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复习资料最详细版
2024版年度全新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课后答案
![2024版年度全新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1485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a.png)
13
环境保护理念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念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强调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紧密关系, 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
阐述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原则和实施方法, 以及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公众参与与环境保护教育
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目标和任务, 以及绿色发展在环境保护中的推动作用。
方案设计。
突破方法
03
多做练习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参加模拟考试,提
高应试能力。
21
复习方法与时间安排
复习方法
分阶段复习,先系统学习教材内容,再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强化训练;多做历年真题,了解考试形式和难度。
时间安排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每天保持一定的复习量,避免临时抱佛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4/2/2
2024全新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 版课后答案
2024/2/2
1
目录
2024/2/2
• 课后答案概述 • 课后习题详解 • 知识点总结与拓展 • 实验操作与案例分析 • 考试备考策略与建议 • 教材辅助资源推荐
2
01
课后答案概述
Chapter
2024/2/2
3
答案来源与整理
答案来源
本书课后答案主要来源于编者团队及领域专家的精 心编写和审核,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5
答案的重要性
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参考课后答案,读者可以更 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减少盲目性和无效性,提高学习 效率。
加深理解程度
课后答案不仅提供了问题的答案, 还包含了对相关知识点的解释和 说明,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知识点 的理解和记忆。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讲解学习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920564cbec3a87c24028c453.png)
环境评价作业整理版第一、二章作业教材P22: 2、3、4题2、试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功能的体现。
判断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
预知功能: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
选择功能: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客体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哪一个更有价值,更值得争取的。
导向功能:是评价最为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
以上三种都隶属于这一功能3、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用环境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为一个必须遵守的制度。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4、论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
(1)具有法律强制性:现行的重要环境保护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做了明确的要求,具有不可违抗的强制性。
(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各种项目要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开工建设之前,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部门不办理征地,银行不予贷款。
3)分类管理:对造成不同程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①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必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③对环境影响很小的项目,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4)分级审批:国务院审批或国务院授权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登记表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其他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评价资格证书的单位来承担。
评价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甲、乙两级证书。
教材P35: 2、4、5题2、根据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分类原则,可以确定的评价类别有哪几种?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5、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 郝吉明 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 郝吉明 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71833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a.png)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 郝吉明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 郝吉明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大气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断努力,进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和创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是一本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材,本文将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大气污染的背景和概述。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体、颗粒物和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累积和传播,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其中,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大气污染的性质和控制技术至关重要。
第二章介绍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与传输。
大气污染物主要通过排放源释放到大气中,然后通过大气界面过程和大气循环进行传输和转化。
排放源可以分为点源、面源和线源,它们对大气污染的贡献不同。
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受到风、湍流、扩散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模型计算可以预测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和浓度分布。
第三章介绍了大气污染物的测量与监测。
为了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浓度、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需要进行测量和监测。
大气污染物的测量方法有激光雷达、质谱仪、气象遥感等。
监测站的建设和布局也是重要的环节,合理选择监测点位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当地的大气污染状况。
第四章介绍了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控制技术。
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排放、交通排放、生活排放等。
控制大气污染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技术,如减排措施、过程优化、清洁生产等。
通过改变污染物排放方式和采用先进的控制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浓度。
第五章介绍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包括烟气净化和尾气处理,其中选取合适的净化设备对于处理烟气和尾气中的污染物至关重要。
此外,大气污染控制还涉及到大气中的化学反应、气候变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等问题。
第六章介绍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的案例和实例。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重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29a39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4.png)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重点课程介绍⼀、课程性质和特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全国⾼等教育⾃学考试法律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内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理论体系,具有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具体知识,分析和处理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实际问题的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要系统论述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涵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领域内的主要分类或分⽀学科。
