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让我们发现更多-导学案-湘科版(2017)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让我们发现更多-导学案-湘科版(2017)

让我们发现更多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的关系。
2.会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并记录;会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的积木,并记录。
巩固分类方法,形成动手能力。
3.分工合作搭建;耐心细致完成工作;乐于挑战,用不同形状搭建出既高又新颖的作品。
4.初步了解搭建活动在人类建筑方面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1.初步认识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的关系。
2.会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的积木,并记录。
巩固分类方法,形成动手能力。
【学习过程】
1.什么样形状的积木更容易搭起来呢?
2.怎样证明自己想的是否正确?
3.这些容易搭的积木有什么特点?
4.往高处搭建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绝招?
5.怎么做能既保持稳定,又用到了不同形状的积木?。
1.4让我们发现更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湘科版

问题:请说明如何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热水壶。
答案:可以使用一个金属罐子、木棒和棉花来制作简易的热水壶。首先,将金属罐子底部钻一个小孔,然后将木棒插入孔中,木棒上端绑上棉花作为过滤器。接下来,将金属罐子装满水,用火加热金属罐子,水会通过小孔和木棒过滤,从棉花中流出,这样就可以得到热水了。
例题4:探究大气压力
问题:请解释为什么吹胀的气球会变得坚硬。
答案:吹胀的气球变得坚硬是因为气球内部充满了空气,空气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大气压力将空气分子推入气球内部,使气球膨胀并变得坚硬。
例题5:观察植物的生长
问题:请描述植物从种子发芽到成熟的过程中的观察现象。
答案:植物从种子发芽到成熟的过程中,观察到种子吸收水分膨胀,破土而出,长出绿色的叶子和茎,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会不断生长,开出花朵,并结出果实。
3.科学现象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现象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科学现象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现象的多样性。
引导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考这些科学现象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科学现象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科学现象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1课让我们从观察开始1.科学知识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的特征。
2.科学探究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3.科学态度、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西瓜(完整的和纵切一半的),湿纸巾,塑料小叉子或牙签,小餐碟。
教师准备:水果刀,砧板。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出示西瓜,提出学习任务:学习科学,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首先,我们以西瓜为例学习怎样观察。
(二)新课学习1.整体观察西瓜西瓜眼鼻手(1)交流观察后的发现。
例如西瓜的形状、颜色、花纹,拍打时的声响等。
2.由外到内继续观察西瓜(1)各组由外到内继续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将感官、功能和可发现的西瓜的特征结合起来(如: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等。
3.品尝西瓜4.小结说一说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用各种感官 5.讨论延伸上述感官除了帮助我们观察西瓜的方方面面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感官还帮助我们发现了什么6.保护感官(1)总结正确保护感官的方法。
(三)讲述法布尔的观察故事。
整理材料、下课.第2课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一、教学目标1.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
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3.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观察比较能力,找出被比较物体的不同和相同。
三、教学难点渗透比较时需要统一标准。
四、教学准备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块;轻重、软硬、材料不同的小球、体重秤、米尺或软尺、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等材料准备建议:教师和学生自备或淘宝网购买(搜索“湘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实验材料”)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猜一猜:教师用左右手分别握着一根小木棒,这两根木棒长度相差一厘米左右、粗细不同,学生观看,提问:猜猜哪根木棒更长?2.怎么证明呢?(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猜想,聚焦到比较方法上来,渗透比较时需要一个参考的标准)(1)两根木棒并排立在一起,对齐底端,观察另一端谁高,谁矮;(2)也可以用直尺分别量长度。
第4课《让我们发现更多》

