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小报资料
九九重阳节敬老小报
![九九重阳节敬老小报](https://img.taocdn.com/s3/m/8a79a42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4.png)
重阳节登山
古代,民间在市阳有登高的风俗,故市阳节又叫“登高节屋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
是写至阳节的习俗;杜南的七律《登高1.就是写生阳直高
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黄高山、
登高塔.还有吃.生阳格’的习俗.
重阳节
IIi阳节,又称京九节‘晒秋节'"踏秋”,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资秋、登高远眺、观飘菊花'遍插茱英.吃至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空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古”皆是家族帧空而出,36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及高∙,jβ灾”。
《荔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井阳,两九相至,故日至阳,也叫更九.至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黑普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敬老。
重阳节小报写的内容。
![重阳节小报写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23d093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b.png)
重阳节小报写的内容。
题目:重阳节,共享秋日欢乐导语: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是人们登高、赏菊、祭祖、增进亲情、友情的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探索重阳节的起源、庆祝方式、美食和传统习俗,共享秋日的喜悦。
一、节日起源重阳节,最早源于古代儒家学派的重阳教。
据说,秋天是阳气渐敛,阴气渐盛的时候,重阳教的创始人黄帝在秋分之后的九月九日,让人们登高以扬阳气、抵阳寒,以求庆祝阳气復發,延年益寿。
二、庆祝方式1.登高赏秋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是登高,这是由于古人认为在这一天登高可以远离疾病,增加阳气。
人们在这一天会选择一座山峰、公园或景区,登山远足,欣赏秋日的美景。
登高的同时,人们还可以结伴嬉戏,增进友谊,享受快乐时光。
2.赏菊花赏菊花是重阳节的另一大习俗。
九月九日正值菊花盛开的时候,各地的公园、庭院都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览,人们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菊花。
赏菊花不仅可以增添节日的气氛,还可以欣赏到秋天的美丽。
3.祭祖敬老重阳节还是祭祖敬老的重要节日。
人们将在家中挂牌位,整理家族祠堂,烧香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同时,也是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的好时机。
可以陪伴父母,一起登高、欣赏美景,或是为他们准备一份贴心的礼物。
三、传统美食重阳节还有丰盛的美食,其中有些食物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1.菊花酒菊花酒是重阳节必备的美酒之一。
人们将菊花放入酒中浸泡,使酒呈现出浓郁的菊花香。
喝菊花酒不仅可以解渴,还有助于除秋燥、壮阳补气,非常适合秋天饮用。
2.粽子粽子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
主要由糯米、花生、红枣等材料制成,用粽叶包裹成三角形,蒸煮而成。
吃粽子有吉祥、辟邪的寓意,同时也是表达对美好祝福和感恩之情。
四、民俗习俗1.佩插茱萸重阳节有一个习俗,就是佩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传统的草本植物,形状像葡萄,有浓郁的香气。
人们会将茱萸插在衣领上或者挂在门口,据说可以避邪、防病、祛除霉气,并且能带来好运。
简单又漂亮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又漂亮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3e005d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63.png)
简单又漂亮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单又漂亮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在各个领域,大家都接触过不少的手抄报吧,借助手抄报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那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简单又漂亮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简单又漂亮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1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梅兰竹菊为君子,而重阳节赏菊也代表拜访君子,古代有送菊花给长辈,表示对一个人的尊敬。
毕竟菊代表一种气节。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在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
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简单又漂亮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2当然还有一点,9月9,赏花好时节。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
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宋代《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
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重阳节小报内容资料资料精选
![重阳节小报内容资料资料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c48ee2a700abb68a882fb24.png)
重阳节小报内容资料资料精选
重阳节马上就要到了,老师会布置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那么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有哪些?
1、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再沁心扉,宛如心声。
祝愿天下的老人幸福安康!
祝愿遥远的朋友们快乐平安。
2、一片菊花香,朋友不会忘;一杯重阳酒,友谊天长地久;一声短信响,问候思念长。
重阳节到了,远方的你可否安康?
