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 解放战争课件 (共60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ppt课件(52页)

一、解放战争是民主革命的最后阶段,中国人民经过 100 多年的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走上了民 族独立和民主富强的康庄大道。 【探究问题】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探究素材】
州,11月初,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②淮海战役:以 _____ 徐州 为中心;首先在徐州以东碾庄地区 歼灭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十余万人;在宿县西南围歼援敌黄维兵 团十余万人;1949年1月发起总攻,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第四单元 第十七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③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同华北解放军一起发动;解放军 攻克张家口、天津以后,_____ 北平 和平解放。 (2)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 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第四单元
第十七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棵草,他不过是草头将军而已。”说完他发出一阵豪爽的笑。
不等那人问完,毛泽东接着说:“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 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意思很明显,代表大多数中 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 易如反掌。”
第四单元
第十七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1.胜利 国内和平协定 》最后 (1)北平和谈:国共两党代表达成《______________ 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
① 1949 年 4月 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
进军的命令。 南京 ,国民政府覆灭。 ②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_____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取得 (3)追歼残敌:解放军向全国进军,________________ 了基本胜利。
第17课解放战争 公开课PPT课件

战略反攻 反攻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7.6—48秋)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条件、概况、意义) (48.9—49.1)
最后胜利
三大战役情况表
战役 名称
参战部队
重要地点 战役特点
战果
辽沈
48.9-11
淮海
48.11 -49.1
东北解放军
中原、华东 解放军
锦州 长\沈
关门打狗
徐州,碾庄 双堆集 陈官庄
内战爆发:46.6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 战略防御 作战方针: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6.6—47.6)作战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反攻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7.6—48秋)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条件、概况、意义) (48.9—49.1)北平谈判 背景、目的、结果
最后胜利 渡江战役 4.23蒋家王朝灭亡
以张治中为首席谈 判代表的南京国民 政府和平谈判代表 团飞抵北平。来到 下榻的北平六国饭 店时,一幅大标语 映入眼帘:“欢迎 真和平,反对假和 平”。
1945年4月20日, 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5年4月21日,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P79学思之窗)
1.目的: 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内容: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制订《中国土地法大纲》 3.结果: 解放区一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 4.意义:成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2.战争阶段:
内战爆发:46.6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 战略防御 作战方针: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6.6—47.6)作战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条件、概况、意义) (48.9—49.1)
最后胜利
三大战役情况表
战役 名称
参战部队
重要地点 战役特点
战果
辽沈
48.9-11
淮海
48.11 -49.1
东北解放军
中原、华东 解放军
锦州 长\沈
关门打狗
徐州,碾庄 双堆集 陈官庄
内战爆发:46.6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 战略防御 作战方针: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6.6—47.6)作战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反攻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7.6—48秋)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条件、概况、意义) (48.9—49.1)北平谈判 背景、目的、结果
最后胜利 渡江战役 4.23蒋家王朝灭亡
以张治中为首席谈 判代表的南京国民 政府和平谈判代表 团飞抵北平。来到 下榻的北平六国饭 店时,一幅大标语 映入眼帘:“欢迎 真和平,反对假和 平”。
1945年4月20日, 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5年4月21日,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P79学思之窗)
1.目的: 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内容: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制订《中国土地法大纲》 3.结果: 解放区一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 4.意义:成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2.战争阶段:
内战爆发:46.6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 战略防御 作战方针: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6.6—47.6)作战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解放战争》PPT课件

