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精选干货)
神经源性膀胱最常见的原因
![神经源性膀胱最常见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ccdac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c.png)
神经源性膀胱最常见的原因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膀胱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
它是由于膀胱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的膀胱排尿功能失调。
神经源性膀胱的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脊髓损伤、脑卒中、脑外伤等都可能造成膀胱神经功能异常,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
2.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某些先天性疾病或遗传病变,例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空洞症等,会引起神经源性膀胱。
这些疾病所致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导致了膀胱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起膀胱排尿功能失调。
3. 疾病或手术所致的神经损伤:某些疾病或手术,例如膀胱肌肉萎缩、前列腺手术、盆底手术等,都可能引起神经源性膀胱。
这些疾病或手术对膀胱神经的损伤导致了膀胱神经功能障碍。
4. 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造成多种脏器神经病变,包括膀胱神经。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常见原因之一。
5. 神经系统感染:某些神经系统感染,例如脑膜炎、脑炎等,会导致膀胱神经损伤,从而引起神经源性膀胱。
6. 药物所致:一些药物,尤其是长期使用的药物,例如镇静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膀胱神经功能异常。
以上所列的是神经源性膀胱最常见的原因,但并不包括所有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原因。
神经源性膀胱的具体发生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对于患有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来说,及时明确病因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神经源性膀胱的科普知识课件
![神经源性膀胱的科普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a600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b.png)
神经源性膀胱的预防和护理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避 免尿路感染。
神经源性膀胱 的生活质量
神经源性膀胱的生活质量
神经源性膀胱可能对患者的生 活质量产生影响,但合理的治 疗和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
总结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 引起的膀胱功能紊乱的疾病,常见症状 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和尿潴留。
神经源性膀胱的科普知识课 件
目录 介绍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与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的预防和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的生活质量 总结
介绍神经源性 膀胱
介绍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的定义:神经源性膀 胱是指由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引起 的膀胱功能紊乱的疾病。 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常见的病因 包括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帕 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依赖于病史 、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如尿流率、尿 道电阻等。 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神经 源性膀胱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 疗和手术治疗。
神经源性膀胱 的预防和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的预防和护理
饮食调理:避免饮用刺激性食物和 饮料,控制体重,避免便秘等问题 。 排尿训练:定期排尿,避免过度尿 量和长时间憋尿。
诊断需要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 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手 尿训练和注意个人卫生。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神经源性 膀胱患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神经源性膀胱 的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尿频: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常常会感到经 常需要排尿。 尿急:患者会感到突然强烈的排尿欲望 ,难以控制。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医术材料)
![神经源性膀胱(医术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aab8327bb4cf7ec4bfed07e.png)
医疗事业
32
治疗
医疗事业
33
