时仪器指示的钢筋直径。
2.1.6钢筋位置的测试偏差仪器所指示的钢筋轴线与钢筋实际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2.2 符号C ti —— 第i 个测点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C t i m , —— 第i 个测点指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值; C 0 —— 探头垫块厚度;—— 修正系数;S —— 钢筋平均间距。
3 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检测3.1 一般规定3.1.1 应根据所测钢筋的规格、深度以及间距选择适当的仪器,并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钢筋保护层厚度规范

钢筋保护层厚度分析分享保护层指的是混凝土上面那层小部份垫层。
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袒露的那一部份混凝土。
混凝土保护层概念: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袒露的那一部份混凝土,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受力钢筋)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对后张法预应力筋,为套管或孔道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知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1.厚度要求按照2021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1)保护层厚度再也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散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因此本次修订后保护层设计厚度比原来增加!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知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
可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痕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利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痕宽度会令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因此,2021年◎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该小于钢筋的公称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杆1520二a2025二b2535三a3040三b4050注:1•混凝土强度品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数值增加5mm.2•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该小于40mm.2.关于厚度的规定第条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该小于1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办法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
1-1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及评定

第三章构件实体检测3.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3.1.1 检测方法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电磁检测方法进行无损检测,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需确定被测构件中钢筋的大致位置、走向和直径。
测试区选择表面比较光滑的区域,以便提高检测精度。
3.1.2 检测结果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检测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 D n应按式( 3-1)计算:n DniD n = i 1n式中: D ni——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精确至0.1mm;n——测点数。
检测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D ne应按式( 3-2)计算。
D ne = D n - K P S D式中: S D——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精确至0.1mm;n(D ni )2n(D n )2S D =i 1n1式( 3-1)式( 3-2)K P——判定系数,按表3-1 取用。
表 3-1钢筋保护层厚度判定系数n10~1516~24≥ 25K P 1.695 1.645 1.595应根据检测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D ne与设计值 D nd的比值,按表 3-2的规定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评定标度。
表 3-2钢筋保护层厚度评定标准特征值 /设计值对结构钢筋耐久性的影响评定标度D ne/D nd> 0.95影响不显著1(0.85,0.95]有轻度影响2(0.70,0.85]有影响3(0.55,0.70]有较大影响4≤ 0.55钢筋易失去碱性保护,发生锈蚀5常洪桥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数据及评定结果见表3-3。
表 3-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及评定实测值( mm)D n Dnd SDne检测位置钢筋种类K P D ne/D nd评定12345678910( mm)( mm)( mm)( mm)363639373638393637351#跨梁底板纵向钢筋353438383839343633373735 1.595 1.81340.971 39393838383836383335323333323337313236320#墩台侧面竖向钢筋343237333533323434373435 1.595 2.07310.892 30353336353636303734303535353235303433311#墩台侧面竖向钢筋353130313235353431313335 1.595 1.84300.862 32333233343535303333根据常洪桥设计图纸,主梁底板与墩台保护层厚度为35mm。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操作规程完整

钢筋位置以及保护层厚度检测一、总则1、为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提高各检测单位检测精度,采用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附录E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以及《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3、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检测参数和名词术语1、 钢筋保护层厚度:对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到受力主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与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其值如图1所示。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 01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 ≈C 12、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C 。
3、钢筋的示值直径检测时仪器指示的钢筋直径。
4、钢筋位置的测试偏差仪器所指示的钢筋轴线与钢筋实际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5、相关符号C t——第i个测点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iC t——第i个测点指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值;im,C——探头垫块厚度;——修正系数;S——钢筋平均间距。