它不尽涉及法理学、国际法、⾏政法、民法、经济法和刑法等传统法学学科,⽽且还涉及环境科学(⽣态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和环境伦理学等其他⾃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
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为法学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内容⼴泛、实践性、综合性较强。
⾸先,该学科涉及多层次的法律规范体系,⽽且相应法律规范的内容多为民⾏交叉,其次,从知识结构上看,学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必须要对环境科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背景知识和专业术语有所了解和认知。
⼆、指定教材本课程串讲课时为20课时,所⽤教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汪劲主编,北京⼤学出版社2013年4⽉第1版。
三、课程体系第⼀部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总论(第1章--第3章)该部分内容主要论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理论,包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与发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该部分是学习以后各个章节的前提和基础。
该部分对应的是旧版教材第⼀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总论(第1章-第11章)。
新版教材在该部分对旧版教材做了⼀定的删减和修改。
保留了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和发展、环境资源保护法作为独⽴法学学科的相关论证;保留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体系、法律关系等基本理论;保留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各项基本原则和各项基本制度。
总体上来讲思路更为明确和具体,便于考⽣从总体上进⾏把握。
第⼆部分:环境污染防治法(第4章)环境污染防治法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章在界定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防治法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污染防治法》、《⽔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清洁⽣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主要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法沿⾰及其主要内容。
环境学复习资料最详细版
![环境学复习资料最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5c483aa1c7aa00b42acb1d.png)
09级7班?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二章绪论环境问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概念:所谓环境,总是相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行成的物质、能量自然现象的总体〞常简称为环境。
2、环境构造:环境中各个独立组成局部(环境要素)在数量上的配比、空间位置上的配置、相互间的联系容与方式。
环境要素的配置关系。
总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个独立组成局部在空间上的配置,是描述总体环境的有序性和根本格局的宏观概念。
3、环境规律: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持续反响性,灾害放大性。
4.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烟花规律的根本物质组分,分自然环境皂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5、环境质量:是在一个具体的环境,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开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二简答题:1、简述环境科学的根本原理环境学把社会和自然的直接演化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制约关系,从多层次乃至高层次上讨论人与环境协调演化的具体途径。
它涉及到科学技术开展方向的调整,社会经济模式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等。
人与环境和谐,环境协同原理,环境多样性原理,规律与规划原理。
2.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产生和开展的?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开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环境问题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开展而产生开展的。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人口压力。
第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第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环境问题的特点有:全球化,综合化,社会化,高科技化,累计化,政治化。
开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开展趋势:第一,人口激增和贫困-开展中国家的主要环境问题。
湘教版2017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详细复习大全
![湘教版2017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详细复习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27a01b5bed5b9f3f80f1c13.png)
七年级地理下复习资料第六章认识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亚洲又称“”:意为日出之地。
欧洲又称"":意为西方日落之地2、亚洲的位置:邻近的:A 洲B 洲D 洲分界线:C临海:E 洋 F 洋G 洋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纬线),南部延伸到(纬线)以南。
跨三个温度带,大部分位于带。
半球位置亚洲主要分布半球(东或西);大部分位于半球(南或北)海陆位置亚洲东临洋,北临洋,南临洋,西与洲相连,西南以运河与洲为界,东隔海峡与洲相望。
3、亚洲的围图,回答:(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①山;②河;③海;④山脉;⑤海;⑥海峡(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⑦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⑧。
4、亚洲地形的三大特点:一是亚洲地形类型以、为主;二是亚洲地面起伏,高低。
亚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三是地势亚洲地势高,低,山脉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7、“地球之巅”是8、陆地海拔最高的是,其次是。
海拔最低的是9、欧洲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世界最10、亚欧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最典型的呈形排列的群岛,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半岛:E F H:②山脉:A : B:海峡C: 河流:D:海洋:①③④地形区;⑤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⑥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12、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①气候,唯一缺少气候。
原因是②气候性特征明显③气候气候显著。
原因是13、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1)以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2)性特征显著;(3)具有世界上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气候”和“气候”。
气候特点分别是;14、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的原因:①欧洲西部常年盛行风,从洋带来暖湿气流.②欧洲山脉多为走向,地形以为主,有利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长驱直入。
③欧洲西部的大西洋有股暖流经过,起到了作用。
15、长江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位,世界第。
长度仅次于和;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是在我国境叫,它注入洋。