(2)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使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 后方基地。
知识纲要
预习作业 一、总结提炼 1. 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 和平 要求,发动了内 战。 2. 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后,1947年6月开始 战略反攻 。 3. 经过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等,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7 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 1.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主要史实。2.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01课前自主学习
一、内战的爆发 1.背景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 ①原因: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中共争 取和平。
(1)图一中“中原突围”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国民党又发动 了什么进攻?结果怎样?
(2)图二和图三分别发生在哪一年?有何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解放战争的进程。
提示:(1)原因:1946年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中原 解放军被迫突围;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再次被解放军 粉碎。
(2)图二:1947年,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图 三:1948年,基本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史料助读 【史料一】 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 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 务。” 说明蒋介石发动内战是其既定方针
【史料二】 美国飞机运送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说明抗战胜利后,美国支持蒋介石政府发动内战
【史料三】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对记者说:“一觉醒 来,和平已经死了!”
②成果:国共双方签署《 双十协定 》。内容: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知识纲要
预习作业 一、总结提炼 1. 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 和平 要求,发动了内 战。 2. 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后,1947年6月开始 战略反攻 。 3. 经过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等,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7 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 1.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主要史实。2.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01课前自主学习
一、内战的爆发 1.背景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 ①原因: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中共争 取和平。
(1)图一中“中原突围”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国民党又发动 了什么进攻?结果怎样?
(2)图二和图三分别发生在哪一年?有何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解放战争的进程。
提示:(1)原因:1946年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中原 解放军被迫突围;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再次被解放军 粉碎。
(2)图二:1947年,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图 三:1948年,基本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史料助读 【史料一】 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 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 务。” 说明蒋介石发动内战是其既定方针
【史料二】 美国飞机运送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说明抗战胜利后,美国支持蒋介石政府发动内战
【史料三】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对记者说:“一觉醒 来,和平已经死了!”
②成果:国共双方签署《 双十协定 》。内容: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解放战争PPT精品课件

2.共产党方面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4)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 的力量,共同奋斗。 (5)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1926~1928 年,国民党能够迅速建立起在全国的统治,
答案:B
教材 P79 思考题。
【参考答案】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 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 运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这一切都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 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1.1945 年 8 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 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 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
B.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国民党的认识。国 民革命期间,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具有进步意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企图建立一党专政的独 裁政府,发动内战,是反动的。而中国共产党则始终代表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答案:B
2.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是国民党军队进攻C.晋冀鲁豫解放区
D.大别山区
答案:B
3.1947 年 7 月 23 日,毛泽东电令:“ 下决心不要后方,
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
建立根据地。”此电令发出后,人民解放军开始( )
A.进行辽沈战役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政协会议召开
D.北平谈判
解析:根据信息“双十协议应运生”及所学知识可知,它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1949年北平和谈情景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重庆谈判”与“北平和谈”
重庆谈判
北平和谈
背景 抗战胜利,中国 面临两种道路的
选择
经过战略大决战,人民 力量占有绝对优势,国 民党退败到长江以南
提出
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蒋介石对谈判没有诚意:
1.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没达成 协议。共产党作出了让步,蒋介石执意要取 消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 2.谈判前夕,国民党在美国帮助下运输军队 到内战前线,协定刚刚签定,蒋介石下达进 攻解放区的密令。 3.制造重庆较场口事件。 4.撕毁政协协议,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 放区。
中原地区
平津 林、罗、 东北、华 先打两头 华北全境解放 战役 聂 北解放军 后取中间 北平和平解放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民工 160万 150万
担架 13800副 30.5万副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 车推出来的。”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1949年北平和谈情景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重庆谈判”与“北平和谈”
重庆谈判
北平和谈
背景 抗战胜利,中国 面临两种道路的
选择
经过战略大决战,人民 力量占有绝对优势,国 民党退败到长江以南
提出
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蒋介石对谈判没有诚意:
1.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没达成 协议。共产党作出了让步,蒋介石执意要取 消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 2.谈判前夕,国民党在美国帮助下运输军队 到内战前线,协定刚刚签定,蒋介石下达进 攻解放区的密令。 3.制造重庆较场口事件。 4.撕毁政协协议,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 放区。
中原地区
平津 林、罗、 东北、华 先打两头 华北全境解放 战役 聂 北解放军 后取中间 北平和平解放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解放战争 (共27张PPT)PPT精品课件
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民工 160万 150万
担架 13800副 30.5万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17课 解放战争(共46张PPT)

