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职工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赔偿标准2016
![工伤保险赔偿标准2016](https://img.taocdn.com/s3/m/db938b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a.png)
工伤保险赔偿标准2016工伤保险是指国家为职工因工作原因致伤、致病或者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给予的经济补偿和医疗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赔偿标准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受伤职工的权益保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2016年,我国对工伤保险赔偿标准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以更好地保障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2016年工伤保险赔偿标准对伤残赔偿金进行了调整。
对于因工致残的职工,根据其伤残程度和工资水平,确定相应的伤残赔偿金标准。
伤残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为,伤残赔偿金=伤残等级×残疾津贴基数×工伤保险待遇补差系数。
其中,伤残等级根据职工的残疾程度确定,残疾津贴基数是根据职工工资水平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确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补差系数是根据当地物价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的。
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更好地保障受伤职工的生活和医疗需求。
其次,2016年工伤保险赔偿标准对因工死亡的职工家属进行了赔偿调整。
对于因工死亡的职工,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一次性抚恤金和定期抚恤金。
一次性抚恤金的标准为受害职工上年度平均月工资的15倍,定期抚恤金的标准为受害职工上年度平均月工资的60%。
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更好地保障因工死亡职工家属的生活和教育需求。
再次,2016年工伤保险赔偿标准对工伤医疗费用进行了调整。
对于因工受伤的职工,其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根据职工受伤的医疗费用和治疗情况,确定相应的医疗费用补偿标准。
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更好地保障受伤职工的医疗治疗需求。
最后,2016年工伤保险赔偿标准对工伤康复费用进行了调整。
对于因工受伤的职工,其康复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根据职工受伤的康复治疗费用和康复效果,确定相应的康复费用补偿标准。
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更好地保障受伤职工的康复治疗需求。
总之,2016年工伤保险赔偿标准的调整,旨在更好地保障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伤保险的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希望各地区各部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新工伤保险条例2016全文
![新工伤保险条例2016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26a67fa98271fe910ef941.png)
新工伤保险条例2016全文(最新版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三章工伤认定•第四章劳动能力鉴定•第五章工伤保险待遇•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工伤1-10级及工亡赔偿标准(2016版)
![工伤1-10级及工亡赔偿标准(2016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ddd69ce53a580216fcfedb.png)
工伤1-10级及工亡赔偿标准(2016版)| 劳动法库一、1-10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如下:一级伤残:本人工资×27;二级伤残:本人工资×25;三级伤残:本人工资×23;四级伤残:本人工资×21;五级伤残:本人工资×18;六级伤残:本人工资×16;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
二、1-6级伤残津贴(按月享受)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六级伤残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如下:一级伤残:本人工资×90%;二级伤残:本人工资×85%;三级伤残:本人工资×80%;四级伤残:本人工资×75%;五级伤残:本人工资×70%;六级伤残:本人工资×60%。
说明:1)1-4级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2)5-6级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在难以安排工作的情况下支付,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下同)。
三、5-10级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上述两金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确定,工伤保险条例未规定统一标准,具体标准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016年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2016年最新工伤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87e6a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d.png)
2016年最新工伤赔偿标准工伤赔偿是指在工作中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导致的伤害或死亡,由用人单位依法向劳动者或其家属支付的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工伤赔偿标准的确定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我国对工伤赔偿标准进行了调整,以下是2016年最新工伤赔偿标准的详细内容。
一、工伤医疗费用。
对于因工作原因受伤或患病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医疗费用。
2016年最新工伤赔偿标准规定,工伤医疗费用的支付范围包括因工作原因发生的诊疗费、住院费、手术费、康复费等。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医疗费用予以支付,并不得违法扣减或拖欠。
二、工伤丧葬补助金。
对于因工作原因死亡的劳动者,其家属可以依法获得工伤丧葬补助金。
2016年最新工伤赔偿标准规定,工伤丧葬补助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的身份和工作年限进行确定,用人单位应当及时足额支付给劳动者的家属,确保其合法权益。
三、工伤伤残补助金。
对于因工作原因导致伤残的劳动者,其可以依法获得工伤伤残补助金。
2016年最新工伤赔偿标准规定,工伤伤残补助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进行确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伤残等级及时足额支付给受伤劳动者,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工伤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对于因工作原因导致伤残的劳动者,如果其伤残程度达到一定标准,可以获得工伤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016年最新工伤赔偿标准规定,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等级和就业情况进行确定,用人单位应当及时足额支付给受伤劳动者,帮助其顺利就业。
