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电缆发展现状
2023年中国海底电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3年中国海底电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一、行业概况1、定义海底电缆(SUbmarineCabIe)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电缆,铺设于水下环境,用于传输电能或通信的线缆。
海底电缆可分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主要运用于海底观测网、通信、电力网络、海上石油开发、海上风电等领域。
前瞻根据功能作用、电压类型、绝缘类型、应用领域等标准对海底电缆进行分类如下:图表1:海底电缆分类功能作用海底通信电缆、海底电力电缆、海底光电复合电缆电压类型HVDC.DC.AC绝缘类型浸漆纸绝缘电缆、自容式充油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聚乙烯绝缘电缆、乙丙绝缘电墟及充气电缆应用领域观测网用海底电缆、海上石油平台用电统、通信用海底电缆、海上风电发电用电缆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砒究院俘前瞳经济学人APP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原材料和化工原材料两大部分,金属原材料主要包括铜杆、铝杆、合金铝锭等,铜杆与铝杆成本占比较大。
化工原材料主要包括绝缘材料用于生产绝缘料、护套料、半导电屏蔽料的聚乙烯、聚氯乙烯、石墨烯、高性能聚酰亚胺等。
产业链中游为海底电缆的生产制造,下游应用市场主要为电力企业,包括国家电网和海上风电投资建设企业。
图表2:海底电缆产业睇构上游,中游■下游原材料I海缆供应商!I应用市场资料来源:前皤利研究院@前膜经济学人APP 分析中国海底电缆生态图谱。
上游原材料企业包括江西铜业、紫金矿业、中国铝业等金属材料企业。
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等海缆专用化工原料生产企业包括中天科技、鼎龙股份等国产企业,也有日本住友、东丽、杜邦等跨国企业,由于具备先发技术优势,跨国企业所占份额高。
中游的海缆生产供应商保罗普睿司曼、耐克森的跨国企业以及东方电缆、中天科技等国内企业。
下游应用市场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广核等。
图表3:中国海底电缆产业链生态图谱上游赢原材料海缆供应商应用市场金属材料江西SHk KiETft 中ISU业云ISJR份Cτ‹∙⅛CFrT∙P..*rτ∙⅛-ycF-1tk化工原材料日本住友、日本东Si、杜邦中天科技.1»龙JR份其他电力企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前瞻经济学人APP三、行业发展历程中国发展始于清朝时期,1886年第一条海底电缆台南至澎湖电缆通联台湾全岛以及大陆的水路电线,长53海里,主要作为发送电报用途。
海底电缆的性能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
海底电缆的性能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海底电缆是连接全球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海量的互联网数据传输任务。
为了确保电缆状况良好,保障数据传输质量,人们需要对海底电缆进行性能监测与评估。
本文将探讨海底电缆性能监测与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挑战。
第一部分:海底电缆性能监测的重要性海底电缆是全球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跨洋、跨海的数据传输任务。
如果海底电缆发生故障或损伤,将会给全球的通信网络带来严重影响,甚至造成通信中断。
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海底电缆的性能对于维护全球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海底电缆性能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底电缆性能监测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目前主要的监测技术包括:1. 光纤传感技术:通过在电缆中嵌入光纤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电缆的温度、应变、震动等参数,实现对电缆状况的全面监测。
2. 声学监测技术:利用水中声波的传播特性,可以监测海底电缆发生的故障或损伤,识别出故障位置和类型。
3. 电缆响应技术:通过对电缆施加外部电信号,分析电缆的响应特性,可以评估电缆的传输性能和健康状况。
4. 无线传感技术: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电缆的环境参数和物理状态,提供实时的电缆状态信息。
这些技术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相互补充和协同使用,从而实现对海底电缆性能的全面监测和评估。
第三部分:海底电缆性能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海底电缆的性能评估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传输性能评估:通过测试电缆的传输速率、延迟、误码率等指标,评估电缆的传输质量和性能稳定性。
2. 功耗评估:通过测试电缆传输时的功耗,评估电缆的能源效率和耗能情况,为能源管理提供依据。
3. 可靠性评估:通过故障统计和故障模拟等方法,评估电缆的可靠性和寿命,为维护和更换工作提供参考。
4. 安全性评估:通过测试电缆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抗干扰能力,评估电缆的安全性能和抗攻击能力。
这些评估技术可以为电缆的运行维护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有利于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修复和优化。
国内外跨海输电工程综述
0 引言
随着我国能源的开发和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 对电力电缆的品种和水平的要求日趋提高。我国幅 员辽阔,具有漫长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 而且还有广阔的海上石油开采前景,将来需要各种 海底电缆进行远距离的跨海输电,本文将目前世界 上主要的跨海输电工程进行介绍并做相关讨论。
1 跨海输电工程介绍
1.1 世界跨海输电工程 从 1951 年日本明石海峡,敷设了世界上第一条
