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汉英动物隐喻翻译策略

合集下载

隐喻的翻译理论和隐喻的翻译策略研究

隐喻的翻译理论和隐喻的翻译策略研究

【论文选登】Selected Treatise Published本文为北京行政学院校院级学科建设项目,项目号:2015XKJ017两千多年以前,隐喻是作为一种修辞格为西方学者研究。

亚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在其经典性著作《修辞学与诗学》(Rhetoric and Poetry)中对隐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确立了两千多年后西方修辞学界隐喻研究的基本思路。

传统的隐喻理论只局限于对隐喻现象本身的研究,没有将隐喻放在人类认知、思维和交际活动这一更大的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所以不能全面解释隐喻的机制和实质问题。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可以用于解释人们头脑中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等等。

本文从隐喻的认知过程入手,对适用于隐喻的各种翻译理论和原则进行分析研究。

运用多种理论,对隐喻的各种翻译方法隐喻的翻译理论和隐喻的翻译策略研究赵永江 姜志伟(北京行政学院 北京 100044)进行了对比分析。

同时,提出了隐喻翻译几项策略,即:模仿、释义、异化、归化、直译、意译、转换翻译等等。

一、 隐喻的翻译理论原则1. 隐喻认知理论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认知、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L a k o f f和J o h n s o n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人们通过隐喻来认知新事物,建立新理论,并利用隐喻来创造新词或新意义。

因此,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其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隐喻是通过喻体认知本体的,喻体是人们已知的概念或表达方式,本体是人们面对的未知的概念或事物。

在隐喻的认知过摘 要:从传统角度来看,隐喻被当作修辞学的一部分进行研究。

在认识语言学中,隐喻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它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还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概念隐喻理论在汉英翻译中的探索_以_背影_的两篇译文为例

概念隐喻理论在汉英翻译中的探索_以_背影_的两篇译文为例

彼此的转化 , 例如 :
The floods considerab ly e roded the land.
此句是物质过程, 但这句话还可以表达为 :
There w as considerab le erosion o f the land fro m the floods.
后一句表达了和上句 基本相同的意义, 但 在 过程选择上 却选择了存在过程 , 即运用了语法 隐 喻 , 前者为一致式 , 后者为隐喻式。过程的转变引 起了其它成分的改变, 前者中的动作者 (二 ) 名词化 除上述及物性隐喻外 , 概念隐喻还涉及到 名 词化。名词化就是 把某个过程或特 征看作事物 , 体现在词汇语法层 面, 即词性 的转换。 换句 话 说 , 原本由动词和形容词表达的 小句过程经过 打 包 , 通过级转移将小 句过程压缩成 名词短语。名 词化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手 段。
译文一保留了原句的 物质过程, 意义虽然 清 楚 , 但结构复杂, 不够自然。译文二将物质过程隐 喻为行为过程 hear of , 效果突出, 将父亲径直而 走的情形表现出来。
( 3) 我赶紧 拭干 了泪 , 怕 他看 见 , 也怕 别 人 看见 。 译文一 : I qu ietly w iped the m a w ay lest he or o the rs shou ld catch m e cry ing . 译文二 : bu t I w iped the m hastily so that nei the r he nor anyone else m ight see them.

要: 本文基于系统 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 对朱自清 散文 背影 的两 篇英译 文进行 语法隐 喻
角度的分析 , 旨在揭示汉英翻译 中语义和意境在两种语 码间的 转换问 题 。 分析表 明 , 语 法隐喻 理论在 研究汉 英 翻译过程中确实有一定的说服力和解释力 。 英译文的难点不仅在于要如实传达汉 语原文的 语义 , 更 在于形象 地 再现原文的意境 。

《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英外交同传研究》范文

《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英外交同传研究》范文

《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英外交同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外交翻译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准确传递信息、有效沟通意义至关重要。

特别是汉英外交同声传译,它不仅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敏锐的语境判断力。

本文旨在从概念隐喻的视角出发,探讨汉英外交同传的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

二、概念隐喻与翻译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通过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思想。

在汉英外交同传中,概念隐喻的运用尤为关键,因为外交语言往往富含隐喻,需要译者准确理解源语中的隐喻含义,并将其恰当地传达给目标语听众。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及语言习惯的差异,同一概念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存在隐喻表达上的差异,这就为汉英外交同传带来了挑战。

三、汉英外交同传的特点与难点1. 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同一概念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可能存在不同的隐喻表达。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往往被视为吉祥、尊贵的象征,而在英语中,“dragon”则可能被理解为凶猛、可怕的生物。

2. 政治术语:外交场合常涉及大量政治术语和专有名词,这些术语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译者准确把握其含义并进行恰当的翻译。

3. 即时性:同声传译要求译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这对外交同传译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四、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汉英外交同传策略1. 增强文化敏感性:译者应增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了解并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表达,以便更好地传达源语中的含义。

2. 精准把握政治术语:针对政治术语和专有名词的翻译,译者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积累相关术语知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3. 运用概念隐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运用概念隐喻将抽象的政治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目标语听众更好地理解源语中的含义。

4. 提高语言功底:扎实的语言功底是做好汉英外交同传的基础。

译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语境判断力。

从认知视角探讨英语隐喻的基本特征及翻译策略

从认知视角探讨英语隐喻的基本特征及翻译策略

从认知视角探讨英语隐喻的基本特征及翻译策略隐喻是英语和汉语共有的一种修辞现象。

在认知功能视角下分析英语与汉语中的隐喻现象,既可以为读者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为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打下实践的基础,尤其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实践更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

