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18 天下第一楼(节选)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课文时间八年后。

地点福聚德店堂。

此时是福聚德的鼎盛时期。

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

门前停的是汽车、马车、绿呢大轿,门里进出的是达显贵、商贾名流。

福聚德已是赫赫扬扬,名噪京师。

今天是大年初六,饭庄店铺大开张。

福聚德伙计们簇拥着王子西。

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地挂在门前。

尔后,掌案的把砧板剁得当当响,掌勺的啪啪啪地敲着炒勺,账房把算盘拨拉得噼啪响,百年老炉中的炉火像浇上了油,烧得呼呼蹿火苗子,这就是旧时买卖家讲究的“响案板”,以求新年里买卖。

福聚德的伙计们头脸干净,新鞋新帽,面带笑容,垂手而立,迎接着新年里的第一批客人。

王子西福顺,盯着点儿门口、胡同口,有要紧的主顾先喊一声。

福顺(已经长成个大小伙子)放心吧,二掌柜! (下)王子西过了正五过初六,过了初六还照旧,说话这年就过完了。

常贵咱们大开张,对过儿大关张。

王子西全赢德那掌柜的就不是发家的样儿,伙计多吃半个馒头,他都耷拉脸子。

常贵那边伙计也怪可怜的,跟掌柜的说说,怎么搭济下。

王子西这事儿他想得到,别忘了,他爹也当过伙计。

常贵这十来年了,我都没敢问过,玉升楼掌柜的真干过那么缺德的事儿?王子西就为丢了几两金子,用这样的大秤(指墙上挂着的丈把长的大秤)把柜上的伙计,出门称一次,进门称一次。

常贵老爷子就这么窝囊死的?王子西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

常贵今天大开张,怎没见他?王子西唉,头年一忙,我忘了给侦缉队。

送礼了。

常贵那可是些惹不起的祖宗。

王子西这不孟实又打点去了。

(拿出一张单子)这是今天的水牌,上什么菜你编排一下,下半晌瑞蚨祥家、警备司令吴家有定座。

我今天得赶致美斋头炉萝卜丝饼。

(常下,王欲下)唐茂昌带福子气冲冲地上。

王子西( 见脸色不对,小心地)大爷今天得空儿,没上戏园子?唐茂昌卢掌柜呢?王子西外出了。

唐茂昌昨天我让福子拿五百块钱,他为什么不给?王子西他说“六西四”分账是合同上写的,每月初一准把月钱送到府上去,额外的福子(狗仗人势地)额外的?这儿全是大爷的!大爷拿钱买行头置场面干的是正事儿,不像他拿钱养!王子西哟,你可别这么嚷,玉雏儿而今顶半个掌柜的。

18《天下第一楼(节选)》(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18《天下第一楼(节选)》(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第2课时)教学目标1.品读台词,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

2.结合剧本所反映的时代风貌和社会文化生活状况,深入理解剧本主旨。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品味剧本的“京味”,理解剧本的主旨。

教学难点1.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品味剧本的“京味”,理解剧本的主旨。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前经各组推荐,我们选了四个小组来现场表演。

请其他同学仔细观看,重点品味人物台词,揣摩人物形象。

(四个小组分别表演“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卢孟实罚小伙计”“罗大头要挟羞辱卢孟实”“唐茂盛支钱要人”等片段。

)新知探究一、合作探究【活动内容】1.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有怎样的特点?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是通过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和具体语段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

课件中只出示了部分主要人物的特点,学生也可以分析其他人物的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分析剧中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本剧人物形象的特点,为理解剧本的主旨作铺垫。

【活动内容】2.《天下第一楼》被称为“京味话剧”,课文中的“京味”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可能比较容易发现语言中的“京味”,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内容题材、民俗文化、剧情等方面分析其他的“京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味剧本的“京味”。

【活动内容】3.如何理解《天下第一楼》的主旨和内涵?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示学生结合人物关系、情节冲突和故事背景等多方面进行思考。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及其他学生对发言者的内容进行优化修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理清人物关系和情节冲突的基础上,探究本文的主旨及内涵。

