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应急预案
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
三、组织机构1. 成立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 设立应急救援队伍,由急诊科医护人员、检验科、药剂科、后勤等部门人员组成。
四、预防与预警1. 加强疾病监测,对传染病、重大疾病进行监测预警。
2. 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发现突发事件及时报告。
3.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储备必要的医疗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需求。
五、应急响应1. 突发事件发生后,急诊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置。
2. 立即报告医院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指挥部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治、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消毒等工作。
4. 协调相关部门,确保医疗物资和设备供应。
5. 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
六、后期处置1.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 对参与应急处理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3. 对受影响的人员进行慰问和救助。
4. 开展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七、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和技能演练。
2. 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提高整体应急能力。
八、责任与追究1. 对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 对谎报、瞒报、迟报突发事件信息的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本预案旨在建立和完善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急诊科日常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
(2)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建立健全预防措施,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2)成立应急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3)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优化应急流程,提高应急处理工作效率。
(3)加强信息沟通,确保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三、组织管理1、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急诊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信息收集、报告编制等工作。
3、成立专家组,负责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协助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
4、明确各部门职责,包括:(1)急诊科:负责现场救治、患者转运、信息报告等工作。
(2)医务科:负责协调医疗资源,指导救治工作。
(3)护理部:负责调配护理人员,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4)感染管理科:负责防控措施的制定和落实,防止疫情扩散。
(5)其他相关科室:根据需要提供相应支持。
5、建立应急队伍,加强培训和管理,确保队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战斗。
6、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
7、加强与上级部门、周边医疗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区域应急联动机制。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确保急诊科环境整洁、卫生。
(2)制定并落实清洁、消毒、隔离等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3)定期对医疗设备、器械进行消毒和检测,确保其安全可靠。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针对特定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制定出来的一套行动方案或措施。
在医疗领域中,急诊科是一个处理各种急性疾病和创伤的重要部门,因此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一、火灾应急预案急诊科大多处于人员密集、医疗设备较多的区域,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应对这一情况,急诊科应建立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
预案内容应包括:人员疏散路线、灭火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火警报警装置的操作方法、人员被困时的救援措施等。
二、地震应急预案在地震发生时,急诊科面临着病患大量涌入和医疗设备可能受损的情况。
因此,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对于急诊科至关重要。
预案内容应包括:人员疏散和避震技巧、地震后的紧急救援措施、医疗设备的维修和替代方案等。
三、传染病爆发应急预案传染病的爆发可能导致大量病患蜂拥至急诊科求医,因此传染病爆发应急预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预案内容应包括:早期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机制、病患隔离和防护的方法、紧急病床的划分与调配等。
四、溢出应急预案急诊科是医院人流和病患流最为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例如交通事故、大型传染病爆发等,将迅速导致人员溢出。
因此,溢出应急预案的制定对于急诊科尤为重要。
预案内容应包括:紧急转诊和接诊措施、病患挤压伤的急救技巧、临时病床的临时配置等。
五、突发意外伤害应急预案急诊科是处理各种意外伤害的重要场所,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意外伤害,制定突发意外伤害应急预案非常必要。
预案内容应包括:创伤的分类与处理原则、快速停血和缝合技巧、紧急手术和手术准备措施等。
六、医疗器械故障应急预案在急诊科,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因此医疗器械故障应急预案也非常重要。
预案内容应包括:设备故障报修和更换的流程、应急备用器械的配置和使用方法、设备维修和校准等。
综上所述,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对于保障紧急情况下的工作效率和病患安全至关重要。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在医院的急诊科,每天都可能面临各种突发状况,为了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这些紧急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一、心脏骤停应急预案心脏骤停是急诊科最危急的情况之一。
当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医护人员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拍打患者肩部并呼喊,同时观察胸部有无起伏。
