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住”灰尘》说课

合集下载

《“捉住”灰尘》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捉住”灰尘》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捉住”灰尘》导学案第一课时《捉住灰尘》导学案一、导入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家里总是有灰尘,无论怎么清理都清理不干净。

这是因为灰尘无处不在,它会不断积累在我们的家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清理灰尘呢?本节课将通过学习《捉住灰尘》,帮助同学们了解如何科学地清理家中的灰尘,让我们的家更加洁净。

二、导学目标1. 了解灰尘的成分和来源。

2. 掌握清理灰尘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保持家庭环境整洁。

三、导学过程1. 理解灰尘的成分和来源1. 请同学们猜测一下灰尘的成分有哪些?2. 让同学们交流讨论,然后教师进行解释。

灰尘主要由空气中的尘埃、细菌、霉菌、尘螨等组成,来源主要是家具、地毯、窗帘等各种物体表面脱落的碎屑。

3.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灰尘的成分和来源,加深同学们对灰尘的理解。

2. 掌握清理灰尘的方法和技巧1. 介绍清理灰尘的常用方法:擦拭、吸尘、清洗等。

2. 分组讨论,让同学们分享各自在清理灰尘中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3. 给出清理灰尘的具体步骤:首先是整理物品,然后从高到低、从干到湿进行清理,最后对家居进行整体清洁,保持干燥通风。

4. 提醒同学们在清理灰尘时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过敏反应和呼吸道疾病。

3. 培养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1. 让同学们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洁的经验和习惯。

2. 提醒同学们定期清理家中各种物品,保持家居环境整洁。

3. 鼓励同学们养成定期开窗通风、勤洗衣物等良好习惯,预防灰尘积聚。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灰尘的成分和来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清理灰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意识到了保持家庭清洁卫生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持家庭环境整洁,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空间。

让我们一起努力,捉住灰尘,让家更加洁净!第二课时《《捉住灰尘》导学案》主题:环境保护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将了解到灰尘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学会正确清理和处理灰尘,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0课《.“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0课《.“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0课《.“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大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了解低碳生活的涵义及其实践方法;3)学习如何制作简易的空气净化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态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情感;2)强化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污染的责任感;3)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自觉行动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0课《.“捉住”灰尘》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大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掌握制作简易的空气净化器的步骤及原理。

2.难点:掌握低碳生活的概念及其实践方法。

四、教学步骤1.导入(6分钟)教师向学生们展示一张污染严重的都市照片,引导学生谈论大气污染的危害和我们的生活如何受到影响。

2.讲授(16分钟)1)通过图片或PPT等形式展示大气污染的种类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讲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及其实践方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进行低碳生活。

3)通过视频或演示,讲解制作空气净化器的步骤及原理。

3.实践操作(38分钟)1)学生分组制作简易的空气净化器,并实测净化器的净化效果。

2)学生进行低碳生活策略的制定和实践,如开关灯,分别使用特定的杯子和碗等。

4.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内容,归纳大气污染的危害、低碳生活和制作简易的空气净化器。

五、作业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空气净化器,并记录净化效果。

2.自选一个低碳生活策略,进行实践并写下感想。

六、板书设计大气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制作简易空气净化器的步骤实践低碳环保生活七、教学参考资料1.《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2.互联网资源(图片、视频等)。

《捉住灰尘》教案PPT课件

《捉住灰尘》教案PPT课件

《捉住灰尘》教案PPT课件《抓住尘埃》教案PPT课件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抓住尘埃》教案PPT课件教育规划“抓住〞尘埃1. 能凭借简略的东西,调查空气中含有的尘埃数量,并可以比拟出不同地段尘埃的多少。

2. 能根据调查到的现象,根据已有的常识和日子经验,估测形成空气中尘埃较多的原因。

3. 进一步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发生的不良影响,树立“使空气不受污染〞的责任意识。

