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对联欣赏
山海关孟姜女庙上对联(山海关孟姜女庙前有一副对联)
山海关孟姜女庙上对联(山海关孟姜女庙前有一副对联)对联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一种类型,以工整对仗,妙韵横生为佳,尽管对联的字数一般都没有严格的限制,但优秀的对联一般都以言简意赅,韵味隽永为上。
这也就给各路文人雅客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在最短的篇幅内写出一副最精妙的对联。
当然,人的才智是无限的,千百年来,中华各地流传着无数脍炙人口的对联,它们凝练着心血,辉映着历史。
01千古奇联无人能解,郭沫若闻名而至山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古往今来歌颂,咏唱山海关的文章诗句层出不穷,在这些文学名篇宝句之中,有一副对联格外吸引人。
这是贴在“贞女祠”,即孟姜女庙门前的一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副对联乍一看让人很摸不着头脑,仔细分辨更是头晕目眩:朝和长都是多音字,两者本就有不同的读音和寓意,上下联各用了七个朝和长字,实在是难以理解。
不过,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就曾经在游历山海关的时候,见到过这副对联,并说出了他的解读。
郭沫若先生盛赞这副对联是“天下第一奇联”。
郭沫若与这副对联之间十分有缘分,当初他决定一览孟姜女庙的对联,还是因为一次“写对联”的趣事。
1963年秋天,郭沫若先生和夫人于立群一起来到秦皇岛游历。
郭沫若对秦皇岛可谓情有独钟,在他看来,单是这个“秦皇岛”的名字就足以抵得上任何珍贵的财富,是其他所有城市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秦皇岛以“秦皇”为名,秦皇就是千古一帝嬴政,嬴政横扫六合,一统九州,修车轨,铸钱币,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其功绩与威望有目共睹,但是历史上也一直包含对他的争议。
争议焦点有焚书坑儒,求取仙药,修筑长城等,一直以来无人能够下一个完整的结论。
也正因为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才更富有神秘的魅力。
以皇帝命名的城市不少,俄国有“圣彼得堡”,美国有“华盛顿”,但是在郭沫若看来,华盛顿,圣彼得之流只相当于姓氏,换算过来就相当于一个“嬴”字。
全国独一,举世无双的“秦皇岛”,就这样在郭沫若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千古才情万古对》之郭沫若高才巧对联
《千古才情万古对》之郭沫若高才巧对联郭沫若高才巧对联郭沫若(1892—1978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开我国一代诗风的伟大诗人、作家、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楹联大家。
他原名开贞、鼎堂,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无与伦比的“全才”。
结撰楹联,贯穿了他的一生。
少年时代的郭沫若就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和写作、答对对联的训练。
据他关于童年生活的自叙,启蒙之前,母亲就教他背诵唐宋诗词,4 岁半入家塾,两三年后老师便教他对对联。
开始是简单的两三个字,渐渐地对到5字、7字以上,然后学作试帖诗。
由于他聪明颖悟和刻苦好学,使他在少年时代就掌握了对对联的艺术和技巧,并能够即兴题咏,援笔立就,超绝同侪,闻名于当地。
加之巴蜀自古为“天府之国”,名山大川,随处可见,才人辈出,史不绝书。
郭沫若生于斯土,好境天成,陶溶造化,不仅直接影响他的一生,而且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之中,洋洋乎蔚为大观,可说是其来有尚。
郭沫若6岁那年,每天都在私塾里认真练字,写“十十丁午天下太平”之类。
有一次,私塾先生钓鱼归来,在评点学生写的字时戏写了:钓鱼2 字,向学生们索对。
郭沫若因不久前刚看了木偶戏《杨香打虎》,灵感忽来,不禁脱口对以:打虎两字。
先生又惊又喜,竟禁不住拍案叫绝,把郭沫若吓了一跳。
事后,先生常向郭沫若的父亲称赞说:“此子出口不凡,将来必成大器!”从此,先生便在他们的功课里增加了一项——对课。
郭沫若少年时就读的私塾后院有座寺庙,庙里有一棵桃树。
一天,私塾先生因事外出,郭沫若便和同学们翻过后院的矮墙去偷摘桃子吃,被寺里的僧人发现,告到先生跟前。
翌日,先生正颜厉声质问诸学生,意欲严格追查。
郭沫若和同学们见先生异常严厉,谁也不敢当面承认。
于是,先生在恼怒之下,出了一比责备、挖苦学生的出句: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吟罢,命众学生对出对句,并说只要对出好句,便可免罚。
郭沫若听后略一思索,当即对出对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雍容高迈,且“必定有我”语气坚定,胸怀远大,对句的确不凡,少年才子固不虚也。
对联故事——郭沫若幼年巧对
对联故事——郭沫若幼年巧对
郭沫若(一八九二——一九七八),四川乐山人。
是位诗人、文学家。
郭沫若六岁那年,在私塾念书。
一天,先生钓鱼回来,在黑板上写了钓鱼两个字,向学生索对。
郭沫若刚好前不久,看了木偶戏《杨香打虎》,灵感一来,不禁脱口对出打虎。
先生拍案叫好。
事后,先生对郭沫若的父亲说:你的儿子出口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一天,私塾先生外出,郭沫若和同学数人,翻墙而过,偷摘墙外民家树上的鲜桃。
此事暴露后,先生责备学生,并二追查,学生害怕先生罚打手心,没有人敢承认。
先生无奈,只好泛泛地教戒学生一番,并出了上联,叮咛学生应对,对上了,可免于处罚。
先生出的上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才思敏捷,凝神片刻,即大声对出:他年攀枝步蟾宫,必定有我!对仗自如,气势不凡。
先生听了,欣喜万分,转怒为喜,大加赞赏。
因此,不仅郭沫若免于处罚,就连其他几个学生也免罚了。
文章。
郭沫若为蒲松龄故居题写的对联
郭沫若为蒲松龄故居题写的对联
蒲松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化家,颇受尊崇和敬仰。
因此,蒲松龄所住的宅邸在他去世后成了热门的游览景点,更是许多文人墨客的憧憬之所。
据说,蒲松龄故居有一对对联,是由孟浩然的对联所改编而成,是蒲松龄终身师弟——郭沫若题写的。
这对对联如下:
"山寺寄古朴,洞庭静望韵,茅当朝雨余,芋涵甚未温"
从这对美妙的对联中可以看出,蒲松龄故居周围的自然景色是十分宁静和庄严的,这正是郭沫若想要表达的。
此外,地处洞庭湖,湖光山色,气清浅明,风和日丽,这正是蒲松龄常年寻觅的书香世外桃源。
看着蒲松龄故居萦绕着的美好对联,人们不禁想起了蒲松龄草堂之下绘出的字画和清新的诗词,觉得蒲松龄的文学精神这里来来回回,永远不灭。
