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醪酒精异常发酵的系统分析
玉米酒精生产中发酵过程优化控制研究
![玉米酒精生产中发酵过程优化控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c740015fbfc77da269b1f5.png)
2玉米淀粉生产工艺及流程
关键词:玉米酒精;生产发酵;优化控制
前言
酒精生产发酵周期较长,期间会经过若干工序。操作人员需要为酒精发酵创设条件,这时培养基、反应剂和操作技术的选择尤为重要。另外玉米酒精发酵时间微生物活跃性皆有严格的控制,为了保证菌群密度和酒精度达到相应标准是必要采用溶氧控制。精细设备的应用和先进技术的发展改善了酒精生产条件,在一套生物发酵控制系统的助力下玉米酒精生产发酵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现今科技不断发展,究竟生产从半智能化转化为了全智能化,企业大多采用盘式破碎机分两次粗碎,第一次胚芽已经有所分离,第二次胚芽会全部脱落,这时将物质推至胚芽分离槽进行最终分离,这时淀粉混合物已经出现但是还存在一定的玉米碎块,为游离淀粉颗粒需要对玉米碎块磨碎来提取淀粉。
3玉米淀粉生产酒精的工艺流程
前文中我们已经阐述过淀粉生产,得知玉米完整颗粒最终会呈现粉末状态。当然,酒精生产离不开前期的准备工作,更离不开后续操作,彼此相辅相成、密切可分。前文已经对淀粉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将着重叙述玉米淀粉生产酒精。
玉米这一农作物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淀粉,将其作为制酒原料就是看重了这一特性。工业生产酒精的基本原理也正是利用了玉米中的淀粉。期间淀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完成分解转化,经过这一工序发酵性糖因此而产生。这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后期还需进一步借助酵母完成代谢,最终转化为酒精。我们可以发现淀粉质原料生产的酒精有一定的共性,基本理论和操作手法较为相似,但是由于原料不同还会存在一些工艺流程的差异,还需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玉米酒精浓醪发酵工艺研究
![玉米酒精浓醪发酵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9ca412a2161479171128a7.png)
F ’比较最终酒度 (残糖 (残还原糖 # 实 验 二 $ 在 冷 却 至 ##A#% 7 ’DE6)#A#)& 的 液 化 醪 中 ’ 加糖化酶 ! 由实验一确定 "’ 分别糖化 & ?BC 和 1& ?BC ’ 添加无机盐 ( 营养剂和干酵母 ’ 定量至 ;;&A;6& <’ 于 ;; 7 发酵 5& F ’比较最终酒度 (残糖 ( 残还原糖 # $)!)!); 最适发酵 DE 的研究 调节冷却液化醪的 DE 至 ;)1’6)& ’6)#’#)&’ 其他不
上述两个实验表明 ’ 糖化酶用量为 $#&A!#& > 9 < 原 料较为合适 & 接种前不糖化比糖化 1& ?BC 好 ’ 即采用边 糖化边发酵工艺优于先糖化再发酵工艺 #
-)!)!)!
最适糖化条件的研究
实验一 $ 在冷却至 ;! 7’ DE6)#A#)& 的液化醪中 ’ 加 糖化酶 #& > 9 <’-&& > 9 <’-#& > 9 <’!&& > 9 < 料 ’ 添加无机 盐 ( 营养剂和干酵母 ’ 定量至 ;;&A;6& <’ 于 ;; 7 发酵 5&
¡ 4 ¡¢ ¡¢(%¡ v/v) ¡¢(%) ¡¢(%) ¡¢£¤¥¦§¨©ª«¬®¯° ¡¢£¡¢ 30¡32 34¡36 40¡42 14.8 14.4 8.6 1.84 2.25 11.17 0.44 0.76 11.34
$)!)!)6
最适发酵温度的研究
将接种后的发酵醪置于 ;&A;! 7 ’;6A;1 7 ’6&A6!
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的研究
![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8d91c9331126edb6e1a1077.png)
玉米酒精糟液综合利用的研究
![玉米酒精糟液综合利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25744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b.png)
玉米酒精糟液综合利用的研究近年来,玉米酒精糟液作为一种难处理污染物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关注的焦点,综合利用这种污染物非常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科学家也在积极探索玉米酒精糟液的可持续利用方案。
下面对玉米酒精糟液综合利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一、发酵法1.发酵产物生产在发酵玉米酒精糟液中,可以有效的产生乙醇等有用的物质,作为燃料、饲料、能源或溶剂等。
发酵法是酒精行业最常用的综合利用方法,其加工玉米淀粉后可以得到耐酿啤酒及酒类等产品。
2.蓄积产物利用对玉米酒精糟液进行发酵可以将其中的一些有机物质蓄积起来,可以用作有机原料、动物营养品等。
如果经过脱色、膜过滤等处理,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有机物质产品,价值显著。
二、净化处理1.好氧污泥处理用好氧污泥处理玉米酒精糟液能够有效的净化其中有机污染物,将污染物变换成氮、磷等生物营养物质。
处理过的液体可以安全排放或用于再生水系统。
2.生物膜净化技术生物膜净化技术是玉米酒精糟液净化的一种无论当前最受欢迎的方法,它可以有效的分离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及氮磷等有毒酸性物质,从而将污染水改造成可用于灌溉或其它农村相关农学用途。
三、可再生资源1.玉米籽粒玉米饮料酒精糟液中所含有的玉米籽粒具有可再生能力,经过加工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或饲料,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饲料可以用来养殖动物,改善动物的养殖状况。
2.乙醇通过发酵玉米酒精糟液可以生产高纯度的乙醇和油,这些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可以有效的增强饲料的营养质量,乙醇也可以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取代传统的石油产品,为改善环境做出贡献。
本文对玉米酒精糟液综合利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包括发酵法、净化处理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等。
以上研究有助于提升酒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促进经济发展。
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的研究
![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12aa46352ea551810a687a7.png)
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的研究作者:薛珊珊柏晓哲陈亮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9年第07期摘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浓醪酒精发酵工艺技术具备细胞高密度、产量高浓度,以及发酵高速率等基本技术特點,能较为有效地改善提升发酵终点位置的酒精物质浓度。
本文围绕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论题,基于实验研究方法展开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研究分析改善提升发酵液环境中的酒精物质浓度,是创新优化燃料酒精生产技术的重要手段,浓醪酒精发酵技术工艺在燃料酒精生产事业领域的引入运用,能有效改善提升发酵终点时刻液体环境中酒精物质的实际含量水平,降低发酵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水平,节约工艺用水数量和蒸汽用量,缩短发酵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周期,在实现高细胞浓度、高产物浓度,以及高速率发酵技术控制目标条件下,降低燃料酒精产品在发酵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成本支出数额。