因此,有必要结合认知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及其相关问题进行逐一的阐释和说明。

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应该着重关注以下问题的探讨:研究中的语法隐喻观、语法隐喻研究材料的选择、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语法隐喻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一、隐喻及其隐喻观1. 隐喻隐喻就是一种修辞学现象,它广为地存有于英语和汉语中。

在英语中,所谓的隐喻就是比喻修辞学下的一个分类。

即为在具体内容的运用过程中,它不采用 like、as 这样的比喻词做为自己的标志,而是通过更为隐密的一种方式并使语言在具体内容的交际活动中呈现比喻的特点。

因此,它被称作隐喻,即为一种以“隐密”的方式而构成的比喻现象。

在汉语的修辞学体系中,虽然没用“隐喻”这一术语去指代这一特定的修辞学现象,但汉语修辞学体系中的“暗喻”却与其相当,它们都就是以不能发生“比喻词”而形成的比喻现象。

隐喻的构成可以存有多种途径,而其中以语法做为隐喻手段而发生的语法隐喻则就是心智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点。

2. 隐喻观所谓的隐喻观是对隐喻问题持有的基本观点或者说就是对隐喻现象持有的根本性观念。

在心智功能语言学中,研究者必须存有一种系统化的隐喻观。

即为所谓的系统化的隐喻观是指隐喻的构成就是一种系统化的过程,在隐喻系统化的过程中任何一种语言因素都可以沦为隐喻构成的因素。

3. 语法隐喻及其相关研究根据上边的系统化的隐喻观,在心智功能语言学研究的视域下,隐喻研究必须牵涉至语言交际和语言本身形成的各个因素。

例如,对于前者而言,语言交际中的语境可以影响至语言中的隐喻修辞学;对于后者而言,语言本身的语法规则也可以沦为隐喻形成的有关因素。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汉英动物隐喻翻译策略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汉英动物隐喻翻译策略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美的遗失与幻灭——论托妮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世界2 约翰•欧内斯特•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观3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4 王尔德童话对传统童话的颠覆5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艺术道德观6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7 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扮演的角色8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9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10 中美体育报道的比较11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3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14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15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16 英语中易混的修辞手法之区别17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策略18 浅析短篇小说《我不再爱你》的荒诞性19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20 浅析《红字》中的象征意义21 增译法在《水晶宫》英译汉翻译中的应用22 林黛玉和简.爱不同命运的对比23 The Analysis of Daisy in The Great Gatsby24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25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26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27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28 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29 A Discussion of the Gothic Style as Applied 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30 A Summary of Symbols of The Scarlet Letter31 认识、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剖析《飘》中的人生价值32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33 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34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35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考试中的应用36 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化妆品商标翻译37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38 论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中的逃遁主义39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4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41 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42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43 A Study on Develop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44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45 死亡,马丁•伊登的解脱---对伊登自杀必然性的探究46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47 从“俄狄浦斯情结”的角度解析《儿子与情人》48 从叙事结构分析电影《撞车》中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诠释4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50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51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52 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用失误分析53 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54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55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56 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Polite Expressions from Politeness Principle57 英文电影名称汉译原则和方法的研究58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59 探析英语新闻报道中的委婉语60 试析《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61 探索在小说《道雷格林画像》中奥斯卡王尔德的自我画像62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破产姐妹》的字幕翻译63 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64 性格决定命运----浅谈《老人与海》桑提亚哥性格特点65 论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66 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67 对《璃琅三部曲》中爱尔兰人的人性分析68 理智的动人诗篇——《马语者》69 论中西方交际方式的差异70 论尤金奥尼尔后期独幕剧《休伊》中的荒诞主题71 Situational Approach to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English Classes72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海狼》两个译本73 《傲慢与偏见》中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74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75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76 隐喻在英语委婉语中的应用77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78 论《动物庄园》的反讽艺术79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for De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80 哥伦布和郑和航海的对比研究——两次航海所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81 试析商务英语的修辞特征及其汉译82 On the Use of Satire and Humor in Pygmalion83 文化差异对中西方商务谈判的影响84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85 《道连葛雷的画像》叙事艺术的分析86 分析女性语言特点在英语委婉语中的体现——以《绝望主妇》为例87 从精神分析法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88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的生死观89 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0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91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92 《彼得潘》中彼得潘形象分析93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94 浅析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95 消费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嘉莉妹妹》96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97 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98 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99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效果的影响100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101 从女性主义分析《喜福会》中的母亲形象102 浅析美国牛仔文化及其深远影响103 《苔丝》与《嘉莉妹妹》中女主角的对比分析104 从翻译美学角度评析白朗宁夫人“How do I Love Thee?”四种汉译本的得失105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106 从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看委婉语的翻译107 解读《小镇畸人》中三位畸形女性108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109 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110 从电影《暮光之城》浅析吸血鬼文化的改变111 试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112 《小妇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113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114 “黑人会飞”——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神话研究115 拟象性对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116 《看不见的人》主题分析117 沙博理《水浒传》译本中文化词的翻译118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119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宗教影响120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121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122 《动物农庄》中的象征意义研究123 从《红字》看十七世纪新英格兰清教主义风尚124 英语习语的认知分析125 英国足球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126 A Comparison between Tess and Hester’s Tragic Destiny12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28 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129 英语电影的中文名称翻译130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英旅游文本的翻译131 英语广告中的礼貌原则132 《白噪音》的后现代特色13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134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主流审美观对美国黑人的影响135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136 认知语境与人名隐喻的翻译研究—基于《红楼梦》英译文的个案研究137 浅析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38 中式菜名的英译139 《边城》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河流的比较研究140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141 爱情的悲歌-《荆棘鸟》悲剧成因探悉142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143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144 模糊限制语在求职中的应用研究145 分析《嘉莉妹妹》中赫斯渥的人物形象146 Analysis on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ion 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ruit Advertisements147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148 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149 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傲慢与偏见形成原因差异的研究150 中美服饰的文化差异分析151 从广告分析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152 析乔治艾略特在《织工马南》中的语言特色153 关于数字在英语商务合同中的应用的讨论154 汉语习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155 浅析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156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悲剧的必然性157 英文歌曲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方面的作用158 浅谈毕业生求职面试技巧159 On Symbolism in D.H. Lawrence’s The Rainbow16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Heroin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Injustice to Dou E 161 杰克的悲剧与海明威的世界观162 关联理论在英语广告语中的应用163 从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164 中西礼仪对比165 从跨文化角度论谚语中的比喻与翻译166 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比较研究167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168 全球商务中基于文化差异的品牌名称翻译169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170 《推销员之死》中主角威利的性格分析171 《达•芬奇密码》中的女性主义172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173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避免方法174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和《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对比研究175 On Hardy’s Meliorism: An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 rvilles176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77 安妮•普鲁《断背山》:同性恋的存在与否定178 The Strategies in 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ly-loaded Words179 分析《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意义180 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181 从数字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182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Rose for Emi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183 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看《红楼梦》中诗词的汉译英184 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中的生态主义解析185 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比较研究:以《简•爱》两个汉译本为例186 哈利波特的情感分析187 初中英语写作课堂中的教师书面反馈:教师自我评估与学生感知188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189 女性社会价值的深情呼唤—小说《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和莉丽人物形象的对比研究190 《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191 《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类所造成的毁灭192 浅析委婉语的构造方式及功能193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爱情悲剧194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195 简析《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悲剧命运196 从《老人与海》中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197 The Heroine’s Love Tragedy in Wuthering Heights198 女性主义视角下《大地》的解读199 浅析新闻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运用200 《麦琪的礼物》中环境语的分析。

