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作文教学之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作文指导教案
![《环境描写》作文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6a90d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f.png)
《环境描写》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描绘环境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环境描写的基本方法: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人物环境描写。
3. 环境描写的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感官结合。
4. 实例分析与演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发现环境中的美。
2. 讲解:讲解环境描写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方法。
3. 示范:教师进行环境描写示范,让学生感受环境描写的魅力。
4. 练习:学生进行环境描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环境描写练习的作品质量。
2. 学生对环境描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环境描写的概念、作用、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2. 实例素材:提供一些环境描写的实例,供学生分析和练习。
3. 作文纸:用于学生进行环境描写练习。
教案编写说明:本教案旨在指导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描绘环境的能力。
教学过程分为导入、讲解、示范、练习和分享五个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环境描写。
评价方面,注重学生作品质量和对环境描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PPT、实例素材和作文纸等。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在作文中运用环境描写,提高作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扩展:1.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环境描写,如科幻环境、历史环境等。
2. 引导学生运用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
3. 引导学生运用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增强作品吸引力。
七、教学难点:1. 环境描写的虚实结合技巧,如何把握现实与想象的关系。
2. 环境描写中的感官结合,如何运用感官描绘出细腻的环境氛围。
环境描写的作文怎么写(通用8篇)
![环境描写的作文怎么写(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f78c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6.png)
环境描写的作文怎么写(通用8篇)环境描写的作文怎么写篇1畅想未来未来50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渐渐进入了绿色世界。
清晨,我慢步在街上,四周的空气格外清新,绿树遍布马路周围,汽车十分稀少,代替它的是不会排除烟气的太阳能自行车。
一座座高楼大厦并没有让空气受到污染,反而让空气更清新,因为楼房的材料是树,用树木做的楼房不仅外表壮观,还美化了环境。
回到家里,墙上的图案是用口香糖纸、废纸、彩纸等东西制作成的。
仔细一望,家中的装修主要以绿色为主,桌子、椅子、衣柜、筷子、书橱、床都是木制品。
塑料袋和电池也是做了相应的处理。
没有人在卖塑料袋,人们把以前用过的塑料袋存起来,或者使用小包,布袋来装购买的物品。
用过的电池也没有人再乱扔,而是卖给电池厂,由电池厂再加以改造,再卖出去。
这样来回利用,可以省下多少资金资源啊!森林也增添了不少。
人们也还会砍树,不过每砍下一棵大树,人们都会栽下一棵新苗,不会再出现乱砍滥伐的行为!动物园里没有人再乱扔垃圾,没有人在乱喂动物东西,因为他们早已认识自己的错误。
你看,游客们在与小猴子握手,小猴子也十分顽皮地冲游客做“鬼脸”,把游客们弄得哈哈大笑。
你瞧,那位游客十分自觉地把吃完东西的袋子扔进垃圾桶,给其他游客做了一个好榜样。
由于人类的忏悔,所以在50年后的今天才有了人类快乐的绿色生活。
有了绿色,才有了人类和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日子。
虽然中国变化了50年,人们吃了不少苦,可这辛苦的付出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希望50年后的中国是这样的。
环境描写的作文怎么写篇2地球,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名副其实的母亲,过去的地球天空蔚蓝明净,群山青翠欲滴,河水清澈纯净,真是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可现在的地球呢?天空难录昨天的蔚蓝,群山不见往日的青翠,河水流失昔日的清澈。
与以前的地球相比,无疑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只小金丝雀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向大地伤心的哭诉:“我刚学会飞不久,绿色的家园就遭到了破坏,爸爸妈妈不得不带我背井离乡。
作文指导环境描写
![作文指导环境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ab3d8a15c5da50e2524d7f72.png)
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一、环境景物描写。
环境景物描写又分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景物描写主要有烘托人物、渲染气氛、传达感情等作用。
比如老舍写的《林海》中有一段:“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
的确是林海。
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这是一段自然景物描写,主要展示了林海之绿。
这段描写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在运用环境景物描写时,要注意它与文中人物或事件的关系,不要为描写而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所谓社会环境描写包括时代风貌、民俗风情、城乡建筑、住所陈设等。
比如《少年闰土》(鲁讯小说《故乡》的节选)中有这样一段:“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这一段就属于民风民俗的社会环境描写。