有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将会围绕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论题,展开简要阐释。
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1.1 实验材料①菌种:由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酒用耐高温型活性酿酒酵母(ADY);②酶制剂:由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糖化酶试剂(100000.00U/g)和蛋白酶试剂(100000.00U/g)。
1.2 实验方法第一,酒精发酵实验技术。
规范化称取质量为100.00g的玉米粉,向其中添加适宜数量的糖化酶试剂、蛋白酶试剂,以及酵母,遵照适当比例标准,加入自来水将其均匀混和在体积为500.00mL的三角瓶中,塞上发酵栓,将其放入到振荡培养箱设备之内,继而在30.00℃的恒温技术环境中实施发酵处理。
第二,还原糖物质含量测定。
选择运用DNS法针对经由发酵处理的发酵液中的还原糖物质含量展开测定。
第三,酒精物质浓度测定。
规范化测量获取经由纱布过滤处理或者是离心处理的(离心过程的转速参数设定值为3000.00r/10.00min)的发酵液清液样品100.00mL,并将其放置在总体积为500.00mL的蒸馏瓶中,向其中加入体积为100.00mL的标准化制备蒸馏水,实施缓慢化的加热蒸馏处理技术过程(在达到沸腾技术状态之后,应当将蒸馏处理技术过程的持续时间参数设置在30.00-40.00min时间区间之内),收集获取体积为100.00mL馏出液加入到体积为100.00mL的容量瓶仪器之中,运用酒精计仪器开展具体化的酒精浓度测定操作环节。
关于玉米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探讨
![关于玉米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bd742a4caaedd3382c4d31d.png)
关于玉米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探讨摘要:从现阶段发展而言,玉米原料化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在玉米生产酒精的传统工艺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在工业转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成熟技术支持。
为此,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提升酒精发酵的效果。
关键词:玉米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由于石油危机而造成的国家能源安全、农民收入和环境等问题而使得生物酒精的生产日益受到重视,近几年发展较快,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生物酒精生产国。
现在工业上的生物酒精绝大部分属第一代燃料乙醇,即用淀粉质原料来生产川。
据酿酒协会酒精分会的统计,2004年我国酒精生产玉米原料占50.3%,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玉米现在已经占到65%。
适度发展玉米燃料乙醇有益于粮食供需平衡,依然可以起到玉米供需平衡蓄水池的作用。
同时玉米也是深加工链条最长、产品系列最丰富的粮食品种,因此相对于其他淀粉质原料,玉米酒精发酵的研究意义更大。
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具有高发酵率、高转化率、低残糖和节约能源等特点,可大幅度增加产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据相关公司的生产实践表明,按年产6万t酒精计算,实施浓醪发酵后年节约一次水12万t,吨酒精节电62.5°,吨酒精节约煤160kg,年节约资金675万元,减排废水15万t因此,酒精浓醪发酵是发酵酒精工艺的重大技术进步,已经成为酒精行业清洁生产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
中国开展生料酿酒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以节能、减排、高出酒率、高浓度发酵为特点的无蒸煮生料发酵工艺是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近期的研究增多,商业化过程进展也加快。
但相对而言,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的研究并不多。
若采取传统的蒸煮工艺进行超高浓度酒精发酵,由于黏度问题,在配料浓度很高的情况下,会造成液化非常不彻底,并且浓醪的换热和输送在工厂会变得异常困难,同时也影响发酵体系的传质,而使过程效率降低;即便不考虑黏度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往往需要特别的耐高糖度、耐高酒度的酵母。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dde7f8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8.png)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一、引言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生物发酵生产酒精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技术。
玉米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其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成分让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原料来生产酒精。
本文将探讨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现状、方法、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方法1. 原料准备玉米秸秆作为主要原料,需要经过破碎、水浸泡等处理,以提高其表面秸秆秸外的表面秸秆秸曝露面积,有利于后续的酶解和发酵过程。
2. 酶解过程将处理好的玉米秸秆进行酶解,主要通过添加纤维降解酶来分解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多糖物质,释放出葡萄糖等单糖。
3. 发酵生产酒精在酶解后,将释放出的单糖溶液用酿酒酵母等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pH值等参数。
三、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优势1.环保:利用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生产,能减少焚烧等对环境的污染。
2.资源综合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降低生产成本:玉米秸秆等废弃物作为原料成本低廉,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4.可持续发展: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酒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四、未来发展方向1.工艺优化:不断优化酶解和发酵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2.副产物利用:研究开发玉米秸秆发酵过程中的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
3.工业化规模化:进一步探索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和优化方案。
4.技术创新:结合生物技术等新技术手段,推动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技术的创新发展。
五、结论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是一种有潜力的技术路线,具有环保、资源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未来的发展潜力广阔。
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玉米秸秆生产酒精技术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关于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探究