《汉英交传中概念隐喻的口译策略探究》范文

《汉英交传中概念隐喻的口译策略探究》范文

《汉英交传中概念隐喻的口译策略探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汉英口译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流工具,在国内外交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中,概念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常见现象,在口译过程中常常需要准确、流畅地进行转换。

因此,探讨汉英交传中概念隐喻的口译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概念隐喻的定义与特点概念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概念的思维方式。

其特点在于通过隐喻的形式,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汉英交传中,概念隐喻的运用广泛,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

三、汉英交传中概念隐喻的口译难点在汉英交传过程中,概念隐喻的口译存在一定难度。

首先,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同一概念在不同语言中可能存在差异或对立。

其次,部分隐喻具有独特性,难以找到对应的英文表达。

此外,口译过程中往往时间紧迫,要求译员迅速理解并准确传达原语中的隐喻含义。

四、口译策略探究(一)文化背景的熟悉与理解为了准确理解并传达原语中的概念隐喻,译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这包括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熟悉程度、对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等。

通过了解文化背景,译员可以更好地把握原语中的隐喻含义,从而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二)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在口译过程中,译员需要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增译等。

对于一些常见的、易于理解的隐喻,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对于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难以找到对应英文表达的隐喻,可以采用意译或增译的方法,通过解释或补充背景信息来传达原语中的含义。

(三)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与翻译语境是理解语言的重要依据。

在口译过程中,译员需要结合上下文、情景等因素来理解原语中的隐喻含义。

同时,在翻译过程中,也要注意将语境因素融入目标语言的表达中,使翻译更加自然、流畅。

(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提高口译质量,译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包括词汇积累、语法掌握、语音语调等方面的训练。

认知隐喻视角下汉英动物习语对比研究

认知隐喻视角下汉英动物习语对比研究

2472020年45期总第537期ENGLISH ON CAMPUS认知隐喻视角下汉英动物习语对比研究文/秦晓菲三、汉英动物习语对比研究1.汉英动物习语概念隐喻的完全对等性。

在汉英动物习语中,有很多习语存在概念隐喻的完全对等性。

例如,大家都讨厌的老鼠,汉语习语里有鼠目寸光、胆小如鼠、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等;英语里有as timid as a mouse的表达。

蜗牛的速度大家更是一致认同,所以才会有像蜗牛一样慢的表达(as a snail' s pace)。

大家对驴子的印象就是固执(as stubborn as a donkey)。

狐狸的狡猾,大家都认同,所以有像狐狸一样狡猾(as sly as a fox)的表达,狼的残忍(as cruel as a wolf) 是人们对狼本性的共性认知;乌鸦的黑大家也是有目共睹,所以才有天下乌鸦一般黑 (crowsare black all the world over)的表达;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幸福的使者。

每五百年背负痛苦于火中自焚,以换取人间的和平,重生之后成为永生的火凤凰,所以才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phoenix rise from ashes in new splendor)的表达;马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才有汗马功劳 (the creditable performance of a sweating horse)的表达;蜜蜂的勤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会有as busy as a bee的表述;羊羔的温顺(as gentle as a lamb)也是众所周知;猴子的聪明也是家喻户晓,所以才会有as clever as a monkey像猴子一样聪明的表达。

