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案 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

合集下载

光的偏振与干涉物理教案

光的偏振与干涉物理教案

光的偏振与干涉物理教案一、引言在物理学中,光的偏振与干涉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教案将以简明易懂的方式介绍光的偏振与干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验演示与案例分析的引导,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二、光的偏振1. 偏振光的特性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其电场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

当光波中的电场振动限制在特定方向上时,我们称之为偏振光。

介绍偏振光的特性,引导学生理解偏振光的传播方式,以及与自然光的区别。

2. 偏振片的原理偏振片是一种能够选择特定方向传递或屏蔽偏振光的光学器件。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演示,了解偏振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 光的偏振现象介绍光的偏振现象,如双折射、布儒斯特角等。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和解释这些现象,并讨论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光的干涉1. 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产生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介绍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波的叠加原理和相干性。

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探讨干涉强度与波长、光源强度、缝宽等参数的关系。

3. 干涉的应用介绍干涉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例如,干涉在光学测量、多光束干涉、干涉光纤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四、实验演示结合具体的实验演示,如偏振片的使用和观察、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等,引导学生亲自进行实验,观察和理解光的偏振与干涉现象。

五、课堂练习与讨论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与讨论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激发思考。

六、评估与反馈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报告或课堂测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七、拓展与应用鼓励学生进行相关拓展阅读和实际应用探究,包括参观光学实验室或相关科研机构、撰写科普文章等。

八、总结总结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和能力培养目标,强调光的偏振与干涉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学习中运用所学。

通过以上教学模块的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光的偏振与干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加深理解和掌握。

大学物理五分钟试讲教案

大学物理五分钟试讲教案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波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原理。

2. 光的衍射现象及其原理。

3. 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原理。

教学难点:1. 光的干涉现象的定量分析。

2. 光的衍射现象的定量分析。

3. 光的偏振现象的定量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波动?什么是光学?2. 引出波动光学,介绍波动光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二、讲授新课1. 光的干涉现象a. 定义:两束或多束光波在空间重叠时,由于相位差而产生的现象。

b. 原理:根据光的波动性,两束光波相遇时会发生叠加,从而产生干涉现象。

c. 典型实例: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牛顿环实验。

d. 干涉条纹的规律:明暗条纹间距与光程差、光源波长、双缝间距等因素有关。

2. 光的衍射现象a. 定义: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孔径时,发生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b. 原理:根据光的波动性,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孔径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c. 典型实例:单缝衍射、圆孔衍射。

d. 衍射条纹的规律:衍射条纹间距与光程差、光源波长、孔径大小等因素有关。

3. 光的偏振现象a. 定义:光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矢量在某一方向上振动的现象。

b. 原理:根据光的波动性,光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矢量会振动,形成偏振光。

c. 典型实例:尼科尔棱镜实验、马吕斯定律。

d. 偏振光的性质: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偏振片的透光轴垂直。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2. 强调波动光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四、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波动光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提高了运用波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教案

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教案

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加深对波动性光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思维分析能力。

二、实验器材- 激光器- 片状狭缝- 黑纸- 透镜- 球面反射镜- 接收屏幕- 适配器- 支架- 尺子- 毛玻璃板三、实验原理1.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由于光波的波动性质,会发生叠加和相互干涉,形成增强或减弱的干涉条纹。

2.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狭缝或物体边缘时,由于其波动性质,产生的弯曲和扩散现象。

衍射使光线弯曲和扩散,形成明暗相间的衍射图样。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观察激光光束经过狭缝的衍射现象- 将激光器放置在实验室的一端,打开激光器。

- 在光路上放置一个片状狭缝,并将狭缝与激光光束垂直放置。

- 在狭缝的后方放置一个黑纸作为接收屏幕。

- 观察并记录光束经过狭缝后的衍射图样。

2. 实验二:观察光经过透镜的干涉现象- 将透镜放在光路上,并利用调节适配器和支架,确保透镜与光路的垂直。

- 打开激光器,调试适配器和透镜的位置使得光能够通过透镜。

- 在透镜后方放置一个接收屏幕。

- 观察并记录透镜后的干涉图样。

3. 实验三:观察光经过球面反射镜的干涉现象- 将球面反射镜放在光路上,并调整位置使得光能够反射到接收屏幕上。

- 打开激光器,持续进行观察。

- 调整球面反射镜的位置,观察反射出的干涉图样的变化。

5. 实验四:观察光经过毛玻璃板的衍射现象- 将毛玻璃板放置在光路上,并确保光能够通过板上的小孔洞。

- 打开激光器,观察光经过毛玻璃板后的衍射现象。

- 观察并记录衍射图样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一至实验四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光经过狭缝、透镜、球面反射镜、毛玻璃板后分别产生了不同的干涉与衍射图样。

这些图样的变化可以通过波动光学的原理来解释和分析。

通过观察图片记录,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干涉与衍射现象的理解,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图像分析。

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

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

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传播过程中,光可以发生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本文将就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进行探讨,并介绍相关实验和应用。

一、光的干涉1. 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产生明暗条纹的现象。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根据相位差的不同,会出现增强或相消干涉。

光的干涉分为相干光的干涉和非相干光的干涉两种情况。

2. 干涉实验常见的干涉实验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牛顿环实验等。

其中,杨氏双缝干涉实验通过用一块光栅,或者两条狭缝让光通过后形成干涉条纹,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干涉的现象。

3. 透明薄膜的干涉透明薄膜的干涉是指光在两个介质交界处发生反射和透射时,由于反射光和透射光路径不同而发生干涉。

常见的例子是油膜的彩色条纹和肥皂泡的彩色环。

二、光的衍射1. 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孔或经过一个缝隙时,光波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这是由于光的波动性质造成的。

2. 衍射实验常见的衍射实验有单缝衍射实验、双缝衍射实验等。

其中,双缝衍射实验可以通过两个狭缝让光通过后形成干涉条纹,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

3. 单缝衍射和多缝衍射单缝衍射和多缝衍射是光的衍射的两种基本情况。

单缝衍射下,光波经过一个狭缝后形成的衍射图样是一组等距的亮暗条纹。

多缝衍射下,光波经过多个狭缝后形成的衍射图样有更加复杂的亮暗条纹。

三、光的偏振1. 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的振动方向具有选择性的现象。

一束未偏振的光中的光波振动方向是各种方向都有的,而偏振后的光则只在特定方向上振动。

2. 偏振实验常见的偏振实验有偏振器实验、马吕斯定律实验等。

其中,偏振器实验可以通过使用偏振片来实现光的偏振,并通过观察光的传播方向和强度的变化来研究偏振现象。

3. 产生和应用偏振光偏振光可以通过偏振片、波片等光学元件产生。

偏振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比如3D电影中的立体效果、太阳眼镜中的消除光线反射等。