课文讲述在福聚德的鼎盛时期,大掌柜卢孟实面对少东家排挤、罗大头撂杆、侦缉队敲诈等内忧外患的情况,竭力支撑,却仍难以避免福聚德显露衰落之相;歌颂了凭勤劳智慧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和黑暗腐朽的社会环境。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天下第一楼(节选)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天下第一楼(节选)优质教案

18天下第一楼 (节选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的要点字词。

2.细读课文,梳理本文的主要情节,掌握戏剧矛盾。

过程与方法1.剖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2.频频阅读,理解文中舞台说明的内涵和作用。

学习经过细节刻画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晚清民生凋零、腐败不堪的社会现实。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频频阅读,理解文中舞台说明的内涵和作用。

学习经过细节刻画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教课难点深刻理解晚清民生凋零、腐败不堪的社会现实。

课时安排2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假如我们想创立文明班级,可是,今日有人招惹是非,明日有人打斗生事,后天又有人考试舞弊,那么,我们还可以打造文明班级吗?(不可以 )这就说了然一个道理——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假如到处有人拉后腿,这个集体就注定会失败。

今日,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为深刻地感觉这个道理。

此刻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何冀平, 1951 年出生于广西,剧作家、编剧。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代表作有《天下第一楼》《德与慈禧》《开市大吉》等。

2.背景料名噪京的烤老字号“福聚德” 于清同治年。

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多病而退居内室,店全仗二柜王子西助两位少掌柜暗淡。

怎奈两位少与子无,大少迷玩票,二少崇尚武林,得店寅吃卯粮,王子西向老掌柜介绍他的帖兄弟孟来操劳店。

生性慧的孟起誓要干出一番事来,以泄人不平。

面如累卵的福聚德,他尽了汁,果在不的里竟使三老屋翻盖起了二楼。

孟能使福聚德山再起,除了靠他自己的聪明干,得助于与他相好的玉姑娘,更靠技超群的厨大和蔼于迎来送往的堂常。

岁月荏苒,十年一晃而,福聚德名噪京。

此,唐家的两位少在流言蜚的恿下,却与孟争起了主。

常一子奴颜婢膝任人差使,竟在端走菜气身亡,再加上在店中出大藏有烟土,除非有人担保,否要将大走示众。

在此状况下,孟自告奋勇,愿意担当一切任。

待事了以后,聪明而无奈的孟清晰人事理,便走开福聚德回山老家去了⋯⋯3.(1)正字音商.(gǔ)簇(c ù).砧板 (zhēn).(j ī).瑞蚨祥 (f ú).胆怯.(nu ò)整理..(sh íduo)喜幛子 (zh àng).煞白 (sh à).咧咧 (li ē).眩(xu àn).怵(ch ù).(2)名噪 (z ào).幌子 (huǎng).咬牙脚 (du ò).半晌.(sh ǎ ng)行(x íng).忌 (hu ì).呷(xi ā).杆 (li o)à.凄惨 (qī).地契.(q ì)八地 (z á).打 (ch ǎ).雕梁画:指房子的的彩装,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堂皇。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师版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师版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师版一. 教材分析《天下第一楼》(节选)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年轻人立志建造世界上最高的楼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对高度的追求和对梦想的执着。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引人入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此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梦想的力量和人类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同时,他们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可能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梦想的力量,培养他们不断探索、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把握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2.难点:对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互动式教学: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课堂上的听力训练和朗读指导。

2.相关图片和视频:用于创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学PPT:用于课堂上的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黎铁塔、迪拜塔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高度”的理解,从而引出课文《天下第一楼》。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之后,教师展示PPT,对课文进行讲解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师版-导学案.doc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师版-导学案.doc

《天下第一楼》(节选)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学会揣摩有深意的台词,分析人物形象。

3.结合故事背景,能够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

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打造文明班级)这说明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的感受该道理!二.作者简介【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三.背景介绍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

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

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

然而,事违人愿,“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三.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18 天下第一楼(节选)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18  天下第一楼(节选)

18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

2.细读课文,梳理本文的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过程与方法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2.反复阅读,理解文中舞台说明的内涵和作用。