(完整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a0ae4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8.png)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照答案一、多项选择题 1.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管理除了依照国家管理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应恪守的特别原则有( A.综合性原则 B.区域性原则 C.规划和协调性原则 D.展望性原则 E. 技术性原则 2.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来源则一定()A.由政府政策决定 B.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特有 C.表现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之中 D. 合用于全部的法律部门 E.对环境与资源保护行为拥有广泛的指导性 3.我国《环境影响评论法》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论推行分类管理,其详细规定包含( )A.可能造成重要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 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C. 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D.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论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E.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论的,应当向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登记 4.合用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固体废物包含()A.工业固体废物B. 城市生活垃圾 C. 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 D. 危险废物 E. 放射性固体废物 5.依照我国《大海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污染大海环境给国家造成重要损失,能够由履行大海环境监察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伤害赔偿要求的生态损坏情况是()A. 损坏海洋生态 B. 损坏大海工程 C. 损坏大海保护区 D. 损坏大海水产资源 E. 损坏海岸工程 6. 自然资源的特点包含 ()A.可使用性 B.相对性 C.整体性 D. 地区性 E.有限性 7.依照我国《水法》规定,归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资源是()A. 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地下水 B.流经乡村集体组织的河流中的水 C. 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修筑管理的水库中的水 D.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的湖泊水 E. 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中的水8.国际环境法实行手段中的“命令- 控制举措”包含 ()A. 环境标准 B.环境影响评论 C.风险评估 D. 允许证 E.限制或严禁性举措二、单项选择题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的环境因素范围是()A. 与人类生计发展有直接或许间接关系的全部环境因素 B. 科学研究证明对人类生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 C. 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面空间和物质组成的环境因素 D. 对人类生计发展有影响且人类行为能够影响、调理或支配的环境因素 2.抢先提出“可连续发展”观点的文件是()A. 《里约宣言》 B.《我们共同的将来》 C. 《 21 世纪议程》 D. 《增加的极限》 3.我国《宪法》第一次规定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全民全部( 即国家全部 ) 是在 ()A.1954年 B. 1972年 C. 1978 D. 1982年4.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A.《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B.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C.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固体废物综合排放标准》5.依照《环境影响评论法》的规定,以下选项中属于专项规划的是()A. 海疆建设规划 B. 土地利用规划 C.城市建设规划 D. 地区开发规划6. 单位或个人经过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买卖、出租、承包等获得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方式属于 ()A.确认获得 B.授与获得 C.转让获得 D. 开发利用获得7. 确认环境能否已被污染的依据是()A. 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方法标准 D. 环境基础标准 8.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污染危害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葛,当事人能够选择行政办理和司法解决等程序。
新版暨南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暨南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392142bbceb19e8b8f6baf4.png)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
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
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暨南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24)环境保护概论(824)环境保护概论参考书目:《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关于英语无非几大模块:阅读,完型,新题型,翻译,作文。
首先最最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如果你把阅读搞“好”了,其他的都不成问题而“好”的定义,不是简简单单的把题做对,“好”的定义有很多方面,下面的内容我会说。
其次是作文,我们都知道考研英语作文有两篇:大作文和小作文。
2024精选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课后答案
![2024精选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1db8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a.png)
模拟试题演练与评估
演练模拟试题
01
选择符合考试要求的模拟试题进行演练,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评估演练效果
02
对演练结果进行客观评估,分析错题原因,查漏补缺,及时调
整复习策略。
总结归纳经验教训
03
将演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宝贵
的备考经验。
PART 06
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与实践
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 术
水污染控制原理主要包括物理法、化 学法及生物法等,这些原理在实际应 用中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例如,生 物法可以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 水中的有机物,而化学法则可以通过 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无机物。各种水 处理技术也是基于这些原理开发和应 用的。
给水排水工程基础与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环境工程学导论》
该书详细介绍了环境工程学的 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适合 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入门教材 或参考书。
《水质工程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 术》
该书重点介绍了水质工程学的 原理、技术和应用,包括给水 处理、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等 方面的内容,对于深入理解和 掌握水质工程学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系统介绍了固体废物的处 理与处置技术,包括填埋、焚 烧、堆肥等处理方式及资源化 利用途径,对于了解和掌握固 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具有重 要参考价值。
给出正确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解答
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 填写正确的答案,并解释填空的 依据和思路。
简答题解答
针对题目中的问题,给出清晰、 简洁的答案,并适当进行解释和 补充。
计算题解答
详细展示计算步骤和结果,解释 每个步骤的依据和意义,确保学
南京大学2023年844环境工程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南京大学2023年844环境工程学考研真题(回忆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c73ff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5.png)
南京大学2023年844环境工程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6分一个)
1、交换容量
2、MLVSS
3、粉尘比电阻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5、浮选
二.简答(10分一个)
6、斜板沉降的原理。
7、厌氧氨氧化原理。
8、电除尘器除尘效率90%,要使除尘效率提高到99%,集尘板面积应提高多少,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9、分析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
三.论述(20分一个)
10、水处理中的膜处理分离技术常见的有哪四种,区别是什么。
11、新的受关注的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
市政水处理厂原工艺为沉砂池-AAO-反硝化过滤池,符合出水标准。
要处理新的污染物,应增加那些工艺技术,说明理由。
12、温室气体是什么,常见的长寿温室气体有哪些(3类以上),其他造成气候危害的大气污染物(2-3类),这些气体和成分影响气候的基本原理,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和控制措施。
13、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形成机理,以及控制技术和主要原理。
新版大连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大连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3db56b9ec3d5bbfd0a74e0.png)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内心思绪万千。