• 治疗目标: 保护上尿路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 改善尿失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治疗原则: ①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②对症治疗:依据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类型治疗, 以便达到“平衡膀胱”目的 ③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医疗事业
34
药物治疗
• 1.改善膀胱储尿药物 • 2.促进膀胱排空药物 • 3.促进逼尿肌反射恢复的药物 • 4.促进神经恢复的药物 • 5.其他
医疗事业
18
医源性因素
• 脊柱手术
• 根治性盆腔手术
医疗事业
19
其他原因
• 重症肌无力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
医疗事业
20
发病机制
医疗事业
21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
• 1.Hald-Bradley分类法(根据病变部位分类)
• pides分类法 (根据神经损害后感觉和 运动功能改变分类)
医疗事业
6
副交感神经
• 副交感节前纤维自脊髓S2-4 节段发出随盆神经至膀胱丛, 与膀胱壁的器官旁神经节或 壁内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发 出节后纤维支配逼尿肌。
• 逼尿肌具有胆碱能受体,副 交感神经分泌乙酰胆碱与其 结合,使膀胱逼尿肌收缩, 尿道内括约肌舒张而排尿。
• 传入纤维传导膀胱和尿道内 括约肌的充胀感觉。
• 2.颅脑肿瘤:肿瘤累及到额叶、基底节或中脑损害时
可出现排尿功能异常。
• 3.老年性痴呆:发生机制主要是大脑皮质对脊髓逼尿
肌中枢失去了控制。
医疗事业
14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
• 4.脑瘫 • 5.帕金森病(PD) • 6.多系统萎缩 • 7.压力正常的脑积水 • 8.神经脱髓鞘病变
神经源性膀胱科普
![神经源性膀胱科普](https://img.taocdn.com/s3/m/e774902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e.png)
饮食与营养
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预防尿路 感染,促进排尿。
控制盐分摄入
减少盐分的摄入,可以降低患上高 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疾 病可能间接导致神经源性膀胱。
补充营养素
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有助 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
04 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与预后
临床表现
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诊断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尿 常规、泌尿系超声、尿动力学检查等。
02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神经源性膀胱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缓 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平 滑肌松弛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放松膀胱肌肉,减少尿急和尿 频等症状。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 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
。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 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
支持和日常照顾。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 ,与同病患者交流经验
,互相康复 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 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05 神经源性膀胱的科研进展
手术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病 情、手术适应症的选择等因素有关。患者在手术后需要遵 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和进行康复训练。
03 神经源性膀胱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可以及 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起神经源性膀胱 的疾病和损伤。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 及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预防 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
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https://img.taocdn.com/s3/m/5be9b0f19e314332396893a5.png)
•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是 由于中枢或周围神经部分或完全性损害 造成的膀胱尿道贮尿或(和)排尿功能障 碍,也可将其称之为下尿路功能障碍。 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神经源性膀胱是分 类方法最多,也是最复杂和概念最混淆 的一种疾病,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分类 能将神经源性膀胱的解剖、生理、病理 和症状特点结合统一。
(三)临床表现
• 神经原性膀胱的泌尿系症状与一般 泌尿系统疾病相似,较为特殊的有 尿意丧失,伴有排例功能紊乱及反 射性排尿。
(四)X线表现
• 为膀胱增大,膀胱成梁,膀胱多发 憩室,有不同程度输尿管逆流,输 尿管增宽,肾盂扩张等。
逆行法膀胱造影
• 1.单纯检查膀胱时用。
• 2.造影前将膀胱内尿液排空。
(二)神经源性膀胱病因较复杂,常见于以下情况:
• 1.脊髓或颅脑损伤。 • 2.中枢神经手术或广泛盆腔手术 如直肠癌根治术、子宫癌 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等。 • 3.先天性疾病 如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骶骨畸形、骶骨 发育不良等。 • 4.药物作用 对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如普 鲁本辛、阿托品、酒、尼石丁以及用于降血压、脱敏、抗 组织胺等药物均可影响排尿中枢神经。 • 5.某些疾病 糖尿病、梅毒、震颤性麻痹症、脊髓症质炎、 脑炎、中风、脊髓炎等。 • 6.原因不明。
(一)解剖基础
• 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与支配膀胱尿道功能的神经 系统密切相关;人的高级排尿中枢位于脑部,其 中大脑皮层有两个排尿中枢,即逼尿肌区和阴部 神经感觉运动中枢。前者位于额叶中央上部即胼 胝体膝部,是控制逼尿肌的感觉和运动中枢;后 者位于顶叶中央,是尿道周围横纹肌的中枢。此 外,还有丘脑、基底节、边缘系统、下丘脑和脑 ,包括中枢性、外周性 以及外伤和炎症等,都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源 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https://img.taocdn.com/s3/m/f842e20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7.png)
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是中枢神经--也就是大脑--和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损害。
可见于脑病如中风、多发性硬化,也可以见于周围神经疾病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糖尿病、脊椎病、重金属中毒、药物中毒(痢特灵、庆大霉素、呋喃妥因、链霉素、雷米封等等)。
神经源性膀胱能导致排尿困难和尿失禁,西医对于排尿困难就用增加膀胱收缩力的药和降低尿道阻力的药,前者如吡斯的明、新斯的明,后者如哈乐、哌唑嗪。
医学界的人都知道,效果不好。
因为神经源性膀胱是很多伤害神经疾病的最终表现,很复杂,治疗棘手。
很多所谓科学派人士攻击中医,他们坐进观天,不知道中医之博大精深,他们认为的雕虫小技的中医技术,就能解决这种问题。
我们切不说中医文献报道的治疗成功案例,我们就自己的经验来说,也是很可以拿出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的,是能够为人类造福的。
幸福生活,还得靠中医。
研究中医药,治好神经病变,是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恢复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
怎样研究好中医,是很有技巧的,非一般村夫蠢汉所能领悟。
这需要有高超的中医基础,还得精通西医,毕竟,这个神经源性膀胱是个西医名词,不懂西医的颟顸之徒,只能信口雌黄,于治疗不着边际。
西医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排尿困难,有几种选择。
α受体阻滞药是常用的,比如哈乐,哌唑嗪等等,能降低尿道阻力,见效比较快。
增加膀胱收缩力的药新斯的明、吡斯的明,也是常用的,但总体效果不好。
这些药的效果,总体上来说,不如中药。
中药人参、黄芪、茯苓、鹿茸、海马、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穿山甲、丹参、王不留行、炮附子、肉桂、沉香、麝香、蝼蛄、田螺、马钱子等,效果快而长久,安全,毒性小。
其中,马钱子有兴奋膀胱,增加膀胱收缩力的作用。
人参、鹿茸、麝香等能促进神经修复。
蝼蛄、蟋蟀通过神经反射,以及直接作用于胖,促进膀胱收缩排尿。
仙灵脾、补骨脂能调整内分泌,改善代谢,对膀胱的恢复,大有好处。
中医是治本的,不仅能促进膀胱收缩,还能协调膀胱颈部和膀胱括约肌功能,对于尿失禁同时有益,一个方子就可能既治疗排尿困难又治疗尿失禁,这是中医的神奇之处。
神经源性膀胱(教学及宣教)
![神经源性膀胱(教学及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594493da43323968001c9298.png)
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概述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
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如上尿路损害及肾衰竭等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神经源性膀胱发病机制所有可能影响储尿和排尿神经调控的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
1.中枢神经系统因素包括脑血管意外、颅脑肿瘤、压力正常的脑积水、脑瘫、智力障碍、基底节病变、多系统萎缩、多发性硬化、脊髓病变、椎间盘病变及椎管狭窄等。
2.外周神经系统因素糖尿病、酗酒、药物滥用,其他不常见的神经病变:卟啉病,结节病。
3.感染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机型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带状疱疹、人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莱姆病、脊髓灰质炎、梅毒及结核病等。
4.医源性因素脊柱手术、根治性盆腔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区域脊髓麻醉等。
5.其他因素Hinman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家族性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等。
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表现1.泌尿生殖系统症状(1)下尿路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尿失禁、遗尿、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及尿痛等。
(2)性功能障碍症状:生殖器区域敏感性,勃起功能障碍、性高潮异常、射精异常、性欲减退等。
2.其他症状除排尿症状外,可伴有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便秘,大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减退或丧失,肢体瘫痪等。
神经源性膀胱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1.体格检查(1)肛门括约肌张力试验肛门括约肌松弛,表示脊髓中枢不活动或活动降低,肛门括约肌收缩过强,表示脊髓中枢反射亢进。