学习通过细节刻画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晚清民不聊生、腐朽不堪的社会现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反复阅读,理解文中舞台说明的内涵和作用。

学习通过细节刻画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晚清民不聊生、腐朽不堪的社会现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这个集体就注定会失败。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个道理。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何冀平,1951年出生于广西,剧作家、编剧。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代表作有《天下第一楼》《德龄与慈禧》《开市大吉》等。

2.背景资料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

面对势如累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

卢孟实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

此时,唐家的两位少爷在流言蜚语的怂恿下,却与卢孟实争起了东主财权。

常贵一辈子卑躬屈膝任人差使,竟在端盘走菜时气绝身亡,再加上侦缉队在店中查出罗大头藏有烟土,除非有人担保,否则要将罗大头绑走示众。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默读勾画,明确人物关系,把握戏剧冲突。

2.通过演读感悟人物性格。

3.通过联读解构戏剧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1.通过默读和勾画,明确人物关系,把握戏剧冲突。

2.通过演读,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1.通过联读,解构戏剧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理解戏剧中反映的人性、社会现象等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同踏入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世界,感受一段沉浮跌宕的历史。

这并非是遥远的历史,而是与我们近在咫尺的人间烟火。

这是一部讲述老北京烤鸭名店“福聚德”的人间悲喜剧,它就是是何冀平笔下的《天下第一楼》。

二、检查预习1.文题解读“天下第一”说明了此楼的与众不同,同时也设下悬念。

“楼”是写作对象,用“天下第一”修饰,蕴含着作者“一座危楼中就有天下”的思想。

作者要通过这座楼的兴衰来折射天下,包容世事人生。

2.作者介绍【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4.字词积累①正音正字鼎.盛( dǐng ) 老匾.( biǎn ) 幌.子( huǎng ) 绿呢.(ní ) 窝囊.( )怯懦.( nuò )捣.蛋( dǎo )撂.杆(liào )忌.讳(jì )赫赫.扬扬( hè)砧.板(zhēn ) 打镲.( chǎ )侦缉.(jī)拾掇.(duō)商贾.( gǔ )②理解词义:侦缉:侦查缉捕。

怯懦:胆小懦弱。

忌讳:由于风俗习惯等,对某些言谈或举动有所顾忌,相沿日久而成为禁忌拾摄:整理;修理;惩治。

凄惨:凄凉悲惨。

咬牙跺脚:一般是用来形容女孩子生气的样子或是表情比较无可奈何。

捣蛋:借端生事,制造麻烦,无理取闹。

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课文:天下第一楼(节选)300多年前,姑苏城中“负於上海,鬻於越州”,生活富饶,“江天一纵翻千亩”。

姑苏城北沐新舫。

店家这儿汇集了各地商人,有很多楼房。

其中以“三值楼”为最高。

这楼是全城第一高楼,又称“天下第一楼”。

谁也不记得它的真正名字了。

楼只是矗立在人们眼前的高大建筑物。

楼房耸立,烟波浩淼,躯体巍峨,云雾迷离,直揽城墙,赛过山岳。

它真是高楼迭起者侧目,山河倒卧者闇惖的壮丽胜景。

这楼建在汾江边上,全从海里石运到姑苏城,筑起烟波美丽的石桥。

桥上有一座拱桥,拱桥下是静派的汾江流水。

你知不知道,汾河是“雄师飞将”岳飞故乡的河啊。

桥头石拱桥下,汾江流淌着历史的河水。

教案:主题: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材分析:本文是课本中的一篇记叙文。

通过描述江南城市姑苏的繁华景象和一座高楼的壮丽景观,展示了江南地区的富饶和文化底蕴。

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地区的繁华景象和建筑风貌。

2.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文学作品的能力。

3.让学生明白背后的文化和历史知识。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关键信息。

2.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本、投影仪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投影仪呈现姑苏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象。

引导学生思考繁华的背后可能隐藏了什么。

Step 2 预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预读课文标题和开头段落,猜测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同时,让学生回答一些与姑苏城相关的问题,如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

Step 3 理解课文(20分钟)1. 听读课文: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

2. 讲解难点词语: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如“负於上海,鬻於越州”,“汾江流水”等。