由此可见,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生产生活,思想认识中存在很多共性。

2.汉英动物习语概念隐喻的部分对等性。

在汉英动物习语中,有一些习语存在概念隐喻的部分对等性。

部分对等性可以分为两类。

《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英外交同传研究》范文

《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英外交同传研究》范文

《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英外交同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汉英外交同声传译在跨国交流与政治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高级语言艺术,其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尝试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来研究汉英外交同传,探索其内在规律和特点。

二、概念隐喻与语言翻译概念隐喻是指人们用具体的、熟悉的概念去理解和体验抽象的、陌生的概念。

在汉英外交同传中,概念隐喻是沟通双方语言与文化的重要桥梁。

不同的语言往往蕴含着各自独特的隐喻表达,因此,理解和运用概念隐喻对于准确传达信息、消除文化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三、汉英外交同传的特点汉英外交同传具有高度的政治性、严谨性和时效性。

在政治场合中,双方往往使用隐喻来传达复杂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因此,同传翻译需要准确理解并传达这些隐喻的含义。

同时,由于外交场合的特殊性,同传翻译还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文化素养。

四、概念隐喻在汉英外交同传中的应用1. 文化概念的隐喻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在汉英外交同传中,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并传达源语中的文化概念隐喻,以消除文化差异,促进交流。

2. 政治概念的隐喻翻译:政治场合中经常使用隐喻来表达复杂的政治立场和观点。

汉英外交同传需要准确理解并传达这些政治概念的隐喻,以避免误解和歧义。

3. 语境与语域的考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还需要考虑语境和语域的影响。

不同的语境和语域下,同一隐喻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功能。

因此,译者需要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准确理解并传达源语中的隐喻。

五、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汉英外交同传的实际案例,分析其中概念隐喻的运用和翻译策略。

以某次国际会议的同传翻译为例,我们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了多种概念隐喻,成功传达了双方的立场和观点。

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和效果,我们可以看出概念隐喻在汉英外交同传中的重要作用。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英汉差异及其翻译策略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英汉差异及其翻译策略
概 念 隐 喻 视 角 下 的英 汉 差 异 及 其 翻 译 策 略
李 晓 婷
(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山东 青岛 2 6 6 0 0 0 )
作 者简 介 :李晓婷 ( 1 9 9 2 .0 4一) 女 ,汉 ,山东临 沂人 ,中 国石油 大学 ( 华东 ) 研究 生 ,研究 方 向 :英语 口译 。

2 .2 气候 不 同
从 内到 外 ,英 文 句 法 则 是 “ 主语突 出” 、重 “ 语 法 结 构 ” 的 特
不 同地 理生 态环 境 会 衍 生不 同 的语 言 体 系 和文 化 氛 围。这 种 征 。如 : 地域 文 化 的特点决 定 了不 同 语 言 中词 汇 的文 化 内涵 差 异 。 由于 中 ( 1 )岁月 ,如 远去 的渔 歌 ,却 未泯 灭 阑珊 的灯火 。
的灯 火 。 ” 这一 隐喻 强调意 境 ,勾勒 出 了一 幅夜 间 江上 渔 船灯 火 和 歌声 的美 丽 画面 ,仿 佛是 尽 管 渔 歌 的 岁 月渐 渐 远 去 ,却 依 然 如 难 2 .3 宗 教信 仰与 文学传 统 的不 同 语 言 和文化 是密 不 可分 的。 比如 “ 死 亡 ” 汉 语 的表 达方 式就 以熄 灭 的灿烂 渔 火 ,实 为佳 句 。句 ( 2 )“ t i me ” 的 心理 空 间 叹 部 t h e l e n s ” ,将 “ t i m e ” 隐喻 为 “ t h e l e n s ” , 有 很 多 ,道 教里 的词 汇如 “ 仙去 ” 、“ 仙逝 ” 、“ 仙 游 ” 等 。佛 教里 分 或有选 择性 地折 射到 “
的词 汇 “ 升天” 、“ 圆寂 ” 、“ 归 真 ” 等 ,而英 语 的 表达 却 是 “ H e 突 出主语 ;全 句 通 过 “ t h r o u g h w h i c h ” 使 句 子 紧 凑 、内容 表 述 完 语法结 构 ” 的特 征 。 h a s g o n e . ”( 他 走 了) “ H e i s n o l o n g e r w i t h U S . ”( 他不 再 和我 们在 整 ,彰显 了英 文重 “ 起了)“ H e h a s p a s s e d a w a y . ” ( 他 走 了) “ H e h a s l e f t u s . ”( 他 4 翻译 策略 概 而言 之 ,隐喻 的理 解 过 程 是 :首 先 抓 住 本 体 和 喻 体 ,接 着 离开 我们 了 )等 。

认知隐喻视角下的动物习语及英译策略研究

认知隐喻视角下的动物习语及英译策略研究

137[摘 要]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是人类理解抽象、复杂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映射构建从动物概念域到人的概念域的心理通道,将动物的一些特征映射在人的行为上,构建“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充分理解汉语动物习语中的隐喻映射特点,并基于翻译目的论原则,探究动物习语中存在的英译策略,更精确地传递习语中动物所蕴含的隐喻意义,实现中外文化交流。

[关 键 词] 动物习语;动物隐喻;概念隐喻;目的论原则认知隐喻视角下的动物习语及英译策略研究吴梦娟一、引言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现实生活中,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思维方式。

