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盘技术条件
制动盘技术条件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LJ164003-20142014-06-20发布代替Q/JLJ164003—2012制动盘技术条件2014-06-20发布2014-07-20实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本标准替代Q/JLJ164003—2012《制动盘技术条件》,本标准与Q/JLJ164003—2012的主要差异为:——修改了技术要求4.1技术要求;——修改技术要求4.3.1,制动盘硬度范围要求,同时增加单个制动盘硬度检测波动范围要求;——修改技术要求4.4.1,新增实心制动盘静不平衡量要求;——修改技术要求4.4.3,修改制动盘端面跳动要求;——增加了试验方法4.4.7~4.4.8;——修改了试验方法5.8盐雾试验内容;“转向节”修改为“制动盘”;——新增试验内容5.9~5.i0;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底盘开发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石彬、庞士伟。
本标准于2014年6月发布。
本标准所替代的标准更替情况为:——Q/JLJ164003—2012(2012年12月第一次修订)——Q/JLJ164003—2012(2009年1月10日首次发布);Q/JLYJ7110681A-2012(2012年9月14日第一次修订)——JLYY—JT152—08(2008年6月20日首次发布)1范围制动盘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盘式制动器用制动盘的结构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盘式制动器用制动盘(以下简称为制动盘)。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卜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7216—2009灰铸铁金相检验GB/T9439—2010灰铸铁件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QC/T484—1999汽车油漆涂层QC/T5642008乘用车制动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Q/JLJ100003-2009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Q/JLYJ7110507B-2012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Q/JLYJ7110606A-2012汽车零部件覆盖层盐雾试验规范3结构型式3.1制动盘按其结构可以分为通风制动盘和实心制动盘。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在我国客货列车的提速研究中已经充分反映了制动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盘形制动装置和防滑器作为旅客列车提速的关键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我国铁路向高速化发展,制动问题将更为突出,制动距离随列车速度非线性增长的问题暂且不论,仅现有的空气制动装置从制动能量和舒适性方面考虑也远远不能满足300 km/h高速列车的运用要求。
因此,对于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对于制动系统的陈旧观念和思考模式,根据国外经验以及我国发展高速列车的具体条件,从提高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这3项基本要求出发,采用各种新技术,并综合考虑机车车辆制动性能和运输、通信、线桥建筑有关的系统工程问题。
1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1.1 安全性紧急制动距离是检验列车制动性能和安全性的最基本条件。
我国已研究制定了各种高速列车的基本技术条件,在考虑了必要的安全裕量的情况下,对紧急制动距离的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高速列车的制动装置和紧急制动距离为此,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必须具有高速停车时足够的制动功率,以保证尽可能短的制动距离。
1.2可靠性高速列车必须随时保证有必要的停车制动能力。
包括计算机网络或电空制动故障、供电网络失电(无动力制动)、下坡道停车时的可靠性设计,表1所示的不良状态距离就是考虑了可靠性的纯空气制动作用距离。
在该距离设计中,考虑了失电情况下空走时间延长和盘形制动摩擦因数误差对延长制动距离的影响,例如京沪300 km/h高速列车按计算距离4 100 m增加10%左右后为4 500 m,可以保证在失电情况下制动停车的可靠性。
为此,高速列车必须采用多种制动装置的复合制动模式。
1.3舒适性高速列车的制动作用时间和制动减速度远大于普通旅客列车,而这些参数是判断旅客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高速列车制动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的电气指令制动方式和盘形制动装置,故其纵向舒适性指标较高,如表2所示。
表2 旅客列车纵向舒适性的评定指标比较列车类型高速列车TB/T2370-93紧急制动时的最大减速度/(m.s-2)≤1.4≤1.4常用制动时的平均减速度/(m.s-2)≤0.6≤1.2最大纵向冲动/g≤0.6 ≤1.0~1.2达到上述技术指标的关键技术问题是:采用电气指令控制方式;合理设计复合制动的模式;尽量减少列车中各车辆制动率的差别;采用摩擦特性良好的盘形制动装置等。
YP系列盘式制动器
h h1 H1 C2 b
s
k k1 k2 d1 p1 p2 n1 n2 F W H A2
T
A1
C1
M
(A) (B) (A) (B)
Ed 220-50
120 160 220 257 277 240
Ed 300-50 Ed 500-60
15 230 830 80 70
120 160 220 257 277 240 1.0 120 80 180 18 165 150 80 100 300 300 670 200
h h1 H1 C2 b s k k1 k2 d1 p1 p2 n1 n2 F W H A2 T