2、呼叫急救团队:大声呼喊其他医护人员前来协助,并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如呼叫院内急救小组)。
3、进行心肺复苏(CPR):将患者仰卧在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和腰带,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 30:2。
4、连接心电监护仪:快速评估患者的心律情况。
5、准备除颤设备:若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立即进行电除颤。
6、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7、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和抢救,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或急救团队决定停止抢救。
二、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病情危急,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处理。
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同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心肌酶学等相关检查。
2、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4、通知心内科医生会诊,评估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
5、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告知病情和治疗方案,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6、在等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及时进行处理。
三、急性脑卒中应急预案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快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1、快速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水平、言语、肢体活动等。
2、立即进行头颅 CT 检查,以明确是出血性脑卒中还是缺血性脑卒中。
3、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 45 小时内,符合溶栓条件的,尽快进行溶栓治疗;超过溶栓时间窗的,评估是否进行血管内治疗。
急诊科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急诊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医院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急诊科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地震、洪水、重大交通事故、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医师、护士等人员为成员。
2.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工作;(2)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各项应急措施;(3)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4)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科室应急小组成员职责:(1)医师: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初步判断,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2)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救治、护理,确保患者安全;(3)其他人员:协助应急领导小组开展各项工作。
四、应急处理流程1. 初步判断:接诊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初步判断,如遇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2. 启动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各项应急措施。
3. 救治与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护理,确保患者安全。
4. 通讯与协调:保持与医院其他科室、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系,确保信息畅通,协调各项工作。
5. 报告与总结: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对事件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向医院领导汇报。
五、应急物资与设备1. 常备应急物资:防护用品、急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用品等。
2. 特殊应急物资:针对特定突发事件,如传染病疫情、自然灾害等,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
3. 设备:配备足够的急救设备,如心电图机、呼吸机、除颤仪等。
六、应急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急诊科是医院中繁忙且紧急的科室之一,经常接诊各种紧急情况和病患。
为了能够在应急情况下迅速、高效地处理病患,急诊科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本文将讨论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拯救更多的生命。
1. 意识丧失的应急预案:意识丧失是急诊科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
对于意识丧失的病患,以下预案应予以执行:- 快速判断病患是否无意识,并确保病患的气道通畅;-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联络其他医务人员以获取进一步的支持,如心电监护、气管插管等;- 迅速将病患转移到适当的治疗区域,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抢救。
2. 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急救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以下是应急预案的一些建议:- 立即将病患转移到设备齐全的复苏室;- 开始心肺复苏(CPR),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同时启动自动体外除颤(AED)设备;- 快速联络心血管科或其他相关科室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3. 大出血的应急预案:大出血可能是外伤或疾病引起的紧急情况。
以下是处理大出血的应急预案:- 空气、清洁伤口,务必采取无菌技术;- 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以尽快止血;- 若压迫无效,可尝试使用止血带进行临时止血;- 保持病患的血压和心率稳定,补充失血量;- 根据病情,尽快采取止血措施,如手术止血或介入治疗等。
4. 呼吸窘迫的应急预案:呼吸窘迫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以下是应急预案的一些建议:- 给予病患氧气治疗,并密切观察氧饱和度;- 使用适当的支气管扩张剂或雾化治疗;- 联络呼吸科或其他相关科室以获取进一步支持和建议;- 根据病情,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5. 中毒的应急预案:中毒情况下,需要快速采取应急措施来阻止中毒物质对身体造成的进一步伤害。
