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类生物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2

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2

克氏原螯虾腹面图
• 克氏螯虾具有较显著的第二性征 首先可从腹部游泳肢形状加以区分,雄虾腹 部第一游泳肢特化为交合刺,而雌虾第一游泳肢 特化为纳精孔;其次,二者螯足具明显差别,雄 性螯虾足粗大,整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沈 状突起,而雌虾螯足比较小,沈状突起不明显; 第三,雄虾螯足较雌虾粗大,个体也大于雌虾。 • 性腺发育 通常在交配以后,视水温不同,卵巢需再发 育2—5个月方可成熟。根据卵巢的颜色判断性腺 成熟程度,把卵巢发育分为苍白、黄色、橙色、 棕色(茶色)和深棕色(豆沙色)等阶段。橙色是基 本成熟的卵巢,交配后需3个月左右可以排卵;茶 色和棕黑色是成熟的卵巢,是选育亲虾的理想类 型。
第三节虾类的繁殖(三)
三、交配
1.时间:夜间,一般在日落至午夜。 2.交配方式: 具开发式交接器的种类性腺成 熟后交配即产卵。 具封闭式纳精囊的种类则雄性 先熟先行交配。后产卵。交配前,需进行 一次生殖蜕皮,其作用有利于精荚植入。
中国对虾雌雄交配
第三节虾类的繁殖(三)
• 对虾交配时机:雄性先熟 • 沼虾交配时机:雌雄同步 交配前进行生殖蜕皮,交配后如意外 蜕皮导致精荚丢失,雌虾可与雄虾再次交 配。
(二)产卵数量:
对虾类:10-100万粒卵,通常为40-60万粒卵。 如中国对虾,斑节对虾。 罗氏沼虾: 10-12万粒。 龙虾:10万粒, 淡水虾:600-5000粒, 克氏原螯虾:300粒左右
(三)影响产卵量的因素
个体大小,产卵次数,胚胎发育方式。 1.个体大小 同种个体越大,产卵量越多。同类不同种造成的个体 差异,大型个体的产卵量越多
第三节虾类的繁殖(三)
• 产卵的时机与时间 时机: (1)交配后立即产卵。(南美白对虾,交配数小 时后)。 (2)交配后数月产卵(中国对虾于10月中旬在生 殖蜕皮后进行交配,要5-6个月后才产卵) 时间:夜间,通常为21:00至00:00左右。 • 产卵方式:游动产卵(图)。