A1
C1
M
(A) (B) (A) (B)
Ed 500-60 Ed 800-60 Ed 1250-60 Ed 2000-60
157 195 273 331 361 303 15 280 1110 95 90 1.1 140 130 130 22 210 180 90 150 370 375 905 275
157 195 237 297 317 257
Ed 800-60 与制动盘有关的尺寸 Dimensions relative brake disc
技术参数 Technical data
157 195 237 297 317 257
制动盘直径d2 Disc Diameter
b1
d3 d4 e
315
20
260 170 130 93 Ed 300-50
200
0.48
270 310 355 410 470 540 610
93.5
355
20
300 210 150 113
铁道客车单元制动缸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Q/CR
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
Q/CR XX-201×
铁道客车单元制动缸技术条件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4-11-22)
201×-××-×× 发布
201×-××-×× 实施
中国铁路总公司 发布
Q/CR XXXX—201X
目次
前言 ....................................................................................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分类和定义.............................................................................. 2
4.3 运用环境 有风、沙、雨、雪天气,偶有盐雾、酸雨、沙尘暴等现象。特殊情况下会有长期持续盐雾现象。
2
列车运行区段使用条件与上述条件有差异时由用户与制造商协商确定。
Q/CR XXX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1X
5 功能及组成
5.1 功能 正常运用条件下,将空气压力转化成推力输出,并不断补偿由于制动盘及闸片磨耗、弹性变形增加
的间隙。 5.2 组成 5.2.1 膜板式单元制动缸
膜板式单元制动缸主要由制动缸和闸片间隙自动调整机构两部分构成,其组成结构以图 1 为例。
高碳刹车盘的加工流程浅析
高碳刹车盘的加工流程浅析摘要:刹车盘是汽车制动器的关键零件,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的高碳灰铸铁汽车刹车盘及其生产方法,采用高碳含量的灰铸铁,在普通灰铸铁刹车盘碳含量不超过3.4%的基础上将碳含量提高到3.7%~3.8%,赋予了灰铸铁较强的减振能力,使刹车盘保持较低的温度,稳定其性能。
关键词:高碳;灰铸铁;刹车盘;铸造0引言刹车盘是汽车制动器的关键零件,对汽车的安全行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产的汽车制动系统,刹车盘多采用灰铸铁材料,即常规的灰铸铁成分,由于碳含量低,组织中石墨析出量偏少,石墨化组织分散,基体组织也达不到合金化指标要求,导热性能和耐磨性能都欠佳,使用中存在易磨损及制动性能不稳定等缺点,致使制动盘与整车寿命不同步,使用中需多次更换刹车盘,为用户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和经济负担。
1项目概况本项目由于碳含量高,石墨析出数量多且长,伴随着铁素体的量也增大,必须添加合金元素,抑制石墨的长度,增加珠光体含量;并保证珠光体含量在90%~95%,铁素体在:5%~10%,保证布氏硬度在L245±25HB,抗拉强度在200~240MPa范围内,灰铸铁中可添加的合金元素很多,从稳定和细化珠光体的目的出发,有铜、镍、铬、钼、钒、钛、氮、锑、铌、锡等。
但是合金元素的加入会影响石墨的形态和数量,损害刹车盘的机加工性能,有些合金元素形成的块状硬质相在摩擦时脱落,会加剧磨损。
且Cu、Mo、Cr 等合金元素价钱较贵,Mo 和Cr还增大凝固冷却中的收缩倾向,所以只能微量加入,本项目考虑到成本因素和对添加量的控制,选择铜、铬、钼、氮四种合金元素,并根据制动盘需要,适当控制加入量。
所以本项目难点在于合金元素加入量的范围和加入时间、方式[1]。
2项目设计思路本项目在设计时以生产工艺的经济性和产品工艺的适用性为总体思路,充分考虑到成本、生产条件等影响因素,并兼顾后期高精度、大批量的生产,优选粘土砂工艺,垂直无箱造型线、多触头高压造型线为主要生产线,采用垂直分型无箱射压造型工艺。
制动标准
制动器产品两轮一般全是行车制动器(即脚刹、手刹均为行车制动器),无驻车制动器。
在行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行车制动(脚刹),便于在前进的过程中减速停车。
驻车制动不单是使汽车保持不动,若行车制动失灵时也可采用驻车制动。
当车停稳后,就要使用驻车制动(手刹),防止车辆前滑和后溜。
分类重点分类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有液压型的,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很多轿车采用的盘式制动器有平面式制动盘、打孔式制动盘以及划线式制动盘,其中划线式制动盘的制动效果和通风散热能力均比较好。
盘式制动器沿制动盘向施力,制动轴不受弯矩,径向尺寸小。
用途盘式制动器已广泛应用于轿车,现在大部分轿车用于全部车轮,少数轿车只用作前轮制动器,与后轮的鼓式制动器配合,以使汽车有较高的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在商用车中,目前盘式制动器在新车型及高端车型中逐渐被采用。
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
它由液压控制,点击放大图片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盘式制动器有液压型的,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
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
很多轿车采用的盘式制动器有平面式制动盘、打孔式制动盘以及划线式制动盘,其中划线式制动盘的制动效果和通风散热能力均比较好。
20140504_动车组闸片暂行技术条件
抽样方法同TB/T 3118物理及力学性能检验(6.1.4) 。