The Review of Cross-sea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Zhao Jian-kang,Chen Zheng-zheng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The cross-sea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is the most difficult project in the world; the design, manufacture and installation of submarine power cables in which is the most difficult cables project.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world’s development of cross-sea transmission project, particular introduces the main cross-sea project , which using the submarine cables and the production status of submarine cables. We studied the applicability and economy of AC and DC submarine cables, discussed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ifferent submarine cable at insulation mode, introduce the HVDC lighting cables, and in last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submarine cables in china. Keywords: cross-sea power transmission; submarine cables; DC cables; AC cables; HVDC lighting cables
海底电缆简介
信号调制
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海底电缆采用各种调制技术, 如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等。
带宽分配
海底电缆的带宽需要根据不同业务 需求进行分配,包括语音、数据、 图像等,以满足各种通信需求。
关键技术
01
电缆设计与制造
海底电缆需要承受巨大的水压、腐蚀和海洋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
设计和制造需要特殊的材料和工艺,以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
02
放大器技术
由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衰减,因此需要采用放大器技术对信号进行放
大,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03
光纤技术
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海底光缆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同轴电缆,成为主
要的通信方式。光纤技术具有传输容量大、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
点。
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
使用专用电缆敷设船进行海底电缆的 敷设作业,具备定位、敷设、埋设等 功能。
相关设备与技术
01
02
03
深海机器人技术
利用深海机器人进行海底 电缆的敷设、维修和检测 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安 全性。
水下无损检测技术
采用超声波、磁粉探伤等 水下无损检测技术,对海 底电缆进行定期检测,确 保其安全运行。
光纤传感技术
适用范围
电力输送
海底电缆可用于跨海电力输送, 将电力从陆地输送到海岛或海上 平台等设施。
通信传输
海底光缆可用于跨海通信传输, 构建海底通信网络,实现大容量 、高速度的信息传输。
04
海底电缆的传输原理与技术
传输原理
电磁感应
海底电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 发送端将电信号转换成磁场,通 过电缆传输到接收端,再转换成
将多根绝缘线芯按一定规则绞 合成电缆,提高整体机械性能
海上风电及海底电缆行业分析
海上风电及海底电缆行业分析1、海上风电行业概述1.1、海上风电的发展历史及现状2015年12月12日,近200个缔约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签署了巴黎协定,各国在利用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达成了共识。
这也意味着风力发电作为绿色发电手段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未来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
在取代煤炭发电方面,海上风电的减排效果更加显著,中国1GW的海上风电项目,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4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4吨。
根据世界银行集团测算,全球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潜力为71TW,海上风能储备资源达到全球电力需求的十倍以上。
近几年,全球海上风电的装机量持续增长,根据GWEC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21.1GW,创造了历史记录,全球海上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57.2GW。
可以预计,在碳中和背景下,海上风电将成为未来低碳发展的主线之一。
1.2、中国海上风电发展情况中国蕴藏着丰富的海上风力资源,根据报告,中国水深5-50米海域,100米高度的海上风能资源可开发量为5亿千瓦,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
另外近岸潮间带、深远海也具备较丰富的风能资源。
与陆上风电相比,中国海上风电具有运行效率高,风力资源丰富,发电稳定的特点,同时中国用电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海上风电可以更靠近用电中心,就近消纳。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海风成本的降低,近几年中国海上风电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
根据GWEC统计,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16.9GW,约占全球新增装机量80%,累计总装机量27.68GW,占全球总装机48.4%。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初期探索阶段(2010-2014年)中国海上风电相较于欧洲发达国家起步较晚,2010年6月,中国同时也是亚洲首个大型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100MW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产业迈出了第一步。
国内外海底电缆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外海底电缆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海底电缆逐渐成为连接全球网络的重要基础设施。
本文将从国内外海底电缆的发展现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国内外海底电缆发展现状海底电缆作为连接全球网络的基础设施,其发展已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的海底电缆主要是为了传输电报和电话信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海底电缆的传输速度也逐渐提高,同时传输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
目前,全球已经建设了数百条海底电缆,连接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国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海底电缆的建设和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一批海底电缆系统,包括东南亚环线、中美直达、南北美环线、东亚环线等,这些电缆系统已经成为我国对外通信的重要通道。