(2)肛门反射试验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如肛门收缩表示脊髓活动存在。
(3)球海绵体肌反射试验刺激阴茎头或阴蒂,引起肛门括约肌收缩,表示脊髓活动存在。
2.冰水试验如果脊髓中枢以上损伤,向膀胱内注入冰水后,数秒钟内将冰水有力喷出;脊髓中枢以下损伤,无此反应。
3.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反映逼尿肌反射亢进或逼尿肌无反射及尿道括约肌功能。
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https://img.taocdn.com/s3/m/e9540548f7ec4afe04a1df90.png)
异名:膀胱颈纤维挛缩;Marion's (玛丽昂)病;膀胱颈挛缩)。
本病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下尿路阻塞疾患,本病的排尿障碍现象和前列腺肥大所引起的相似,惟其原因在于膀胱颈。
病因:膀胱颈挛缩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之病因还未明确,可能是膀胱颈间叶组织发育障碍,或为尿道外括约肌长期痉挛的后果。后者的病因比较明确,多数认为后尿道及其周围组织炎症,特别是前列腺炎是主要原因。神经损伤也能引起此病,如脊髓损伤或其它疾患均可引起后尿道及膀胱肌肉痉挛及继发挛缩。有人报道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因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引起膀胱颈挛缩。有学者认为性激素功能失调也是原因之一,但未得到普遍承认。
N31.9 神经源性膀胱
临床表现:①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症状是由无抑制性收缩所引起,主要为尿频、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部分患者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或遗尿。②逼尿肌无反射的患者在排尿时膀胱颈部不能张开或张开不充分,常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等症状。③除排尿症状外,可伴有便秘、大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减退或丧失、肢体瘫痪等症状。
1神经源性膀胱
N31.0 无抑制神经病性膀胱
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区病变,皮质脊髓通路不完全阻断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表现为尿急、频繁的不随意排尿以及膀胱有少量尿液即需排出。
N31.1 反射性神经病性膀胱
脊髓骶段病变所致神经源性膀胱,这种病变位于马尾,脊髓圆锥、骶神经根或盆神经,能阻断调控膀胱的反射弧。表现为膀胱的正常感觉和反射活动消失,不能正常启动排尿,以及尿失禁。
N31.2 自主神经病性膀胱
由于膀胱至脊髓的感觉神经破坏所致,表现为膀胱功能失去控制,排尿欲感消失,膀胱过度膨胀和残余尿量过多。
表现为膀胱的正常感觉和反射活动消失,不能正确地启动排尿,以及尿失禁。
神经源性膀胱科普宣传课件
![神经源性膀胱科普宣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88128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6.png)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2.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3. 如何诊断神经源性膀胱? 4.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5. 如何预防和管理神经源性膀胱?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定义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膀胱 功能障碍的疾病。
常见于脊髓损伤、中风、糖尿病等患者。
如何诊断神经源性膀胱?
如何诊断神经源性膀胱? 临床评估
医师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检,以评估症状 和病因。
观察患者的排尿模式和相关症状。
如何诊断神经源性膀胱? 辅助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以帮助确认诊 断。
这些检查可以评估膀胱的功能和神经传导情况。
如何诊断神经源性膀胱? 多学科合作
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 手术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来改善膀胱功 能或减轻症状。
手术风险和效果需与医生充分沟通。
如何预防和管理神经源性膀胱 ?
如何预防和管理神经源性膀胱?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评估,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
及时的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病因
神经源性膀胱通常由脊髓或神经损伤引起,影响 膀胱的感觉和排尿控制。
损伤可能是外伤、疾病或先天性缺陷。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流行病学
该疾病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影响约 30%的脊髓损伤患者。
不同类型的神经损伤,发生率和表现各异。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主要症状
泌尿科、神经科和康复科等多个学科的合作对于 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综合评估可以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法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a4874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6.png)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法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
常见的疾病包括脊髓损伤、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等。