综上所述,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是光的波动特性的重要表现。

大学物理教案: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大学物理教案: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大学物理教案: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简介嗨!大家好!在这个ysics series的一部分中,我们将探讨一个令人着迷的主题: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这些光学现象背后有着深奥的原理和令人惊叹的现象。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干涉和衍射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应用。

准备好跟上我吗?那我们就开始吧!什么是干涉和衍射?干涉和衍射是光学现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揭示了光的波动性质和光的相互作用。

干涉和衍射的主要区别在于光的干涉是两个或多个光波相互干涉产生的,而光的衍射是光波通过边缘或障碍物时产生的现象。

干涉的概念干涉的定义当两个或多个光波相互叠加时,它们会产生干涉现象。

在干涉过程中,光波的振幅会相互增强或相互抵消,形成交替明暗条纹。

这些交替明暗条纹称为干涉条纹。

干涉的原理干涉现象可以用波动理论来解释。

光波是电磁波,当两个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形成叠加效应。

这种叠加效应导致干涉条纹的形成。

光波的干涉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构造干涉和破坏干涉。

构造干涉构造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互叠加时,它们的振幅会相互增强,形成明亮的区域。

这种干涉发生在两个或多个波峰或波谷相遇时。

当波峰与波峰相遇时,它们的振幅相加,形成更大的振幅。

同样,当波谷与波谷相遇时,它们的振幅也会相加。

结果,我们就能看到明亮的条纹。

破坏干涉破坏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互叠加时,它们的振幅会相互抵消,形成暗淡的区域。

这种干涉发生在波峰和波谷相遇时。

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它们的振幅相互抵消,形成更小的振幅或完全抵消。

这导致了暗淡的条纹。

干涉的应用干涉仪干涉仪是利用干涉现象进行测量和实验的重要工具。

干涉仪由光源、分束器、透镜和干涉屏等部分组成。

通过控制光束的路径和干涉屏的位置,我们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并测量光的干涉现象。

米氏干涉仪米氏干涉仪是一种常见的干涉仪,由一个光源、一个半透明镜片和两个反射镜组成。

当光波通过半透明镜片时,它会被分成两束光,然后反射到两个反射镜上。

当光波从两个反射镜上反射回来时,它们会再次相遇并产生干涉现象。

大学物理教案光学

大学物理教案光学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光学授课对象:大学物理专业学生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

2. 掌握光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一、光的波动性1. 光的波动理论概述2. 光的干涉现象3. 光的衍射现象4. 光的偏振现象二、光学实验基本技能1. 光学仪器的基本操作2. 光学实验的基本方法3. 光学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引入光学概念。

2. 介绍光学在科学技术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光的波动性1. 讲解光的波动理论,包括光的电磁波本质、频率和波长等概念。

2. 通过实验演示光的干涉现象,如双缝干涉实验。

3. 讲解光的衍射现象,如单缝衍射实验。

4. 讲解光的偏振现象,如偏振片实验。

三、光学实验基本技能1. 介绍光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2. 讲解光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光路调节、光强测量等。

3. 强调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光的波动性相关概念。

2. 回顾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

二、讲解光学实验案例1. 通过实际案例,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展示光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2. 分析案例中的光学原理和实验方法。

