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
《金融学》习题一 答案
《金融学》习题一(第1章—第3章)一、判断并改错1.纸币之所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F ) 纸币本身并不是货币,只是人们为了流通方便而提出的货币的映射品而已,货币本身是具有价值的,但纸币本身没有。
2.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 T )3.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被称为存款货币,定期存款不能签发支票,因而不是货币。
(F)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4.作为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F)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是观念中的货币。
执行流通手段时是现实的货币,因此该命题错误。
5.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
(T)6.判断民间借贷是不是高利贷的一个关键界限是:是否显著超出现代信用关系中的利率水平。
(T)7.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因而会取代商业信用。
(T)8.消费信用是与住房和耐用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T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F )不一定,一年期,三年期都有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就是人民银行定的标准利率,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每笔贷款来进行上浮或下浮10.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发布的利率就是无风险利率。
(F )市场经济国家一般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为基准利率(我也不知怎么改)11.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T )12.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
( T)13.凯恩斯认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收入)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收入(利率)水平。
(F )14.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 T )二、填空题1、一般来说,作为货币的商品要求具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是价值比较高,二是易于分割,三是易于保存,四是便于携带。
2、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际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称本位币或主币。
金融学(刘玉平)-课后部分简答题答案
第一章3.为什么说货币的出现降低了交易成本?物物交换:①搜寻成本②机会成本③直接成本一方面,简化交换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交换效率5.如何理解马克思对货币本质所做的表述?①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②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6.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货币供应量不受金银的控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做适当的调节纸币不与定量的金属相联系,其外汇汇率也不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但是,通货膨胀问题第二章3.试述信用的主要形式。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最主要。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和民间信用。
4.试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①对经济的润滑和增长作用。
②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额,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交易费用;是企业解决流通手段不足的首选方式。
③商业信用的合同化,有利于银行信用参与和支持商业信用,强化市场经济秩序。
局限性:①严格的方向性②产业规模的约束性③融资期限的短期性④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⑤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5.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由于5点局限性,商业信用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资金和资源的配置与布局,也不可能广泛满足经济资源的市场配置和合理布局的需求。
因此,它虽然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信用基础,但终究不能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信用的中心和主导。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特点:①主体。
债务人是企业、政府、家庭和其他机构,债权人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②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③中介信用。
④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第三章2.什么是单利,什么是复利?利息的基本形式是单利还是复利?计算利息的两种方法。
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统算利息。
利息的基本形式是复利,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3.影响利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1平均利润率(基本因素)2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3经济周期4物价水平5经济政策6其他影响因素4.关于利率的期限结构,有哪几种理论解释?1预期理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应该等于现行短期利率和未来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值。
银行信用能不能取代商业信用
同时,银行信用不能取代商业信用。虽然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但是银行信用并不能取代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仍然是整个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从信用发展的历史来看,商业信用是先于银行信用而存在的,现行的银行信用体系,正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业信用直接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相联系,直接为生产和交换服务,企业在购销过程中,彼此之间如果能够通过商业信用解决所需资金时,就不会去求助于银行信用。
世界上的事物很少有完全隔裂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也有千丝万的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首先,商业信用的发展依赖于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完善。例如,商业信用工具、商业票据都具有一定的期限。当商业票据未到期而持票人又急需现金时,持票人可到银行办理票据贴现,及时取得急需的现金,银行办理以商业票据为对象的贷款业务,如商业票据贴现、票据抵押贷款等,使商业票据及时兑现,促进了商业信用的进一步发展,商业信用就转化为银行信用。