6、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规定:受拉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注:1、该表格数据来源于建设规范图集;不同规范(防水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有不同的要求;2、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
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保护层厚度可按粱考虑。
3、要求使用年限较长的重要建筑物和受沿海环境侵蚀的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当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时,其保护层厚度应适当增加。
4、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保护层厚度尚应遵守防火规范有关规定。
5、由此可见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与构件种类、混凝土强度、环境条件、构件受力状态、使用寿命、防火等级等因素相关。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规范第二章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1 总则1.0.1 为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本省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提高各检测单位检测精度,制定本检测规程,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0.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1.0.3 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2 术语2.1 术语2.1.1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检测方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时,磁力线会变形。
金属所产生的干扰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
如果对所检测的钢筋尺寸和材料进行适当的标定,可以用于检测钢筋位置、直径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1.2雷达仪检测方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从与混凝土中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反射回来,并再次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反射体的情况。
2.1.3实际钢筋保护层厚度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与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其值如图2.1.3所示。
C1C2图2.1.3 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C i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C01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t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C2.1.5钢筋的示值直径检测时仪器指示的钢筋直径。
2.1.6钢筋位置的测试偏差仪器所指示的钢筋轴线与钢筋实际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2.2 符号tC ——第i个测点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 itC ——第i个测点指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值; m,iC ——探头垫块厚度; 0,——修正系数;S ——钢筋平均间距。
1063 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检测3.1 一般规定3.1.1 应根据所测钢筋的规格、深度以及间距选择适当的仪器,并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一、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1.2>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2>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
<3>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
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Imm0<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5>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5.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5.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二、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一)一般规定vl>水泥、外加剂道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1.1>经产品认证符合要求的产品;vl.2>同一工程、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产品,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与标准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与标准一、背景介绍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之一,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二、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1. 磁性法磁性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测量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磁力线在混凝土中的传播规律,通过磁场感应原理测量出混凝土中钢筋的位置和厚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在待测混凝土表面涂抹导电液体。
(2) 将测量探头放置在涂有导电液体的混凝土表面上。
(3) 开始测量,通过磁感应原理,探头会发出磁场,钢筋会对磁场产生干扰,通过对干扰的分析,可以得到钢筋的位置和厚度。
优点:该方法精度高、操作简单、速度快。
缺点:需要涂抹导电液体,有一定的污染性。
2. 超声波法超声波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和反射特性来测量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方法。
将超声波传感器放置在混凝土表面上,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测量钢筋的位置和厚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超声波传感器放置在待测的混凝土表面上。
(2) 发射超声波信号。
(3) 接收超声波信号,通过分析超声波信号的反射情况,可以得到钢筋的位置和厚度。
优点:该方法精度高、不需要涂抹导电液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缺点:该方法对混凝土的材料性质要求较高。
三、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标准1. GB/T 50315-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5-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是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混凝土结构验收标准,其中包括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和评估方法。