![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06215aea98271fe900ef92a.png)
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探究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浓醪酒精发酵工艺作为一种具备较高细胞密度、产物浓度和高发酵速率的发酵技术之一,这一技术在近几年玉米发酵中的应用也随之大幅增多。
由此,本文将着眼于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进行阐述、研究,思考这一工艺展开的侧重和效果,以期能够对未来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的展开予以帮助。
关键词: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前言在近几年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背景下,燃料酒精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如何在单位原料基础上制备数量更多、浓度更高的燃料酒精就成为了目前农业生产技术者们研究的重点问题[1]。
在这一背景下,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酒精发酵的终点浓度,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酒精制备环节的能耗、周期等问题。
基于这一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的研究,笔者拟着眼于这一发酵工艺中酶的添加量入手进行实验、研究,以期能够探究出最适合玉米浓醪酒精发酵的酶浓度,以此完善这一工艺的应用效果[2]。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一)实验材料就这一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应用环节材料选择的重点大都集中在菌种选择和酶制剂选择两个方面[3]。
其中菌种选择应用湖北安琪厂家生产的耐高温型酵母种;酶制剂则选用北京奥博星生产的糖化酶和蛋白酶两种。
(二)实验方法结合以往对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的研究,本文拟设计酒精发酵试验、还原糖含量的试验以及酒精浓度测定这三个实验入手进行有关这一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工艺的测定。
1 酒精发酵试验在这一试验中,技术人员可以将随机称取100g的玉米磨成粉,在玉米粉末中加入适量的酶制剂和酵母菌后与水混均后盛放到容积为500毫升的试验瓶中,并在瓶口防治发酵栓,而后将处理完的发酵瓶放置在30度恒温的振荡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2 还原糖含量的试验针对样品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本文选择应用DNS法进行测定。
3 酒精浓度测定的试验在针对酒精浓度的测量环节,本文选择用纱布离心过滤清液的方式,取100毫升的过滤清液样本盛放在500毫升的蒸馏瓶中,加水对这一上清液进行缓慢蒸馏,而后使用酒精测定装置测量蒸馏后蒸馏样品的究竟浓度。
玉米酒精工艺生产能量系统优化分析(一)
![玉米酒精工艺生产能量系统优化分析(一)](https://img.taocdn.com/s3/m/12c5375a3b3567ec102d8a93.png)
科 技 创 新
玉 米酒 精 工艺 生产 能量 系 统优 化 分析 ( ) 一
杨 崾, 张 多 英 z
(、 1 黑龙 江省轻工设计院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4 2 黑龙江 东方学院 , 500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8 ) 5 0 6
摘 要: 目前 , 国玉 米 酒精 生 产 自身在 能 源 利 用 方 面存 在 诸 多 的 问题 , 文 以 酒精 生产 过 程 中 用汽 量较 大 的 蒸 煮 系统 进 行 分 我 本 析 , 用真 空闪 蒸技 术 , 二 次蒸 汽 用 于预 煮 工段 , 到 降低 能源 消耗 的 目的 。 采 将 达 关键词 : 玉米酒精 ; 能量 ; 回收 ; 蒸煮; 清洁生产
节约能源是我国政府 长期倡导 的一项基 本国策 ,自上世纪 8 0 年 代 起 , 能 源 问题 上 国 家 曾 明确 “ 发 利 用 和节 约 并 重 、 约 优 在 开 节 先” 的方 针 。 进入 新 世纪 以来 , 府更 是 把 节 能工 作 提升 到 事关 国 民 政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制定 了一系列强制性的节能减排政 策、 规划和法规 , 并拿 出专项资金 , 大力扶持和奖励企业开展节能减 排工作 , 为新时期各行各业的节能工作指明了 目标 。我国年产酒精 约 8 . 亿 升 ( l 年 统 计 )仅 次 于 美 国和 巴西 。酒 精 生 产 企 业 属 33 7 加 1 , 耗 能 大户 , 面对 国家在 节 约 能 源方 面所 制定 的一 系 列 政 策 和采 取 的 措施 , 针对玉米酒精生产企业 自身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诸 多亟待解 决的问题 , 酒精生产企业应认真落实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 , 建立企 业 自身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切实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 , 走节能增效 之 路 , 企业 自身 乃 至推 进 玉 米深 加 工 行 业 取得 良好 的节 能效 果 做 为 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以酒精 生产过程 中用汽量较大的蒸煮系统进行 分 析 , 用真 空 闪蒸 技 术 , 二 次 蒸 汽用 于预 煮 工 段 , 到 降低 能 源 采 将 达 消 耗 的 目的 。 1蒸 煮 系统 目前 存在 的问 题 在酒 精 工 业 生 产 中 ,蒸 煮 的 目的 之 一 是 使 原 料 细 胞 壁 彻 底 破 裂, 其中所含的淀 粉得 以充分糊化并液化 为糊精及低 聚糖 , 以利于 糖化酶的作用 ; 另一个 目的是杀灭原料所携杂菌 , 保证发酵过程的 正常进行 。在酒精生产过程 中, 蒸煮工段消耗的蒸汽量 占整个工艺 过程总能耗的 3%~0 耗汽量仅次于蒸馏工段。因此 , 0 4 %, 搞好此工 段的节能降耗工作十分重要 。 多数生产企业现有工艺是将粉碎所得 玉米粉和水一起加入到拌料罐 中 , 加水后搅拌 , 用往复泵送到蒸煮 锅 中 , 蒸 汽加 热 , 用 低 温 蒸煮 , 满后 从 顶 部 流 出 , 次 进 人 后 用 采 充 依 熟 器 中 , 后 熟器 出来 的物 料 进 入 真 空 冷 却罐 中 , 却 后 的蒸 煮 醪 从 冷 同液 体 曲一 起 送 入糖 化 锅进 行 糖化 处 理 。 在实 际生 产 中 ,粉 碎 后 的 玉 米 粉 加 入 适 量 比例 的 水 进 入 搅 拌 罐 , 拌 温度 控 制 在 4  ̄  ̄ , 后进 入 预 煮罐 预 煮 。 搅 5 5C 然 物料 在 预 煮罐 被 次 蒸 汽 加 热 至 8  ̄ ℃ , 后进 入蒸 煮锅 , 55 然 继续 使 用 一 次 蒸 汽 加 热 物料至 15 5C 0 ̄ o,进行 中温蒸煮 。由于玉米淀粉开始糊化 的温度为 7  ̄左 右 , 成 糊 化 的 温 度 为 8℃ , 此 , 用 15E 煮 温 度 高 于 0( 2 完 0 因 采 0q蒸 淀 粉 的糊 化 温 度 , 保 证 糊 化 完 全 , 能 同时 这 个 温 度 也 高 于 巴 氏杀 菌 温 度 , 微生 物 能 起 到杀 灭 作用 , 而 保证 发 酵 过程 的正 常进 行 。 对 从 蒸 煮 好 的醪 液 通 过 汽液 分 离 器 ( 空气 冷却 ) 却 进 入 糖 化锅 , 冷 在糖 化 锅 内通 过换 热 盘 管 用冷 却 水 冷却 至 5 ̄ ℃ 。根 据 生 产 的需 要 , 液 化 91 在 过 程需 要 大 量 的 一次 蒸 汽用 来 加 热 , 面 的 工序 又 要 把这 部 分 热 能 后 除 掉 , 业 现 有物 料 降 温 的 途 径 有 两 个 : 是 经 汽 液 分 离 器 把 热 能 企 一 直 接 排入 大 气 中 ; 二是 用 冷 水 进行 热 交 换 , 收 这 部 分热 量 , 不 仅 吸 这 浪 费 了大 量 的 热 能 , 须 使用 大量 的冷 却 水 。 还 企业 现 有蒸 煮系 统工 艺 流 程如 下 :
玉米原料酒精浓醪发酵技术研究
![玉米原料酒精浓醪发酵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6b45cd964bcf84b9d57bf9.png)