3、漫山红叶铺彩云,又是重阳秋色深,登高望远思亲友,遍插茱萸少一人。
摘片红
叶写书信,托与秋风寄亲人,霜重色更浓,久别的思念比海深。
4、重阳节来到,登高望远不可少。
一为健身体,有氧运动身体好;二为祈福运,事事
顺利节节高;三为发祝愿,合家团圆常欢笑。
愿你快快乐乐过重阳!
5、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又至,问候送上。
品浓酒之香,念远方老友,送真心
祝福,愿你年年岁岁,无忧无愁!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战dao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
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
中国历代许多
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小学二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内容文字
![小学二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内容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b509d90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1.png)
小学二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内容文字1.小学二年级重阳节手抄报内容文字各地重阳节习俗【广东】广州过重阳节, 民众登白云山, 赏秋、健身。
吴川地过重阳节, 享宴高会, 摆敬老宴。
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 男女老少, 倾城而出, 赛神酬愿, 皆用大炮。
连川重阳, 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 州人围观。
阳江市过重阳节放纸鸢, 并系藤弓于纸鸢上, 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
【港澳】在港澳人的习俗中, 清明为“春祭”, 重阳为“秋祭”。
重阳登高祭祖的传统风俗延绵至今。
在港澳地区, 古老的重阳节, 今已演变为一个多元化的节日。
【广西】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 俗语说:“九月九, 牛羊各自守”。
清明是春祭, 重阳作为秋祭, 重阳拜山是岭南风俗之一, 慎终追远、顾本思源的传统数千年来沿袭至今。
【福建】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 称为“风槎”。
相传九月初九是妈祖羽化升天之日, 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 求得保佑。
【海南】海南过重阳节有登高望远、插茱萸、送“重阳糕”、“赶山猫”、洗艾叶水等习俗。
【江苏】重阳节, 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 连缀成旗, 插于庭中。
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作“骆驼蹄”的面食。
无锡市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上海】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 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近年上海市杨浦区开展“欢乐在重阳”敬老爱老系列活动。
【浙江】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
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 称为秋祭。
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 互相馈赠, 称为重阳粽。
【江西】婺源县九月九日, 篁岭举办晒秋节。
婺源篁岭古村还保留较好的“晒秋”生产生活现象, 秋季有大量新鲜蔬菜瓜果需要晒干贮藏, 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景象。
【安徽】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 以迎山神。
削竹马为戏, 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近年合肥热电组织开展重阳节慰问主题活动。
【云南】近年云南昆明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
关于重阳节手抄报的内容精选130句
![关于重阳节手抄报的内容精选130句](https://img.taocdn.com/s3/m/51eebbc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4.png)
关于重阳节手抄报的内容精选130句关于重阳节手抄报的内容1、九月初九重阳节到了,虽然繁忙的你我没有时间去赏菊登高,但是还是要送一份真切的关怀给年,希望老朋友一切顺利。
2、把思念托付给秋风,把关怀写满片片枫叶,把祝愿化作空气,把真心融入阳光,在重阳节的日子里祝你开心。
3、九九重阳,遍插茱萸,登高望远,品酒赏菊,问候老人,祝福友人,表达思念,送出真情,愿你重阳节快乐!4、世上若有诤友,那就是如你对我那样关怀的朋友。
愿你拥有无穷无尽的幸福与欢乐,祝重阳节快乐!5、重阳去登高,健康常拥有。
重阳去饮酒,快乐无烦忧。
重阳去赏菊,幸福握在手。
重阳插茱萸,好运早当头。
6、有一种问候可以让你忘却孤单,有一种友谊可以让你感受到快乐,那就是我在重阳为你送出的祝福:祝重阳节快乐!7、吃一块重阳糕,事业辉煌步步高;喝一杯菊花酒,生活甜美永恒久。
重阳节来了,祝你节日快乐,阖家欢乐!8、用快乐聚首,用真心开酒,用祝福斟酒,用舒心祝酒,用惬意饮酒;祝你九九重阳节,吃掉幸福,饮尽甜蜜,大醉快乐!9、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
祝重阳节快乐!10、且是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苍龙日暮尚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重阳将至,祝你节日快乐,身体康健。
11、老朋友很久不见了,但是对你始终保持着一份牵挂,在此重阳佳节之际,希望我们的友谊更上一层楼,祝你一切顺利。
12、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我想和你共度重阳节,我已备好了菊花酒、重阳糕,就等着你来了。
13、一品菊花香,三品豪酒爽,五看果实壮,七赏红叶景,九九重阳节,酒香景更美!重阳节,愿您和您的家人久久相聚。
14、送一缕阳光给你,在秋日的.萧瑟中为你带去暖和,送一份祝福给你,在重阳的佳节里为你带来关怀,重阳节快乐,每天快乐。
15、走过重重叠叠的足迹,模糊重重叠叠的画面,度过重重叠叠的时光,积蓄重重叠叠的思念,重阳节,祝您及家人福寿安康!16、请你去赏九月菊,邀你共品重阳酒,把酒言欢,人生几何,重阳佳节,与君同乐,送上祝福,略表心意:重阳节快乐!17、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又至,问候送上。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类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类](https://img.taocdn.com/s3/m/6305c28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5.png)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起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2、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赏菊:____________________插茱萸:____________________吃重阳糕:____________________饮菊花酒:____________________3、重阳节的诗词文化著名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4、重阳节与现代社会现代庆祝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对老年人的关怀:____________________11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