教育预备1. 中央电视台空气质量预告录像片段。

2. 双面胶、装修用马赛克彩砖〔或1cm×1cm小木片〕、记号笔、放大镜教育进程一、导入1、咱们需求新鲜的空气。

这是上节课咱们学习的内容,更是咱们日子的需求。

因而,咱们期望了解自己日子的区域空气质量怎么。

2. 观看空气质量预告录像片段3. 空中的悬浮物是衡量一个当地的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

录像中说到的悬浮物主要指的便是咱们常说的尘埃。

二、“捉〞尘埃试验1. 你知道哪里的尘埃比拟多?哪里的尘埃比拟少呢?2. 可以证明吗?怎样才干“抓住〞尘埃?3. 说明试验方法〔1〕用记号笔给马赛克写上编号。

〔2〕将双面胶贴在马赛克上。

〔3〕把贴好的双面胶的马赛克放置到你以为尘埃多少不同环境中,然后将双面胶的另一面扯开对着空气。

记载下开端试验的时刻。

〔4〕静置相同的一段时刻后,将马赛克收回到试验室进行调查。

〔5〕将调查到的现实记载在61页的表格中。

4. 提出试验要求〔1〕小组内同学在试验开端之前做好分工,试验时通力合作。

执行试验要求〔2〕尽可能确实保双面胶“捉〞尘埃的时刻相同。

〔3〕将马赛克放置在不容易被他人碰到〔4〕收回马赛克时手不要碰到双面胶外表。

5. 报告小结:〔1〕教师引导孩子用这样科学的表达方式报告:经过调查,咱们发现XX 当地的尘埃多,YY当地的尘埃少。

由于在相同时刻里,在相同面积内落入的尘埃XX当地的数量多,YY当地的数量少。

2〕依照尘埃从多到少的次序,记载各小组报告的`地址。

〔3〕比拟各小组的报告,评论:哪些当地空气中的尘埃少?哪些当地空气中的尘埃多?三、评论尘埃的来历及成因1. 为什么空气中的尘埃数量有着这样的不同?2. 是谁制作了空气中的尘埃?3. 别离调查3幅图片,说一说自己的感触。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0“捉住”灰尘 |鄂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0“捉住”灰尘 |鄂教版

《“捉住”灰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捉住”灰尘是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环境污染与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知道空气中有灰尘,了解空气是一种不纯净的物质,通过设计对比实验研究不同地方空气中灰尘的含量不同,空气里灰尘越多,说明是空气污染越严重,引起学生对空气环境的关注,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空气的洁净自己应该怎样做。

教材的设计是一种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形式,本课的教学时间和空间是开放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从教室里走向教室外,再走向社会。

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能制定简单的,并按照计划去“捉”住灰尘,能够比较出不同地段空气中的灰尘的多少,进一步分析原因。

二、科学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的能力,学会制定书面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会制作简单的实验器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研究设计“捉住”空气中的灰尘的实验计划中,培养学生乐于、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体会合作的成功与喜悦。

教学重点:制定“捉住”灰尘的科学探究计划。

教学难点:能对自己的猜想通过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准备:双面胶,硬纸板或小木块,小剪刀、尺子、实验计划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看图谈话激趣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放松一下心情!(多媒体出示第一组图片)师:你们能想到哪些与环境有关的词语来形容你所看到的情境呢?生: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沁人心脾、天朗气清……师:是啊,这样的环境真如仙境一般,让我们感到身心舒适。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另一种景象。

(多媒体出示第二组图片)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一组图片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谈感受。

师:每当久晴未雨时,空气中灰尘的含量特别高,人们看不见远山,看不清蓝天,看不见白云,甚至看不见绿叶、青草、红花,出行也得带上口罩。

灰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还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

2、导入课题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这种对人们生活造成影响的物质——灰尘。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反思背景介绍本次教学针对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捉住灰尘》这一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和反思。