虾蟹生物学试题

虾蟹生物学试题

一、填空:1、对虾附肢基本上由基肢、内肢、外肢三部分组成。

2、对虾的第一触角基部有平衡囊、眼窝、内侧附肢。

3、对虾的大颚的基肢由门齿部、臼齿部组成;尾肢和尾节组成尾扇。

4、对虾心脏表面有心孔4对,蟹有3对。

5、对虾幼体用颚腺进行排泄,成体又用触角腺进行排泄。

6、蟹的mp1的内肢有3节;mp2的内肢有4节;mp3的内肢有5节。

7、新对虾属的特征无眼胃脊、有眼后沟、额角上缘具齿,下缘无齿、肝沟在肝刺前段,深且明显。

8、沼虾属的特征无鳃甲刺、具肝刺。

9、褐虾科的特征P1亚螯、P2腕节不分节、大颚无触须。

10、匙指虾科的特征:第一,二步足钳状,钳内缘凹陷成匙状。

11、螯虾派的特征:额角发达、前3对步足螯状、头胸甲与口前板分离。

12、蟳属的前侧缘有6/7个齿。

13、黎明蟹科的特征:mp3完全封闭口框、P5为游泳足、前侧缘有1对壮齿。

14、色素细胞的位置真皮层、结缔组织。

15、罗氏沼虾发育从卵到溞状幼体;然后脱壳11次,变为仔虾;再脱壳1次,变为幼虾。

16、虾、蟹自切的自切点在基节和座节之间。

17、食物充满胃,胃壁没有膨胀称Ⅱ级胃或多胃。

18、对虾精子的中央帽状体由质体颗粒、H型环状体、膜囊组成。

19、N I的尾棘1对,N II的尾棘1对,N III的尾棘3对,N IV4对,N V6对,N VI7对。

20、虾蟹也称十足目,按生活方式可分为游泳亚目和爬行亚目;按解剖学可分为枝鳃亚目和腹胚亚目。

二、名词解释1、雄性附肢:雄性对虾的第二游泳足的内肢内侧的一细小突起。

2、颚舟片:第二小颚外肢发达,呈叶片状,称颚舟片,可以不断鼓动,使鳃腔中的水川流不息,以助呼吸。

3、关节鳃:着生在体壁和底节相连的关节膜上的鳃。

4、贲门胃:它是囊状物,可容纳食物,且其内壁有角质小齿,可磨碎食物。

5、口枢:蟹的大颚、两个小颚,三个颚足组成的,具有摄食的功能。

6、纵缝:虾的头胸甲中央的一条色素线,非沟非脊。

7、亚螯:又称为假螯,褐虾笠的第一步足的指节,掌节组成内螯刺,似螯,不具螯的功能。

2虾蟹生物学知识

2虾蟹生物学知识

透明细胞
小颗粒细胞
大颗粒细胞
血细胞功能:
吞噬作用
包掩作用
伤口修复 合成、储藏、运输碳水化合物 调节血糖平衡 参与脂肪运输
合成蛋白质
分解糖原 参与合成血清蛋白
3.7 渗透调节
排氨型代谢 3.7.1渗透调节器官 触角腺(antennal gland)和小颚腺(maxillary
gland),幼虫期两种腺体常同时存在,成虫期往
2.1.2.附肢(Appendages)
虾的附肢由原肢、内肢和外肢3部分构成。由 于功能的不同,形状也随着变化,如口器用于 咀嚼,因而其原肢较发达。胸肢为捕食和爬行 器官,故内肢特别发达。而腹肢为适应游泳的 需要,故内、外肢均发达。
uniramous(单肢型) biramous(双肢型) 1-3 protopodite (原肢) 1 subcoxa(亚基节) 2 coxa (基节) 3 basis (底节) 4 endopodite (内肢) 5 exopodite (外肢) 6 endite(内叶) 7 exite (epipodite外叶、上肢) 8 ischium(座节) 9 merus(长节) 10 carpus(腕节) 11 propodus(掌节) 12 dactylus(指节) Diagram of appendage
刺( spines)在额角的后方,胃区背面的中央线上
为胃上刺。眼区的前缘,眼柄的基部上方,为眼上刺。 在触角刺与前侧角之间的则为鳃甲刺。头胸甲的前侧角 为颊刺。在颈沟的下端,肝、胃和触角区间为肝刺。
脊(carinae)在额角后方中央线上的纵脊为额角后脊。
在额角两侧,有的一直延伸到头胸甲后缘,为额角侧脊。由眼 上刺向后伸至胃区前方的为额胃脊。由眼眶向后下方斜伸到肝 刺上方的为眼胃脊。由肝刺向后上方斜伸的为颈脊。由肝刺向 前后纵伸的为肝脊。在心区和鳃区之间有一心鳃脊。

虾蟹生物学重点

虾蟹生物学重点

1、头胸甲:虾头胸部的背面及两侧包被的一片甲壳称谓头胸甲。

2、额角(额剑):头胸甲的前端中央突出形成,它是防御、攻击的武器。

3、口前板:虾的上唇前方至第一触角基部之间的甲板小片称为口前板。

4、口器:由大颚、小颚和颚足共同组成的咀嚼器官为口器,与摄食有关,蟹为口框。

5、尾扇:由尾肢和尾节组成,既可以在在游泳时司身体之升降,也有强大的拨水弹跳能力,在遇敌时能急剧后退,避免受到袭击和伤害。

6、肢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底节上,无鳃轴鳃丝之分的鳃称为肢鳃。

7、侧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的基部上方身体侧壁上的鳃称为侧鳃。

8、关节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与体壁之间相连的关节膜上的鳃称为关节鳃。

9、足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底节上具鳃轴的鳃称为足鳃。

10、精荚:包被精子的豆荚状鞘,分为豆状估和瓣状体两部分。

11、体长:将虾体拉直后,眼柄基部到尾尖的长度即为体长。

12、全长:将虾体拉直后,第一触角基部到尾肢的长度即为全长。

13、触角板:第一触角的腹甲称为触角板,也叫触角腹甲。

14、胃磨:虾的贲门胃内壁,有许多角质的小齿形成的,可进一步磨碎食物功能的组织称为胃磨。

15、纳精囊:雌性交接器又称纳精囊,位于第四及第五步足基部的腹甲上。

16、雄性附肢:雄性对虾在第二对游泳足内肢内侧各有一个细小的突起,称为雄性附肢。

17、雄性交接器:由第一对游泳足的内肢连合组成的雄性生殖器官称为雄性交接器。

18、棒状体:在卵子产出后即向卵外排出包被卵子表面的身在短棒状胶质物体称为棒状体,也称周边体。

P3919、螯足:蟹的第一对胸足呈螯状称为螯足。

20、颚舟片:虾蟹的第二小颚外肢发达,呈叶片状,称为颚舟片,此叶片在虾蟹生活时不断鼓动,使鳃腔中水川流不息,以助呼吸。

21、自切:蟹的附肢在受到强烈刺激或机械损伤时会在附肢基节和座节关节处断落,称为自切。

22、X一器官窦腺:由脑发出的视神经在眼柄内呈分节膨大,分别称为终髓、内髓和外髓,在外髓和终髓上有几处神经分泌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发出一条神经纤维束最后聚于一处形成窦腺,这几处神经细胞群和窦腺合称为X一器官窦腺。

虾蟹类增养殖学

虾蟹类增养殖学

《虾蟹类增养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内肢:双肢型附肢的内侧分枝,由原枝顶端内侧发出,其节数由种类而定,软甲类甲壳动物附肢的内肢一般分为座节、长节、腕节、掌节和指节等5节。