练习:请填下列表格。
战役名称
作战部队 和指挥员
战役时间
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
解放地区
歼灭或俘 获敌指挥 官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东北野战 军 林彪 罗荣桓
1948年 四十七万 9月-11月 多人
中原、华东 解放军
刘邓陈粟谭
1948、11 1949、1
五十五万 多人
东北、华 北野战军 1948、11 五十二万
(2)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
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 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的胜利。
巩固练习
1、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
要原因是
代表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毛泽东先生应蒋先生的邀请,毅然来渝,使我 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 完全粉碎了。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 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应和代表
了我们百姓的要求。
——《新华日报》上的一封读者来信
材料反应了中共赴渝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谈判地点 重庆桂园
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 生产的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3、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 解入区一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极大 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踊跃参军, 积极支持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 一个可靠保证。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的胜利
1、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内战的爆发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内战的爆发
人教版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共25张PPT)

500
450
430万400源自350300250
200
150
120万
100
中共 国民党
50
0 兵力
“打到延安去,活抓毛泽东” ——1946.10 蒋介石
人民解放军采取运 动战方式,集中兵 力,大歼敌人,国 民党军队被迫由全 面进攻转为重点进 攻。1947年春,中 原解放军的胜利突 围,宣告国民党 “围歼”毒计破 产。
政治欺骗
二、经过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 议》,国名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
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 1946.61947.6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 1947.61948.9
• 挺进大别 山
• 1948.91949.1
• 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
最后的胜利
• 1949.4 • 渡江战役
(一)战略防御
解放战争开始时敌我力量对比(1946年7月)
小结
和平民主
一个 目标
两次 谈判
重庆谈判 北平谈判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三个 阶段
四大 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 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的战争。
巩固练习
1.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是( )
①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 ②阶级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
毛泽东转战陕北途中
张家口保卫战 上党保卫战
(二)战略反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开反攻的序幕
三军配 合,两翼
牵制
刘伯承、邓小平
(三)战略决战
进入战略决 战时机成熟
1948年国内局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课件

二、解放战争的历程 战略防御1946、6月-1947、6月
陕北
山东
国民党重点 进攻
国民党全面 进攻
战略反攻1947、6月—1948、9月
三军配合
两翼牵制
延 安
西 安
陈、谢 豫陕鄂
陈、粟 豫皖苏南 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 京
武 昌
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认和平建国方针,如果 发动内战将陷于被动地 位
《双十协定》
2.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6年1月10日到31日
地点:重庆 结果: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
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 国军队、制定宪法等有利于人民的政协 协议
自
主 学
习
完成《学案 知识梳理》部分 二、解放战争的历程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人民: 渴望和平民主统一 中共: 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代表人民利益,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1、重庆谈判1945.8-10 结果:签署 《双十协定》 内容: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权利等。
意 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主动 权,表明了和平诚意,赢 义: 得民心。国民党被迫承
北平谈判.1949年4月
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 签字,和谈破裂。
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 命令。
江阴
蒋家王朝覆灭
湖口
1949年4月23日,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上的日历 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
课堂问题探究二
思维升华
1、蒋介石为何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和谈? 2、毛泽东是否会接受邀请?为什么?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件(共31张PPT)

1
3
亿
多亿
多
人口
大 城 市 及 主 要 交 中小 通 城市 器 装 备 到 小米 牙加 齿 步枪
装备
美 国 援
自力
助 更生
外援
敌强我弱
时间
地区
重点战役
结果
粉碎敌人 全面进攻
1946年 夏
中原 华东 晋冀鲁豫 晋绥
莱芜战役 新开岭战役 三下江南 四保临江
粉碎敌人 1947年 重点进攻 春
解放地 区
辽沈 东北解放军 1948年 47万
战役
林彪
罗荣桓
9月-11 月
多人
东北全 境
歼灭或俘 获 敌指挥官
范汉杰 廖耀湘
战 略 决 战
(1948.11 -- 1949.1)
陈官庄 双堆集
碾庄 徐州
肢各 解个 敌击 人破
三大战役简况
战役名 作战部队和指挥员 称
战役 时间
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
解放地 区
陕北 山东
青化砭 羊马河 蟠龙镇 沙家店 孟良崮
歼敌70多 万人
收复和解 放了150 多座城市
我军战略反攻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点
重
南京 武汉
一、内战的爆发
1.背景: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2.标志: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反攻标志: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辽沈 东北解放军 1948年 47万
战役
林彪
罗荣桓
9月-11 月
多人
东北全 境
歼灭或俘 获 敌指挥官
范汉杰 廖耀湘
淮海 战役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 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人教新课标)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课件