这段描写作用是很大的,因为只有在准备这种盛大的祭祀活动时,人手不够,才会叫闰土来帮忙。
这段民俗的描写成了少年闰土出场的缘由。
我们可以看出,这段社会环境的描写,目的非常明确。
人物描写与环境景物描写的关系。
从文章总体上说,人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都要服从主题的需要。
在这个大前提下,如果是写人的文章,环境景物描写当然应该服从于人物描写的需要,环境景物描写应该是为人物描写起一种烘托的作用,像前面提到的《少年闰土》中的民风民俗的描写;如果文章本身就是以写环境景物为主,当然环境景物是主角,像前面提到的《林海》。
当两种描写同时存在的时候,人物描写与环境景物描写就都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映衬的。
全景式和特定式场面描写,都属于场面描写。
所谓全景式场面描写就是把有关场景的各个方面都做出清楚的交代,对于人物的活动则采取略写的方法,做总的描写。
这种全景式场面描写,一般在描写重大事件时运用的频率比较高。
比如《开国大典》中的一段描写:“会场在天安门广场。
【作文指导】如何进行环境描写(方法指导+佳作展示)
![【作文指导】如何进行环境描写(方法指导+佳作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e2c84fc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b.png)
【作文指导】如何进行环境描写(方法指导+佳作展示)一、直接描写型【经典呈现】一刻钟过去;太阳下山了,但树林里还很明亮;空气洁净而透明。
鸟雀唧唧啾啾地鸣啭着;幼嫩的青草闪耀着绿宝石一样的怡人光彩……您就等待着。
树林里渐渐昏暗下来;晚霞的红光慢慢从树根、树干向上移去,越升越高,从几乎还是光秃秃的低处的枝干升到纹丝不动、还在沉睡的梢头……不久,就连最高处的树梢也失去了光彩;嫣红的天空逐渐变成蓝色。
树林的气息越来越浓,微微流动着一股暖暖的潮气;吹进来的微风在您身边静息了。
鸟儿渐渐睡去——它们不是一下子一起睡着,而是由于种类的不同而有先有后:最初安静下来的是燕雀,过一会儿是知更鸟,然后是黄鵐。
树林里越来越暗。
树木渐渐融合在一起,变成一团越来越黑的庞然大物;湛蓝的天空上害羞似的闪烁着最初的星星。
鸟儿都睡着了,只有红尾鴝和啄木鸟还偶尔睡眼惺忪地鸣叫几声……现在连它们也沉寂下来了。
——选自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技法赏析】《猎人笔记》中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黄昏时候的景色。
作者抓住黄昏时刻的景色特征,细致而具体地加以描写。
先从太阳下山写去,点明时间已是黄昏。
接着选取了鸟雀、青草、晚霞等景物来描写。
特别对树林的变化做了详细描绘——由原先的洁净透明到逐渐变成蓝色,再到越来越暗,直到天空出现星星。
作者用景物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变化,一层层地加以渲染。
为了写出黄昏的景色特征,作者抓住了鸟雀的变化来写,从鸟儿开始的“唧唧啾啾地鸣啭着”,再写到“鸟儿渐渐睡去”,写鸟儿睡去,又有层次感,先安静下来的是燕雀,接着是知更鸟,然后是黄鵐。
描写中还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有具体形象,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传神性。
譬如写“青草闪耀着绿宝石一样的怡表现出一种优美宁静的意境美。
二、情景交融型环境描写时,“写风就不能只写风”,举个例子:“你要写悲伤,就不能只写悲伤。
要写雨疏风骤,落红残阳,写秋风萧瑟吹入空荡的长廊。
写雨雪纷纷,写天际苍茫,写夕阳西下,天涯人断肠。
《环境描写》作文指导教案
![《环境描写》作文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a38e6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3.png)
《环境描写》作文指导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环境描写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教学内容:1. 介绍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2. 分析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3. 分享一些环境描写的优秀示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环境描写的了解和看法。
2. 讲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3. 展示一些环境描写的优秀示例。
4. 讨论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5.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他们积极尝试环境描写。
章节二:自然环境的描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然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自然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 分享一些自然环境描写的优秀示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描写。
2. 讲解自然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3.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4. 展示一些自然环境描写的优秀示例。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表达心得。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自然环境描写。
章节三:社会环境的描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社会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社会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分析社会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 分享一些社会环境描写的优秀示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环境描写。
2. 讲解社会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3. 分析社会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4. 展示一些社会环境描写的优秀示例。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表达心得。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社会环境描写。
章节四: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技巧。