2、体长(虾):眼柄基部或触角基部眼眶缘至尾节末端的长度。

3、雄性交接器:十足类甲壳动物雄性个体第一或第二腹肢左右内肢联接完成的管状交接器。

在交配时协助将精荚输送到雌体都纳精囊中,不同种类都雄性交接器构造不同,可作为分类都依据。

4、侧鳃:着生在十足类动物附肢基部上方身体侧壁上的鳃。

包被在头胸甲两侧所形成的空腔内,具呼吸功能,分类依据之一。

5、甲宽: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起量。

6、雌性交接器:亦称纳精囊,十足类甲壳动物雌性个体位于第四及第五胸足基部之间都交配器官。

他有前叶、后叶、和侧叶组成。

中央为一开口,通常呈囊带装。

具有储存精子的功能。

其形态是分类都重要依据。

7、虾苗淡化:罗氏沼虾和河蟹的发育都要经过变态,且幼体必须在办海水中发育,而成体在淡水中成长,因此当90%的幼体变态后,即可进行淡化。

即在虾池的进水口放入淡水,同时出水口打开,逐步更换海水为淡水的过程,淡化过程需6~8h。

8、生殖节:具外生殖器的腹节。

上有产卵器和生殖孔9、雄性腹肢:虾类雄体第二腹肢内侧的细棒形带刺突起。

有辅助交尾都功能。

10、足鳃:着生在十足类甲壳动物胸肢底节上的鳃,具呼吸功能,分类依据。

11、生殖蜕壳:有些甲壳类动物在生殖季节到来时候,必须完成一次蜕壳,然后开始行生殖。

如河蟹,9~10月中旬,黄壳蟹蜕变成青壳蟹就是生殖蜕壳。

二、判断题(×)1.再生的速度与个体及环境有关,未成熟者再生能力差。

(√ )2.自然海域中国对虾、溞状幼体、糠虾幼体的饵料以多甲藻为主。

(×)3.虾蟹类的精子具鞭毛,入水后游动力较强。

(√ )4.三疣梭子蟹一般早期产卵的是大型个体,中后期的是中小个体。

(×)5.颚舟片指得是第二小颚内肢,其功能是划动水流,以利呼吸。

xq虾蟹基础生物学(第1章-2)

xq虾蟹基础生物学(第1章-2)
➢ 对虾以外的虾类多属于此类交接器类型。
封闭式纳精囊、开放式纳精囊
➢ 雄虾:交接器由第一腹肢特化而成,左右两片,可相互连锁, 中央纵行曲卷呈筒形,交配时用以传递精荚,第二腹肢内缘 基具雄性腹肢。
➢ 生殖孔:♀第三步足基部,♂第五步足基部。
➢ 雄蟹:腹部窄、呈长三角状, 腹肢退化,第一、二对腹肢 特化为交接器。
➢ 胚胎发育速度:随水温而异,一般对虾类的胚胎发育需时10 ~ 24h。中国对虾在水温低时胚胎发育时间可延长至50h以上。
➢ 其他虾蟹类则要继续发育至蚤状幼体才孵化。
(a). Shrimp eggs (12 hrs after spawn)
(b). Nauplii II stage
(c). Zoea II stage
淡水种类一般抱卵较少,日本沼虾的抱卵量约为600 ~ 5000粒,螯虾 属的种类仅为数百粒,大型种类如罗氏沼虾一般抱卵2万-8万粒,大型 个体可达10-12万粒。
经济蟹类的抱卵量一般在100万至400万粒左右。锯缘青蟹的抱卵量多 在200余万粒,大者可达400万粒,全甲宽16~20cm的三疣梭子蟹的 抱卵量则在27万至92万左右。
铜使红额角对虾幼体在24h内全部死亡。
日本对虾:在实验浓度范围内,Hg、Cu对胚胎发育毒性最 大,其次是Zn、As、Cd,Pb和Cr无明显影响。(姜会超等, 2013)
需针对不同种类进行实验研究。
五、受精与胚胎发育
➢ 卵子产出后与纳精囊放出的精子相遇受精。非抱卵种类受精卵在水中发育,从 卵子的受精到无节幼体的孵化出膜约需10~12小时。
锐脊单肢虾
胚胎发育
➢ 卵裂方式:完全卵裂(对虾河蟹)、表面卵裂(真虾) ➢ 开始时间:受精后1-2h
➢ 对虾类幼体发育至膜内无节幼体(3对附肢)后孵化。

《虾蟹类生物学》

《虾蟹类生物学》

引言概述:据统计,虾蟹类是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甲壳动物群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生态学等领域。

其形态多样、习性独特,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虾蟹类的生物学特点,并分析其在环境适应、生殖、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通过了解虾蟹类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一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

正文内容:1.虾蟹类的分类和形态特征介绍虾蟹类的分类系统和形态特征,包括体型、触角、螯足、眼睛等结构的功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虾蟹类的生态习性分析虾蟹类在不同生物环境中的生态习性,包括栖息地选择、食物来源、隐蔽行动、群体行为等,探讨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态功能。

3.虾蟹类的生殖生物学揭示虾蟹类的生殖特征和繁殖模式,包括性别确定、生殖器官结构、交配行为、孵化方式等,以及其中的进化机制和生殖策略。

4.虾蟹类的行为学研究探讨虾蟹类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背后的生理和神经机制,包括觅食行为、抗逆行为、遭受捕食者的逃避行为等,并介绍行为学研究在虾蟹类保护和养殖中的应用。

5.虾蟹类的保护与利用分析虾蟹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介绍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技术,探讨虾蟹类资源管理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虾蟹类生物学是一个复杂而广阔的研究领域,涉及虾蟹类的分类、形态、生态、生殖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虾蟹类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虾蟹类的适应能力、行为习性和生态功能,为虾蟹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虾蟹类生物学的研究,加深对其生态系统角色和其在生态工程中的应用价值的理解,并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保护策略,以保障虾蟹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引言概述:虾蟹类是海洋生物中常见的一类动物,包括了虾、蟹、龙虾、螃蟹等多个种类。