三、实验操作演示1. 演示光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光路调节、光强测量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学在科学技术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光学实验的实验报告。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讨论和实验操作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检验学生对光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物理教案(新教材鲁科版):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物理教案(新教材鲁科版):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第2讲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目标要求 1.知道什么是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2.掌握双缝干涉中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3.知道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考点一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1)定义:在两列光波叠加的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相互减弱,出现暗条纹,且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2)条件:两束光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3)双缝干涉图样特点:单色光照射时,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间距的干涉条纹.1.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2.频率不同的两列光波不能发生干涉.(√)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的作用是使白光变成单色光.(×)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的作用是用“分光”的方法使两列光的频率相同.(√) 1.双缝干涉(1)条纹间距:Δy=ldλ,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的波长越长,干涉条纹的间距越大.(2)明暗条纹的判断方法:如图所示,相干光源S1、S2发出的光到屏上P′点的路程差为Δr=r2-r1.当Δr=nλ(n=0,1,2,…)时,光屏上P′处出现明条纹.当Δr=(2n+1)λ2(n=0,1,2,…)时,光屏上P′处出现暗条纹.2.薄膜干涉(1)形成原因:如图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光照射到薄膜上时,从膜的前表面AA′和后表面BB′分别反射回来,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并且叠加.(2)明暗条纹的判断方法:两个表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波的路程差Δr等于薄膜厚度的2倍,光在薄膜中的波长为λ.在P1、P2处,Δr=nλ(n=1,2,3,…),薄膜上出现明条纹.在Q处,Δr=(2n+1)λ2(n=0,1,2,3,…),薄膜上出现暗条纹.(3)应用:增透膜、检查平面的平整度.考向1双缝干涉例1在图示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源S到缝S1、S2距离相等,P0为S1、S2连线的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用波长为400 nm的光实验时,光屏中央P0处呈现中央亮条纹(记为第0条亮条纹),P处呈现第3条亮条纹.当改用波长为600 nm的光实验时,P处将呈现()A.第2条亮条纹B.第3条亮条纹C.第2条暗条纹D.第3条暗条纹答案 A解析由公式Δy=ld λ可知PP03=ldλ1,当改用波长为600 nm 的光实验时,则有PP0n=ldλ2,即n3=λ1λ2=400600,解得n=2,即P处将呈现第2条亮条纹,A正确.考向2薄膜干涉例2(多选)图甲是用光的干涉法来检查物体平面平整程度的装置,其中A为标准平板,B 为待检查的物体,C为入射光,图乙为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C应采用单色光B.图乙条纹是由A的下表面反射光和B的上表面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C.当A、B之间某处距离为入射光的半波长奇数倍时,对应条纹是暗条纹D.由图乙条纹可知,被检查表面上有洞状凹陷答案AB例3(2021·江苏卷·6)铁丝圈上附有肥皂膜,竖直放置时,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上疏下密,由此推测肥皂膜前后两个面的侧视形状应当是()答案 C解析薄膜干涉为前后两个面反射回来的光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当入射光为复色光时,出现彩色条纹.由于重力作用,肥皂膜前后表面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从而使干涉条纹上疏下密,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肥皂膜向内凹陷,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二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1.光的衍射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或狭缝的尺寸足够小的时候,衍射现象才会明显.2.光的偏振(1)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2)偏振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3)偏振光的形成①让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形成偏振光.②让自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和折射光可以成为部分偏振光或完全偏振光.(4)偏振光的应用:加偏振滤光片的照相机镜头、液晶显示器、立体电影、消除车灯眩光等.(5)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1.阳光下茂密的树林中,地面上的圆形亮斑是光的衍射形成的.(×)2.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形成的.(√)3.光遇到障碍物时都能产生衍射现象.(√)4.自然光是偏振光.(×)1.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比较单缝衍射双缝干涉不同点条纹宽度条纹宽度不等,中央最宽条纹宽度相等条纹间距各相邻亮条纹间距不等各相邻亮(暗) 条纹等间距亮度情况中央条纹最亮,两边变暗条纹清晰,亮度基本相同相同点干涉、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现象,都属于波的叠加;干涉、衍射都有明暗相间的条纹2.光的干涉和衍射的本质从本质上看,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的形成有相似的原理,光的干涉和衍射都属于光波的叠加,干涉是从单缝通过两列频率相同的光在屏上叠加形成的,衍射是由来自单缝上不同位置的光在屏上叠加形成的.考向1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比较例4如图所示的4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黑色部分表示亮条纹).在下面的4幅图中从左往右排列,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A.红黄蓝紫B.红紫蓝黄C.蓝紫红黄D.蓝黄红紫答案 B解析双缝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而单缝衍射条纹除中央亮条纹最宽、最亮之外,两侧条纹亮度、宽度都逐渐减小,因此1、3为双缝干涉条纹,2、4为单缝衍射条纹.相邻亮条纹间距Δy=lλ,红光波长比蓝光波长长,则红光干涉条纹间距大于蓝光干涉条纹间距,即1、3d分别对应红光和蓝光.而在单缝衍射中,当单缝宽度一定时,波长越长,衍射越明显,即中央条纹越宽越亮,黄光波长比紫光波长长,即2、4分别对应紫光和黄光.综上所述,1、2、3、4四幅图中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红、紫、蓝、黄,B正确.考向2光的偏振例5奶粉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1)偏振片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是一种________.(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减弱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减弱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强,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强,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α答案(1)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2)横波(3)ACD解析(1)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变为偏振光,故A的作用是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2)偏振现象证明光是一种横波.(3)偏振片只能让一定偏振方向的光通过,没有样品时,要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偏振片A、B的透光方向应相同;当放入样品时,由于样品的“旋光度”是α,即偏振方向不再与B的透光方向平行,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减弱,A正确,B错误;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并使偏振片B的透振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平行时,光到达O处的强度将再次最大,C正确;同理,D正确.考点三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的综合应用例6如图所示,不同波长的两单色光a、b沿同一方向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入射点O在直径的边缘,折射光线分别为OA、OB,则()A.a单色光的频率比b单色光的频率小B.当a、b两束光由玻璃射向空气中,a光临界角比b光临界角大C.在玻璃砖中a单色光从O到A的传播时间不等于b单色光从O到B的传播时间D.用a、b两束光在相同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小答案 D解析因为a光的偏折程度大于b光,所以根据折射定律得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所以a单色光的频率比b单色光的频率大,故A错误;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可知,a光的折射率大,则a光的临界角小于b光的临界角,故B错误;对于式sin C=1n任一光束研究: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玻璃砖的半径为R,则折射率为n=sin i,光在sin r,光在玻璃中传播距离为s=2R sin r,光在玻璃中传播时间为t=s v,玻璃中传播速度为v=cn,i、R、c均相等,所以在玻璃砖中a单色光从O到A的传播时间等联立以上可得t=2R sin ic于b单色光从O到B的传播时间,故C错误;根据折射率大,频率高,波长短,可知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则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可知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小,故D正确.例7如图所示,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玻璃砖,∠B=90°,一束频率为f=6×1014 Hz的光线从AB面中点处垂直射入棱镜,在AC面发生全反射,从BC面射出后,进入双缝干涉装置.已知AC 长度L =0.3 m ,双缝间距d =0.2 mm ,光屏与双缝间距离l =1.0 m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3.0×108 m/s.求:(1)玻璃砖对该光线的折射率的最小值n ; (2)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最短时间t ; (3)光屏上相邻亮条纹的间距Δy . 答案 (1)2 (2)1×10-9 s (3)2.5 mm解析 (1) 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AC 面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为45°,可知临界角C ≤45°时,折射率有最小值,由sin C =1n 得n ≥2,即最小折射率为 2.(2)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距离 s =22L ,光线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v =c n传播时间t =s v代入数据解得最短时间t =1×10-9 s (3) 由λ=c f ,Δy =ldλ联立代入数据解得Δy =2.5 mm.课时精练1.(多选)(2023·福建莆田市模拟)对如图所示的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被称为“泊松亮斑”,它的原理是光的衍射B.图乙是双缝干涉原理图,若P到S1、S2的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则P处是亮条纹C.图丙中肥皂膜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薄膜干涉现象D.图丁中,用自然光照射透振方向(箭头所示)互相垂直的前后两个竖直放置的偏振片,光屏依然发亮答案AC解析题图甲被称为“泊松亮斑”,它的原理是光的衍射,A正确;题图乙是双缝干涉原理图,若P到S1、S2的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则P处是暗条纹,B错误;题图丙中肥皂膜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薄膜干涉现象,C正确;题图丁中,用自然光照射透振方向(箭头所示)互相垂直的前后两个竖直放置的偏振片,光屏不能发亮,D错误.2.(2019·北京卷·14)利用图示的装置(示意图),观察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在光屏上得到如图中甲和乙两种图样.下列关于P处放置的光学元件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应单缝,乙对应双缝B.甲对应双缝,乙对应单缝C.都是单缝,甲对应的缝宽较大D.