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环境描写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技巧。
32作文教学之环境描写精品课件
![32作文教学之环境描写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acb84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f.png)
32作文教学之环境描写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32作文教学中的环境描写部分。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描绘生动环境,丰富作文内涵》。
具体内容包括:环境描写的定义、作用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环境描写提升作文质量的具体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认识到其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进行环境描写,提高作文质量。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激发写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会运用环境描写提升作文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作文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生动环境的作文片段,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魅力。
2. 例题讲解选取一篇优秀作文,分析其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讲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3. 环境描写方法和技巧讲解介绍常用的环境描写方法和技巧,如:空间顺序法、感官描绘法、对比映衬法等。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出示一个环境描写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6.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文片段,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描写:定义、作用、方法和技巧2. 提升作文质量: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运用环境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家乡的四季”为题,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示例:通过对比映衬法,描绘出家乡四季的美丽景色,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环境描写方法和技巧运用到作文中,提高作文水平。
精选作文辅导【通用5篇】
![精选作文辅导【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b00da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5.png)
作文辅导【通用5篇】写作指导:作文攻略之如何写好环境描写作文中的环境描写指的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摹。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故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写好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及渲染气氛,突出文章主旨帮助很大。
而在初中阶段,更多的用到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较少涉及。
本文将针对记叙文写作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做一说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所有环境均服务文章主题,故写环境时,需注意环境描写并非文章主体。
也即一篇作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文字不一定要多,但要“得体”。
所谓“得体”即是说文中描写的自然环境须与其记叙的事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或对其要表达的情感,主旨或其中的人物形象能起到烘托,突出的作用。
针对如何做到“得体”,下面给出两个思路,仅供参考。
1.局部映衬法局部映衬是指在作文中描写自然环境时,可在任何部分用自然环境映衬人物的精神品质或文章的主旨、情感,从而让文章品格得到提升。
使用局部映衬法,景物描写的文字并不求多,而求“精”而“得体”。
某个地方可能只有一句景物描写,但就因这一句话,提升了这篇作文的整体质量。
如一同学暑假回农村老家探亲,目睹了兄妹换亲的封建陋俗,写了一篇《探亲》的作文,文章结尾写到“第二天清早,我上路回城了。
走时山村好静,走过童年的小树,我不禁回首:山村雾茫茫,人们还没有从梦中醒来呢。
”作者描写山村茫茫的雾气,并以此暗示山村人们还未从梦中醒来,亦即还未丢掉封建陋俗,文章的主旨因此得到升华。
使用“局部映衬法”,需要注意的是须根据自己描写自然环境想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描写何种景物,并去寻找景物与达到的目的之间的关系。
如果要表现一个人物的某种品格,可用和煦的春风映衬“温暖”“温馨”,用各种表现纯净美好的景物映衬人物的高尚品质……这一笔能使文章不仅停留在记叙层面,而有了一个精神的升华;如果要表现亲情主题,可用明媚的阳光象征与突出亲情所带来的温暖与温馨;如果要突出怀念主题,可适当描述秋景;如果要渲染紧张气氛,可以电闪雷鸣;如果要表现伤感,可以阴雨连绵……这个对应之处同学们可在平时进行优秀作文阅读的时候加以积累。
32作文教学之环境描写精品PPT课件
![32作文教学之环境描写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0861f087c24028905fc35d.png)
方法一: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 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 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借自然景色之美来烘托少年的 活泼,勇敢。
晴空万里,云漫不经心地挪动着,为秋日增添几分活 泼,我的心情也正如这活泼的秋日,愉悦而又晴朗。走在 家乡的小路上,感受着温暖的阳光,心情格外地舒 畅。……阳光下,那片绿色上闪耀的晶莹的水滴,是爷爷 的汗水,那柔和的微风,是爷爷的笑容!……天空那边, 几朵白云在愉快地挪动,是不是也在耕作呢?
