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的诊断标准和流程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标准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标准一、康复医治标准康复医治的时刻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那么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能够够开展康复医治。
一样的脑梗死,当天能够开展康复预防医治大面积脑梗死、较严峻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踊跃操纵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展康复预防医治,一样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场康复预防医治开展康复医治晚,康复结局差,归并症多。
一样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医治仍有利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抵达出院时刻,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显现并发症需住院医治,经申请批准后能够适当延长住院时刻。
三、临床检查标准〔一〕一样检查一、三大常规检查。
二、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五、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一、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形,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看颅内压力转变时。
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不是有颅内血管狭小、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给情形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显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辨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转变,有加重迹象时;③归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形需要进展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五、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辨别诊断及判定预后时。
六、心脏彩色B超、颈部彩色B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消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形,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康复训练流程
康复治疗训练过程中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以《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版)》、《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为依据;为保证康复训练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保障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效果,制度规范如下:1.康复医师接待门诊患者,确定患者门诊或住院治疗,以及由临床各科转来的患者。
2.临观察、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对患者进行功能和能力评定,拟定康复治疗计划,康复医师或护士填写康复治疗技术单。
3.康复治疗技术单必须填写患者姓名、科室、疾病诊断(治疗部位)、治疗项目、患者首次治疗日期,住院患者必须注明住院号。
康复医师或护士完整填写患者需要治疗项目,并告知患者治疗地点。
4.患者和家属持治疗记录单到各治疗室治疗,治疗师(士)接到治疗记录单后,对患者身份和疾病诊断、治疗部位进行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治疗,并由治疗师(士)签名或做记号。
5.每日治疗记录单必须返回到医护办公室,康复治疗师根据记录单作为对患者再次评定和修正康复治疗计划的根据之一,并且在病历中记录。
康复科病员主要来源于临床其他科室↓康复医学科会诊并转入本科室↓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有关专科的会诊↓由康复医师及及时对患者进行功能和能力评定↓据此与家属沟通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实施康复计划↓治疗中期再次的康复评定(中期评定)↓期间取消无效康复添加有效康复及计划的修订↓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治疗后期的康复评定和结局评定(后期评定)↓出院后的安排(可继续门诊治疗或社区康复治疗)康复因意外紧急处理流程康复患者出现不适↓治疗师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通知康复医师↓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减少搬动患者↓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及评估↓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抢救或对症处理↓主管医师了解病情与家属谈话↓科主任组织科内事故讨论会,对意外进行调查及处理意外发生↙↘监测生命体征通知主管医生↓开静脉通道进行紧急处理↓请相关科室会诊↓转入相关科室治疗。
康复诊疗指南与规范标准
临床科室诊疗规范科室:康复科负责人:丁笑2017年6月修订版目录GF-01 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2 头部内伤病康复诊疗规范GF-03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4 脊髓损伤康复诊疗规范GF-05 骨折的康复诊疗规范GF-06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GF-07 眩晕诊疗规范GF-08 腰痛诊疗规范GF-09 痹症诊疗规范GF-10 面瘫诊疗规范GF-11 常见病种(9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GF-12 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3 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4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GF-01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痰瘀阻证: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过程的诊断标准
