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标准
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是为了培养学员掌握企业战略规划、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并提升学员的综合管理水平而设计的。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最佳实践,使其具备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企业经营管理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目标、内容大纲及学习评估等核心要素,以便学员能够清晰了解课程的设定和学习要求。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员成为具备优秀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管理者。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全面了解企业战略规划和组织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学员将学习到企业战略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了解不同层级的战略规划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同时,学员将深入了解组织管理的原则和实践,掌握有效的组织设计和人员管理技巧。
2. 掌握市场营销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巧学员将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包括市场分析、市场定位、产品定价、品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员将学习到市场营销中的常用工具和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市场营销活动中。
3. 深入了解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学员将学习到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财务报表分析、预算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员将了解风险控制的概念和技巧,并能够运用于企业风险管理和控制活动中。
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员将通过项目合作和案例分析等学习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学员将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协调资源、有效沟通等团队合作技巧,提升自身合作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
三、课程内容大纲本课程共分为四个模块,具体的内容大纲如下:1. 战略规划与组织管理•战略规划的概念和目标•层级战略规划的方法和实施步骤•组织管理的原则和实践•组织设计和人员管理的技巧2. 市场营销•市场分析和市场定位•产品定价和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产品推广和销售管理3. 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指标的计算•预算管理和投资决策•风险控制的概念和方法•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4. 团队合作和沟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原则•团队合作中的协作技巧和冲突解决方法•沟通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建立高效沟通渠道和有效沟通策略说明:以上大纲仅为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实际授课内容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61047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经管类各专业授课单位:经济管理系学分:4 学时: 72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王栓军 2014.7.25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王栓军 2014。
7.30一、课程定位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管理学基础》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从第一学期开始,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又为本专业后续的相关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旨在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
通过该课程学习,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全面地了解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基层管理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为日后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项目化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基层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以企业典型管理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和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解决“什么是管理”的问题,而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如何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基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以职业需要为导向,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根据行业企业专家、学者与企业管理人员等对企业经营管理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解,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量,按新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项目,为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适用于培养经营管理领域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课程标准力求追踪行业技术动态,及时涵盖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气类专业通用素质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管理基础知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内容模块。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首先对企业职能和工作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群奠定基础。
通过现代企业管理的学习,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进行管理和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实践基础。
二、参考课时32学时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的能力;2、能初步分析与判断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组织结构、生产经营过程状况的能力;3、能够发现、分析店面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知识体系,包括企业管理知识体系的结构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形成过程;2、熟悉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3、熟悉科学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的标准;4、熟悉企业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管理的主要内容;5、掌握企业计划、决策、激励、控制的基本方法;6、熟悉店面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生产经营现场的主要管理方法。
(三)素质目标1、明确任何社会一个人都必然处于某一管理系统之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必须接受管理规范的约束;2、每一个人的职业提升和发展都要以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为基础。
四、内容纲要(一)结合学生特点及办学目标,项目驱动,以任务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适度、重在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原则。
(二)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勇于实践,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
(三)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课外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一)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应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对学生在听讲和操作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Management Foundation)●课程代码:0601423●课程学时:40,其中理论教学学时30,实践教学学时10●课程学分:2●适用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开设时间:第六学期●制订时间:2008年6月(V.20080601)●修订时间:2019年7月(V.20190711)●修订成员:●审核小组:由专业指导委员会或课程组二、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是职业基础课程;是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19级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
本课程以《服务接待礼仪》、《旅游经济学》、《旅游标准》、《市场调查与分析》、《旅游心理》、《景区专业英语》、《顶岗实习》、《跟岗实习》等前置课程为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景区管理岗位群及“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景区管理工作任务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毕业就业为导向,以管理学中的工作知识为主体,以学生实习期间工作情境中的职业技能为主线,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以夯实理论基础、职业能力及全面素质培养相结合为目标,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依据是:一是按照“管理认知、组织与组织结构、管理者及管理思想的演变、目标与计划、预测与决策、人员配备与权力的分配、领导与激励、沟通与控制、管理创新”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管理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
三、课程学习目标根据《2019级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确定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分为综合素质目标、基础知识目标和专业技能目标三个层次。