都是双缝,甲对应的双缝间距较大答案 A解析由题图中给出的甲、乙两种图样可知,甲是单缝衍射的图样,乙是双缝干涉的图样,A项正确,B、C、D项错误.3.(多选)(2023·河北张家口市模拟)通过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研究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从光源发出的光经过一缝板,在缝板后有一装有感光元件的光屏,通过信号转换,可在电脑上看到屏上的光强分布情况.图乙分别显示出A光和B光通过同一缝板得到的光强分布情况.下列有关A、B两种色光的说法正确的有()A.光通过的可能是缝板上的单缝B.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C.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D.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答案BCD解析从光的强度分布可以看出,光屏上的光是等间距、等亮度的,所以是光通过双缝产生的干涉现象,A错误;由题图乙可看出,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由Δy=lλ可知,A光d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B正确;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则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所以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C正确;由于A光的波长较长,所以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正确.4.(2023·江苏海安市检测)如图所示,a、b两束不同单色光相互平行,从平行玻璃砖PQ表面入射,从MN面出射时变为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中有一束光在MN面发生了全发射B.在玻璃中a光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C.在同一个双缝干涉装置中,a光干涉条纹间距较大D.减小玻璃砖的厚度,光从MN面出射时变为两束平行光答案 D解析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原理可知,对于平行玻璃砖界面来说,能够射进玻璃砖的光线,在另一个界面绝对不会发生全反射,因此无论是a光线还是b光线,都不可能在MN面发生全反射现象,A错误;画出光路图如图甲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sin i=n a sin i a,sin i=n b sin i b,由图可知i b > i a,则n b<n a,根据波速与折射率的关系有n=c v,则v b > v a,B错误;由波长与折射率的关系可知λb > λa,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y=ldλ,则Δy b>Δy a,C错误;如图乙所示减小玻璃砖的厚度,下边界变为M′N′,则出射时变为两束平行光,D正确.5.(多选)(2023·福建永安市模拟)在薄膜干涉实验中,铁丝圈上附有肥皂膜,竖直放置,形成如图所示的肥皂膜侧视图,用黄色光从左侧照射薄膜,会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者应该从薄膜右侧观察干涉图样B.干涉条纹的分布上疏下密C.任意两相邻亮条纹处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不变D.若换用红光照射,则相邻亮条纹间距将变大答案BCD解析薄膜干涉是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叠加产生的,应该从入射光的同侧观察,故A错误;由于薄膜不是均匀增厚的,从上到下薄膜增厚得越来越快,所以明暗相间的条纹是不等间距的,且上疏下密,故B正确;任意相邻亮条纹处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是波长一半且不变,故C正确;光波的干涉条纹间距公式为Δy=ldλ,如果换成红光照射,则波长变长,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大,故D正确.6.(2021·湖北卷·5)如图所示,由波长为λ1和λ2的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复色光,经半反半透镜后分成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经扩束器后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并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O是两单色光中央亮条纹的中心位置,P1和P2分别是波长为λ1和λ2的光形成的距离O点最近的亮条纹中心位置.反射光入射到三棱镜一侧面上,从另一侧面M和N位置出射,则()A .λ1<λ2,M 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B .λ1<λ2,N 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C .λ1>λ2,M 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D .λ1>λ2,N 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答案 D解析 由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y =λl d可知,当两种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时,波长越长相邻两亮条纹间距越宽,由屏上亮条纹的位置可知λ1>λ2,反射光经过三棱镜后分成两束色光,由题图可知从N 位置出射的光的折射角大,又由折射定律可知,入射角相同时,折射率越小的色光折射角越大,由于λ1>λ2,则n 1<n 2,所以N 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故D 正确,A 、B 、C 错误.7.(多选)(2022·山东卷·10)某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狭缝S 1、S 2的宽度可调,狭缝到屏的距离为L .同一单色光垂直照射狭缝,实验中分别在屏上得到了图乙、图丙所示图样.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图乙是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当光通过狭缝时,也发生了衍射B .遮住一条狭缝,另一狭缝宽度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图丙中亮条纹宽度增大C .照射两条狭缝时,增加L ,其他条件不变,图乙中相邻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增大D .照射两条狭缝时,若光从狭缝S 1、S 2到屏上P 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P 点处一定是暗条纹答案 ACD解析题图乙中间部分为等间距条纹,所以题图乙是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当光通过狭缝时,同时也发生衍射,故A正确;狭缝越小,衍射范围越大,衍射条纹越宽,遮住一条狭缝,另一狭缝宽度增大,则衍射现象减弱,题图丙中亮条纹宽度减小,故B错误;根据条纹间距公式有Δx=Lλ,则照射两条狭缝时,增加L,其他条件不变,题图乙中相邻暗条纹的中心间距d增大,故C正确;照射两条狭缝时,若光从狭缝S1、S2到屏上P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P点处一定是暗条纹,故D正确.8.(2023·辽宁省模拟)随着科技的发展,夜视技术越来越成熟.一切物体都可以产生红外线,即使在漆黑的夜里“红外监控”“红外摄影”也能将目标观察得清清楚楚.为了使图像清晰,通常在红外摄像头的镜头表面镀一层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镀膜的目的是尽可能让入射的红外线反射B.镀膜的目的是尽可能让入射的所有光均能透射C.镀膜的厚度应该是红外线在薄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D.镀膜的厚度应该是红外线在薄膜中波长的二分之一答案 C解析镀膜的目的是尽可能让红外线能够透射,而让红外线之外的光反射,从而使红外线图像更加清晰,故A、B错误;当红外线在薄膜前、后表面的反射光恰好干涉减弱时,反射光最弱,透射光最强,根据干涉相消的规律可知,此时红外线在薄膜前、后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应为半波长的奇数倍,而为了尽可能增加光的透射程度,镀膜的厚度应该取最薄的值,即红外线在薄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故C正确,D错误.9.(2023·福建龙岩市质检)如图所示,把一矩形均匀薄玻璃板ABCD压在另一个矩形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将红单色光从上方射入,这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关于这些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条纹方向与AB边平行B.条纹间距不是均匀的,越靠近BC边条纹间距越大C.减小薄片的厚度,条纹间距变小D.将红单色光换为蓝单色光照射,则条纹间距变小答案 D解析薄膜干涉的光程差Δs=2d(d为薄膜厚度),厚度相同处产生的条纹明暗情况相同,因此条纹应与BC边平行,故A错误;因为两玻璃间形成的空气膜厚度均匀变化,因此条纹是等间距的,故B错误;减小薄片厚度,条纹间距将增大,故C错误;将红光换成蓝光照射,入射光波长减小,条纹间距将减小,故D正确.10.(2021·山东卷·7)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层透明薄膜,观察到如图所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下列关于该区域薄膜厚度d随坐标x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答案 D11.单缝衍射实验中所产生图样的中央亮条纹宽度的一半与单缝宽度、光的波长、缝屏距离的关系,和双缝干涉实验中所产生图样的相邻两亮条纹间距与双缝间距、光的波长、缝屏距离的关系相同.利用单缝衍射实验可以测量金属的线膨胀系数,线膨胀系数是表征物体受热时长度增加程度的物理量.如图是实验的示意图,挡光片A固定,挡光片B放置在待测金属棒上端,A、B间形成平直的狭缝,激光通过狭缝,在光屏上形成衍射图样.温度升高,金属棒膨胀使得狭缝宽度发生变化,衍射图样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激光波长已知的情况下,通过测量缝屏距离和中央亮条纹宽度,可算出狭缝宽度及变化,进而计算出金属的线膨胀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激光波长越短,其他实验条件不变,中央亮条纹越宽B.相同实验条件下,金属的膨胀量越大,中央亮条纹越窄C.相同实验条件下,中央亮条纹宽度变化越大,说明金属膨胀量越大D.狭缝到光屏距离越大,其他实验条件相同,测得金属的线膨胀系数越大答案 C解析 对比双缝干涉相邻两亮条纹间距与双缝间距、光的波长、缝屏距离的关系公式Δy =l dλ可得单缝衍射中央亮条纹宽度的一半与单缝宽度、光的波长、缝屏距离的关系为Δy 2=l dλ,激光波长变短,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央亮条纹变窄,A 错误;相同实验条件下,金属的膨胀量越大,则单缝距离d 越小,中央亮条纹越宽,B 错误;相同实验条件下,中央亮条纹宽度变化越大,说明单缝的距离d 变化大,即金属膨胀量越大,C 正确;金属的线膨胀系数属于金属的特有属性,与实验装置无关,D 错误.12. (2023·福建省三明一中模拟)(1)肥皂膜在太阳光照射下呈现的彩色是________现象;露珠在太阳光照射下呈现的彩色是________现象;通过狭缝看太阳光时呈现的彩色是______现象;(2)要使光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条件是________;(3)当狭缝的宽度很小并保持一定时,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狭缝,看到的衍射条纹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4)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偏振片P 和Q ,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 或Q ,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答案 (1)干涉 光的色散 光的衍射 (2)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3)红光的中央亮纹宽,红光的中央两侧的亮纹离中央亮纹远 (4)光是一种横波解析 (1)肥皂膜表面可看到彩色条纹,是因为肥皂膜的前后两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发生干涉形成彩色条纹;而露珠在阳光下呈现的彩色,是光的色散现象;对于通过狭缝观察太阳也会看到彩色条纹,是因为当缝的宽度与光的波长相当甚至更小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2)光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为当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比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3)当发生衍射时,光的波长越长,则衍射条纹越宽,中央亮纹两侧间的亮纹离中央亮纹越远,因此红光的中央亮纹宽,红光的中央两侧的亮纹离中央亮纹远;(4)纵波中质点是沿传播方向震动的,所以它可以通过偏振片,而横波中质点是沿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方向震动的,而且质点的平衡位置不变,当波传到纸板处,这里的质点无法震动,部分波就无法传过去了,即发生了“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光的干涉
(1)定义:在两列光波叠加的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相互减弱,出现暗条纹,且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
(2)条件:两束光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
(3)双缝干涉图样特点:单色光照射时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间距的干涉条纹;白光照射时,中央为白色亮条纹,其余为彩色条纹.
2.光的衍射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比光的波长还小的时候,衍射现象才会明显.
3.光的偏振
(1)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
(2)偏振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
(3)偏振光的形成
①让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形成偏振光.
②让自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和折射光可以成为部分偏振光或完全偏振光.
(4)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第1页共1页。