玉米原料酒精浓醪发酵技术研究酒精浓醪发酵技术是一项发展前景较强的技术,这种技术对设备的要求较地,且综合效益较高,可以有效提高国家的发酵水平,提高生产量,本文根据相应的生产理论,重点研究了以玉米为原料时,进行发酵时需要采取的工艺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标签:酒精活性干酵母;酶制剂;糖化工艺酒精浓醪发酵技术需要的能耗较低,实行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节省能耗从根本上降低生产成本,但是酒精浓醪发酵技术在发酵过程中会对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有限制作用,也会对酒精发酵产生抑制作用,因此要对玉米原料酒精浓醪发酵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具体的技术工艺、技术的研究,改进完善玉米原料酒精浓醪发酵技工艺,推动酒精浓醪发酵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工业化生产中得到全面的应用。
1 玉米原料酒精浓醪发酵技术实验1.1 材料和方法本文试验采用的材料有三种,分别为:酵母菌、酶制剂和玉米粉,其中酵母菌为酒精活性干酵母,酶制剂选择了以下三种:耐高温α-淀粉、糖化酶和酸性蛋白酶,玉米粉作为原料使用,其中的淀粉含量为的67.7%。
试验一共分为七个步骤,第一步,让酒精活性干酵母活化;第二步,进行具体的发酵试验;第三步,测定酒精浓度;第四步,测定残糖;第五步,测定酸性蛋白酶;第六步,测定α-氨基氮;第七步,测定酵母菌细胞数和存活率。
在实际的测定环节中,分别采用了茚三酮比色法、次甲基蓝染色法、斐林法等,以此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1.2 结果和分析经过相关数据的检查后发现,添加酸性蛋白酶会对发酵速率以及酵母菌生长造成影响,此外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也会对发酵造成影响。
不仅如此,醪液浓度和糖化时间也会对发酵造成一定的影响。
首先,酸性蛋白酶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玉米原料中的蛋白质可以快速水解,以此增加酵母菌的可吸收性氮的作用,也可以促进酒精浓醪发酵的速度[1]。
让整个生产过程中,都保持在一些旺盛的状态下,但是酸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也需要进行控制,否则不仅不会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对发酵造成阻碍。
发酵醪液酒度变化对酒精工程影响的分析
![发酵醪液酒度变化对酒精工程影响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1beb5e51e79b8969022631.png)
发酵醪液酒度变化对酒精工程影响的分析摘要:随浓醪发酵和纤维素乙醇的发展,现酒精工程设计或生产中,常面对不同发酵成熟醪酒度的控制与选择问题,成熟醪液的酒度高低对工程设计、生产和投资等各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总结,显得十分必要和具有参考指导意义。
关键词:醪液酒度;酒精工程;精馏设备;中图分类号:TQ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酒精工艺中,发酵工艺不断发展,有间歇发酵、半连续发酵、连续发酵[1]等,近年还出现无糖化发酵和纤维素水解液低浓发酵等工艺;不同工艺中成熟醪液浓度高低不一,同一工艺也可以通过控制手段获得差异浓度。
成熟醪浓度的高低对设备需求和废醪处理、汽耗等差异极大。
因此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其带来的影响,对工艺设计与现场生产有重大参考与指导意义。
1 醪液浓度简析间歇或连续发酵通过发酵时间的控制,可实现8%-14%(体积,下同)的酒度,其中间歇发酵通过延长时间可以得到16%以上的高浓酒度。
而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由于原料特性,成熟醪酒度一般较低,在4%-8%左右;另一般工艺的发酵,通过控制时长进行深度发酵,可以在原基础浓度上获得1%-2%的提升;为利于系统分析,本文选取酒精生产中较为特征的几个酒度进行分析,以纤维素工艺为代表的4%酒度、以玉米、木薯等原料一般发酵的8%和12%酒度,以高浓发酵工艺的16%酒度等4个代表性酒精浓度进行分析比较,同时统一以10万吨/年酒精产能(12.512吨/h)为基准;2醪液浓度对精馏设备的影响2.1 粗塔处理成熟醪量和排放量的区别10万吨/年酒精产能,对各特征浓度成熟醪液需求量和产生的废醪量见表1.表1 醪酒度对醪量的变化影响分析表1可见,对于每吨酒精产品,成熟醪酒度为4%时,每增长1%酒精度对成熟醪需求量变化为减少7.5吨,而8%、12%、16%的分别为1.8吨、0.8吨、0.45吨;减幅依次为75%,56%,44%。
而对于每吨酒精产品,成熟醪酒度为4%时,每增长1%酒精度,的废醪量减少为6.9吨,而8%、12%、16%的分别为1.5吨、0.6吨、0.3吨;减幅依次为77%,60%,49%。
玉米发酵生产酒精过程中酵母影响因素浅析
![玉米发酵生产酒精过程中酵母影响因素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c095c5de80d4d8d05a4f52.png)
玉米发酵生产酒精过程中酵母影响因素浅析摘要:通过试验研究,在玉米发酵生产酒精的过程中,与酵母生长繁殖及发酵密切相关的部分主要因素:无机盐、氮源及pH等对酵母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关键词:玉米发酵生产酒精;酵母;影响因素引言玉米发酵生产酒精的原理是利用玉米中富含的淀粉,通过各种酶的作用,将淀粉分解为可发酵性糖,然后经过酵母的发酵作用,将可发酵性糖转化为酒精,同其它的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的原理基本相同。
酵母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充分了解了在玉米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各阶段状态以及各种因素对酵母的影响程度如何,才能为酵母创造更好的生长繁殖及发酵环境,充分发挥酵母的发酵作用。
本文作者对玉米发酵生产酒精过程中的酵母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得出了重要的结论。
1玉米发酵生产酒精过程概述随着生物酶技术的发展,糖化酶、淀粉酶和高效酵母菌的使用,使玉米发酵出酒率和原料利用率大大的提高,酶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发酵行业。
玉米颗粒除了含有大量淀粉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粗蛋白,糖化酶对淀粉颗粒的分解速度除了与玉米颗粒的形态、淀粉含量有关外,还与粗纤维、粗蛋白的量有关,粗纤维、粗蛋白结合得越多,分解速度也就越慢。
然而复合酶除了含有糖化酶外,还含有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可破坏粗纤维、粗蛋白等对淀粉颗粒的保护作用,从而提高水解淀粉的能力。
酒精发酵是典型的产物抑制型发酵反应,发酵产物浓度一般只有6%~8%,致使乙醇发酵产率低,分离费用高。
本试验采用的复合酶简化了工艺,节约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对这种生物复合酶发酵玉米生产酒精的工艺条件进行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世界上有能力的国家均加大了对玉米酒精燃料的开发和利用,中国玉米产量增长较快,用玉米来生产乙醇,在我国大有可为,玉米酒精燃料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以玉米淀粉质为原料生产酒精的原理是首先利用糖化酶将淀粉和糊精转化为单糖,然后利用单糖进行厌氧发酵,通过EMP途径将葡萄糖降解为乙醇。
玉米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优化
![玉米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9d71a29f8c75fbfc67db297.png)
玉米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优化摘要:我国各种类型的农作物产量每年都有创新高的趋势,其中玉米更是产量可观,而玉米除了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在化妆品行业、酒厂行业中也都一直广受人们的欢迎。
相关研究人员根据玉米中胚乳中含有大量淀粉这一理论依据,采用一定的先进提取技术将其提取出来,并利用酵母菌的分解作用将淀粉分解,最终可获取分解产物中的酒精。
而近年来,技术人员开始专攻于这种提取酒精的工艺的优化方案,使原本的提取工艺在利用一定数量的玉米原料的基础上获取更大产量、更高浓度的酒精,以投入酒厂中酒类的生产输出及其他更广泛的用途。