3. 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作者的叙述方式和目的。

4. 理解课文内容: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理解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为什么楼房被称为‘天下第一楼’?”、“汾江流水的意义是什么?”等。

天下第一楼(节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天下第一楼(节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天下第一楼(节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下第一楼》的文学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对梁启超的评价。

2.了解男子汉大丈夫的传统形象,明确“男子汉大丈夫”这个传统形象的内容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3.学习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感悟社会文化与思想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天下第一楼》的文学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对梁启超的评价。

•了解男子汉大丈夫的传统形象,明确“男子汉大丈夫”这个传统形象的内容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难点•学习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感悟社会文化与思想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介绍文学背景,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梁启超,引起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20分钟)•学生自行阅读《天下第一楼》节选。

•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梁启超的事迹和人物评价。

3. 分组讨论(30分钟)•老师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梁启超的形象和文学形象的关系。

•学生自行归纳,总结梁启超在文学中的形象特点。

4. 思辨讲解(30分钟)•老师就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讲解,指导学生理性思考、提高分析能力。

•老师讲解“男子汉大丈夫”的传统文化形象,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5. 互动讨论(20分钟)•学生就老师的讲解内容展开互动讨论,强化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发言,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6. 总结(10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为下一节课进行预告。

•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天下第一楼》的文学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男子汉大丈夫”形象,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天下第一楼(节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天下第一楼(节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天下第一楼(节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天下第一楼》的背景知识,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难点: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1)教师出示图片:“广州塔”;
2)教师提问:大家知道广州塔是什么吗?有没有去过?
2.新课讲解(30分钟)
1)教师出示《天下第一楼》,并简要介绍作品;
2)学生自行阅读《天下第一楼》的节选,并记录未理解的内容;
3)教师讲解关于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文学特点;
4)教师导入阅读策略,让学生更好地将策略运用到文章的阅读中。

3.小组讨论(2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就所读节选的内容进行讨论;
2)每个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共享策略,并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理解;3)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讨论,并为小组提供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4.展示总结(15分钟)
1)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
2)学生互相交流,帮助理解相关内容,共同进步。

四、教学建议
1.在讲解作品时,可以辅以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立小组小结时间,让学生记录讨论中的重点内容;
3.展示总结的阶段,可以增加班级评比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天下第一楼(节选)》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天下第一楼(节选)》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天下第一楼(节选)》学案【基础存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簇.拥(cù)幌.子(huǎng)积蓄.(xù)B.忌讳.(huì)怯懦.(ruò)拾掇.(duō)C.侦.缉(zhēn)捣.蛋(dǎo)砧.板(zhān)D.账簿.(bó)纳.闷(nà)落.子(lào)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晚年的齐桓公没有任用贤才,最终导致国家的混乱,他的结局也非常凄惨..。

B.小李最近错误不断,爸爸让他好好拾掇..自己的思想,改正错误,争取更大进步。

C.王明鹤还是摇头:“尉局长别再说了,明鹤只能看病,不会做官,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D.延庆区千家店镇花盆村内有一关帝庙,殿内雕梁画栋....,各种砖雕饰品造型精美。

3.修改下列语句。

(1)创作《天下第一楼》成名后,又创作出《新龙门客栈》《投名状》等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

(2)《天下第一楼》以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为背景,讲述了生性聪慧的卢孟实临危受命拯救这座老店。

【课内精读】阅读“一个衣着整齐的小伙计快步跑上……”到文末,完成下列各题。

4.“他人到中年,衣着华贵,面容丰满,一脸威严。

身后跟着修鼎新。

”这句话在剧本中属于哪一部分?在文中有何作用?5.“瞎话!初四天唱的是落子。

下作的东西,店规怎么写的,背!”“瞎话”“下作的东西”,都是一些粗俗市井之语,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结合文段简析。