二、海底电缆技术创新海底电缆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电缆的材料技术、电缆的布设技术以及光缆技术等。
1. 材料技术海底电缆的材料技术是其基础,主要包括电缆芯、绝缘层、护套等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目前,海底电缆的芯材主要采用铜、铝等材料,绝缘层主要采用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材料,护套主要采用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材料。
未来,随着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海底电缆的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2. 布设技术海底电缆的布设技术是其重要的技术之一,主要包括电缆的敷设、连接、维护等技术。
目前,海底电缆的敷设主要采用船舶进行,连接主要采用焊接、压接等技术,维护主要采用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技术。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海底电缆的敷设和维护将会更加便捷和高效。
3. 光缆技术光缆技术是海底电缆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主要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目前,光缆技术已经成为海底电缆的主流技术,其传输速度和带宽都比传统的电缆技术高出很多。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光缆技术的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市场需求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海底电缆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海底电缆主要应用于互联网、通信、金融、能源等领域。
试论海底电缆观测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关键宇l海底电缆; 观测系 统; 技术; 研究; 发展趋势
一
目上形成集约化的长远效益, 对长远的海洋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
础。 海底电缆的分类 2 、 加 强 海底 电缆 观 测 系统 发展 的 国际合 作 , 加 强海 底 电缆 观测 海 底 电缆 分 为两 类 , 一是 海 底 通信 电缆 ,术交流 。 海 底 电缆 观 测 系统 从开 始 到现 在 还 是 一 个探 缆。 海 底 通 信 电缆 主 要 用 于长 距离 通讯 网、 通 常用 于 远 距 离岛 屿之 索 的 过程 , 想要 海底 电缆 观 测 系统 更 经济 更成 功 这 就 需 要进 行 国际 间、 跨 海军 事设 施等 较 重要 的场 合。 海底 电缆敷 设 距离 较 通信 电缆比 合作来实现海底电缆观测系统 中各部 分的技术研究突破 和数据共 较 要短 得 多的 多, 主 要用 于 陆 地 岛屿之 间 、 横 越 江河 或 港 湾 、 从 陆上 享, 目前随着时代和海洋事业的发展, 进行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的机
应用及维护。 观测 个观测点将开展 水文、 气象、 化学、 海啸、 泥沙、 地震等要素的海洋综 工作组的形式负责海底电缆观测系统的运行管理、 改 进 已有监 测 、 通讯 功 能 , 合观 测并 实 现 数据 共 享 和 实时 监 控 , 它将 有 望成 为 我 国第一 个 海 底 系统 的管 理还 包括 新 的传感 器性 能检 验 ,
会和平台越来越 多, 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多方协作提高海洋观测系统 效率和 作用 。 3 、 建 议各种 观 测 网之 间互 联 , 海 底 电缆观 测 系 统将 会 与水 面、 陆地和天空的观测相互连接, 并且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观测系统也实现 互联 , 成为 全 球观 测 系统的 一部 分。 4 、 合理利 用海 底 旧电缆 , 世 界 海底 有大量 的海 底通 信 电缆 , 目 前 大 一 代海底 电缆 正在 快速 退 役, 退 役的原 因不是 因为 到 了使 用年 限 , 而是 因为 操作 和维 修 的费用超 过 了其 他更 高容量 的 电缆 , 这 些退 役下 来 的 电缆 就 为第 二次 的大 规模 利用 提供 了便利 。
国内外海底电缆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外海底电缆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交流的不断增加,海底电缆成为连接世界的重要通信设施之一。
本文将从国内外海底电缆的发展现状、技术趋势、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海底电缆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海底电缆的发展现状1、国内海底电缆的发展我国海底电缆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一批较为完善的海底光缆网络体系,其中包括中国电信的“海缆一号”、“海缆二号”、“海缆三号”、“海缆四号”、“海缆五号”等,中国联通的“亚欧1号”、“亚欧2号”等,中国移动的“东南亚环线”、“亚太环线”等。
同时,我国的海底电缆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如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光缆技术,建设了更加高效的海底光缆网络,使得我国的海底电缆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输速度也不断提高。
2、国外海底电缆的发展国外海底电缆的发展比我国更为早期,最早的一条海底电缆建于1850年,用于连接英国和法国之间的通信。
随后,海底电缆的建设迅速发展,欧美国家成为了海底电缆的主要建设者和运营商。
目前,全球海底电缆网络已经覆盖了全球70%以上的海底地区,其中欧美国家的海底电缆网络最为发达,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都建设了大规模的海底电缆网络,连接了全球各地的通信设施。
二、海底电缆的技术趋势1、光缆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光缆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底光缆已经成为了海底电缆的主要形式。
光缆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已经成为了海底通信的主流技术。
目前,光缆技术在海底电缆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同时,随着光缆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底光缆的传输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海底电缆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