本单元主要课程内容包括:认识和了解灰尘的来源、构成及特点,并通过实验学习捉住灰尘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认识和了解灰尘的来源、构成和特点;•能够学习使用实验方法捉住灰尘。

能力目标•能够掌握实验操作的要求和技巧;•能够合理使用器材和物质;•能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能够发现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实验态度;•培养学生认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通过引入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灰尘的来源及其带来的污染问题。

第二步:知识讲解老师通过 PPT 等方式,对灰尘的来源、构成和特点进行讲解,并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灰尘颗粒。

第三步:实验操作介绍捉住灰尘的实验方法,并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和物质,并在操作前向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讲解。

第四步:实验总结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对比,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第五步:课堂展示学生通过课堂展示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和分析结果,并得到同学和老师的点评。

反思与总结反思•教学准备不充分,实验器材和物质准备不足,导致部分同学没有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操作环节时间过于紧张,部分同学有些操作不规范;•需要在课堂时间内,合理安排课堂展示的时间。

总结本次教学通过实验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深入了解灰尘的来源、构成和特点,并掌握捉住灰尘的实验方法。

同时,通过课堂展示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更加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和器材,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课堂进展。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反思预习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之前,我首先需要对《捉住灰尘》这一话题进行预习,了解到灰尘的来龙去脉以及如何捕捉灰尘。

在此过程中,我查阅了多篇相关的文章和资料,以确保对话题的准确理解。

目标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灰尘的成分以及如何利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捕捉灰尘。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清洁与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对环境卫生的关注度。

教学内容课前导入为了启发学生的兴趣,我准备通过一段有趣的视频来引入这个话题,并让学生探究灰尘的来源和成分。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使用了小米手环广告的视频。

在这个视频中,手环能够精确地检测到环境中的细小粒子,进而引起了人们对灰尘的认识。

这个视频引入非常成功,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了灰尘的世界。

知识讲解接下来,我将讲解灰尘的成分,从而让学生了解灰尘的来龙去脉。

在这个过程中,我使用了PPT进行图文讲解,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灰尘的成分。

PPT讲解完毕后,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小游戏和问题实践,测试他们的理解程度。

捕捉灰尘为了让学生了解如何捕捉灰尘,我给学生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捕捉灰尘的方法,如擦拭、吸尘、除尘等。

在展示方法后,我会让学生进行课堂试验,让他们自己去捕捉灰尘,以检验课堂所学。

总结在课程的最后,我会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的知识,包括灰尘的成分、如何捕捉灰尘等。

同时,我会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如何保持理想的生活环境,提高个人卫生以及保护环境。

这将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更加注重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问题。

教学效果通过我的观察和学生反馈,本次教学完成任务,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大多数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灰尘的成分和如何捕捉灰尘。

此外,一些学生还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保持理想的生活环境,提高个人卫生以及保护环境的问题。

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际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实践等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反思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学活动应该以儿童为本,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在设计《捉住灰尘》这一课程时,我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灰尘的来源和危害,以及如何减少灰尘的产生和扩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性教学,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让幼儿了解灰尘的来源、危害及减少灰尘的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灰尘的来源和危害。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学会减少灰尘的产生和传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灰尘的来源、危害及减少灰尘的方法。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灰尘的微观结构和减少灰尘的环保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显微镜片、实验材料、灰尘样本、环保宣传资料。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讨论,让幼儿谈谈他们对灰尘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实践活动:让幼儿使用显微镜观察灰尘样本,了解灰尘的微观结构。

3.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灰尘的来源和危害,以及如何减少灰尘的产生和传播。

4. 创作展示:让幼儿利用学具,创作一个展示减少灰尘方法的场景。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灰尘的来源、危害及减少灰尘的方法。

2. 难点:让幼儿理解灰尘的微观结构和减少灰尘的环保意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贴近幼儿的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活动中,我需要更加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拓展延伸:我计划让幼儿在课后,观察家里的灰尘产生和减少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这样,他们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我选择了实践性教学方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来了解灰尘的来源、危害及减少灰尘的方法。