它们在海洋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受到渔业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虾蟹类的分类地位、解剖特征、生理特性、繁殖方式及其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虾蟹类的分类地位1.虾蟹类的门、纲、亚纲分类2.各类虾蟹的科、亚科、属等不同分类级别3.虾蟹类与其他生物的亲缘关系二、虾蟹类的解剖特征1.外部形态特征:身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2.内部器官结构:头胸部、腹部和附肢等器官的组成与功能3.器官适应性:对水生环境的适应和功能特点三、虾蟹类的生理特性1.运动和呼吸:虾蟹类的游泳和行走方式以及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摄食和消化:虾蟹类的摄食方式和消化系统的特点3.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虾蟹类的感觉器官发达程度和神经系统的组成四、虾蟹类的繁殖方式1.雌雄性别特征:虾蟹类的性别判定及其性器官的特点2.受精方式:虾蟹类的受精方式和交配行为特征3.卵的发育和孵化:虾蟹类卵的发育过程和孵化后的幼体特点五、虾蟹类的生态环境1.栖息地和分布范围:虾蟹类的生活环境和分布范围2.食物链角色:虾蟹类在海洋食物链中的地位和作用3.生态适应性:虾蟹类对不同生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和策略总结:虾蟹类作为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分类、解剖特征、生理特性、繁殖方式以及生态环境。

虾蟹增养殖

虾蟹增养殖

虾蟹增养殖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X-器官:X-器官为神经分泌细胞的集合体,由五个神经分泌细胞团组成,产生神经内分泌物质,并由神经纤维导入窦腺。

主要分泌蜕皮抑制激素和性腺抑制激素。

2、Y-器官:为一来源外胚层的非神经内分泌器官,在虾蟹类体内形状各异,位置亦不同。

主要分泌物为蜕皮激素。

3、大额器官:成对分布于大额基部,其分泌产物被认为是一种性腺刺激激素,可促进卵黄合成及卵巢发育。

其活动受X-器官-窦腺复合体神经内分泌物的调控。

4、虾池综合养殖:指虾池多元化立体养殖,包括对虾多茬养殖、多品种轮养、多品种混养等。

5、综合养殖:在一池内建立一个科学的群落结构,通过多种不同营养级,养殖种类的合理搭配,促进池塘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6、洄游:随着虾蟹类的生长。

成熟,动物通常改变栖息地,这种栖息地的改变大多通过较长距离的移动和迁徙完成,称之为洄游。

虾蟹类的洄游有生长时期的洄游、越冬洄游以及生殖洄游几种类型。

7、蜕皮:狭义的蜕皮仅指虾蟹类从旧壳中脱出的短暂过程,广义的蜕皮过程则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贯穿虾蟹类的整个生命周期。

包括发育蜕皮、生长蜕皮、生殖蜕皮。

8、自切:在其附肢有机械性损伤时,虾蟹类亦会自行钳去残肢或使其脱落,这种现象称自切。

9、促雄性腺:促雄性腺为一中胚层来源之分泌腺,位于输精管末端,贴于精荚囊之侧。

其分泌物具有使性腺原基发育为雄性生殖腺,并促使雄体出现第二性征的功能。

二、简答:1、交配的环境,技术特点?(1)虾蟹类的交配在夜间进行,一般自日落之后至子夜过后。

(2)具开放式交接器的种类在性腺成熟后交配,然后立即产卵。

(3)具封闭式纳精囊的种类在交配时仅雄性成熟,雌性尚未成熟,交配后须待卵巢发育成熟后方可产卵。

(4)封闭式纳精囊的种类在交配前进行生殖蜕皮,在新壳完全硬化之前交配以利于精荚的植入。

2、轮虫、卤虫培养的外部条件?(1)轮虫: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鳌较高,利用鲜酵母培养的轮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使用前应进行强化培育,即投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绿藻,或鱼油(或鱼油肝)拌合酵母投喂两天。

虾蟹类生物学复习资料

虾蟹类生物学复习资料

虾蟹类生物学复习资料虾蟹类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在自然海区,处天幼体发育阶段的对虾以小型浮游动植物为食,主要硅藻或单细胞藻和轮虫及贝类幼虫等.2、雄虾的生殖腺称为精巢,储精囊是贮存精子的地方,雌虾的生殖腺称为卵巢.3、对虾的雄虾产接器为古钟状,在不同的种类,交接器的形状稍有不同.4、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卵巢发育越快.5、受精卵与非受精卵的区别是,前者有受精膜..6、换水用的网箱一般用筛绢及箱架制成.7、运输亲虾在尽量使用的海水,长途运输在途中要,运亲虾的海水透明度要大.8、卵的质量好,孵化率高.9、过路亲虾的暂养时间一般为5~7天,有地需10天左右.亲虾转折暂养期的饵料要充足.10、雌虾刚交尾后,纳精囊的纵形裂口中留有,纳精囊变成.二、选择题1、中国对虾在越冬场时(A )A、活动能力弱b、摄食强度大c、索饵育肥c、雌雄交尾2、中国对虾的产卵盛期是(b)A、3月b、5月c、8月D、10月3、对虾的无节幼体()A、有明显的趋光性b、摄食单胞藻c、第Ⅳ期身体分布D、不蜕皮4、对虾人工育苗中培育幼体时投饵一般(b )A、从无节幼体期开始b、从蚤状幼体开始c、从糖虾期开始D、从受精卵开始5、仔虾出池的最低规格是()A、1厘米b、0.7厘米c、0.8厘米D、1.2厘米三、判断是非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打“×”。

1、所在地的对虾都有越冬洄游和产卵洄游。

×2、对虾在越冬场摄食强度大。

3、雄虾吸能产生一次精荚。

4、糖虾幼体不食单胞藻。

×5、无节幼体期间应少量加水或不换水。

√6、越冬期水温太高会引起卵巢退化。

7、亲虾暂养期可以不充气,以免亲虾受惊。

8、蚤状幼体应每天换水。

√9、越冬亲虾褐斑病的症状是附肢变红。

×10、育苗场的沉淀底质对育苗用海水ph值有影响。

√四、简答及简述题。

虾蟹复习题提纲

虾蟹复习题提纲

1、 名词解释 :齿式:虾类头胸甲中央上前突出,形成一个额角,额角上下缘组成一个齿式。

并列影像:很多小眼联合形成的物体总影像。

叠加影像:所有的光集中形成的影响。

窦腺:是存储和输导激素的中心。

饵料系数:F=R1-R2比上G1+G2-G0R1:投饵数量 R2:残饵数量 G1:终极重 G2:死亡重 G0:初始重中肠盲囊:又称“干胰脏”,有消化,储藏,分泌功能。

