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儿童生活实现德育意义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儿童生活实现德育意义探索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生活是最为直接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儿童的生活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充满了德育的培养意义。
教师应依托儿童的生活,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设计,使儿童在生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促进其个性全面发展。
首先,儿童的生活是多样的,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经历和背景。
教师可以通过搜集儿童的生活经历和故事,进行讲解和讨论,让儿童从中领悟到道德的真理和原则。
例如,可以结合儿童日常生活中的经历,讲述关于友谊、亲情、助人为乐等主题的故事,引导儿童明辨是非、正义与公平,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
其次,儿童的生活是实践的。
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儿童可以逐渐学会自理、自控和尊重他人。
教师可以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情感素质。
例如,在互助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儿童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意识;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倡导儿童保护环境、爱护自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此外,儿童的生活是有规律的。
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的日常生活规律,培养儿童的自律能力和规矩意识。
例如,可以在每日生活安排中设定固定的作息时间,让儿童按时并自觉地完成各项活动;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儿童按规定的顺序排队、服从管理,培养他们的自律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最后,儿童的生活是充满乐趣的。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和乐观心态,使儿童在快乐中获得德育的培养。
例如,在团队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儿童主动分享、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善良和乐于
助人的品质;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儿童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培养他们的坚持和勇气,以及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态度。
综上所述,借助儿童的生活,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实践活动、生活规律的培养和乐趣体验等方式,实现德育的意义。
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巧妙地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让儿童在生活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