一年很短,备考的经历历历在目,一年很长,长到由此改变了一个人的轨迹,并且成就一个梦想。
回忆着一年的历程,总想把它记录下来,希望可以给还在考研道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考研是一个非常需要坚持的过程,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既然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吧。
考研整个过程确实很煎熬,像是小火慢炖,但是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真的是美好的。
文章整体字数较多,大家可视自己情况阅读,在文章末尾我也分享了自己备考过程中的资料和真题,大家可自行下载。
大连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82)环境科学与综合或(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882)环境科学与综合参考书目:1、《环境化学》,陈景文、全燮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下册,高廷耀、顾国维、周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参考书目:1、基础物理化学》(第二版),王新平,王旭珍,王新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2017年第三次印刷);2、《基础物理化学解题指导》(第二版),王新葵,王旭珍,王新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3、《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编者:孟长功、辛剑,高等教育出版社关于英语其实我的英语基础还是比较差的,起码在考研之前,这让我在英语学习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坎要过,不过好在只要过了这个坎,英语成绩一定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为了度过这个坎,我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去看英语,用到的资料就是木糖英语的真题和单词,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就只是看英语不停的坎,付出了读文章读到恶心的代价,虽然当时觉得真的很痛苦,但是实际上现在想来还是值得的,毕竟英语的分数已经超乎我的想象。
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考研真题和答案
![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考研真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ca784951e79b8969022688.png)
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考研真题和答案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内容简介本资料是详解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的配套题库,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本部分从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试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
本部分对王家玲主编的《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教材每一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
课后习题答案经过多次修改,质量上乘,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
本部分严格按照王家玲主编的《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
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
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并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
本部分参照王家玲主编的《环境微生物学》(第2版)教材,根据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两套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的解答。
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试看部分内容名校考研真题第1篇环境微生物学基础一、选择题1.在分类系统中细菌、蓝细菌一起皆属于()。
[华侨大学2 014年研]A.原生动物B.后生动物C.绿藻门D.原核生物界【答案】D查看答案2.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华侨大学2014年研] A.它们是多细胞的B.细胞有明显的核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D.可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查看答案3.关于细菌的鞭毛,正确的是()。
[华侨大学2013年研] A.所有细菌鞭毛数目相同B.由糖类组成C.只着生于细胞的一端D.由蛋白质组成【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BD两项,鞭毛的化学组分主要是蛋白质,只含有少量多糖或脂质。
历年上海交通大学856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知识考研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历年上海交通大学856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知识考研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cd37cf172ded630b1cb62a.png)
历年上海交通大学856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知识考研真题试卷与答案解读一、考试解读: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856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知识的考试情况;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上海交通大学考研专业课856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知识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根据上海交通大学856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知识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2018真题分析:最新真题是上海交通大学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上海交大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2019考试展望: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2019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上海交通大学考试大纲: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①考研前期的准备;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罗列上海交通大学856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知识的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上海交通大学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
二、上海交通大学历年考研真题与答案:汇编上海交大考研专业课考试科目的2001-2007、2011-2018年考研真题试卷,并配备2011-2018年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547cb2e7fd5360cbb1adb43.png)
内容简介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是我国高校理工科专业广泛采用的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目为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该教材的教学大纲和历年考研真题精心编写了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题库,本题库是详解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及详解。
本部分从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试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
本部分对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每一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
课后习题答案经过多次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
本部分严格按照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
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
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并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
参照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根据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两套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解答。
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圣才学习网│理工类()提供全国各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版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fbaa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2.png)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版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主要包括环境工程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热力学、环境工程流体力学、环境系统分析等内容。