货币金融学1-3章作业(含答案)
货币金融学1-3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的是(D)A、实现商品的交换B、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C、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D、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2、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B )A、信用货币B、实物货币C、纸币D、信用货币3、劣币是指名义价值( C )的货币。
A、等于零B、等于实际价值C、高于实际价值D、低于实际价值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B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C、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D、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5、以下不属于债务信用的是(A)A、居民购买股票B、政府发行国债C、企业发行债券D、银行的存贷款活动6、在经济生活中,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 C )A、相反的B、毫无联系C、一致的D、无法确定7、政府信用的主要形式是是(A)A、发放政府债务B、向商业银行短期借款C、向商业银行长期借款D、自愿捐助8、现代商业活动的基础是(A)A、企业间的赊销活动B、经济中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C、现代经济中广泛存在着盈余或赤字单位D、信用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使用9、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期限三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到期后本息和为(B )A、11.9万元B、119.1万元C、118万元D、11.8万元10、在物价下跌时,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名义利率应(D)A、调高B、保持不变C、调低D、与实际利率对应11、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是(A )A、基准利率B、公定利率C、实际利率D、差别利率12、民间借贷中的月息5分转换成年利率为( D )A、50%B、5%C、100%D、60%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ACDE )A、价值比较高B、金属的一种C、易于分割D、易于保存E、便于携带2、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 ACDE )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E )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E、价值尺度4、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 BCD)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5、现代信用货币可以是( ACD )等形式。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
简答题第一章1、简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及其原因。
双本位制下,由于金币和银币按照法律规定的固定比价流通,于是,当市场上金、银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背离。
这样,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即在两种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市场上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最终市场上充斥着劣币。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货币制度包括哪几种类型?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种类(分为主币和辅币);(2)确定货币币材;(3)规定货币单位;(4)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5)规定货币的支付能力;(6)金准备制度。
类型:(1)银本位制度;(2)金银复本位制度;(3)金本位制度: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4)纸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
3、简述货币的主要职能。
①价值尺度(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职能。
②流通手段(最基本的职能)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就是流通手段。
③储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作为财富或价值持有或积累。
④支付手段货币在不伴随商品运动而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其是为了弥补流通手段的不足而产生)。
支付手段的产生源于商业信用的产生。
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买卖脱节,但也包含着买卖进一步脱节和产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⑤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货币职能在国内发展的延续。
4、简述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1)我国现行的是信用货币制度: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无论主币和辅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人民币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2)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并由它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
(3)人民币的发行原则是:集中统一发行原则;经济发行原则;计划发行原则。
《金融学》习题一 答案
《金融学》习题一(第1章—第3章)一、判断并改错1.纸币之所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F ) 纸币本身并不是货币,只是人们为了流通方便而提出的货币的映射品而已,货币本身是具有价值的,但纸币本身没有。
2.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 T )3.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被称为存款货币,定期存款不能签发支票,因而不是货币。
(F)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4.作为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F)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是观念中的货币。
执行流通手段时是现实的货币,因此该命题错误。
5.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
(T)6.判断民间借贷是不是高利贷的一个关键界限是:是否显著超出现代信用关系中的利率水平。
(T)7.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因而会取代商业信用。