经典教案光的衍射与偏振

经典教案光的衍射与偏振

三、横波和偏振现象
②如果将这根软绳换成细软的弹簧,前后推动弹簧形成纵波,如图 丙所示,怎样放置的狭缝可以让弹簧波通过?
水平放置和竖直放置的狭缝都可 以让弹簧波通过
狭 缝 竖 直 狭 缝 水 平
对纵波而言,不管什么情况,纵波总能透过狭缝传播.
1、偏振片
三、横波和偏振现象
偏振片由特定的材料制成,每个偏振片都有一个特定的方向,只 有沿着 这个方向振动的光波才能通过偏振片,这个方向叫做透振方 向.偏振片对光波的作用就像狭缝对机械波 _________ 的作用一样. 2、自然光 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含着垂直 于_________ 传播方向 上沿 一切 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 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 强度 都相同,这种光 叫自然光.
三、横波和偏振现象
问题设计
1.取一根软绳,一端固定在墙上,手持另一端上下抖动,软绳上形 横 波,质点在竖直平面内沿着上下方向振动. 成一列____ 2、①现在让软绳穿过一块带有狭缝的木板 .分别将狭缝与振动方 向平行放置及与振动方向垂直放置,如图甲、乙所示,哪幅图绳 波可以通过,这说明了什么?
当机械波是横波时,若质点的振动方向与狭缝平行,则机械波能透 过狭缝传播,反之则不能透过狭缝传播.
②在偏振片P的后面再放置另一个偏振 片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 Q,光屏上接受到的光强有何变化,说 明什么?
三、横波和偏振现象
结论: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 横 波.
(第二个偏振片叫做检偏器)
三、横波和偏振现象
例4、如图所示,电灯S发出的光先后经过偏振片A和B,人眼在图
中P处迎着光入射的方向,看不到光亮,则( BD)
两个偏振片透振方向互相垂直
A.图中a是偏振光

2019届二轮复习 第55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教案 (全国通用)

2019届二轮复习   第55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教案 (全国通用)

第55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干涉现象,掌握双缝干涉中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2.理解光的衍射现象,知道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3.知道光的偏振现象,了解偏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重难点一、光的干涉★1.光的干涉(1)明暗条纹的判断方法①单色光a .如图所示,光源S 1、S 2发出的光到屏上P 点的路程差r 2-r 1=kλ(k =0,1,2…)时,光屏上出现明条纹。

b .光的路程差r 2-r 1=(2k +1)λ2(k =0,1,2…)时,光屏上出现暗条纹。

②白光:光屏上出现彩色条纹。

③中央条纹为明条纹。

(2)双缝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与波长成正比(装置已确定的情况下)。

利用双缝干涉实验可测量光波的波长。

(3)薄膜干涉①如图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

②光照射到薄膜上时,在膜的前表面AA ′和后表面BB ′分别反射出来,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并且叠加。

③原理分析单色光a .在P 1、P 2处,两个表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波的路程差Δr 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Δr =nλ(n =1,2,3…),薄膜上出现明条纹。

b .在Q 处,两列反射回来的光波的路程差Δr 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即Δr =(2n +1)λ2(n =0,1,2,3…),薄膜上出现暗条纹。

白光:薄膜上出现水平彩色条纹。

(4)薄膜干涉的应用干涉法检查平面如图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楔形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如果被检平面是平整光滑的,我们会观察到平行且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被检平面不平整,则干涉条纹发生弯曲。

[典题1] (2016·成都模拟)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 1和S 2为双缝,P 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P 点与S 1和S 2距离之差为2.1×10-6 m ,今分别用A 、B 两种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问P 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1)已知A 光在折射率为n =1.5的介质中波长为4×10-7 m ; (2)已知B 光在某种介质中波长为3.15×10-7 m ,当B 光从这种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为37°(sin 37°=0.6,cos 37°=0.8);(3)若用A 光照射时,把其中一条缝遮住,试分析光屏上能观察到的现象。

大学物理教案word

大学物理教案word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光的波动性和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2. 掌握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和光的偏振等基本实验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光的波动性及其表现。

2. 干涉和衍射的基本原理。

3. 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干涉条纹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2. 衍射现象的规律和计算。

3. 偏振光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光的波动理论,引出波动光学的概念。

2. 介绍波动光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波动性:- 讲解光的波动性及其表现,如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 干涉:- 介绍干涉的基本原理,包括相干光源和干涉条件。

