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2020年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2020年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2020年人民医院开展分级诊疗

工作总结

按照市卫健局转发《关于做好2020年度分级诊疗相关工作总结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现对我院开展分级诊疗专项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分级诊疗

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我院是一间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3704平方米,编制床位300张,实际开设病床239张。2020年1-10月总诊疗量20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8%;住院人次4305,同比增长-12%;门诊患者次均费用170元,同期相比负增长15%;住院患者次均费用6132元,同期相比增长-3%。

2.发挥医联体作用,增强医院技术力量。我院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结成医联体,专家和技术下沉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医生并且享受优质服务;加强与卫生院合作,扩大医联体合作面,实行医疗资源共享,与**********镇卫生院通过义诊、教学、进修、病人转诊等方面进行技术扶持、技术交流,助力提升镇级卫生院的诊治能

力与技术。让老百胜就医习惯改变,不挤向大医院。

3.医疗资源共享情况。为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避免重复进行不必要的医学检验、医疗影像检查,我院严格按照《********市医疗机构部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通用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并贯彻执行。

4.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执行情况。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严格执行《关于印发肇庆市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试行)的通知》,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检验项目价格,按原收费标准分别下调9%和5%;护理费、手术费、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床位费及治疗费分别按原收费标准上调30%、25%、15%、10%及5%;根据医院的等级、医师级别,相应调整诊查费,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突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服务价值。

4.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基层”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和转诊管理。我院与区域内4间卫生院建立医联体关系,并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与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号源,优先安排就诊、转诊和住院。2020年1-11月卫生院转入本院271人次,与上年(216人次)同比增长2

5.4%;我院下转病人目前主要是针对恢复期患者基本达到临床治愈出院,向其做好健康教育,嘱其回到社区后继续进行后续康复治疗,并通过出具疾病诊断证明书和出院小结的方式,为镇级医疗机构制定康复计划。

5.积极实行分级诊疗,明确功能定位。随着医联体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使用常见病、多发病在本院得到有效治疗,

疑难、急危重症及时转诊,得到专科医生诊治,这对引导居民基层首诊、逐步改变其小病直接到大医院找专家的就医观念及习惯,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我院转诊到市内上级医院655人次,与去年(584)同比增长12.1%;转市外65人,与去年(133)同比增长-51%。

二、存在问题

1.在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中,我院能够做到根据病情需要上转病人,但上级医院下转的病人却很少。“转上”不“转下”,双向转诊变单向转诊,目前我院大多数急危重症,疑难病人向市级、省级医疗机构转诊,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和手术后的康复病人,可以转回我院进一步治疗的却非常少,由上转下非常困难。

2.我院也尚未实质性向下级医疗机构转诊病人,影响的难点有二:其一,我院本身属基层医院,服务对象主要来自周边社区、乡镇的老年群体;其二,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及医保改革,患者对健康的关注明显增高,部分患者更愿意选择到条件好的医院就诊不愿意下转到乡镇医院。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意识,把立足点真正转移到心中,随时想到为民解难的高度来认识、对待和自觉做好分级诊疗工作。

2.为优化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建立互信机制,使上级医院转出的病人愿意回到我院继续治疗,减缓大医院压力,从跟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的现象。

3.我院应继续加强对各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业务、技术上的支持。才能够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不间断、连续的双向转诊服务。

人民医院

2020年12月8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