(T)8.消费信用是与住房和耐用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T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F )不一定,一年期,三年期都有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就是人民银行定的标准利率,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每笔贷款来进行上浮或下浮10.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发布的利率就是无风险利率。
(F )市场经济国家一般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为基准利率(我也不知怎么改)11.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T )12.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
( T)13.凯恩斯认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收入)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收入(利率)水平。
(F )14.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 T )二、填空题1、一般来说,作为货币的商品要求具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是价值比较高,二是易于分割,三是易于保存,四是便于携带。
2、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际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称本位币或主币。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用的演进过程,掌握信用的形式以及信用工具的特征,熟悉信用与经济的关系。
具体来说,需要理解和掌握如下一些知识点:□信用的含义与特征□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几种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与经济第二部分要点提示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它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2.信用的古老形式是高利贷,极高的利率是高利贷最明显的特征。
高利贷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
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高利贷被现代信用形式所取代。
3.现代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4.信用工具是具有一定格式,并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它的主要特征是: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5.汇票、本票、支票、信用证、信用卡、可转让存单、股票和债券都是典型的信用工具。
6.信用与经济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信用与生产、信用与消费、信用与分配的关系上。
第三部分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信用2.实物借贷3.货币借贷4.商业信用5.银行信用6.国家信用7.消费信用8.国际信用9.民间信用10.信用工具11.直接信用工具12.间接信用工具本票13.长期信用工具14.短期信用工具15.不定期信用工具16.无限可接受性信用工具17.有限可接受性信用工具18.汇票19.本票20.支票21.信用证22.信用卡23.可转让存单24.股票25.债券二、填空题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和()。
2.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被称为()。
3.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其典型形式是()。
4.商业信用是以赊销或预付形式提供的信用,这一信用活动实际上同时包含了两种行为:()和()。
5.商业票据可以流通转让,在票据背面签字转让的手续就叫()。
6.当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还期而又需要进行支付时,票据持有人就可以背书,然后把它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现款进行支付,这种活动称作()。
货币金融学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货币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表现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2. 2.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过、、、等四个阶段。
3.当人们选择用作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产生了。
4.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二是。
5.货币币材和形制经历了从、、、到等五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6.金属货币主要沿着两个方向演变:一是经历了由到贵金属的演变;二是经历了由到铸币的演变。
7.货币要成为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二是。
8.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商品的赊销赊购过程,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9.本位币的面值与金属本身的实际价值是一致的,是货币,是法偿货币。
1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能被,使得与保持相互适应。
11.货币制度相继经历了、、、等四个阶段。
12.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即银行保证持有人可以随时向签发银行兑换相应的一种凭证,通常以作为发行准备。
13.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的过程。
14.国家垄断辅币铸造,归国家所有,构成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15.在金本位制下,一国汇率围绕上下波动,汇率波动界限是。
16.平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是按照比价流通,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则按照比价流通。
17.在跛行本位制下,可以自由铸造而不能自由铸造。
18.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币只能先兑换,再兑换。
19.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20.货币金本位制有、、等三种形式。
21.金币本位制的三大特征是指、、。
22.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存款组成,其中现金是对公众的负债,存款则是对存款人的负债。
23. 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是全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24. 信用货币的形式有、纸币和等形式。