第4课让我们发现更多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的关系。
2.会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并记录;会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的积木,并记录。
巩固分类方法,形成动手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能初步归纳概括容易搭的物体的共同之处。
3.分工合作搭建;耐心细致完成工作;乐于挑战,用不同形状搭建出既高又新颖的作品。
4.初步了解搭建活动在人类建筑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学生在动手做的活动中,经历并感知探究过程,体验到动手、动脑、创新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上科学课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初步了解稳度、形状、结构间关系。
四、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学生自带各种形状的积木;实验记录单教师准备:积木,建筑图片积木搭建作品图片材料准备建议:教师和学生自备或淘宝网购买(搜索“湘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实验材料”)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出示一袋积木,学生观察。
(积木可以瞬间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提前挑好具备几个需要的形状)2、挑一挑:让学生将形状不同的积木挑出来。
(学生回顾观察比较的方法)二、活动1 什么样的物体更容易搭1.提出问题:“什么样形状的积木更容易搭起来呢?”,让学生先进行猜测,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将猜想填写在第9页的记录单“猜想”一栏中。
(因教材循环使用,可另备记录单)2.怎样证明自己想的是否正确?(是在让他们明白验证猜想,需要动手去尝试,并且动手前还要想好方法。
)3.全班交流。
(学生应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即同一形状的积木不断搭高,比一比谁更容易搭起来。
注意引导出方法,之后让学生去进行尝试,验证。
)4. 学生搭建:引导学生依据方案进行搭建试验,求证推测是否正确,并及时记录(让学生把试验结果填写在书上记录单中,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5. 分类:容易搭的放一边,不容易搭的放另一边。
思考“这些容易搭的积木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比较物体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行提炼,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四四方方的容易搭,表面平平的不容易搭……)三、活动2 怎样搭得更高1. 搭一搭:(1)提出挑战“我们组的积木可以搭多高?”(2)学生分小组进行搭建(两至三人一组,不能太多学生一组。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让我们发现更多 教案

第四课让我们发现更多
教学内容
让我们发现更
多主备人
使用人
班
级
一年级
1班、2班
3班、4班
时
间
2017.9.24
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的是物体如何搭建的方法,主要培养学生观察图形和认识图形及空间感和推理能力的学习
教学目标1、观察图形、认识图形,抓住图形特点,辨别图形是否可以进行搭建
2、通过学习物体搭建的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抓住容易搭建的物体,掌握搭建物体的方法
教学过一、什么样的物体更容易搭建
1、出示学具积木,让同学们自己进行搭建,并得出结论
2、先猜一猜,再搭一搭,有什么发现?完成下表形状
猜想
实验
结果
√容易搭×不容易搭
3、容易搭建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学科学
程4、生分组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①通过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特点
②确定搭建形状所需的立方体图形
二、怎样搭得更高
1、给学生发放积木,学生自己进行搭建
2、教师巡查,指导学生进行搭建
3、学生分享自己的搭建方法,并交流自己的经验,
向其他学生进行展示学习
4、教师总结整理搭建方法
回家后,自己进行积木搭建,巩固今天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湘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1.4《让我们发现更多》课件(28张PPT)