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过程的诊断标准——开展的康复评估项目及其适应症规定1.运动功能障碍评定:(1)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适用于神经病变(如上运动神经元或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疾患)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2)徒手肌力评定:适用于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和关节源性等。
(3)改良Ashworth分级:适用于神经病变(如上运动神经元或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疾患)所导致的肌张力异常(如增高、降低或波动);肌肉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或肌力减弱;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改变所导致的肌张力改变。
(4)关节活动度测定:适用于四肢骨关节或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关节活动的患者,其它原因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5)10米步速,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适用于神经系统和骨骼运动系统的病变或损伤影响行走功能者,如脑外伤或脑卒中引起的偏瘫、帕金森病、小脑疾患、脑瘫、截肢后安装假肢、骯关节置换术后等。
(6)平衡评定:适用于不能维持身体稳定性的疾患。
2.感觉功能评定: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病变、脊髓损伤或病变等);周围神经病损(如臂丛神经麻痹、坐骨神经损害等);外伤(如切割伤、撕裂伤、烧伤等);缺血或营养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雷诺病、多发性神经炎等)。
疼痛评定:适用于需要对疼痛的程度及性质变化(如治疗前后的对比)进行评定的患者或骨骼肌疼痛者。
3.失语症评定及构音障碍评定:适用于脑损伤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
4.吞咽障碍评定:洼田饮水实验、VFSS检查;适用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的检查。
5.精神状态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适用于疾病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抑郁状态。
6.认知障碍评定:MSE, Moca量表,LOTCA认知功能评定量表;适用于所有脑损伤患者,如脑外你脑血管疾病、缺血缺氧性脑损害、中毒性脑病、脑瘫等;老年人、各种类型的痴呆患者。
康复科康复临床路径(2020年10月整理).pdf
目录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1)脑出血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9)脑梗死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17)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24)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30)手外伤康复临床路径 (36)肢体骨折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41)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临床路径 (47)周围神经损伤康复临床路径 (53)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58)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 (67)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脑损伤,已行手术治疗或无手术治疗指征,生命体征稳定。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运动功能障碍(3)感觉功能障碍(4)言语功能障碍(5)吞咽功能障碍(6)认知功能障碍(7)精神、情感、心理障碍(8)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9)日常生活功能障碍(10)脑神经麻痹2.影像检查:头颅CT、MRI或X线可证实颅脑损伤改变。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卫办医政发〔2013〕25号)1.一般情况。
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
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大约住院2周左右),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1)意识状态的评定(2)运动功能的评定(3)感觉功能的评定(4)言语功能的评定(5)吞咽功能的评定(6)认知功能的评定(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9)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一. 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应当符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能开展康复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
(一). 按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要求设置康复医学科。
有康复诊疗指南/规范。
康复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开展了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C1.按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要求设置康复医学科。
2.制定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的康复指南/规范。
3.康复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4.开展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5.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病人及家属、授权委托人共同落实。
B.符合C,并1.科室对康复计划落实情况有自查、评价,有改进措施。
2.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A.符合B,并满足临床患者康复的需要。
(二).住院患者康复治疗:C1.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
2.住院患者的康复治疗由康复医师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与与主管医生共同商定治疗计划/方案。
3.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专业人员实施。
B.符合C,并1.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临床科室,与科室建立协作的工作模式,为需康复治疗的患者,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