2、智能化的海底电缆系统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底电缆系统也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的海底电缆系统可以实现对海底电缆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了海底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智能化的海底电缆系统还可以实现对海洋环境的监测,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海底光缆研究报告
海底光缆研究报告海底光缆是连接世界各地的网络基础设施,是信息时代信息传输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探讨海底光缆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海底光缆的发展历程第一根海底电缆于1850年在英吉利海峡铺设,当时仅能传输一条电话线路。
20世纪上半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底电缆逐步向深海发展。
1960年代中期,大西洋第一根现代海底光缆开始运营,标志着海底光缆时代的开启。
1990年代以来,海底光缆迅速发展,连通全球的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形成。
二、海底光缆的技术特点1. 大带宽:海底光缆的传输速率可达数十Tbps,比同等长度的电缆大数千倍。
2. 高可靠性:海底光缆一般由多根光纤交织构成,故出现单点故障时容易备援,保证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
3. 全球覆盖:海底光缆建设连接全球各大洲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得数据传输灵活性非常高。
三、海底光缆的现状目前,全球有超过400根海底光缆连接各大洲,并拥有覆盖全球95%以上人口的高速宽带网络。
在工业化国家,海底光缆已经成为主要的网络基础设施,提供了高速稳定的通讯服务。
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投资海底光缆,以促进其经济发展,提高和工业化国家的联系和竞争力。
1. 智能化:未来的海底光缆将会更智能化,具有自我感知和自我修复功能。
2. 科技创新: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海底光缆的可靠性、带宽和传输速率。
3. 独立网络:随着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一些国家可能会选择建立自己的独立海底光缆网络,而非与其他国家共用。
结论综上所述,海底光缆已成为全球信息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技术不断发展,将继续为信息传输提供更快速、更稳定和更高效的网络服务。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需求的增加,海底光缆将继续发挥核心作用。
海底电缆行业分析报告
海底电缆行业分析报告海底电缆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海底电缆是一种连接陆地与海洋之间的大型海底通讯电缆,其主要作用是进行海底信息传输和海底能源资源开发。
海底电缆是综合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属于海洋工程和信息通信技术领域。
二、分类特点海底电缆根据其用途和性能可以分为海底通讯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
其中,通讯电缆主要用于国际间的数据通讯以及海底油气勘探等领域;而电力电缆则主要用于国际间能源互联互通和海上风电等领域。
海底电缆的特点是传输距离长、维护成本高、技术含量高、安全性要求极高等。
三、产业链海底电缆产业链主要分为海底电缆原材料、海底电缆制造、海底电缆维护以及海底电缆服务四个环节。
其中,海底电缆制造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占据了整个产业链的大部分价值。
四、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和海洋资源开发等活动的增加,海底电缆行业持续发展。
早在19世纪末,欧洲和北美的电信企业便开始铺设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推动了海底电缆行业的初步发展。
20世纪初,随着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出现,对海底电缆的依赖度有所降低。
而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海底电缆已经成为连接世界各个地方的主要通讯基础设施,海底电缆行业再次迎来了快速发展。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了海底电缆产业要占据重要地位,要通过支持海底电缆制造技术改进、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服务体系等措施,推动海底电缆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经济环境海底电缆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经济环境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技术创新的推动。
在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潮流的背景下,海底电缆行业面临的一些挑战是市场需求不足、资金短缺、成本压力大等。
七、社会环境技术创新是推动海底电缆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一带一路”倡议、大湾区规划以及国家深海科技发展战略等政策的推动下,海底电缆行业将迎来更多的社会发展机遇。
海底电缆及其技术难点
3、加强件:海底电缆的加强件 是提高电缆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 结构,通常由钢丝或光纤构成。
3、加强件:海底电缆的加强件是提高电缆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结构, 通常由钢丝或光纤构成。
1、海洋环境复杂:海底电缆需要在水深千米、温度变化大、海水腐蚀性强等 恶劣环境下工作,对电缆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内容摘要
另外,水下环境的动态性也是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海洋环境中的生物 和地球物理活动都会对水下通信产生干扰。此外,水下环境的动态变化也会对通 信系统的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
内容摘要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科研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水下通信技术。其中,光通 信是一种有前途的技术。在可见光的范围内,光在水中的传播距离相对较长,而 且对水温、盐度等参数的依赖性较低。因此,光通信有望成为水下通信的一种有 效解环境因素:琼州海峡海底电缆的铺设需要考虑到海底地形、水深、潮流、 海底地质等因素。通过调查和测绘,琼州海峡海底地形较为平坦,水深适中,潮 流适中,且海底地质条件良好,有利于海底电缆的铺设。
可行性分析
2、地质因素:琼州海峡区域的地质条件较为稳定,未发现严重的地质灾害和 地震活动。此外,根据地质勘测结果,海底岩石强度较高,有利于电缆的固定。
海底电缆及其技术难点
目录
01 海底电缆:通信与能 源传输的重要通道
03 参考内容
02 海底电缆的组成
海底电缆:通信与能源传输的重 要通道
海底电缆:通信与能源传输的重要通道