境由心生 情境合一
小学语文写作专题突破班
作文教学之环境描写
小学语文 徐老师
什么是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 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 自然环境的描写。
环境描写的好处是什么?
环境描写是用来交待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分析 环境描写,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深入文章的 主题思想。
一、什么是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
环 如:日月山川、风霜雨雪、花草树木等 境 描 社会环境描写 写 如:节日风俗、风土人情、街市面貌、
居室陈设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背景 ,时间,地点; 二、渲染……气氛; 三、烘托人物……的心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六、深化作品主题。
②回家的路上,我的双腿像灌了铅似的。妈妈会怎么想呢? ③一进门,妈妈便兴冲冲地问我:“儿子,怎么样?考得如何?”我的声音一下哽住 了,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让妈妈能接受,因为,连我自己也接受不了啊!鼻头一酸,泪 水竟忍不住往外奔,顾不得什么形象,就扑到妈妈肩上……妈妈楞了楞,用她那双温暖的 手轻轻地拍打着我的背,似温暖的阳光倾洒在我的身上。“孩子,你甘心这样的分数吗?” 我连忙摇头。“那么,你有决心要改变它吗?”是的,我使劲地点头。 “我想,我不会 再这么差的!”“呵呵……那还哭什么呢?妈妈相信你!你要做的就是证明给我看啊!不 过,证明不了你的决心,我就要生气啦!” ④这就是妈妈那阳光般的爱。沐浴在这温暖的阳光中 ,给了我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 我必能快乐无忧地成长!
作文专题——《环境描写》指导教案
![作文专题——《环境描写》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80aa9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4.png)
作文专题——《环境描写》指导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环境描写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1.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感受环境描写对作文的增色效果。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和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环境描写的运用。
第二章:环境描写的基本要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基本要素。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环境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描写的基本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教授如何观察和描绘环境,如天气、地理位置、人物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环境描写的基本要素。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实际环境来加深理解。
第三章: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培养学生创作具有生动环境描写的作文。
3.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描写的基本技巧,如细腻描绘、对比映衬等。
教授环境描写的方法,如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环境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采用创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创作来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第四章:环境描写的实例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运用。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环境描写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提供一些优秀的环境描写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学习。
教授如何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加深对环境描写的理解。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对实例的分析成果。
第五章:环境描写的练习和创作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创作,巩固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运用。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环境描写的练习。
指导学生创作一篇具有生动环境描写的作文。
5.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来巩固对环境描写的理解。
作文专题——《环境描写》习作讲评教案
![作文专题——《环境描写》习作讲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dbf34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2.png)
作文专题——《环境描写》习作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环境描写的概念及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环境特点的能力。
3.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进行环境描写。
4.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环境描写的概念及作用2. 环境描写的类型及特点3. 环境描写的注意事项4. 优秀环境描写片段欣赏5. 学生习作讲评与指导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及作用:简要介绍环境描写的定义,阐述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 分析环境描写的类型及特点:划分不同类型的环境描写,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并分析各自的特点。
4. 讲解环境描写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避免堆砌辞藻、注重情感表达等。
5. 优秀环境描写片段欣赏:分享一些经典的环境描写片段,让学生感受环境描写的力量。