- 讲解双缝干涉实验,分析干涉条纹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干涉条纹的计算方法。

3. 衍射:- 介绍衍射的基本原理,包括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

- 讲解单缝衍射实验,分析衍射条纹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衍射条纹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计算题。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重点讲解干涉和衍射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光的波动光学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偏振:- 介绍光的偏振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 讲解偏振光的基本原理,包括偏振片的原理和性质。

-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的偏振现象。

2. 偏振光的应用:- 介绍偏振光在光学仪器和光学材料中的应用。

- 讲解偏振光在光学信息处理、光学通信等方面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光的偏振计算题。

2. 鼓励学生思考偏振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波动光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物理光学干涉衍射与偏振问题

物理光学干涉衍射与偏振问题

物理光学干涉衍射与偏振问题干涉衍射和偏振是物理光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讨论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干涉衍射的定义和原理干涉衍射是光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透光物体或光波相互作用产生的现象。

干涉是指光波的两个或多个部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干涉条纹,从而改变光波的波动性质。

衍射是指当光波通过一个孔或经过物体边缘时发生弯曲扩散。

干涉衍射的原理可以用以下两个现象解释:叠加原理和相位差。

叠加原理即各个光波达到的点的光强是各个光波的叠加结果。

相位差则指的是波的起始点到达某一点的过程中,各个波长所形成的相位差。

当干涉条件满足时,波峰和波谷相遇,光波会相互增强,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二、干涉衍射的应用干涉衍射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包括:1. 激光干涉仪:利用干涉条纹的特性,通过激光仪器进行精密测量。

2. 干涉光栅:利用入射光波经光栅衍射产生的干涉现象,进行波长分析和频率分析。

3. 光学显微镜:利用干涉衍射现象来增强显微镜的分辨率。

4. 光波导技术:通过控制光的干涉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分析。

三、偏振光的定义和原理偏振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不是在所有方向上都均匀分布的现象。

偏振光可以通过偏振器来产生,偏振器是一个光学器件,可以选择性地传递或阻挡特定方向上的光波。

偏振光的原理可以通过振动方向和波长方向的关系来解释。

光的振动方向与光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时,称为正交振动。

而偏振器只能允许振动方向与光波传播方向相同的光通过,因此只有满足偏振器方向的光可以通过,其他光会被阻挡。

四、偏振光的应用偏振光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示例:1. 光学显微镜:通过使用偏振光,可以增强显微镜的图像对比度。

2. 液晶显示器:液晶分子只能让特定方向上的光通过,所以液晶显示器可以通过改变电场来控制光的偏振方向。

3. 拍摄滤镜:摄影中使用的偏振滤镜可以减少反射和增加对比度。

4. 3D电影:通过使用偏振镜片,可以实现立体影像的效果。

《光的衍射和偏振》 教学设计

《光的衍射和偏振》 教学设计

《光的衍射和偏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光的衍射现象,知道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2)学生能够掌握光的偏振现象,理解偏振片的工作原理。

(3)学生能够运用光的衍射和偏振知识解释相关的生活现象和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的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光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2)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的衍射现象及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2)光的偏振现象及偏振片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1)对光的衍射现象的微观解释。

(2)理解光的偏振现象与横波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实验演示法:通过演示光的衍射和偏振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法:讲解光的衍射和偏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的生活现象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图像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美丽的光的衍射图片,如泊松亮斑、单缝衍射条纹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形成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光的衍射。

2、新课讲授(1)光的衍射①实验演示:在光具座上进行单缝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光通过单缝后的衍射现象。

②现象描述:光通过单缝后,在屏幕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中央条纹最亮最宽,两侧条纹逐渐变暗变窄。

③原理讲解:利用惠更斯原理,解释光的衍射现象是由于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新的波源,发出子波,这些子波相互叠加,就形成了衍射条纹。

④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当障碍物或狭缝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当或比光的波长小时,光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与干涉物理科目教案

光的衍射与干涉物理科目教案

光的衍射与干涉物理科目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光的衍射与干涉的基本概念;2. 了解光的衍射与干涉现象的产生原理;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1. 光的衍射现象的介绍;2. 光的干涉现象的介绍;3. 衍射与干涉的应用。

重点分析:1. 理解光的衍射与干涉的概念;2. 掌握光的衍射与干涉现象的产生原理;3.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实例,激发学生对光的衍射与干涉的兴趣,例如:一个小孔的背后有一张白纸,当我们用光源照射到小孔时,纸上会出现某种光的分布怎样的现象?当两束相干光叠加时会出现怎样的干涉现象?2. 理论讲解2.1 光的衍射- 介绍光的衍射现象的定义与特点,以及衍射公式的推导过程;- 解释衍射现象的产生原理,例如通过光波的波动性解释;- 通过实验演示光的衍射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

2.2 光的干涉- 介绍光的干涉现象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双缝干涉实验的过程;- 解释干涉现象的产生原理,例如通过光的波动性解释;- 通过实验演示光的干涉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

3. 应用拓展通过学生的参与,引导讨论以下问题:- 光的衍射与干涉在物理学、光学仪器制作、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探索各种干涉现象对测量、成像和色彩观察的影响。

4. 小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核对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教学资源与评估教学资源:- 光源,小孔,光屏等实验设备;- 影片、图片或幻灯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评估方式:-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与回答问题的能力;- 实验结果和分析报告。

五、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光的衍射与干涉的理解,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例如设计一幅光的干涉实验方案,或者分析某一光学设备的衍射效果。

六、教学反思光的衍射与干涉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现象,深入理解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光学和波动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教案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波动光学的概念,掌握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加深对波动光学原理的理解。

3. 培养学生运用波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光的干涉原理和现象。

2. 光的衍射原理和现象。

3. 光的偏振原理和现象。

教学难点:1. 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

2. 复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波动光学?它与几何光学有何区别?2. 引入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如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二、光的干涉1. 讲解光的干涉原理,包括杨氏双缝干涉、劳埃德镜实验和菲涅耳双镜实验。

2. 讲解干涉条纹的形成,以及干涉条纹的间距、亮暗条纹的条件等。

3.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杨氏双缝干涉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三、光的衍射1. 讲解光的衍射原理,包括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和光栅衍射。

2. 讲解衍射条纹的形成,以及衍射条纹的间距、亮暗条纹的条件等。

3.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单缝衍射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四、光的偏振1. 讲解光的偏振原理,包括偏振光的获得、马吕斯定律和布鲁斯特定律。

2. 讲解偏振光的应用,如光的选择性吸收、反射和折射等。

3.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偏振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以及其产生的原因。

2.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拓展与应用1. 讲解波动光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光学仪器、光纤通信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波动光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三、总结与反思1. 总结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波动光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波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大学物理》2. 光学实验器材:杨氏双缝干涉装置、单缝衍射装置、偏振片等3. 多媒体课件:波动光学原理、实验现象等图片和视频。