8.2 型式试验 8.2.1 8.2.2 型式试验项目见表 1。 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定型; b)当产品性能、结构、生产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 c)产品或同类型产品停产两年以上恢复生产,以及连续生产四年以上,不能证明产品性能、 质量一致性的; d)法律法规要求的。
GB/T 1033.1-2008 GB/T 1184-1996 GB/T 1804-2000 GB/T 5121.1-2008 GB/T 10421-2002 TB/T 3005-2008
TB/T 3118-2005 铁道车辆用合成闸片 UIC 541-3-2010 制动装置-盘形制动装置及其应用-闸片许可的一般规定
动车组闸片暂行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 CRH 系列动车组用闸片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寿命、标志、 运输与储存要求等。用于指导动车组用闸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和认证。 本技术条件不能涵盖的内容,应参见供需双方技术协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技术条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闸片在试验期间不应出现烧痕、隆起、变形、摩擦材料熔化、金属镶嵌、掉
块、持续啸叫及其它缺陷。
7
检验方法
7.1 外观检查
闸片外形尺寸应用专用的样板或精度不低于 0.02mm 的量具检查。
7.3 物理及力学性能试验 7.3.1 7.3.2 试样制取 密度试验
试样应从闸片摩擦体上制取。取样方法和要求参照相关试验标准。
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 TJ/CL 307-2014
动车组闸片暂行技术条件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内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的通知-铁总运[2013]44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内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的通知正文:----------------------------------------------------------------------------------------------------------------------------------------------------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内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的通知(铁总运〔2013〕44号)按照原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通知》(铁科技[2012]95号)、《关于公布<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第二批)>的通知》(铁科技[2012]187号)规定,为做好动车组零部件的认证工作,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制定了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内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现予印发,请按照执行。
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名称及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清单见附件1。
附件1: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名称及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清单附件2:动车组转向架类技术条件(另发)附件3:动车组车体及车上部件类技术条件(另发)附件4:动车组制动类技术条件(另发)附件5:动车组电气类技术条件(上)(另发)附件6:动车组电气类技术条件(下)(另发)中国铁路总公司2013年6月8日附件1动车组零部件技术条件名称及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清单序号产品类别技术条件名称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1转向架类动车组车轮(暂行)TJ/CL 275-20132动车组车轴(暂行)TJ/CL 276-20133动车组齿轮箱组成(暂行)TJ/CL 277-20134动车组抗侧滚扭杆(暂行)TJ/CL 278-20135动车组空气弹簧(暂行)TJ/CL 279-20136动车组联轴节(鼓形齿式)(暂行)TJ/CL 280-20137动车组轮对组成(暂行)TJ/CL 281-20138动车组牵引拉杆组成(暂行)TJ/CL 282-20139动车组万向轴(暂行)TJ/CL 283-201310动车组油压减振器(暂行)TJ/CL 284-201311动车组轴箱弹簧(暂行)TJ/CL 285-201312动车组轴箱体及端盖(暂行)TJ/CL 286-201313动车组轴箱轴承(暂行)TJ/CL 287-201314动车组转向架(暂行)TJ/CL 288-201315动车组转向架构架组成(暂行)TJ/CL 289-201316动车组轴箱定位节点(暂行)TJ/CL 290-201317车体及车上部件类动车组餐车上货门(暂行)TJ/CL 291-201318动车组车钩及缓冲装置(暂行)TJ/CL 292-201319动车组车体(暂行)TJ/CL 293-201320动车组空调废排装置(暂行)TJ/CL 294-201321动车组空调换气装置(暂行)TJ/CL 295-201322动车组空调机组(暂行)TJ/CL 296-201323动车组空调控制装置(暂行)TJ/CL 297-201324动车组内风挡(暂行)TJ/CL 298-201325动车组内置式侧拉门(暂行)TJ/CL 299-201326动车组前端开闭机构(暂行)TJ/CL 300-201327动车组塞拉门(暂行)TJ/CL 301-201328动车组司机登车门(暂行)TJ/CL 