2.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A.符合B,并1.满足住院患者的康复需要。
2.康复治疗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病历记录合格率100%。
二.康复治疗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实行康复评定,并给予规范的治疗、指导。
(一). 康复治疗训练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C.1.有医院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和康复医疗专业设备,由康复医学科归口统一管理的规定。
康复科诊疗规范
康复科诊疗规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康复科诊疗规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康复科诊疗规范的全部内容。
康复科诊疗规范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
风痰瘀阻证: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
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二、治疗方案(一)急性期急性期是指发病两周以内. 1.康复评定选择的量表包括意识状态的评定《Glasgow昏迷量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6.假肢及矫形器师(prosthetist/ orthotist)
• 假肢/矫形器制作前,对患者进行肢体测 量及功能检查,确定制作处方。
• 将做好的假肢或矫形器让患者试穿,并进 一步修整,直至合适为止。指导患者如何 保养和使用假肢/矫形器。
• 根据穿戴使用情况复查的结果,如有不合 适或破烂,对假肢/矫形器进行修整或修 补。
动功能 恢运复
个体活动 能力恢复
二、学科内合作
为了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必须设法 解决许多相关领域的问题。 因此,各专业之间要团结协作,发 挥本专业的技术专长,围绕一个共同 目标,才能实现全面康复。
三、 康复工作方式——康复团队
由于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共同 参与,因此多学科、多专业人员共同组成 的康复团队—康复协作组,是康复工作的 主要方式。
中期 评定
中期 评定
又修正方案, 中期
又治疗
评定
中期 评定
再修正方 案,再治 疗
……
末期 评定
全面康复的流程
残疾者
康复医疗机构
难以独立生活
基本上能独立生活
职业康复部门
教育康复部门
训练家人进行料理 职业能力评定
正式就业
就业前训练
照顾性工厂
休养所 家庭
家中接零活式的就业
三、社区康复工作流程
社区康复工作流程大体为:
一、 学科间合作
采用各学科之间合作的方式,综合利用各 种有效手段,使伤、病、残者能尽早恢复 其功能,增加其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其 生存质量,最终达到全面康复,融入社会 的目标。
二、学科内合作
(康复医学科内各专业的合作)
心理方 面促进 恢复
交流能 力恢复
康复护理康复评定方法
步态分析
时空参数
评估患者步行时的步长、步速、步频等时空参数,反映步行能力。
动力学参数
评估患者步行时的地面反作用力、关节力矩等动力学参数,反映步行稳定性和协调性。
04
CATALOGUE
感觉功能评定
疼痛评定
01 0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在纸上划一条10cm的横线,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 。患者根据疼痛感在横线上画记号,测量记号与无痛端的距离即为疼痛 评分。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评 定方法和工具。
综合性原则
综合考虑患者功能障碍、康复需求 和康复目标,进行全面评定。
评定内容与流程
收集患者信息
包括病史、诊断、治疗经过等 ,了解患者功能障碍情况。
选择评定工具
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类型和程度 ,选择适合的评定工具和方法 。
进行评定操作
按照评定工具和方法要求,对 患者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专业技能
康复护理人员需具备专业技能,确保康复护理措施的正确实施。
效果评价
定期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等方 面。
护理记录
详细记录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及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患者及家属教育与指导
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和康复的认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康复过程 。
分析评定结果
根据评定结果,分析患者功能 障碍类型和程度,制定康复计
划和目标。
03
CATALOGUE
运动功能评定
肌力评定
徒手肌力检查
通过触摸肌肉、活动关节等方式,评估肌肉的收缩力量和耐 力。
原发性脊柱侧凸康复临床路径
原发性脊柱侧凸康复临床路径一、原发性脊柱侧凸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脊柱侧凸(弯)(ICD-10:M41.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1)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女性较多。
(2)脊柱畸形(3)心肺功能(4)脊神经根受挤压或牵拉产生相应症状。
2、体征(1)双侧肩胛、骨盆、腰凹等处不对称(2)触诊可见某些节段棘突偏离颈部棘突至臀沟连线3、影像学检查:站立位脊柱正侧位X线片。
(三)康复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7-8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1.脊柱姿势2.关节活动范围评定3.肌力评定4.步行能力评定5.心肺功能评定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7.社会参与能力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运动疗法:包括矫正体操、不对称爬行、肌力不平衡的矫正训练、姿势训练、矫形器内体操、改善呼吸运动的训练。
2.侧方表面电刺激疗法3.牵引治疗4.矫形器治疗5.物理因子治疗6.作业治疗(五)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1.1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部X线片、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查;(5)骨科X线检查: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像、卧位左右弯曲像、骨盆正位像、全脊柱动力位片(过伸过屈,左侧屈右侧屈)、双下肢X片;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畸形部位脊柱CT扫描+三维重建;(2)MRI检查;(3)脊髓造影及造影后CT检查;(4)神经电生理检查。
康复科中医临床路径