肢鳃:原枝壁内外的褶皱,形成的附属物。

分为“内叶”和“外叶”表面积大,有分枝刚毛,角质状物,有辅助呼吸的功能。

Y-器官:分泌蜕皮激素的器官,主要成分为:20—羟蜕皮酮。

绿腺:触角腺,由白色的皮部和绿色的髓部构成。

依丛型呼吸:不能进行呼吸的调节,很容易形成缺氧,从而导致死亡二、填空1.虾蟹类的幼体阶段可分为(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十足幼体)等。

2.中华绒鳌蟹的雌孔位于(第三步足的胸板上),雄孔位于(第五步足的步足胸板上)雌性腹肢具有(4)对,位于腹部(2—5)体节,雄性腹肢具有(2)对,位于腹部(1,2)体节。

3.影响虾蟹类摄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温度)、(盐度)、(PH)、(水质)等。

4.中国对虾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度是(18—20度)幼虾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到31度)能够的上限温度约为( 35—38度)5.生长在步足底节上的鳃有(肢腮)(足腮)生长在附肢基部体壁上的鳃称作(侧腮)。

6.池塘养殖对虾合理投饵的确定依据(饵料的种类)、(投喂量)、(投喂次数)、(处理方法)、(摄食检查)。

7.世界经济虾蟹类主要类群为(对虾类)、(真虾类)、(龙虾类)、(螯虾类)(蟹类)。

8.对虾类的纳精囊位于(第四步足和第五步足的基部),闭锁型的种类如(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开放式的种类如(南美白)对虾,二者在人工繁殖时的不同在于(开放性纳精囊虾类交配时需要雄性,闭锁型不需要)。

9.对虾类与真虾类腹部的不同是后者的形态是(真虾类腹鳞与腹鳞之间没有交叉),如(长臂)虾、、(沼)虾。

2虾蟹生物学知识

2虾蟹生物学知识

2.1.2.附肢(Appendages)
虾的附肢由原肢、内肢和外肢3部分构成。由 于功能的不同,形状也随着变化,如口器用于 咀嚼,因而其原肢较发达。胸肢为捕食和爬行 器官,故内肢特别发达。而腹肢为适应游泳的 需要,故内、外肢均发达。
uniramous(单肢型) biramous(双肢型) 1-3 protopodite (原肢) 1 subcoxa(亚基节) 2 coxa (基节) 3 basis (底节) 4 endopodite (内肢) 5 exopodite (外肢) 6 endite(内叶) 7 exite (epipodite外叶、上肢) 8 ischium(座节) 9 merus(长节) 10 carpus(腕节) 11 propodus(掌节) 12 dactylus(指节) Diagram of appendage
2.2 蟹类的外部形态
咏蟹 唐-皮日休 咏蟹
李贞白
蝉眼龟形脚似蛛, 未曾正面向人趋。 如今饤在盘筵上, 得似江湖乱走无。
未游沧海早知名,
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 海龙王处也横行。
2.2.1 身体分部:头胸部和腹部 头胸部发达 □头胸甲
背面:胃区、心区、肠区、肝区和鳃区 边缘:额缘、眼缘、前侧缘、后侧缘和后缘 腹面:颊区、下肝区和口前部
区(regions)在头胸甲前端,额角的基部为额区。
额区的两侧,眼的基部附近为眼区。眼的两侧,触角的 基部附近为触角区。在额区和眼区的后方,颈沟的前方 为胃区。触角区的下方,头胸甲两侧的前半部为颊区。 颈沟之后,心区之前的头胸甲中央部分为肝区。在肝区 的后方和头胸甲后缘前方之间为心区。颊区之后,心区 的两侧为鳃区。
腹肢
☆腹部附肢两性各异 ☆雄性仅留第1、2对,组成交接器,为 分类的重要依据 ☆雌性共4对,存在于第2~5腹节上、 分内、外两肢,上生刚毛,以助附卵粒。