6.从选段看,卢孟实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戏剧情节简要概括。

【拓展阅读】威尼斯商人(节选)夏洛克上。

萨莱尼奥啊,夏洛克!商人中间有什么消息?夏洛克有什么消息!我的女儿逃走啦,这件事情是你比谁都格外知道得详细的。

萨拉里诺那当然啦,我也知道她飞走的那对翅膀是哪一个裁缝替她做的。

萨莱尼奥夏洛克自己也何尝不知道,她羽毛已长,当然要离开娘家啦。

夏洛克她干出这种不要脸的事来,死了一定要下地狱。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8 天下第一楼(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把握主要的戏剧冲突。

2.通过台词品读,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

3.结合剧本所反映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生活状况,深入理解剧本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部话剧,198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后,至今已经创下演出500余场的记录。

30余年来,已经更替了好几代演员,但台词几乎没改过一个字,戏里流淌的人生况味始终如一。

这部话剧就是《天下第一楼》。

这座话剧界的“高楼”常演不衰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走进剧本来一探究竟。

二、速读梳理情节1.理人物课文来自剧本第三幕的节选,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是什么身份?明确:王子西福聚德二掌柜,罗大头福聚德烤鸭师,常贵福聚德堂头,唐茂昌、唐茂盛老掌柜的大小儿子,福顺、成顺福聚德学徒,克五某王爷后代、食客,修鼎新福聚德瞭高儿兼账房。

核心、灵魂人物是谁?为什么?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梳理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2.明冲突冲突1 2 3 4 5具体情节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以第一个情节为例,唐茂昌从上场到下场出现在节选部分的哪些段落?(16段到35段),他来干什么?(要钱)从19段的语言可看出。

他态度怎样?从舞台说明“气冲冲的上,脸色不对,更火起来看出来者不善。

王子西如何应对的?从舞台说明上,“小心的,为难,怯懦的”读出他的无可奈何。

我们可以通过划定区域,结合舞台说明及人物语言来筛选关键信息,概括其他冲突。

明确:冲突二:克五借机敲诈,卢孟实威严应对冲突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冲突四:罗大头撂挑子,羞辱卢孟实冲突五:唐茂盛支钱要人,卢孟实欲哭无泪。

文中修鼎新的一句话是对冲突最好的概括。

“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戏剧冲突直接揭示了福聚德由盛到衰的原因,也为后面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是打开戏剧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思考“天下第一楼”的含义。

2.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词和难句。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2)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的“天下第一楼”具有哪些象征意义?(2)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句子。

四、导学案1.课文注释(1)生词注释: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的含义。

(2)难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句。

2.课文结构分析(1)划分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3.课堂讨论话题(1)课文中的“天下第一楼”具有哪些象征意义?(2)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4.学习检测(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五、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课后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课文、教案、导学案课文时间八年后。

地点福聚德店堂。

此时是福聚德的鼎盛时期。

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

门前停的是汽车、马车、绿呢大轿,门里进出的是达官显贵、商贾名流。

福聚德已是赫赫扬扬,名噪京师。

今天是大年初六,饭庄店铺大开张。

福聚德伙计们簇拥着王子西。

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地挂在门前。

尔后,掌案的把砧板剁得当当响,掌勺的啪啪啪地敲着炒勺,账房把算盘拨拉得噼啪响,百年老炉中的炉火像浇上了油,烧得呼呼蹿火苗子,这就是旧时买卖家讲究的“响案板”,以求新年里买卖兴隆。

福聚德的伙计们头脸干净,新鞋新帽,面带笑容,垂手而立,迎接着新年里的第一批客人。

王子西福顺,盯着点儿门口、胡同口,有要紧的主顾先喊-一声。

福顺(已经长成个大小伙子)放心吧,二掌柜! (下)王子西过了正五过初六,过了初六还照旧,说话这年就过完了。

常贵咱们大开张,对过儿大关张。

王子西全赢德那掌柜的就不是发家的样儿,伙计多吃半个馒头,他都耷拉脸子。

常贵那边伙计也怪可怜的,跟掌柜的说说,怎么搭济下。

王子西这事儿他想得到,别忘了,他爹也当过伙计。

常贵这十来年了,我都没敢问过,玉升楼掌柜的真干过那么缺德的事儿?王子西就为丢了几两金子,用这样的大秤(指墙上挂着的丈把长的大秤)把柜上的伙计,出门称一次,进门称一次。