6. 学生习作讲评与指导:挑选几篇学生的环境描写习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修改建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描写的概念、类型及注意事项。
2. 示例法:分享优秀环境描写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
3. 讲评法: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给予指导。
4.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描写的概念及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境描写类型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写作过程中是否能运用所学进行环境描写。
4. 学生对优秀环境描写片段的欣赏能力。
5. 学生习作的改进情况。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感悟,鼓励他们提出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环境描写任务,如描绘一个特定的场景或氛围。
3. 个人创作: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环境描写习作,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七、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提供与环境描写相关的书籍,如文学作品的选段、写作技巧指南等。
32作文教学之环境描写课件
![32作文教学之环境描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71507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7.png)
32作文教学之环境描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三单元“描绘家园”中的第32课——作文教学之环境描写。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各种环境,包括自然风光、城乡景观以及特定场景的气氛渲染。
涉及的章节有:环境描写的概念与作用、环境描写的基本方法、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不同场景。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使他们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融入环境描写。
3.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作文中灵活运用环境描写,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教学重点:环境描写的基本方法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作文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自然风光、城乡景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环境描写。
2. 新课内容讲解:(1)环境描写的概念与作用。
(2)环境描写的基本方法:空间描绘法、动态描绘法、对比描绘法、象征描绘法等。
(3)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用所学方法进行环境描写练习。
4. 例题讲解:以一篇优秀作文为例,分析其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例题,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环境描写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校园一角”为主题,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写一篇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生活,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环境描写,提高作文水平。
板书设计:一、环境描写1. 概念与作用2. 基本方法3. 应用二、实践情景引入1. 我的家乡2. 校园一角三、课堂小结1. 环境描写的重要性2. 环境描写的方法与技巧四、作业设计1. 作文题目:校园一角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环境描写的方法,并在作文中灵活运用,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环境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9213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4.png)
环境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而要做到精准、生动、简洁的环境描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方法。
首先,要注重细节。
环境描写需要将读者的感官完全融入到场景中,因此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描写环境的气味、声音、色彩、温度等细节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环境的真实感。
比如,可以描写空气中的花香、远处传来的鸟鸣、阳光下的树叶颜色等,这些细节可以让环境描写更加生动。
其次,要注重情感。
环境描写不仅仅是对环境的客观描写,还需要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和情绪。
可以通过人物的视角、情绪反应来描写环境,让环境描写更有情感共鸣。
比如,在描写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时,可以通过主人公的心情来表达对美好环境的感慨,增加环境描写的情感色彩。
再者,要注重对比。
环境描写中的对比可以让场景更加丰富多彩。
可以通过对比来突出环境的特点,增加描写的层次感。
比如,在描写一个繁华的都市时,可以通过对比来展现出白天和夜晚的不
同氛围,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环境的变化和特点。
最后,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性。
环境描写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展现出环境的美感。
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环境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描写一个宁静的乡村时,可以用“田野如绿色的大毯子铺展开来,小溪轻声低语,仿佛在述说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综上所述,环境描写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要做到精准、生动、简洁的环境描写,需要注重细节、情感、对比以及语言的生动性。
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真正感受到环境描写所呈现出的美好与生动。