302-201329动车组外风挡(暂行)TJ/CL 303-201330制动类动车组差压阀(暂行)TJ/CL 304-201331动车组高度阀(暂行)TJ/CL 305-201332动车组供风单元(暂行)TJ/CL 306-201333动车组闸片(暂行)TJ/CL 307-201334动车组制动夹钳单元(暂行)TJ/CL 308-201335动车组制动控制装置(暂行)TJ/CL 309-201336动车组制动盘(暂行)TJ/CL 310-201337电气类动车组避雷器(暂行)TJ/CL 311-201338动车组充电机(暂行)TJ/CL 312-201339动车组电线电缆(暂行)TJ/CL 313-201340动车组电阻制动装置(暂行)TJ/CL 314-201341动车组辅助变流器(暂行)TJ/CL 315-201342动车组高压电流互感器(暂行)TJ/CL 316-201343动车组高压电器箱(暂行)TJ/CL 317-201344动车组高压电压互感器(暂行)TJ/CL 318-201345动车组隔离开关(暂行)TJ/CL 319-201346动车组牵引变流器(暂行)TJ/CL 320-201347动车组牵引变压器(暂行)TJ/CL 321-201348动车组牵引电机(暂行)TJ/CL 322-201349动车组牵引电机冷却风机(暂行)TJ/CL 323-201350动车组牵引系统地面组合试验(暂行)TJ/CL 324-201351动车组前照灯(暂行)TJ/CL 325-201352动车组受电弓(暂行)TJ/CL 326-201353动车组司机控制器(暂行)TJ/CL 327-201354动车组碳滑板(暂行)TJ/CL 328-201355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技术规范(暂行)TJ/CL 329-201356动车组真空断路器(暂行)TJ/CL 330-201357动车组轴温报警装置(暂行)TJ/CL 331-201358动车组自动过分相装置(暂行)TJ/CL 332-201359动车组电器柜、控制柜(暂行)TJ/CL 333-2013——结束——。
盘式制动器设计指南
盘式制动器设计指南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2 拖滞扭矩 (1)3.3 制动衬块全磨损状态 (1)3.4 制动衬块半磨损状态 (1)3.5 活塞滑动阻力 (1)3.6 钳体滑动阻力 (2)4 盘式制动器设计步骤 (2)4.1 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形式及组成 (2)4.2 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4)4.3 盘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5)4.4 盘式制动器的设计校核 (14)前言为了指导本公司汽车盘式制动器设计开发,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是在充分总结本公司多年汽车产品研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汽车设计公司及汽车生产企业的先进经验编制而成。
盘式制动器设计指南1 范围本指南概述了汽车液压盘式制动器结构形式、设计计算以及设计校核。
本指南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开发车型的液压盘式制动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21670 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 5763 汽车用制动器衬片QC/T 564-2008 乘用车制动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QC/T 239-1997 货车、客车制动器性能要求QC/T 592-2013 液压制动钳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QC/T 316 制动器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3.1 所需液量为保持制动钳钳体内规定液压所需注入的制动液液量。
注:所需液量单位为ml。
3.2 拖滞扭矩当制动器液压解除后,残留的制动盘转动阻力矩。
注:拖滞扭矩单位为N.m。
3.3 制动衬块全磨损状态制动衬块的摩擦材料磨耗到仅剩2mm厚时的状态。
3.4 制动衬块半磨损状态制动衬块的摩擦材料磨耗到新状态的二分之一时的状态。
3.5 活塞滑动阻力推动活塞向减压方向(回退方向)移动的阻力。
制动盘技术条件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L J164-06-20发布代替Q/JL J164003—2012制动盘技术条件2014-06-20发布2014-07-20实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本标准替代Q/JL J164003—2012《制动盘技术条件》,本标准与Q/JL J164003—2012得主要差异为:——修改了技术要求4.1技术要求;——修改技术要求4.3.1,制动盘硬度范围要求,同时增加单个制动盘硬度检测波动范围要求;——修改技术要求4.4.1,新增实心制动盘静不平衡量要求;——修改技术要求4.4.3,修改制动盘端面跳动要求;——增加了试验方法4.4.7~4.4.8;——修改了试验方法5.8盐雾试验内容;“转向节”修改为“制动盘”;——新增试验内容5.9~5.i0;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底盘开发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石彬、庞士伟。
本标准于2014年6月发布。
本标准所替代得标准更替情况为:——Q/JL J164003—2012(2012年12月第一次修订)——Q/JL J164003—2012(2009年1月10日首次发布);Q/JLY J7110681A-2012(2012年9月14日第一次修订)——JLYY—JT152—08(2008年6月20日首次发布)1 范围制动盘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盘式制动器用制动盘得结构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盘式制动器用制动盘(以下简称为制动盘)。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得应用就是必不可少得。