关键词:玉米;高浓度发酵;优化引文:现如今人们环保意识的广泛增强,而现如今许多易消耗的能源物质在数量上也开始变得稀有,因此人们开始寻找相关可替代品,以节省部分能源物质的利用和消耗数量,经研究发现,酒精就是相对不错的选择。
另外,在酒厂等其他生产行业中,酒精的可利用度也十分之大。
这一现实就要求相关研究人员在酒精提取的整个技术流程中,不断追求优化和创新,以最小的成本消耗获取更大产量及纯度的酒精。
因此,加强酒精产量和优化其生产方式这一研究项目开始被各个研究组织重视。
本文以玉米为原料,着重对其酒精发酵工艺优化方案进行探讨。
一、根据发酵醪注入发酵罐的方式区分的发酵方法(一)间歇式发酵法这种发酵方法将所有的发酵工艺流程集中在同一个发酵罐中完成,因此在操作过程中的难度及可操控度相对较低,更加便于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这也就意味着这种方式所出现的失误相对较少。
但也正是这个原因,操作流程中的部分细节性问题得不到更好的处理和解决,因此,这种发酵方法被采用的范围相对较窄。
(二)连续式发酵法这种发酵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在培养微生物的后期,连续性将培养液添加入发酵罐。
此方法对发酵过程中的环境条件要求较低,整个工艺流程中温度等外部条件无特殊变化,且相关的工艺流程手段数量相对减少,可在短时间内提升工作效率,且在人力成本、资源成本等方面有着更大程度的节省。
第七章 发酵异常情况分析、处理与防治
![第七章 发酵异常情况分析、处理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6ef1aed25c52cc58ad6be12.png)
防治种子带菌治的措施
➢ 种子处理环境:严格控制无菌室的污染程度,建立无菌室, 间替使用各种灭菌手段对无菌室进行处理。
1、紫外线杀菌(常用)
2、如发现无菌室中已染有较多的细 菌时采用石碳酸或土霉素等灭菌
3、如发现无菌室中有较多的霉菌 时,采用制霉菌素等进行灭菌
➢ 好气性发酵产生的CO2量与糖代谢有关,因此尾气中CO2含量 的变化看反映菌体的生长代谢情况;
➢ 杂菌污染如果使糖耗加快,则CO2含量增加;反之则降低; ➢ 噬菌体污染后,菌体生长受到抑制,糖耗减慢,CO2含量降低;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专业课程: 生物,其它方法为辅; ➢ 如果肉汤连续三次发生变色反应(由红色变为黄色)或产生混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专业课程: 生物工艺学
发酵生产中染菌情况的分析
➢ 染菌规模:
✓ 大批量发酵罐染菌:种子、空气系统; ✓ 部分生产同一品种产品的发酵罐染菌:种子、补料; ✓ 个别发酵罐连续染菌:发酵罐设备;
➢ 染菌时间:
✓ 种子阶段:种子、培养基、设备、接种; ✓ 发酵初始阶段:种子、培养基、空气、设备; ✓ 发酵后期:空气、补料;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专业课程: 生物工艺学
染菌的处置策略:发酵前期染菌
➢ 若培养基中的碳、氮源含量还比较高时,终止发酵,将培养基 加热至规定温度,重新进行灭菌处理后,再接入种子进行发酵;
➢ 若培养基中的碳、氮源的消耗量已比较多,则可放掉部分料液, 补充新鲜的培养基,重新进行灭菌处理后,在接种进行发酵;
染菌原因之二:空气带菌
➢ 影响:无菌空气带菌是发酵染菌的主要原因之一。 ➢ 可能原因: ✓ 空气的净化流程和设备的设计和安装不当,存在泄露; ✓ 过滤介质的选用和装填不当; ✓ 过滤介质灭菌不彻底; ✓ 环境卫生条件差、杂菌过多;
玉米酒精生产中发酵过程优化控制研究
![玉米酒精生产中发酵过程优化控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191217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2.png)
玉米酒精生产中发酵过程优化控制研究摘要:以玉米为原料工业生产酒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玉米中的淀粉,通过与各种酶的发酵,转化为可发酵性糖,再依靠酵母进行代谢,从而将可发酵性糖转化为酒精,但是在目前的玉米酒精生产中发酵过程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发酵失败,没有转化为酒精,不仅造成大量的原材料损失,还会影响整个经济效益,所以相关人员要对发酵过程加以重视,严格控制酵母生产温度,实时监控污染杂菌,控制发酵时间,科学添加糖化酶等等,严格控制生产发酵过程,包括玉米酒精的发酵工艺,异常现象的处理方法等等对发酵过程进行优化,提高玉米酒精的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成功率,降低玉米酒精的生产成本,提高相关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度,本文主要阐述了玉米酒精生产中发酵过程优化控制研究。
关键词:玉米酒精;发酵;生产;优化控制前言:酒精生产历史悠久,在轻工业,化学工业,甚至医学工业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酒精的生产成本日益增加,造成部分企业严重亏损,而玉米中包含大量的淀粉,构成了酒精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再加上玉米的价格低廉并且产量丰富,使得玉米酒精在经济市场中得以推广,但是在目前的玉米酒精发酵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优化,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制定流程式管理制度,定期展开专业培训,落实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玉米酒精发酵的质量,保障玉米酒精的高效性,减少玉米酒精的生产成本,提高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企业的长久发展,满足社会对酒精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玉米酒精生产中发酵过程优化控制展开相关的研究与讨论。
1关于玉米酒精生产发酵研究玉米这一农作物中包含大量的淀粉,正是酒精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玉米就有产量丰厚,价格低廉,同时还具有大量的淀粉,使得玉米这一农作物受到经济市场的重视,利用玉米进行生产可以有效的降低酒精的生产成本,对相关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以往的酒精生产中多数使用高粱等价格高昂的原料进行生产,造成大量的生产资金支出,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降低酒精生产的成本是当今关于酒精生产企业的发展趋势,更是大势所趋,所以玉米得以广泛的应用。
玉米酒精浓醪发酵
![玉米酒精浓醪发酵](https://img.taocdn.com/s3/m/ebe6c4eae009581b6bd9eba7.png)
’
成本比较 料水比的改进使配料用水量明显减少, 相应带入蒸
馏和 ==>? 浓缩系统的用水量减少,节约了大量蒸汽。 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使吨产品的用电明显降低, 仅蒸汽和 电两项就使吨酒精成本下降了 %"# 元。
!!!!!!!!!!!!!!!!!!!!!!!!!!!!!!!!!!!!!!!!!!!!!!!!!
%$"" 1 2 月。 %*!
实现清液的连续回配 原高温酒酵母因为不如超级酵母的活性强, 清液的 回配量少, 且极易被杂菌污染; 采用超酒酵母后能做到 清液连续回配, 甚至在酵母接种前的培养基中也有回配 清液。
! !*%
工艺指标的比较 发酵进料量 因超酒酵母耗糖快,细粉进料量由使用前的 %*$/
!*" 34 2 5 提高到使用后的 !*6/!*$ 34 2 5。 !*! 料水比及糖化醪指标 料水比由使用前的 %7&*"/&*! 变为 %7!*!/!*’,相应 的 糖 化 醪 浓 度 由 使 用 前 的 %6/%$ 89 提 高 到 使 用 后 的 !%/!& 89。 !*& 成熟醪酒分 由使用前的 :*! ;/:*’ ; 提高到使用后的 %!*& ;/ %!*6 ;。 &
宁夏银湖酒业有限公司 - 万吨食用酒精项目始建 于 *112 年, 采用双 *111 年投产。本项目以玉米为原料, 酶法液化、 糖化, 连续发酵, 差压蒸馏, 三效清液浓缩等 高蛋白饲料 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年产酒精 - 万吨, 液体二氧化碳 3### ’ 。 *.$ 万吨, 采用连续发酵工艺, 发酵系统由 * 个酵母种子罐和 发酵所需菌种一直采用商品活性干酵 " 个发酵罐组成, 母作为种源, 扩大培养后作为连续发酵的酵母菌种。因 没有可替代的种子罐, 换一次酵母费时较长, 要完成倒 正常进料等 罐、 增殖罐扩大培养、 * 号罐种子扩大培养、 诸多工艺程序, 因此频繁更换酵母对酒精产量的影响特 别突出。 自 *111 年 $ 月投产以来, 一直使用 “安琪” 和 “丹宝 利” 两个品牌的高温酒酵母, 但整体效果一直不是很理 想, 主要反映在酵母耗糖速度慢、 易被杂菌污染、 酵母使 用周期短等方面, 因此投产 " 年来酒精产量一直达不到 因收购的陈玉米原 - 万吨的设计能力。至 -##% 年 2 月, 料霉变多、 杀虫剂含量大等原因, 再使用原高温酒酵母, 发酵工序反复染菌, 酵母耗糖慢, 产量低, 需要反复杀菌 换酵母, 正常生产难以维持。从寻找酵母质量的原因入