蒲松龄的精神和智慧为中国文学元素的发展添上了繁花似锦的一笔,它为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所遵循,他们竭尽尽力推动文化的发展,对社会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蒲松龄故居和美丽的对联也将永远流芳百世,当你站在故居的门口,仅仅一句话就能将你带入一片书香气息的世界,灵动的诗篇和书画把握着文化的指引,此时此刻你就感受到了蒲松龄留给人类的珍贵礼物。
郭沫若是当代文化巨匠,他的这几副对联也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郭沫若是当代文化巨匠,他的这几副对联也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如果要细数当代中国文化领域的巨匠和大师,一定不会遗漏了郭沫若。
说到郭沫若,很多我这个年龄的人都知道,他不仅是大文学家、书法家、考古学家,但说到他还工于楹联创作,大家就不一定知道了。
近来,我读有着楹联文化方面的书籍,其中有一段专述他作的楹联作品,对他的崇敬之情又增加了不少。
郭沫若的楹联作品大都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即使写同一题材的楹联,内容也往往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艺术形式上呈现各种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下面,撷取他的几副对联,以供鉴赏。
郭沫若先生郭沫若(1892一1978)。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着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
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其中《天上的街市》和《静夜》被选入七年级人教版课本。
《雷电颂》被选入八年级课本。
一、题李白纪念馆的楹联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俭天外,挂号扶桑。
这是一副绝妙的对联,上下联共四句话,却引用了与李白有关的三个典故,不仅对仗工整,平仄讲究,而且兼顾了律诗的韵律。
上联中,酌酒花间,用的是李白《月下独酌》中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诗意;磨针石上,则是用了李白少年时看到老妪铁杵磨针、励志读书的故事。
下联中,倚俭天外,挂号扶桑,出自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的诗句。
两幅对联题字寓意深刻,一代文豪郭沫若的遒劲书法!
两幅对联题字寓意深刻,一代文豪郭沫若的遒劲书法!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新诗奠基人之一。
郭沫若在历史学、文字学、文学、诗歌、书法、翻译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是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曾任中国文联主席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来自网络)在中国现代书法史上,郭沫若从事书法艺术七十余年,具有非凡的成就。
他为人慷慨谦逊,知识丰富、见识广博。
新中国成立后,他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厂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留下了难以计数的题字、诗歌、辞赋等墨宝。
其书法作品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实属罕见。
郭沫若题字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他为北京故宫题写的“故宫博物院”牌匾。
刚劲有力,洒脱奔放,韵味无穷。
郭沫若书“故宫博物院”匾额(来自网络)由于郭沫若对文字学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他的诗歌用词、用句十分精炼。
特别是他写的对联对仗工整,言简意赅。
这里,生活家多宝小编要为大家介绍我家乡的两幅对联,这是1963年郭沫若专为丽江集撰并书写的名联,从中可见郭沫若书法功底非常深厚。
丽江黑龙潭得月楼云南丽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之一。
丽江黑龙潭旧名玉泉王庙,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
据称在乾隆六十年、光绪十八年均得到重修。
因获清代嘉庆、光绪两朝皇帝敕封“龙神”,因而重命名“黑龙潭”。
黑龙潭以其天生丽质,“月到天心,风来水面;亭台矗立水中,云飞画栋,雨卷珠帘。
”被载入《中国名泉》和《中国风景名胜》等书籍。
解放后,经多次扩建,成为人民公园。
现在的黑龙潭公园,已是丽江城区人们休闲娱乐和旅游的著名胜地。
丽江黑龙潭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水系的源头,因而,1997年12月4日,黑龙潭景区作为丽江古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黑龙潭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郭沫若题写“得月楼”牌匾位于丽江黑龙潭内,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著名楼阁——得月楼。
得月楼四面临水,有桥与岸上相连。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的对联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的对联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的对联:
上联:千古传世古香存,历史长河映古今
下联:智慧闪烁文化根,书卷永留传家风
上联:古居藏珍历史长,文人墨客留千古
下联:智慧流淌书香馥,传世瑰宝赋文华
上联:博学多才寓思辨,蒲松龄故居独韵长
下联:文化灿烂承古韵,郭沫若思维穿时空
上联:书香涵养千年智,古居流传万古情
下联:文化底蕴传千古,历史长河演智慧
上联:古韵留香书画间,蒲松龄故居独韵悠长
下联:文化辉映传千古,郭沫若思维穿时空
上联:千古传世古韵长,蒲松龄故居凝文化
下联:智慧流淌书香馥,郭沫若思维穿时空
上联:古韵流传千古情,蒲松龄故居凝文化
下联:智慧辉映传千古,郭沫若思维穿时空
上联:古居文化承古韵,蒲松龄故居独韵长
下联:智慧闪烁传文化,郭沫若思维穿时空
上联:千古传世古韵长,蒲松龄故居凝文化下联:智慧辉映传千古,郭沫若思维穿时空
上联:古居文化凝千古,蒲松龄故居独韵长下联:智慧辉映传文化,郭沫若思维穿时空
上联:古韵流传凝古韵,蒲松龄故居映文化。