以下是中毒应急预案的一些建议:- 立即停止病患的接触中毒物质;- 物理上将病患移离中毒环境;- 快速清除病患的体外毒物,如通过洗胃、吸引等方法进行液体排毒;- 使用特定的解毒剂对中毒物质进行中和处理;- 监护病患的生命体征,并提供支持性治疗。
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前言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部门,承担着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随时可能面临各种突发事件。
为了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急诊科的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急诊科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火灾、爆炸、恐怖袭击、医疗纠纷、群体性事件等。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一)应急指挥小组成立以急诊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各医疗小组组长为成员的应急指挥小组。
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急诊科的应急处理工作,制定应急处理方案,组织调配人员、物资和设备等。
(二)医疗救治小组由急诊科医生组成,负责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
(三)护理小组由急诊科护士组成,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操作、心理护理等。
(四)后勤保障小组由急诊科后勤人员组成,负责物资、设备的准备和调配,保障水、电、气的供应,以及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等工作。
(五)通讯联络小组负责与医院其他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患者家属等进行联系和沟通,及时传递信息。
四、预防与预警(一)预防措施1、加强急诊科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
2、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做好物资、设备的储备和维护工作,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4、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应急联动机制。
(二)预警机制1、设立预警指标,如患者就诊量、病情严重程度、突发事件的类型和规模等。
2、当预警指标达到一定程度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五、应急响应(一)分级响应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三级:1、一级响应:适用于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如大规模伤亡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等。
急诊科全体人员参与应急处理,医院启动全院应急响应机制。
2、二级响应:适用于重大突发事件,如较大规模的交通事故、火灾等。
急诊科应急预案

一、概述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承担着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任。
为确保急诊科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地开展救治工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急诊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应急工作。
2. 设立应急工作小组,负责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应急响应原则1. 快速反应:在接到应急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处置。
2. 协同作战:各相关部门、科室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应急事件。
3. 保障安全:确保患者、医护人员及医院财产的安全。
4. 依法依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开展应急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1. 报告与启动(1)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向急诊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报告。
(2)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工作小组开展处置。
2. 现场处置(1)评估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根据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救治。
(3)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转运与安置(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2)确保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3)将患者安置在合适的病区或抢救室。
4. 信息报告与沟通(1)及时向上级领导、相关部门报告应急事件情况。
(2)向患者家属通报病情及救治情况。
(3)与相关部门、科室保持密切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5. 后期处置(1)对应急事件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2)对受伤患者进行后续治疗。
(3)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满足应急需求。
2. 人员保障: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3. 技术保障: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行,满足应急救治需求。
4. 交通保障:确保应急车辆、救护车等交通工具随时待命。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急诊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遇国家法律法规、医院相关规定调整,以最新规定为准。
急诊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概述急诊科作为医院中负责处理紧急医疗情况的前线部门,其应急处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处理,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程序。
二、应急预案1.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医院成立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急诊科应急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驾驶班、急诊科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
2. 救护小组急诊科成立救护小组,负责具体指挥和抢救工作。
救护小组由急诊科主任任组长,急诊科护士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总护士长、麻醉科医师、药剂科主任等人员为成员。
3. 应急物资储备急诊科应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包括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4. 应急培训定期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和救援技能。