凡就是注日期得引用文件,仅注日期得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就是不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得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卜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7216—2009灰铸铁金相检验GB/T 9439—2010灰铸铁件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QC/T 484—1999汽车油漆涂层QC/T 564 2008乘用车制动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Q/JL J100003-2009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Q/JLY J7110507B-2012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Q/JLY J7110606A-2012汽车零部件覆盖层盐雾试验规范3结构型式3.1 制动盘按其结构可以分为通风制动盘与实心制动盘。
电磁制动器的原理与设计说明书
1 引言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制动器是保障汽车安全运行、取得预期运行效益的最基本的使用性能,因此汽车制造厂、使用者、汽车维修和管理人员都很重视车辆的制动性。
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日渐突出,众多的汽车工程师在改进汽车制动性能的研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目前关于汽车制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动控制方面,包括制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采用新的技术。
最原始的制动控制只是驾驶员操纵一组简单的机械装置向制动器施加作用力,那时的车辆质量比较小,速度比较低,机械制动虽已满足车辆制动的需要,但随着汽车自身质量的增加,助力装置对机械制动器来说已显得十分必要。
这时,开始出现真空助力装置。
1932年生产的质量生产的质量为2860kg的凯迪拉克V16车四轮采用直径419.1mm的鼓式制动器,并有制动踏板控制的真空助力装置。
林肯公司也于1932年推出V12轿车,该车采用通过四根软索控制真空加力器的鼓式制动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军用车辆及军用技术的发展,车辆制动有了新的突破,液压制动(图1.1)是继机械制动后的又一重大革新。
Duesenberg Eight车率先使用了轿车液压制动器,克莱斯勒的四轮液压制动器于1924年问世,通用和福特分别于1934年和1939年采用了液压制动技术。
到20世纪50年代,液压助力制动器才成为现实。
1.前轮制动器2.制动轮缸3、6、8.油管 4.制动踏板机构5.制动主缸7.后轮制动器图1.1在液压鼓式制动器出现的若干年后,人们又发明了液压钳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
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
制动卡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世界汽车技术领域最显著的成就就是防抱制动系统(ABS)的实用和推广。
带式输送机用盘式制动装置说明书(1)
表中 YP1-80 和 YP1-100 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选配 3.3 液压站 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采用 46 号抗磨液压油, 液压站主要根据系统工作的要求,调节 进入制动闸油缸的油压大小, 以达到改变制动力矩的目的。 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如图 2 所示。 双路控制系统完全对称。通过手动换向阀 12 来选择工作系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粗滤油器 电动机 油泵 单向阀 精滤油器 电磁换向阀 溢流阀 电液比例阀 叠加式溢流阀 调速阀 蓄能器 手动换向阀 压力表 空气滤清器 液位液温度计
路的工作状态,并将进入制动器的油路堵住, 但不影响压力表指示。 2) 将安全阀 7 粗调至较低的溢流
压力, 调节比例阀的手轮 8 使溢流压力较大 (超 过 6Mpa); 3) 4) 5) 电磁换向阀 6 通电。 油泵电机 2 送电; 待油泵工作正常后,用手轻轻将比例
阀控制杆 5 压下(即喷嘴被压住) ; 6) 7) 调节安全阀 7 使系统压力达到 6.3Mpa,并保持稳定为止; 调节比例阀的手轮 9,使系统压力达到 8.5Mpa,并保持稳定为止。
1.2 主要技术性能 1) 正 常 制 动 功 能 : 与 电 控 装 置 配 合 实 现 可 控 软 制 动 , 使 输 送 机 的 制 动 减 速 度 在 0.1~0.3m/s2 范围内,保障工作机的正常工作制动与停车。 2) 故障停车功能:自动检测输送机运行工况,故障时自动投入制动停车状态,有效地防 止输送机的超速与打滑,确保工作机实现可靠的安全制动停车。 3) 事故停车功能:系统突然失电时,仍能保证输送机的平稳减速停车,防止工作机超速、 飞车等事故的发生。 4) 采用弹簧施压的常闭闸,确保制动装置的安全制动与停车功能。 5) 液压控制系统采用双回路设计,系统工作可靠性高。 6) 产品技术性能均符合煤炭行业标准 MT912-2002“煤矿用下运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技术条 件” ,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的软制动与停车,解决了当前矿用下运带式输送 机的超速、打滑、冒火花、飞车等事故的发生。 1.3 适用范围 1) 主要适用于下运(或大倾角上运)带式输送机等工作机的制动与停车,也可应用于有 防爆要求的煤矿井下或其它工作机设备。 2) 工作环境温度 - 20℃ ~ +40℃;无足以锈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尘埃; 无严重 滴水、漏水现象。
碟刹_标准培训资料(练习文档)
制动效能:在设定试验情况下,制动器所能达到的制动效果,如制动减速度、制 动距离.