(一)综合素质目标1.从国学中学东方管理智慧,更好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2.从党史中学组织管理经验,加强学生的党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3.从实践中学自我管理的职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培养学生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创新、科学、互助的团队精神;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红色工匠精神。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管理学基础是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能力与综合素质。
本课程教学目标包括:1. 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组织理论、决策理论、计划与控制理论等;2. 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发展趋势和前沿理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实践和案例分析方法;3. 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模块:1. 管理学基础理论:介绍管理学的起源、发展、基本概念和原理;2. 组织结构与设计:介绍组织结构类型、组织设计原则和方法;3. 人力资源管理:介绍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4. 领导与沟通:介绍领导理论、沟通技巧、团队建设与管理等;5. 决策与计划:介绍决策过程、决策方法、计划编制与调整等;6. 控制与协调:介绍控制方法、协调技巧、危机管理等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上述模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通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同时,注重师生互动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管理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案例分析等活动。
五、教学资源与建设本课程需要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案例库、习题库等。
同时,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管理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3.课程编码: 18134.学时:建议本课程学时为 64 学时。
5.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管理基础知识、企业文化、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模块。
具体来看,通过现代企业管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现代企业管理,了解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主要工作内容、企业战略管理、市场经营战略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一些现代企业管理的最基本的知识。
本课程目前是安排在第五学期开设,第五学期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一个过渡期,之后可能多数学生面临的是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或者工作。
所以我认为这门课程虽说只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对于即将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来说,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知识,很有实际指导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理论,旨在让学生首先对企业职能和工作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为去企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以便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设计依据: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从高职高专教育学生的实际出发,相对地淡化理论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认为学习《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将该学科知识“面向企业、面向实践” 。
据此设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如下。
1.初步了解企业资源管理知识目标2.掌握企业管理的多种理论1.能熟练运用相关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能力目标2.能熟练地进行管理案例分析3.能简单地编写企业建立及管理策划书1.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协调、沟通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目标2.建立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3.培养科学、成熟的管理思维三、课程内容和要求1、教学内容设计依据高职高专学生讲授内容的必需、够用原则以及章节涉及内容的重要性原则,对本课程各个章节分配的学时如下表所示: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企业管理概述4二企业文化6三战略管理4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8五市场营销管理8六财务管理6七物流管理6八技术创新管理4九生产运作管理6十质量管理6十一企业管理法律法规6总计64附注:依据高职高专应学内容的必需、够用原则,我认为本课程的重点章节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第十章。
《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企业管理》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适用对象:财经、管理类各专业制定时间:课程代码:030001所属系部:管理工程系学分:学时:54制定人:批准人:二、课程的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够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运用所学的企业管理知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分析;对企业日常管理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建议;协助公司决策层制定公司的生产计划、营销计划等;对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各个方面的工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具体能力目标分解如下:2、方法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掌握并基本以下9方法能力3、社会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训,达成以下社会能力目标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1、课程定位说明: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总体设计思想,明确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清晰地描述其它课程对该课程的支撑、关联等作用。
本课程是管理工程系各专业的平台课。
现根据经济管理各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要求的目标,对本门课程的课程定位进行以下说明:⑴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由于本课程适用于连锁经营、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若干专业,现只列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但是设计中已经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情况进行本课程设计。
⑵与前导课程(及平行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需具有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前导课程知识基础,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平行课程的知识基础。
⑶与后续会计课的关系由于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了管理企业人、财、物、供、产、销各个方面的工作的初步能力与方法,为其他后续课程如: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课程开发思路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直接指导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根据此特点本门课程开发思路如下:1)采用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是“六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调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动态训练与静态讲授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教学大纲
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教学大纲一、引言• 1.1 课程背景介绍• 1.2 课程目标设定• 1.3 课程重要性及意义二、企业管理概述• 2.1 企业管理的定义• 2.2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2.3 企业管理的基本功能三、组织管理• 3.1 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3.2 组织设计原则• 3.3 组织结构与职权分配• 3.4 组织文化建设四、领导与决策• 4.1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4.2 领导力的要素与发展• 4.3 决策过程与方法• 4.4 决策实践中的困难与挑战五、人力资源管理• 5.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5.2 招聘与选拔• 5.3 培训与发展• 5.4 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六、市场营销管理• 6.1 市场营销基本概念• 6.2 市场调研与定位• 6.3 产品策划与推广• 6.4 客户关系管理七、财务管理•7.1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7.2 资金、投资与融资•7.3 财务分析与决策•7.4 风险管理与控制八、战略管理•8.1 战略管理概念与重要性•8.2 竞争战略的选择•8.3 战略实施与评估•8.4 战略管理中的创新与变革九、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9.1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作用•9.2 建设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9.3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实践•9.4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影响十、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回顾•10.2 未来发展趋势•10.3 学习心得体会十一、参考文献•[作者1, 《书名1》,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作者2, 《书名2》,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附件1: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1 课程定位表1.1 -1 课程定位表1.2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是也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1.3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并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和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及此同时,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管理问题及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1.4 课程设计1.4.1 课程设计的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