综上所述,2016年最新工伤赔偿标准的调整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赔偿义务,确保劳动者在发生工伤时能够及时获得应有的赔偿,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劳动者也应当增强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避免发生工伤事故,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2016最新版本)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2016最新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a19f5af2172ded630b1cb677.png)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2016最新版本)(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2016工伤赔偿标准
![2016工伤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3413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4.png)
2016工伤赔偿标准工伤赔偿是指在劳动者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而造成的伤残、死亡等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或其家属的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2016年,我国对工伤赔偿标准进行了调整,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2016年的工伤赔偿标准。
首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对于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致死的劳动者,其家属可以依法获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而对于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致残的劳动者,其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其次,根据新的标准,对于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而造成的伤残,工伤赔偿标准将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和工资水平进行计算。
伤残程度越高的劳动者将获得更高的赔偿金额,以此来更好地保障受伤劳动者的生活和医疗需要。
另外,对于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而造成的临时劳动能力丧失的劳动者,其可以获得一定期限内的工伤医疗补助和工伤伤病津贴。
而对于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而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康复治疗费用。
最后,对于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而造成的死亡,其家属可以获得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和一定期限内的抚恤金。
这些赔偿标准的调整,旨在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在遭受工伤时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经济补偿,从而减轻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总的来说,2016年的工伤赔偿标准的调整,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一种保障和尊重,也是对用人单位责任的明确和加强。
通过这些调整,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希望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这一政策的实施,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公正的劳动保障环境。
工伤赔偿标准2016
![工伤赔偿标准2016](https://img.taocdn.com/s3/m/96dce1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e.png)
工伤赔偿标准2016工伤赔偿标准是指在劳动者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而需要获得相应赔偿时,依据法律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赔偿的具体金额和方式。
2016年,我国对工伤赔偿标准进行了一些调整和修订,以下将详细介绍2016年的工伤赔偿标准。
首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赔偿金包括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一次性伤残补助、工亡职工家属抚恤金、工亡职工子女生活费等。
具体标准如下:1.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按照伤残程度和工伤职工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2. 一次性伤残补助,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程度,分为轻伤残、中伤残和重伤残,分别对应不同的赔偿标准。
3. 工亡职工家属抚恤金,根据工亡职工的工资水平和家庭情况,由用人单位支付一定比例的抚恤金。
4. 工亡职工子女生活费,对于未成年的工亡职工子女,由用人单位支付一定比例的生活费。
其次,2016年的工伤赔偿标准在具体金额上也进行了一些调整。
比如,对于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进行了提高,根据不同伤残程度的职工给予了更多的补偿。
同时,对于工亡职工家属抚恤金和子女生活费的标准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保障工伤职工及其家属的权益。
另外,2016年的工伤赔偿标准还对赔偿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了一些明确规定。
比如,对于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于工伤职工的权益保护和赔偿申请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以加强对工伤职工的保护和赔偿。
总的来说,2016年的工伤赔偿标准在金额、程序和要求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调整和修订,以更好地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希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能够充分了解这些赔偿标准,做好相关的申请和赔偿工作,共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016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标准最新规定
![2016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标准最新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67c0fc128ea81c759f57808.png)
2015年12月25日,深圳市人社局正式发文,上调工伤人员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工伤人员生活护理费三项待遇标准。
这次调整的范围为2014年12月31号以前,经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经审批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的人员,或者是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了伤残等级并享受伤残津贴待遇的人员。
按伤残等级,伤残津贴每月增加额度分别为:一级伤残182元、二级伤残172元、三级伤残162元、四级伤残152元、五级伤残142元、六级伤残121元;供养亲属抚恤金每月增加额度为:配偶、孤寡老人或孤儿81元,其他人员61元;生活护理费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其护理等级和规定的比例确定。
据深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伤人员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自2015年1月1号起上调;工伤人员生活护理费,从2015年7月1日起上调。