解析: 从时间上来判断,此事件应是淮海战役。 A项发生
在1947年6月,C、D两项发生在1949年4月。
答案:B
热点背景 大陆第一部关于蒋介石的人生思想言论辑录 —— 《蒋介石自述》日前付梓出版。台湾媒体刊文称,大陆继推出国 民党抗日电影《喋血孤城》后,又出版 “一字不删 ”的《蒋介石 自述》 ,此种做法值得肯定并可作为改善两岸关系的基础。面对新 的形势,拂拭去历史尘埃之后,我们应更理性地认识当前国共关 系,以更大的智慧处理和解决两岸关系问题。
【典例 1】 2009 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 本,封皮上赫然写着: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落款是:民 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 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如何坚持抗战 B.决定实行土地改革 C.建立何种国体政体 D.将革命进行到底 )
(2)军事斗争:①1946年,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大举进攻
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内战初期,人民解放军先后粉 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② 1947 年夏,刘伯 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 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③ 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中共
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发动“冷战”,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
杜鲁门主义,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所 以美蒋勾结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角度 1 从国共双方的本质差异角度突破 【示范 1】 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重庆谈判期间( )
①中共争取和平民主 期盼民主机遇 A.①② C.①②④
2 .毛泽东听到某一消息后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
了,二十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此以后,我们的 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请思考:毛泽 东听到的是什么消息? 提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共56张PPT)

平津战役
三
大
战
役
淮海战役
东北:
经济:当时东北是全国产粮最多的地区, 其中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 工业产值占全国的80%。铁路1.4万公里, 占全国的50%以上,公路占全国的50%,另 外还有广阔的航运网,许多优良的港湾。
战略上:如控制了东北就可以使东北和华 北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并有一个兵源充足, 物资雄厚的后方,摆脱长期以来被国民党 分割包围的局面。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 标志着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
历史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香港回归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010·全国Ⅰ卷文综·16)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
1943 1945 1948
= =
大米0.000000001 85两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示意图 发 展 情 况
解
时间
甲午战后 民国建立
19C 60-70s
到一战
一战后
南京国民 政府到抗战
放 战 争
过渡1时9期56
1.原因 (1)人民的伟大力量; (2)1947年,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激发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1)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 区。(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运动战。
(2)1947年春,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进行重点进 攻,之后又被粉碎。
1.内战爆发和战略反攻
(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 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 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 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3.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 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 上被消灭。
(1)1949年1月,和平谈判。 (2)1949年4月,《国内和平协定》,南京国
民政府拒绝签字。 (3)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 (4)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其要求与目的, 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 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 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 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妥协谈判。 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则 以土匪清剿之。
(2010·全国Ⅰ卷文综·16)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
1943 1945 1948
= =
大米0.000000001 85两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示意图 发 展 情 况
解
时间
甲午战后 民国建立
19C 60-70s
到一战
一战后
南京国民 政府到抗战
放 战 争
过渡1时9期56
1.原因 (1)人民的伟大力量; (2)1947年,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激发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1)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 区。(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运动战。
(2)1947年春,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进行重点进 攻,之后又被粉碎。
1.内战爆发和战略反攻
(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 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 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 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3.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 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 上被消灭。
(1)1949年1月,和平谈判。 (2)1949年4月,《国内和平协定》,南京国
民政府拒绝签字。 (3)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 (4)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其要求与目的, 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 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 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 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妥协谈判。 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则 以土匪清剿之。
课件第17课-解放战争(人教版必修1).ppt