以学习单元为基础,基本依据是:一是按照“管理认知、预测及决策、计划及组织、领导及激励、沟通及控制、管理创新”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管理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
1.4.2 教学目标分析①能力目标A1. 具备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管理现象和具体问题;A2. 具有一定的运用经济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和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②知识目标K1. 认识和理解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了解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理解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的内容;K2. 理解并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③素质目标Q1. 掌握现代经济管理分析方法,知识面比较宽,具备经济分析及预测能力;Q2. 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及实践问题;Q3. 初步具备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观察及分析问题;Q4.注重遵章守纪、积极思考、耐心、细致、勇于实践、竞争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养成;1.4.3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体现职业岗位的特征,学生完成学习是一个“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过程。
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企业管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制订系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制订时间:2017 年 2 月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企业管理》这门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管理类专业课程,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性质属于专业基础课。
该门课程设置在二年级,它既承担着通过该门课的教学,将学生引入管理科学殿堂的任务;又将起着为下续的各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做铺垫的作用,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影响到学生学习管理类专业的兴趣与偏好。
企业管理学主要从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出发,阐述企业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影响因素,以及企业管理发展的演进过程、理论与思想、环境、决策等。
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是也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企业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
以学习单元为基础,基本依据是:一是按照“管理认知、预测与决策、计划与组织、领导与激励、沟通与控制、管理创新” 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管理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
二、课程培养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整体上通过案例分析型、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1、培养专业能力企业管理学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企业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制度与方法,职能等;管理思想,包括企业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原理、企业文化等。
工业企业管理(第3版)课程标准
工业企业管理(第3版)课程标准
工业企业管理(第3版)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和实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业企业管理人才。
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工业企业的基本概念、组织结构、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 课程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工业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5. 课程实施: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课程资源:本课程可利用的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案例库、习题库等,同时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工业企业管理(第3版)的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工业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管理基础》课程标准
《企业管理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企业管理基础适用专业:总学时:60一前言1课程性质企业管理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是硅酸盐、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培养生产、管理等一线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在企业管理基础的教学中,应本着理论适度和够用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能顺利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课程介绍企业管理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把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的基本技能以及使用管理的基本工具和软件的一门基础课程。
内容上根据中职生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管理技能和职业素养来选择教学内容,力求把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最基础的东西传递给学生。
体系上把管理学原理和企业管理实务两条线索穿插起来安排课程内容,把管理学中单列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或创新等几个基本职能,融合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具体实务活动中去,如此这样,既能掌握管理学原理中的基本理论,又能领悟企业管理职能活动中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总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在竞争激励的企业中生存及发展。
知识目标:1 了解企业管理的意义及原则;2 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基本原理;3 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的内容;4 掌握不同管理者的类型及其领导方式;5 掌握企业预测、决策的方法;6 了解商品采购、销售、储存的方法;7 了解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质量管理、物资管理等内容。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企业管理的理论;进行企业管理。
2能够适应不同管理者的风格,参与企业建设3能够对企业经营进行简单的预测和初步决策,为管理者提供参考意见; 4能够运用管理理论,进行商品销售。
5能够对生产过程进行初步的组织,对流水生产线进行常规管理。
素质目标:1养成遵纪守法、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2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3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服从管理,尊重他人;4掌握沟通技巧,善于团结他人;5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念,遇事多从集团整体利益。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课时数: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是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管理研究将更多地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紧密结合。
在多变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前途和命运将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研究如何充分开发人的智力与体力,将成为管理学更为重要任务。
管理研究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
通过管理学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管理理论和方法,为以后从事管理工作和决策工作打下基础,并在今后管理工作实践中,灵活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必将有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的科学水平。
1.2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本课程的设置依据是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相应职业能力要求,并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根据市场调研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我院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学生胜任这些岗位所需要的最基础的职业能力。
《管理学基础》课程的主要功能正是培养学生管理应用能力,因此本课程对学生从事各行业管理工作和决策工作打下一定基础,作为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熟悉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熟悉管理学概论、管理理论,计划、决策、组织、人力资源、领导、沟通、控制、创新等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管理问题。
本课程采用讲述、多媒体、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以项目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
本课程确定以计划、决策、组织、人力资源、领导、沟通、控制、创新管理为设计思路,实际项目设计既有在企业中应用的普遍性和典型性,又能最为有效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以达到本课程的目标。
企业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企业管理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拓展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经济头脑,既懂技术又懂经营和管理基本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自己的技术工作中了解所要涉及的管理、成本、质量、市场、效益等方面的问题。