该标准要求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时应采用磁性法、超声波法等检测方法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应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处理。
2. JGJ/T 152-2008《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标准》JGJ/T 152-2008《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标准》是建筑行业颁布的混凝土工程验收标准,其中包括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和评估方法。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操作规程

钢筋位置以及保护层厚度检测一、总则1、为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提高各检测单位检测精度,采用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附录E: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以及《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3、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检测参数和名词术语1、钢筋保护层厚度:对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到受力主筋外侧的距离。
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与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其值如图1所示。
图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i ≈C12、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tC。
3、钢筋的示值直径检测时仪器指示的钢筋直径。
4、钢筋位置的测试偏差仪器所指示的钢筋轴线与钢筋实际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5、相关符号C ti——第i个测点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C tim,——第i个测点指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值;C——探头垫块厚度;——修正系数;S——钢筋平均间距。
6、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规定:受拉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注:1、该表格数据来源于建设规范图集;不同规范(防水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有不同的要求;2、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
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保护层厚度可按粱考虑。
3、要求使用年限较长的重要建筑物和受沿海环境侵蚀的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当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时,其保护层厚度应适当增加。
4、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保护层厚度尚应遵守防火规范有关规定。
5、由此可见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与构件种类、混凝土强度、环境条件、构件受力状态、使用寿命、防火等级等因素相关。
7、测试方法(1)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检测方法原理: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时,磁力线会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1总则1.0.1为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本省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提高各检测单位检测精度�制定本检测规程�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204-2002�。
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1.0.3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2术语2.1术语2.1.1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检测方法由单个或多个线圈组成的探头产生电磁场�当钢筋或其它金属物体位于该电磁场时�磁力线会变形。
金属所产生的干扰导致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改变�被探头探测到�通过仪器显示出来。
如果对所检测的钢筋尺寸和材料进行适当的标定�可以用于检测钢筋位置、直径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1.2雷达仪检测方法由雷达天线发射电磁波�从与混凝土中电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如钢筋等的界面反射回来�并再次由混凝土表面的天线接收�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来检测反射体的情况。
2.1.3实际钢筋保护层厚度对于光圆钢筋�为混凝土表面与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对于带肋钢筋�其值如图2.1.3所示。
C1C2图2.1.3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 i≈C1带肋钢筋保护层厚度C≈C012.1.4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t C。
检测时仪器显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2.1.5钢筋的示值直径检测时仪器指示的钢筋直径。
2.1.6钢筋位置的测试偏差仪器所指示的钢筋轴线与钢筋实际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2.2符号C t i——第i个测点指示钢筋保护层厚度�C t i m,——第i个测点指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值�C0——探头垫块厚度��——修正系数�S——钢筋平均间距。
1063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检测3.1一般规定3.1.1应根据所测钢筋的规格、深度以及间距选择适当的仪器�并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3.1.2采用电池供电的仪器�检测中应确保电源充足�检测结束后应对仪器及电池进行保养。
对于既可采用电池供电�也可采用外接电源供电的仪器�应该在两种供电情况下分别对仪器进行校准。
3.1.3仪器在检测前应进行预热或调零�调零时探头必须远离金属物体。
在检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是否偏离初始状态并及时进行调零。
3.1.4检测前宜具备下列资料�1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2结构或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资料�3混凝土是否采用带有铁磁性的原材料配制�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结构构件中是否有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5必要的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检测原因。
3.1.5根据钢筋设计资料�确定检测区域钢筋的可能分布状况�并选择适当的检测面。
检测面宜为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并避开金属预埋件。
3.1.6对于具有饰面层的构件�其饰面层应清洁、平整�并与基体混凝土结合良好。
饰面层主体材料以及夹层均不得含有金属。
对于含有金属材质的饰面层�应进行清除。
对于厚度超过50m m的饰面层�宜清除后进行检测�或者钻孔验证。
不得在架空的饰面层上进行检测。
3.1.7对于含有铁磁性原材料的混凝土应进行足够的实验室验证后方可进行检测。
3.1.8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修正。