三、应急程序1. 突发事件报告(1)分诊台和急诊科工作人员接急救电话后,应立即了解事件的发生概况,患者数量、危重程度、到达时间。
(2)立即通知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和总值班(夜间)。
(3)医务科、护理部向业务院长汇报,与事故或抢救现场取得联系,根据情况启动医院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救护小组,指挥和协调抢救工作。
(2)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专业医务人员和医疗物品,扩大急救队伍。
(3)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工作,做好接待大批伤病员的准备。
(4)根据应急规模,启动人员紧急替代程序,根据需要安排休班的医务人员参加抢救或通知并组织第二批相关科室医务人员。
3. 抢救工作(1)现场救护:救护小组立即对患者进行现场救护,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
(2)紧急转运:将患者迅速转运至急诊科抢救室,继续进行抢救。
(3)病情评估: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4)救治工作:按照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4. 应急结束(1)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紧急情况。
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紧急情况,急诊科需要制定一系列应急预案。
本文将介绍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快速反应和处理突发状况,保障患者的安全与生命健康。
一、病患突然心脏骤停应急预案1. 病患突然心脏骤停的识别与报警当急诊科医护人员遇到病患突然心脏骤停时,应立即确认状况,并通知医院其他相关科室和人员提供支持与协助。
2. 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 确保患者在平稳的表面上,清除患者周围的障碍物;- 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和自主呼吸,如果没有,则同时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进行CPR操作,按比例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3. 紧急除颤操作流程- 装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将AED电极贴于患者胸前;- 检查患者心律,确认心室颤动或无脉搏;- 如确认需要除颤,按照AED指示进行电击。
4. 骨科应急团队协助- 与骨科紧密协作,确保骨科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能够立即提供帮助;- 建立病患转入骨科的绿色通道,加快手术和后续治疗进程。
二、暴力威胁应急预案1. 警报装置- 在急诊科内安装警报装置,与保安部门建立紧密联系;- 巡视员或相关人员定期检查装置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暴力威胁发现与报警- 医护人员需要随时保持警惕,观察患者、患者家属和陪护人员的言行举止;- 如发现患者或家属情绪激动、威胁其他人员安全,应立即向保安人员报警。
3. 法律支持- 建立与相关法律机构的联系,及时咨询和报告暴力事件;- 依法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并追究施暴者的责任。
4. 心理辅导与后续处理- 为暴力事件的受害人提供心理辅导;- 成立专门小组,负责收集整理案例,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疫情爆发应急预案1. 健康防护和隔离措施- 强化医护人员健康防护知识培训,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设备、洗手、消毒等;- 确保疑似或感染患者及时被隔离,防止疾病扩散。
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为了有效应对急诊科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医疗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急诊科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始终把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加强急诊科的日常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医院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急诊科按照自身职责和权限,负责本科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协调。
4、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建立健全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一)应急指挥小组成立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小组,由急诊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急诊科各医疗小组组长和护理组长。
应急指挥小组的职责:1、全面负责急诊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
2、组织协调急诊科内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员、物资、设备等。
3、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情况,并按照上级指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指挥和协调急诊科与其他科室之间的应急协作。
(二)医疗救援小组由急诊科医生组成医疗救援小组,负责对突发事件中的伤病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医疗救援小组的职责:1、迅速对伤病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2、实施紧急救治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
3、密切观察伤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护理小组由急诊科护士组成护理小组,负责协助医生进行救治工作,并做好患者的护理和心理支持。
护理小组的职责:1、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治疗操作,如输液、吸氧、心电监护等。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2.严重外伤
(1)迅速评估患者伤情,判断有无生命危险。
(2)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初步救治措施。
(3)通知值班医生,根据伤情决定是否进行紧急手术。
(4)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5)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抢救记录。
1.定期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急救能力。
2.加强急诊科设备、药品的检查,确保急救物资充足。
3.加强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提高救治效率。
4.对急诊科应急预案进行不断总结、改进,使之更加完善。
5.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急救服务。
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条款:
3.急性中毒
(1)了解患者中毒原因,评估中毒程度。
(2)立即给予针对性解毒药物,如洗胃、导泻等。
(3)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
(4)及时通知专业科室会诊,协助救治。