这种疾病通常会导致膀胱失去正常的排尿功能控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膀胱训练、行为疗法和物理疗法等。
膀胱训练是指通过定期排尿和延长排尿时间等方法,增加膀胱容量并改善排尿控制。
具体步骤包括建立排尿日记,定期去厕所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等。
行为疗法包括使用腹式呼吸和骨盆底肌肉锻炼等方法,改善膀胱肌肉的协调性和控制力。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电刺激和磁刺激等方法,通过刺激神经或肌肉,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这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是神经源性膀胱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主要包括抗膀胱收缩药物和抗膀胱过度活动药物两类。
抗膀胱收缩药物通过抑制膀胱平滑肌收缩,减少尿急和尿失禁等症状。
常用的抗膀胱收缩药物包括奥托品、托吡酯等。
抗膀胱过度活动药物则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减少膀胱的过度活动。
常用的抗膀胱过度活动药物包括氯胺酮、奥沙利铂等。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药物反应来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除了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膀胱出流梗阻手术、神经调控和尿道置管等。
膀胱出流梗阻手术通过扩宽尿道或移除梗阻物,改善尿流动力学。
神经调控是一种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神经,调节膀胱功能的方法。
尿道置管则是将导尿管置入尿道以帮助排尿。
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是否适用。
综上所述,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膀胱训练、行为疗法和物理疗法等;药物治疗包括抗膀胱收缩药物和抗膀胱过度活动药物;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效果等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神经源性膀胱小讲课护理课件
![神经源性膀胱小讲课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7a32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b.png)
盆底肌肉训练
01
盆底肌肉训练有助于增 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 力,改善膀胱和肠道的 功能。
02
03
盆底肌肉训练可以通过 各种姿势和运动来实现, 如提肛运动、坐姿抬腿等。
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正 确的姿势和呼吸,避免 过度用力或受伤。
04
训练的频率和强度应根 据个人情况而定,逐渐 增加训练时间和强度。
排尿反射训练
病理机制
神经源性膀胱的病理机制涉及神经系 统的多个层面,包括中枢神经、周围 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包括尿急、尿频、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诊断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 残余尿量测定、尿流动力学检查等。
02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原则
06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健康 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总结词:了解疾病
详细描述: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神经源性膀胱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 疗方法和预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自我管理与监测教育
总结词:自我管理
详细描述:教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和监测,包括定期排尿、记录排尿日记、观察尿液颜色和量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 制和管理自己的病情。
康复训练与生活指导教育
总结词:康复训练
详细描述:向患者介绍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如盆底肌肉锻炼、膀胱功能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 膀胱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提供生活指导,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更好地应对 疾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疏导不良情绪
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采取适当的心理疏导方 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神经源性膀胱管理医学课件
![神经源性膀胱管理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e37f9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f.png)
2023-11-05•神经源性膀胱概述•神经源性膀胱管理策略•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与支持•神经源性膀胱的预防与控制目•神经源性膀胱管理案例分析录01神经源性膀胱概述定义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的病变,导致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出现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分类根据病因和病理的不同,神经源性膀胱可分为中枢神经源性膀胱和周围神经源性膀胱。
定义与分类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主要包括神经系统损伤、炎症、肿瘤、药物副作用等。