常贵老爷子就这么窝囊死的?王子西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

常贵今天大开张,怎没见他?王子西唉,头年一忙,我忘了给侦缉队。

送礼了。

常贵那可是些惹不起的祖宗。

王子西这不孟实又打点去了。

(拿出一张单子)这是今天的水牌,上什么菜你编排-一下,下半晌瑞蚨祥东家、警备司令吴家有定座。

我今天得赶致美斋头炉萝卜丝饼。

(常下,王欲下) 唐茂昌带福子气冲冲地上。

王子西( 见脸色不对,小心地)大爷今天得空儿,没上戏园子?唐茂昌卢掌柜呢?王子西外出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天下第一楼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天下第一楼教案

18天下第一楼(节选)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文章背景作者简介:何冀平(1951-),中国剧作家。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背景资料: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以泄人间不平。

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

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送往的堂头常贵。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

然而,事违人愿,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目标导学二: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学案(1)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学案(1)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词语。

2.了解话剧文学的特点3.诵读,分层把握戏剧冲突。

4.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题。

教学重难点1.把握主要矛盾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

3.理解主题。

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北京烤鸭是名扬世界的美食,但烤鸭店的发展,却充满了辛酸和血泪。

烤鸭店的经营者们在重压下求发展,在狭缝中求生存,政局的变换、同行的倾轧,甚至来自内部的矛盾和争斗,都可能将烤鸭店置于死地。

《天下第一楼》就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从一个烤鸭店的兴衰,去认识百态的命运,感悟复杂的人性。

二、检查预习1.认识作者2.掌握字词三、作者作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何冀平(1951-),中国剧作家。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

之后,她投身影视剧本的创作中,与人合作完成了《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等作品。

四、剧情梗概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

传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

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

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

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

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

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

然而,事违人愿,“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五、识记字音词义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18. 天下第一楼(节选)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18. 天下第一楼(节选)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18. 天
下第一楼(节选)
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以下是课件为您推荐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18. 天下第一楼(节选)。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

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文章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文章主旨本文讲述了民国初年北京一家名叫“福聚德”的烤鸭店里发生的故事,揭示了“一个人干,八个人拆”的现象,暗示了福聚德即将由盛转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作品简介《天下第一楼》写了创业于清代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的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由入不敷出、势如累卵到东山再起、名噪京师而又面临倒闭的曲折发展历程,歌颂了卢孟实、玉雏姑娘、罗大头、常贵等人的聪明才智与实干精神,控诉、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和黑暗腐朽的社会。

结构图示天下第一楼 (节选)⎩⎪⎪⎨⎪⎪⎧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骗喝,遭卢孟实赶出卢孟实处罚不成器的小伙计,厚赏成顺罗大头自恃艺高,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常贵文体知识话 剧话剧指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戏剧形式,20世纪初传至中国。

话剧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舞台完成的。

②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通过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③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的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相适应的。

④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幌.子(huǎng) 侦缉.(jī) 怯.懦(qiè) 雕梁画栋.(dòng) B .拾掇.(duo) 忌讳.(huǐ) 捣.蛋(dǎo) 咬牙跺.脚(duò) C .凄.惨(qī) 打镲.(chǎ) 落.子(là) 赫.赫扬扬(hè)D.商贾.(jiǎ) 鼎.盛(dǐng) 耷.拉(dā) 骂骂咧.咧(liē)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福聚德伙计们蔟拥着王子西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地挂在门前。

(2)他人到中年,衣着华贵,面蓉丰满,一脸威严。

(3)您看,这影璧得描金了,后院堆房要挑顶子……(4)福聚德日近百金,还跟我来这套?(1)________改为________ (2)________改为________(3)________改为________ (4)________改为________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C.“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一样,在各自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3 000年以上的,只有汉字。

②这种文字对3 000多年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③后期的隶、楷、行、草,均发轫于斯。

④在河南安阳殷墟文字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甲骨文。

⑤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

⑥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造字法则。

A.①⑥⑤③④② B.④⑥②⑤③①C.①②⑤③④⑥ D.④⑤③⑥②①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剧本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舞台提示,二是人物台词。