(5)做好患者中毒情况的详细记来自。4.严重过敏反应(1)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观察患者过敏症状。
(2)给予抗过敏治疗,如激素、抗组胺药物等。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一、急诊科突发事件分类
1.心跳呼吸骤停
2.严重外伤
3.急性中毒
4.严重过敏反应
5.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6.群体伤害事件
二、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1.心跳呼吸骤停
(1)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其他医护人员支援。
(2)迅速准备急救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机等。
(3)及时通知值班医生,汇报患者病情。
-增加条款:
a.提前制定针对活动期间的急诊预案,增加急诊科值班人员及急救物资。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急诊科作为医院中承担紧急救治任务的重要科室,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
为了能够在紧急时刻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治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及流程至关重要。
一、心脏骤停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急预案当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立即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协助抢救。
迅速将患者仰卧在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
同时,给予人工呼吸,按压与呼吸比例为 30:2。
尽快连接心电监护仪,判断心脏骤停的类型。
准备好除颤仪,若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立即进行除颤。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
2、流程发现心脏骤停→呼叫协助→摆放体位→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连接心电监护→判断骤停类型→除颤(必要时)→建立静脉通道→用药二、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急预案患者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药物治疗。
进行心肌酶学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做好急诊 PCI 或溶栓治疗的准备。
2、流程出现症状→心电图检查→卧床、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用药→相关检查→准备介入或溶栓治疗三、呼吸衰竭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急预案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时,立即评估呼吸功能。
给予吸氧,必要时使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明确呼吸衰竭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解痉平喘等。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流程出现症状→评估呼吸功能→吸氧、呼吸机辅助(必要时)→血气分析→病因治疗→病情观察四、脑卒中应急预案及流程1、应急预案患者突然出现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时,迅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
立即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头颅CT 或MRI 检查,明确脑卒中类型。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对于出血性脑卒中,评估出血量和位置,决定治疗方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紧急情况而提前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工作流程。
在急诊科,由于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一、突发疾病爆发和传染病控制预案:1. 快速反应机制:急诊科应设立快速反应小组,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疾病爆发,如暴发性感冒、疟疾或流行性腮腺炎等。
该小组应紧急召集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快速会诊和疫情调查,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2. 隔离措施:当出现传染病患者时,急诊科应迅速将患者隔离至特殊隔离病房,确保其他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隔离措施包括戴口罩、穿防护服、洗手等。
二、重大创伤和意外事故的救治预案:1. 快速救援:针对重大创伤和意外事故患者,急诊科应与急救中心紧密合作,提前确定转运通道和救援路线,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到达急诊科接受救治。
2. 加强疼痛管理:对于疼痛严重的创伤患者,急诊科应采取快速有效的疼痛管理策略,如输注镇痛药物或使用局部麻醉等。
三、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预案:1. 相关疫情传播:当急诊科出现突发公共事件时,如大规模传染病爆发或化学物品泄露等,应该立即启动有关预案。
包括与当地卫生部门紧密合作,开展疫情传播监测和控制,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2. 与其他科室的协调: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的协调非常重要。
急诊科应与其他科室保持良好的沟通协作,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合作预案,以便在协调救援和资源调度时能够高效运作。
四、设备故障和电力中断的处理预案:1. 冗余设备:急诊科应备有备用电源设备,以应对电力中断或设备故障的情况,确保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对患者的诊疗服务产生影响。
2. 快速维修和替换: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急诊科应该立即通知相应技术维修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维修或替换,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结: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门面”,在面对各种紧急情况时,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提前规划、迅速反应、高效运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和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急诊科是医院中繁忙而重要的部门,负责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危急病患。
为了确保急诊科的工作高效有序,并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并提供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火灾应急预案火灾是急诊科面临的一种重要紧急情况。