本书是环境工程原理领域的经典教材,第三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更新,内容更加全面、深入和系统。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是环境工程概论。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政策等内容。
其中,对环境工程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明确定义,使读者对环境工程有了全面的认识。
第二部分是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是环境工程中的重要基础学科,本书详细介绍了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的特性、环境化学反应、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和去除等内容,为读者深入了解环境化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第三部分是环境生物学和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生物学和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中的前沿学科,本书系统介绍了环境中的生物种类、数量及其分布规律,以及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和应用等内容,为读者深入了解环境生物学和环境微生物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第四部分是环境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
环境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中的重要理论基础,本书详细介绍了环境中的热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原理和应用,为读者深入了解环境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第五部分是环境系统分析。
环境系统分析是环境工程中的重要方法和工具,本书系统介绍了环境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为读者深入了解环境系统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环境工程原理的相关内容,适合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也适合作为环境工程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希望本书能够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促进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最完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超详细)
![最完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c1086c0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9.png)
最完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超详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第一部分地球的宇宙环境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是指宇宙中的各种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
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包括:宇宙、星系、恒星、行星系、卫星系和小行星带等。
太阳系是行星系的一种,包括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其中太阳是中心天体。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它的普通性体现在: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都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外部自身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有液态水等。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是地球上生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品。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此外,太阳辐射还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及原因包括太阳能和风能,其开发条件评价包括能源丰富程度、市场大小、距离、资金、技术和政策等。
新能源的优点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但缺点是能量密度小、变化大不稳定。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层。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498d02eefdc8d376ee32a1.png)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
“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
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3、范围:(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2)类型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2、天体系统(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主要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00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4.2光年 (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 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2》成行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B分类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公转周期:76年方向:自东向西彗星成因:冰物质→升华→太阳风排斥特征:核心→云雾状→背向太阳组成:彗核→慧发→彗尾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1》地月系概况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最低级)其他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月相成因:地球与月球空间位置的变化形成月相类型:新月-上弦月-满月或望-下弦月2》月相成因及变化月相的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下下东东,初一月黑头,十五月亮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级7班《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二章绪论环境问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概念:所谓环境,总是相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行成的物质、能量自然现象的总体”常简称为环境。
2、环境结构:环境中各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素)在数量上的配比、空间位置上的配置、相互间的联系容与方式。
环境要素的配置关系。
总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个独立组成部分在空间上的配置,是描述总体环境的有序性和基本格局的宏观概念。
3、环境规律: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性。
4.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烟花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自然环境皂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5、环境质量:是在一个具体的环境,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二简答题:1、简述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环境学把社会和自然的直接演化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制约关系,从多层次乃至高层次上讨论人与环境协调演化的具体途径。
它涉及到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调整,社会经济模式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等。
人与环境和谐,环境协同原理,环境多样性原理,规律与规划原理。
2.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产生和发展的?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环境问题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人口压力。
第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第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环境问题的特点有:全球化,综合化,社会化,高科技化,累计化,政治化。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第一,人口激增和贫困-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二,与城市化相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三,自然资源消耗加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第一,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急剧增加,大气氮氧化物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并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性环境问题。