据《吕氏春秋》记载,当时已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等活动。
而重阳节的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
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111 重阳节的相关传说重阳节的传说众多,其中流传较广的有桓景避灾的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f697b5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4.png)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一、重阳节简介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踏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汉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重阳的习俗,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庆祝这一节日。
重阳节是提倡敬老、尊老的节日,也是报恩孝敬父母的日子。
二、重阳节传统习俗1. 登高远足: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许多人会选择登高远足,既能欣赏秋天的美景,又能锻炼身体。
2. 佩戴茱萸:茱萸又称为“重阳果”,被认为具有驱邪、招福的作用,人们在重阳节会佩戴茱萸,以祈求福运。
3. 喝菊花酒:重阳节期间,人们会饮茶、品菊花酒,菊花寓意着坚贞和顽强。
4. 吃重阳糕:重阳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准备香甜的重阳糕,象征团圆和幸福。
5. 赛龙舟:重阳节也是赛龙舟的重要时节,各地会举办盛大的龙舟比赛,吸引着众多观众。
三、重阳节的意义1. 传承文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的九月初九都会开展各种庆祝活动,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2. 提倡孝道:重阳节是尊老、敬老、孝敬父母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会更加关注和照顾老人,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3. 爱护大自然:重阳节正值秋天,人们通过登高远足的活动,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伟力,也提醒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4. 团圆和祈福:重阳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人们会回家与家人共度欢乐时光,也会祈求家人平安、健康和幸福。
四、重阳节与九九重阳九九重阳是对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的称呼,中国古代将九这个数字视为吉利之数,所以重阳节也被赋予祛病健身的寓意。
人们在九九重阳这一天会有不同的活动和习俗,如登高避邪、佩戴茱萸、饮茶、品菊花酒等。
五、了解杜鹃花重阳节也是杜鹃花开放的季节,杜鹃花花期以每年的十月九月九号左右为主,花朵鲜艳娇嫩,被誉为“山中之王”,与重阳节氛围互相辉映。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到此结束,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祝大家重阳节快乐!。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c439b30b52acfc789ebc9b1.png)
我们在做手抄报的时候需要对重阳节有一个了解,那你对重阳节的了解又有哪些呢?下面是精心为您整理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重阳节简介: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的起源: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00a15d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c.png)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一)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2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二)今天是重阳节,一大早,天气就特别好,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
我自告奋勇地邀请爷爷奶奶一起去东山玩,爷爷奶奶奶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开始了去东山的路程。
一路的风景真美啊!在树上,一个个火红火红的石榴,又圆又大。
在草丛里,一束束美丽的月季花,简直就是百花怒放。
一阵阵风吹过,这可爱的月季花摆动着她那轻巧的身躯,像是在和我问早。
我们来到东山了,远远望去中,那波光粼粼产太湖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奶奶看到了这美景不住地惊叹道:“哇,这太湖真美啊!”一路伴随着我们的蝴蝶,也不停地摇动着她那双五彩斑斓的翅膀,像是在说:“太美了!太美了!”到了中午,我们下到山脚去吃饭,妈妈特地点了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和好几杯菊花酒。
菜来了,我先热情地敬了奶奶爷爷一杯菊花酒,他们喝了菊花酒心里甜滋滋的。
吃完饭我在湖边玩耍,看见了湖面上有数千条小白鱼,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嘻戏玩闹,我心里羡慕极了!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三)今天早上,我早早地起床。
打电话给奶奶向她问候,我说:“奶奶今天是重阳节,到我家来吃晚饭吧。
爱满重阳孝润童心手抄报内容资料8张
![爱满重阳孝润童心手抄报内容资料8张](https://img.taocdn.com/s3/m/6fa0d4f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9.png)
爱满重阳孝润童心手抄报内容资料8张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节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以及传承中华民族孝道精神,我们决定制作一份关于“爱满重阳孝润童心”的手抄报,让人们在欣赏美丽的图画的同时,也能够从中受到启示,突出重阳节的文化意义。