1.工伤医疗待遇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工伤医疗费用、康复性治疗费用、辅助器具安装配置费用。
(1)工伤医疗费用。
工伤职工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工伤、职业病,所需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规定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康复性治疗费用。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费用支付也是有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辅助器具安装配置费用。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辅助器具安装配置费用一般采用限额支付方式。
2.伤残待遇伤残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十级的,按照伤残等级由工伤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给本人补助金。
一至十级伤残职工一次性补助金的标准分别为24~6个月的本人工资。
根据《工伤管理条例》第五章“工伤保险待遇”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
2016工伤赔偿标准
![2016工伤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1799e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4.png)
2016工伤赔偿标准工伤赔偿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劳动者受伤或患病,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的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
2016年,我国对工伤赔偿标准进行了调整,下面将详细介绍2016年工伤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标准主要包括医疗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
具体来说,医疗费是指因工伤治疗所需的费用,包括住院费、手术费、药品费等,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支付医疗费。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是指劳动者因工伤住院治疗期间的生活费用和交通费用,按照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伤残赔偿金是指劳动者因工伤造成的伤残,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并由用人单位支付。
死亡赔偿金是指劳动者因工伤死亡,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其家属的一定金额的抚恤金。
其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标准的具体金额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确定,并在一定范围内自行调整。
一般来说,不同地区的工伤赔偿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但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因此,劳动者在受到工伤后,应当根据当地的工伤赔偿标准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金。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劳动者在受到工伤后,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在医院进行诊治和取得相关证明材料,以便顺利申请工伤赔偿金。
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积极配合劳动者进行工伤赔偿的申请和支付工作,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2016年工伤赔偿标准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确定的,劳动者在受到工伤后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金。
希望广大劳动者能够了解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也应当履行好相关的法定责任,共同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工伤赔偿标准2016
![工伤赔偿标准2016](https://img.taocdn.com/s3/m/049e78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9.png)
工伤赔偿标准2016工伤赔偿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患病,造成丧失劳动能力或者需要接受治疗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伤赔偿金。
2016年,我国对工伤赔偿标准做出了一些调整和规定,以下将对2016年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2016年工伤赔偿标准对工伤的认定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工伤的范围、认定条件和程序等。
工伤的范围包括直接工伤、职业病和工伤后遗症。
直接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者健康损害;职业病是指因接触工作有毒、有害物质或者长期从事特殊工种而患上的疾病;工伤后遗症是指工伤治愈后,残留下的对身体结构或者功能的永久性损害。
认定工伤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并按照程序进行认定。
其次,2016年工伤赔偿标准对工伤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和标准进行了调整。
工伤赔偿金主要包括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工伤医疗期内的工伤医疗费、工伤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是指用人单位应当在职工工伤医疗期满时,一次性支付的医疗费用;工伤医疗期内的工伤医疗费是指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职工工伤医疗期内的医疗费用;工伤伤残赔偿金是指职工因工伤造成的伤残,由用人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是指职工因工伤死亡,由用人单位支付的一次性死亡赔偿金。
最后,2016年工伤赔偿标准对工伤保险的实施进行了规定。
工伤保险是指用人单位为其职工投保的,用于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一种社会保险。
工伤保险的实施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工伤赔偿标准对工伤保险的实施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参保范围、缴费标准、保险待遇等内容。
综上所述,2016年工伤赔偿标准对工伤的认定范围、工伤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工伤保险的实施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和调整,这些规定和调整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2016最新版本)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2016最新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0e4fbf0d83c4bb4cf6ecd125.png)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2016最新版本)(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2016最新版本)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2016最新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49496757cc1755270622080d.png)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2016最新版本)(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2016工伤赔偿标准