古今神童妙联故事八则,小小年纪,智慧非凡
古今神童妙联故事八则,小小年纪,智慧非凡王安石父子对谜联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幼年便能吟诗作对。
有—天,王安石想考考他的文才,便边吃饭边出了一个上联:一刀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
王雱意识到这是条谜联,他先说出了谜底——煮鸡蛋,接着对出下联:双手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对得好!”父亲把儿子抱起来,连声夸赞,并道出谜底:“吾儿所吟乃石榴。
”文天祥妙对考官宋代,江西某地举行县试。
主考官别出心裁,规定笔试前先口试。
最后进考棚的是—个袖子里拢着一朵桃花的年幼的考生。
主考官见状,脱口吟出上联:小童生暗藏春色。
幼童从容地施礼答道:老宗师明察秋毫。
主考官大喜过望,拍案叫绝,记下他的姓名,结果取为秀才第一。
这位才思敏捷的小童生,便是后来举进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于谦少年怀大志明代于谦,七八岁时就能出口成对,挥笔成章,人称“神童”。
有一年清明节,父亲于彦昭领着于谦及其叔父前去祖坟扫墓。
他们边走边吟诗作对。
当他们路过一个名叫凤凰台的地方时,叔父兴致勃勃,登台高声吟出一联:今朝同上凤凰台。
于谦随口对道:他年独占麒麟阁。
二位长者听了,又惊又喜,异口同声地夸赞道:“有抱负啊!”李调元出口成对清代才子李调元,五岁时便能吟诗作对。
一次老师问他:“养蚕何用?”李调元顺口答出一联:蚕作茧,茧抽丝,丝织绫罗绸缎暖人间。
老师一听暗暗称奇,便索性叫他对出下联。
李调元略一思忖,对出下联:狼生毫,毫制笔,笔写锦绣文章传天下。
后来李调元果然不凡,中了进士,成为清代著名文学家和戏曲理论家。
林则徐妙语解围民族英雄林则徐小时候应童子试,因人拥挤,父亲就扛着林则徐进了考场。
考官见此情景,便开玩笑道:子将父作马。
周围人哄然大笑。
林则徐的父亲一脸窘态,十分尴尬。
林则徐当即大声对道:父愿子成龙。
笑声突然停止,满场人为之惊叹称奇。
魏源对联惊县令清代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魏源,自幼聪慧无比,遐迩闻名。
魏源九岁时应童子试,唱名时,县令指着自己茶杯中画的太极图吟出一条上联:杯中含太极。
郭沫若评价西游记的对联
郭沫若评价西游记的对联
郭沫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对于古典文学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他曾以对联的形式评价了古典名著《西游记》,这一评价不仅揭示了《西游记》的文学价值,也展现了郭沫若对于文学的独到见解。
上联:猿啼三声泪沾衣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作为主角之一,以其机智、勇敢、神通广大的形象深入人心。
而“猿啼三声泪沾衣”这一句,正是对孙悟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
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但也有着柔情似水的一面。
在取经路上,他多次因为师傅唐僧的误解而受委屈,甚至在唐僧被妖怪捉走时,他也曾流下眼泪。
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孙悟空的柔情与忠诚,也展现了《西游记》中人物性格的丰富多样。
下联:鸟宿一枝寒带雨
与上联相对应,下联“鸟宿一枝寒带雨”则是对《西游记》中另一重要角色——唐僧的写照。
唐僧作为取经的主要人物,一路上历经磨难,风雨兼程。
他代表着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意志,即便在困境中也始终保持着对佛法的虔诚。
这一联通过描绘唐僧在寒夜中孤独宿于一枝之上的场景,展现了他的坚韧与毅力。
横批:奇文共赏
横批“奇文共赏”则是对整部《西游记》的高度评价。
作为一部融合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多种元素的古典名著,《西游记》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这一横批不仅表达了对于《西游记》这一文学奇作的赞赏,也呼吁广大读者共同欣赏这部千古传世之作。
郭沫若以对联的形式评价《西游记》,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独特而深刻的解读方式。
这一评价不仅揭示了《西游记》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欣赏这部古典名著的新视角。
奇妙的对联1
《春蚕》 。 毕生心血似___________
提示:茅盾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较著名的有 《林家铺子》、《春蚕》、《秋收》、《虹》、 《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清明前后》 等
训练
抢答,展个人风采 成语式:填写缺字联。 •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 画亦精,字亦精, 精益求精 ________。
对联的特点
②词性相同;
词性相同,位置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林则徐)
冬去山清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③结构相应;
• 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 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 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 持一致。
对联常识
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A
1 、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2、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却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3、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D
C B
4、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A、春联 B、婚联 C、行业联 D、挽联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3、结构相应
4、平仄相对
5、内容相关
对联口诀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对联的种类