Lakoff 和Johnson 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 将隐喻视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修辞学观点。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性思维能力是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

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解抽象事物时不可或缺的认知能力。

隐喻是一座桥梁,将两个概念域联系起来,用已有的认识去熟悉未知的事物。

而动物习语就是借助隐喻的认知手段,通过动物的一些行为特征来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特征和行为,构建“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

动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汉语言中大量的动物词汇具有丰富、形象的隐喻意义。

当然,英语中也存在着类似的词汇,不同的文化、生活习惯、地理环境或者宗教信仰使中外在理解与使用动物习语上存在不同之处。

动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征、行为特征等常被用来隐喻性描述人类的特征和行为,可以使表达更委婉、隐晦,从而间接地表达赞美、嘲笑、讽刺、诅咒等态度。

如人们用“吠犬不咬人”形容一个看起来很凶猛但可能不会伤害你的人,与英语中A barking dog never bite 相对应。

因此,对动物习语的隐喻形成及暗含的意义进行充分了解,使汉语动物习语在翻译上更加精确,避免在中外交流中产生误解。

二、理论基础(一)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最早是由拉科夫和约翰逊在他们的著作《我们生活的隐喻》中提出的,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隐喻在汉英翻译中的对比研究

隐喻在汉英翻译中的对比研究

隐喻在汉英翻译中的对比研究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吸收了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

汉英语中许多词汇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是汉英语中的普遍语言现象,汉英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因而在隐喻使用上也有较大差异。

为通过翻译有效地传递隐喻中的文化信息,人们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意识到汉英语中隐喻的重合方面,还应注重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

本文就隐喻在汉英翻译中的运用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隐喻汉英翻译对比意义应用技巧对比研究英语中的“metaphor”(隐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etaphora”,该词由“mew”和“pherein”合成,意思分别为“over”和“to carry”,由于metaphor原意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转换运动,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到的两种事物,一个作为出发点,一个作为目的地,因此隐喻由本体和喻体两部分构成,喻体的某个特征,即联想意义被映射到本体上,形成隐喻意义,隐喻的形成是基于人类的经验和主观认知活动,而这也正是汉英隐喻对比研究的基础。

本文主要就隐喻在汉英翻译中的运用作一个探讨和比较,从跨文化角度来探讨汉英隐喻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1 隐喻的含义“隐喻”(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phora,其字源meta意思是“超越”“在…之后”,而pherein的意思则是“传送”或“转换”。

合起来表达就是“转换之后的含义”。

隐喻是以”相似”(likeness)和”联想”(association)为基础的,也即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类似之处。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种语言现象,是不同类事物间的比较。

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思维现象,是用甲事物来理解或解释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段。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还存在于思维中,隐喻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2 隐喻汉英翻译对比的意义隐喻既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文化反映和思维方式。

《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英外交同传研究》范文

《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英外交同传研究》范文

《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英外交同传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时代,汉英外交同声传译作为沟通的重要桥梁,承担着传递信息、增进理解的重要使命。

从概念隐喻的视角研究汉英外交同传,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外交语境,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旨在探讨概念隐喻在汉英外交同传中的应用,分析其特点和优势,以期为同声传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操作指导。

二、概念隐喻的理论基础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通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人们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思想。

在语言中,概念隐喻常常通过隐喻性词汇、习语、成语等形式表现出来。

在外交语境中,概念隐喻的运用尤为广泛,因为它们能够帮助表达者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汉英外交同传中的概念隐喻应用1. 政治概念的隐喻翻译政治概念的隐喻翻译是汉英外交同传中的重要部分。

由于政治概念的抽象性和复杂性,通过概念隐喻的方式,可以将其转化为更具体、更易于理解的形式。

例如,“人民的力量”可以翻译为“the power of the people”,这样的翻译既保留了原句的含义,又使其在英语中具有更为具体的形象。

2. 文化概念的隐喻翻译文化概念的隐喻翻译是汉英外交同传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通过概念隐喻的翻译,可以更好地传达文化内涵。

例如,“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权威,而在英语中,“dragon”则具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运用概念隐喻,以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四、概念隐喻的优点与挑战优点:(1)提高翻译准确性:通过运用概念隐喻,可以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和语境。

(2)增强语言表现力:概念隐喻可以使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有助于更好地传达外交信息。

(3)促进文化交流:通过研究和分析不同文化中的概念隐喻,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挑战:(1)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需要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英交传中概念隐喻的口译策略探究》范文

《汉英交传中概念隐喻的口译策略探究》范文

《汉英交传中概念隐喻的口译策略探究》篇一一、引言在跨文化交流中,汉英交传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对于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文化的有效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概念隐喻作为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均有广泛应用。

因此,在汉英交传中,如何处理和翻译概念隐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探究汉英交传中概念隐喻的口译策略,以期为口译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二、概念隐喻的定义与特点概念隐喻是指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是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其特点在于通过隐含的比喻关系,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概念隐喻的运用广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色。

三、汉英交传中概念隐喻的口译难点在汉英交传中,概念隐喻的口译存在一定的难点。

首先,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同一概念在不同语言中可能存在差异,导致理解上的困难。

其次,概念隐喻往往具有隐含的比喻关系,需要口译员准确把握原文的含义和语境,才能进行恰当的翻译。

最后,口译过程中存在时间限制和压力,要求口译员快速准确地完成翻译任务。

四、口译策略探究针对汉英交传中概念隐喻的口译难点,本文提出以下口译策略:1. 文化对比与解释策略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应首先了解并熟悉汉英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中的概念隐喻。