康复科中医临床路径精品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脑卒中急性发病存在功能障碍患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临床神经科定位体征和功能障碍患者。
2.头颅CT或MRI证实脑出血或脑梗死。
(三)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周期为22-28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9脑出血疾病和ICD-10:I63.9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疾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脑卒中康复治疗流程1.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住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或卒中单元(1)24小时内,完成临床资料的收集,必要的辅助检查,并明确疾病诊断;(2)根据具体的脑卒中类型、病程及主要并发症,按照《临床诊疗指南一神经病学分册》选取适宜临床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
2)基础疾病的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的治疗。
感谢下载载精品3)临床治疗:根据病程及主要并发症等,缺血性脑卒中可给予溶栓、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必要时抗凝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可给予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等。
需要特殊处理,如急性抢救、溶栓、介入、手术等,人监护室内治疗。
所有患者均保持床上良肢位。
4)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如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
(3)72小时内,由神经康复医师组织,成立脑卒中康复小组,召开初期康复评价会,初步评价脑卒中后功能障碍。
(4)制定康复计划和康复目标。
(5)初步判断脑卒中的康复预后。
2.初步评估包括:(1)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内科并发症及并发症的评价;(2)昏迷程度评价:Glasgow昏迷量表;(3)脑卒中严重程度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运动障碍:fugl-myer运动与平衡评分、阿什沃斯痉挛评估、行走能力评估等。
康复训练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康复训练的诊断标准与流程一、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价入院后5 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评价项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价Brunnstrom 评价、Fugl-Meyer 评价(FMA )、肌痉挛评价、关节活动度(ROM )评价、感觉评价、平衡功能评价、协调评价、肢体形态评价、上肢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 )评价、疼痛评价、肌力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
2、精神心理评价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价表、知觉障碍筛查表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价)、人格评价、情绪评价,存在行为障碍者进行专门行为障碍评价。
3、言语、吞咽功能评价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者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
4、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评价5、康复效果的评定疗效的结果判定是指末次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标准如下:显效:分值差≥8;有效:分值差在1 ~7 分之间;无效:分值差为0 。
(二)康复治疗规范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1、物理治疗(1)运动治疗: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牵伸等)、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血管舒缩训练等。
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主、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呼吸训练、体位变换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间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力、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及步态训练等。
康复科考核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分值一、科室理1、依法执业1、无资质人员医疗材料上级医师审核签名。2、不允许跨科收治非本专业患者
无审核签名扣0。5分,代签名扣1分,跨科收治非本专业患者扣0。5分.
住院患者康复
1、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
2、有康复相关的医疗文书书写要求与质控标准。
3、有康复意外紧急处理预案与流程。
2、有对患者病情及所能承受能力确认规定与流程
有定期的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评定标准与程序
1、有定期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评定的标准与程序
(1)每一位患者都进行定期系统的效果评定。
(2)通过病例讨论进行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价
(3)相关人员知晓效果评定的标准与程序
对康复治疗训练效果、舒适程序、愿望与意见、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等有评价
4、相关人员知晓。
康复治疗训练过程有记录
1、有康复治疗训练过程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
2、有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法、语言治疗发等规定与流程
3、有康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4、落实上述诊疗标准与规范,康复治疗情况在病历中记录。
患者及家属、授权委托人知情同意,主动参与康复治疗
1、康复医师、治疗师向患者及家属、授权委托人说明康复治疗计划/方案,包括各种程序的内言与训练目的、方向性、期间、预后预测禁言等。
1、有患者的康复治疗训练效果、舒适程度、愿望与意见等项目的评定措施.
2、有康复诊疗活动评价指标。
3、有效落实预防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的具体措施.
质量指标
1、康复治疗有效率≥90%。
2、年技术差错率≤1%.