海底电缆是全球通信和能源传输的关键基础设施,它们在海洋深处铺设,为 全球的信息交流和电力供应提供着可靠的保障。然而,海底电缆的工作环境复杂 多变,面临着诸多技术难点。本次演示将介绍海底电缆的组成、技术难点以及当 前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国内外海洋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海洋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海洋工程技术是造船界关注的技术领域之一,世界上现代化的一流船厂都把高新技术船舶与大型海洋工程结构物作为其纲领性产品.海洋工程技术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海洋发电技术、海洋钻探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海洋油矿开采技术、海岸风力发电技术、海层探测技术、海洋物质分离技术、海水提炼技术、海洋建筑设计等。
海洋发电技术包括:海水发电、海洋风力发电、潮汐发电、温差发电等。
海洋钻探技术包括:海洋油井开发、海洋矿石开采等、海水淡化技术包括:太阳能净水、工业净水等。
海洋物质分离技术包括:海水金属分离、轻水物质提炼等。
能源开发、资源开采等领域海洋工程技术数目众多,未来人类利用和保护海洋是个新新话题.随着近年来海洋开发“热"的升温,特别是专属经济区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实施,海洋工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在潜水器技术方面。
目前世界上建造的载人潜水器超过160艘,无人潜水器超过1000艘.日本继1989年建成深海6500 米载人潜水器“SHINKAI6500”以后,于1993年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潜深10000米的无人潜水器,用于深海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经过“七五”和“八五”的工作,我国的潜水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无人潜水器方面,某些项目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在载人潜水器方面,潜深600米的“7 1 03”深潜救生艇是我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还有300米工作水深的“QSZ—II型双功能单人常压潜水装具系统”、潜深150米的鱼鹰I号和双功能的鱼鹰II。
综合国内从事潜水器开发的各院校、研究院和研究所的力量,我国已具有开发深海载人潜水器的技术能力。
-—在海底管线埋设、检测和维修技术方面。
我国海底电缆的铺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第一条国际通讯电缆于1976年完成,1993年成功研制出MG一1型海缆埋设犁,并于同年成功完成中日光缆的埋设任务。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SMD(Soil Machine Dynamics Ltd.)公司和Land& Marine Eng.公司建造了不少拖曳式埋设系统.而美国的海洋系统工程公司为AT&T研制的SCA— B号埋设机是一种ROV型(水中航行型)的埋设机.可在1850米深用喷水的方式埋设电缆至地下0.6米,可以取出埋深在1.2米以内的电缆,埋设电缆直径为300毫米。
220kV高压交流海底电缆的设计选型探析
220kV高压交流海底电缆的设计选型探析摘要:海上风电项目的生产与发展,需要依靠大截面、高电压的交流海底电缆作为支撑,基于此,本文谨以某近海风电工程为例,结合该工程对于海底电缆的实际需求,分析当前国内外海底电缆发展现状及生产技术,对该近海风电工程海底电缆的选型加以探讨,最终决定选用性能及经济效益更好的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海底电缆。
关键词:220kV高压交流海底电缆;海上风电;大截面电缆随着时代的发展,海上风电工程对于海底电缆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需要具备高电压、高容量与大截面的海底电缆作为支撑,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情况与技术情况,探讨高压交流大截面海底电缆的选型。
1.工程概况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海洋风电中所采用的110kV海底电缆已经无法支撑电力能源供应的巨大需求[1]。
海上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项目,各海上风电工程都在探索容量更大、更加高效、更加节约的海底电缆型号,本文所提出的国内某近海风电工程也在探索这一项目。
某海上风电场,装机容量400MW,设一座海上升压站,采用220kV 电压等级送出,海缆长度约45km,经过计算,决定采用2回3x500mm2,输送容量不小于220MVA的高压海底电缆。
2.国内外海底电缆发展现状2.1国外海底电缆发展现状目前国际上的高压及超高压海底电缆,主要被部分国际大型企业所垄断,所选用的海底电缆大多为日本、法国等国家生产的海底电缆。
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最高运行交流电800kV、直流电500kV的充油海底电缆了,该电缆的截面可以达到3000mm2,并且拥有较为成熟的生产技术与较为丰富的运行经验。
目前已经运行超过220kV电压的交联聚丙烯绝缘海底电缆的国家包括巴西、挪威、加拿大、卡塔尔、爱尔兰、瑞典、美国、俄罗斯、丹麦与沙特阿拉伯等国家。
相比之下,交联聚乙烯海缆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比如挪威耐克森所建设的全球最长、最深的420kV交流聚乙烯绝缘海缆,成为挪威西部电缆的基础支撑。
海底电缆检测方法发展现状综述
海底电缆检测方法发展现状综述摘要:随着我国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逐渐深入,海底电缆已经成为了海洋资源开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因为海底电缆特殊的工作环境,所以,海底电缆也很容易出现故障,基于此,不仅需要加强海底电缆的施工质量,还需要加强对海底电缆的检测工作,以此来保证海底电缆的正常工作。
本文以海底电缆检测为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海底电缆检测的方法以及发展情况,让大家对海底电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海底电缆;检测;现状;发展趋势引言:海底电缆又被称之为海缆,主要铺设在海底,主要的作用就是电能的传输、跨海通信以及其他相关的海洋工程,除此之外,还包含了新能源的展开,海底电缆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
随着海洋资源开展的逐渐深入,海底电缆技术也逐渐成熟,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海底电缆与陆上电缆不同,海底电缆的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并且维修、检测也比较困难,如果海底电缆出现故障,这就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所以,为了保证海底电缆的正常工作,需要加强对海底电缆的检测工作。
一、海缆监测手段(一)人工瞭望、巡视目前而言,针对海底电缆的检测方法,国家电网常采用的方式就是通过设置瞭望台的方式,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瞭望观察,对海底电缆进行全天候24小时的检测,以此来掌握海底电缆的工作情况,对海底电缆的故障进行预判,进而制定科学的维修方案。