制动间隔:在同一试验的反复制动操作中,从某次制动操作结果至下一次制动 操作开始所经过的时间.
标准中的名词解释
说明书或油壶上通常会注明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油液,DIY族换油时,请千万不要把这两种油搞错 了或混合着用.DOT油会腐蚀矿物油系统的油封,反之亦然.Hayes油压碟刹用的DOT 油.Magura系统使用矿物油.
5:卡钳分类
碟刹卡钳有两种,一种固定得死死的,另一种卡钳装上车架或前叉后,却 还可以活动,一般是横向滑移.
1.6:外观质量:制动器表面涂、镀层应光滑、粘着牢固、色泽均匀,不 应有锈蚀、露底、剥落、明显的流痕、划伤、毛刺及异物附着等缺陷,
1.7:密封性能:产品总成加油条件下,在静挂工序中〔静挂时间不小于 120min制动器总成应无渗漏.
1:碟刹的标准3
2:液压盘式制动器 2.1:制动主缸:耐压强度:将主缸活塞推进〔3~5mm,从出油孔 处加液压24.5Mpa,制动主缸不应破坏. 2.2:主泵活塞行程:无效行程〔空行程为〔1.1±0.7mm.有效行 程应≥12mm 2.3:点灯行程〔5~20mm
热恢复:制动器发生热衰退后,由于温度下降制动效能重新恢复的现象.
水恢复:制动器发生水衰退后,由于湿度下降制动效能重新恢复的现象.
1:碟刹的标准
1:零部件要求
1.1 制动软管: 在经受6.9Mpa的内压力时其膨胀量≤0.55ml/m,在经 受34.5Mpa液压试验不破裂. 1.2硬度: 制动盘工作面的硬度为〔36±3HRC,其余部位的硬度应 不大于39HRC.
制动系统设计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国标要求1、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2、GB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3、GB 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二、整车基本参数及样车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整车基本参数样车制动系统主要参数三、计算1.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1.1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公式:gz h dt du mGb L F +=1 ………………………………(1) gz h dt du mGa L F -=2 (2)参数:1z F ——地面对前轮的法向反作用力,N ;2z F ——地面对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N ;G ——汽车重力,N ;b ——汽车质心至后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m ;a ——汽车质心至前轴中心线的距离,m 。
m ——汽车质量,kg ;gh ——汽车质心高度,m ;L ——轴距,m ;dt du——汽车减速度,m/s 2四、制动器的结构方案分析制动器有摩擦式、液力式和电磁式等几种。
电磁式制动器虽有作用滞后小、易于连接且接头可靠等优点,但因成本高而只在一部分重型汽车上用来做车轮制动器或缓速器。
液力式制动器只用作缓速器。
目前广泛使用的仍为摩擦式制动器。
摩擦式制动器按摩擦副结构形式不同,分为鼓式、盘式和带式三种。
带式只用作中央制动器。
一、鼓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分为领从蹄式、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双从蹄式、单向增力式、双向增力式等几种,见图la ~f 。
不同形式鼓式制动器的主要区别有:①蹄片固定支点的数量和位置不同。
②张开装置的形式与数量不同。
③制动时两块蹄片之间有无相互作用。
因蹄片的固定支点和张开力位置不同,使不同形式鼓式制动器的领、从蹄数量有差别,并使制动效能不同。
制动器在单位输入压力或力的作用下所输出的力或力矩,称为制动器效能。
在评比不同形式制动器的效能时,常用一种称为制动器效能因数的无因次指标。
制动器效能因数的定义为,在制动鼓或制动盘的作用半径R 上所得到的摩擦力(RM μ)与输入力0F 之比,即RF M K 0μ=式中,K 为制动器效能因数;μM 为制动器输出的制动力矩。
汽车制动盘国际标准
汽车制动盘国际标准汽车制动盘(也称为刹车盘)是汽车刹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与刹车蹄片接触并通过摩擦来减速和停止车辆。
为了确保包括制动盘在内的刹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制动盘的设计、材料和性能等方面。
ISO 3416 "道路车辆——轮辋与制动盘——寿命试验方法"是一项关于制动盘寿命试验方法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制动盘的试验方法和要求,以确保制动盘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承受长时间的摩擦和热应力,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其中,标准要求制动盘在试验过程中应承受一定的载荷和温度循环,并进行磨损和热应力的测试。
ISO 13386 "道路车辆——制动设备——制动盘——要求和试验方法"是制动盘的一项国际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制动盘的要求和试验方法,从材料、几何尺寸、质量控制到试验项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例如,标准要求制动盘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热疲劳性能和抗磨损性能,以保证长时间高温和摩擦的工作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ISO 9001 "质量管理系统要求"是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该标准对于所有制造制动盘的企业来说都是必须遵守的。