学会用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以及自己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成为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竞争性、开拓性的应用型人才,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
(二)课程理念1、基础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必须掌握本课程普遍适用的基本原理,坚持以形成共识的课程基本体系为主体。
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及时将现代企业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引入课堂,如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网络化的现代企业管理等;同时注意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多媒体教学、录像片、网上辅导答疑等。
2、网络教学与现场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网络教学是利用学院网站平台,由任课教师定期发布教学课件,并通过EMAIL接收学生作业,并每周两次对学生进行QQ 在线辅导。
现场教学是安排专职教师到人数较多(10人以上)的企业进行课程辅导;实践教学指定企业兼职指导老师进行课程指导。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着高职教学特点:理论与社会实践需要相结合的总原则,遵循“以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教改思路,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的机制,从而有力地促进本课程的建设。
1、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发展动态的讲授和研究,通过讲授,使学生把握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及理论的演变和新发展;并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某些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2、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现状及其案例分析,了解和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现实,加强感性认识;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已有的案例库资料的基础上追踪典型案例企业的新发展,通过对其不断完善筛选形成案例库更新;同时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新案例引入课堂。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教案模板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教案模板一、课程介绍企业管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教学目标1.了解企业管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熟悉企业管理中的各项职能和流程。
4.掌握企业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技巧。
5.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企业管理概述•企业管理的定义和特点•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2. 企业管理职能•计划与组织•领导与控制•协调与评价3. 企业管理原则•分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协调一致原则•管理层级原则4. 企业管理技巧•沟通技巧•决策技巧•激励技巧•时间管理技巧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传授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进行案例分析和团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企业管理的实际应用。
3.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
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项目: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六、教学资源1.课程教材:《企业管理基础》2.阅读材料:相关学术论文和案例分析3.网络资源:企业管理相关网站和视频七、教学安排•第1-2周:企业管理概述•第3-4周:企业管理职能•第5-6周:企业管理原则•第7-8周:企业管理技巧•第9-10周: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第11周:期中考试•第12-14周:期末项目展示和总结八、教学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进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以上为企业管理基础知识教案模板,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实践,提高管理能力和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1.1课程定位
表1.1-1课程定位表
课程名称及编号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课设学期及学时第二学期(108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课程功能使学生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先导课程管理数学
平行课程物流概述、企业经营理财分析
后续课程
1.2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是也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1.3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并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和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管理问题与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1.4课程设计
1.4.1课程设计的思路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
以学习单
元为基础,基本依据是:一是按照“管理认知、预测与决策、计划与组织、领导与激励、沟通与控制、管理创新”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管理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
1.4.2教学目标分析
①能力目标
A1.具备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管理现象和具体问题;
A2.具有一定的运用经济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和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
②知识目标
K1.认识和理解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了解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理解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的内容;
K2.理解并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
③素质目标
Q1.掌握现代经济管理分析方法,知识面比较宽,具备经济分析与预测能力;
Q2.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Q3.初步具备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观察与分析问题;
Q4.注重遵章守纪、积极思考、耐心、细致、勇于实践、竞争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养成;
1.4.3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体现职业岗位的特征,学生完成学习是一个“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过程。
学生同时扮演学徒工的角色,教师同时扮演师傅的角色,实训室既是学生学习的教室,同时也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
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按照教学讲授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基本方法知识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工作过程管理—工作质量控制—工作效果评价。
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岗位的划分可锻炼学生的分工与合作的团队意识,管理工作的过程要自觉遵守,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每一个工作任务必须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在深刻理解基本规律的同时,取得实际的经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教学的过程要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练习的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弹性,充分照顾到能力差的学生,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成功,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是实做项目的完成,是通
过管理团队的共同努力,看到了管理任务的成功完成,这样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极大热情。
1.5学习情境划分及设计
1.5.1学习情境划分及设计
表1.5-1学习情境设计及设计
表1.5-2学习情境1–管理认知
表1.5-3学习情境2–预测与决策
表1.5-4学习情境3–计划与组织
表1.5-5学习情境4–领导与激励
表1.5-6学习情境5–沟通与控制
表1.5-7学习情境6–市场供求分析
表1.5-8学习情境7–成本理论分析
表1.5-9学习情境8–市场理论分析
1.6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1.6.1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的选用可以为教学提供参考,本课程应致力编写适合项目驱动的特色教材。
目前采用的教材:[1]曾素文、唐振武.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自编教材.
参考书:
[1]张荣胜.《企业管理基础知识》.ISBN978-7-04-013157-4.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占峰.《管理学原理--管理实务与技巧》(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武汉理
工大学出版社
1.6.2其它
教学资源库、课程网站
1.7考核要求
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分三个部分:职业素养考核、知识考核、技能考核:
(1)职业素养考核,包括平时的出勤率、听课态度,完成书面作业任务的情况等,占总评价成绩的30%左右。
部分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其学习态度、努力的程度以及表现出来的效果。
(2)期末综合实训,根据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综合管理问题的处理,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建议考核的成绩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
(3)期末考试,卷面考核学生对理论的实际掌握情况,占70%左右。
(4)鼓励学生参加管理类职业资格考试。
课程标准制订人:唐振武审核:
执行起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