利用氧化还原电位优化玉米酒精浓醪发酵过程研究
![利用氧化还原电位优化玉米酒精浓醪发酵过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9f3d1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6b.png)
利用氧化还原电位优化玉米酒精浓醪发酵过程研究方帷;李晓;李华志;熊粟栗;袁文娟;张杰【摘要】利用氧化还原电位(ORP)调控玉米酒精浓醪发酵过程,通过设定不同的控制氧化还原电位(-50 mV、-100 mV、-150 mV)及对照实验,对比菌体的数量、存活率、糖醇转化率、发酵效率和甘油生成量,探寻最佳的氧化还原电位控制位点.结果表明,当ORP控制值为-150 mV时,乙醇产量为103.36 g/L,分别为ORP值为-50 mV、-100 mV、对照组的1.72倍、1.26倍、1.04倍,糖醇转化率和发酵效率高于其他三组;甘油产量为23.13 g/L,为其他三组的0.91倍、0.96倍、1.07倍;菌体数量为4.50×109 CFU/mL,为其他三组的0.85倍、0.97倍、1.01倍.控制氧化还原电位对酵母菌生长繁殖和存活有利,最佳控制值为-150 mV.【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9(038)003【总页数】6页(P59-64)【关键词】玉米酒精浓醪;氧化还原电位;乙醇发酵;优化【作者】方帷;李晓;李华志;熊粟栗;袁文娟;张杰【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4;资中县银山鸿展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内江641200;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4;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7发酵酒精生产工业主要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如玉米、高粱、薯类和糖蜜等[1])。
相比于其他粮食作物,利用玉米生产酒精有许多优点[2]:(1)玉米产量大,价格低廉;(2)玉米生产出的酒精品质高于其他粮食作物,对人体有害的副产物(如甲醇、异丁醇含量)较少;(3)玉米酒糟污染易于解决:玉米酒糟干燥后直接作为动物干饲料,蛋白含量丰富[3]。
探讨玉米酒精浓醪发酵工艺 董克芝
![探讨玉米酒精浓醪发酵工艺 董克芝](https://img.taocdn.com/s3/m/bea14d3faef8941ea66e0568.png)
探讨玉米酒精浓醪发酵工艺董克芝摘要:酒精浓醪发酵技术是一项极具前景的技术,该项技术的实施不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大的改造,而且还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应用该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发酵水平低的问题,同时在节水、节能、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及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
关键词:玉米;酒精;浓醪发酵引言酒精浓醪发酵工艺是一项极具前景的技术。
利用此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废物的排放并且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除此之外,该项技术还具有原料上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该项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使用玉米作为原料进行酒精浓醪发酵已经较为普遍。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大幅度提升,玉米酒精的产量也获得显著提升。
本文将对玉米酒精浓醪发酵技术进行详细探究。
1我国酒精行业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1.1发酵浓度偏低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酒精工厂的发酵醪酒精含量己经增加到10%左右,但与国外发酵醪的浓度普遍在13%以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发酵浓度低不仅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率,而且增加了蒸馏和蒸煮的能耗,在DDGS回收时处理量也大大增加。
1.2酒精糟液的污染问题酒精行业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每生产1t酒精产生12~15t的酒糟;一个年产80kt的酒精工厂每年产生的污染物质相当于一个140万人口的城市排放的全部生活污水负荷。
而且酒精工厂废水的BOD和COD的指标都很高,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有效地解决酒精糟的利用问题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而且直接关系到酒精企业的经济效益。
1.3能耗高酒精生产是一项高能耗的产业,尤其是蒸煮和蒸馏两个环节,其能耗非常大。
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必须尽可能地减少能耗,同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除此之外,由于很多工厂的发酵温度低,需要更多的能量将糖化醪冷却,发酵过程的冷却消耗能量和冷却水用量很大,这也是产生能耗的一方面因素。
1.4原料利用率低对谷物原料来说,通过蒸煮和糖化工段的加工只利用了绝大部分的淀粉,还有一部分淀粉由于其被纤维素以及蛋白质包围,无法水解,而纤维素和蛋白质更是白白从系统内通过,而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发酵玉米醪论文:发酵玉米醪 总酸 有机酸 抑菌作用 乳酸菌 酵母菌
![发酵玉米醪论文:发酵玉米醪 总酸 有机酸 抑菌作用 乳酸菌 酵母菌](https://img.taocdn.com/s3/m/62311de8172ded630b1cb6ff.png)
发酵玉米醪论文:发酵玉米醪中酸及优势微生物的研究【中文摘要】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癌症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我国玉米发酵生产的粮食产品并不多,其中包括山东鲁中南地区的传统主食玉米酸煎饼,是用自然发酵的玉米醪加热制作而成。
目前玉米酸煎饼的制作以手工作坊为主,缺少行业规范,导致市场上出售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制约了玉米酸煎饼的生产发展。
本试验以自然发酵的玉米醪为试材,主要通过在不同发酵的温度下,研究pH值、总酸含量、有机酸含量、优势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抑菌作用,以及发酵过程中淀粉、脂肪、真蛋白含量的变化,并对其中的优势微生物进行分离和鉴定,为玉米酸煎饼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15℃、20℃、25℃、30℃、35℃五个温度下自然发酵玉米醪的pH值、总酸含量以及十种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初始pH值为5.62~6.94,最低pH值为3.30~3.80,随着发酵温度升高,pH值下降速率变快;总酸含量初始范围为3.89~16.14g/kg,根据玉米酸煎饼中最适总酸含量约为20.00g/kg,玉米醪最适的发酵时间分别为72~84h、72~108h、48~72h、21~27h、24...