25. 货币成为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二是。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间替代关系的实证分析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间替代关系的实证分析作者:杜伟万里洋李爽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32期内容摘要:新的经济周期下,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商业信用成为企业融资渠道的另一种主要来源。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之间存在一定比例的替代关系,同时发现企业资产负债情况等因素对企业的商业信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改革中国金融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信用银行信贷替代关系引言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正规的融资平台,随着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其他非正规的融资渠道也变的不可或缺,商业信用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在各国已经得到广泛运用。
例如Atanasova和 Wilson(2004)的研究表明80%的英国公司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Fisman和Roberta(2002)研究的面板数据研究显示,金融体系发展薄弱的国家,行业中使用更多商业信用的企业具有较高增长率。
同时商业信用作为一种企业间的延期支付方式,在市场不断开放的背景下,这种短期融资方式与银行的资金信贷模式是否会形成冲突,还是会作为一种缓解企业间资金链短缺与银行资源配置效率不足的互补方式,两者之间关系如何不得而知。
关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学者基于供需双方的角度,认为商业信用在银行信用受阻时,商业信用更容易发生作用,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主要分为替代性融资理论、融资比较优势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
其中替代性融资理论认为,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主要原因是信贷过程中,信贷接受者尤其是在货币紧缩时期,由于较高的贷款利息限制,企业难以获得充足的银行贷款,这些企业就会求助于供应商,需求导向促使商业信用成为银行贷款的替代者。
现有文献资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转型期的中国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丰富资料与参考。
在新形势新经济周期的背景下,本文试图结合最新的知识背景与数据,进一步拓展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货币金融学第1-9章主观题训练
主观题部分: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三、名词解释1、铸币;2、本位货币;3、信用货币;4、格雷欣法则;5、代用货币;6、电子货币;7、纸币;8、双本位制;9、无限法偿货币;10、货币的有限法偿四、简答题1、简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及其原因。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货币制度包括哪几种类型?3、简述货币的主要职能。
4、简述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5、简述金币本位制下为何能实现币值的稳定。
6、什么是信用货币?其基本特征是什么?7、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第2章信用与信用制度三、名词解释1、银行信用;2、承兑汇票;3、金融工具;4、金融衍生工具;5、消费信用四、简答题1、简要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
2、信用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各表现在哪些方面?3、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而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4、简述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5、商业信用的特点和局限性各是什么?6、简述信用演变的基本规律。
7、简述普通股股东享有的股权权利。
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第3章利息与利息率三、名词解释1、基准利率;2、收益资本化;3、终值;4、利率市场化;5、到期收益率;四、简答题1、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2、影响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可贷资金理论是如何解释利率的决定因素的。
4、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各是什么?5、利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哪些?6、为什么说预期物价上涨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7、简述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8、简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总体思路。
五、计算题1、某人在银行存入三年期存款200万元,若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6%,每年计息一次,请利用复利法计算在利息所得税率为10%时,此人三年后实得利息额。
2、 3年期,票面利率为6%,票面价格为100元的国债,每年支付一次利息。
当市场利率为8%时,国债价格为多少?若利息是每半年支付一次,市场利率为10%时,国债价格为多少?3、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120 000元以购买住房。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资料
2.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流通有何特点?〔1〕铸造权分散,〔2〕铸币不断贬值3.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4)准备金制度。
4.规定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辅币限制铸造有何意义?〔1〕本位币实行自由铸造的经济意义:可以保证本位币金属无限制地成为价值尺度,无限制地执行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可以保持本位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根本一致;可以保证本位币自发地适应客观流通的需要5.纸币流通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有何联系与区别?联系:都要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约;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和纸币流通是第二性的,都要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区别:〔1〕适应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
在货币流通规律中,货币是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化来适应商品流通的变化;而在纸币流通规律中,纸币是通过单位纸币交换价值的变化来适应商品流通的变化〔3〕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同。
货币流通规律在任何货币制度下都能发挥作用,它是适应一切货币流通的总规律;而纸币流通规律是一种特殊的货币流通规律,它只是在纸币流通违反了货币流通规律要求时才发挥作用。
6.为什么说金单本位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7.保持货币制度的稳定性需要哪些条件?〔1〕稳定的政治环境〔2〕稳定的经济环境〔3〕有效的政策和法律环境第三章1.名词解释:信用:是指在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条件下,以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的形式所表达的一种经济关系,是以归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
商业信用: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根底。