第二,自然资源消耗和破坏增加,使全球环境的破坏和能源萎缩加速。
第三,室环境污染突出。
3.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任务有哪些?一、探索全球围自然环境烟花的规律二、探索全球围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三、协调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同生态要求之间的关系四、探索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的途径第三章生态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包括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的统一体。
具体说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3、生态系统平衡:指在一定时间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他们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4、生态系统平衡阈值:不使生态系统丧失调节能力或超过其恢复力的干扰及破坏作用的强度。
5、生态椎体:是表示生态系统中能流量、生物量和生物个体数量在个营养级分布比例的图形。
以方框长度代表各级能流量、生物量或个体数量的大小,并按营养级顺序由下而上叠置在一起。
二简答题:1.生态系统有哪些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环保有哪些意义?答: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组成成分及营养关系;二是各种生物的空间分布状态。
具体的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物质结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功能特性有①生物生产②能量流动③物质循环④信息传递.生态学的发展表明,它不仅仅是解释自然界,而且要改造自然界,是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力工具。
处于一定时事围的生态系统,都有其特定的能流和物流规律。
只有顺从并利用这些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人们才能持续的取得丰富而又合乎要求的资源发展生产。
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一般将这些因素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
自然原因主要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
人为的因素主要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当代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等。
3.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包括哪些方面?答: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等4.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基本特征为1开放的自持系统2动态功能系统3自动调节的功能4一定的区域特征。
失调的基本特征:结构上出现缺损,部分组分失去;功能上: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营养层上受阻;物质循环正常途径中断。
自动调节表现在1同种生物种群密度调节2异种生物种群间的数量调节3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调节(两者间输入与输出的供需调节)5.稳定遵守的基本原则答:1物质循环保护2生产保护3结构保护4生态平衡6.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答:生态系统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反馈机制,抵抗力和恢复力实现的。
反馈机制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生物的增长、种群的增加等均属正反馈,要使系统维持稳定,只有通过负反馈,负反馈作用的意义在于通过自身的功能减缓系统的压力以维持系统的稳定。
抵抗力是生态系统抵抗外干扰并维持系统结构和功能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是生态系统遭受外界干扰破坏后,系统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7.生态系统定义主要依据的理论基础8.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答:生态系统由生物(生命系统)和非生物环境(环境系统)两大部分和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成分组成的。
生态系统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组成成分及营养关系;二是各种生物的空间分布状态。
具体的说生态系统包括物种结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第五章水污染及其控制一名词解释:1.水体污染:(自己看书判断)(1)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和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
(水体和水环境的区别?)(P122)(2)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及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2、水质指标:水质指标是指水样中除去水分子外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它是描述水质状况的一系列标准。
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放射性指标3、生物化学需氧量: BOD简称生化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用单位体积的污水所消耗的氧量(mg/L)表示。
4、化学需氧量: COD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物时所需的氧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mg/L)。
5、水体富营养化: 植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排入湖泊、水库、港湾、海等缓流水体,造成藻类大量繁殖的现象。
(P124)6、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污染物参与水体中物质转化和循环过程,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其分离或分解,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使水体基本上或完全的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恢复原有的生态平衡,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
7、水质标准:世界各国针对不同的用途,对用水的水质建立起相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质量标准。
二简答题:1.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主要分为:答:(一)物理性污染:悬浮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二)化学性污染:酸碱污染,重金属污染,非金属毒物污染,需氧有机物污染,营养物质污染;(三)生物性污染。
2.控制水体污染的基本途径:答: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任意排放造成的。
因此,要控制和进一步消除水的污染,必须从控制废水的排放入手,将“防”、“治”、“管”三者结合起来。
有效地控制水体污染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污染源排放的工业废水量(1)改革生产工艺(2)重复利用废水(3)回收有用产品2.妥善处理城市及工业废水3.加强对水体及其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3.水体中哪些作用有利于污染物自净?(一)物理净化作用:稀释与扩散,沉淀;(二)化学净化作用:氧化还原作用,酸碱反应,吸附与凝聚;(三)生物化学净化作用;4.污废水排入河流后,在河流中的特征是?(一)工业废水排入后不经处理的特征(1)悬浮物质含量高,最高可达3000mg/L(2)需氧量高,有机物一般难于降解。
对微生物起毒害作用。
COD为400~10000mg/L,BOD为200~5000mg/L(3)pH值变化幅度大,pH为2~13(4)温度较高,排入水体可引起热污染(5)易燃,常含有低燃点的挥发性液体如汽油、苯、甲醇、酒精、石油等(6)多种多样的有害成分:硫化物、氟化物、Hg、Cd、Cr、As等(二)生活污水排入后不经处理的特征(1)悬浮物质较低,一般为200~500mg/L。
(2)属于低浓度有机废水,一般其生化需氧量BOD约为210~600mg/L。
(3)呈弱酸性,一般PH大约为7.2~7.6。
(4)含N、P等营养物质较多。
(5)含有多种微生物,含有大量细菌包括病原菌。
5.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分为哪几种处理方法?(1)物理处理法(2)化学处理法(3)生物处理法(4)物理化学处理法6.何为水质指标?分为哪几类?答:水质指标是指水与其他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生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可分为三类:物理指标(嗅味、温度、浑浊度、透明度、颜色等);化学指标(a)非专一性指标(b)无机物指标(c)非专一性有机物指标(d)溶解性气体;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藻类等);放射性指标(总α射线、总β射线、铀、镭、钍等)第六章常规大气污染及其控制一、名词解释:1. 干洁空气: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
2.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3. 城市热岛效应:工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使城市热源和地面覆盖物与郊区形成显著的差异,从而导致城市比周围地区热的现象。
4. 温度层结:地球表面上方大气在垂直于地表方向上的温度分布。
5. 大气稳定度:大气垂直运功的强弱。
6. 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垂直于地表方向上,每升高100m气温的变化值。
7. 干绝热递减率:指地面绝热上升时,会因周围气压的减少而体积膨胀,用能反抗外力,因此,它的温度就下降;空气块下降时,外压力增大,对其作压缩功,转化为能,使其温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