虾蟹类生物学

虾蟹类生物学
• 由心脏、动脉、血窦、血液等组成。
心脏
• 心脏位于头胸部近后端消化腺的背后侧,多边形,内具空 腔,心脏具多对心孔,多数种类具三对心孔(背面二对腹 面一对),少数种类分5对,中国对虾具四对心孔,背面 二对,腹面一对,另一对位于侧面,心孔为血液进入心脏 的通道。
• 心脏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 心脏壁由心肌构成外被结缔组织形成的外膜。 • 由心脏发出7条动脉分布全身各部分。
虾蟹类体壁结构
• 底膜:甲壳之下,结缔组织,其上有柱状上皮细 胞层,甲壳由该上皮细胞分泌而来。
• 表皮层(角质层)上皮细胞之外。 • 底膜之下的结缔组织中含有壳腺通过壳腺管开中
于上皮表皮层,表皮层上生有各类感受刚毛。 • 如图: • 色素细胞:存在于底膜之下结缔组织中。 • 形状:星状、放射状、枝状分枝。 • 色素组织内含有红\黄\黑等色素颗粒:单色素细胞
类因种而异。
鳃的结构
• 鳃的结构有枝状鳃、丝状鳃或叶状鳃,对虾类为枝状鳃,其他虾类丝 状鳃或叶状鳃。
• 鳃为细微枝状物,系由皮肤向外突出而成的半管状。由中央的鳃轴及 两侧的鳃瓣、鳃丝组成,鳃轴上有入鳃血管和出鳃血管。
• 鳃的表面积十分宽广,用来进行气体交换。 • 蟹的呼吸腔相对封闭。呼吸时水流流经鳃腔,在鳃上进行气体交换后
第二节、虾蟹类的内部器管
• 一、体壁 • 二、肌肉系统 • 三:消化系统 • 四、循环系统 • 五、呼吸系统 • 六、排泄系统 • 七、生殖系统 • 八、神经系统 • 九、内分泌系统
一、体壁
• 虾蟹类动物同其它甲壳纲动物相似,外具 一硬质外壳,称之为甲壳。其主要成分为 几质,蛋白质复合物,以及钙盐等。具有 支撑体形及保护内部器的功能,甲壳不仅 分布于体表,有些部分突于体内形成所谓 的“内骨骼”。如在前肠、直肠及鳃腔的 表面,这些“内骨骼”脱皮时一起脱掉, 表皮层在、脱皮时将发生巨大变化。

虾蟹类生物学复习资料

虾蟹类生物学复习资料

虾蟹类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明度要大.二、选择题1、中国对虾在越冬场时( A )A、活动能力弱B、摄食强度大C、索饵育肥 C、雌雄交尾2、中国对虾的产卵盛期是(B )A、3月B、5月C、8月D、10月3、对虾的无节幼体()A、有明显的趋光性B、摄食单胞藻C、第Ⅳ期身体分布D、不蜕皮4、对虾人工育苗中培育幼体时投饵一般( B )A、从无节幼体期开始B、从蚤状幼体开始C、从糖虾期开始D、从受精卵开始5、仔虾出池的最低规格是()A、1厘米B、0.7厘米C、0.8厘米D、1.2厘米三、判断是非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打“×”。

1、所在地的对虾都有越冬洄游和产卵洄游。

×2、对虾在越冬场摄食强度大。

3、雄虾吸能产生一次精荚。

4、糖虾幼体不食单胞藻。

×5、无节幼体期间应少量加水或不换水。

√6、越冬期水温太高会引起卵巢退化。

7、亲虾暂养期可以不充气,以免亲虾受惊。

8、蚤状幼体应每天换水。

√9、越冬亲虾褐斑病的症状是附肢变红。

×10、育苗场的沉淀底质对育苗用海水PH值有影响。

√四、简答及简述题1、卵巢的发育分期及各期外观情况如何?2、如何暂养过路亲虾?过路亲虾暂养条件为:PH值7.8~8.6,盐度15‰~35‰,其它水质要求符合育苗水质标准.每天以0.5℃的梯度升高水温,直到产卵的适宜水温范围16~20℃。

在升温前,要暂养5~7天,以使其适应当地水质。

光照度以暗光为宜,100~200勒克斯。

3、简述对虾幼体发育阶段的饵料投喂种类、投喂方法和投喂量。

、无节幼体阶段由于以本身卵黄为营养,不摄食,此阶段的主要饵料是植物性饵料的单胞藻类,也可辅以蛋黄等人工饵料。

投饵量一般维持单胞藻类第毫升5~10万个细胞,台若喂蛋黄,50万个幼体日投喂量为一个或每立方米水体每日1.2~1.8个。

糖虾幼体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此阶段的优质饵料是卤虫无节幼体及轮虫。

投喂量保持每天每尾幼体30~40个卤虫无节幼体,并可以搭少量蛋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虾蟹的生殖蜕皮:在交配期,某些雌性个体在交尾前要先行蜕皮,此次蜕皮又称生殖蜕皮。

2.自切现象:虾蟹类动物在遭遇天敌或相互争斗中受困时常常会自行使被困的附肢脱落,以使个体摆脱天敌,迅速逃逸。

在附肢有机械损伤时亦会自行钳去残肢或使其脱落,这种现象称为自切。

3.虾蟹类的生殖、生长洄游:生长洄游是指虾蟹类在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变更栖息地的洄游;生殖洄游是指成熟个体向产卵场移动的洄游。

4. 虾蟹类的再生:虾蟹类自切后的附肢经过一段时间,大多可以重新生出,称为再生。

5.虾蟹的发育蜕皮:也称变态蜕皮,幼体阶段随着蜕皮动物形态结构不断变化,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完善。

6.额角:头胸甲中央向前突出,形成发达的额角,以保护两眼和头胸部其它附肢,额角形状在种间变化很大,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7.齿式:额角上缘和下缘具有小齿,齿的数目和有无是分类依据之一。

齿数一般用齿式表示。

如中国对虾齿式为7~9/3~5.8.纳精囊:雌性对虾头胸部腹面4~5步足之间的腹甲上有一交接器——纳精囊,用以储存交配后的精荚。

分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

9.颚舟片:虾类第二小颚的外肢发达,叶片状,称为颚舟片。

虾类生活时,借此片鼓动,使鳃腔中的水川流不息,以辅助呼吸。

10. 侧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的基部上方身体侧壁上的鳃称为侧鳃。

11. 关节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于胸部附肢底节与体壁间的关节膜上的鳃称为侧鳃。