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和执行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控制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企业确保所生产的制动盘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并提供可靠和安全的制动性能。
除了上述ISO标准,还有其他许多相关的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用于指导制动盘的设计和制造。
例如,SAE J431 "汽车制动盘性能和测试方法"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发布的一项技术标准,规定了制动盘的性能和相应的测试方法。
这些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应用,有助于确保制动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符合全球范围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制动盘的设计、材料和性能等方面的国际标准是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以适应汽车制造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L J164003-20142014-06-20发布代替Q/JL J164003—2012制动盘技术条件2014-06-20 发布2014-07-20 实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本标准替代Q/JL J164003—2012《制动盘技术条件》,本标准与Q/JLJ164003—2012 的主要差异为:——修改了技术要求4.1 技术要求;——修改技术要求4.3.1,制动盘硬度范围要求,同时增加单个制动盘硬度检测波动范围要求;——修改技术要求4.4.1,新增实心制动盘静不平衡量要求;——修改技术要求4.4.3,修改制动盘端面跳动要求;——增加了试验方法4.4.7~4.4.8;——修改了试验方法5.8 盐雾试验内容;“转向节”修改为“制动盘”;——新增试验内容5.9~5.i0;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底盘开发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石彬、庞士伟。
本标准于2014年6月发布。
本标准所替代的标准更替情况为:——Q/JL J164003—2012(2012年12月第一次修订)——Q/JL J164003—2012(2009 年1 月10 日首次发布);Q/JLYJ7110681A-2012(2012年9 月14 日第一次修订)JLYY—JT152—08(2008年6月20日首次发布)1范围制动盘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盘式制动器用制动盘的结构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盘式制动器用制动盘(以下简称为制动盘)。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卜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7216—2009灰铸铁金相检验GB/T 9439—2010灰铸铁件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564 2008乘用车制动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Q/JL J100003-2009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Q/JLY J7110507B-2012乘用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Q/JLY J7110606A-2012汽车零部件覆盖层盐雾试验规范3结构型式3.1 制动盘按其结构可以分为通风制动盘和实心制动盘3.2实心制动盘的结构型式如图1 所示。
其结构特征是在b2尺寸间无通风槽结构。
图1 实心制动盘结构型式3 3 通风制动盘的结构型式如图 2 所示。
其结构特征是在 b2 尺寸之间 有通风槽结构。
图 2通风制动盘结构型式4技术要求4.1 一般要求制动盘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2 产品外观要求制动盘表面应无裂纹、砂眼、气孔、锈蚀、尖角、锐边等缺陷。
4,3 材料要求4.3.1 材质要求制动盘材质为HT250,硬度HBWl80~HBW230;硬度差不超过20HBW。
其余要求符合GB/T 9439—2010 的规定。
4.3.2 金相组织要求铸件珠光体含量不小于95%,石墨分布形状不低于B 型,符合GB/T 7216~2009 的规定。
4.4 性能要求4.4.1 整体不平衡量要求通风制动盘静不平衡量≤ 90g.cm;实心制动盘静不平衡量≤ 50g.cm。
4.4.2 制动盘摩擦面厚薄差要求同一圆周上≤ O.00'7ram,同一半径上40.05mm。