3.1.9非破损检测方法因对被检测结构无损伤�适用于大量结构构件、大面积检测。
但其检测准确性受仪器精度�检测人员经验等影响较大。
3.1.10局部破损检测方法因对被检测结构有损伤�适用于少量结构测点的抽样检测。
其检测准确性较高�可与非破损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对非破损方法检测结果进行修正。
3.1.1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2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且不少于�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是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
3.1.12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点。
3.2仪器性能要求3.2.1仪器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并在仪器的明显位置上具有唯一性标识�包括名称、型号、出厂编号等。
3.2.2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正常情况下�仪器校准有效期为一年。
3.2.3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仪器进行校准�1新仪器启用前�2超过校准有效期限�107108 3检测数据异常�无法进行调整� 4 经过维修或更换主要零配件�如探头、天线等�。
3.3 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检测技术 3.3.1 检测前应根据检测结构构件所采用的混凝土�对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进行校准�校准方法见附录A 。
3.3.2 当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钢筋直径比值小于2.5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小于50m m 时�测试误差不应大于±1m m �其它情况下不宜大于±5%。
3.3.3 检测前应先对被测钢筋进行初步定位。
3.3.4 进行钢筋位置检测时�探头有规律地在检测面上移动�直到仪器显示接收信号最强或保护层厚度值最小时�结合设计资料判断钢筋位置�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基本重合�在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按上述步骤将相邻的其它钢筋逐一标出。
3.3.5 钢筋定位后可进行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1 设定好仪器量程范围及钢筋直径�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邻钢筋影响较小的位置�并应避开钢筋接头�读取指示保护层厚度值C t i 。
每根钢筋的同一位置重复检测2次�每次读取1个读数。
2 对同一处读取的2个保护层厚度值相差大于1m m 时�应检查仪器是否偏离标准状态并及时调整�如重新调零�。
不论仪器是否调整�其前次检测数据均舍弃�在该处重新进行2次检测并再次比较�如2个保护层厚度值相差仍大于1m m �则应该更换检测仪器或采用钻孔、剔凿的方法核实。
注�大多数仪器要求钢筋直径已知方能检测保护层厚度�此时仪器必须按照钢筋实际直径进行设置。
3.3.6 当实际保护层厚度值小于仪器最小示值时�可以采用附加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
宜优先选用仪器所附的垫块�自制垫块对仪器不应产生电磁干扰�表面光滑平整�其各方向厚度值偏差不大于0.2m m 。
所加垫块厚度C 0在计算时应予扣除。
3.3.7 检测钢筋间距时�应将连续相邻的被测钢筋一一标出�不得遗漏�并不宜少于7根钢筋�然后量测第一根钢筋和最后一根钢筋的轴线距离�并计算其间隔数。
3.3.8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至少30�的钢筋且不少于6处�当实际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应全部抽取��采用钻孔、剔凿等方法验证� 1 仪器要求钢筋直径已知方能确定保护层厚度�而钢筋实际直径未知或有异议� 2 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3 采用具有铁磁性原材料配制的混凝土� 4 构件饰面层未清除的情况下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 5 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3.3.9 钻孔、剔凿的时候不得损坏钢筋�实测采用游标卡尺�量测精度为0.1m m 。
3.4 雷达法检测技术 3.4.1 雷达法适用于结构和构件的大面积扫描检测。
检测前应根据检测结构构件所采用的混凝土�对雷达仪进行介电常数的校准�校准方法见附录B 。
3.4.2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误差宜小于±2m m �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5%�钢筋间距的测试偏差宜小于±3m m �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5%。
3.4.3 根据工程资料�确定检测条件�选择满足检测精度要求的仪器�必要时应进行实验室标定。
3.4.4 根据被测结构或构件中钢筋的排列方向�雷达仪探头或天线垂直于被测钢筋轴线方向扫描�仪器采集并记录下被测部位的反射信号�经过适当处理后�仪器可显示被测部位的断面图象�根据显示的钢筋反射波位置可推算钢筋深度和间距。
109 3.4.5 检测钢筋间距时�被测钢筋根数不宜少于7根(6个间隔)。
3.4.6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至少30�的钢筋且不少于6处�当实际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应全部抽取��采用钻孔、剔凿等方法验证。
1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或无资料可参考时� 2采用具有铁磁性原材料配作的混凝土� 3 混凝土含水率较高�或者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差别较大� 4 饰面层电磁性能与混凝土有较大差异� 5 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3.4.7 钻孔、剔凿的时候不得损坏钢筋�实测采用游标卡尺�量测精度为0.1m m 。
3.5 检测数据处理 3.5.1 按下式计算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值� C t i m ,=(t C 1+t C 2�2C 0)/2 (3.5.1) 式中 C t i m ,——第i 测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值�精确至0.5m m � t C 1、t C 2——第1、2次检测的指示保护层厚度值�精确至1m m �。
C 0——探头垫块厚度�精确至0.1m m 。
3.5.2 当采用钻孔剔凿方法验证时�应该按下式确定修正系数� ���n i t i m i C C n 1,/1� (3.5.2) 式中 �——修正系数�精确至0.01� C i ——第i 测点钢筋的实际保护层厚度值�精确至0.5m m � 然后将该修正系数乘以指示保护层厚度平均值�得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值。
3.5.3 检测钢筋间距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绘图方式给出结果�可分析被测钢筋的最大间距、最小间距�并按下式计算平均钢筋间距S � n l S � (3.5.3) 式中 S ——钢筋平均间距�精确至1m m � l ——n 个钢筋间距的总长度�精确至1m m 。
4 检测结果判定 4.0.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 ��-7m ��对板类构件为 +8m ��-5m m 。
4.0.2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4.0.3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 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4.0.1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110 附录A 电磁感应式钢筋探测仪的校准方法 A .1 校准试件的制作 A .1.1 可根据仪器对于隔离材料的敏感程度任意选择下列一种方法制作校准用试件� 1 采用对仪器不产生电磁干扰的混凝土、木材、塑料、环氧树脂等材料�制作长方体试件�将一定直径的一根钢筋预埋于其中�钢筋埋置时两端应露出试件�长度宜为50m m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