第一张:张灯结彩迎重阳重阳节期间,各地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此图画由一群子弟画家共同绘制而成。
其中的元素让人感到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寓意着应让孩子在欢乐的气氛中享受节日的快乐。
第二张:重阳节的来历这张手抄报主要介绍了重阳节的来源,也就是《诗经》中“九九重阳”一诗。
并且还介绍了民间的習俗,让人了解到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第三张:家庭游戏在重阳节期间,家庭之间的互动尤为重要。
此图画表现了父母和孩子间的互动,他们共同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体现了传统重要的家庭互动和为了孩子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第四张:喜堂重阳忙度日此图画是结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的。
女孩为她的祖父母做饭,男孩则在打扫房间,体现了对长辈的孝敬与尊重。
其中还巧妙地借助了温暖的色彩,更加真切地表现出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第五张:重阳礼品在重阳节期间,人们互相送礼物也是传统文化之一。
此图画表现了孩子们准备送给长辈的小礼物。
这也表达了孩子向长辈表达敬意和爱的情感,同时也体现出了传统文化对礼仪的重视。
第六张:重阳登高重阳节期间,登高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
此图画让人们感受到了登山的喜悦和热情,同时也在表达着人们对长者毕生追求高远理想的向往。
第七张:院落团圆此图画初看之下,仿佛就能呼吸到村庄的气息。
孩子们在这里和长辈一起分享快乐,迎接着重阳节的到来。
这也展现出了重阳节对家庭团聚的重视和人们对团圆的渴望。
第八张:重阳倍有情通过这张图来表达的是重阳节的温馨和情感。
孩子们和长辈在一起度过这个节日,充满温馨,同时也越来越加深了家人之间的感情。
总体而言,重阳节是一个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和家庭情感的重要节日。
希望通过手抄报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老幼互敬、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寻找快乐。
九月九重阳节的手抄报文字内容
![九月九重阳节的手抄报文字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f2396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7.png)
九月九重阳节的手抄报文字内容“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不知不觉,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打算到了,对于重阳节你有什么想知道的?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九月九重阳节的手抄报文字内容,欢送阅读!重阳节来历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
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漫长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重阳节故事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闻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
”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旁边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那么不敢近身。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幸免染瘟疫。
他和瘟魔搏斗,最终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始终传到此时此刻。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重阳节气象谚语重阳晴,一冬凌;重阳阴,一冬温(京)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苏)重阳无雨一冬晴(苏、浙、鄂等)重阳无雨,九月无霜(皖)重阳无雨,冬至多雨(湘)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重阳有雨,下年雨缺(陕)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鄂)重阳节诗句1、异国逢佳节,凭高独假设吟。
关于重阳节的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重阳节的的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00861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d.png)
关于重阳节的的手抄报内容
重阳节的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又称重阳节、踏秋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据说起源于古代的故事传说。
2. 重阳节的庆祝方式:重阳节是秋季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踏秋、插茱萸、饮菊花酒等庆祝活动。
3.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人们在重阳节会佩戴茱萸,认为它能辟邪、驱毒、祛病、延寿,也会爬山、采菊、饮菊花酒,以尊重老人和追求健康长寿。
4. 茱萸的寓意:茱萸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它寓意着病魔消除、疾病随之去除,人们通过佩戴茱萸,希望能够得到健康和长寿。
5. 重阳节的美食:重阳节有许多特色美食,如重阳糕、菊花酒、菊花糕等,这些食物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庆祝意义。
6. 重阳节的诗词和歌谣:在重阳节,人们会吟唱有关秋天和长寿的诗词和歌谣,以表达对生命的赞美和欢乐。
手抄报可以使用五彩纸、画册、贴画等材料,配上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说明,以美观、简洁的方式呈现重阳节的文化传统和庆祝方式。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10篇)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59fa3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c.png)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10篇)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篇1“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每当想起《采桑子·重阳》这一首横扫千古的名篇大作,不禁心生感慨:重阳节又到了。
老人高兴,儿女高兴,小孩也高兴,好一派喜庆气氛。
重阳节:节令名。
阴历的九月十九,又叫重九。
因为九是阳数,九月一个阳,九日一个阳,故名“重阳”,又叫敬老节,有登高的传统习俗。