12.足鳃:根据鳃的着生位置,把着生在胸部附肢底节上具鳃轴的鳃称为足鳃。

13.侧板线:蟹类眼眶下线下方,斜向头胸甲前侧缘的颗粒隆起线。

14.内骨骼:甲壳的某些部分突入体内形成,主要作用为肌肉的附着点。

15.绿腺:位于第二触角基部,为虾蟹类的排泄器官,主要作用是调节渗透压及离子平衡。

16.X-器官:也称眼柄腺,由视端髓内一簇神经分泌细胞构成,细胞轴突一直延伸到血窦腺。

主要分泌物是性腺抑制激素和蜕皮抑制激素。

17.Y-器官:来源于外胚层,形状各异,位置也不同。

新对虾属的虾类在前胃的前上支腔的一条细长型组织,爬行类在大颚基部。

Y-器官活动受咽下神经支配,主要分泌蜕皮激素。

18.头胸甲:头胸部由14节构成,第一节称为顶节,各节分节不甚明显,背面及两侧包被一层甲壳,称为头胸甲。

19. 头胸甲长(虾类):眼窝后缘连线中央至头胸甲中线后缘的长度。

20. 氧盈:超过溶解氧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

21.氧债(OD):是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一部分耗氧量。

是理论耗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OD=TOC-AOC 。

22. 池塘的补偿深度:日间在池塘的某一深度,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氧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呼吸作用的消耗量,此深度(m)即为补偿深度,此点的辐照度即为补偿点(单位μE)。

23.泛池:虾蟹苗池内经常出现许多絮状物,有时将幼体粘住造成死亡。

该絮状物是由幼体粪便、有机物颗粒及细菌组成。

其形成原因是有机物丰富,细菌大量繁衍的结果,有时排水过多,充气量突增,也会将池底污物冲起来形成类似情况。

24、饵料系数:饵料系数又称增肉系数,即饵料用量与养殖动物增重量的比值,饵料系数=总投饵量/动物总增重量,是衡量饵料质量及动物利用能力的重要指标。

25、触角腺:触角腺位于两眼内侧,其基部为排泄器官,分为腺质部与膜质部两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渗透压及离子平衡。

二、填空题1.中国对虾的中肠腺细胞分为4种不同类型:分泌细胞、吸收细胞、纤维细胞和肠腺细胞。

2.对虾是枝状鳃,螯虾是丝状鳃,沼虾类是叶状鳃。

3.触角腺的排泄口位于第二触角基部乳突的薄膜上。

4.虾类雌性生殖孔位置在第三步足底节基部内侧,雄性在第五步足底节基部内侧。

5.十足目精子分为两类:单棘型和多棘型。

6.中国对虾精子形态呈鸭梨状,分为后主体部、中间帽状体和棘突三个部分。

7.洄游的种类:生长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生殖洄游。

8.枝鳃亚目的产卵类型:直接产在水中。

对虾类产卵方式:产后抱卵。

9.海水池塘水水质按肥度划分为5级,对虾蟹养殖来说,2~4级水是适宜的,最适是3级。

10.过氧化钙调控水质的作用有:供氧、杀菌、调节PH值。

11.十足目的幼体阶段包括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后期幼体等。

12.虾蟹类血细胞通常分为三类,分别是无颗粒细胞,大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

血液的颜色在呼吸色素氧合型呈淡蓝色,脱氧型呈无色,造血器官位于额角基部。

13.虾蟹体壁由钙化层和非钙化层组成,前者包括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后者称为膜层。

14.雄性河蟹附肢位于腹部1~2体节,主要功能是交配;雌性河蟹的附肢位于腹部2~5体节,雌孔位于愈合后的第三节胸板上。

雄孔位于第四对步足底节基部。

15.蟹类的幼体阶段包括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与虾类相比缺少无节幼体和糠虾幼体阶段。

16.水产资源的数量变动相关因素有补充、生长、自然死亡和捕捞。

17.对虾类的纳精囊可分成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前者如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后者如凡纳滨对虾。

18.影响虾蟹类性腺发育成熟的主要因子有温度、光照、营养,卵巢发育第四期称为大生长期,卵母细胞组织学主要特征是卵黄积累。

19.虾蟹类神经内分泌器官主要有X-器官、窦腺、脑,复眼有成像功能,对于深海和夜行种类,多形成叠加影像。

20.虾蟹类附肢的基本构成是由基肢、内肢和外肢三部分构成。

21.虾类的步足1~3为螯状的如中国对虾、1~2步足为螯状的如长臂虾,全都是爪状的如龙虾。

22.虾蟹类的摄食强度与温度、饵料种类、饵料丰度、健康状况等因子有关,生殖腺的发育成熟程度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的影响。

23.在虾类第一触角柄部的第一节基部具一(平衡囊),其内有砂粒,有司体位及姿态平衡等功能。

24.虾类的口器由一对大颚、两对(小颚)、三对(颚足)组成,用以咀嚼、磨碎食物或协助抱持食物、辅助咀嚼、进食活动。

25.雄蟹腹部窄,呈三角形或钟形,腹部退化,第( 1 )、( 2 )对腹肢特化为交接器。

26.虾蟹类的主要幼体阶段包括: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后期幼体阶段。

27.对虾的精荚分为两部分,即(豆状部)和瓣状部(翼状部)。

28.虾类腹部最末一节为尖锐三角形,称为(尾节),其腹面基部为肛门开口处。

29.虾蟹类的排泄器官为(小颚腺)和(触角腺)。

前者多见于幼体,后者可分为腺质部和膜质部两部分。

30.虾蟹类的化学感受器包括第一触角鞭和(口器或鳌足)等,感受嗅觉和味觉。

31.蟹类通常雌性在第( 5 )节腹甲上,雄性在第(7 )节的腹甲上或末对胸足座节上有一对生殖孔。

32.虾类的第(1、2对)腹肢通常为雌、雄异形。

33.一般认为虾蟹类的生长随着蜕皮的发生呈(阶梯)式增长。

34.对虾幼体的摄食率与饵料密度有关系。

随着饵料密度增大而增加,在某一密度下达到最大摄食率。

这个密度值称为(最大密度)。

35.一般来说,对虾幼体病毒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幼体摄食了感染病毒的亲体粪便;( 育苗用水受到病毒侵染);幼体残食而导致病毒的传播。