银行信用: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信用2.高利贷信用的利息率为什么会特别高?〔1〕借款人的借款大多不是用于追加资本,获取利润,而是为了取得一般的,必需的购置手段和支付手段。
〔2〕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货币经济不兴旺的情况下,人们不容易获得货币,而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又很大,这就为高利贷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货币银行学课后题
3.典型的金本位制具有那些特点?它在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答: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典型的金本位制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三种。
(1)金币本位制①金币本位制的主要特征有:第一,铸造金币,有金币流动,金铸币无限法偿;第二,金铸币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为金块(条);第三,银行券和辅币作为价值符号,能自由兑换金铸币或黄金;第四,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第五,建立金准备制度,保证价值符号(表征货币)的可兑换性。
②金币本位制度的作用。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货币制度,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使得金本位货币与其所含的一定量的黄金的价值保持了等值关系,从而起到了对一国的物价水平与国际收支进行自动调节的作用,维持了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金与金币的自由输出和输入,使得金本位货币的对外汇率保持了稳定。
(2)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是指在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替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来流通,而银行券又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按一定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的一种金本位制。
①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有:第一,金币虽然是本位货币,但是在国内不流通,只有纸币流通。
第二,黄金集中存储于政府,金币不能自由铸造。
第三,规定纸币含金量,纸币具有无限法偿效力。
第四,纸币兑换黄金有数量限制。
②金块本位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产物,主要是由于战后的黄金供给不足,但又要维持金本位制,而出现的这种有限使用黄金的方式。
(3)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也称虚金本位制。
①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按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优缺点比较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优缺点比较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优缺点比较
商业信用的优点:
1.对经济有润滑和增长作用。
2.调剂企业之间资金短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交易费用。
3.商业信用的合同化,使自发的分散的商业信用有序可循,有利于银行信用参与和支持商业信用,强化经济市场秩序。
4.商业信用的优点在于方便和及时。
商业信用的局限:
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
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
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
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
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
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
5. 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
银行信用优点:
蚄1. 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
荿上游企业贷给下游企业,也可下游贷给上游。
可小额聚成大额,也可大额分散成小额。
满足长、中、短贷款的不同需要。
荿 2. 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
蚅 3. 能够创造信用。
发放贷款给企业,企业根据需要,可再次贷款给其他企业。
银行信用缺点:
1、资金成本较高
2、限制较多。
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货币银行学》对信用的解释是:“信用这个范畴是指借贷行为。
这种经济行为的特点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后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信用”这个词已经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它可能是人类认识中最为复杂、最难以捉摸的概念之一,“一些事物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在所有的这些事物中,没有哪一件比信用更加古怪,更加微妙;信用从来不是强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依赖于期望与担心这样一些感情;信用常常不用争取而自行出现,又总是无缘无故地消失;而且信用一旦丧失,就很难完全恢复……信用非常类似于,而且在很多场合就如同是,人们靠管理国家的才智以及战场上的勇猛和指挥才能赢得的声誉与名望。
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与杰出优异的船长,会因为一些倒霉的偶然事件,一时失误或运气不佳而名誉受污,失去众人的爱戴,但是只要他有卓越的才能、真正的本领,名誉迟早是会恢复的。
同样,信用虽然会暂时黯然失色,在困境中挣扎,但是只要它有可靠而坚实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得到恢复。
”对信用的真正含义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在通常意义上,我们至少可以从4个角度来理解“信用”。
一、从伦理的角度从伦理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是指“信守诺言”的一种道德品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讲的“诚信”、“可信”、“讲信用”、“一诺千金”、“答应的事一定办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实际上反映的就是这个层面的意思。
从这个层面来看信用,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社会只有讲信用,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信任结构”(trust structure),而这个信任结构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人们会发现“相互信任同服从、仁爱、友谊和交谈一样,是把一国人民联系和维系在一起必不可少的条件”,齐美尔也指出:“没有人们之间相互享有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会瓦解。
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的原因
一、为什么银行信用会取代商业信用而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答:商业信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其大部分是可以被银行信用所弥补的。