《“捉住”灰尘》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捉住”灰尘》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捉住”灰尘》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捉住灰尘》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灰尘的成分和来源,认识灰尘对人体的危害;2. 学习有效的清洁方法,提高环境卫生意识;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灰尘的成分和来源;2. 灰尘对人体的危害;3. 清洁方法及工具;4. 灰尘捕捉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观看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灰尘的成分和来源,引起学生对灰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20分钟)讲解灰尘的成分和来源,以及灰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持环境清洁的重要性。

3. 清洁方法介绍(15分钟)介绍不同场所的清洁方法及工具,比如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环境下的清洁需求。

4. 实践活动(30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教室或校园中实践灰尘的清洁工作,使用各种工具清理灰尘,并做好记录与总结。

5. 总结与展示(15分钟)让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分享清洁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引导学生总结出有效的清洁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评价方法:1. 实践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分,包括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观察力等方面;2.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问题解答和展示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3.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清洁实践,并分享经验;2. 组织环保宣传活动,提倡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关于家庭清洁、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教学资源:1. 视频、图片资料:用于导入环节的展示;2. 清洁工具: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用;3. 实践记录表:学生记录实践过程和心得的表格。

七、教学效果反馈:通过学生实践表现、作业评价以及学生自我反馈,检验教学效果,并根据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灰尘是一种常见的污染源,它会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捉住”灰尘》课件讲义资料

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捉住”灰尘》课件讲义资料

龟 背 竹
吊兰
金心吊兰
佛珠吊兰
一叶兰
猪 笼 草
常春藤
小结:
想要真正解决灰尘带给人 类的危机,我们必须首先 控制灰尘产生的源头,然 后加以吸尘措施。
汽车尾气 道路飞尘
工地的飞尘
采石场,碎石厂
沙尘暴
特大沙尘暴
灰尘对于人类(有利)
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太阳光就得不 到吸收、反射和折射,天空就会是白 茫茫的一片,没有风雪雨露,没有霞 光,彩虹。
没有灰尘这个核心,空中的水汽无法 凝结,天上的云就难以形成,天气不 是太热,就是太冷。没有灰尘,宇宙 中的许多有害射线会毫无阻挡闯进地 球表面,并对人类和各种生物产生致 命的威胁。
回顾与复习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 们知道了清新空气对人类的 重要性。并且了解了一些造 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你能说 出几点吗?
实验:哪里的灰尘多?
利用纸板、双面胶、彩笔完成 课本上的实验。
所有的标志物都应该放在适当 的位置,适时回收,仔细观察 后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教室(前)、教室(后)哪里的 灰尘多?为什么?
一名带着防毒面具的工人正在石井 村附近的一个小石灰厂里作业。
石井村附近一个已被挖的面目全非 的山头。
怎样减少灰尘对人类的危害?
在工厂等地方安装除尘装置。 加强管理,严格执行环保要求。 在道路两旁种植吸尘的植物。 在粉尘较多位置工作的人应佩戴防
护装备。 在家பைடு நூலகம்利用一些植物除尘。
芦 荟
操场、寝室、厕所、教室、食堂、 走廊,这些地方中,哪里的灰尘 最多?哪里最少?为什么?
实验结论
对于校园环境来说,讲台周围粉 尘较多。靠近路边的地方灰尘多。
植物茂盛,较湿润的地方灰尘少。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0课《.“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0课《.“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0课《“捉住”灰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灰尘的来源和危害;2.理解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可以有效减少灰尘的产生;3.能够通过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和分析,提出减少灰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灰尘的来源和危害;2.减少灰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口头介绍灰尘的来源和危害,引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有哪些灰尘的产生。

2. 学习环节(25分钟)•学生和老师一起阅读教材第20课《“捉住”灰尘》的内容。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话复述灰尘的来源和危害。