按时间和场合分: ①春联 ②行业联 ③喜联 ④寿联 ⑤挽联
郭沫若对联欣赏
郭沫若对联欣赏郭沫若对联欣赏郭沫若对联欣赏(一)万方春色;千顷湖光。
——跋语:立群写出万方春三字,为足成三语构成一联。
一九六三年春夜鼎堂玉成桃李;海涌波涛。
——题浙江瑞安玉海楼中国已新生;方向更光明。
——题上海鲁迅纪念馆云扶石扶云;佛顶山顶佛。
——题佛顶山,普陀之最高峰好自口中出;春从手上生。
——赠中医古籍专家耿鉴庭共和三尺剑;光复一戎衣。
——辛亥革命春联宇超超北海;文伯伯南宫。
——赠李宇超、魏文伯花学红绸舞;径开锦里春。
——题杜甫草堂花径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题成都武侯祠过厅虎符孔雀胆;龙种凤凰城。
——集中外文学作品名枳棘成而刺;担黎食之甘。
——赠马寅初。
担黎:挑担的黎民,即老百姓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题宁波天一阁海上生明月;天涯逢故人。
——赠李可染摧翻经石峪;压倒逍遥游。
——赠于立群不必现身说法;只要有脸见人。
——题乐山高山寺阿弥陀佛像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题四川乐山壁津楼好事流芳千古;良书播惠九州。
——题宁波天一阁。
播惠:传播智慧求仁得仁何怨;先天而天弗迷。
——挽李公仆、闻一多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
——题天山天池万牛回首丘山重;鲸鱼破浪沧溟开。
——集杜甫诗题浙江普陀山文物馆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兮扶之直。
——赠陈毅中囿夕阳华亚若;平原零雨草萋其。
——赠杨作权可否古今尽人事;染点翰墨侔天工。
——赠李可染,联嵌“可染”二字四山多石泉声绝;万里无云日照容。
——题峨眉山纯阳殿,祀弥勒平生功业犹拉化;旷代文章数阿Q。
——挽鲁迅龙战玄黄弥野血;鸡鸣风雨际天闻。
——赠张肩重妄把梨儿充炸弹;误将沫若当潘安。
——斥日本暗探捣乱会场宋人方守株待兔;大道以多歧亡羊。
——题东北图书馆返国空余挂墓剑;斫泥难觅运风斤。
——题鲁迅像英雄气魄云为被;志士情怀海作家。
——赠鲁迅泽色绘成新世界;东风吹遍旧河山。
——赠毛泽东国有干城扶赤帜;民之喉舌发黄钟。
——赠李一氓挟泰山以超北海;驭大鹏而游南溟。
郭沫若故居的一副对联
郭沫若故居的一副对联郭沫若故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革命家郭沫若的生活之地和创作之所。
他的故居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润州区,是一座庄园式建筑,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故居的院墙两侧,挂着一副对联,以彰显郭沫若的家国情怀和艺术理念。
以下是我根据郭沫若的生平和作品创作的一副对联参考内容:左联:“卧听江山沉浮梦,愿作神州富强儿。
”右联:“立战烈士诗魂在,肝胆昭昭报国情。
”这副对联的首句“卧听江山沉浮梦,愿作神州富强儿。
”表达了郭沫若对祖国历史沧桑的思考和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愿景。
他在长期的革命和抗战岁月中,目睹了祖国的动荡与变迁,对此充满了深刻的思考。
他在《沁园春·长沙》等作品中反映了人民对祖国兴衰更替的关切。
这句对联以“卧听”为开头,意味着郭沫若像卧在祖国的怀抱之中,用心灵去感受着祖国的沉浮。
而“梦”字,则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美好愿景,他愿意为实现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这一句通过押韵的方式表达,增强了对联的美感。
对联的第二句“立战烈士诗魂在,肝胆昭昭报国情。
”则突出了郭沫若作为革命家的身份和他对国家的忠诚。
郭沫若的一生都致力于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他是烈士诗魂的象征。
这句对联通过“立战烈士”来形容郭沫若,表达了他站立在战斗的前线,用诗歌和文学武装起来的决心和勇气。
同时,他的肝胆昭昭,全心全意地报国情,对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
这句对联凸显了郭沫若的爱国情怀和为国家付出的精神。
这副对联的整体意境紧扣郭沫若的生平和作品,凸显了他的家国情怀和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意志。
它以诗意的表达方式,将郭沫若身为文学家和革命家的双重身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意境深远,雄壮激励的对联。
在郭沫若故居的入口处,这副对联的出现必将让人们更加了解和敬仰这位伟大的文化名人。
郭沫若题山东四名胜联
郭沫若题山东四名胜联 郭沫若 的楹联具有意境清新、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音调铿锵等特点。
郭沫若自称有“历史癖”、 “考据癖”, 每至名胜古 迹,往往艺术灵感袭来,楹联援笔而就,表现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热 情讴歌。
他先后四次为齐鲁名胜题写楹联, 吊古凭今, 含英咀华, 为国人所称颂。
1958 年,郭沫若特意为济南大明湖公园撰写楹联: 杨柳春风,万方极乐 芙蕖秋月,一片大明 大明湖位于济南市区北部,最早见录于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
湖周约 计 4.25 公里,湖面约计 46.5 公项。
湖水为小清河之源,东流注入渤海。
由于湖 内荷花田田,菡萏香浓,湖岸杨柳毵毵,绿树成荫,故有“四面荷花三面 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雅称。
大明湖中岛上的历下亭,又名“客亭 ”。
唐代诗人杜甫 在《陪李北晦宴历下亭》诗中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的警句,由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书写为历下亭大门楹联。
郭沫若所撰楹联悬刻于亭后名士轩门前的抱柱上。
上联描写大明湖上, 历下 亭畔,春风骀荡,杨柳轻飏,遂使四面八方的游客沉醉于无限的喜悦和浓浓的游 兴之中;而下联则勾勒了一幅优美的湖上秋夜月光图,月下莲花楚楚动人,浮光 跃金,光明璀璨—片。
楹联彰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倾情挚爱和对于美好生 活的热烈向往之情,令人心旷神怡。
1959 年 9 月,李清照 纪念堂复修扩建。
郭沫若莅,临济南,欣然命笔,写下楹联一幅: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1084-约 1151),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
济南是李清照的故乡, 相传柳絮泉畔(今趵突泉公园内)有其故宅。