登高时,佩戴茱萸囊,据说可以避邪。
重阳节对于老人来说,是一个高兴的节日。
老人门可以结伴,手握金菊,前去登高。
可重阳节对一些特殊的老人来说,又有着不一般的意义,故历代文人墨客,对重阳节大加吟诵,各抒感慨!“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内容描写重阳节的战地风光,借景抒情,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并从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自然观或宇宙观作了形象的诗的揭示,是富有深刻哲理意蕴的。
而对于一些煺役老军人来说,会勾起他们无限的回忆与遐想。
抗战时期,他们是如此的风光,如此的英勇,充满了动力与奉献祖国的激情。
可一年一度秋风劲,岁岁重阳,他们也老了!回忆当年,他们会感到无比欣慰与自豪。
每到重阳,他们会为自己倍感骄傲。
“每封佳节倍思亲’,有些儿女忙于事业,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和陪伴他们的父母亲,只有把他们送进养老院。
可每到重阳节,儿女想父母,父母也思念儿女,想来想去,即使是节日,彼此也独自生悲,徒感寂寥。
今逢重阳,而我们因该为这些饱受思念之苦的老人们做些什么呢?虽然我们是小孩,却也可以为他们做很多很多。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些东西,去养老院慰问那些老人,陪他们一起过节,让他们不用感到孤独,还可以自编自演一些节目,与老爷爷老奶奶一起开心,一起快乐。
这样,老人们不仅开心了,我们也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
重阳节过了一年又一年,今又重阳,对老人们来说,他们一定会一起吟诵:“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篇2今年的重阳节过得太有意思了。
重阳节小报文字内容
![重阳节小报文字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b2341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2.png)
重阳节小报文字内容一、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起源于先秦,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端午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重阳节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早在中国古代周朝就有相关的记载。
二、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赏秋、祭祖、祈福、敬老等。
重阳节象征着家人团聚、孝道弘扬和敬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同时,重阳节也代表着人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探索精神。
三、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和活动1.登高: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远望,感受秋天的美好和自然的壮丽。
2.赏菊: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赏菊成为了人们的一大乐趣。
3.饮菊花酒:菊花酒是重阳节必备的饮品,象征着清心明目、延年益寿。
4.吃重阳糕:重阳糕是重阳节特有的食品,寓意着步步高升。
5.祭祖:重阳节是祭祖的好时机,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四、重阳节与孝道、敬老的联系重阳节强调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在重阳节期间,人们常常会回到家乡看望父母和长辈,表达敬意和关爱。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的是家庭和睦、尊老爱幼。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弘扬孝道精神,如给长辈洗脚、做饭等。
五、重阳节的美食和保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来滋补身体,如鸡、鱼、肉等。
同时,也会食用一些保健食品,如菊花茶、枸杞等。
这些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对于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健康有着很好的作用。
六、重阳节的诗词和文学作品古代诗人常常以重阳节为题材创作诗词,表达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登高》等名篇都与重阳节有关。
这些诗词作品不仅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还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内涵。
七、重阳节的旅游和登高望远重阳节期间,人们会选择到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登高望远,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旅游不仅能够放松身心,还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大自然,弘扬户外精神。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391f4e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1.png)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一、什么是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因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而得名。
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的民间习俗,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文化。
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1. 登高祈福:重阳节是登高祈福的日子,人们会选择高山或高塔登高,以示祈福和追求更高的目标。
2. 赏菊:重阳节赏菊是非常重要的习俗之一。
人们会前往花园、公园等地,欣赏各种各样的菊花,乐在其中。
3. 饮菊花酒:重阳节人们喜欢饮用菊花酒,即用黄酒泡菊花,寓意吉祥如意。
4. 吃重阳糕:重阳节必备传统美食是重阳糕,有着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
5. 养生: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注意养生,如晒太阳、散步、草地瑜伽等,以增强身体健康。
三、重阳节的文化内涵1. 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的节日。
九月九日有两个“九”,象征长寿,人们会走访长辈,表达对长者的敬意。
2. 重阳节是感恩的节日。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重阳节是感恩的时刻,人们会表达对亲人、朋友和社会各界的感激之情。
3. 重阳节是团圆的节日。
与中秋节一样,重阳节也是重视家庭团聚的日子。