演示课件
三、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 胜利原因
1、国民党:统治腐 败,军纪涣散,不得 人心; 2、中共:战略正确, 官兵英勇善战; 3、解放区人民的大 力支援;
演示课件
三、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 胜利原因
1、国民党:统治腐
败,军纪涣散,不得
人心;
2、中共:战略正确,
官兵英勇善战; 3、解放区人民的大 力支援;
第17课 解放战争
演示课件
课程标准
概述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的伟大意义。
演示课件
一、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局势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美 国——支持国民党,扶蒋反共 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 中 共——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人 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
社会主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中 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 的矛盾。
淮海战役
演示课件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
(四) 最后胜利
1、北平谈判: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
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
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
的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
演示课件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 (四) 最后胜利
1、北平谈判: 南京国民政府提出 和谈是缓兵之计, 目的是阻止人民解 放军解放全国,企 图划江而治。
1947.6,刘伯承、
邓小平率晋冀鲁豫
解放军主力渡过黄
重
河,千里挺进大别
山,成为解放战争
的转折点。
点
大 别 山
武汉
南京
演示课件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
(三) 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歼敌47 万,平津战役歼灭 收编敌军52万,淮 海战役歼敌55.5万, 国民党主力基本上 被消灭,基本解放 长江以北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6年6月
1948年秋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部别
总 兵力
机动 兵力
装备
后方
士气
人民 280 优于 解放军 万 敌军
大为 改善 巩固
高昂
国民党 365 军队 万
不足
略占 危机 优势 四伏
低落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2、重庆谈判:
A 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 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A
C 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 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结果:
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1946年 6月发动内战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2、重庆谈判: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0)
这一切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 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战略反攻的有利条件
• 战略上:粉碎了敌人全面进攻,同时在两 翼(陕北、山东)有效的牵制了敌军,敌 人中原防御相对薄弱。
• 经济上:进行了土地改革,调动了广大农 民的积极性,扩充了实力,后方巩固。
点
重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一是和平舆论的压力
二是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1)主要矛盾的变化 (2)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
2、重庆谈判:
结果:《双十协定》
召开政协会议: (1946年初)
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有人认为如果1945年“双十协定”真正实行,当时 中国就实现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
内战独裁是蒋介石国民党既定方针 “双十协定”的签定是由于内战工作尚未 就绪,它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
磨好刀再杀
及 时
反 馈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 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 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 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 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共产党——尽力争取和平民主。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 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 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 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 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思考:蒋介石既然确立了独裁和内 战的方针,又为何三次电邀毛泽东 到重庆谈判?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2、重庆谈判: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2、战略反攻(1947.6-1948.9):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刘邓大军进入 大别山
刘伯承登上大别山三角峰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365万人
280万人
373万人 195万人
条略意 件反义
攻: 创为 造战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 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 国民党区域,国在统外区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 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 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2、战略反攻(1947.6-1948.9):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
2.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战辽略沈决战战役方(向19明48,.9东—北—战19场48克.1群1)雄 千淮军海万战马役战(淮19海48,.1运1—筹—帷1幄94展9.英1)才
中国社会面临什么形势?主要矛盾发生什 么变化?
第四单元
近
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考点展示:
①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 意义
回顾上节课内容,想
一想在抗战胜利后中国面 临着几种命运的选择?
图 说 历 史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是 什么?
和平、民主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
社
中日民族矛盾
会
主
要
矛 盾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1)主要矛盾的变化 (2)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
解放区
1、其中第二年指的是哪一年?
2、外线和内线指的是什么?
3、当时全国性的战略反攻具备那些条件?
思考:
• 阅读书本学思之窗: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
胜利有什么关系?
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 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 抬担架、送粮草、运送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1)内战全面爆发:
内战的爆发初期 ——防御阶段
• 内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 战争初期的敌我双方的形势如何?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力量对比
比较项目 国民党
共产党
军队 武器装备
国土占有 人口拥有
430万
120万
飞机、大炮、 坦克
步枪
¾强(大城市) ¼弱(小城镇)
课前检测
1、日本侵华罪行有哪些? 2、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名称分别为? 3、国民党正面战场四大会战是?其中最