B.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C.《天下第一楼》从内容性质上来看属于话剧。

D.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课内精读阅读“一个衣着整齐的小伙计快步跑上……我头也直疼,出去遛遛”,回答问题。

6.选文中的“一个衣着整齐的小伙计快步跑上……送到他手上”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选文的主人公卢孟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选文中哪句话道出了福聚德由盛转衰的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阅读老舍的《茶馆》片段,完成题目。

宋恩子后面住着的都是什么人?王利发多半是大学生,还有几位熟人。

我有登记簿子,随时报告给“巡警阁下”。

我拿来,二位看看?吴祥子我们不看簿子,看人!王利发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宋恩子你为什么爱租给学生们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呀!王利发这年月,做官的今天上班,明天撤职,做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缴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您看,是这么笔账不是?(1)宋恩子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的对!现在,连我们也欠饷啊!吴祥子是呀,所以非天天拿人不可,好得点津贴!宋恩子就仗着有错拿,没错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贴!走吧,到后边看看去!(2)吴祥子走!王利发二位,二位!您放心,准保没错儿!宋恩子不看,拿不到人,谁给我们津贴呢?吴祥子王掌柜不愿意给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个面子!对吧?王掌柜!王利发我 (3)宋恩子我出个不很高明的主意:干脆来个包月,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 (4)吴祥子那点意思!宋恩子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王利发那点意思得多少呢?吴祥子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5)9.简略分析对白(1)表现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性格及思想感情。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面对对白(2)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写出巡警们忠于职守的特点。

B.表现了巡警的横行霸道,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C.写出了宋恩子、吴祥子二人的悲惨生活,他们这样做是迫不得已。

D.只是直观地反映现实,没有含义。

11.对白(3)(4)的最后都有省略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对白(5)中“那点意思”和“不好意思”分别有什么含义?对白(5)有什么样的内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你校戏剧社将和来访的英国学生开展戏剧交流活动,你作为戏剧社的一名成员,需要向英国学生介绍我国的国粹——京剧,请你参考下面的资料,写一段80字以内的介绍文字。

[参考资料] ①京剧旦角流派有梅派、程派、荀派、尚派等。

②京剧是流传于全国、影响最大的剧种,被人称为“东方歌剧”。

③京剧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主要有红脸、黑脸、蓝脸、绿脸、黄脸和白脸等。

④京剧的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又各有细密分工。

⑤京剧演出讲究“唱念做打”等程式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解详析1.[解析] A B项,“讳”应读“huì”;C项,“落”应读“lào”;D项,“贾”应读“gǔ”。

2.(1)蔟—簇(2)蓉—容(3)璧—壁(4)近—进3.[解析] A B项,缺少主语,可删掉“通过”;C项,句式杂糅,可删去“造成的”或“原因”;D项,搭配不当,可将“培养”改为“提高”。

4.B5.[解析] C 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天下第一楼》属于话剧。

6.舞台说明。

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推动剧情的发展。

7.卢孟实是一个精明能干、工于心计、管理严格、脾气暴躁的人。

8.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9.[解析] 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及思想感情的分析能力。

由王利发的话可推知其精明,能对现实做出准确判断,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与抱怨。

[答案] 王利发在动荡年代把生意瞄准大学生,表现了他的精明能干。

通过他对做官的、做买卖的人的分析,又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

10.B11.[解析] 此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

省略号的作用主要有表示内容省略、列举省略、话没有说完、说话断断续续、声音延长、说话停顿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答案] 对白(3)的省略号表停顿,有思考的意思。

对白(4)的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有引诱的意思。

12.[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和语句的含义。

可结合文中宋恩子、吴祥子的性格以及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推断。

[答案] “那点意思”表示钱,“不好意思”表示钱太少。

对白(5)的语气看上去温和,带有商量的口吻,实际上却软中带硬,隐藏着威胁,巡警们贪婪凶狠的面貌跃然纸上。

13.示例:我国的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演出时要画上红、黑、蓝、绿、黄、白等脸谱,讲究唱念做打,著名旦角流派有梅派、程派、荀派、尚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