大学物理教案_百度网盘

大学物理教案_百度网盘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波、波面、波前、波线等。

2. 掌握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3. 能够运用波动光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如光栅衍射、偏振光等。

教学内容:一、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1. 波的传播特点2. 波的叠加原理3. 波面、波前、波线的定义4. 相干光的产生二、光的干涉1. 干涉现象的产生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3. 干涉条纹的特点4. 光程差和相位差的关系三、光的衍射1. 衍射现象的产生2. 单缝衍射3. 光栅衍射4. 衍射条纹的特点四、光的偏振1. 偏振现象的产生2. 偏振光的基本特性3. 偏振光的分析方法4. 偏振光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波动的基本概念,引出波动光学的研究对象。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

二、讲授新课1. 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 讲解波、波面、波前、波线的定义,通过实例说明它们的区别。

- 讲解波的传播特点,如波动性、干涉性、衍射性等。

- 讲解波的叠加原理,通过实例说明波的叠加现象。

- 讲解相干光的产生,介绍常见的相干光源。

2. 光的干涉- 讲解干涉现象的产生,通过实例说明干涉条纹的形成。

- 讲解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介绍实验原理和现象。

- 讲解干涉条纹的特点,如条纹间距、条纹亮度等。

- 讲解光程差和相位差的关系,通过公式推导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3. 光的衍射- 讲解衍射现象的产生,通过实例说明衍射条纹的形成。

- 讲解单缝衍射,介绍实验原理和现象。

- 讲解光栅衍射,介绍实验原理和现象。

- 讲解衍射条纹的特点,如条纹间距、条纹亮度等。

4. 光的偏振- 讲解偏振现象的产生,通过实例说明偏振光的特性。

- 讲解偏振光的基本特性,如振动方向、偏振度等。

- 讲解偏振光的分析方法,如马吕斯定律、布儒斯特定律等。

- 讲解偏振光的应用,如偏振眼镜、偏振光通信等。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重点知识。

《主题九 第六节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学历案-中职物理高教版21化工农医类

《主题九 第六节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学历案-中职物理高教版21化工农医类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的学习主题为“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我们将从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光波的干涉、衍射原理以及偏振现象,并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光波特性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1. 掌握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意义。

2. 理解干涉和衍射现象的原理及产生条件。

3. 了解偏振现象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5. 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1. 概念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实验结果记录的准确性,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3.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光的相关知识,引出本课时的学习主题。

2. 新课讲解:(1)光的干涉:讲解干涉的定义、产生条件及原理,通过动画或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干涉现象。

(2)光的衍射:介绍衍射的概念、产生条件及原理,通过图片或实验,让学生观察衍射现象。

(3)光的偏振:讲解偏振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液晶显示技术等。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光的干涉、衍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加深对光波特性的理解。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强调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的原理及意义。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的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分析偏振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本课时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概念理解、实验操作和知识应用方面的不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掌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特性,了解光弹性效应、电光效应和磁光效应。

掌握相位差、光程差的计算,会使用半波带法、矢量法等方法计算薄膜干涉、双缝干涉、圆孔干涉、光栅衍射。

掌握光的偏振特性、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定律,知道起偏、检偏和各种偏振光。

教学难点 各种干涉和衍射的物理量的计算。

第十三章 光的干涉一、光线、光波、光子在历史上,光学先后被看成“光线”、“光波”和“光子”,它们各自满足一定的规律或方程,比如光线的传输满足费马原理,传统光学仪器都是根据光线光学的理论设计的。

当光学系统所包含的所有元件尺寸远大于光波长时(p k =h ),光的波动性就难以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光可以看成“光线”,称为光线光学,。

光线传输的定律可以用几何学的语言表述,故光线光学又称为几何光学。

光波的传输满足麦克斯韦方程组,光子则满足量子力学的有关原理。

让电磁波的波长趋于零,波动光学就转化为光线光学,把电磁波量子化,波动光学就转化为量子光学。

二、费马原理光线将沿着两点之间的光程为极值的路线传播,即(,,)0QPn x y z ds δ=⎰三、光的干涉光矢量(电场强度矢量E )满足干涉条件的,称为干涉光。

类似于机械波的干涉,光的干涉满足:222010*********cos()r r E E E E E ϕϕ=++-1020212cos()r r E E ϕϕ-称为干涉项,光强与光矢量振幅的平方成正比,所以上式可改写为:12I I I =++(1-1)与机械波一样,只有相干电磁波的叠加才有简单、稳定的结果,对非干涉光有:1221,cos()0r r I I I ϕϕ=+-=四、相干光的研究方法(一)、光程差法两列或多列相干波相遇,在干涉处叠加波的强度由在此相遇的各个相干波的相位和场强决定。

能够产生干涉现象的最大波程差称为相干长度(coherence length)。

设光在真空中和在介质中的速度和波长分别为,c λ和,n v λ,则,n c v νλνλ==,两式相除得n vcλλ=,定义介质的折射率为: c n v=得 n nλλ=可见,一定频率的光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传播时波长变短,为真空中波长的1n倍。

光程定义为光波在前进的几何路程d 与光在其中传播的介质折射率n 的乘积nd 。

则光程差为(1)nd d n d δ=-=-由光程差容易计算两列波的相位差为21212r r δϕϕϕϕϕπλ∆=-=-- (1-2)1ϕ和2ϕ是两个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的初相。

举例1 一般地,在折射率为的薄膜上,垂直入射的两束相干光会在薄膜上表面产生光程差:举例2 入射角为两束相干光在薄膜上表面产生光程差:22202sin 2d n n i λδ=-+0n 是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

计算过程如下: 022tan sin or cos 2nd n d r i r λδ=-+ 02(sin sin )cos 2d n n r i r λδ-=+ 利用折射定律0sin sin n r n i =,得2222022002sin sin sin cos 1sin 1sin n n i n n r i and r r i n n - = =-=- =代入δ,得22222200sin 22sin cos 22n n i d d n n i n r λλδ-=+=-+(二)、半波带法举例:夫琅禾费(J.Fraunhofer)单缝衍射当入射波到达衍射缝时在缝口形成一波阵面,根据惠更斯-菲 涅尔原理,会聚在屏P 的M 点的光矢量,是波阵面d 上各次 波源发出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平行光的相干叠加的结果,将衍 射单缝d 上的波阵面分成宽度为x ∆的数条更狭窄的波面称为 波带,若x ∆满足sin 22sin x or x λλθθ∆= ∆=则此宽度x ∆波带称为半波带。

两相邻的半波带发出的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平行光相差半个波长,它们叠加时,波峰和波谷叠加相消。