能体现国共合作的典范的是哪次? 4、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5、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敌人的战役是?时
间为? 6、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知识回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分期与 主要矛盾的变化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中国人民——北洋军阀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 以国共为代表的国内阶级矛盾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中日民族矛盾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3亿多
1.3亿
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效果如何?
作战方针:以运动战为主,主要作 战目标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毛泽东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430万人
国民党的机动兵力 大为减少
国民党军队:
130万人 10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6年6月
1948年秋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部别
总 兵力
机动 兵力
装备
后方
士气
人民 280 优于 解放军 万 敌军
大为 改善 巩固
高昂
国民党 365 军队 万
不足
略占 危机 优势 四伏
低落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2、重庆谈判:
A 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 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A
C 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 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结果:
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1946年 6月发动内战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2、重庆谈判: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0)
这一切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 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战略反攻的有利条件
• 战略上:粉碎了敌人全面进攻,同时在两 翼(陕北、山东)有效的牵制了敌军,敌 人中原防御相对薄弱。
• 经济上:进行了土地改革,调动了广大农 民的积极性,扩充了实力,后方巩固。
点
重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一是和平舆论的压力
二是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1)主要矛盾的变化 (2)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
2、重庆谈判:
结果:《双十协定》
召开政协会议: (1946年初)
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有人认为如果1945年“双十协定”真正实行,当时 中国就实现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
内战独裁是蒋介石国民党既定方针 “双十协定”的签定是由于内战工作尚未 就绪,它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
磨好刀再杀
及 时
反 馈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 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 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 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 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共产党——尽力争取和平民主。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 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 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 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 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思考:蒋介石既然确立了独裁和内 战的方针,又为何三次电邀毛泽东 到重庆谈判?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2、重庆谈判: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2、战略反攻(1947.6-1948.9):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刘邓大军进入 大别山
刘伯承登上大别山三角峰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365万人
280万人
373万人 195万人
条略意 件反义
攻: 创为 造战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 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 国民党区域,国在统外区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 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 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2、战略反攻(1947.6-1948.9):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
2.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战辽略沈决战战役方(向19明48,.9东—北—战19场48克.1群1)雄 千淮军海万战马役战(淮19海48,.1运1—筹—帷1幄94展9.英1)才
中国社会面临什么形势?主要矛盾发生什 么变化?
第四单元
近
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考点展示:
①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 意义
回顾上节课内容,想
一想在抗战胜利后中国面 临着几种命运的选择?
图 说 历 史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是 什么?
和平、民主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
社
中日民族矛盾
会
主
要
矛 盾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1)主要矛盾的变化 (2)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
解放区
1、其中第二年指的是哪一年?
2、外线和内线指的是什么?
3、当时全国性的战略反攻具备那些条件?
思考:
• 阅读书本学思之窗: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
胜利有什么关系?
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 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 抬担架、送粮草、运送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1)内战全面爆发:
内战的爆发初期 ——防御阶段
• 内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 战争初期的敌我双方的形势如何?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力量对比
比较项目 国民党
共产党
军队 武器装备
国土占有 人口拥有
430万
120万
飞机、大炮、 坦克
步枪
¾强(大城市) ¼弱(小城镇)
课前检测
1、日本侵华罪行有哪些? 2、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名称分别为? 3、国民党正面战场四大会战是?其中最
能体现国共合作的典范的是哪次? 4、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5、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敌人的战役是?时
间为? 6、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知识回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分期与 主要矛盾的变化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中国人民——北洋军阀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 以国共为代表的国内阶级矛盾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中日民族矛盾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3亿多
1.3亿
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效果如何?
作战方针:以运动战为主,主要作 战目标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毛泽东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430万人
国民党的机动兵力 大为减少
国民党军队:
130万人 1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