1、商业信用会受到资本规模的限制。
也就是说,一个厂商能提供的其所有的商业信用最多就是该厂商所有的资本。
而银行信用的主体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它们可以聚集社会闲散资金,行成大规模的资金,贷给借款者。
2、商业信用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商业信用只能向需要该商品的厂商提供或者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供,而不能倒过来向生产该商品的厂商提供。
但是银行信用就克服了这个问题,可以将本无联系的厂商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供和求联系起来,作为一个信用中介人,实现将闲置的资金收入进来再贷给需要的企业。
3、商业信用存在着分散化的弊端。
商业信用是分散在众多企业之间自发产生的,国家经济调节机制对其的控制能力十分微弱,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和政府都难以有效控制商业信用膨胀所带来的危机。
但银行是受中央银行和政府所控制的,所以有效避免了这一弊端而得以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4、商业信用风险较大、匹配不易。
在合作不多的企业间,商业信用很难建立;而且互相信任的企业间也较难达到一个企业资金短缺而想赊购货物而另一个企业又正好不急需资金可以让它延迟付款的理想状态。
而银行则吸收闲置的资金,使其流向需要它的地方,也有一系列的信用评级制度,以此决定能否贷款给你这个企业以及贷多少。
以“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
作者: 龚玉和
出版物刊名: 浙江金融
页码: 35-36页
主题词: 中国;“银行信用”;“商业信用”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品买卖,在商品供求方面的结算方式并不完善,从而造成了企业间相互拖欠的现象极为普遍,已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发展.同时在商品交易中,卖方担心发货后收不到货款,买方则担心付款后得不到合格的商品,这种互不信任的行为阻碍了商品交易的顺利完成,致使企业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而实施和推行国内信用证结算方式无疑地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理解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如何理解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谈谈二者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答: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1)商业信用从参与主体上来讲都是工商企业,而银行信用的参与主体一个是工商企业另一个是银行。
(2)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商品,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
(3)商业信用的期限比较短,而银行信用的期限可长可短。
(4)商业信用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而银行信用对于这些弊端都给予了很好的克服。
商业信用或是银行信用都属于信用的形式,从经济范畴上来讲都属于以支付本金和偿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银行信用的出现推动了商业信用的发展。
8说说次贷危机和消费信用的联系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正确答案』次级抵押贷款是指美国的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比较差,由此造成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比较大。
次贷危机便与信贷消费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消费信用是指以消费者个人为债务方的信用消费方式,包括零售分期付款信用,信用卡,汽车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住房产权抵押贷款。
低利率环境和房产价格的持续飙升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
美国的次贷危机证实消费信用不可过度扩张,这也警示我们提醒我们,一定要建立整套的监管和预警机制,控制信用消费的风险。
3利息的计量(1).单利法单利计息是指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已取得的利息额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
其计算公式为:C=P×r×n其中,C表示利息,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年限。
例:银行向借款人发放一笔10000元的贷款,约期3年后偿还,若年利率为5%,单利计息,则到期后借款人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C=P ×r×n=10000×5%×3=1500(元)(2.)复利法复利计息与单利计息相对应,它要将上一期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并入本金,再一并计算利息。
其计算公式为:C=P[(1+ r)n-1]例:银行向借款人发放一笔10000元的贷款,约期3年后偿还,若年利率为5%,复利计息,则到期后借款人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C=P[(1+ r)n-1]=10000×[(1+5%)3-1]=10000×0.157625=1576.25(元)要求会应用4(1).基准利率:是指在各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其决定作用即为该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动)包括市场基准利率和一国中央银行确定的官定利率。
浅析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
浅析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了,其中之一就是企业可以通过商业信用来获得融资(主要是短期融资)。
商业信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市场经济越发达,商业信用也越发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对商业信用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
长期以来,我国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极大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融资难一直是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因而我们应努力促进其他融资方式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商业信用。
关键词:商业信用银行借贷市场经济一、商业信用简介商业信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欧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在原始的简单交易场所集贸市场上,商人允许顾客先行得到商品,然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支付价款。
在中国,赊销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始于先秦时期,并在宋代得到广泛发展。
按照受信的用途划分,这些商业信用可归为消费信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与厂商、厂商与厂商之间的经济活动变得频繁起来,出现了上游厂商以商品让渡的形式(赊销)为下游厂商授信的情况,于是商业信用便以一种盈利信用或投资信用的形式出现了。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如今商业信用已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短期融资形式,是非金融类企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商业信用对经济的影响商业信用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商业信用加快了商品流通的速度。