人们会邀请亲朋好友共聚一堂,共同庆祝。
四、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和歌曲1. 《重阳》(唐代孟浩然)皎月轻霜浓,浮云卷御风。
紫菊开嘉树,黄花发金丛。
山中人忆茂,江上日参蓬。
有酒还且醉,且莫问征程。
2. 《重阳怨》(唐代杜牧)陪女移时节,思琴幽思长。
残阳下门去,傍竹破藤牀。
疏帘朝雨破,群草暮蝉凉。
终日不登楼,吟维下永昌。
五、重阳节的寓意与祝福1. 祈愿长寿健康:重阳节习俗中,登高的寓意是追求长寿和健康,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长寿的人生。
2. 祝福家庭团圆:重阳节是团聚的日子,祝福每个家庭都能和和美美,幸福团圆。
3. 感恩天地:重阳节是感恩的时刻,祝愿人们心存感激之情,感恩身边的人和事,珍惜美好生活。
总结: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99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99重阳节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85589f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4.png)
99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老年人、家庭、和平以及尊重老人、回归本源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内容。
一、节日起源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唐代,据说当时的诗人白居易写下了一首“登高赋”,以赞美古代名士,这首诗后来也被视为重阳节的文化源头。
二、节日习俗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菊酒、拜祖等习俗。
登高是重阳节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在九月九日这一天爬高山或登高楼台,以祭祀祖先并祈福、祈祥。
赏菊指的是参观园林或花卉展览,其中尤以菊花最为受欢迎。
人们还喜欢饮菊花酒和吃重阳糕等传统美食。
三、节日意义重阳节是一种敬老爱老的节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重阳节更体现出了人们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
此外,重阳节还有“避邪消灾”、“祈求健康长寿”等寓意。
四、重阳诗词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水东西流,老僧已死夜茶凉。
”——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以上是与重阳节相关的两首经典诗词。
五、手工制作重阳节手抄报的制作可以采用菊花、山水、登高等元素,表达节日的主题和意义。
同时,也可以在手抄报上添加一些有趣的互动元素,比如让孩子们画出自己爬山的经历或家中老人的形象等等。
六、总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重阳节经历了漫长的传承和演变,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要积极传承弘扬这一优秀传统,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爱上重阳节这个美好的节日。
七、文化传承重阳节从唐代以来,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 evolution 和改变。
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个节日都体现了中国人们对长辈的敬重、强调家庭和睦、祈求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而且重阳节的传承是多元化的,其地域性和文化性也十分丰富。
比如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方,有许多相似或地域特色的习俗和风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阳节小报资料篇一:重阳节手抄报资料重阳节的由来农历九月九日,为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因《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名重阳,也叫重九。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与敬老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
敬老、爱老、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其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做人的基本准则。
重阳节到了,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吧,祝他们身体健康。
或陪他们去郊外游玩,让他们在晚年时光里能时刻感受到我们的爱。
刘桓尝药汉文帝刘桓是个出名的孝子,母亲薄太后患病三年,他不管政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亲自侍奉床前,有时候为了陪伴母亲,他晚上睡觉甚至不宽衣解带。
他怕母亲吃的药味道不合适,每次煎好的药都亲自尝过,他的孝行为天下人作出了好榜样。
儿歌之一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带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之二九月九,是重阳老少欢聚是一堂唱歌跳舞秧歌忙尊老爱幼文明讲构建和谐新风尚幸福生活万年长赏菊饮酒菊是长寿之花,凌霜不屈,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深受人们喜爱。
菊展又多在重阳举行,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登高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的记载,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登高可以避邪除灾。
攀登之余,还能观赏红叶野花,饮酒吃肉,想来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唐代王勃于重阳节时在滕王阁上写出千古名文《滕王阁序》,闻名天下。
怎么样,重阳登高,我们出发吧!篇二:重阳节手抄报资料大全重阳节手抄报图片一重阳节手抄报图片二重阳节手抄报图片三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四重阳节手抄报资料大全:一、关于重阳节的简介: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构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尔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构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尔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提倡全社会建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XX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关于重阳节的起源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年龄》当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先人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使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羽士)寻求永生,收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