但是,海底电缆往往比较长,短的数千米,长的甚至上万米,而且,海面上缺乏标志物,仅仅采用人工瞭望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瞭望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而且也无法准确地检测海底电缆的状态,并且还常常出现误报、漏报等情况,导致海底电缆维修不及时。
所以,在海底电缆检测方法中,人工瞭望方式效果并不理想。
(二)海洋“拖鱼”所谓的海洋“拖鱼”,就是指使用船只拖拽声学设备或者是电磁设备的方式对海底电缆进行检测,这种检测的方式不仅效率比较高,检测的结果也比较准确。
但是,在船只航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海浪以及礁石的影响,导致“拖鱼”有效地接近海底电缆。
深海采矿装备研发的现状与进展
深海采矿装备研发的现状与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深海采矿已成为21世纪最具挑战性和前景广阔的领域之一。
深海采矿装备的研发,对于满足人类对矿物资源的迫切需求,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推动深海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深海采矿装备研发的现状与进展,分析当前深海采矿装备的主要类型、技术特点、研发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深海采矿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首先回顾深海采矿装备的发展历程,梳理国内外在深海采矿装备研发方面的主要成就和经验。
随后,本文将重点介绍当前深海采矿装备的主要类型,包括深海拖网、深海钻探设备、深海采矿车等,并分析这些装备的技术特点、优势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深海采矿装备研发所面临的挑战,如深海环境的复杂性、装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资源开采的可持续性等问题。
本文将展望深海采矿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装备的大型化、智能化、环保化等方面,以期为推动深海采矿装备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深海采矿装备的研发现状深海采矿装备的研发现状表现为对高科技集成应用的不断追求,以及对环境友好型采矿技术的深入探索。
随着人类对深海资源的日益关注,深海采矿装备的研发已成为海洋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目前,深海采矿装备的研发主要集中在无人潜水器、采矿机械、矿石提升系统和海底处理系统等关键领域。
无人潜水器是深海采矿的重要工具,其设计和制造涉及到材料科学、流体力学、控制工程等多个领域。
采矿机械则需要解决在极端深海环境下,如何有效、安全地破碎和收集矿石的问题。
矿石提升系统则需要解决在高压、低温、黑暗等恶劣环境下,如何将矿石从海底提升到海面的问题。
海底处理系统则需要在海底对矿石进行初步处理,以减少运输和提升的成本。
深海采矿装备的研发还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如深海环境的适应性、装备的耐久性、能源供应问题、通信和导航技术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者们正在不断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如使用新型复合材料以提高装备的耐久性,使用可再生能源以解决能源供应问题等。
海底电缆与全球通信隐私与安全
海底电缆与全球通信隐私与安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通信的迅猛增长,海底电缆作为全球通信网络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与其紧密相连的全球通信隐私与安全问题也日益引发关注。
本文将就海底电缆与全球通信隐私与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其隐私保护和安全性提出建议。
一、海底电缆的重要性海底电缆作为全球通信的重要传输媒介,承载着绝大部分跨洲际通信的重任。
它们不仅连接着各大洲的国家和地区,还为国际电话、互联网、数据传输等提供关键的通信通道。
可以说,海底电缆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支撑系统,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球通信隐私与安全问题现状然而,由于海底电缆所承载的通信数据具有海量、高速传输、全球覆盖等特点,使其成为全球通信隐私与安全的重要领域。
当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数据窃听:由于海底电缆发送的数据大部分是未加密的,黑客可以通过拦截电缆或释放电磁信号来窃取通信数据,对通信隐私构成威胁。
2. 数据篡改:黑客可能通过篡改海底电缆上的数据来伪造信息或者传递虚假指令,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和安全风险。
3. 物理破坏:海底电缆暴露在海洋中,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捕捞活动、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导致通信中断或者信息泄露。
三、加强海底电缆的隐私保护和安全性为了解决海底电缆与全球通信隐私与安全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其隐私保护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点建议:1. 强化加密技术:对海底电缆发送的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防止黑客的窃听和篡改。
2. 增强监测能力:加强对海底电缆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潜在威胁的实施。
3. 定期维护与更新:保持海底电缆的正常运转,加强对电缆的维护和更新,减少由于物理破坏而导致的通信中断和信息泄露的风险。
4.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相关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全球通信隐私与安全的标准和规范,共同维护全球通信的稳定和安全。
海底管道弃置行业报告
海底管道弃置行业报告随着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海底管道的建设和使用也日益普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海底管道因各种原因被弃置,这给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海底管道弃置行业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海底管道弃置的现状。
海底管道弃置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海底管道被废弃或停用。
这些原因包括管道老化、损坏、技术更新、资源枯竭等。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大量海底管道被弃置,其中一些已经存在多年甚至几十年之久。
这些弃置的海底管道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海底电缆等行业。
二、海底管道弃置的影响。
1. 环境影响。