![2016工伤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54dd0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f.png)
2016工伤赔偿标准
2016年工伤赔偿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
《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的赔偿标准如下:
1. 工伤治疗费用:工伤人员因工伤接受医疗治疗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住院治疗费、门诊治疗费、药品费等。
根据伤情轻重,工伤治疗费用标准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一般来说,甲等伤为10万元,乙等伤为5万元,丙等伤为1万-4万元不等。
2. 工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残疾程度达到劳动能力完全丧失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42个月的月度工资;残疾程度达到一定
比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残疾程度的比例乘以42个月的
月度工资计算。
3. 工伤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人员被认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且在就业失业登记期满后一年内,丧失劳动能力,不符合退休条件的,可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补助标准根据伤残等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一般为10-24个月的月度最低工资。
4. 工亡抚恤金:工伤人员因工作意外造成死亡的,其近3年月平均工资是该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
目前,工亡抚恤金的标准有未满16周岁未成年子女的为30个月的月度工资,有配偶的为40个月的月度工资。
5. 工伤医疗期护理费:工伤人员在医疗期内需要康复护理的,
由用人单位给予护理费。
护理费标准根据康复护理的需要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工伤人员工资的10%。
上述的赔偿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但具体执行还需要考虑伤残程度、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等因素。
同时,根据工伤保险制度的规定,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赔偿金,并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一定比例缴纳工伤保险费。
工伤伤亡赔偿标准2016
![工伤伤亡赔偿标准2016](https://img.taocdn.com/s3/m/906dbb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6.png)
工伤伤亡赔偿标准2016工伤伤亡赔偿标准是指在劳动者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导致伤亡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的一定经济补偿。
2016年,我国对工伤伤亡赔偿标准进行了一些调整,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2016年的工伤伤亡赔偿标准。
首先,对于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导致伤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伤残赔偿金是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来确定的。
2016年,我国对于伤残赔偿金的标准进行了调整,具体标准如下,一级伤残赔偿金为伤亡职工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倍;二级伤残赔偿金为伤亡职工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倍;三级伤残赔偿金为伤亡职工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倍;四级伤残赔偿金为伤亡职工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倍。
其次,对于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导致伤亡的劳动者的家属,用人单位也应当支付一定的抚恤金。
2016年,我国对于抚恤金的标准进行了调整,具体标准如下,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导致伤亡的劳动者的配偶和子女,每人一次性抚恤金为伤亡职工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倍;父母的每人一次性抚恤金为伤亡职工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5倍。
最后,对于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导致伤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还应当支付一定的丧葬补助金。
2016年,我国对于丧葬补助金的标准进行了调整,具体标准如下,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导致伤亡的劳动者的配偶和子女,每人一次性丧葬补助金为伤亡职工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倍;父母的每人一次性丧葬补助金为伤亡职工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倍。
总之,2016年的工伤伤亡赔偿标准对于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伤残赔偿金、抚恤金和丧葬补助金的调整,更好地保障了受害劳动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用人单位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视,有助于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劳动者的安全保障水平。
2016年 国家新工伤赔偿标准
![2016年 国家新工伤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27fd61de87101f69e319550.png)
工伤赔偿标准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
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目录1基本信息2标准计算3赔偿标准4赔偿项目5历年标准6安徽标准1 基本信息2 标准计算2.1 一、一般伤情2.2 二、造成残疾2.3 三、工亡2.4 四、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赔偿标准3 赔偿标准3.1 一般工伤3.2 (一)医疗费3.3 (二)交通食宿费3.4 (三)康复治疗费3.5 (四)辅助器具费3.6 (五)停工留薪3.7 (六)护理费3.8 (七)伤残补助金3.9 工亡待遇标准3.10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3.11 (三)工亡补助金3.12 上海工伤赔偿标准4 赔偿项目5 历年标准5.1 2013年工伤赔偿标准5.2 2013年工伤死亡赔偿标准5.3 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基本信息主要参考法规、规章/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
规章:各省、直辖市实施工伤保险办法;各省农民工工伤保险实施暂行办法。
工伤赔偿标准[1],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
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2]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标准计算工伤赔偿标准[1],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