•学生利用课本中的实践活动,动手操作捕捉灰尘的方法,并观察实验结果。

3. 讨论与探究环节(3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实验结果,并讨论使用不同方法和工具减少灰尘产生的效果。

•老师组织全班讨论,学生结合实践活动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总结归纳环节(10分钟)•学生将讨论和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回答老师的提问。

•老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确保学生对灰尘的来源、危害和减少方法有清晰的理解。

5. 拓展延伸环节(10分钟)•老师提供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灰尘产生。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的思考结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使用实践活动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灰尘的来源和危害,并逐步形成减少灰尘产生的方法。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的设计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记住,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细微”之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捉住”灰尘》说课设计
一、紧扣教材定目标
1、教材分析:
“捉住”灰尘是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环境污染与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知道空气中有灰尘,了解空气是一种不纯净的物质,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不同地方空气中灰尘的含量不同,空气里灰尘越多,说明是空气污染越严重的地方,引起学生对空气环境的关注,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空气环境的洁净自己应该怎样做。

教材活动的设计是一种探究学习形式,本课的教学时间和空间是开放的,教学的内容需要学生从教室里走向教室外,再走向社会。

本节课是对本单元第一课《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的一个补充。

2、三维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能借助简单的工具,观察空气中含有的灰尘数量,并能够比较出不同地段空气中的灰尘的多少。

2、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造成空气中灰尘较多的原因。

(二)科学探究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2、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和整理,发现灰尘的较多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研究空气中的灰尘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体会合作的成功与喜悦。

2、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

3、教学重点:
研究不同地点空气中的灰尘
4、教学难点:
会应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对类似的现象做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5、教学准备:
宽胶带,双面胶,硬纸板或小木块5个,放大镜,课件等。

二、依据学情找方法
1、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

关于环境污染和保护,书刊杂志,电视媒体,网络通信等多种渠道,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并尝试改善它。

2、教法学法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与规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方
法:
(1)观察教学法
带领学生来到篮球场和樟树绿化带,观察空气中的灰尘。

(2)对比实验法
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地点空气中的灰尘的多少,要明白控制对比实验中可变条件,并帮助学生分析要控制好哪些可变条件。

(3)讨论法
在教学活动中尤其重视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吸收别人的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

三、精心策划求高效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直观感觉
请看大屏幕
(出示拍摄两幅画面中的第一幅。

)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像一下,如果你走过这个地方,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大胆猜测。

有的说灰尘太大了,我都看不见对面的人和车子了,走这条路太危险了。

有的说如果我要走过去,我一定要捂住住鼻子和嘴巴,不然要吃很多灰到肚子的。

还有的说,如果我家在这儿,门和窗我都不能打开,太脏了!)
师:是呀!每当久晴未雨时,天空中的灰尘格外多,人们看不见绿的叶,青的草。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个时候空气中灰尘的含量
特别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出示拍两幅画面中的第二幅。

)
师:仔细观察这幅画面,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惊奇的发现一个地方变干净了,清晰了。

(意图:开课引入学生生活环境中一条路在两个不同时期的两个画面,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事例联系起来,既可以开门见山“调出”灰尘,又可以为后面的研究埋下伏笔。


(二)、勇于质疑大胆猜想
1、师:同学们,我们身边哪里有灰尘?
2、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真是细心,发现了生活中处处有灰尘,那你认为空气中的灰尘含量多吗?。

猜一猜:
①哪里空气中的灰尘多,哪里空气中的灰尘少?
②你是怎么知道的?
(意图:通过活动,学生明白空气中有灰尘,可以用肉眼来观察,这样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能大胆猜测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

)(三)、科学策划设计方案
1、师:灰尘就在我们身边,那我们能捉住它吗?
2、让同学们翻开书第60面。

看看书上给我们介绍的实验方法,进行尝试实验。

(由于我校重视科学课,狠抓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此时孩子们
就忙着制定实验方案了。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总结以下四点。