同时,通过文化对比的方式,解释原文中的文化背景和含义,帮助听众理解原文的意思。

此外,还可以采用解释策略,对原文中的概念隐喻进行详细解释和补充说明,以降低听众的理解难度。

2. 意译与直译相结合的策略在口译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直译或意译的策略。

对于一些简单明了的隐喻,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保持原文的修辞效果和语言风格。

而对于一些复杂的隐喻或难以直接翻译的词汇,则应采用意译的方式,将原文的含义转化为更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

同时,还可以根据语境的需要,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3. 语境分析与预测策略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应关注原文的语境和预测接下来可能出现的词汇和句子。

概念隐喻视角的隐喻翻译策略研究

概念隐喻视角的隐喻翻译策略研究

概念隐喻视角的隐喻翻译策略研究作者:阮彩凤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18期摘要:隐喻翻译是从源语篇章到目的语篇章的投射和解码过程。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以《红高粱家族》原文本中有关“红高粱”的概念隐喻以及它们在葛氏英译本中的对应译文为语料,借助概念隐喻的认知映射功能,对这些概念隐喻进行认知解读和翻译分析后,发现译者在翻译原文本的“红高粱”隐喻时,主要采用直譯法、省译法等翻译策略。

运用这些翻译策略,译者更好地再现了原文本中“红高粱”的象征意义,从而有效地还原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概念隐喻红高粱隐喻翻译认知分析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8-0090-04莫言是当今国内最杰出、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凭借《透明的红萝卜》(1985)、《红高粱家族》(1987)等作品在中国文坛奠定其重要地位。

《红高粱家族》是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小说共有五个章节:《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和《奇死》,讲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们在山东高密轰轰烈烈、英勇悲壮、誓死保家卫国的人生历史故事。

小说的内容深刻、乡土气息十足,语言朴实优美,包含着丰富的隐喻表达,具有浓烈的魔幻浪漫主义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1993年,美国杰出的汉学家葛浩文的《红高粱家族》英译本在英语国家陆续出版,得到了国外读者的广泛好评;莫言一系列以乡土文化为题材的作品都经葛浩文先生的翻译以及其他媒介传播到世界各地。

国内的学者们也掀起了一股研究葛氏翻译的热潮。

在过去,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而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

从认知角度来讲,隐喻的翻译是源语篇章到目的语篇章的投射和解码过程。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更是为隐喻的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隐喻现象对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以英汉动物隐喻为例

隐喻现象对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以英汉动物隐喻为例

外语翻译摘要隐喻不仅仅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与美化,而且体现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和行动中。

本文从概念隐喻理论视角,分析了动物隐喻的内涵以及英汉动物隐喻的表现形式:喻体对应和喻义对应、喻体不对应和喻义对应、喻体对应和喻义不对应,旨在揭示动物隐喻现象背后存在的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进一步深化隐喻的阐述力。

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有目的地通过隐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

关键词概念隐喻动物隐喻始源域目标域英语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On Metaphors and English Culture Teaching:Taking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Metaphors as an Example//Zhu HongyingAbstract Metaphor is not only the rhetoric and beautification of language form,but also reflects human's thinking and action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bjective worl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ani-mal metaphors and the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metaphors so as to reveal the law behind metaphors.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student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wareness through metaphors,which can help students feel the fun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Key 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animal metaphors;source do-main;target domain;English culture teaching;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1引言隐喻(metaphor)传统上被看成是一种美化与装扮语言的形式,属于修辞学研究范畴。

从认知语言学看有关动物隐喻的翻译

从认知语言学看有关动物隐喻的翻译

从认知语言学看有关动物隐喻的翻译本文从隐喻研究的本质出发,将英汉语中有关动物的隐喻做出分类研究,并探索对此类隐喻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标签:隐喻本质动物隐喻翻译策略(一)文献综述对于隐喻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经典名著《诗学》( Poetics) 和《修辞学》( Rhetoric) 。

他认为:“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他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文化反映和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

这一观点最早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Lakoff和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正式提出。

他们认为人类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此类概念隐喻,如It’s time to get on with your life,Love is a collaborative work of art等。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

隐喻本质是一个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表现为具体的源范畴向抽象的目标范畴映射,人们对他们产生相似的联想,并利用对源范畴的感知去解释和表达抽象的目标范畴。

这就是隐喻的认知模式,从模式中可以看出,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的发展,必然存在着相同与不同之处,这与翻译研究的发展十分契合,因而在翻译这些隐喻语言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区别对待。

纽马克指出:“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因为隐喻翻译给译者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要么重塑其形象,要么对其一进行修改,要么对其意义和形象进行完美的结合,林林总总, 而这一切又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如此密不可分,与隐喻在文内重要性的联系就更不用说了。

”由此可以看出,人类思维模式的形成策略反映出的隐喻思维在语言表达时会显示出相对的相似性与相异性,英汉语在相互转换这些隐喻时,会表现出两种文化共有的、相一致的认知方式,但受到民族、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又会体现出不同文化的认知基础。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汉英动物隐喻翻译策略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汉英动物隐喻翻译策略