海底管道弃置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弃置的管道可能会造成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弃置的管道可能会成为海洋垃圾,影响海洋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2. 经济影响。
海底管道弃置也给相关行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影响。
一方面,弃置的管道需要进行清理和处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另一方面,弃置的管道可能会影响相关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影响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海底管道弃置的处理与利用。
针对海底管道弃置问题,相关部门和企业已经开始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方面,他们对弃置的管道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另一方面,他们还在探索对弃置的管道进行清理和处理的方法和技术,以减少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同时,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在探索对弃置的管道进行再利用的可能性。
他们认为,弃置的管道可能会成为海洋资源的一种,例如可以用于海洋生态修复、海洋能源开发等方面。
这些努力有望为海底管道弃置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建议。
针对海底管道弃置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监测和评估,了解弃置的管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实际影响。
2. 探索清理和处理弃置管道的方法和技术,减少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 积极推动对弃置管道的再利用,探索其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潜力。
国内外海底电缆输电工程综述
国内外海底电缆输电工程综述王裕霜【期刊名称】《南方电网技术》【年(卷),期】2012(006)002【摘要】For the study on voltage level selection of submarine cable projects for cross-ocean power transmission in China,especially for the follow-up interconnection project of Hainan Power Grid with Guangdong Power Grid,this paper makes a review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bmarine cable projects for regional power grid interconnection worldwide since 1990s.The advantages and inherent defects of DC transmission with submarine cable as well as the dominant of VSC HVDC transmission with submarine cable are also discussed.%综述国内外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电网互联海底电缆输电工程建设,分析各国跨海域联网工程发展趋势,为国内跨海联网工程建设输电电压方式的研究,尤其是海南联网二期工程电压方式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讨论了直流输电用于海缆工程的优点与固有缺陷以及柔性直流技术应用于海底电缆输电工程的优势。
【总页数】5页(P26-30)【作者】王裕霜【作者单位】广东天广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广州510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26.4;P756.1【相关文献】1.世界各国海底电缆输电工程发展概述 [J], 王裕霜2.超高压交流XLPE电缆输电工程应用现状综述 [J], 田野;郭金明;傅明利;侯帅;惠宝军;卓然3.国内外海底电缆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J], 王丽媛4.海底电缆国内外研究综述 [J], 邵森安;马勰;丰如男;马修水;叶凌箭;周克良;朱磊磊5.国内外海底电缆现有问题总结解决与未来展望 [J], 李勃昊;何京梅;王圆圆;张剑;高福栋;杨佳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电缆项目可研报告一、行业目前发展现状海底电缆研发、生产、敷设已有近170年历史,1850年英国和法国之间铺设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海底电缆;中国的第一条海底电缆是在1888年完成,共有两条,一是福州川石岛与台湾沪尾之间,另一条由台南安平通往澎湖,均由当时台湾巡抚刘铭传组织敷设。
海底电缆的按绝缘种类分有:浸渍纸包绝缘电缆、充油式电缆、挤压式电缆(XLPE--交联聚乙烯绝缘与EPR--乙丙橡胶绝缘),浸渍纸包绝缘和充油式电缆受水深与敷设落差限制,现已基本淘汰。
目前使用最广泛、最多的是XLPE绝缘电缆。
海底电缆按电流传输方式可分为:交流(AC)传输与直流(DC)传输。
海底电缆输电工程是跨海域联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现电网国际化、区域电网互联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输变电技术的发展,在经济一体化、能源优化配置、减少环境影响等因素的推动下,跨海域输电技术、海底电缆制造技术、海底电缆工程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海底电缆工程的建设,受地域建设、海洋工程、施工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涉及技术领域广泛,投资规模较大,施工技术复杂。
工程建设期间分为两个阶段,施工前期工作主要涉及工程设计、海缆路由选择、海缆制造及运输,工程施工期间则主要包含海缆路由定位、海缆敷设、海缆保护、陆地设备安装、检测与调试、工程验收。
海底电缆输电工程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区域电网跨海域互联、向海洋孤岛及石油钻探平台供电、输送海上再生能源的发电并网。
随着国内外能源资源优化利用、提高供电可靠性、区域电量交换等趋势的影响,海底电缆工程建设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一、国内外海底电缆输电工程现状1.欧洲地区欧洲电网主要由欧洲大陆电网及欧洲输电联盟(UCTE)、北欧电网及北欧输电协会(NORDEL)组成。
欧洲电网所覆盖的国家国土面积普遍较小,工业高度发达,用电负荷密度大,电网结构密集[1]。
因而,欧洲各国电网迫切需要实施电能结构的优化配置,以实现电源结构的互补和电量交换。
目前欧洲地区是世界上海底电缆工程建设项目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区域,海缆总长度约为10173km,设计交换容量约为22430MW。
(1)北欧地区。
北欧电网由于发电量构成不均衡,如挪威的总装机容量中,水电占95.73%[2],而丹麦则是以火电为主。
为此,各国电网通过海底电缆工程联网,实现了能源优化配置、降低发电成本、减少备用容量的目的,同时获得了联网运行的经济效益。