32环境描写作文教学
![32环境描写作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cfd2d0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d.png)
32环境描写作文教学环境描写(600字)当你游览在青山绿水之中,当你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中,当你散步在满天星空之下,当你小憩在小草野花之中……我想,没有一个人会不为大自然创作出这样的杰作而感到惊叹。
记忆中也游等过很多的地方,存有险要的黄山,存有明丽的桂林,除了……然而,那次的九寨沟之行,却使我彻彻底底地赞叹了一回。
形容九寨沟,不是单单一个“美”字所能表达清楚的——那儿,古朴的栈道,斑斓的彩林,青蓝色的湖泊,缭绕的云雾,壮丽的雪山,还有或别致,或与众不同的瀑布……哦,对,还有那充满了民族风情的藏族寨子……或许,拥有这其中的任何一样,都是至美的一道风景线。
之前,我们就听闻藏族人把这儿的湖泊称作海子——大海之子,一点不骗人,当我第一眼看见九寨沟的湖时,还真就把它当做了大海之子——青蓝色的湖水,与蓝色的大海的颜色比出来,真堪称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是,毕竟就是湖泊,总是比无边无垠的大海大的多,难怪,藏族人可以把这里的湖泊称作海子!跑在水边的栈道上,放眼望去,青蓝色的湖水与四周山上的彩林的颜色构成猛烈的层次感,一棵的颜色存有青翠的绿色,夺目的红色,古色古香的墨绿,淡雅的黄色……看见湖水与彩林的颜色的配搭如此奇妙,我不禁关爱小自然,敬佩小自然的恩惠,非常感谢小自然领略到我们这么奇妙的视觉享受!海子除了青蓝色的水色外,还有一个特点——清澈。
湖水很深,甚至最深的地方达到了103米,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只有一米深——因为,你很容易就能看到湖底,看到湖底的鱼或是“佁然不动”,或是“俶尔远逝”。
甚至有人嘟哝道:“都说水至清则无鱼,可为什么这儿的鱼还这么快活?”更有甚者吟起了毛主席的诗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是啊,到了九寨沟,有谁会不为大自然的创造而折服呢?又有谁会不感恩大自然呢?西游记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环境描写:轻风吹柳绿如丝,佳景最堪题。
时催鸟语,暖烘花发,遍地芳菲。
海棠庭院来双燕,正是赏春时。
如何进行环境描写作文教学
![如何进行环境描写作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d86a0e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c.png)
如何进行环境描写作文教学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渲染气氛,为人物活动创造环境,而且还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入作品主题。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环境描写来进行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文环境促进作用环境的描绘在杰出的文学作品中有著关键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详尽认知这些环境用法,不但可以增进对文学作品的认知,更能够提升自身写作能力水平。
一、交代背景,为人物出场做好铺垫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可以通过生动的环境描绘,去交代故事出现的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种下伏笔,同时,也能增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同时实现学生对文本的阐释。
如学习《孔乙己》一文时,作者在文章开头部分便巧妙地运用了环境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开头处先介绍了鲁镇酒店的基本格局,接着又交代了喝酒的两类人物,即在柜台前站着喝酒的短衣顾主和屋里慢慢地坐着喝酒的长衣衫顾主。
这样的环境描写,为主人公孔乙己的正式出场作了铺垫。
二、图形氛围,为人物活动创设环境事件的发展并不是单一性,直线性,一定会存有其客观存在的环境同意着事件的发展,事件的人物特性。
相对于舞台艺术和影视艺术而言,文学作品属一种静态语言艺术,无法直观的创设出来动态的环境氛围去图形读者,就可以通过对场景的文字描写,将有关的声响,色彩,情境都用文字记录,匹敌,并使读者可以想象出来作品中所叙述的环境,通过读者的想象力去诠释动态的事件产生,从而为作品中的人物犯罪行为种下伏笔。
三、展示形象,为塑造人物性格提供平台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必然存在着大量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述,作者之所以来描述强调这些环境,主要就是为了突出人物的存在合理性,人物发展的必然性,从而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具有立体感,让读者阅读时更能建立事件动态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四、揭示主题,烘托人物形象的特定心理大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客观地展示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字描述中,由读者自己体会出与作者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四: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
在一篇题以《关心》为题的作文中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 开头: “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不断剪不断的丝,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 头。” 中间: “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 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 结尾: “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 一阵热流。” “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同一景物多次使用,递进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 能自然地展开情节。
由此可以看出恰当的环境 描写,不仅可以弥补文章表现 手法的单调,记事简单的不足 ;还可以增添文章色彩,丰富 文章内容。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 :
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 服务 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找准位置——在恰当的位置添加环境描写。
牛刀小试:
期中试卷发下来了,我只有50分, 老师批评了我,要求拿回家给家长 签字,放学回家的路上我……. 要求:用环境描写来衬托出人物 的心理,写出一段话,相信你一定 可以的哟!