所以,如果d 恰好被分为偶数个半波带时,M 点为完全黑暗点(条),d 被分为奇数个半波带时,M 点为明点(条),写成公式22sin (21)2n d n λθλ⎧ ⎪⎪=⎨⎪+⎪⎩(三)、矢量法举例:光栅的单缝衍射光栅是在光学玻璃上精密刻出等间距平行细痕制作而成,通常在1m m 宽度内,刻痕数达600条以上,设刻痕纹宽为b ,未刻痕宽度为a ,a b +称为光栅常数。

将通过单缝的波阵面a 等分为N 个波带,它们在屏P 的M 处产生的光矢量分别为12,,,N L E E E ,相差的总相位为()2sin a πφθλ=,相邻两个波带发出光矢量的相位差为2sin aN Nφπφθλ∆==N 个波带,产生光矢量的叠加合振幅(由右图可知,作E 的垂直平分线)为12sin 2sin 2sin 22sin 2Ni i ii E E R E R RE E φφφφ=⎫==⎪⎪⇒⎬∆⎪=⇒⎪⎭=∆∑ sin22φφφ∆∆∆=很小,,记2φα∆=,0i NE E =,则 ()()()()0sin /2sin /2sin /2sin /2/2/sin 2ii i E E N E E E φφφφφφαα====∆∆ 220sin I E I αα⎛⎫== ⎪⎝⎭以上是单缝衍射的结果,光栅衍射应该是N 条缝之间的干涉和各单缝衍射的相互叠加。

同理可得:20sin sin N I I ββ⎛⎫= ⎪⎝⎭其中,20,()sin 2i E a b I φπβθλ∆= =+=。

考虑衍射的调制(干涉因子受到衍射因子的调制)220sin sin sin N I I αβαβ⎛⎫⎛⎫= ⎪ ⎪⎝⎭⎝⎭(a).当2N =,则 220sin 4cos I I αβα⎛⎫= ⎪⎝⎭。

(b).当0α→,sin 1αα→,可略去衍射因子作用,则为多光束干涉20sin sin N I I ββ⎛⎫= ⎪⎝⎭(c).光强分布规律(由于衍射因子2sin αα⎛⎫⎪⎝⎭的调制干涉因子而引起)由sin 2N a φπαθλ∆==(这里的α与前面的不同,因现已考虑N 条,有φ∆的地方都乘N ) 当0θ=时,00,I I α==,衍射的主极大强度。

当sin a k θλ=±时,(1,2,3,)k k απ=±=L ,此时sin 0,0I α==,是衍射极小值。

当()sin 212a k λθ=±+时,(21),(1,2,3,)2k k πα±+==L ,得到一系列次极大值。

(四)、积分法五、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明条纹 暗条纹根据方程(1-2),可得明条纹暗条纹,当很小时,,。

如果实验装置处在折射率为的介质中,则,于是可以算出明条纹暗条纹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为:时的明条纹位于点,称为中央明纹,对应的明条纹分别叫做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明条纹。

暗条纹同理。

当用白光做实验只有中央明纹是白色的,中央明纹两侧将呈现彩色条纹。

设光源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点处的光强相等,,利用(1-2)式,则(1-1)式可改写为:当处,光强,是明条纹中心。

当处,光强,是暗条纹中心。

于是我们得到了干涉光强的分布图。

六、劳埃德镜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只有当缝都很窄的情况下,干涉条纹才比较清晰,但这样通过缝的光强又太弱,为此,劳埃德(H.Lloyd)1834年设计了劳埃德镜实验。

七、菲涅耳(A.J.Fresnel)双镜实验是两块夹角很小的平面镜。

是线光源,是一块遮光板,防止发出的光直射到光屏上.在平面镜和中成的虚像分别为和。

点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分别为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为:为虚光源之间的距离,为从或到光屏的距离。

和的几何关系:设为平面镜和的交点,,因此三点都在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周上。

设和之间的夹角为,由于,因此是同一圆弧的圆心角和圆周角,所以,因此虚光源之间的距离为设点到光屏的距离为,则从从或到光屏的距离为于是八、薄膜干涉参见第2页。

包括两束光垂直入射和斜入射。

薄膜的折射率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相比较,如果薄膜的折射率最大或最小,有如果薄膜的折射率在周围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则,因为上下表面都有半波损失,最后结果就没有了半波损失。

增透膜满足增透膜只能做某些特定波长的光干涉相消。

增反膜满足。

九、等厚干涉前面讨论的等倾干涉是相同倾角的光产生干涉汇聚在一个圆上,此处,等厚干涉是相同距离的光程差产生的干涉条纹在一条线(劈尖干涉)或圆(牛顿环)上。

1. 劈尖干涉21,2,3,20,1,2,2nd k k k λδλλ⎫=+= =⎪⎪⎬⎪ =(2κ+1) =⎪⎭L L ⇒ (21),1,2,3,4,0,1,2,2k d k n k k n λλ-⎧= =⎪⎪⎨⎪ = =⎪⎩L L由上式第一项公式知,凡是厚度d 相同的地方,均满足相同的干涉条件;由上式第二项公式的第二个可知,当0k =时,0d =,即劈尖的棱边处是暗条纹。

用l 表示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θ表示劈尖的夹角,得11sin 222k k k k l d d n n nλθλλ++=-=-= n nλλ=为光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的波长。

θ很小,sin θθ≈,于是2l nλθ=在入射波长λ一定的情况下,θ越小,l 越大,即干涉条纹越稀疏,反之越密集。

劈尖干涉的应用①干涉膨胀仪(测线热膨胀系数) 2h N λ∆=②测量微小线量/2d L lλ=③光学元件表面的平整度检查/2h b lλ∆=测量微小线量示意图 由光程差可知,平版有凸起时,d 增大, 则k 增大,干涉图像外移;反之,有凹槽时内移。

2. 牛顿环牛顿环是由平凸透镜下表面的反射光 与平玻璃板上表面的反射光干涉形成的。

其满足: 光学元件表面的平整度检查示意图2,1,2,3,2(21),0,1,2,2d k k k k λλλ⎫+= =⎪⎪⇒⎬⎪=+ =⎪⎭L L (21),1,2,3,4,0,1,2,2d k k k k L L λλ⎧=- =⎪⎪⎨⎪ = =⎪⎩ 牛顿环的半径r 与d 的关系:()2222(21),1,2,3,2(2)2,0,1,2,r k R k r R R d Rd d d R d kR k λλ⎧=- =⎪=--=-=-⇒⎨⎪ = =⎩L L R d >>,因此22R d R -≈,于是22r Rd =或2r Rd =,R 增大时,相邻明纹或暗纹之间的间距变小。

还可以知道,当k 增大时,相邻明纹或暗纹之间的间距变小,即距离圆心越远处,条纹越密集。

利用牛顿环实验测定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如果测得k 级暗环与k m +级暗环的半径分别为k r 和k m r +,则22,()k k m r kR r k m R λλ+= =+,22k m k r r mR λ+-=,得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22k m k r r R m λ+-=利用上式也可以测定光波的波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