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2]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工伤赔偿标准计算表一、一般伤情折叠1、医疗费:【30条3款】【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30条4款】【工伤工伤赔偿标准保险基金支付】3、交通费:【30条4款】【条件为医疗机构证明、经办机构同意、统筹地区以外就医】【因公出差标准计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4、食宿费:【30条4款】【同交通费条件一样】【工伤保险基金支付】5、康复性治疗费【30条6款】【工伤保险基金支付】6、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轮椅费用:【32条】【国家规定标准】【工伤保险基金支付】7、工资、福利:【33条1、2款】【停工接受工伤医疗期间】【原待遇不变、一般不超过12个月,最长2年】【单位支付】8、护理费:【33条3款】【生活不能自理、停工留薪期间】【单位支付】二、造成残疾折叠1、生活护理费【34条2款】【已评定伤残等级并经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按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3个等级、统筹地区平均工资的50%、40%、30%】【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A】一至四级伤残待遇【35条】【1】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35条1款】【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27月*本人工资/月】【二级25月*本人工资/月】【三级23*本人工资/月】【四级21*本人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3】伤残津贴【按月支付】【一级本人工资的9工伤赔偿标准0%】【二级本人工资的85%】【三级本人工资的80%】【四级本人工资的75%】【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补足差额】【工伤保险基金支付】【4】工伤职工退休【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养老保险,如低于伤残津贴应补足差额】【基金支付】【5】缴纳基本医辽保险费改变【以伤伤残津贴为基数】【单位与个人共同向基金支出】【B】五级、六级【36条】【保留劳动关系、适当安排工作】【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五级18个月、六级16个月本人月工资】【基金支出】【2】伤残津贴:【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单位支付】【标准五级本人工资的70%。
工伤条例2016
![工伤条例2016](https://img.taocdn.com/s3/m/355c26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f.png)
工伤条例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9年12月28日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规。
工伤保险条例共计700字,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工伤保险的实施,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工伤保险制度是国家统筹、企业参保、社会保障的一项基本社会保险制度。
第三条工伤保险的目标是在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发生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丧失劳动能力、需医疗和康复的情况下,提供经济补偿、救治和康复等保障。
第四条所有用人单位应依法为其本单位的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
第五条雇主应按照规定的比例缴纳工伤保险费,并及时足额缴纳。
第六条劳动者因工伤或者职业病经确认后,可以享受工伤保险的待遇和服务。
第二章参保范围和参保义务第七条所有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组织都应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实行工伤保险。
第八条雇主应为其本单位的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包括定期员工、临时工和劳动合同工等。
第九条参保单位应按照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确保按时足额缴费,不得拖欠或少缴。
第十条劳动者应在规定的方式和时间内进行工伤保险的登记和参保手续。
第三章工伤认定和待遇第十一条工伤认定是指经过相关部门对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害或疾病进行事实查明,并确认其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职业病的过程。
第十二条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工伤认定后的经济补偿、医疗救治、康复等待遇。
第十三条工伤认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工伤保险基金应按时支付待遇。
第十四条劳动者因工伤或者职业病致残、死亡的,享受相应程度的经济补偿。
第十五条劳动者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需医疗救治的,享受医疗费用、伤残津贴、康复治疗等待遇。
第十六条工伤认定和待遇的具体规定,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四章维权和监督第十七条工伤认定不正当的,劳动者有权提出申诉或者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监督工伤认定及待遇的执行。
山东2016标准工伤赔偿
![山东2016标准工伤赔偿](https://img.taocdn.com/s3/m/74639e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b.png)
山东2016标准工伤赔偿在山东,工伤赔偿是指企业因工伤事故而支付给受害职工的一定经济补偿。
2016年,山东出台了新的工伤赔偿标准,以更好地保障受害职工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山东2016标准工伤赔偿的相关内容。
首先,根据新标准,对于工伤职工的伤残赔偿,按照不同等级进行赔偿。
对于一级伤残,赔偿金为伤残职工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倍;对于二级伤残,赔偿金为伤残职工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倍;对于三级伤残,赔偿金为伤残职工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倍;对于四级伤残,赔偿金为伤残职工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倍。
此外,对于未满工伤职工的伤残赔偿,按照工伤职工的实际工作年限进行适当折算。
其次,对于工伤职工的死亡赔偿,按照不同情况进行赔偿。
对于因工伤事故导致死亡的职工,其家属可以获得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补助金。
一次性抚恤金为死亡职工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个月份;丧葬补助金为死亡职工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月份。
对于因工伤事故导致死亡的职工,其家属还可以获得一次性丧葬费用补助金。
再次,对于工伤职工的医疗费用,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医疗费用支付标准支付工伤职工的医疗费用。
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费用,企业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支付。
最后,对于工伤职工的康复和职业病防治,企业应当积极开展康复治疗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工伤职工提供必要的康复治疗和职业病防治服务。
总之,山东2016标准工伤赔偿的出台,为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制度保障。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工伤赔偿的义务,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新工伤保险条例2016全文
![新工伤保险条例2016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2dec1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4.png)