为了保护病患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急诊科需要严格执行火灾应急预案:1. 紧急报警:在发现火灾后,值班医生或护士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及时向医院消防部门报警,并向领导汇报情况。
2. 疏散病患:在火灾报警后,值班人员应迅速进行病患疏散。
将病患转移到火灾安全区域,并安排人员进行组织和引导。
3. 扑救初期火灾:若火势较小,在采取自救的同时,应组织人员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具扑救初期火灾。
4. 高层疏散:对于工作人员和病患,需要按照楼层安排进行疏散。
尽量避免使用电梯,而是通过安全楼梯疏散至安全地带。
二、突发疾病暴发应急预案突发疾病暴发可能威胁到急诊科的正常工作秩序和病患安全。
为了迅速应对和控制疾病暴发,急诊科制定以下应急预案:1. 病患隔离和防控:发现疑似疾病暴发病例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并确保医务人员全副装备,包括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防护衣等,以免受病原体直接传播。
2. 密切观察:对于疑似暴发病例和与之有接触的患者和医务人员,应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尽快送样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诊和隔离病患。
3. 人员调度和配合:派遣专门人员组成突发事件工作组,负责有效的信息沟通、人员调度和资源协调,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三、伤员接收和应急处理预案急诊科面临各种伤员的接收,常常需要迅速进行伤情评估和应急处理。
以下是常见的应急处理预案:1. 伤员接收和分诊:及时识别和接收伤员,根据伤情严重程度分诊,将重伤员优先送至手术室等重症监护区域,并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准备。
2. 快速处理:由急诊医生快速进行初步评估和治疗,并尽快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伤情和诊断。
3. 多学科配合:重症伤员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的配合,包括外科、骨科、神经外科等等。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急诊科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科室,承担着紧急救治和处理各类突发疾病与意外伤害的重任。
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治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一、心脏骤停应急预案心脏骤停是急诊科最为紧急的情况之一。
当发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快速判断:医护人员应迅速通过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心脏骤停。
2、启动急救系统:立即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协助,并拨打医院内部的急救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
3、心肺复苏: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按压与呼吸比例为 30:2。
4、建立静脉通道: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5、除颤:如果有除颤设备,应尽快进行除颤,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能量。
6、高级生命支持:在心肺复苏的同时,等待麻醉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生前来进行气管插管、心电监护、建立动脉通道等高级生命支持措施。
二、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紧急处理。
1、症状识别: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出汗、恶心等症状,应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
2、心电图检查:尽快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诊断。
3、绝对卧床休息:让患者立即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
4、吸氧:给予患者吸氧,以改善心肌缺氧状况。
5、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硝酸甘油等药物扩张冠状动脉,缓解疼痛。
6、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阿司匹林、肝素等抗凝药物。
7、紧急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评估患者的病情,符合条件的患者应尽快进行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以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三、急性脑卒中应急预案急性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需要快速诊断和治疗。
1、快速评估: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头颅 CT 等检查,迅速判断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
与相关部门沟通,共享信息。
根据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急性中毒应急处理预案确认中毒物质后,立即撤离中毒环境。
对症治疗,如催吐、洗胃等。
重症患者立即送医院。
防止毒物继续侵入其他部位。
3. 急性创伤应急处理预案判断伤情,进行初步处理。
搬运伤员至安全地点。
对开放性伤口进行止血、包扎。
心肺复苏(CPR)。
疼痛缓解及心理安慰。
4. 急性脑血管疾病应急处理预案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转运至急诊室进一步诊治。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防治并发症,如感染、心衰等。
5. 危重患者紧急救治预案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确定救治方案。
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
与家属沟通,解释救治过程。
记录救治过程,以便后续分析。
6.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理预案立即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采集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教育公众,提高防病意识。
7. 急诊科常见急症救治流程呼叫急救电话,汇报患者情况。
确保患者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初步判断病情,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如有必要,立即请求专科医生会诊。
8. 急诊科与临床科室紧急协同救治预案建立绿色通道,快速转运患者。
各科室之间密切协作,共同救治患者。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优化救治流程。
9. 急诊科患者隐私保护预案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
限制非相关人员接近患者。
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不泄露个人信息。
患者出院后,妥善处理医疗记录。
10. 急诊科应急培训与演练计划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培训。
模拟各种紧急情况,提高实战能力。
分析演练效果,不断改进应急预案。