36.含有有毒物质的海水经过活性炭或(沸石粉或麦饭石等)过滤,均有去毒或减毒的作用。

37.对虾育苗要求海水的pH在(7.8-8.6 )之间。

而有些内湾或经过长渠道输送或长期贮存的海水,pH常过高,育苗前必须经过调整。

38.一般,池塘中浮游植物的湿重每立方米水体(10-50 )g为富营养水(半肥水,透明度40-100cm),(50-200 )g为肥水(透明度25-40cm)。

39.中国对虾为雌、雄异体。

雄虾产出后约( 5 )个月成熟,秋末冬初与雌虾交配,将含有精子的精荚授予雌虾纳精囊内。

40、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渤海)、(黄海)。

41、绝大多数对虾的寿命只有(一年)。

42、中国对虾在自然海区的产卵期是(4~6)月。

43、雌虾的个体一般比雄体(大)。

44、(额角)的有无可以作为蚤状幼体Ⅰ期和Ⅱ期的鉴别特征。

45、虾苗的计数方法有(重量法)和(容量法)。

46、人工育苗中的增温方式主要有(锅炉增温)和(电加热增温)。

47、亲虾暂养一般以(0.5)℃的梯度升温。

48、溞状幼体主要以(单细胞藻)为食,如(硅藻)等。

糖虾幼体主要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如(轮虫)。

49、换水一般是从(溞状幼体)阶段开始的,每日换水量为(1/3)左右,换水时温差不要超过(±1)℃。

50、虾病的种类很多,根据致病源的类型可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两大类疾病。

51、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

52、对虾的一生有两次洄游,即(产卵(或生殖)洄游)和(越冬洄游)。

53、在自然海区,中国对虾雌虾略呈(青灰)色。

54、雌虾的外生殖器官称为(纳精囊)。

55、对虾的无节幼体阶段分为(6)期,具有(3)对附肢。

56、糖虾幼体在水中呈(倒立)态。

57、育苗池的四角要抹成(圆弧)形,以避免有死角。

育苗池一般为(水泥)建造。

58、漂白粉的消毒作用是因其含(有效氯)成份。

59、在自然海区,处于幼体发育阶段的对虾以(小型浮游动植物)为食,主要有(硅藻或单细胞藻)和(轮虫及贝类幼虫)等。

60、雄虾的生殖腺称为(精巢),(储精囊)是贮存精子的地方,雌虾的生殖腺称为(卵巢)。

61、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卵巢发育(越快)。

62、受精卵与非受精卵的区别是,前者有(受精膜)。

63、换水用的网箱一般用(筛绢)及(箱架)制成。

64、运输亲虾尽量使用(原海区)的海水,长途运输在途中要(充氧),运亲虾的海水透明度要大。

65、雌虾刚交尾后,纳精囊的纵形裂口中留有(精荚附属物(或瓣状体)),纳精囊变成(乳白色)。

66、越冬期间,亲虾的常见环境疾病有(藻类附着病)。

67、幼体培育期间,因重金属离子超标会引起(棘毛萎缩病)。

68、在自然海区,幼体常集中在(河口附近),或在(内湾)中生活。

69、在自然海区,(7~9)月份是中国对虾索饵育肥时期。

70、雌虾卵巢将产卵时外观为(褐绿)色。

71、尾棘的对数可以作为(无节幼体)的分辨依据。

仔虾以(日龄)来表示发育期。

72、新建水泥池育苗前要经(淡水浸泡),使池水PH值稳定在(8)左右才能使用。

73、一般而言,亲虾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

74、越冬亲虾池水质要求溶解氧含量为(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8~8.6),总氨氮含量不超过(0.6毫克/升以下),盐度控制在(150/00~350/00)。

三、选择题下列每题中的选择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

1、中国对虾在越冬场时(A )A 、活动能力弱B 、摄食强度大C 、索饵育肥 C 、雌雄交尾2、中国对虾的产卵盛期是(B )A 、3月B 、5月C 、8月D 、10月3、对虾的无节幼体(A )A 、有明显的趋光性B 、摄食单胞藻C 、第Ⅳ期身体分节D 、不蜕皮4、对虾人工育苗中培育幼体时投饵一般(B )A 、从无节幼体期开始B 、从溞状幼体开始C 、从糖虾期开始D 、从受精卵开始5、仔虾出池的最低规格是(A )A 、1厘米B 、0.7厘米C 、0.8厘米D 、1.2厘米6、亲虾越冬期当水温最低时,光照应控制在(A)A、50勒克斯B、1000勒克斯C、1000勒克斯D、室内自然光强7、纳精囊是(C)A、雄虾产生精子的地方B、卵子受精的地方C、雌虾贮存精子的地方D、雌虾的性腺8、幼体棘毛萎缩病(C)A、由细菌感染所致B、由室内光线太强所致C、由水中重金属离子超标所致D、由充气量过大所致9、无节幼体Ⅰ期与Ⅰ期的区别是(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