研究计划
①选择实验材料
②商议实验过程
③明确成员分工
④提出注意事项
4、孩子们根据这四点在小组中,做进一步的讨论得出了具体实施的方案。

《“捉住”灰尘》实验方案
学校:班级:组名:
为了让我们的实验结果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我指导学生做到实验中四个一致,一个不一样,确保实验的可比性。

让实验结果不受无关因子的干扰。

(出示:四个一致:实验材质的一致,工具大小的一致,放置的方法一致,放置时间一致。

一个不一样:实验地点不一
样)
(意图: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效的设计实验方案,为实验顺利实施提供可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四)实地取样对比实验
有了科学的计划,小组开始了实验活动。

全班共分6个小组,以校内和校外两个实验点实验开来,
实验中,着重指导学生在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的记录与实验器材的观察上下功夫。

具体做好了下面的实验环节。

内容:
①准备好材料(选择好相同宽度和长度的硬纸板,为便如观察
实验结果,将硬纸板上粘上黑色即时贴,贴上标签,编上序
号。


②走出教室,走出校外
③到达目的地
④确定实验工具放置地点。

(校外:建筑工地,公路边,公园里,
江堤上,水塘边。

校内:讲台前,教室后,希望林,篮球场,
操场。


⑤放置实验工具。

(平放,将贴有黑色即时贴的一面朝上。


⑥记录开始实验的时间(同一时间放置,同一时间收集。


⑦取实验材料。

将实验器材取回教室观察。

(在取硬纸板时,先
在上面覆盖一张宽透明胶带,大于纸板就可以,进行数据的
保全,以便后面的研究使用。

注意:手不要接触胶带,以免
影响观察。


(意图:本环节中,突出了科学课的实验对比,把学生从课堂引入大自然,引入了生活,进行了真实的体验,感受。

为研究结果的呈现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自由的、开放的空间。

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捉住”灰尘这一活动,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重大发现的快感,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五)、分享成果统计分析
1、灰尘的硬纸板展示
2、汇报交流“捉住”灰尘的情况
投影仪展示所填表格。

组长进行介绍。

(意图:在小组交流时,教师适时地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不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产生了许多问题:
1、为什么空气中的灰尘数量有着这样的差别?
2、是谁制造了空气中的灰尘?
为了使学生找到答案,我又出示了一组图片:祥云化工厂排浓烟、北京沙尘暴、建筑爆破画面
学生们脱口而出,与环境污染有直接关系。

(意图:学生们在实验中感知,在交流分析中感悟,了解到空气污染的多样性、严重性,知道是人类的行为改变了空气的质量。

学生在做科学中爱科学。


(六)、得出结论,理性思考
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带来不便,如何使空气中的灰尘尽可能地减少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
有的说:减少大气污染。

有的说:提倡绿色出行。

有的说:家里多放些极强的吸收能力的植物,如仙人掌,吊兰等。

有的说:在我们生活的街道里,要按时洒水,减少扬尘。

有的说:大面积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
真好,大家都是好样的,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重视环保,空气质量也一定能好起来。

出示课件
内容:拍摄学生的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都非常讨厌灰尘,因为它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灰尘显得那么没有用,可如果老师说人类离开灰尘后果不堪设想你们信吗?
在这里我推荐大家看一篇文章《假如没有灰尘》。

(意图:这部分讨论建立在学生对“灰尘是如何产生的”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之上。

“标本兼治”和“从源头治理”都是十分重要的环保思想。

最后我将本节课延伸到了解灰尘的对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小养成严谨的科学探究作风、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四、深度反思重培养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本课亮点体现三大方面:
1、民主宽松的探究氛围。

让事实说话,让实验证明,从而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素养。

2、细致严谨的科学精神。

整个实验,从材料的选择,地点的确定,工具的放置,数据的保存,都做到细致周密。

3、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没有思考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课后的巧妙拓展,教会了学生看待任何问题要客观、公正、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