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
与相关部门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根据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急诊科作为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常常需要面对各种紧急情况,如疾病暴发、交通事故伤员、自然灾害等。
因此,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对于急诊科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医院紧急情况下的高效应对。
一、传染病暴发应急预案1. 背景介绍传染病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快速传播的特点,可能会引发群体感染,对急诊科造成一定压力。
2. 预案内容- 疫情监控:建立定期报告制度,了解并及时收集传染病疫情信息,确保预案的针对性。
- 快速隔离:对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立即进行有效隔离,减少传播风险。
- 人员调配: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调配医护人员,保证足够的医疗资源支持。
-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二、交通事故伤员应急预案1. 背景介绍交通事故伤员的到来常常伴随着多伤员、多任务等特点,需要医院快速反应和高效协作。
2. 预案内容- 制定导诊流程:建立与交通警察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确保伤员能够迅速抵达急诊科。
- 快速收治伤员:根据伤员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处理,采取快速收治、优先救治的原则。
- 多学科协作: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如骨科、血液科等,实现多学科联合救治。
- 急救队伍培训:定期进行急救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保证对伤员的有效救治。
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 背景介绍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可能对急诊科造成破坏,同时也会导致大量伤员的到来。
2. 预案内容- 设立应急通道:为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阻断,确保伤员及时到达急诊科,要设置专门的应急通道。
- 疏散转移计划:制定疏散转移计划,明确医院内各科室的转移路径、转移顺序等,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 紧急抢救设备:在急诊科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品,以备灾害来临时随时投入使用。
- 协力支援机制:与其他医院建立合作机制,实现医疗资源的互助共享,应对大量伤员的到来。
总结: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在保障医院紧急情况下的高效运转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急诊科安全应急预案

一、引言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任。
为确保急诊科工作安全、有序,提高救治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急诊科所有医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急诊科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本预案。
2. 设立急诊科安全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 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共同落实应急预案。
四、应急处理程序1. 突发事件报告(1)发现突发事件,立即向急诊科安全办公室报告。
(2)安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急诊科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3)急诊科安全领导小组根据事件性质,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2. 人员疏散(1)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人员疏散应急预案。
(2)按照预定疏散路线,有序组织患者、医护人员及家属疏散。
(3)确保疏散过程中,患者安全、有序。
3. 现场处置(1)针对不同突发事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2)火灾: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设备进行灭火;地震:迅速躲到桌子下或墙角处,避免被物品砸伤。
(3)确保现场安全,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4. 医疗救治(1)针对突发事件中的患者,立即进行救治。
(2)优先救治危重患者,确保救治效果。
(3)必要时,启动院内、院外救援机制。
5. 信息报告(1)及时向医院领导、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
(2)按照规定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做好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五、应急物资保障1. 医疗设备:确保急诊科医疗设备完好,定期检查、维护。
2. 药品储备:储备常用药品、急救药品,确保供应充足。
3. 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帐篷、折叠床、救生衣等物资。
六、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2. 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 针对突发事件,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七、附则1. 本预案由急诊科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医疗常识告诉我们,危急时刻需要有科学有序的处理方式和应急预案。
在急诊科这一重要的医疗场所,我们也需要常备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状况。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
一、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应急医疗中最常见的操作之一。
场景通常是救护车撞,病人停车场或者医院护士站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有序的措施来保证病人的安全。
首先,将病人放置在硬支撑面上,通过肋骨下压等操作来进行复苏。
如果病人没有立即复苏,可以使用手的腔静脉的心肺复苏器进行操作。
二、急救车急救车也是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之一。
需要我们在第一时间将病人送往医院急救中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病人放置在急救床上,同时连接好相关的监控设备。
这可以让我们在车上实时了解病人的状况,并且对病情进行顺畅的诊断和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急救车需要具备相关的设施设备和条件,以确保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
三、创伤处置创伤处置也是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之一。
针对不同种类的创伤,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医疗手段和操作。