一、什么是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
环 如:日月山川、风霜雨雪、花草树木等 境 描 社会环境描写 写 如:节日风俗、风土人情、街市面貌、
居室陈设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背景 ,时间,地点; 二、渲染……气氛; 三、烘托人物……的心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六、深化作品主题。
《沐浴在阳光中》插入环境描写之后
•
我呆呆的坐在座位上,窗外,风很大,发出呼呼的吼叫声,云很厚,只从缝隙中透出一些阳光的影子。 心好冷,好乱,就如那风中无法主宰自己的树枝,光秃秃的,胡乱的摇晃着。我知道有一场更冷的风暴在 等着我。 ① “你下课来我这里!”李老师对着我异常愤怒地说道。话音未落,课室一下子变得安 静,连我的心跳声也可以清楚地听到。“不用说,肯定犯了什么错惹老师生气了……”后面的同学小声议 论着。只有我心里清楚,是因为这次考试,50分!从来没有过的分数啊!我的心情糟糕透了…… • ②回家的路似乎变得好长,风依然刮得很猛,平日里枝头欢叫的雀儿们此时都不知去了哪里。云低低 的,路边的几丛枯草在风中拼命的颤抖着,虽然早已失去了生命的颜色,但这呼啸的风却似乎并不想放过 这即将衰朽的躯壳,我瑟缩着,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我知道妈妈没日没夜的操劳全都是为了我呀,看 到这难堪的50分,她会怎么想呢?但家还是在眼前了 • ③一进门,妈妈便兴冲冲地问我:“儿子,怎么样?考得如何?”我的声音一下哽住了,实在不知道 说什么才能让妈妈能接受,因为,连我自己也接受不了啊!鼻头一酸,泪水竟忍不住往外奔,顾不得什么 形象,就扑到妈妈肩上……妈妈楞了楞,用她那双温暖的手轻轻地拍打着我的背,似温暖的阳光倾洒在我 的身上。“孩子,你甘心这样的分数吗?”我连忙摇头。“那么,你有决心要改变它吗?”是的,我使劲 地点头。 “我想,我不会再这么差的!”“呵呵……那还哭什么呢?妈妈相信你!你要做的就是证明给 我看啊!不过,证明不了你的决心,我就要生气啦!” • ④窗外风依然在刮着,但云却散去了很多,我看见一缕暖暖的光正拨开云层投射下来,好暖。这正如 妈妈那阳光般的爱。沐浴在这温暖的阳光中 ,给了我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我必能快乐无忧地成长!
二、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四下一片寂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 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 一个乞丐也没有。 《变色龙》
渲染出萧条败落的社会环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 我伏在岩石上……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 的大地越来越暗。 一步》 ----《走一步,再走
境由心生 情境合一
小学语文写作专题突破班
作文教学之环境描写
小学语文 徐老师
什么是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 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 自然环境的描写。
环境描写的好处是什么?
环境描写是用来交待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分析 环境描写,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深入文章的 主题思想。
去年暑假,我又去了姥姥家,正赶上邻村晚上有电影。那天晚上,我趁 着姥姥他们和街坊闲聊,对我放松警惕的时候,偷偷地与几个小孩儿去看电影 了。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深了,我愉快地往回走。
去年暑假,我又去了姥姥家,正赶上邻村晚上有电影。那天 晚上,我趁着姥姥他们和街坊闲聊,对我放松警惕的时候,偷偷 地与几个小孩儿去看电影了。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深了,满天 的繁星就像集镇小摊上卖的发光的银纽扣,一闪一闪,好看极了! 柔柔的月光洒满了小路,一阵阵略带凉意的风,吹过树林“沙沙” 地响,吹在脸上就像姥姥讲的故事中的仙女在用手抚摸我的脸蛋 一样。
牛刀小试:
期中试卷发下来了,数学从来没 有考过100分的我,居然考了100分, 老师表扬了我,要求试卷拿回家给 家长签字,放学回家的路上我…… 要求:用环境描写来衬托出人物 的心理,写出一段话,相信你一定 可以的哟!