北欧电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家电网互联的海底电缆工程项目主要有挪威至丹麦、丹麦至瑞典、丹麦至德国、芬兰至瑞典1.2期,瑞典至波兰、挪威至荷兰等。
工程均采用直流电压±400kV-±500kV联网,海缆总长度约2140km,设计容量5670MW。
海缆跨越的海域有:波罗的海、斯卡克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波的尼亚湾和北海。
2008年9月,费达(挪威)至伊姆斯劳(荷兰),直流±450kV海底电缆工程投入商业运行,该工程海缆跨越北海长度580km,海缆路由最大水深410m。
(2)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电网,由北欧输电协会(NORDEL)成员国组成。
发电量构成情况为:水电54%、核电21.8%、火电21.7%、风电7.4%[2],各国已实现通过海底电缆输电进行电量交换。
主要的海底电缆输电工程项目有:瑞典至德国、芬兰至爱沙尼亚1.2期、丹麦本土至西兰岛、瑞典至立陶宛。
工程均采用直流电压±300kV-±450kV联网,海缆总长度约为958km,设计容量2900MW。
海缆跨越波罗的海、芬兰湾、大贝尔特海峡。
正在建设中的瑞典至立陶宛海底电缆输电工程,设计输送容量700MW,采用直流电压±500kV联网,海缆跨越波罗的海长度为400km,工程将于2015年投入商业运行。
(3)欧洲大陆地区。
欧洲大陆电网及欧洲输电联盟(VCTE),包括24个国家和地区的29个电网运营商,供电人口约5亿。
各成员国交换电量约3041亿kw·h[3]。
欧洲大陆电网的海底电缆输电工程,主要由VCTE成员国之间跨海联网,并跨越北海与北欧电网互联。
其中主要海底电缆工程项目有:英法连线通过8回直流电压±270kV互联、英国至荷兰、爱尔兰至英国、挪威至德国。
挪威至夏萨克森(德国)海底电缆输电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和设计,进入工程实质性的海缆制造阶段,工程将于2015年投入运行。
挪威至斯比尔特(德国)海底电缆输电工程,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HVDC)联网,计划将于2017年投入运行。
这两项工程设计容量均为1400MW。
海缆均跨越北海600km,海缆路由最大水深410m。
(4)地中海沿岸地区。
欧洲大陆地中海沿岸地区,海底电缆输电工程建设项目有:意大利至法国、意大利至希腊、意大利本土至撒丁岛、西班牙本土至马略卡岛的电网互联。
工程均采用直流电压±250kV-±500kV联网,设计输送容量2100MW。
海缆跨越伊特鲁利亚海、亚得里亚海、巴利阿里海峡。
意大利本土至撒丁岛,为2回直流电压±500kV,采用背靠背型式互联,输送容量1000MW。
海缆跨越伊特鲁利亚海,长度为420km,海缆路由最大水深1600m。
(5)欧洲与北非地区。
欧洲与北非电网的海缆工程建设项目有:西班牙至摩洛哥1.2期、埃及至约旦1期、西班牙至阿尔及利亚、意大利至阿尔及利亚、意大利至突尼斯电网互联。
其中,西班牙至阿尔及利亚联网工程,采用直流电压±400kV联网,其他工程均采用交流电压400kV-500kV联网。
海缆跨越直布罗佗海峡、红海阿尔斯湾、地中海。
2011年投入运行的意大利至突尼斯联网工程,采用交流电压500kV,设计输送容量600MW。
海缆跨越地中海长度为200km,海缆路由最大水深670m。
2.海湾阿拉伯地区海湾阿拉伯地区的电网互联,以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成员国组成。
海湾合作委员会互联电网管理局(GCCIA),由七个国家电网互联。
海缆工程建设项目有:正在建设的沙特阿拉伯至埃及海底电缆输电工程1期。
将于2012年投入运行,2期工程已进入实质性的海缆制造阶段,预计2015年投入运行。
工程均采用直流电压±400kV-±500kV联网,设计容量1500MW,海缆跨越红海海峡。
3.亚洲地区亚洲地区各国电网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未形成各国之间以海底电缆输电工程互联。
但是在各国本土向岛屿供电、各国电网区域互联、陆地向石油钻探平台供电,其海底电缆输电工程发展趋势较快。
亚洲地区各国海底电缆工程建设项目有:日本本土北海道至本州,韩国本土南海郡至济洲岛、菲律宾本土华特岛至吕宋岛、日本本州至四国、中国本土广东至海南、台湾陆地至澎湖列岛。
亚洲地区各国海缆工程设计输送容量为4640MW。
海缆跨越津轻海峡、济洲海峡、圣贝纳迪诺海峡、纪伊海峡、琼州海峡、台湾海峡。
日本本州至四国联网工程,以4回直流电压±500kV背靠背型式联网,设计输送容量2800MW。
中国广东至海南交流500kV联网工程,设计输送容量600MW。
均属亚洲海底电缆输电工程首创项目。
4.北美地区北美联合电网,由美国东部、西部电网和德克萨斯电网、加拿大魁北克电网组成。
北美联合电网与墨西哥电网互联。
美国本土东部、西部电网通过直流背靠背联网运行。
美国东部电网与加拿大魁北克电网互联。
北美联合电网各区域,跨海域联网工程均为国家本土区域电网的互联。
其中,1984年投入运行的加拿大本土与温哥华岛,以2回交流电压525kV联网。
美国本土纽黑文至长岛、美国本土塞尔维尔至莱维顿(美国海王星工程)、美国本土圣佛郎西斯克至匹兹堡。
正在建设中的加拿大温哥华维多利亚岛至美国安吉利斯、加拿大蒙特利尔至美国纽约,均采用电压±230kV-±550kV联网。
北美联合电网海底电缆输电工程共有14个项目分别跨越佐治亚海峡、马拉斯皮纳海峡、长岛海峡、大西洋、胡安德富卡海峡、张伯伦湖与哈德逊河。
设计输送容量5762MW,海缆长度1718km。
其中美国海王星工程采用直流电压±500kV联网,海缆路由最大水深2600m。
5.澳洲地区澳洲地区海底电缆输电工程,均为国家本土区域电网互联。
其中新西兰本土南岛与北岛电网互联工程、澳大利亚本土与塔斯马尼亚岛联网工程,均采用直流电压±250kV-±400kV联网,设计输送容量1600MW。
海缆跨越库克海峡、巴斯海峡。
新西兰本土北岛黑瓦兹至南岛班摩尔,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HVDC)联网,输送容量500MW。
二、海底电缆输电工程发展趋势及典型工程保护方式在各区域海底电缆输电工程中,据不完全统计,以交流电压输电方式的工程有13个项目,其中电压等级500kV及以上工程有5个项目。
资料显示,在近年来投入运行的500kV交流海底电缆输电工程仅2个项目,其他交流输电方式工程项目,均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投运工程。
以直流电压输电方式的工程有63项,其中高压直流输电(HVDC)8个项目(包括正在建设和规划项目)[4]。
海底电缆输电工程项目中,挪威至荷兰海底电缆输电工程,跨海域长度580km。
美国塞尔威尔至莱维顿海底电缆敷设于最大水深2600m。
这些目前海缆项目之最的工程,均采用直流输电方式。
显示了直流海底电缆输电工程发展的优势与倾向性。
1.各区域海缆工程主要指标2.典型工程海缆保护方式海底电缆敷设于海床后,为抵御锚害、拖网等外力的冲击破坏,同时为了防止在海流的作用下长期疲劳运动,造成海缆机械性损伤,则必须对海缆进行稳固保护工程。
海底电缆工程建设中,对海缆进行保护是重要的工程建设范围之一[5]。
目前,世界各区域电网跨海域互联工程,海底电缆保护最常见的措施主要有:近岸段浅水区采用水泥沙浆袋保护;渔业活动频繁水域,水深20米以内采用少量铁套管保护;水深20米以上,采用水力机械式冲埋保护;海缆悬空段采用抛石保护。
三、海底电缆输电方式的选择及倾向性在海底电缆输电工程发展建设中,近10年来,随着直流输电技术的进步,选择直流电压输电方式以实现跨海域电网互联,已逐步被各国电力建设认同。
直流电压输电在跨海域电网互联工程建设中,具有明确的优势和固有的缺陷。
因此,在海缆工程建设前期应做出明确的可行性分析与技术经济比较。
1.海底电缆直流输电工程的优势与缺陷基于海底电缆输电工程建设在海洋工程施工中的难度,在各国区域电网互联跨海域工程建设中,尽可能减少海洋施工作业量,已形成海缆工程建设的基本共识。
海缆直流输电方式的优势表现在:1)减少海缆工程施工量1/3,海缆路由占用海底空间少1/2。
2)以海水做接地极回路时,节省陆地接地极投资。
3)可实现隔离海域两端系统故障,避免互联电网大面积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