比如,在破损的骨头上使用石膏来进行包扎,或者使用相关的创伤材料来进行止血操作。
这些处理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指南,并需要医生在实践中进行培训和技能提高。
四、溺水救援在夏季,很多人爱好户外水上运动,但是也很容易发生溺水的情况。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尽快捞起溺水者。
如果第一时间无法捞起,也可以使用安全绳或者救生艇等设备来进行救援。
在将溺水者送往医院进行急救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简单检查,以了解其呼吸和心跳的情况,并对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
总结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是抢救病人生命的有力手段。
并且,针对不同的病情,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因此,作为急诊科医生,我们需要对这些应急措施积极进行学习,以提高抢救病人的效率和成功率。
最后,希望大家铭记这些急诊科常见的应急预案,并为病人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紧急疏散患者风险预案
当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高层先撤、患者先撤、重患者和老人先撤、医护人员最后撤离”的原则,紧急疏散患者。
1.当班护士和医生要立即组织好患者,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拨打总值班电话“2012”。
2.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防止窒息。
3.工作时间立即报告医务科(2008),护理部(2004),节假日及夜班报告医院总值班“2012”,成立全院紧急疏散指挥部。
4.打开消防通道,组织患者有秩序的撤离。
使用消防通道的原则是:“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
5.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暴物品。
6.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
7.发现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室内有易燃易抱物品,要立即搬出,如已不可能搬出,要以最快速度疏散临近人员。
8.如室内无人,也无易燃易暴物品,不要急于开门,以免火势扩大、蔓延;要迅速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作好充分准备,打开房门,积极灭火。
9.关闭临近房间的门窗,拉开着火部位的电闸(由消防中心或电工室人员操作)。
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
1.接到停水通知后应作好停水准备:
1)告诉患者停水时间。
2)帮助患者准备好使用水和饮用水。
3)热水炉烧好开水备用,尽可能多备使用水。
4)备好医疗用水,不要因停水而延误治疗和影响消毒隔离工作。
2.突然停水及时联系总值班(2012)、总务科(2091),汇报停水情况,并联系维修科室,查找原因,排除故障,争取尽快恢复供水。
3.与病人或家属作好解释工作。
在治疗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
一.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意外停电、跳闸等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
二.当班人员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医务科:2008
护理部:2004
总务科:2091
电工:2061
总值班:2012
三.停电期间,当班医生、护士不得离开患者,以便随时处理紧急情况。
四.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五.护理人员将停电经过及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护理病历中。
呼吸机:
1.当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2.使用有创通气治疗时,呼吸机(无蓄电池)必须同时携带简易呼吸器,发生断电时迅速用简易呼吸器替代。
3.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时,如果患者自主呼吸良好,应给予鼻导管吸氧或可调面罩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意识等情况。
4.呼吸机本身带有蓄电池,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正常运行。
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呼吸机蓄电池充电情况、呼吸机能否正常工作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变化。
5.来电后,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重新将呼吸机与患者呼吸道连接。
负压吸引器:
1.停电后,使用负压吸引器治疗的患者可改用中心泵负压吸引器治疗。
2.若中心泵负压吸引器发生故障时,持续胃肠减压的患者可使用手动胃肠减压器;吸痰时可使用注射器连接吸痰管人工抽吸。
输液泵:
1.输液泵本身带有蓄电池,停电后可维持正常工作。
2.不带蓄电池的输液泵停电后无法使用,值班护士可根据泵速手动调节输液速度。
3.本身带有蓄电池的输液泵,在平日要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正常运行。
监护仪:
1.停电后,根据病情及治疗要求,定时手测脉搏、呼吸、血压。
2.根据病情及治疗要求,做血气检查。
3.根据病情定时做心电图记录。
除颤器:
1. 除颤器本身带有蓄电池,停电后可维持正常工作。
在平日要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
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正常运行。
2. 带有蓄电池的除颤器有心电监测功能,停电后可替代监护仪工作。
留观患者突发急性心肌梗塞预案
1、患者出现持续性胸痛超过30分钟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及濒死感等表现,
护士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测血压。
2、在最短时间内行全导联心电图检查,给予患者含服硝酸甘油治疗,不缓解,抽血急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尽快明确诊断。
3、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物品、设备,如:除颤仪、输液泵及抢救用药。
4、卧床休息,减少探视,易消化食物,通便药保持大便通畅。
5、开放静脉,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必要时溶栓治疗。
6、下病重、危通知,向家属交代病情,建特护。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7、对高龄、心梗高危住院病人要密切观察病情,入院时即要交代病情。
8、及时准确记录抢救经过。
急诊科群死群伤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科室当班医务人员接到突发群体伤事件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科主
任、护士长及医务部或总值班,不得缓报、谎报、懈怠、延误。
2.当班医务人员同时通知二线班。
3.科主任、护士长迅速到达现场指挥,评估人力、物力情况,如人
员不够,立即呼叫上下夜班人员或请求医务部及护理部协调,给予支援。
4.抢救护士准备好接诊平车,通知留观病区准备好床位、吸氧、负
压吸引设备。
5.科主任、护士长24小时负责。
6.值班护士要做好登记工作。
7.危重患者进入抢救室等处理的相关细节详见“急诊抢救工作相关
规定”。
8.什么情况下上报,报告内容详见“急诊科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制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