李清照家学渊源, 父李格非是当时著 名学者,夫赵明诚为当时金石考据家。
奇妙的对联9
下面有几副对联,想想它们属于什么类别:
1、时序更新千门喜 春阳除旧万户欢 2、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子手段如何? 3、江河大地存忠骨 哀泪悲歌悼英灵 4、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6、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7、夕阳无限好 高处不胜寒
名胜联 文学联 谐讽联 集句联 喜庆联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 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 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 他年攀桂步蟾宫, 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 免予处罚。 蒋介石竞选总统时,续范亭戏作一联: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 自大; 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此联把蒋介石的丑态勾画得 维妙维肖,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 赵九章、贝时璋、吕淑湘等人。途是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 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 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 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 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 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 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同时,“九章” 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
对联故事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 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 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 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郭沫若巧对对联
郭沫若巧对对联 在书法艺术方面,郭沫若 同样成就显著,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61 年 3 月,诗人萧三到海南岛儋县参观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和华南热带 作物学院,当时这两个单位正值初创时期,条件很差,师生们一面开荒建房,一 面上课学习。
萧三为师生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提笔撰一句云: 生产产诗歌 ,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作诗,诗情最热。
这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萧三将下联空着,并题附言:“希望有后来高 明者对下联。
” 事有凑巧,不过三日,郭沫若也来这里参观。
他看到萧三的上联后,笑哈哈 地大笔一挥, 续了下联: “劳动动教研, 教研研劳动, 红旗照耀光中施教, 教益通红。
”接着他在下联的后面写到:“勉强成对,若萧三同志见 此,尚笑我自居‘高明’也。
” 1962 年秋天,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
在梵音洞,他拾得一个笔记本, 打开一看, 扉页上写着一联: “年年失望年年望, 处处难寻处处寻。
” 横批是“春在哪里”。
再翻一页,竟是一首绝命诗,且署着当天的日 子。
郭老看了后很着急,马上叫人寻找失主。
失主终于找到了, 是一位面色忧郁的姑娘。
她叫李真真, 因三次考大学落榜, 加上恋爱受挫,于是决心“魂归普陀”了。
郭老耐心地开导她,对她 说:“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不过下联和横批太消沉了,这 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姑娘点头,郭改道:“年年失望 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
”横批:“春在心中”。
讽刺对联——精选推荐
讽刺对联 讽刺与幽默常常象是⼀对孪⽣兄弟,讽刺中含幽默,幽默中⼜带讽刺。
对联中运⽤了讽刺和幽默的⼿法,可以淋漓地喜笑怒骂,可以善意地批评规劝,使⼈读了之后,有的令你解颐,有的令你捧腹;或如⾻鲠在喉,或如芒刺在背。
⼀、 ⾃古未闻粪有税; ⽽今只有屁⽆捐。
郭沫若同志⼗四岁离家去乐⼭读书,进城时见到守门官吏衙役对⽼百姓敲诈勒索,挑⼀担粪要捐⼀个铜板。
激起了少年⼼中的愤怒,写了⼀副讽刺和揭露兼有的对联:“⾃古未闻粪有税;⽽今只有屁⽆捐。
” ⼆、 万寿⽆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台湾省已归⽇本; 颐和园⼜搭天棚。
据清代⽂廷式《闻尘偶记》记载,中⽇甲午战争和议成后,慈禧太后粉饰太平,⼤庆万寿,有⼈在城门上贴了⼀副对联:“万寿⽆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既⽽社会上⼜传出⼀副对联:“台湾省已归⽇本;颐和园⼜搭天棚。
”这两副对联对慈禧太后⼀边卖国,⼀边庆寿的可耻⾏径做了多么⾟辣的讽刺。
三、 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 宋江吃败仗,吴⽤威消。
抗⽇战争胜利后,名画家吴湖帆讽刺汉奸梁鸿志、吴⽤威的对联:“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宋江吃败仗,吴⽤威消。
” 此联⽤两个历史故事的四个⼈名:孟光是梁鸿的妻⼦,封建时代有“举案齐眉”的佳话;吴⽤是宋江的军师,⼈称知多星。
此联之巧,在于嵌字⾃然天成,还颇有点歇后语的味道,道出了这两个汉奸的.丑恶灵魂和⽆耻⾯⽬。
四、 鱼所⾁所⿇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 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民主⾰命时期,我国⽆产阶级⾰命家郭亮,看到⼴⼤⼈民群众⽣活在饥饿苦劳之中,便写了⼀⾸很通俗、很锐利的⽩话诗,题⽬是《问问社会》。
