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一把打开学生知识宝库的钥匙。

有人称小学语文教学为小百科全书。

言下之意应是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和心灵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不仅教给学生的知识,而且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

而要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更是要抓住“朗读”这一关键,大力加强语文教学中“读”的活动,增强技巧,提高能力。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朗读是把无声文字恢复为有声的语言,它既能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

朗读可以赋予文字以生命力,把作品的书面语言绘声绘色地体现出来,能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提升语感呢?
第一、要正确地读。

读课文要用普通话,要求清晰、准确,读得清楚响亮,不读错音,不丢添字,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要一字一逗、一词一句地认真读,能读出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人听了感到是一种艺术享受。

第二、品读字词,推敲语句,由零为整,提高其综合语感能力。

语感能力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行成的,决非一日之功。

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学习课文中精妙的字、词、句,指导学生仔细揣摩、品味,要学习古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推敲精神,提升学生的写作和拼读作品的能力。

只有不断培养,才能有所提高。

教师可经常适时点拨,通过语言实践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

第三、要流利地读。

就是读的速度要适宜,通顺流畅,节奏恰当。

只有做到了行云流水般的朗读,才能对作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第四、要有感情地读。

这是朗读的最高要求。

它不仅要求读的正确流利,而且要使语言表现化,读出作品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现出文章的情趣,引发读者的感思。

文章里的优美片断、精炼语句,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在脑海里面留下永久的记忆,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

尤其是读学生自己的作品时,效果更佳。

一个学生在习作《老师的红枣脸》中这样写:“王老师长着一张不对称的红枣脸:半边脸大,半边脸小,而且皱巴巴的。

当我把这个秘密偷偷告诉晓玲时,晓玲不由得笑出了鹅的叫声。

正在讲课的王老师,瞪了我们一眼,便又开始了他的精彩的讲课。

下课后,老师让我们去他办公室。

我们刚到办公室外边,就听到里边发出“咝咝”的声音。

我们偷偷的一瞧,看见王老师正用热毛巾捂着那大的半边脸,正疼得,冷汗直冒,龇牙咧嘴的。

原来,原来是牙疼!俗话说的好,“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人命”啊。

可是,刚才上课时,他却若无其事的,而我还笑话他……我的眼泪就像开闸的龙头哗哗的流了一面”。

我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安排学生进行了朗读,学生非常的投入角色,达到了非常的好效果,很长一段时间,学生们都是记忆犹新。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和作者探讨。

共同的感受、共同的语言实践、共同的生活使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力有了共鸣,犹如身临其境,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第五、反复朗读吟诵,并仔细体会意境,从而达到提高语感能力的目的。

找一些文字特别优美的文章,在教学时教师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范读,让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使其感觉其中意味,提高他们的语言欣赏能力。

还比如在学《听潮》时,可以指导学生用轻而慢的节奏、柔和、婉转的语调朗读“大海沉睡图”,再静静的体味大海的“静”和“我”心情的“欣幸”。

学生完全沉浸其中,都宛如身临其境,不能自拔。

第六、加强兴趣朗诵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诵兴趣,可让学生朗诵一些名诗、名句、名篇佳作。

这些东西朗诵起来顿挫有致,铿锵有声,有韵律感,能增
强朗诵的乐趣。

还可以举行朗诵比赛,适时、适当的进行表彰鼓励,提高学生的
兴趣。

第七、讲究朗诵方式的多样性。

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单人朗颂、集体朗颂、分组朗颂、男女生比赛分角色朗颂,还可以结合主题班会活动经常开展诗歌朗诵会。

这样使学生情绪活跃,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

第八、熟读成诵。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理解透彻才能牢固记忆。

对于一些内
容较长较深的课文,学生往往一字一句死记硬背,教师要加强引导,使学生变机
械识记为理解朗诵。

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到“先明后熟”,对名篇结构
要领悟它的丰富的意蕴和感情,然后及时留出时间让学生熟读成诵。

过一些时间
再让学生温故知新,把知识存入大脑,成为长期的记忆,达到背诵的目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多重视读的能力,从
而培养孩子们更好的语文素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汪晓萍.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方法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三亚论坛论文集
(二).[出版者不详],2022:191-192.DOI:10.26914/kihy.2022.022201. [2]黄利.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D].延安大
学,2020.DOI:10.27438/ki.gyadu.2020.000498.
【3】蒙启升.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J].考试周
刊,2018(38):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