3、病历与治疗记录完成率≥90%。
4、住院患者康复功能评定率>98%。
康复训练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康复训练得诊断标准与流程一、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价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
脑卒中得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与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评价项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价Brunnstrom评价、Fugl—Meyer评价(FMA)、肌痉挛评价、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感觉评价、平衡功能评价、协调评价、肢体形态评价、上肢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肌力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2、精神心理评价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价表、知觉障碍筛查表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价)、人格评价、情绪评价,存在行为障碍者进行专门行为障碍评价、3、言语、吞咽功能评价首先进行失语症与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与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者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4、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评价5、康复效果得评定疗效得结果判定就是指末次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标准如下:显效:分值差≥8;有效:分值差在1~7分之间;无效:分值差为0。
(二)康复治疗规范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得主动参与及其家属得配合,并与日常生活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1、物理治疗(1)运动治疗: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牵伸等)、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血管舒缩训练等。
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主、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呼吸训练、体位变换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得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间得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得平衡训练与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得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力、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及步态训练等。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应当符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能开展康复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
(一).按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要求设置康复医学科。
有康复诊疗指南/规范。
康复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开展了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c1.按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要求设置康复医学科。
2.制定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的康复指南/规范。
3.康复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4.开展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5.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病人及家属、授权委托人共同落实。
b.符合c,并1.科室对康复计划落实情况有自查、评价,有改进措施。
2.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a.符合b,并满足临床患者康复的需要。
(二).住院患者康复治疗:c1.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
2.住院患者的康复治疗由康复医师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与与主管医生共同商定治疗计划/方案。
3.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专业人员实施。
b.符合c,并1.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临床科室,与科室建立协作的工作模式,为需康复治疗的患者,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
2.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a.符合b,并1.满足住院患者的康复需要。
2.康复治疗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病历记录合格率100%。
二、康复治疗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实行康复评定,并给予规范的治疗、指导。
(一).康复治疗训练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肌力评定流程规范
肌力康复评估流程一、引言肌力康复评估是康复医学中一项重要的评估工作,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肌力状况,为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旨在介绍肌力康复评估的基本流程,以便临床医师、康复师等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二、评估前准备1. 评估环境:确保评估环境安全、整洁、无干扰,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2. 评估工具:准备好评估所需的量表、量表、计时器、测力计、康复设备等。
3. 患者准备:患者需穿着舒适、便于活动的衣物,避免佩戴首饰等可能干扰评估的物品。