1 从美国节日文化对中国青年的影响看全球化下中国青年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缺失2 论商标汉译英中的“变通”3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4 从中西方鬼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5 《雾都孤儿》的写作风格6 从征婚广告看当代中美择偶价值观的文化差异7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礼貌原则分析8 浅析中式英语之热—以网络中式英语为例9 功能对等理论下英语俚语的翻译研究10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11 《动物农场》的反乌托邦特征12 论中英文学中“鬼魂”的异同13 多丽丝莱辛和《浮世畸零人》-解析莱辛在《浮世畸零人》中的社会反思14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人物性格分析15 论英语习语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16 从英国足球文化看英国的价值观17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研究18 中西方婚礼仪式的比较:从文化象征、宗教信仰和例行仪式19 法律术语的语言特点及其英汉翻译策略20 《福尔摩斯探案集》空间描写分析21 功能派译论视角下的商标翻译研究22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田纳西•威廉姆斯《欲望号街车》中的边缘人物23 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自然24 《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分析25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Penman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2627 汉语成语的不可译性及其补充方法28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中西方幽默的差异29 《霍比特人》的人物性格分析30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31 《地球上的星星》的心理研究32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双重形象分析33 现代美国俚语初探34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现代主义特征35 十二生肖动物:内涵和翻译36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37 《孤独的刈麦女》和《观刈麦》的比较研究38 解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修墙》39 论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女性主义思想40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41 析盖茨比悲剧成因42 浅析《鲁滨逊漂流记》的主题思想43 男女言语风格的差异44 论中西颜色的文化差异45 网络用语的特点及其翻译46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函电中的应用47 图片联想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48 中美慈善文化对比研究49 《一九八四》中的极权主义分析50 女性自我身份的重建:对《芒果街的小屋》的女性主义之研究51 《等待戈多》中的不确定性52 英语语法与语用的协调——以情态动词为例53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学特征54 浅析《约瑟夫安德鲁》中的主要人物55 奥斯卡加斯纳的痛苦—试析伯纳德马拉默德《德国流亡者》56 高中英语教师用语的语用分析57 辜鸿铭《论语》英译的目的论研究58 乡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59 多元文化背景下《女勇士》中女性形象分析60 汉语公示语英译问题及翻译策略61 浅析《哈利波特》系列的死亡意象62 从电影《刮痧》看中美文化差异63 文化视角下的商标翻译64 从美剧《绯闻女孩》看美国社会的享乐主义65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66 《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在路上》反叛精神对比67 从全球本土化理论的视角比较《美国偶像》与《超级女声》68 小说《飘》与改编的电影的主题差异69 哈克贝利费恩所体现的美国梦精神中的民主与自由70 中美健康公益广告文化差异对比研究71 狄更斯《双城记》中双重立场的含义72 《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人文主义73 母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74 《雷锋》和《勇敢的心》的英雄观的比较75 英汉因果连接对比研究7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三位女性人物77 黑人女性的成长——《宠儿》中丹芙的成长解读78 《蜘蛛侠》中美国超级英雄的人性分析79 浅析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80 《苔丝》中的伦理研究81 《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比研究82 论威廉·福克纳《干旱的九月》中对人性的压迫83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84 《藻海无边》中的身份缺失85 中英死亡委婉语表达的分析86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的性格分析87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误读88 中西方广告的文化差异与融合分析89 汉英化妆品说明书语篇人际功能对比分析90 论《龙子》中的土地情结91 中美科幻文化异同探究92 中英跨文化交际中的恭维语语用差异与语用失误93 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的道德演变过程94 从美剧《摩登家庭》看美国文化的包容性95 浅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性格96 中英茶精神对比97 世俗的世界,纯真的爱情—《纯真年代》中的爱情悲剧98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汉英动物隐喻翻译策略99 从托尔金的童话理论解读《权力的游戏》100 论英汉委婉语对比。

英汉植物词的概念隐喻对比及其翻译

英汉植物词的概念隐喻对比及其翻译

英汉植物词的概念隐喻对比及其翻译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

由于植物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人们倾向于利用植物来隐喻其他事物。

本文拟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比植物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考察汉英植物词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进而讨论相关的翻译方法,认为植物词翻译当以传译其隐喻意义为中心,并视具体语境选择翻译方法。

标签:植物词概念隐喻英汉对比翻译一、引言1980年,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Lakoff & Johnson以《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开创了现代隐喻研究的新途径,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系统。

认知语言学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即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基于人们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基于两个来源:一是植物自身的形态、生活习性、环境适应性及其用途等;二是民族文化,包括神话、宗教、历史、文学、语言、习俗、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地理环境、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等。

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常利用植物来隐喻人、事、物、情感等较为抽象的概念。

本文拟对比汉英语言中关于植物的概念隐喻,寻找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讨论相关翻译方法。

二、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的对比廖义容(2002)将汉英文化植物词大致分为三个方面:英语有而汉语无或者相反,或汉英都有文化义的植物词。

本文以汉英语言中的植物词为例,对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

(一)汉英植物词的概念隐喻的相似性由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周围的自然环境、人类的身体结构、生理特征和认知心理都有相似的地方。

所以,汉英语言中同一植物词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隐喻意义,即源语相同,目标域相同或大致相同。