商业信用随商品交换自动取得,不需任何手续;期限由购销双方确定,使用灵活,有弹性;若没有现金折扣或不放弃现金折扣,不须任何代价。
商业信用使商品价值实现时间大大缩短,可以节约货币,加快货币流通和资本运动,从而加快社会再生产的进程,也使企业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其次,商业信用可以提高资本的合理化配置。
通过使用商业信用,企业可以将闲置资金应用于生产,减少了资金浪费,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对于资金不足的企业,商业信用的使用可以使企业获得短期融资,从而使企业避免了资金短缺对生产的不良影响。
最后,商业信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
货币银行学填空选择判断题
二、填空题1.国民经济可以被划分为(企业部门)、(居民部门)、(政府部门)、(银行部门)和(国外部门)等五个部门,这五个部门被货币收支联系在了一起。
2.从货币诞生以来,经历了(实物货币)、(代用货币)、( 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四种主要货币形态。
3.目前流通中使用的信用货币主要有( 辅币)、(钞票或纸币)和(银行存款)。
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5.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M0是指(流通中的现)。
6.历史上货币制度的发展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这四种货币制度形态。
7.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8.我国法定流通的货币是(人民币),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
9.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体系)。
10.牙买加体系下,汇率安排多样化,(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并存。
三判断题1.在金属货币流通时代,流通中的货币量可以自发调节,从而使市场上的物价保持稳定。
在信用货币时代,由于货币本身已经不具有价值了,因此人们无法用贮藏纸币的方式来贮藏财富。
(√)2.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最初起源于商品的赊销。
(√)4.货币和财富是同一个概念。
(×)5.人们可以用货币来计量收入水平,所以人们的收入就是他所持有的货币。
(×)6.只要国家使用法律手段强制推行,任何商品都可以充当货币。
(×)7.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
(√)8.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并用,币材充裕,是一种非常稳定的货币制度。
(×)9.金本位制度的优点在于黄金的增减能够自动调节货币供应量,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比较稳定,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10.金属本位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发行程序是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货币银行学》对信用的解释是:“信用这个范畴是指借贷行为。
这种经济行为的特点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后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信用”这个词已经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它可能是人类认识中最为复杂、最难以捉摸的概念之一,“一些事物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在所有的这些事物中,没有哪一件比信用更加古怪,更加微妙;信用从来不是强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依赖于期望与担心这样一些感情;信用常常不用争取而自行出现,又总是无缘无故地消失;而且信用一旦丧失,就很难完全恢复……信用非常类似于,而且在很多场合就如同是,人们靠管理国家的才智以及战场上的勇猛和指挥才能赢得的声誉与名望。
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与杰出优异的船长,会因为一些倒霉的偶然事件,一时失误或运气不佳而名誉受污,失去众人的爱戴,但是只要他有卓越的才能、真正的本领,名誉迟早是会恢复的。
同样,信用虽然会暂时黯然失色,在困境中挣扎,但是只要它有可靠而坚实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得到恢复。
”对信用的真正含义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在通常意义上,我们至少可以从4个角度来理解“信用”。
一、从伦理的角度从伦理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是指“信守诺言”的一种道德品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讲的“诚信”、“可信”、“讲信用”、“一诺千金”、“答应的事一定办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实际上反映的就是这个层面的意思。
从这个层面来看信用,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社会只有讲信用,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信任结构”(trust structure),而这个信任结构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人们会发现“相互信任同服从、仁爱、友谊和交谈一样,是把一国人民联系和维系在一起必不可少的条件”,齐美尔也指出:“没有人们之间相互享有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会瓦解。
……现代生活是建立在对他人的诚实的信任基础上的,这一点的重要性要远比人们通常认识到的程度大得多。
”可以说没有一个社会不强调与褒奖伦理层面的守信的道德,在我国,崇尚信用的风尚有几千年的传统,《论语》中“信”字出现了38次,频次虽然低于仁(109次)、礼(74次);但是高于描述道德规范的多数词汇,如善(36次)、义(24次)、敬(21次)、勇(16次)、耻(16次)。
比如:“自古皆有死,民无信而不立”;“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言必行,行必果”,“与国人交,止于信”等。
在西方社会,守信同样也是人们奉行的道德主轴,《圣经》中关于信用、信任的词汇也出现了几十次之多。
从企业的商业伦理角度来看信用的含义,狄乔治。
提供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诚信(integrity)行为既指与自身所接受的最高行为规范相一致的行为,也是指将伦理道德要求的规范加于自身的行为。
他指出了诚信行为的最大特点是:道德规范是“自加的和自愿接受的”,所以对企业这个“非道德神话”的主体而言,“要强调商家及其最高管理层的自律”。
更为重要的是,他限定了诚信行为的范围,至少要以伦理上“无可非议的、正当的正面价值”为最低的道德底线,也就是说企业“自身所接受的最高行为规范”至少要低于这个底线。
二、从经济的角度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是指“借”和“贷”的关系。
信用实际上是指“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获得一笔钱的预期”。
你借得一笔钱、一批货物(赊销),实际上就相当于你得到了对方的一个“有期限的信用额度”,你之所以能够得到了对方的这个“有期限的信用额度”,大部分是因为对方对你的信任,有时也可能是因为战略考虑和其他的因素不得已而为之。
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有着丰富的层次,至少可以从国家、银行、企业、个人几个层次来理解。
国家信用至少包含着这样的两层意思,首先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即所谓的主权债务,如著名的布雷迪债券、美国20世纪80年代对拉美国家的贷款、我国对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低息贷款、日本的海外协力基金贷款、世界银行贷款等。