方法二:情景交融
要根据不同的心情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 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 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 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 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烘托出我的恐惧心理
理
渲染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心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 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 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的《故乡》)
这段环境描写渲染了农村一片萧条、苍凉、冷清的气氛,烘托 了主人公悲凉的心情,为全文一开始就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笔调。
方法一:应渗透人物的感情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 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 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 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 了。 借自然景色之美来烘托少年的 活泼,勇敢。
晴空万里,云漫不经心地挪动着,为秋日增添几分活 泼,我的心情也正如这活泼的秋日,愉悦而又晴朗。走在 家乡的小路上,感受着温暖的阳光,心情格外地舒 畅。……阳光下,那片绿色上闪耀的晶莹的水滴,是爷爷 的汗水,那柔和的微风,是爷爷的笑容!……天空那边, 几朵白云在愉快地挪动,是不是也在耕作呢? ——《向爷爷学习》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如何表现轻松愉快的人物心情?
天如墨,水如泪。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行走在风雨中,秋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丝丝的细雨顺着屋顶滑落下来,砸在 我的头上,冰冷的水流在我的脸上,流到我的脖子上,我 的心里,给我本就有点苦闷的心增添了几分冷清。 ——《行走在风雨中》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如何表现主人公失落伤心的情怀?
修改习作《沐浴在阳光中》
1、请在适当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景物描写。 2、运用你今天学习的景物描写方法,更好地表达 小作者的情感。
修改习作《沐浴在阳光中》
① “你下课来我这里!”李老师对着我异常愤怒地说道。话音未落,课室一下子变 得安静,连我的心跳声也可以清楚地听到。“不用说,肯定犯了什么错惹老师生气了……” 后面的同学小声议论着。只有我心里清楚,是因为这次考试,50分!从来没有过的分数啊! 我的心情糟糕透了…… ②回家的路上,我的双腿像灌了铅似的。妈妈会怎么想呢? ③一进门,妈妈便兴冲冲地问我:“儿子,怎么样?考得如何?”我的声音一下哽住 了,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让妈妈能接受,因为,连我自己也接受不了啊!鼻头一酸,泪 水竟忍不住往外奔,顾不得什么形象,就扑到妈妈肩上……妈妈楞了楞,用她那双温暖的 手轻轻地拍打着我的背,似温暖的阳光倾洒在我的身上。“孩子,你甘心这样的分数吗?” 我连忙摇头。“那么,你有决心要改变它吗?”是的,我使劲地点头。 “我想,我不会 再这么差的!”“呵呵……那还哭什么呢?妈妈相信你!你要做的就是证明给我看啊!不 过,证明不了你的决心,我就要生气啦!” ④这就是妈妈那阳光般的爱。沐浴在这温暖的阳光中 ,给了我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 我必能快乐无忧地成长!
环境衬托出考试没 考好,害怕、紧张的 心理。
方法三:描写景物要善用修饰性词语,恰当运用修辞, 和合理的联想、想象
放眼望去,千里黄沙,烈日几乎要把整个大地 烤化,风是干燥的,像刀子一样割着皮肤。
写出了沙漠的炎热和干燥。
露珠在叶子上。 翠绿 晶莹的 的露珠在 的叶子 滚动 上 。
晶莹的露珠在 绿得发亮的叶子 上滚动, 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在 叶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他们有的眨巴着大眼睛好 奇地互相打量着;有的嬉 笑着,追逐着,打闹着。