如玫瑰(rose)一词,由于其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英汉语言中都把它隐喻为“爱情、幸福和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美的遗失与幻灭——论托妮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世界2 约翰•欧内斯特•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观3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4 王尔德童话对传统童话的颠覆5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艺术道德观6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7 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扮演的角色8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9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10 中美体育报道的比较11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3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14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15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16 英语中易混的修辞手法之区别17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策略18 浅析短篇小说《我不再爱你》的荒诞性19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20 浅析《红字》中的象征意义21 增译法在《水晶宫》英译汉翻译中的应用22 林黛玉和简.爱不同命运的对比23 The Analysis of Daisy in The Great Gatsby24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25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26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27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28 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29 A Discussion of the Gothic Style as Applied 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30 A Summary of Symbols of The Scarlet Letter31 认识、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剖析《飘》中的人生价值32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33 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34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35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考试中的应用36 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化妆品商标翻译37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38 论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中的逃遁主义39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4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41 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42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43 A Study on Develop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44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45 死亡,马丁•伊登的解脱---对伊登自杀必然性的探究46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47 从“俄狄浦斯情结”的角度解析《儿子与情人》48 从叙事结构分析电影《撞车》中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诠释4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50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51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52 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用失误分析53 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54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55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56 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Polite Expressions from Politeness Principle57 英文电影名称汉译原则和方法的研究58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59 探析英语新闻报道中的委婉语60 试析《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61 探索在小说《道雷格林画像》中奥斯卡王尔德的自我画像62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破产姐妹》的字幕翻译63 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64 性格决定命运----浅谈《老人与海》桑提亚哥性格特点65 论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66 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67 对《璃琅三部曲》中爱尔兰人的人性分析68 理智的动人诗篇——《马语者》69 论中西方交际方式的差异70 论尤金奥尼尔后期独幕剧《休伊》中的荒诞主题71 Situational Approach to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English Classes72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海狼》两个译本73 《傲慢与偏见》中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74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75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76 隐喻在英语委婉语中的应用77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78 论《动物庄园》的反讽艺术79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for De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80 哥伦布和郑和航海的对比研究——两次航海所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81 试析商务英语的修辞特征及其汉译82 On the Use of Satire and Humor in Pygmalion83 文化差异对中西方商务谈判的影响84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85 《道连葛雷的画像》叙事艺术的分析86 分析女性语言特点在英语委婉语中的体现——以《绝望主妇》为例87 从精神分析法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88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的生死观89 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0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91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92 《彼得潘》中彼得潘形象分析93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94 浅析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95 消费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嘉莉妹妹》96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97 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98 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99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效果的影响100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101 从女性主义分析《喜福会》中的母亲形象102 浅析美国牛仔文化及其深远影响103 《苔丝》与《嘉莉妹妹》中女主角的对比分析104 从翻译美学角度评析白朗宁夫人“How do I Love Thee?”四种汉译本的得失105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106 从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看委婉语的翻译107 解读《小镇畸人》中三位畸形女性108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109 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110 从电影《暮光之城》浅析吸血鬼文化的改变111 试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112 《小妇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113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114 “黑人会飞”——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神话研究115 拟象性对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116 《看不见的人》主题分析117 沙博理《水浒传》译本中文化词的翻译118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119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宗教影响120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121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122 《动物农庄》中的象征意义研究123 从《红字》看十七世纪新英格兰清教主义风尚124 英语习语的认知分析125 英国足球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126 A Comparison between Tess and Hester’s Tragic Destiny12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28 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129 英语电影的中文名称翻译130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英旅游文本的翻译131 英语广告中的礼貌原则132 《白噪音》的后现代特色13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134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主流审美观对美国黑人的影响135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136 认知语境与人名隐喻的翻译研究—基于《红楼梦》英译文的个案研究137 浅析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38 中式菜名的英译139 《边城》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河流的比较研究140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141 爱情的悲歌-《荆棘鸟》悲剧成因探悉142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143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144 模糊限制语在求职中的应用研究145 分析《嘉莉妹妹》中赫斯渥的人物形象146 Analysis on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ion 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ruit Advertisements147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148 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149 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傲慢与偏见形成原因差异的研究150 中美服饰的文化差异分析151 从广告分析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152 析乔治艾略特在《织工马南》中的语言特色153 关于数字在英语商务合同中的应用的讨论154 汉语习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155 浅析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156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悲剧的必然性157 英文歌曲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方面的作用158 浅谈毕业生求职面试技巧159 On Symbolism in D.H. Lawrence’s The Rainbow16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Heroin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Injustice to Dou E 161 杰克的悲剧与海明威的世界观162 关联理论在英语广告语中的应用163 从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164 中西礼仪对比165 从跨文化角度论谚语中的比喻与翻译166 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比较研究167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168 全球商务中基于文化差异的品牌名称翻译169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170 《推销员之死》中主角威利的性格分析171 《达•芬奇密码》中的女性主义172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173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避免方法174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和《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对比研究175 On Hardy’s Meliorism: An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 rvilles176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77 安妮•普鲁《断背山》:同性恋的存在与否定178 The Strategies in 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ly-loaded Words179 分析《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意义180 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181 从数字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182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Rose for Emi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183 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看《红楼梦》中诗词的汉译英184 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中的生态主义解析185 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比较研究:以《简•爱》两个汉译本为例186 哈利波特的情感分析187 初中英语写作课堂中的教师书面反馈:教师自我评估与学生感知188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189 女性社会价值的深情呼唤—小说《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和莉丽人物形象的对比研究190 《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191 《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类所造成的毁灭192 浅析委婉语的构造方式及功能193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爱情悲剧194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195 简析《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悲剧命运196 从《老人与海》中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197 The Heroine’s Love Tragedy in Wuthering Heights198 女性主义视角下《大地》的解读199 浅析新闻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运用200 《麦琪的礼物》中环境语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