这⾸诗很快就传开了,不久,传到了当地⾃治局长那⼉,于是,郭亮被传去训话。
郭亮出来以后,便动笔写了⼀副对联,贴到⾃治局长的衙门上:“鱼所⾁所⿇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这是⼀副讽刺性很强的对联,它有⼒地鞭挞了⾃治局长⼀类的官⽼爷们,讽刺他们只知鱼⾁⼈民,吃喝玩乐,不过是⼀群猪狗王⼋。
郭沫若巧对对联
郭沫若巧对对联1961年3月,诗人萧三到海南岛儋县参观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当时这两个单位正值初创时期,条件很差,师生们一面开荒建房,一面上课学习。
萧三为师生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提笔撰一句云:生产产诗歌,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作诗,诗情最热。
这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萧三将下联空着,并题附言:希望有后来高明者对下联。
事有凑巧,不过三日,郭沫若也来这里参观。
他看到萧三的上联后,笑哈哈地大笔一挥,续了下联:劳动动教研,教研研劳动,红旗照耀光中施教,教益通红。
接着他在下联的后面写到:勉强成对,若萧三同志见此,尚笑我自居高明也。
失主终于找到了,是一位面色忧郁的姑娘。
她叫李真真,因三次考大学落榜,加上恋爱受挫,于是决心魂归普陀了。
郭老耐心地开导她,对她说: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不过下联和横批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 姑娘点头,郭改道: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
横批:春在心中。
姑娘听了感佩不已,心想眼前这位长者一定是位有学问的首长,便把自己的心事都倾吐出来。
郭老听了,挥笔写一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昊。
下署: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李真真仔细阅读,好像见到了楚霸王破釜沉舟大破秦军的壮烈场面,又好像看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一幕,还想到蒲松龄落第后意志不消沉而发奋创作了不朽杰作《聊斋志异》这副对联不正是事事难成事事成的最好注脚吗?姑娘请郭老为这副对联签上名。
待郭老写上郭沫若,六二年秋几个字后,姑娘才惊喜地知道眼前这位首长就是大文豪郭沫若!她激动地表示要永记教诲,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
李真真还大着胆子写了一首诗谢郭老云: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竞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
有人曾经称赞郭沫若是一字师,这还得从一个下联说起。
天风海水白云间。
最后一个问字是平声字,可知是下联。
这下联之所以产生,是广州有一处景点叫白云山,山上经常有白云飞绕,景致秀丽。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的对联
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写的对联郭沫若,一位著名的现代文学家、诗人,也是一位儒家学者,他为蒲松龄故居谱写的对联,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段佳话。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民间文人,他以编纂《聊斋志异》而闻名于世,他的故居位于中国江苏省江阴市,古朴典雅,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郭沫若为蒲松龄故居写下的对联,可谓是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
这对联的上联是:“华章盛世,藻韵流芳”,下联是:“玉兔东升,金溪负载”。
这幅对联以华美的文辞,传达了对蒲松龄及其故居的敬意与仰慕之情。
这上联“华章盛世,藻韵流芳”,展现出了蒲松龄故居的文化魅力。
华章盛世,体现了蒲松龄作品《聊斋志异》在文化史上的辉煌地位,也彰显了他个人的才华和智慧。
藻韵流芳,更是将蒲松龄与他的作品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该故居上千年流传的文化底蕴。
下联“玉兔东升,金溪负载”,则以祝福之意来表达对蒲松龄故居的美好愿景。
玉兔东升,象征着它故居蒲松龄事业的辉煌不息,也寓意着美好的未来。
金溪负载,则是希望这座古色古香的故居能够承载着万千游客的梦想与希望,成为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象征。
这幅对联寥寥数字间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蒲松龄的敬佩之情,也传递出了对历史文化的呼唤和对传统艺术的弘扬。
从这幅对联可以看出,郭沫若不仅重视文化传承,也关注现代社会的发展。
他将蒲松龄故居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希望通过对联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现代社会的建设做出指引。
这幅对联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结晶,更是一份精神的寄托。
它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引领着我们从过去走向未来,从中汲取力量与智慧。
这幅对联的创作,突出了蒲松龄故居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成为了文化旅游事业的重要推动力。
郭沫若为蒲松龄故居写下的这幅对联,既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鉴赏与传承。
它以简洁明了的词句,展现了蒲松龄的杰出才华和无休止的艺术魅力,也折射出现代社会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关注与重视。
这幅对联不仅让人们对蒲松龄的故居产生了兴趣,也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关注。
《千古才情万古对》之郭沫若高才巧对联(二)
《千古才情万古对》之郭沫若高才巧对联(二)《千古才情万古对》之郭沫若高才巧对联(二)郭沫若一生足迹遍天下,交友遍全球,所到之处,无不留墨纪念;所遇之人,无不斗对酬唱,至于全国无论东西南北,凡所经历,则必题联题诗,留下了许多文翰珍奇,不仅为祖国的大好河山刻画了壮丽形象,增添了绚丽色彩,尤其把革命史事发扬光大,将艺苑佳话垂之久远,其意义远非三言两语所能包容。