其次表现在国家政府与本国的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借贷关系,政府发行国债,由企业和居民购买,这实际是政府先向企业和居民借到一笔钱,然后进行投资,并在到期时偿以本息。
银行与企业、个人之间得信用是相互的。
银行要从企业与个人取得信用,也就是要向企业与个人借到钱,这是它们的生存之根基。
同时,企业与个人也需要向银行取得信用,企业可用它解燃眉之急,或投资扩张等;个人可用它应不时之需,提高生活质量等。
企业与企业、个人之间的信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信用(也称交易信用,即trade credit),或者可以称之为B—B的信用,它主要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非现金交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赊销,我们不要简单地将赊销对象只看成是一些有形的商品,如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提供的一批零件;它实际上也可以是一个工程,比如建筑公司完成了一幢大厦的建筑,工程款尚未完全收回,这时该建筑公司赊出去的不仅是在这幢大厦建筑中的预垫的资金、材料,同时还有在建筑过程中的劳动;甚至还可以是一些无形的服务、智力产品等,比如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等。
二是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信用,也可以称之为B-C信用,这种形式的信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我们的手机消费通常都是一种信用消费,我们总是在本月缴纳上个月的费用,中国移动甚至可以允许你拖欠2个月的话费。
三、从法律的角度从法律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但凡“契约”规定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是当时交割的,存在时滞,就存在信用;第二层含义是指双方当事人按照“契约”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肩负的义务。
在这个层面上理解信用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这个“契约”,我们可以把这个契约看成是狭义的经济合同,小到两个企业之间的供货合同,大到两个国家之间的数以亿元计的债务;也可以看成是广义的社会契约,比如你和你的父母之间的契约关系,你的父母有抚养你成人的义务,你也有赡养你的父母的义务。
二是这个“契约”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这是构成法律上的信用的必要条件,那就是非即时交割。
如果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是同时进行的,那么就不会构成信用,这两者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才会出现信用。
四、从货币的角度在信用创造学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信用创造货币;信用形成资本。
在货币金融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流派,即以18世纪的约翰.劳为先驱、以19世纪的麦克鲁德、韩以及20世纪的熊彼特等人为代表的“信用创造学派”。
在这一学派的眼中,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
约翰•劳说:“信用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信用量增加与货币量的增加有同样的效果,即它们同样能产生财富、兴盛商业。
,“通过银行所进行的信用创造,能在一年之内比从事十年贸易所增加的货币量多得多。
所以,法国如欲富庶,实在有求助于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于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强,法国即将陷入贫弱的状况。
”“只要货币丰富,即能够创造一国之繁荣;只要有信用设施(他主要指银行等),即可以供应丰富之货币,给经济以最初的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能够为法国产出大量的财富。
”约翰•劳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货币就是财富——货币不必是金银,而以土地、公债、股票等为保证所发行的纸币为最好——纸币是银行的一种信用——银行通过供给这种信用,就可提供丰富的货币——给经济以最初的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可以使国家富强、经济繁荣;总之,信用即货币;货币即财富,即资本。
麦克鲁德在他的《信用的理论》中指出:“人们以生产物与劳务和人交换,而换得货币,此货币既不能用以果腹,也不能用以蔽体,然而人们却乐于用其生产物与劳务换取货币,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换得货币以后,可在需要之时,凭以换取所需之物的缘故。
所以,货币的本质不过是向他人要求生产物与劳务的权利或符号,从而实为一种信用”,“因此,金银货币也可以正确地称之为金属信用。
”麦克鲁德认为信用与货币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信用的创造就是货币的增加,两者可以统一于“通货”的概念之下,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1)信用只有单一的价值,但是货币却有多数的价值或者一般的价值,信用只是对某个人的要求权,但是货币却是对一般商品的要求权;(2)信用只有特殊的不确定的价值(因为债务人死亡或者破产,信用就变得没有价值了),而货币则有持久的价值。
韩被公认为信用创造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于1920年发表了《银行信用之国民经济的理论》,影响很大。
他是这样论述信用就是货币的:“为了支付的目的,从一人转让给他人的支票或者存款划条,就法律的观点来看,自然只是兑取货币的凭证,但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只要它需要兑换成本位货币而完成了货币的功能,则它就不只是兑取货币的凭证,而实是货币本身。
”“向银行兑取货币的凭证,只要它确实可靠,为任何人所愿意接受,则它就被当作货币而流通了。
”韩的理论重点在于阐明了信用能够形成资本。
他认为信用愈扩,利率愈低,资本商品的生产就愈多,从而资本也就愈能形成;相反,信用愈缩,利率愈高,资本商品的生产即愈少,从而资本即不易形成。
他的著名命题就是:“资本形成不是储蓄的结果,而是信用提供的结果。
”“假如说需求对生产是第一性的,那么信用提供对资本形成也是第一性的。
若是没有信用提供则任何资本商品都不能够生产,因而资本形成就不可能。
信用供给之能引起资本形成,恰如需求之引起生产一样”。
熊彼特则指出:“更有用的方法可能是从信用交易着手,把资本主义金融看成是一种清算制度,它抵消债权债务,将差额转移到下期——使得…货币‟支付成为特殊情况,没有任何特殊的根本重要性。
换言之,从实际上和分析上来讲,一种信用货币理论可能要优于一种货币信用理论。
”其他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也做过相似意义上的评说。
罗宾逊夫人就曾经明确地指出:“货币实际上就是信用问题。
”瑞典学派的代表人物魏克塞尔也认为:“严格地说,我们可以断定,一切货币——包括金属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这是因为直接促使发生价值的力,总是在于流动工具收受者的信心,在于他相信借此能够获得一定数目的商品。
不过纸币只享有纯粹的地方信用,而贵金属则多少是在国际范围内被接受的。
但是一切只是一个程度上的问题。
”信用的基本形式下面将按受信对象的分类标准来说明信用的基本形式。
1、公共信用公共信用也称政府信用,是指一个国家各级政府举债的能力。
政府为对人民提供各种服务,诸如国防、教育、交通、保健及社会福利,需要庞大的经费支应。
但是政府税收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支出的增加,因此,政府每年出现庞大的赤字。
为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发行或出售各种信用工具。
这些信用工具代表政府对持有人所做出的将来偿还借款的承诺。
这种偿还债务的承诺来自公共机关,因此称为公共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