病因神经源性膀胱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神经元损伤、神经传导障碍、肌肉萎缩和纤维化等。
病理病因与病理临床表现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失禁等。
诊断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其中,尿流动力学检查是诊断神经源性膀胱的重要手段。
临床表现与诊断02神经源性膀胱管理策略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神经源性膀胱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药物包括α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等,可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定期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神经源性膀胱管理方法,包括膀胱训练、排尿训练和盆底肌肉锻炼等。
通过训练患者的排尿习惯和盆底肌肉收缩能力,提高膀胱排空能力和减少残余尿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等并发症。
行为治疗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膀胱扩大术、尿道改流术、膀胱颈关闭术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需注意手术适应症和并发症的预防,术后仍需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无法控制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03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排尿控制能力。
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https://img.taocdn.com/s3/m/a8e9c43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d.png)
护理要点
4.耻骨上膀胱造瘘耻骨上膀胱造痿是将导管由下腹部耻 骨联合上缘穿刺放置入膀胱,将尿液引流到体外的一种 方法。
护理要点
(1)密切观察并发症:主要有膀胱痉挛和膀胱刺激症状、尿液引流不畅或漏尿 、泌尿系感染、结石形成和膀胱癌等。 (2)注意事项:①导管保持清洁通畅;②造痿口皮肤每日消毒并及时清除分泌物 ,无菌敷料覆盖(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时可以使用造瘘口粉保护);③膀胱内出 血不止时可在冲洗液中加入少许0.03%麻黄碱用于止血; ④保持集尿袋低于耻骨联合或膀水平,预防逆行感染;⑤根据引流管及集尿 袋的材质定时更换;⑥每日摄人水分2500ml左右;①2~3小时放尿1次
护理要点
2.膀胱训练 (1)习惯训练:依据患者排尿规律制订排尿时间。 (2)反射性排尿训练:此训练适用于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协调 的脊髓损伤患者。在导尿前30分钟,轻轻叩击耻骨上区 或大腿上1/3内测等诱发膀反射性收缩,从而促使患者排 尿
护理要点
3.间歇导尿术 (1)禁忌证:①患者不能自行导尿且照顾者不能协助;②患者缺乏认知, 不能配合或不能按计划导尿;③患者尿道解剖异常(如尿道狭窄、尿路 梗阻或膀胱颈梗阻等);④患者完全或部分尿道损伤、尿道肿瘤;⑤患者 膀胱容量<200ml;⑥患者尿路感染;⑦患者严重尿失禁;⑧患者每天摄 人大量液体且无法控制;⑨患者经过治疗后膀胱自主神经仍存在异常 反射;⑩患者有以下情况需慎用(前列腺、膀胱颈或尿道手术后,装有 尿道支架或人工假体等)。
便秘的护理
18
02
()遵医嘱给予相应的缓泻 药或灌肠
01
指导患者增加粗纤 维食物摄入,适当 增加饮水量
03
()指导患者顺着肠道 走行方向按摩腹
注意观察有无痔疮( 04 便秘、大便干结导致
神经源性膀胱科普宣传课件
![神经源性膀胱科普宣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ca54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3.png)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排尿困难: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能面临 排尿困难,需要用力才能排尿。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法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法
药物疗法:一些药物可以帮助调节膀胱 功能,缓解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通过肌肉锻炼 和电刺激等手段,恢复膀胱的正常功能 。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在一些情况下,外科手术可 能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方法,例 如植入人工括约肌等。
神经源性膀胱科普宣传 课件
目录 导言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法 预防神经源性膀胱的方法 结语
导言
导言
欢迎参加神经源性膀胱科普宣传课程! 本课程旨在为大家介绍神经源性膀胱的 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 了解和应对膀胱相关问题。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预防神经源性膀胱的方法
预防神经源性膀胱的方法
加强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加强膀 胱和盆底肌肉,提高膀胱的控制能力。 注意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 物和饮品,如咖啡、辣椒等,以减少对 膀胱的刺激。
预防神经源性膀胱的方法
定期排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避免 憋尿和过度排尿。
结语