如挽鲁迅一联:平生功业尤拉化;旷代文章数阿Q。
如题成都杜甫草堂一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又如题李清照、辛弃疾祠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题蒲松龄故居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寿杜波依斯91 岁寿辰:替有色人种争光,铁中铮铮钦此老;为世界和平努力,东风习习寿期颐。
题我国驻丹麦大使馆:堤外海天催曙色;园中花草颂东风。
1961年,郭沫若到广东佛山参观了民间艺术研究社,并留下了诗句:凭将秋色千张纸,夺取乾坤万象春;神以人灵神已废,而今百姓尽为神。
1962 年秋,茅盾也来到佛山参观,也看了艺术社陈列的秋色、灯色、剪纸等民间艺术品,当看了郭沫若留下的诗句,不禁兴致盎然,诗兴勃发,高兴地答应了该社的请求,留下了墨宝。
茅公挥笔写道:剪纸斗彩,秋色迷人。
并在下面落了款,但却故意留出半幅白纸的空白。
大家对茅公这奇怪的“半幅题词”一时莫名其妙,茅公却笑着说:“留着自有妙用。
”不久,郭沫若第二次来佛山参观,当他看到茅公那“半幅题词”后笑道:“这要考难题了!”说着,他略一思索,便在纸的空白处写道:作字题诗,春风满座。
这与茅公的原句,正好配成一副工整的妙联,上下联相对,用于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非常贴切,这一下,大家才明白了茅公故意空出半幅白纸的用意。
1962年秋,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在梵音洞拾到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见扉页上写着一副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对联欣赏郭沫若对联欣赏(一)万方春色;千顷湖光。
——跋语:立群写出万方春三字,为足成三语构成一联。
一九六三年春夜鼎堂玉成桃李;海涌波涛。
——题浙江瑞安玉海楼中国已新生;方向更光明。
——题上海鲁迅纪念馆云扶石扶云;佛顶山顶佛。
——题佛顶山,普陀之最高峰好自口中出;春从手上生。
——赠中医古籍专家耿鉴庭共和三尺剑;光复一戎衣。
——辛亥革命春联宇超超北海;文伯伯南宫。
——赠李宇超、魏文伯花学红绸舞;径开锦里春。
——题杜甫草堂花径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题成都武侯祠过厅虎符孔雀胆;龙种凤凰城。
——集中外文学作品名枳棘成而刺;担黎食之甘。
——赠马寅初。
担黎:挑担的黎民,即老百姓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题宁波天一阁海上生明月;天涯逢故人。
——赠李可染摧翻经石峪;压倒逍遥游。
——赠于立群不必现身说法;只要有脸见人。
——题乐山高山寺阿弥陀佛像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题四川乐山壁津楼好事流芳千古;良书播惠九州。
——题宁波天一阁。
播惠:传播智慧求仁得仁何怨;先天而天弗迷。
——挽李公仆、闻一多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
——题天山天池万牛回首丘山重;鲸鱼破浪沧溟开。
——集杜甫诗题浙江普陀山文物馆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兮扶之直。
——赠陈毅中囿夕阳华亚若;平原零雨草萋其。
——赠杨作权可否古今尽人事;染点翰墨侔天工。
——赠李可染,联嵌“可染”二字四山多石泉声绝;万里无云日照容。
——题峨眉山纯阳殿,祀弥勒平生功业犹拉化;旷代文章数阿Q。
——挽鲁迅龙战玄黄弥野血;鸡鸣风雨际天闻。
——赠张肩重妄把梨儿充炸弹;误将沫若当潘安。
——斥日本暗探捣乱会场宋人方守株待兔;大道以多歧亡羊。
——题东北图书馆返国空余挂墓剑;斫泥难觅运风斤。
——题鲁迅像英雄气魄云为被;志士情怀海作家。
——赠鲁迅泽色绘成新世界;东风吹遍旧河山。
——赠毛泽东国有干城扶赤帜;民之喉舌发黄钟。
——赠李一氓挟泰山以超北海;驭大鹏而游南溟。
——题泰山岱庙事以利人皆德业;言堪持赠即文章。
——自题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自题旭日朝霞红雨乱;天风海水白云闲。
——题广州白云山听涛亭勉哉吾党二三子;猗欤广厦千万间。
——题西安人民大厦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
——赠魏蓉芳。
联嵌“蓉芳”二字道义能担肩似铁;精神不动重如山。
——赠张肩重,联嵌“肩重”二字桂蕊骊骊秋正好;萼柎炜炜岁常新。
——赠彭桂萼,联中同时嵌其弟桂蕊名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赠沈雁冰韬略终须建新国;奋起还得读良书。
——题韬奋图书馆瀛谈百代传邹子;信史千秋哭贾生。
——挽邹韬奋大海有真能容之度;明月以不常满为心。
——赠唐锋大河前横,流水今日;生气远出,明月雪时。
——1940年,国民党限令政治部第三厅人员加入国民党,否则离厅,郭沫若题联赠离厅人员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题南京晓庄师范校陶行知先生墓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题厦门郑成功纪念馆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题杜甫草堂诗史堂郭沫若对联欣赏(二)民主前途,欲明还暗;我兄高义,虽死犹生。
——挽漫画家沈振黄兰若既清,竹林亦静;诸天不老,大地皆春。
——题普陀山潮音洞雨打红莲,房房生子;风吹紫竹,个个添丁。
——题乐山城西观音庙。
匾额:有求必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题淄博蒲松龄故居众志成城,众擎易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题荣宝斋,位于宣武区和平门外兴无灭资,鼓足干劲;专深红造,树立雄心。
——发表于1964年元旦《光明日报》,共3联光是出头,总不说话;要想松手,又怕丢人。
——题某木偶剧团杖国抗敌,古之遗直;乡居问政,华夏有人。
——赠茅盾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题四川广元皇泽寺秋风黄花,一窗秋雨;春雨杨柳,万户春风。
——挽欧阳予倩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
——题济南历下亭。
芙蕖:荷花桂蕊飘香,美哉乐土;湖光增色,换了人间。
——题新都桂湖酌酒花间,磨针石山;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题四川江油李白故居纪念馆偶地安居,满庭芳草;观化知命,数点梅花。
——跋语:此联乃一九五○年所书,联语系应求者所提示,写就未付。
上联“偶”字,疑是“遇”字之误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伙。