新工伤保险条例2016全文The Latest n of the New Work Injury Insurance ns 2016Chapter One: General nsArticle 1: In order to ___ diseases。
___。
and disperse the work injury risks of employers。
___.Article 2: ___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cluding enterprises。
ns。
social ns。
non-enterprise units。
ns。
law firms。
accounting firms。
___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employers)。
___ (___).Employees of enterprises。
ns。
social ns。
non-enterprise units。
ns。
law firms。
accounting firms。
and other ns。
as wellas workers employed by 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___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the right to enjoy work___.Article 3: The n of work injury ___ "Interim ns on the n of Social Insurance Premiums" regarding basic n insurance premiums。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premiums。
and ___.Article 4: ___.___ related to safety n and nal disease n and control。
工伤法2016
![工伤法2016](https://img.taocdn.com/s3/m/8b4677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9.png)
工伤法2016工伤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者患病,包括工伤事故和职业病。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保险的基本制度,而《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细则则由国务院规定。
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
首先,新《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
根据新《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包括了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再限定于城镇企业和城镇非私营单位。
这一改变使得更多的劳动者能够享受到工伤保险的保障,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新《工伤保险条例》增加了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标准。
根据新《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由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共同进行,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工伤事故,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则应当及时组织鉴定,对工伤进行认定。
此外,新《工伤保险条例》还规定了工伤认定的标准,明确了工伤的认定条件和范围,保障了工伤认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再次,新《工伤保险条例》增加了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标准。
根据新《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标准将根据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工伤程度进行调整,提高了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标准,保障了受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最后,新《工伤保险条例》加强了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新《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及时足额地缴纳工伤保险费,确保工伤保险金的及时支付。
这一举措有效地提高了用人单位的责任意识,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新《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为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扩大了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标准,提高了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标准,加强了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有效地提高了工伤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最新职工工伤保险条例2016最新职工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是对员工权益的一种保障,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职工的工伤保险条例,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适用所属行业内相应的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
第九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了解全国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及时提出调整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的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
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一条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
工伤预防费用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第十三条工伤保险基金应当留有一定比例的储备金,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垫付。
储备金占基金总额的具体比例和储备金的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章工伤认定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l(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十九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四章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
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第二十五条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二十七条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当客观、公正。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八条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第二十九条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进行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期限,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工伤保险待遇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三十一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第三十二条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