【英文摘要】Maiz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spread food crops in the world. It not only has some effect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rterioscleros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ancer, but also has taller nutrition value andaction of apparent health protection. Food products that are made by maize fermentation are not much in China, including sour maize pancake, which is staple food for the middle south plain area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sour maize pancake is made from naturally fermented maize ma...【关键词】发酵玉米醪总酸有机酸抑菌作用乳酸菌酵母菌【英文关键词】fermented maize mash total acid organic acids antimicrobial effect lactic acid bacteria yeast【索购全文】联系 Q1:138113721 Q2:139938848【目录】发酵玉米醪中酸及优势微生物的研究中文摘要7-9英文摘要9-11 1 前言12-24 1.1 玉米简介12-13 1.1.1 玉米的分布及地位12 1.1.2 玉米的营养价值12 1.1.3 玉米的加工利用现状12-13 1.2 发酵食品13-15 1.2.1 乳酸菌发酵食品的特点13-14 1.2.2谷物发酵食品14 1.2.3 发酵玉米醪及玉米酸煎饼14-15 1.3 乳酸菌15-20 1.3.1 乳酸菌概述15 1.3.2 乳酸菌的分类15-16 1.3.3 乳酸菌分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16-17 1.3.4 乳酸菌的应用17-18 1.3.5 乳酸菌的拮抗抑菌方式18-19 1.3.6 乳酸菌的拮抗抑菌机理19-20 1.4 有机酸20-21 1.4.1 常见有机酸的种类及作用20-21 1.4.2 有机酸的检测方法21 1.5 本课题立题背景、意义21-22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22-24 1.6.1 研究内容22-23 1.6.2 研究目标23-24 2 材料与方法24-38 2.1 实验材料24 2.2 主要试剂24-25 2.2.1 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试验试剂24 2.2.2 其他试验试剂24-25 2.3 主要仪器25-26 2.4 试验方法26-27 2.4.1 玉米醪的制取26 2.4.2 不同温度下玉米醪的发酵试验26 2.4.3 玉米醪中酸的提取方法26 2.4.4 玉米煎饼中酸的提取方法26-27 2.5 分析方法27-37 2.5.1 pH 值、总酸的测定27 2.5.2 淀粉、脂肪、蛋白氮含量的测定27-29 2.5.3 微生物的分析29-34 2.5.4 有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34-37 2.6 数据分析37-38 3 结果与分析38-69 3.1 玉米醪中酸的提取方法比较38-39 3.2 市售玉米酸煎饼、甜煎饼中总酸及有机酸含量39-42 3.2.1 市售玉米酸煎饼、甜煎饼中总酸含量39-40 3.2.2 市售玉米酸煎饼、甜煎饼中有机酸含量40-42 3.3 不同温度下发酵玉米醪的pH 值及总酸含量的变化42-45 3.3.1 15℃发酵玉米醪中pH 值及总酸含量的变化42 3.3.2 20℃发酵玉米醪中pH 值及总酸含量的变化42-43 3.3.3 25℃发酵玉米醪中pH 值及总酸含量的变化43-44 3.3.4 30℃发酵玉米醪中pH 值及总酸含量的变化44 3.3.5 35℃发酵玉米醪中pH 值及总酸含量的变化44-45 3.4 不同温度下发酵玉米醪中乳酸菌、酵母菌、菌落总数的变化45-49 3.4.1 15℃发酵玉米醪中乳酸菌、酵母菌、菌落总数的变化45-46 3.4.2 20℃发酵玉米醪中乳酸菌、酵母菌、菌落总数的变化46 3.4.3 25℃发酵玉米醪中乳酸菌、酵母菌、菌落总数的变化46-47 3.4.4 30℃发酵玉米醪中乳酸菌、酵母菌、菌落总数的变化47 3.4.5 35℃发酵玉米醪中乳酸菌、酵母菌、菌落总数的变化47-49 3.5 不同温度下发酵玉米醪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49-56 3.5.1 15℃发酵玉米醪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49 3.5.2 20℃发酵玉米醪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49-50 3.5.3 25℃发酵玉米醪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50 3.5.4 30℃发酵玉米醪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50 3.5.5 35℃发酵玉米醪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50-56 3.6 不同温度下发酵玉米醪中淀粉、脂肪、真蛋白含量的变化56-60 3.6.1 15℃发酵玉米醪中淀粉、脂肪、真蛋白含量的变化56-57 3.6.2 20℃发酵玉米醪中淀粉、脂肪、真蛋白含量的变化57 3.6.3 25℃发酵玉米醪中淀粉、脂肪、真蛋白含量的变化57-58 3.6.4 30℃发酵玉米醪中淀粉、脂肪、真蛋白含量的变化58 3.6.5 35℃发酵玉米醪中淀粉、脂肪、真蛋白含量的变化58-60 3.7 发酵玉米醪及其上清液的抑菌作用60-61 3.8 乳酸菌、酵母菌鉴定结果61-69 3.8.1 乳酸菌鉴定结果61-65 3.8.2 酵母菌鉴定结果65-69 4 讨论69-71 4.1 发酵玉米醪中微生物的相互作用69 4.2 发酵玉米醪中的有机酸组分69 4.3 玉米酸煎饼发酵剂的开发69-71 5 结论71-72参考文献72-78附录78-82致谢82-83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持不变。只有第四次的第 15 段出现出现异常变
大。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图 23 第一次取样的醇类变化趋势
甲醇 正丙醇 仲丁醇 异丁醇 正丁醇 异戊醇 正己醇
图 22 正已醇含量变化趋势
以第一次的样品的各种醇类为例,开始简短以 异戊醇为最主要的醇类,断花后以正己醇最最主要
4.8 各种醇类的相关关系
目前国内大中型玉米酒精企业多是采用玉米 提脐工艺,即玉米经过一定时间润水润闷之后,利 用脱胚机分离提取玉米胚,胚经过正己烷溶剂抽提 生产玉米毛油之后剩余胚芽粕,由于粕中含有约 40%的淀粉,淀粉中约有 85%的为可发酵性淀粉,考 虑这部分淀粉回收后可以多产酒精增加经济效益, 因此粕经统一回收后与玉米糁子混合共同进入粉 碎机生产终产物玉米混合粉供液化配料使用。玉米 粉回粕工艺中回用方式和所占比例直接对发酵结 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粉浆醪液配制过程中,大多采用清液连续回 用工艺,即蒸馏粗塔塔底废醪经过离心分离后得到 清液,大部分清液浓缩成糖浆加入湿糟进行蒸发干 燥,少部分清液则返回至粉浆醪液进行配料使用, 回配清液的质量和配料用水占比也成为制约发酵 成熟指标的重要因素。
回配清液的质量。通常监测外观糖、杂菌数、悬 浮物等指标来判断清液质量好坏。清液外观糖偏高 会造成液化醪有效浓度偏低导致成熟酒份偏低;杂 菌数偏高会引起整个系统杂菌污染,引起成熟酸度 和挥发酸超标及酒份降低;悬浮物偏高会因上一轮 有害产物大量累积在重新配料时增强对酵母的毒 害作用,引起酵母异常发酵指标脱标。
68
指标的不稳定以外,还极易导致发酵指标脱标情况 的发生。
胚芽粕回用比例。国内玉米酒精企业一般控制 在 10%~15%之间。粕不回用会造成所含淀粉成分 的损失,降低原料出酒率,使原料成本升高,回用量 偏高同样会因粕内老化难分解的淀粉偏多而造成 发酵成熟醪残总糖、残淀粉指标偏高,因此粕回用 必须控制在适宜的比例范围之内才能与工艺条件 达到匹配的效果。 2.1.2 混合粉粒度合格率
理人员,就是要对酒精发酵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总结,通过不断加强基础工艺管理
工作,保证发酵过程正常平稳运行。
关键词:异常发酵,醪液制备,酶制剂,酒母醪,工艺管理
中图分类号:TS262.2;TS261.4;TS201.2
文献标识码: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Abnormal Alcoholic Fermentation of Corn Mash
回配清液的比例。各企业配料水中清液占比差 异较大,中粮肇东公司三套装置回配比例分别为 30%~40%、17%~25%、12%~16%,中粮安徽蚌埠大 酒精装置回配比例为 16%~20%,吉林燃料乙醇有限 公司回用比例为 20%~25%。在清液连续回用工艺 中,酵母代谢产物会在系统中不断累积,当毒害物
酒精发酵是依靠商品酶制剂对多糖的持续水解
收稿日期:2014- 06- 04
作者简介:于 成(1982- ),男,山东省莱州市人,助理工程师,酒精工程师,现主要从事酒精生产工艺管理工作。 !!!!!!!!!!!!!!!!!!!!!!!!!!!!!!!!!!!!!!!!!!!!!!!!!!!!!!!!!!