”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三、关于重阳节的诗句重阳日寄韦舍人【唐】赵嘏节太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骚落帽人。
重阳日示舍弟【唐】赵嘏多少乡心入羽觞,野塘本日菊花开。
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回。
渐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驱马傍尘埃。
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
旅中太重阳【唐】朱庆馀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篱畔菊,本日为谁黄。
重阳日陪韦卿宴【唐】朱湾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
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入坐青峰近,当轩远树齐。
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唐】樊忱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
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
秋风词更远,窃捓挚翟铡�九日登巴台【唐】白居易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题涂溪【唐】白居易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九日醉吟【唐】白居易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四、关于重阳节的作文内容:重阳节爱老敬老时光转眼即逝,不知不觉中又一年的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
不过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是帮着干点家务,除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甚么了。
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
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浪费的买很多珍贵的东西历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经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秋天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末少,冷不冷”这时候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
”心里还不住的抱怨奶奶太罗里吧嗦!经常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趼子来了。
归根结柢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
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固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
篇三:重阳节手抄报资料重阳节的由来农历九月九日,为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因《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名重阳,也叫重九。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与敬老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
敬老、爱老、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其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做人的基本准则。
重阳节到了,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吧,祝他们身体健康。
或陪他们去郊外游玩,让他们在晚年时光里能时刻感受到我们的爱。
刘桓尝药汉文帝刘桓是个出名的孝子,母亲薄太后患病三年,他不管政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亲自侍奉床前,有时候为了陪伴母亲,他晚上睡觉甚至不宽衣解带。
他怕母亲吃的药味道不合适,每次煎好的药都亲自尝过,他的孝行为天下人作出了好榜样。
篇四:重阳节小报篇五:重阳节小报三(2)班金琦凌篇六:重阳节小报-重阳经典篇七:XX年九九重阳节手抄报资料素材XX年九九重阳节手抄报资料素材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
是农历九月九日。
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
现在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传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可消本文来自027ART范文灾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恶。
《齐人月令》重阳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
”唐代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晋代陶渊明诗菊花如我心,九月九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九月九日。
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重阳节来源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
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
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
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庆祝方式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
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
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
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茱萸节”。
今天的重阳节,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巧妙结合,已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