结语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种常见的膀胱功能障 碍,但通过正确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我 们可以控制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希望 本课程能为大家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神经源性 膀胱问题。谢谢大家!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种由脊髓损伤或神经 系统疾病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在正常 情况下,膀胱的收缩和放松是通过神经 系统的控制来实现的。然而,当神经系 统遭受损伤或疾病时,膀胱的功能就会 受到影响,导致尿液潴留或失禁等问题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您的阅览
我国脊柱损伤发病率为每年25~35/ 10万人,其中1/ 7~1/ 6伴有脊髓损伤, 我国每年将递增5万名以 上新的截瘫病例,损伤部位以胸椎最多见。 截瘫患者伤后25年病死率为49%,其中膀胱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的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甚至慢性肾功 能衰竭是SCI截瘫患者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我国唐山大地震截瘫患者15年后的死亡原因调查,49 %~66 %与尿毒症有关。因此,重建脊髓损伤后 病人的膀胱功能对于提高截瘫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排尿生理 当膀胱贮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100~ 150ml 产生“ 尿意” , 300~ 400ml 时胀满感, 尿急感) , 膀胱 胀满压力感受器受刺激→传入神经→脊髓排尿低级中枢→传出神经→膀胱逼尿肌收缩, 膀胱内括约 肌松弛、尿道外括约肌松弛产生排尿。
排尿生理 当膀胱贮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100~ 150ml 产生“ 尿意” , 300~ 400ml 时胀满感, 尿急感) , 膀胱 胀满压力感受器受刺激→传入交感神经→脊髓排尿低级中枢→大脑皮层产生尿意→传出神经→脊 髓中枢→副交感神经兴奋→膀胱逼尿肌收缩, 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反射性抑制躯体神经的阴部神经 使尿道外括约肌松弛产生排尿。
神经源性膀胱的处理方法
留置导尿 长期留置导尿可导致膀胱输尿管返流、尿道关闭不全和尿漏、肾盂积水、自主性异常反射、膀胱结石、肾结石以及 膀胱癌等
神经源性膀胱的处理方法
间歇性清洁导尿 • 适应证• 禁忌证 1、尿道严重损伤,尿道畸形或有憩室;严重的尿道炎或膀胱炎;尿道周围脓肿以及尿道内压疮。 2、尿道狭窄、 膀胱颈梗阻、患者双手功能极差。
病人每日定时定量饮水及定时日导期尿监测饮表水时间 饮水量 导尿时间 尿量 备注
菌尿与尿路感染
特点:
1、可反复感染,并产生耐药性,因此较难确定是否应该用抗菌治疗。 2、无全身症状的患者没有必要使用抗菌药物。 3、抗菌药物冲洗膀胱的方法在国外已经废弃。 4、尿中存在细菌不同于泌尿系细菌组织侵入,前者为菌尿,不需要特殊治 疗;后者常伴随白细胞上升或体温升高,应该口服或注射抗菌药物。
3.代偿性排尿方法训练 通过手法和增加腹压等方式促进排尿,主要包括:
(1)Valsalva法: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身体前倾,屏住呼吸10~12 s,用力将腹压传到膀胱、直肠 和骨盆底部,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使大腿贴近腹部,防止腹部膨出,增加腹部压力。
(2)Crede手法: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膀胱顶部(脐下方),逐渐施力向内下方压, 也可用拳头由脐部深按压向耻骨方向滚动。加压时须缓慢轻柔,避免使用暴力和耻骨上直接加压。 过高的膀胱压力可导致膀胱损伤和尿液返流到肾脏。
2.排尿反射训练
发现或诱发“触发点”,通过反射机制促发避尿肌收缩,以进行主动排尿。
常见的排尿反射“触发点”是轻扣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挤压阴茎龟头等。听流水 声、热饮、洗温水浴等均为辅助性措施。叩击时宜轻而快,避免重叩。重叩可引起膀胱尿道功能 失调。扣击频率50~100次/min,扣击次数100~500次。较高位的脊髓损伤一般都可以恢复反射性 排尿。
每周复查小便常规,定期复查肾功和腹部B超了解有无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
神经源性膀胱的处理方法
• 手术治疗 • 1、耻骨上膀胱造瘘 • 2、膀胱尿道结构性手术 • 3、膀胱尿道神经性手术
神经源性膀胱的处理方法
• 膀胱控制训练 • 1、盆底肌练习法:主动收缩耻骨尾骨肌(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持续10 s,重复10次,每日3~5次。
测残余尿量 初始膀胱反射 最大膀胱容量
•膀 胱 容 量 神经源和性膀胱需要做哪些基本的评估 压 力 的 测 定
测 残 余 尿 量
初 始 膀 胱 反 射
最 大 膀 胱
•1 、 药 物 神经源治性膀胱的处理方法 疗
降 低 膀 胱 收 缩 性 和 增 加 膀 胱 容 积 药 物 。
用 于 逼 尿 肌
病人每日• 定姓时名定_量_饮_水_及定性时别导_尿_监_测_表 年龄____ 住院号_____ • 诊断: • 注意事项: • 成人每日饮入量可在1500-2000ml左右,儿童每日1200-1500ml左右,可根据当天天气,病人的运 动量出汗量适当增加少量饮水。每天总量最好分3-4次饮入,即每次400-500ml左右,包括所有的 液体如牛奶、稀饭、汤水。输入的液体之类的。饭前饭后均可。可在一小时内饮入。 • 晚上20点到次日早上6点不再饮水,早晨排空尿量后开始今天的记录。 • 间歇性导尿时间最初一般设为每4小时导一次,从开始饮水的时间开始算起。每天导尿次数在4-5 次左右,夜间时间可以延长。 • 例如:一个病人早上7点饮入500ml,应在10点导一次尿,但是如果病人自觉膀胱很涨可以提前导 尿。但是饮水时间依然在午饭前后,即每天饮水时间和量尽量严格控制,导尿时间可根据具体情 况具体调整。
3、患者神志不清或不配合。 4、接受大量输液。 5、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 6、有显著出血倾向。 7、前列腺显著肥大或肿瘤。
• 清洁间歇性导尿 间歇性导尿一般每4~6 h一次,用于防止感染、膀胱内压过高和尿失禁。可按SEI(安全排空期)原
则决定. 或导尿间隔时间依每次导尿量而定 ,1 次导尿不超过 500 ml。如果每次导尿量超过 500 ml ,应该缩 短间隔导尿时间 ,以避免膀胱过度扩张和膀胱肾脏返流。当膀胱容量超过 150 ml ,残余尿量小于 80 ml 时 ,可停止间歇导尿。
膀 胱 反 射 弧
神经性膀• 胱无功抑能制障性碍膀的胱类功型能障碍
神经性膀•胱感功觉能缺障失碍性的膀类胱型功能障碍
神经性膀•胱运功动能麻障痹碍性的膀类胱型功能障碍
神经性膀• 胱反功射能性障膀碍胱的功类能型障碍
神经性膀•胱自功动能性障膀碍胱的功类能型障碍
Dr.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