的
作用,利用酵母菌自身酶系,通过葡萄糖酵解和丙 酮酸无氧降解两大生化途径,将醪液中单糖逐步转 化为酒精的最后一道工序,发酵成熟醪各项工艺指 标的优劣直接反映了发酵效果的好坏,发酵能否按 照工艺要求正常进行的影响因素比较繁杂,根据发 酵酒精生产工艺过程大致分为醪液制备、酒母接 种、发酵控制三个方面,现结合燃料乙醇生产工艺 流程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如下:
发酵的核心在于对酵母菌的培养,换言之就是 酒母醪的制备。酒母醪的质量和对发酵的接种比例 是制约发酵能否正常进行以及成熟酒份高低的重 要条件。 2.2.1 酒母醪质量
通常检测酒母醪的酵母形态、出芽率、死亡率、 酵母数、杂菌数等指标来衡量酒母的质量好坏。正 常的酵母形态为椭圆饱满、出芽率达到 17%~22%、 死亡率为 10%~20%、杂菌数为 0~2 个 / 视野、成熟 酵母数保持 2.0~3.0 亿 /mL。酵母菌培养主要受碳 源、pH、温度、无菌空气、无机盐(氮源、磷源、锌镁离 子等)、培养时间等条件影响,处于成熟状态的酵母 一般理想条件为 pH3.50~3.90、温度 28.0~30.0℃、无 菌空气 3.5~4.5kg/m3 醪液、氮源浓度 200mg/L 以上、 培养时间 5.5~8.0h。氮源不足或碳氮比例失调会导 致酵母细胞异常变形、繁殖和发酵能力减弱,抑菌 剂不能够按时足量添加或杂菌产生抗药性、系统清 洗效果不理想、原料霉变率高、配料水或清液带菌 多等等都会引起系统染菌升酸,要尽量保持酵母菌 各项生长工艺条件的相对稳定,避免由于酒母质量 问题导致发酵严重异常情况的发生。 2.2.2 酒母接种量
醪液 pH 是影响酶制剂水解、酵母菌繁殖发酵 的重要因素。目前粉浆醪 (即预液化)pH 一般为 5.60~5.80,液化醪 pH 一般为 4.00~4.40,主要是考 虑酶制剂的最适 pH 条件; 酒 母 醪 pH 则 一 般 按 3.60~3.80 控制或者维持自然状态(即不额外加酸调 节),主要是保持酵母菌生长繁殖最适合的 pH 环 境。稳定的 pH 是酶制剂发挥最佳效果、酵母菌正常 生长繁殖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保证硫酸、液碱、氨 水等酸碱物质的均匀稳定添加,还有就是泵输送的 物料流量一定要稳定,避免 pH 存在大幅度波动的 情况,造成发酵结束指标异常。 2.1.5 酶制剂添加方式和加量
玉米原料经过粉碎处理后得到玉米混合粉,混 合粉粒度是作为评定粉碎效果的唯一衡量指标。多 数酒精企业以 20 目筛的筛下物所占比例来进行评 价,达到 80%以上视为满足工艺条件,少部分粉碎 效果较好的企业还设置了 14 目筛指标 (筛下物≥ 99.5%)。影响粉碎粒度指标的因素主要包括对筛片 孔径大小选择是否合适、筛片损坏能否及时更换维 修,粒度不达标会因淀粉颗粒过大在蒸煮或喷射加 热时造成淀粉颗粒加热不均匀、蒸煮不透,同时在 与酶制剂接触时因作用比表面积小导致液化不充 分,最终造成发酵成熟残糖偏高。 2.1.3 回用清液质量及比例
酶制剂是推动酒精发酵工艺进步的重要标志。 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是决定大分子水解程度和 效果的重要活性物质,目前国内企业成熟的添加方 式一般为大桶盛装或自制容器,上边标注刻度,下 侧出口连接精确计量泵通过管路将酶制剂连续流 加到指定位置,通过容器标注与流量计显示双重计 量的方式保证加量的均匀和准确,也有少部分规模 较小的企业采用手动间歇添加、无流量计计量泵连 续添加等方式,因加量不稳导致酵母菌细胞外还原 糖渗透压波动,这种添加效果不够理想。加量方面 一般会根据酶制剂厂家提供的建议加量进行添加, 再结合生产成本因素通过长期摸索逐渐进行调整, 尽量降低酶制剂消耗生产成本。 2.2 酒母接种
的监控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摸索各工艺条件之 间的作用关系,深化对生产控制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找出生产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 解决方案,对于企业平稳控制生产工艺指标、降低经 济损失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另外,对于行业内生产技 术人员经验交流、学习提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 对造成酒精发酵异常的原因列举分析
第五期
于 成,等:玉米醪酒精异常发酵的系统分析
2014
质达到一定浓度时,酵母繁殖发酵会受到抑制,造 成发酵结果异常,因此,各企业为了消除清液连续 回配引发的问题,通常会根据生产指标选择一定的 周期进行停回配进行系统置换。 2.1.4 配料浓度及醪液 pH
配料浓度是实现成熟酒份的重要基础条件。生 产线受到粕回用比例、配料用水流量、玉米原粮水 分的波动影响,配料浓度波动幅度较大,在这种恶 劣情况下,前期发酵速度和发酵终了指标都会有较 大差异,极易出现工艺指标异常情况。另外,在投料 过程中称量玉米混合粉的电子秤 (多数为皮带秤) 也是配料浓度能否稳定的关键,如果面秤运行出现 异常,即设定投料量与实际下料量存在偏差,操作 人员适用不了这种突发的异常变化,料水比例掌握 不好,将直接导致发酵成熟指标异常。
发酵罐酒母接种比例高低决定了发酵前期速度 的快慢和发酵终了成熟酒份的水平。中粮肇东公司 三套装置的接种比例分别为 14%~16%、40%~45%、 25% ~40% 与 其 对 应 的 成 熟 酒 份 分 别 为 11.5% vol~12.0% vol、12.5% vol~13.0% vol、15.0% vol~15.2% vol;中粮安徽蚌埠大酒精接种比例为 44%~48%,成 熟酒份约为 13.0%vol~13.5%vol。此外酒母启动时活 性干酵母用量也相当重要,国内多数企业维持在 0.10~0.20kg/t 酒之间,少数成熟酒份较高的企业达 到 0.35~0.45kg/t 酒,新鲜的、代数较低的大比例的 酵母接种往往会得到较为理想的发酵酒份和残糖 终了指标,接种量过低则会由于发酵前期酵母增殖 过程长而引起前期发酵速度慢、成熟糖类转化率明 显偏低,发生严重脱标情况。 2.3 发酵控制 2.3.1 发酵时间
第 41 卷 第 5 期 2014年9月
文章编号:1002- 8110(2014)05- 0067- 04
酿酒 LIQUOR MAKING
Vol.41.№.5 Sep., 2014
玉米醪酒精异常发酵的系统分析
于 成,董薇薇
[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黑龙江,肇东,151100]
摘 要:玉米醪异常发酵的影响因素大致分为醪液制备、酒母接种、发酵控制三个方面,作为企业的基层工艺管
1 对酒精发酵加强分析的重要意义 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食用酒精或燃料乙醇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