的积木。
在动手实践中归纳概
括容易搭的积木的共
同之处。
分工合作耐心搭 建,乐于挑战,用不 同形状的积木搭建出 既高又新颖的作品。
新知导入
积木是我们的最爱。 我们用积木做过什么?
新知导入
积木迷宫
积木字母
新知导入
积木小屋
积木火车
新知导入
搭建过积木城堡吗?
新知导入
怎样用积木搭一座城堡?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什么样的积木更容易搭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积木的特 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的关系。认识 到一项工程需要设计、实施、评价和改进。
作业布置
继续改进我们的城堡。
面对一堆积木,你想不想给它们分分类?怎么分呢?
按形状分 按颜色分 按大小分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什么样的积木更容易搭
请按照积木的形状分类,说说积木有哪些形状?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半圆形
圆柱形
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什么样的积木更容易搭
什么样的积木更容易搭建一座城堡?
形状
……
猜想
√ √容易搭 ✘不容易搭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工程草图
工程实践:搭城堡
我们想搭一座什么样的城堡?
我的城堡图
探究新知
工程实践:搭城堡
工程实施
(1)小组合作完成 (2)按草图搭建,草图可修改 (3)搭建时有什么发现
探究新知
工程实践:搭城堡
工程发现
搭建时有什么发现?
球形很难搭 建城堡
探究新知
工程实践:搭城堡
工程展示与交流
展示自己作品,和同 学分享自己制作经验。
(湘科版)一年级 上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第4课《让我们发现更多》教学设计湘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让我们发现更多》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024)课程单元:第一单元《走进科学》授课课题:第4课《让我们发现更多》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观察是科学探索的重要方法,学会使用多种感官(看、听、摸、闻、尝,注意安全)进行细致观察,并能简单记录观察结果。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在观察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假设和初步验证假设的方法。
3. 激发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尊重事实、勇于尝试的科学态度;通过团队合作,增强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奇妙和未知?每当我们仔细观察,总会有新的发现。
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科学家,一起探索周围的世界,发现更多的秘密吧!活动:“神奇的盒子”——教师准备一个装满不同物品的神秘盒子,让学生闭上眼睛,依次通过触摸、摇晃等方式猜测盒子里的物品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乐趣和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约15分钟)1. 观察的重要性(约3分钟)-讲解:观察是科学探索的第一步,它能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特征和规律。
科学家就是通过仔细观察,才发现了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2. 使用多种感官观察(约7分钟)-示范:教师展示一个苹果,示范如何用眼睛看(颜色、形状)、鼻子闻(气味)、手摸(质感)、耳朵听(轻轻摇晃的声音,虽然苹果本身不发出声音,但可借此强调全面观察的概念)、甚至(在安全的前提下)舌头尝(味道,此处可改为教师描述或视频展示,避免直接让学生尝未知食物)。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发放几种不同的物品(如树叶、石头、水等),要求学生使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3. 提出问题与假设(约5分钟)-引导:在观察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树叶是绿色的?”“石头摸起来为什么那么硬?”等。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观察结果,提出初步的假设。
(三)深入探究(约15分钟)活动:“小小侦探社”-任务: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校园里的植物”、“教室里的声音”等),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探究。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让我们发现更多》说课稿

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让我们发现更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让我们发现更多》是一本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材。
本册书共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着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课的主题是“让我们发现更多”,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同时也设计了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处于科学认知的初级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尝试。
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此外,学生之前可能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但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探究等,并培养他们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了解简单的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了解简单的科学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主动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图片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让我们发现更多PPT课件1湘科版

容 易 搭
不 容 易 搭
rónɡ yì dā de wù tǐ yǒu shén me tè diǎn
容 易 搭 的 物 体 有
什 么 特 点 ?
试 一 试:
zěn yànɡ dā de ɡènɡ ɡāo
shì yi
shìΒιβλιοθήκη 怎 样 搭 得 更 高 ?
dōnɡ fānɡ mí nɡ zhū
东
方
明
珠
rànɡ wǒ men fā xiàn ɡènɡ duō
4.让 我 们 发 现 更 多
shén me yànɡ de
什 么 样 的 积 木 更 容 易 搭?
jī
mù ɡènɡ rónɡ
yì
dā
xí nɡ zhuànɡ
形 猜
状 想
cāi xiǎnɡ
shì yàn jié ɡuǒ
试 验 结 果
rónɡ yì dā bù rónɡ yì d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1.4让我们发现更多(教学设计)-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发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发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拓展与延伸
1.推荐阅读:
-《探索发现》杂志:该杂志涵盖了各种科学发现和探索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对发现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实验》书籍:这本书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科学实验,学生可以在家里进行实践,加深对科学发现的理解。
2.课后探究:
-让学生在家里进行一次小型的科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1.4让我们发现更多(教学设计)-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4让我们发现更多(教学设计)-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4节“让我们发现更多”。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生动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网络教学平台:运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发现更多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的关系。
2.会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并记录;会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的积木,并记录。
巩固分类方法,形成动手能力。
3.分工合作搭建;耐心细致完成工作;乐于挑战,用不同形状搭建出既高又新颖的作品。
4.初步了解搭建活动在人类建筑方面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1.初步认识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的关系。
2.会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的积木,并记录。
巩固分类方法,形成动手能力。
【学习过程】
1.什么样形状的积木更容易搭起来呢?
2.怎样证明自己想的是否正确?
3.这些容易搭的积木有什么特点?
4.往高处搭建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绝招?
5.怎么做能既保持稳定,又用到了不同形状的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