4. 知情同意:向患者详细解释评估的目的、方法、意义及注意事项,并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三、肌力评估流程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用药史等,以及目前的症状、体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 体格检查: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关注肌肉、关节、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情况。
3. 肌力分级:使用国际标准肌力分级方法(如0-5级),对患者的主要肌肉群进行肌力分级,了解患者的肌力状况。
4. 关节活动度评估: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了解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5. 平衡与协调评估:通过平衡测试、协调测试等方法,评估患者的平衡与协调能力。
6. 功能性评估:使用相关量表或评估工具,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上下楼梯能力等进行评估。
四、评估结果分析1. 数据整理:将评估结果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形式,便于分析和比较。
2. 结果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分析患者的肌力状况、关节活动度、平衡与协调能力以及功能性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3. 诊断与建议: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评估结果,给出肌力康复的初步诊断和康复建议。
五、制定康复计划1. 目标设定:根据评估结果和患者的需求,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康复目标。
2. 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等。
3. 实施计划:由专业康复师负责执行康复计划,并对患者进行指导和监督。
康复功能评定教案
康复功能评定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1、康复功能评定属于操作意义上的概念,是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提出假设,实施检查和测量,对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解释,最后形成结论和障碍诊断的过程。
2、康复功能评定学专业基本课程二、康复评定的三个层面1、1980 WHO ICIDH-1①残损(Impairment):疾病解剖结构组织外伤生理功能异常变化器官功能障碍发育障碍心理功能系统②残疾(Disability):能力障碍,活动受限+ 残疾③残障(Handicap)2、1996 WHO ICIDH-23、2001 WHO ICF三、康复临床决策模式――五个步骤:1.康复评定2.设定康复目标3.制定治疗计划4.实施治疗计划5.康复疗效评定四、康复评定的目的1.发现和确定障碍的层面、种类和程度2. 寻找和确定障碍发生的原因3. 确定康复治疗项目4. 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5. 判定康复疗效6. 判断预后7. 预防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8. 评估投资-效益比9. 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出依据第二节 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及内容康复评定分为三个阶段: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评定结果。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解释评定结果 一、收集资料:1、采集病史: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诊疗过程、功能史、生活方式、康复目标和期望、职业和家庭状况。
2、检查与测量物理检查及各种功能障碍、能力障碍和社会障碍的评定。
● 人体形态 ● ADL ● 居住环境● 关节功能 ● 生产性活动 ● 社区环境● 肌肉功能 ● 休闲活动 ● 社会人文环境 ● 运动发育● 生活质量●运动控制●感觉●有氧运动能力●神经心理学二、分析资料三、解释评定结果(一)分析障碍产生的原因(二)形成障碍学诊断(三)设定康复目标和制定康复资料计划四、记录(一)记录的基本要求1.内容真实、可靠。
2.描述精炼、重点突出。
3.记录格式规范、系统。
4.记录及时。
5.保持记录的连续性。
(二)记录方法SOAP格式S (subjiective):主观资料,是患者及家属的陈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训练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一、医疗康复规范
(一)功能评价
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评价项目如下:
1、躯体功能评价
Brunnstrom评价、Fugl-Meyer评价(FMA)、肌痉挛评价、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感觉评价、平衡功能评价、协调评价、肢体形态评价、上肢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肌力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
2、精神心理评价
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价表、知觉障碍筛查表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价)、人格评价、情绪评价,存在行为障碍者进行专门行为障碍评价。
3、言语、吞咽功能评价
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者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
4、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评价
5、康复效果的评定
疗效的结果判定是指末次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标准如下:显效:分值差≥8;有效:分值差在1~7分之间;无效:分值差为0。
(二)康复治疗规范
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1、物理治疗
(1)运动治疗:
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牵伸等)、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血管舒缩训练等。
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主、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呼吸训练、体位变换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间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力、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及步态训练等。
(2)物理因子治疗:
选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偏正光照射、中药熏药治疗、超声波治疗、超短波短波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等。
2、作业治疗
(1)认知训练:对有认知障碍者根据认知评价结果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计算等训练,严重病例早期可进行多种感觉刺激和提供丰富的环境以提高认知功能,有条件的单位可使用电脑辅助认知训练。
(2)知觉障碍治疗:对存在知觉障碍者进行相应的失认症训练和(或)失用症训练,训练内容根据知觉评价结果可选择视扫描、颜色、图形、图象辨认、空间结构、位置关系训练等等,提供必要的辅助训练标识或器具,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进行训练。
(3)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早期可在床边进行平衡、进食、穿衣、转移、步行、入厕、洗澡、个人卫生等方面,实际生活环境中或尽量模拟真实生活环境进行训练。
(4)上肢功能训练:通过有选择的作业活动来提高运动控制能力、维持和改善上肢关节活动度(ROM)、降低肌张力、减轻疼痛、提高手灵活性和实用功能。
(5)功能训练指导: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指导,辅助器具使用训练和指导,并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环境改造指导和环境适应训练。
3、语言治疗
对有构音障碍者进行构音训练、发音训练、交流能力训练等,对存在失语症的患者需进行听、说、读、写、计算、交流能力等内容的语言训练等,部分患者需进行摄食-吞咽训练,存在言语失用者进行针对性训练。
4中医康复治疗
(1)针刺治疗:采取分期治疗与辨证治疗相结合,取穴以阳经为主,阴经为辅。
(2)推拿治疗:一般在中风后两周开始推拿治疗,以益气血、通经络、调补肝肾为原则,选穴参照针刺穴位,手法施以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等。
(3)其它治疗:电针、头皮针、艾灸、梅花针、穴位注射、穴位帖贴敷、穴位埋线、火罐、中药治疗等。
5、辅助技术
早期或严重病例需配置普通轮椅,大部分患者需配备踝足矫形器(AFO),部分患者步行时需借助四脚仗或手仗,部分患者需配置必要的生活自助具(如修饰自助具、进食自助具等)。
预防或治疗肩关节半脱位可使用肩托,部分患者需使用手功能位矫形器或抗痉挛矫形器。
(三)肩-手综合征( SHS)的康复治疗
用1~2mm的长线,从远端到近端,先拇指后他指,最后手掌手背到腕上
冷疗有止痛、解痉、消肿作用,9.4 ℃~11.1℃冷水浸泡患手30分钟,1次/日。
主动、被动运动应首先进行肩胛骨活动,在上肢上举的情况下进行三维的肩关节活动。
患侧上肢的被动运动。
交感神经阻滞。
类固醇制剂可口服或肩关节或腱鞘注射
(四)肩关节半脱位GHS)的预防及康复治疗
预防:一但出现半脱位多难于恢复,应早期保护预防。
早期患肢可安置轮
椅上的支撑台,或采取良好的放置姿势,也可用吊带。
治疗: 目的在于纠正肩胛骨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位置,以恢复肩部的自然绞索机制
手法:纠正肩胛骨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屈、上抬、外展并向上旋转;刺激肩胛骨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活动或增加其肌张力,治疗者站在患者前方,向前抬起患肢然后用手掌沿患肢到手掌方向快速反复地加压,并要求患者保持掌心向前,不使肩后缩;用冰快速按摩有关肌肉,可刺激肌肉的活动,对三角肌及冈上肌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也有效;针灸、电针可能对肌张力提高有一定作用;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下,维持全关节无痛性被动活动;应避免牵拉损伤患肢,引起肩痛和半脱位,一定注意保护肩关节
(五)康复护理规范
1、康复护理评估
包括皮肤状况、压疮发生危险因素、意外伤害危险因素、二便功能及对伤病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
2、康复护理
(1)体位护理:良肢位摆放、体位变换、体位转移等。
(2)膀胱与肠道功能训练,二便管理。
(3)康复延伸治疗:根据康复治疗师的意见,监督和指导患者在病房进行关节活动度(ROM)、日常生活活动(ADL)、吞咽、语言交流等延续性训练。
(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预防继发性损伤的护理(如摔伤、烫伤等),各类感染的预防护理,防压疮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及废用综合征的护理,脑室腹腔流管阻塞的防治护理及癫痫发作的救治与护理。
3、心理护理、家庭康复及社区康复护理指导
良肢位的摆放
a.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
该体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防治痉挛
b.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
c. 仰卧位
因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也容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病人应以侧卧位为主。
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的枕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通过阳性支撑反射加重足下垂
应避免半卧位,因该体位的躯干屈曲和下肢伸直姿势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
二、职业康复规范
(一)职业康复评价
常规进行功能性能力评估,轻、中度颅脑损伤需进行工伤职工职业调查、就业意愿评估、工作需求分析、主动用力一致性评估、工作模拟评估、现场工作分析评估等。
(二)职业康复
(1)职业咨询:通过测试、咨询、诊断、规划等方式,运用科学的测评工具,提供全面的信息、策略与方法,引导工伤职工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发展潜能、职业兴趣、个人性格,调适自己的职业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就业选配:轻度和部分中度颅脑损伤患者有就业倾向,可根据其残疾程度、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兴趣、学历、技能水平、工作经验等选配合适的工作。
(3)技能培训:轻度和部分中度颅脑损伤患者可根据其认知、躯体功能状况及兴趣爱好,选择参加电脑操作训练班、金工木工训练训练班、手工艺制作培
训班等。
(4)工作适应与调整:为了稳定保持某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指导工伤职工如何与雇主或同事进行有效沟通,根据个人性格特征调整个人与环境间的匹配程度。
适用于可以重回工作岗位的轻度和部分中地颅脑损伤患者。
(5)工作强化及模拟训练:以重返工作岗位为目标,应用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任务进行训练,从而恢复躯体的、行为的和职业上的功能。
三、康复出院标准
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并符合以下条件:
1、已达到康复住院时限。
2、无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已控制。
3、已达到预期康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