4.4.3 制动盘摩擦面跳动要求制动盘以轮毂轴承安装面为基准,检测制动盘工作面的端面跳动,其值应≤ 0.025mm。
4.4.4 整体探伤要求制动盘100%探伤检测,内部应无裂纹、缩孔、缩松、冷隔等缺陷。
4.4.5 表面处理要求制动盘工作表面须作防锈处理,非摩擦表面涂覆有机或无机涂渡层。
防腐技术要求按照Q/JLYJ7110507B一2012中表5 的规定执行,I类件和II类件的有机涂层按QC/T 484-1999中的TQ6执行;I 类件无机涂覆层不小于50 u m、II类件的无机涂覆层不小于30 u m。
4.4.6 盐雾试验要求制动盘非工作表面镀层需满足Q/JLY J7110507B一2012 中表5 的规定。
4.4.7 制动盘扭矩耐久要求按5.9 试验后,制动盘表面无可视裂纹。
4.4.8 制动盘热裂纹要求按5.10 试验后,制动盘不允许出现可视贯穿性裂纹。
5 试验方法5.1 外观检测制动盘外观需符合4.2 的要求。
5.2 材料检测制动盘材料检测方法按照GB/T 9439—2010中除9.8外9的其余规定执行,检测结果应满足4.3 要求:在制动盘工作面同一圆周上,测八点的硬度差,其硬度差值满足4.3 要求。
5.3 整体静不平衡量检测将制动盘放在静不平衡量检测仪上检测,要求静不平衡量符合4.4.1 的规定。
5.4 制动盘摩擦面厚薄差检测将制动盘固定在带百分表专用检具上,测量制动盘的厚薄差,要求符合4.4.2 的规定。
5.5 制动盘摩擦面跳动检测将制动盘放在三坐标或偏摆仪上检测端面跳动量或者将制动盘固定在专用夹具上,然后用百分表和磁力表座一起测量制动盘的端面跳动量,检测结果应符合4.4.3 的要求。
5.6 整体探伤检测制动盘的探伤检测按照GB/T 9439—2010~9.8的规定执行,检测结果应满足4.4.4 的要求。
5.7 表面处理检测用测厚仪检测制动盘涂层厚度,检测结果满足4.4.5 的要求。
5.8 盐雾试验按照Q/儿Y J7110606A一2012 中的中性盐雾试验方法对制动盘有机涂层部位进行盐雾试验,应满足本标准4.4.6 中的耐腐蚀要求。
5.9 制动盘扭矩耐久试验5.9.1 试验条件5.9.1.1 除非有特殊规定,试验的标准温度为20℃± 5℃;标准湿度为65%± 20%,试验件为出厂检验合格件。
5.9.1.2试验惯量按照QC/T 564—2008中计算结果进行加载。
5.9.2将制动盘按实车状态安装到试验设备上,按表1 方法进行磨合。
表1 磨合试验程序5.9.3按表2 方法进行扭矩耐久试验。
表2 制动试验程序表2续5.9.4扭矩耐久试验完成后,制动盘满足4.4.7 的要求。
5.10 制动盘热裂纹试验5.1 O.1 试验条件5.10.1.1 除非有特殊规定,试验的标准温度为20℃± 5℃;标准湿度为65%± 20%,试验件为出厂检验合格件。
5.10.1.2试验惯量按照QC/T 564—2()(]8中计算。
5.1 0.2将制动盘按实车状态安装到试验设备上,按表3 方法进行磨合5.10.3按表4 方法进行热裂纹试验。
5.10.4热裂纹试验完成后,制动盘满足4.4.8 的要求。
6 检验规则6.1 出厂检验6.1.1 每个制动盘须经制造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
6.1.2 制动盘的出厂检验项目见表5。
6.1.3 出厂检验中如有不合格项目时,允许返修后重新提交检验,但同一件送检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6.1,4不能同时满足上ja 3条要求,产品不允许出厂。
6.2 型式检验6.2.1 制动盘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制动盘定型鉴定时;b)正式生产后,在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有重大改变时;c)制动盘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连续生产的制动盘,每两年进行一次;f)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g)质量部门提出型式试验的要求时。
6.2.2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制动盘中随机抽取3 件,并分成3 组,组号为1、2、3,型式检验项目见表5。
6.2.3 制动盘的型式检验必须全部符合要求。
若有一项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允许重新抽取加倍取样就不合格项目进行复审,如仍不合格时,则判定此次型式检验为不合格表5 制动盘出厂和型式检验项目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 标志制动盘上应有永久性标识,并符合Q/JL J100003—2009 的规定。
7.2 包装7.2.1 制动盘的包装应保证在正常储存私运输情况下,各零件不得磕碰,划伤及损坏。
7.2.2 制动盘单件包装后须进行外包装。
包装箱内应附产品合格证。
包装箱应干燥、结实、牢固。
产品装箱时应放置保护物填充,以防产品互相碰撞,保证在正常运输情况下不致损伤。
7.2.3 同一箱内只允许装同一型号、规格的制动盘,符合GB/T 13384-2008规定。
7.2.4 包装上的标识应清晰,内容包括:a)制造厂名b)产品名称、型号;c)产品商标;d)产品标准编号;e)数量、重量;f)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标志按GB/T 191-2008的规定执行;g)生产日期。
7.3 运输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磕碰并应用防止雨、雪和水侵袭的措施,保证制动盘不受损伤和锈蚀。
7.4 贮存制动盘贮存在清洁通风,温度在-25℃~40℃,能防止雨、雪和水等侵袭的地方。
不得在日光下长期曝晒,不允许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