——题史可法祠墓。
十日:史可法守扬州,城破,清兵屠城十日真理唯马克思主义;如来是桂百炼先生。
——赠陈铭枢,字真如。
桂百炼:陈之老师粉碎四人帮,春回宇内;促进现代化,劲满九州。
——1977年春联百岁老人,永使百花齐放;万年不朽,赢得万口同声。
——挽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旭日升起东方,光弥宇宙;寒流逃到天外,春满人间。
——发表于1964年元旦《光明日报》埋狗屠猪,不失英雄本象;超生度劫,何非释氏婆心。
——拟屠户春联。
释氏:指佛家郝鹏,郝鹏举,幸好多此一举;陈诚,陈诚武,真正止戈为武。
——1947年撰嵌名联力挽狂澜,旰食宵衣新主业;忧先天下,江湖廊庙小臣心。
——作于辛亥革命后。
旰食宵衣:语出南朝(陈)徐陵《徐孝穆集》四害必须肃清,飞雪迎春到;三年肯定大治,心潮逐浪高。
——1978年春节题中央电视台天下待澄清,党锢无端戕孟博;江南余瘴疠,招魂何处哭灵均。
——挽杨潮击筑且高歌,英雄意洽三杯酒;弹琴复长啸,壮志胸罗八万兵。
——1912年春联血肉作干城,烈忾在火中长啸;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同钦。
——题黄继光纪念碑国会短三年,流尽多少英雄泪;奋搉过一载,怕闻夜月子规啼。
——作于辛亥革命后革命作前驱,功业千秋垂史册;政工培后劲,忠诚百代树干城。
——挽罗荣桓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题武侯祠诸葛亮殿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
——集《离骚》题湖南汩罗屈子祠鳌园博物大观,百闻不如一见;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千秋。
——题厦门集美解放纪念碑天不能死,地不能埋,世不能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挽范旭东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题济南辛稼轩纪念祠佛救世界众生,皆与医门差小异;我读越人列传,心随桑子饮上池。
——题医者。
越人:扁鹊,姓秦,名越人。
桑子:长桑君,扁鹊师替有色人种争光,铁中铮铮钦此老;为世界和平努力,东风习习寿期颐。
——贺杜波依斯博士九十一岁寿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题济南李清照纪念堂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挽鲁迅。
高尔基先鲁迅四个月逝世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题丽江黑龙潭杏花疏雨,杨柳轻风,酒兴汹浓春色饱;沫水澄波,峨眉滴翠,仙人风物此间多。
——题峨嵋山报国寺。
沫水:大渡河吾年已近古稀,唯愿后生中人,鏣驰千里;今日竟行新政,私祝圣朝前路,雄长万邦。
——代老人拟祝愿联国事已变更,冉冉春回,问东君犹名皇否;天心早眷顾,眈眈虎视,嗟西虏其奈我何。
——作于辛亥革命后。
东君:原为春神,代指清帝爱祖国,爱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求真理,求技艺,愿增进文翁石室之光荣。
——题母校成都四中海岛蔚风云,革命高潮,净涤腥膻光禹甸;瓯江流日夜,英雄碧血,长垂典范在人间。
——题浙江洞头烈士墓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无数孔子;鲁迅之前,无一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挽鲁迅人生七十古来稀,壮志未移,愿尔后生成骏骥;天道卅年一小变,枪棓已动,正当时势造英雄。
——1912年春节。
棓:同棒坚持八字方针,又红又专,要以先进帮助后进;贯彻三大革命,不骄不躁,长使东风压倒西风。
——发表于1964年元旦《光明日报》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铁马金戈回地轴,吟诗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难。
——为乡人撰春联惊耗破鸿濛而东来,早岁锡熊丸,敬谉庐陵有母;哀思越岭南以西往,晨昏乏鸡黍,倍知颖谷可风。
——挽友人容庚母。
早岁句:唐柳仲郢少好学,其母制熊胆丸令其夜读之用。
敬谉句:宋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杆画地教其识字。
颖谷:指颖考叔劝郑庄公母子相见事诏书颁下九重来,国会缩短三年,要与列强争优胜;峨眉耸立青天外,山势蜿蜒万里,飞临当户作画屏。
——作于辛亥革命后死不足悲,后此寒食朝朝,剧怜子夏失明,颜路泣血;魂无可返,已是山河渺渺,难禁向生邻笛,处仲酒垆。
——挽吴耦逖,共10联七十年挥大军奋战,艰苦卓越,真乃军中一位杰出元帅;半世纪坚持根据地,旗开得胜,不愧无产阶级革命先锋。
——挽聂荣臻以身殉学,死得英雄,问上下九千年,如此读书人几个;扪腹无才,生殊惭愧,当俯仰三百拜,为酹招魂酒一杯。
——挽吴耦逖慈于为人父,忠于为国民,一死献宗邦,双手未遗弱女;下之穷黄泉,上之穷碧落,九歌招毅魂,千秋常护旌旗。
——挽音乐家张曙,共4联大东家,大方家,法天法地,师古师今,难得一楼新宝贝;卫夫子,卫娘子,聚民聚财,贤劳贤德,真成双料活神仙。
——题考古专家卫聚贤(自号卫大法师)聚贤楼茶楼素车白马,客驰东郭门来,望松柏森然,不见玉鱼长葬地;丹旌穗帷,人归北邙道去,叹潇湘浩淼,怕聆黄鹤悲鸣诗。
——挽吴耦逖。
玉鱼:古人刻玉为鱼,以为殉葬物货殖慕子贡长才,述尽计然,碧血杜鹃枝,黯淡万点心伤迹;物齐愧蒙庄特达,嗟来桑户,悲风白杨树,凄凉千载肠断声。
——挽吴耦逖治蜀是韦皋以后一人,功高德懋,细谨不蠲,更觉良工心独苦;征倭出夔门而东千里,志决身歼,大星忽坠,长使英雄泪满襟。
——郭沫若、陈铭枢挽刘湘故国同春色归来,直欲砚池溟渤笔昆仑,裁天样大旗横书汉字;民权如海潮暴发,何难郡县欧非城美奥,把地球员幅竟入版图。
——为乡人撰春联壮烈唱洪波,洞庭湖畔,扬子江头,唤起了三楚健儿,同奔前线;点滴遗冷水,八桂城中,七星崖下,痛飞尺满腔热血,誓报此仇。
——挽音乐家张曙悠悠生死别经年,拼命索枯鱼书丛,邈邈河山,黑塞青枫难入梦;漫漫星月悲长夜,洒泪向饮牛溪畔,凄凄风物,素车白马远招魂。
——挽吴耦逖颜回已作地下修文,锦里暗招魂,顺西蜀而还,心伤泣血有颜路;彭乘乃是童中义士,佳城空敛迹,问三代而后,享年谁得似彭商。
——挽吴耦逖残山剩水度中秋,凭吊文豪,百感苍茫,无非是孤愤韩非,离骚屈子;棘地荆天怀蜀史,低徊往事,神州破碎,写不尽宫中黄皓,座上谯周。
——挽邹韬奋对榻昔谈心,慨计然人渺,白圭道消,致令国困民穷,阖室磬悬空有泪;挂剑今分手,望黑塞云横,青枫月照,已是魂伤肠断,登床琴弄不成声。
——挽吴耦逖一片血模糊,辨不出哪是父亲,哪是女儿,父女共捐躯,剩有管弦传革命;连年战坚苦,端只为救我国家,救我民族,国民齐努力,誓完抗建慰忠魂。
——挽音乐家张曙黄自死于病,聂耳死于海,张曙死于敌机轰炸,重责寄我辈肩头,风云继起;抗敌歌在前,大路歌在后,洪波歌在圣战时期,壮声破敌奴肝胆,豪杰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